高校校企合作思考

2024-04-29

高校校企合作思考(共8篇)

篇1:高校校企合作思考

导语:协议书是指社会集团或个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事务时常用的“契约”类文书,包括合同、议定书、条约、公约、联合宣言、联合声明、条据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校企合作协议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甲方:______学院

乙方:

为了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技术性人才,______学院(甲方)与______(乙方)本着互相协作,各施所长,互补所需的精神,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责任:

(一)甲方:

1、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2、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3、根据乙方企业的要求,培养我院优秀学生成为乙方专业技术人员,或优先、或择优推荐我院的毕业生;

4、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较好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的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二)乙方:

1、为甲方______学院提供实习基地,委派带教人员指导实习,并对实习提出考核意见;

2、为学生实习、教学参观提供方便。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

3、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

5、提供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二、组织保障措施: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三、协议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四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篇2:高校校企合作思考

一、基本情况

____历来重视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与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建设。近年来,

……(新文秘网www.zbflj.cn省略38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料、新能源产业等领域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23项,累计投入科研资金5000余万元。通过相关科研项目的带动,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为公司产品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开拓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人才引进和培养

以来,公司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累计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等院校引进公司亟需的专业人才4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9人、本科生330人,优化了公司的人才队伍结构。此外,公司通过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工程硕士班、MBA进修班,联合培养人才78人次。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加强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发工作。

3、实习实践合作

公司与相关院校之间积极开展的实习实践合作,累计接待昆明理工大学、重庆

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实习实践师生4632人次。通过与学校共建学生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师资培训、技术交流、顶岗实习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了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了专业教师技能提高,而企业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了企业亟需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三、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公司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深层合作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和有些学校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化、常态化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还没有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的无缝化链接。

2、在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方面,虽然近年来公司实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但对某些沿海发达地区学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仍然不够。这中间存在着企业和相关学校的合作交流还不够深入,学校、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不够。

篇3:关于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为此, 2014年我国教育体制提出了加强应用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加强我国高校实用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 加强高校的校企合作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入手, 对如何加强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了对策思考。

1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当前, 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教育部的统一制度规定, 对校企合作建立的机制和激励措施等都缺乏必要的规定, 多是地方教育部门或行业教育部门进行的相关文件规定, 制度的制定层次不高, 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推动力不足。同时, 政府在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度不高, 多是通过研讨会或者务虚会的形式来参与社会企业和高校进行的校企合作, 没有成为企业和高等职业学校合作的“粘合剂”。在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方面, 还缺乏专项资金和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高校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 高校、企业和政府的相关权责不够清晰, 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1.2合作意识薄弱

当前,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多是短期的合作形式存在, 从高校角度来看, 主要是顺应高校办学的发展需要或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科研任务, 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角度来看, 由于校企合作多是高校技术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实践或者是高校和企业在某一领域进行技术合作和开发, 但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特别是技术研发耗时多, 资金消耗量大等特点, 使得企业在短期利益驱动下, 往往不愿意进行投入, 使得高校校企合作有名无实。

1.3高校的办学能力不足

当前,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引导下, 我国高校的教育培养机制还不科学, 没有摆脱传统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高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主要还是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育, 在实践教育环节开展的不足, 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花费的生均成本较高, 教育支出可能高于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不足, 也影响到高校校企合作的开展。在进行高校校企合作基地建设过程中, 往往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无法充分的利用企业的教学基地, 而主要是将实践课程开在校内。同时, 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够灵活, 项目开展的推进压力不足, 甚至出现双方合作的隔阂, 最终走向失败。

2对完善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的思考

2.1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是需要不断完善高校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 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和约束高校校企合作的行为。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需要尽快的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 对高校校企合作的双方或多方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进而充分的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 并明确其应承当的相应责任。

同时, 要从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角度来加大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引导的作用, 鼓励成熟的地区先进行试点, 并积累相应的经验, 来进行推广。

2.2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是确保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为了有力的推进高校校企合作中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融合, 可以让企业负责人到高校或高校负责人到企业进行一定职务的兼任。提高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或者是让高校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项目部门的负责人, 并给予其在人财物方面相应的权限, 减少进行科研活动中的过度束缚。同时, 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让高校校企合作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共享, 并给以相应人一定的经济或精神方面的奖励, 满足合作双方的利益需求是寻求实现自己诉求的最佳合作路径。

