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构建

2022-12-26

一、前言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通信工程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以及个人的自学能力等方式, 进而加强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 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我国各大高校与各所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另一方面, 从我国各大高校的角度来说,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来说, 人才培养不但要面对高校学生, 更要与企业进行充分合作, 进而不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

二、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意义

(一) 为高校能够融入当前国家建设工作中重要途径

我国早在中共十七大工作会议中就已经明确指出, 要不断“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主体的、产业学习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进而不断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能够逐步向企业进行集合, 全面的促进科学技术研究能够向实际生产力方向发展”因此, 我国的各大高校作为当前创新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只有通过与社会各个企业进行充分合作, 进而不断的调动人才和信息资源, 才能够为社会各个企业提供不同行业的创新型人才, 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高校也能够融入当前国家建设工作中。

(二) 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局势来说, 对于我国的各所院校来说, 高等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更是面向全世界的教育。因此, 从各大高校的学生角度来说, 其既要学习知识, 又要学习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不但要学会动脑, 更要有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在学会生存中更要学会做人[1]。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经济局势下, 将各大高校的教学于学生就业进行有效结合, 不断的推行高校校企合作热人才培养战略, 进而为日后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而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推推动作用。

(三) 使得高校保持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

高校通过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来对人才进行培养, 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能够使得院校自身对学生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进行检验。更能不断的了解当前各个行业对于人才得要求, 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能够有着一定的针对性。另外, 高校通过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来对人才进行培养, 能够促使院校培养人才做到与时俱进, 进而不断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三、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对人才培养时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使得高校在沿用传统教育理念至今[2]。另外, 我国高等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时, 在当代的经济社会中以及社会各个企业间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和相应的肯定, 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有着一定的误解。而这种错误理解表现为, 社会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式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政府、企业甚至高等院校都没有给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一定的重视。因此, 各大高等院校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校企合作理念, 而企业的真实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又缺少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二) 政策落后

就我国“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来说, 其不仅仅是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其更是我国整个社会生产力、当代科技、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相互之间的合作[3]。因此, 我国的“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需要极强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有效保障。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 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缺少相关法律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更加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中的高校以及企业进行相关约束。而随着当前我国信息化现代经济的发展, 由于“校企合作”政策的落后, 使得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创新模式已经无法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相适应, 更加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

(三) 模式单一

目前, 就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的各大高校依旧存在“一头热”的现象, 在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时, 高校大多数处于推动的主体作用, 但是同时又有着极大的劣势。在进行“校企合作”时, 各大高校只是利用社会关系来寻找企业, 这种现象极大的限制了“校企合作”范围。另外, 实际中学生进行实践时只是单纯的处于“推荐和接受”的模式, 使得二者极难融合, 企业与人才进行相互接洽的难度极大。而这种现象的出现, 极大的阻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

四、优化我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一) 更新理念, 创新合作机制

就我国的高等院校来说, 能够建立董事会管理制度的院校大多数为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极少的能够涉及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 极其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性人才, 更加需要理论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4]。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各个企业的要求, 高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能够冲破当前存在的教育模式的束缚, 积极创建以学校为领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与企业二者之间做到实时的沟通, 施行校企合作教师责任制, 教师负责学生实践环节中的相关管理工作。另外, 还要建立一定的实践奖励机制, 进而鼓励血学生能够进行不断创新, 充分保证学生培养的长久有效性。最后企业和院校还要建立长期的人才储备机制, 进而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能够长久进行。

(二) 开放性、协同性的培养学生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有着一定的开放性, 而在这种方式下人才进行培养, 能够极大程度的利于人才的成长和成才。而校企合作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以及事业单位。

而正是由于不同方面的共同参与, 使得高校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 学生能够得到学习、研究、创新各方面的优越条件。其次,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相关平台中, 对人才培养工作来说企业和学校都有着相同的目标, 进而使得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而同时也深刻的体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协同性[5]。

(三) 以学生为主体, 打破学科限制

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 学生始终是这项工作中的主体, 而学生的需求更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源动力。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学生既是合作者又是参与者, 因此, 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多方的教育模式中, 高等院校更要强调出合作教育中的主要地位, 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理念[6]。其次, 在对人才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 更要打破学科限制, 要形成多学科进行融合的方式, 进而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辅导。并且要通过当前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基础上对各学科课程进行重新安排, 进而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五、结论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 对于当前人才培养来说,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为高校能够融入当前国家建设工作中重要途径、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使得高校保持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但是就当前情况开看, 我国国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重视程度不够、政策落后、模式单一, 而只有更新理念, 创新合作机制、开放性、协同性的培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打破学科限制, 才能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使得我国的科学技以及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教育方面, 我党和政府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 当前我党和政府建议我国各大高校进行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机制, 以此提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文化素质。因此, 在这一背景下, 文章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构建进行详细分析。首先, 文章简要的概述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意义, 其次总结了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策略, 以此提高我国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 蒋萍, 王超, 余博.校企合作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研究——基于上海三所高校的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25 (03) :84-91.

[2] 刘依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07) :7-9.

[3] 孙桂岩.校企合作产教互融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2 (03) :77-80.

[4] 沈显庆, 王蕴恒, 寇晓静等.产学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 , 2018, 18 (Z1) :62-63.

[5] 李菲.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8, 30 (01) :182-183.

[6] 林梅.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商场现代化, 2017, 26 (23) :189-190.

上一篇:“形式思维”论——有感于戏曲导演的思维误区下一篇:青铜器铭文所见吴越战争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