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校企合作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技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这一办学理念,并切实贯彻到教学培训的各个环节中,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第一篇:校企合作论文范文

从教师人脉资本促成校企合作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利用教师的人脉资本促成校企合作的同时,也反映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透过这种现象分析出校企合作存在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信息平台问题。同时,对校企合作提出建议及对策,如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网络信息平台等。

一、人脉资本的定义

脉一词,360百科的定义是指人际关系,或指由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网络,体现人的人缘、社会关系。辞典里解释为“经由人际关系而形成的人际脉络”。如此看来,人脉就是人的社会生命支持系统。中国民间谚语中“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描述,都是对人脉的重要性的反映。

在当今经济时代,人脉则经常被用于政治或商业的领域,但其实不论做什么行业,人人都会使用。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过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指出: 一个人取得的成功,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人脉或者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的巨大作用。在好莱坞,也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这句话也再次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

资本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根据现今主流宏观经济学观点,资本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美国人鲍勃·普罗科特在他的著作《人脉资本》(2011)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资本和人脉资本的:“资本,任何形式的、用以创造更多财富的财富。资本分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无形资本的种类有人力资本、精神资本、只是资本等。人脉资本是一种你可以转化为现金流的无形资本,包括你本人认识的人,以及你通过俱乐部、教会、学校等社会团体和社区组织建立联系的那些人。”结合普罗科特对人脉资本的解释,笔者认为,人脉资本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有利于提升或发展个体,促使个体进步的各种人际要素的总和。

每所职业学校都是一个社会团体,每位教师都有着自己或多或少的人脉资本。利用教师的人脉资本牵起学校和某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校企双方合作的初级阶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我校教师利用人脉资本促成的校企合作案例

笔者所在校的电商专业起步较晚,此专业是2016年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我校是属于市政府办学,上级部门是分管城市的燃气、供热、环境卫生、固体废弃物等工作的职能单位。而电商企业都是民企或私企,这样性质的企业不属于我校的上级主管职能范围。

2018年6月迎来我校电商专业第一批顶岗实习的高级工学生。因为没有电商的校企合作单位,电商专业的老师们只能自己积极行动,利用朋友、同学等人脉资源,联系到一家摄影公司及一家专门从事服装销售的电商公司后,电商专业的老师们和负责学生实习就业的领导老师再去走访调研企业的规模、岗位设置及人员需求等,同时企业也派人到学校来就电商专业的课程设置、实习学生的对专业岗位的规划设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

双方互相了解之后,有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在随后学校举办的双选会上摄影公司招走了5名学生,这些学生去公司分别做了P图、摄像及后期视频剪辑等工作。今年的双选会,企业也来参加,但并未与我校签订校企合作。

面对社会和电商的发展势态,电商专业的教师心里始终有种观念,那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还要有更好的电商企业去顶岗实习和工作。2018年9月后,老师们更加积极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本,促使他们的朋友或同学又陆续跟我们联系招收电商专业学生的企业。之后,老师们去企业调研实践,企业派人和学校相关领导及电商专业老师一起探讨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职业素养等问题。经过双方的进一步了解与认知,学校在2019年5月与物美集团和北京新七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本年度6月份的双选会上,两家企业招走我校电商专业学生10人。目前学生的顶岗实习状态很好。

三、教师人脉资本存在于校企合作中的原因

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尽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不够,多数是因为联络情感而被动或随机进行的合作,利用人脉资本促成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校企合作初级阶段的可行之法。但这种方式从某种方面也反映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不健全,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对校企合作的认识高度不够

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以职业学校为主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是需要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科学地规划、设计及合作的完整机制。政府未能明确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未能有效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未能建立起规范的校企合作指导准则和机制,致使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监督,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散养”状态。职业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导和参与者,在引导、带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受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企业则普遍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责任,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问题,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企业是利润追求的群体,他们参与校企合作更多的动机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校企合作实质性推行较难。