2.3注重保障机制建设

高校和企业合作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 才能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政府应重视高校校企合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 如果将企业从制造向创新发展都有着其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将高校校企合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去, 全面加强院校、教育部门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在校企业的资格认证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 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式的职业认证资格考核机制, 提高高校获取资格证书的动力, 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状态。通过法律驱动机制, 形成一种健康长效的校企合作局面。单纯的依靠政府和法律来保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够的, 还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以推进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当前, 随着我国高校逐步向职业教育化转型, 高校应积极应对职业教育转型中的学生技能型培养的需要, 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来源, 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技能型发展的需要。目前, 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基金的建设, 改善了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和基本能力, 发挥了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促进了校企合作环境的良性发展。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成立校企合作基金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应积极应对这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培训基金的筹集方式, 来多渠道的去解决我国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的资金需求, 提高资金的保障程度。从政府顶层设计方面来规定校企合作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义务要求, 从而形成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个人等灵活多元的投资方式, 有力地保障和维系校企之间紧密结合的关系, 提高双方对发展的认识, 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凡.高校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7) .

[2]黄艺生, 黄昭栋, 苏力华, 等.高校教育校企多元化合作动力机制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 2013 (5) .

篇4:关于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摘要: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加强我国高校实用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入手,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校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各个学校的培养差异性较小,多从理论上培养学生,而缺乏对学生的实用性教育的培养,和我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相互脱节。

为此,2014年我国教育体制提出了加强应用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我国高校实用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高校的校企合作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了对策思考。

1 目前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当前,无论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是教育部的统一制度规定,对校企合作建立的机制和激励措施等都缺乏必要的规定,多是地方教育部门或行业教育部门进行的相关文件规定,制度的制定层次不高,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推动力不足。同时,政府在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多是通过研讨会或者务虚会的形式来参与社会企业和高校进行的校企合作,没有成为企业和高等职业学校合作的“粘合剂”。在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方面,还缺乏专项资金和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高校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企业和政府的相关权责不够清晰,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1.2 合作意識薄弱

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多是短期的合作形式存在,从高校角度来看,主要是顺应高校办学的发展需要或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科研任务,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校企合作多是高校技术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实践或者是高校和企业在某一领域进行技术合作和开发,但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技术研发耗时多,资金消耗量大等特点,使得企业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往往不愿意进行投入,使得高校校企合作有名无实。

1.3 高校的办学能力不足

当前,在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引导下,我国高校的教育培养机制还不科学,没有摆脱传统的办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高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还是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育,在实践教育环节开展的不足,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花费的生均成本较高,教育支出可能高于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参与主动性不足,也影响到高校校企合作的开展。在进行高校校企合作基地建设过程中,往往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充分的利用企业的教学基地,而主要是将实践课程开在校内。同时,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够灵活,项目开展的推进压力不足,甚至出现双方合作的隔阂,最终走向失败。

2 对完善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的思考

2.1 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是需要不断完善高校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政府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和约束高校校企合作的行为。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需要尽快的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对高校校企合作的双方或多方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进而充分的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并明确其应承当的相应责任。

同时,要从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角度来加大对高校校企合作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的作用,鼓励成熟的地区先进行试点,并积累相应的经验,来进行推广。

2.2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是确保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为了有力的推进高校校企合作中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融合,可以让企业负责人到高校或高校负责人到企业进行一定职务的兼任。提高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或者是让高校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项目部门的负责人,并给予其在人财物方面相应的权限,减少进行科研活动中的过度束缚。同时,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让高校校企合作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共享,并给以相应人一定的经济或精神方面的奖励,满足合作双方的利益需求是寻求实现自己诉求的最佳合作路径。

2.3 注重保障机制建设

高校和企业合作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才能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政府应重视高校校企合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如果将企业从制造向创新发展都有着其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将高校校企合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去,全面加强院校、教育部门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在校企业的资格认证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式的职业认证资格考核机制,提高高校获取资格证书的动力,从而使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状态。通过法律驱动机制,形成一种健康长效的校企合作局面。单纯的依靠政府和法律来保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以推进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当前,随着我国高校逐步向职业教育化转型,高校应积极应对职业教育转型中的学生技能型培养的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来源,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技能型发展的需要。目前,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基金的建设,改善了校企合作基本建设和基本能力,发挥了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促进了校企合作环境的良性发展。面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成立校企合作基金已是大势所趋。政府应积极应对这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培训基金的筹集方式,来多渠道的去解决我国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发展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保障程度。从政府顶层设计方面来规定校企合作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义务要求,从而形成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个人等灵活多元的投资方式,有力地保障和维系校企之间紧密结合的关系,提高双方对发展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凡.高校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7).

[2]黄艺生,黄昭栋,苏力华,等.高校教育校企多元化合作动力机制的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3(5).

篇5:2017高校校企合作协议书

学校企业合作已经是很成熟的产业链,这种双方合作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宽,其中有学产研合作,也有就业合作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校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想要知道更多的资讯,请多多留意查字典范文网!

2017高校校企合作协议书篇一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五个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做其他补充.(一)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员工培训合作

1.甲方在乙方挂牌设立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乙方根据需要在甲方挂牌设立相应的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2.作为甲方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乙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甲方每年邀请乙方用人单位参加甲方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优先为乙方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3.作为乙方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甲方应利用学院的软,硬件教学资源,根据乙方要求,为乙方提供包括各类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4.乙方向甲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为甲方相应制订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员工培养计划提供依据.5.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二)订单培养,合作办学

1.双方共同合作,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或相关专业中,根据乙方需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乙方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乙方企业发展状况,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或投资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2.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满足合作班级学生的实验实训需要;甲方聘请乙方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合作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任务;积极为合作专业的学生下企业实践创造条件,以使合作培养的学生近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与甲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等.3.应乙方需要,甲方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乙方挂牌设立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人大专函授点,采取函授模式组织实施教学工作,为乙方员工的学历教育创造条件,并按照招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员工的培养专业和培养方案.4.劳动力转移培训:乙方以招工就业,边工作边学习形式吸纳劳动力资源,并与甲方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灵活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企业员工.实现招工与求学联动,甲乙双方共同方培养专业人才.5.乙方有权对双方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保证乙方人才培养质量.6.甲方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参与乙方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援助和学术研讨,成果进行推广.7.乙方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成果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8.甲乙双方在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过程中,因乙方需要甲方对合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化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因素,经双方协商,乙方应积极协助甲方承担因双方开展订单培养,合作办学等而增加的部分教学成本.(三)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作

1.甲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乙方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2.乙方作为甲方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同时也是甲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应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3.乙方若在甲方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协议另订),甲方应向乙方公允收取一定的资源费,如房租费,水电费等.4.甲,乙双方应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顶岗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甲方应加强对学生的岗前思想教育,指导教师,班主任老师必须定期下企业协助乙方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各项工作;乙方应为顶岗实习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轮岗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乙方为甲方学生顶岗实习提供相应的实习工作,生活环境(顶岗实习期限一般为24个月).同时,乙方应为顶岗实习学生留出一定的学习时间,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保证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课程实习可以采取1+1分段教学模式,实习期间企业与实习学生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酌情发放实习补贴,以切实维护学生权益.6.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协议的要求应服从乙方管理人员的管理,遵守乙方规章制度(含考勤管理和技术管理),同时不得违反甲方的有关管理规定.乙方应指派专门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同时甲方应指派相应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对学生对管理与教导.7.因实习学生或甲方原因提前终止实习,甲方应提前一周告知乙方.反之亦然.实习结束,乙方应向甲方提交学生实习的证明和评价.8.甲方成立实习指导小组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协调乙方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9.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主要用于接送学生下企业的车旅费用,甲方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下企业协助做好实习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而产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四)互派挂职交流合作

1.甲方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队伍.挂职期间乙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保证挂职效果.2.乙方及其下属相关企业,每年定期派遣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甲方挂职锻炼,参与甲方的管理,教学工作.挂职期间甲方提供相关食宿条件和工作岗位,并保证挂职效果.3.双方派出的挂职,培训人员应严格对方的工作和教学的行为,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各种管理规章,确保各方的正常工作,生产和教学秩序正常.挂职期满,并经考核合格后,视情况由接受单位发放相关聘书.(五)教学,科研及产学合作