(二)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环境还未真正形成,尤其是制度、政策环境,落后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无法满足实践的需求。在我国,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并不少,但普遍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缺少明确校企合作中各方责任与义务的强硬性文件制度,缺少权益保护 、监督评价和奖励激励性的法律制度等。另外在规定方面,其效力层次太低,内容重复且针对性不强。

(三)缺乏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

在这个信息极为重要的时代,“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要素整合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却缺乏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这导致了学校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校企合作搜寻成本高、资源集聚差、合作效率低下。職业学校不能看清市场的需求,企业也无法招到自己需求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校企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桥梁

为改变目前校企合作中比较随意,缺乏规范性的状况,使校企合作更加有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管理优势,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确实发挥好校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适时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搭建平台,让职业学校和企业正确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和对各自的要求,明确管理中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指导校企合作有序进行。职业学校应积极与企业接洽,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与方向,并适时对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适当放宽管理权限,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管理,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不断摸索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要参与到招生就业,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建设当中,积极与学校进行教职互聘,派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指导等教学任务,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符合企业实际的工作经验。

此外,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进行一定的奖励。资金上的支持能够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在具体操作中,政府可以出台减免税收等政策措施作为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措施。

(二)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还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驾护航。通过法律强制性约束企业和学校合作中的行为。通过完善和调整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

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框架,尽快出台有关专门政策,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指南与实施框架。实施框架不仅要对学校和学生进行规范,也要对企业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类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考核、补偿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同时,在劳动法、公司法、企业认证体系、财税等相关政策中明确规定企业支持与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要求,并配套制定能够落地的管理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奖惩补偿机制。

(三)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目前,校企间的信息缺失与不对称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快速发展。面对校企双方信息的缺失,政府要积极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和市场的供需对接作用,政府牵头,各行业和学校积极响应,建立一个及时汇聚企业和学校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的网络平台,并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平台进行运营管理。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本行业企业,定期向平台提供合作培养需求、实习岗位等信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向平台提供本校相关学科、专业、应届毕业生等信息。信息由校企业双向发布,并通过竞争机制由企业或学校双向自由选择其合作对象。通过平台科学的调配校企资源,彻底解决校企双方的信息瓶颈。

五、结术语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发展。面对当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有效合作。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起到桥梁作用,及时为校企合作搭建信息平台。同时,国家须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为校企展合作保驾护航。职业学校也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如此,校企双方才能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鲍勃·普罗克特 人脉资本【M】2012.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国务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C】2019.1

李增杰 陈晨 郭晓晓 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J】科技风,2019.4

宿金勇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机制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

王辉 夏新斌.詹志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7.7

伍婷 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视界,2019.16

作者简介:李鹤,1971年10月,女,漢族,河北省安国市,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

作者:李鹤

第二篇: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嬴

摘要: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加强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技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这一办学理念,并切实贯彻到教学培训的各个环节中,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双嬴;跨越式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涵义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高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它实际上指的是职业教育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实践办学的一种发展样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通过这些样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形式的多元化

学校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高,都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

(一)定向招生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用工的专业技能要求和企业发展的人员需求,学校和企业可共同研究制定招生计划、教学计划、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共同达成合作协议。我们西安利君技工学校能充分发挥我校的专业优势,大胆创新,以企业所需的实用技术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优化课程设计,增加能学以致用的课程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职业技能、有纪律能吃苦耐劳的高素质劳动者。如2002年我校与渭南中药厂合作,定向为企业招生培养了一批“药物制剂”专业的人才;2003年我校与西安利君制药有限公司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为该企业培养了一批“生物化学”专业的人才;我校逐年为九州通公司培养医药物流人才。

(二)市场化的培养模式

我校多年来一贯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尤其是在职业教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科技飞速发展、各企业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的今天,我校进一步加强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了我校的专业优势,更进一步为制药企业、医品销售企业、医药物流企業培养出了大量的药品生产和检验人才、医药经营销售人才、医药物流人才。