1.甲方聘请乙方相关专业的中高层领导为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专业委员,教学指导顾问,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并参与甲方的教育教学工作.2.乙方聘请甲方高层(院领导)担任乙方企业发展顾问,并定期进行系列讲座.3.甲乙双方合作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可以通过《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刊登相应的科研成果.(六)上述有关事项具体约定,其他合作方式及内容陈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需另行明确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乙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协议如遇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未尽事宜时,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并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一式四份,各双方各持二份.甲 方: 乙 方:

代表(或授权)人: 代表(或授权)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017高校校企合作协议书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学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校企合作与互利共赢。(以下简称甲方,即校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即企业方),本着协作、互助、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内容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精神,以企业为依托,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在五年内将学校的现任专业教师派到企业培训;同时,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批专家到学校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含实习教师)。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校企合作加强直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每年年初提出选送、聘请计划,经乙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2、在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乙方的各项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密制度等。

3、在规定的实践培训中,这实习教师购买必要的劳动、工伤等保险。

4、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批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5、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为转岗工人提供培训服务。

6、在乙方要求甲方帮助试验时,甲方应向乙方开放相应的试验设施,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乙方:

1、按照甲方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

2、为甲方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

3、安排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传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等知识,指导教师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

4、对甲方教师跟班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

5、选派企业领导、高管、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到校担任甲方客座讲师、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师。

6、根据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委托甲方对有关革新项目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年,(即2015201年)。合作结束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需要,继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其它(一)、双方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并建立联络员制度,分别指定有关工作部门和有关人员具体负责合作期间的衔接沟通工作。

(二)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由双方另行商定。

(三)本协议一式3份,双方各执一份,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1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自觉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篇6:高校校企合作思考

2007年10月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Fujia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页码

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徐宁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应是与精心挑选的企业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学校应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探求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以及校企间产学研合作等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深层次;零距离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除了加大对校内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训练外,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多种功能,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笔者下面就围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谈谈对校企合作的思考。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与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福州模具厂、福日模具有限公司、福州太洋五金有限公司、福州新光塑胶有限公司、福州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福州聚丰五金有限公司,福建东方电器公司八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与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合作密切,是省模协常务理事单位,成立了省模协模具开发部和模具数控培训基地,同时还与福州、厦门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另外从省模具工业协会的企业中挑选三家有影响的企业为合作企业,这些合作企业的生产性质基本上覆盖了我系的三个专业。我们还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了合作的项目和内容。

表1 校企合作情况表

单位名称

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

合作项目

钣金、冷冲、数控、电火花加工等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等

数控、机电、大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塑件生产、数控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及生产科研合作 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坐标测量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产学研合作等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安装等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福州模具厂 3

福日模具有限公司

福州新光塑胶有限公司 福州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 福州聚丰五金6 电器有限责任

公司 7 8

福州太洋五金有限公司 福建东方电器有限公司 1 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情况

1.1 精心挑选合作企业,明确合作项目和内容

机电工程系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是模具、数控和机电三个专业,其中模具专业在全省最早开办,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很多校友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企业的老板,于是在这些校友企业中挑选了四家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开展校企业合 收稿日期:2007-05-18 作者简介:徐宁(1959-),男,湖南 人,高讲,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1.2 聘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委员,指导专业建设

为加强专业建设,机电工程系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除了聘请部分大学教授外,还聘请了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理事长、宏达模具厂厂长,福州模具厂厂长、福州市模具协会理事长,福日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行偶数页码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

业、企业的领导、专家担任委员。

专家们对机电工程系模具、数控、机电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模具、数控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机械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特别是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要加强制造工艺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教学,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教学要联系生产实际;要教育学生明确就业定位,要能吃苦,从基层做起,不要随意跳槽等等。

针对专家的建议机电工程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制图教学课时,开展制图教学改革,实行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要参加计算机绘图考证,将CAXA、MasterCAM三维软件纳入教学计划,购买多种正版三维软件,并组织Pro/E和Cimatron培训等。

1.3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

一方面,系领导走访校企合作企业,既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听取企业对学院专业建设的意见,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与企业老板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情意。另一方面经常请企业领导来学院指导工作,参加学校的各种重大活动,如2005年学院举行“国家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和“省模协模具、数控培训基地”挂牌仪式,2006年学院百年校庆,合作企业的领导都亲自到学院表示祝贺,并给予资助。

2007年上半年,机电工程系在校内召开了校企合作座谈会,八家合作企业全部到会,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的领导和系全体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座谈会就企业用人要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加强哪些方面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哪些知识、能力模块;如何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如何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如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教师互兼互聘,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上课、开讲座或指导实践;学校如何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专题开展了研讨,企业领导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承担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毕业实习、学生参观实习、“双师型”师资培养等任务。

近几年机电工程系每年都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各种实习,如2004年安排了50名学生到两家企业煅练,2005年安排了100名学生到十家企业参加实践,2006年又联系了近二十家企业,组织了150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06年我系首届毕业生203人中有30%的学生安排在合作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的同时,为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课题,派技术人员指导,并参加了学生的毕业答辩,圆满完成了学生的毕业工作。

为了提高我系教师的双师素质,每年我们都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开展专业调研,企业还为我们无偿提供各种实物教具,为我们的教学联系生产实际提供了帮助。1.5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开展产学研活动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我们先后与合作企业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如与新光塑胶公司合作申报了省经委技术创新项目,数字化设计制造与PDM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开展了数控油压机技术成果转化(618成果转化项目)。与聚丰五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接插式组合触片类精密模具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激光读取装置中的OPU零件的精密成型课题研究获得了省科技厅的立项。与宏达模具厂合作申报的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面向模具企业的PDM应用研究等科研课题已验收通过。

2006年5月与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和福州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合作在校内为学生开办了模具行业创业培训班(首次在高校开办),聘请了企业和行业的专家来学院讲学,有100多学生报名参加,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6 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机电工程系积极为企业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活动,如为东方电器公司培养一批操作技术员工;为新光塑胶有限公司和兴伟达塑料胶有限公司新员工,开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新光塑胶公司有生产上一批急件需数控加工,由于企业的设备紧张,我们便无偿为企业提供数控设备,并协助加工,保证了产品按期交货。福州聚丰五金有限公司引进了逐层切割扫描反求设备,但由于企业技术力量较薄弱,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无法正常使用,机电工程系在进行校企合作调研时了解到此情况后,主动与福州大学省制造业数字化第四期 徐宁: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奇数页码

设计工程研究中心的博士、教授联系,并一起到企业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受到企业的欢迎。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要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训,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要按照企业需求开展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机电工程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校企合作: 2.1 订单定向式培养,开办“骏鹏班”

与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合作,从2007年9月份开始,开办“骏鹏精密钣金班”,每年招收100名学生(模具专业),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个班级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教材都于企业合作制定后实行。班级还引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模式,聘请企业专业人员担任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和管理。

2.2 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模式

如“骏鹏班”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形式,三年的学习时间内,50人在企业实习,50人在校内学习,轮流交换,一年级在企业进行普通岗位轮换实习,二年级在企业进行相关技术岗位实习,三年级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企业的需要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劳务费。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企业需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并完成基础实习和技能鉴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相应的岗位参加工作,实现学生就业上岗的“零距离”。

2.3 加强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

机电工程系成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积极组织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申报,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活动,并开发一些既能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又能为企业生产产品的项目。计划与福州市科技局合作成立现代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合作投资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等先进制造设备,为企业提供逆向工程、快速成型、现代加工等技术的合作平台。

2.4 扩大校企合作的地区、行业、企业和专业

目前的八家校企合作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地区,大都为中小型企业,今后需将校企合作的区域扩大到厦门、泉州及深圳、东莞等制造业较发达的地区,与这些地区的一些大中型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争取使校企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达到20家以上。加强与福建省制冷协会联系,争取成为理事单位,并积极与制冷行业的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2.5 继续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活动,如利用国家三维CAD培训基地,为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类三维设计软件培训,利用省模具协会模具、数控培训基地和浙江大学数控培训基地,为企业开展模具、数控、逆向工程等培训,为企业新招员工开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等。

篇7:东莞高校与电信的校企合作协议书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乙方:

为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促进资源优势互补,使甲方学生学以致用,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为甲方提供顶岗实习锻炼机会,同时为乙方提供人才的储备。本着互相协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如下协议:

一、协议性质:本协议是甲、乙双方在长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为了使友好合作更加规范而订立的相互协作、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三赢”协议。

二、协议内容:为了使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制度规范化,甲方为乙方建立稳定的学员培训基地,乙方为甲方长期提供实习学生的实习场地,丙方在顶岗实习中使相关技术得到更好锻炼,为此双方应承担如下规定的义务。