(三)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根据企业对自身员工技能提高及从业需求,我校与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持续不断地举办了灵活多样的在岗员工技能培训。

1.加强校企合作,做好企业特殊工种员工的培训、取证、换证工作。

2.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医药企业员工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证书的培训及取证工作。

3.根据国家GSP对医药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与陕西省药监局合作,对全省的医药营销从业人员进行从业资格上岗证培训。

4.从业药师、执业药师的培训取证和继续教育。

三、校企合作的举措

我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一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资源共享”的原则。例如,我校根据企业需求所开设的“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医药营销、医药物流、生物化学”等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开设课程及培养目标时,充分根据企业用工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校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如聘请多名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我校的专业课兼职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聘请企业设备员讲授“药物制剂工艺及设备”;聘请车间工艺员、工程师讲授“药剂学”“药品生产工艺”;聘请医院医生讲授“中药学”“病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聘请企业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讲授GMP、GSP及生产安全知识。这样,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生产经验、车间生产工艺的要求,再结合所讲授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目的进行传授,降低了课程的理论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更能适用企业所需的实用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教学中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多看、多练的机会,例如在讲解压片设备时,教师会带压片的冲头等小部件到课堂中或组织学生到生产车间进行现场教学。教师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章节的实际,与企业协作适时安排学生到车间进行生产操作,一周、两周、一月后再返回课堂学习,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医药销售技术”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经常带学生去利君物流公司、华远医药集团、天士力医药公司、怡康大药房等众多的药品零售及批发企业去学习。

学生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我校安排有专人负责,我校坚持对在省内实习的学生,每月至少两次到企业去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与企业及学生进行沟通;对在省外实习的学生,每月至少两次电话与企业及学生进行沟通,至少三个月一次去企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这样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用工信息,并使学校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如加强专业课、GMP、GSP、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学习等,能更好地实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使我校在跨越式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使我校的招生规模大幅提高,招生人数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近两年生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的招生人数还有所增加。我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使我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充分体现了行业办学的特点,充分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各企业的认可,使我校由普通技工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我校的“制药专业”被授予名牌专业。在坚持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我校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如连续多年为省内外的医药生产及经营企业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已成为主操、生产骨干、采购能手、销售能手、报税员、车间工段长、车间技术员、车间主任、生产总监、企业法人等。总之,在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强.赵菁.友好合作,互利双赢,推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保定: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9.

作者:温西凤

第三篇:深化合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误区分析,提出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意见,并以一些具体的合作事例说明通过“工学交替、定向培养”的合作模式,建立“校中企,企中校”,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美术设计专业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校企合作的误区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特殊性,就是以技能的高低作为核心质量评价体系,单凭学校自身很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成者双赢。因此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学校的发展来说是有其必然性的。

近年来,各地不少中职学校为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依托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专业为纽带,与当地行业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加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得以深化。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虽然,我们整天强调着校企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上却存以下一些误区: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落实这一规定,企业没有积极性,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利益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

(二)企业把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

一些企业由于劳动力缺乏,因此很欢迎学生来实习,但他们只是把学生作为劳动力使用,如学生到企业后,企业就只安排他们做一件工作,每天检零件和搬运成品,而专业技能的工作却基本没安排。这样使学生觉得工作枯燥无味、工作积极性降低,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成效大大降低。此外,虽然有些企业也会安排一些生产线(岗位)的工作,但由于技术过于单一、简单,也影响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积极。

(三)学校把技能学习的责任全推向企业。

一些学校领导认为有了校企合作,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就让企业包了,因此只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实习,因此,学生进入企业后,缺乏专业基本技能,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安全意识,让企业难以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也就只好安排一些非技术类的工作,失去了合作的初衷。

(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一些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只是领导为了评估或作表面的政绩,学校与企业完成挂牌后校企合作就到了终点。这种无实际的、虚假的合作,不少企业是非常反感的。本年度我校动漫专业和澳门动漫游戏产业协会协商合作事宜时,企业就言及以前某职业学院与其只挂牌,无实际合作的情况,明确提出如无真正合作的诚意,如无项目可行性、就不要合作,以避免合作形式性。