三、甲方义务:

1.做好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实习生虚心好学、尊敬师长、遵守职业道德和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同时遵守《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

2.甲方有权将实习中的项目用于甲方教学环节,但需保守乙方行业机密;

3.根据乙方的用人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毕业生;

4.负责向乙方提供实习学生人数、名单以及相关简历;

本协议共4页当前第1页

5.选聘乙方有突出成绩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学历)为学院兼职教师,颁发聘书,乙方受聘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发表论文、印刷名片等均可使用甲方授予的兼职职务;

6.实习联系老师负责和乙方对学生的交接工作,并在学生交接单上签字。

7.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要虚心好学、尊敬师长、遵守职业道德和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同时遵守《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

8.实习生在实习前应征得家长同意并有书面证明;

9、在实习结束前,实习生向乙方递交实习总结、论文等书面材料,获得鉴定后交予甲方;

10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要请假时除了向乙方请假同时要通报甲方获得批准后才予准假;

11、实习生要定期(2次/周)向甲方汇报思想和实习进程;

12、实习生实习前必须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13、实习生实习成绩不及格将延迟毕业;

14、实习生需遵守乙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乙方工作安排。

四、乙方义务:

1.实习时间:每周工作六天(星期天为休息日)。每天工作八小时。

2.实习学生确因乙方工作需要所产生的差旅费(不包括上下班车费)及其它相关费用由乙方提供;

3.为甲方提供实习场地,妥善安排甲方实习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 4.乙方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有经验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书面通报甲方;

5.提供学生在实习期间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

7.提供实习必须的技术资料和样品,涉及版权问题由乙方负责; 8.乙方做好和甲方联系老师的交接工作,并在学生交接单上签字。学生因事请假,必须要通过学校联系老师的同意才能批准;

9.乙方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的管理教育,关心学生的生活,负责学生工作期间的安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通报甲方,并配合甲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理;

10.实习结束前,实习生应向乙方书面递交实习总结材料(格式由甲方提供)。实习期满后,乙方必须根据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并提供给甲方,同时对指导实习学生所完成的项目或作品给予指导老师和学生颁发证书;

11.实习期间,乙方付给实习学生工资每人每月人民币。乙方每月20日前发放实习生上月补贴。

12.实习期满后,如乙方招聘正式员工,实习生可以应聘,乙方优生聘用。

五、其它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一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和丙方签字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签字(公章): 乙方签字(公章):

单位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签定日期:

年月

单位地址:

联系人:

电 话:

签定日期:年月日

篇8:高校校企合作思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据《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统计指出, 我国各大高校园区内Wifi信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0%以上。在此背景下, 教育类APP应用软件也顺势而行, 教学类APP软件的开发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截至2014年11月, 我国教育APP总数量已超过7万个, 约占我国APP市场份额的10%。[1]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简称m Learning) 在过去的20年内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 这些解释大多基于四个不同的核心思想:教与学的方法、科技设备、环境和社会化互动。[2]学者Helen Crompton基于这些核心思想, 在2013年重新给出了移动学习的定义:移动学习是基于个人电子设备, 并在多种环境以及社会化和内容互动下的学习。

APP (Application的缩写) 是应用软件的意思, 通常是指iphone, 安卓等手机应用, 现在的APP多指智能产品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移动学习的首要特征是高便携性数字媒体, 这是移动学习有别于其它学习类型的本质特征之一。学习的时间比以往短, 而知识的传递效能更高, 学习内容方面自主性、选择性更高, 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同时由于移动终端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 可以使学习者随身携带, 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1 研究方法和过程

针对于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行为, 本项目采用了在线调查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内10余所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 该项研究采用了封闭式结构和李克特量表 (Likert-Scale) 五分的调查问卷。每个项目都是五分制,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点同意, 4=同意, 5=非常同意。

本次调研共收集的样本数为511份, 其中有效样本数:508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为保证信度, 调研均采用实名制, 不同专业人数相对均衡。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因此能真实反映移动学习在高校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学习行为。

2 高校移动学习状态

目前高校学生每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 这已经成为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 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电子设备。部分学生也会使用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做为上网工具。高校学生移动学习的自我效能是非常高的, 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具备使用移动设备和进行移动学习的能力。这也是本项研究得以开展的硬件基础。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使用智能终端即时登陆图书馆查阅图书、观看电子书、收发邮件和下载优质的教学资源, 但对“移动学习”的概念并不了解, 大多数学生是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关于高校学生中21.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移动学习的概念, 58.5%的学生听说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过手机作为学习工具, 只有14.2%的学生表示能够掌握移动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2.1 对移动学习方式持有的态度

调查显示, 34.9%的被调查者认为移动学习方式在高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是今后学习的主要趋势。高校学生中非常喜欢使用移动学习方式的占16.5%, 喜欢该方式的占55.3%, 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3.7%, 持否定态度的占4.5%, 非常不喜欢的为0%。大学生中56.2%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方式应定位在辅助学习上, 不能代替正常的课堂学习和与师生面对面的知识交流, 即移动学习不被认为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但60%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可以拓宽知识面。通过与高校学生的访谈交流, 80%以上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更适合于文科科目的学习。

2.2 学习时间

大多数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发生在课堂之外, 而采用移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在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睡前、外出等人或等车等情况。移动学习行为通常表现为遇到疑虑或紧急情况需要马上查询资料、有计划的使用学习软件、收看感兴趣的知名学者的课程视频或讲座。被调查者每天抽出30分钟以下的时间用来进行移动学习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9.8%, 30分钟至1小时以内的占22.8%, 而学习在1小时至2个小时的占总人数的16.4%。从数据反映出, 一方面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可以坚持使用移动学习方式, 系统的、有计划的实施学习任务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有限。另据2014年搜狐教育年度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 42%的人每天在线学习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的人只占到11%,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移动学习方式并没有真正走进高校。

2.3 专业学习内容

高校学生利用移动终端接受的信息非常广泛, 比如时事新闻、生活百科、课外读物、娱乐游戏、招聘信息和就业技能等诸多方面, 但在利用移动终端学习时主要兴趣集中在专业和考研课程等方面的学习资源, 包括专业类电子书籍和专业论文、资格认证考试类、外语资料、实时教育资讯、招聘资讯等。从课程类型来看, 外语学习、考试认证、兴趣爱好、职场提升、IT类的课程相比其他课程更受网友欢迎。数据显示, 现阶段用户在线学习的需求, 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和职业需要。如表1所示。

2.4 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

移动终端中大多数的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有文本资源、图片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游戏类资源等。其中图文兼有所占需求比例最高, 此外对视频类学习资源, 大部分学生更喜欢下载的方式进行学习。

2.5 学习方式方法

高校学生在采用学习方式上方法和途径也多种类繁多, 常见形式表现在消息定制登陆校内教学网站, 下载专业相关资料、学习课程的音视频资源、安装专用的学习软件。

3 存在问题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 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 更多的学者从事对移动学习的研究, 各高校也开始将移动学习引入校园, 鼓励大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 移动学习环境的建构是有效进行移动学习的保障。但是目前为止, 对于高校而言, 移动学习还存在不少问题:

3.1 使用移动学习的环境因素

数据显示, 仍有部分高校80%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的无线网络覆盖不全面, 其中有58%以上的师生反映即使有无线网络覆盖的区域, 网络信号也很差, 有时甚至在学习区也很难收到信号, 且有少数人反映学校根本就没有无线网络, 没有达到无线信号的园区免费覆盖, 因此学生采用上网的方式常用的有流量包月、使用校园免费无线网、甚至使用付费的无线网络, 数据显示95.45%的学生采用流量方式, 仅有34.85%的比例显示使用校园免费无线网。同时网速太慢、信号差以及耗流量两大因素成为制约移动学习工具使用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使用者学习的积极性。

3.2 网络学习资源的状态

当前智能移动设备在达到各类学习内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各式各类的学习内容也得到更好的展示。目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在理科课程学习方面, 移动学习还存在局限性, 但在文科方面却有相当大的优势。再者虽然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在数量上可观, 但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反而会降低学习的效率。数据显示就专业学习而言, 56.7%的学生表示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专业学习需要, 其中认为网络资源已经比较丰富的占58.3%, 但可以轻松熟练使用合适资源的达25.76%。