二、建立“工学交替、定向培养” 的校企合作模式

要走出校企合作的误区,收到校企合作的实效,就必须首先根据学校、专业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可行、有效的合作模式。以我校美术设计专业部为例:

近年来我校美术设计专业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零距离就业”为目标。结合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全方位推行校企合作。专业部将“工学交替、定向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模式,把学生的项目实训、职业素质教育、岗位定向培养就业,企业工程师进校讲课、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专业部与珠海市汉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联合建立动画工作室、双方互认挂牌的模式,对二年级的学生分期分批进行实际项目实训。实训内容包括公司原创动画制作项目,原画设计、动画制作、职业素质教育等。学生在工作室实训中完成公司的动画出版物各个环节的制作。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考虑企业的岗位知识需求,更看重这个岗位今后的转移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该专业部要求公司在各工作小组完成所负责环节上,每隔一个周期,应让学生进行换岗,进行其他环节的实习工作、以接触不同的岗位,认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提高了对企业岗位的认识,了解了专业技能的方向,对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将来胜任岗位工作起了很好的“实习”作用。

中职学生虽然实际工作经验相对缺乏,但是由于他们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可塑性很强,因此可以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从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十年以上的企业有很多,但是为一个企业能够服务十年以上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很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养成。而我们通过合作,可以在学生毕业之前就开始把企业的相关元素例如行业背景、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理念等知识掺杂进去,可以使学生及早建立起对行业、企业的基本认知,既便于他日后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也利于他系统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这样对于企业建立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大有裨益的。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员工的培养从在校生开始”的愿望,从而可以把员工岗位基本训练提前很长一段时间,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三、致力建立稳固的合作企业,实施全面的合作方案

致力建立稳固的合作企业,实施全面的合作方案(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师资的培训、交流、参与企业的项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是实现长期的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所必需的。根据我校历届学生的就业调查,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区域基本在珠海、珠三角地区,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考虑专业的对口、将来的发展以及工作的环境。所以我们在合作企业的选择方面,主要考虑企业的先进性、区域性,企业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尽量选择相关地域内的知名企业。校企合作在“双赢”基础上才能够长效发展,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校企深度融合可大大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而校企合作的利益核心点是就业。近年来我校美术设计专业部分别与珠海市紅艺设计制作公司、中山市桂系演绎动画公司进行了数字油画制作、动漫游戏制作等项目合作,在三年级专业技能课进行与企业岗位相对应的内容与技能要求的课程嵌入和置换,直接由公司管理、技术人员结合企业案例和具体方案给学生授课。使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状态”,把企业的岗前培训提前,让学生熟练掌握就业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第三学年下半年到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就业,实现了教学与岗位的“对接”,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项目教学和职业素养教育得到全面推进,同时也使企业得到对位的人才储备。

四、“校中企,企中校”的实现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校中企,企中校”的模式,把企业的岗位实践、技能训练、企业的项目安排在学校完成。在寒暑假期间,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边学边干”参与实际项目的制作、训练。教师和学生在真正的岗位环境中工作,增强了他们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给带队教师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企业、掌握最新技术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对于学校的专业发展、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做到教师既是学校的老师又是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员工既是员工又是老师。

通过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文化熏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人格和职业素质培养。企业需求的不只是学生的文化专业水平,更是包括道德水平在内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来说,学生虽然有好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热情,但是需要补充的能力有很多,因此在岗位工作初期更加需要他辛苦付出,这就要求他具备吃苦耐劳、不断学习的品质。在以往的实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因为不适应企业的工作压力而放弃,这是很可惜的。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实习帮助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吃苦。从最终目的来看,一方面是企业得到合格的员工,另一方面是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因此,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双赢模式,亟待探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作者:陈捷辉

上一篇:创新能力论文范文下一篇:资源税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