3.3 教育APP产品创新力缺乏, 同质化现象愈来愈严重

教育APP与用户缺乏互动性, 活跃度较低。在社交类应用迅速发展的时代, 用户的活跃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生命的延续性, 而教育APP更多的是在扮演知识输出的角色。[3]长此以往, 难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如单词APP, 单词记忆本身就较为枯燥, 加之使用APP记忆效果缺乏客观评估, 用户活跃度低导致产品黏性低, 最终使很多用户频繁更换单词APP。

3.4“第一页”现象

没有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是移动学习者, 特别是成人移动学习者的又一特点, 因为时间的零散造成多数人的学习资源总是破损第一页, “第一页”现象的根源, 知识点过于系统合完整。[4]而这些系统的开始往往成为成人移动学习者的拦路虎, 一旦中断必然会引起学习者的学习挫折感。数据显示使用在线平台完成全部课程的学员不到两成。

此外, 如移动终端屏幕的尺寸问题、出现的操作不便问题和移动学习会产生高额流量费用等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因素。

4 移动教学软件研发思考

被调查大学生中95.2%以上的学生希望采用移动学习方式, 并对未来的移动学习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但为什么手机游戏、音乐、影视能在地铁里打败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那些在地铁里还能看书学习的人多半是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在坚持。人类的工作休息生态要求我们的移动学习课件内容应适当稀释知识点, 降低人们对意志力的消耗。因此, 移动学习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不是怎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的问题, 而在于如何将学习内容变得让人们接受起来不那么生硬被动。

4.1 系统开放性原则

通过调查显示, 大学中91.9%的人群更倾向于使用免费的APP移动平台, 软件的设计应避免复杂的注册程序和商业行为。例如, 移动用户通过发送短信或登录Website获取M-Learning客户端, 在Website或客户端注册登录后, 通过Content Adapter在线浏览或选择下载课程。

4.2 可用性、专业性原则

目前移动资源的匮乏并不体现在数量上, 而是开发的学习资源对学习者没有任何帮助。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 开发适合的学习学习内容, 符合特定的教学要求,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尽量减少大学生因搜索资源繁琐而造成的干扰情况。其次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应遵循零散的原则, 给成人学习者步步为营, 各个击破的学习成就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动机, 从而达到有效学习。

4.3 学习场景设计及操作设计原则

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必须坚持简单的原则, 即界面简洁, 操作简单, 少图像, 少视频, 短文本, 文字说明应简洁明快, 色彩搭配合理, 菜单以级联形式为主。[5]注重开发最适合于听觉、零碎时间、易受外界干扰的学习者的那部分内容。交互设计方面要尽量减少文字输入, 学习模块时间短, 界面设计上也应简洁统一。

4.4 服务及信息推送原则

支持专业性的课程定制、职业咨询、就业信息及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等信息, 提供移动学习资源的创作、发布和管理, 用于课件采集和实时/非实时的发布, 非实时音视频课件的点播等。授课和服务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趋势就是线下70%, 线上30%的这种模式, 重点做好线上部分的传播。[8]在专业性的资源内容建设方面应提供商积极展开合作, 包括国内各大高校、中小学校、出版社等拥有丰富、组织良好的学习资源提供者。[9]课件制作团队和教学设计团队充分合作, 进行学习资源的有效设计, 聚合各方资源, 经过加工制作出符合M-Learning格式的课件。如图1所示。

5 展望

尽管教育APP的前景非常可观, 但产品雷同、缺乏创新正成为当下教育APP发展的瓶颈。目前的教育APP中, 考试类APP中成为最吸引“学霸”的教育APP。约28%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 且每天使用约40分钟, 远超过其他教育APP的使用时长。因此倡导碎片式学习, 最重要的是短而精, 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学习者意志力的要求。结合知识本身的价值, 并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这时的意义则不可小觑。因此APP的教学软件必须从内容、技术方面进行创新, 深耕细作, 破解同质化难题, 提升用户体验, 这已经成为教育APP首要考虑的问题。

摘要:移动学习是继网络在线学习后出现的新型学习模式。该模式打破了地域、时间限制, 让学习活动延伸到校园外, 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活动。本文基于调查河南省在校大学生的移动学习需求和状态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移动APP教育软件目前存在的客观形态和发展趋势对移动学习APP软件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的同时提出APP教育软件的研究思路和研发策略。

上一篇:岷江乡卫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自查报告doc下一篇:故宫博物院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