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4-05-08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精选11篇)

篇1: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

何德君

作文的关键在于选材和立意,选材和立意又贵在求新。然而,学生作文常常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思维常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换句话说,是由于习惯性思维、定向思维的影响。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路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的形成一样。”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出新意迭出的佳作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以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相对于顺向思维,总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然后在探索中选择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如写一件事,先写结果,再回溯起因、经过,最后又回到结果,这便是倒叙。议论文也不一定都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顺序写,思路也可以打破常规。如写“说谎”这一话题,有时为了不让对方难堪,或者让对方乐意接受,于是就拿出了“美丽的谎言”;如妈妈吃鱼头鱼尾,把中段的鱼肉让孩子吃,她偏说“我就喜欢吃鱼头鱼尾”;鲁迅明明要弃医从文,偏对老师说,要改学生物,老师教的医学知识还是派得上用场的。因此“说谎”不见得都不好,要看“说”的什么“谎”,要看“说谎”的思想背景和真正目的。又如考虑“遗憾”这个话题,有个学生却以“无憾之憾”为标题,他认为一生都没有遗憾,一切都如意,没经历什么坎坷,生活平静得如死水,这本身就是一大遗憾。诸如此类,大千世界中人们已形成褒贬定势的事物,我们可以就许多问题引导学生唱一下对台戏。如写牵牛花,可以赞美它不妄于现状,不甘心埋没于茅草荆棘之中,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以逆向思考,讽刺它靠攀缘树干往上爬,分明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柳树,可以赞美它不择土质,落地生根的“志在四方”的精神;也可以逆向思考,批评它随风摇摆,没有坚定的立场。

二、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的发散思维

多方向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的思维。指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即组织学生从某一事物多种不同的侧面去描写事物,刻画人物,说明事理,发表观点,这既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发散思维需要联想。不论写抒情性散文,还是写议论性散文,往往不能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作者要抓住某人、某事、某物的本质特征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由人联想到物,或由物联想到人,或由物、人联想到社会„„作者可以说古道今,由此及彼,借题发挥,通过联想,文章才能有水平升华的高度。

如以“考试”为例,可以从课内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考试,联想到思想、品德、意志等方面的考试,人生时时有考试,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考试,社会就是大考场。这样的构思,思路开阔,容易出新。如写“学费”,一般学生可能会在“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的费用”或“个人求学的费用”上做文章。其实,花钱学到经验、教训,或学到某种美德,交出这学费也是很值得的。又如写在江河上逆水游泳,联想到拼搏精神,联想到学习要有坚强的毅力,否则非进则退;如写“网”,可以联想到社会人际关系中种种无形的“网”,也可以联想到要冲破这张“网”,就需要决心和智慧,等等;如写“锁”,从门上的“锁”,想到禁锢在人们精神上的“锁”。再比如“镜子”这个话题,可以从“邹忌窥镜”谈起,进而联想到我们要经常照镜子,发现缺点,予以改正,也可以从“高堂明镜悲白发”的诗句,领悟到必须抓紧少年时勤奋学习的道理;可以从唐太宗“长宝三镜,用防己过”的名言入手抒发情怀;也可以谈镜子的功用,联想现实生活中具有镜子性格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客观地评判事物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教会学生辨证思维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在议论文写作中尤为重要。

在审题立意上,要有辩证法。例如点与面、偏与全、美与丑、正与反、好与坏、个别与整体、特殊与一般、进与退、利与害、纪律与自由、成功与失败、崇高与卑鄙、谦虚与骄傲等,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分析各种问题,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成熟的方向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论证问题时,要一分为二,富于辩证法。例如90-年一篇高考作文《“花”与“刺”》,文中这样写道:“花”正如那些赞美之词,而“刺”正像那些逆耳忠言和劝告。阿谀奉承尽管使你心满意足,然而它却使你沉迷于过去的业绩,留恋于过去,失去创新的锐气,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而“刺”虽然使你疼痛,但它却使你惊醒,催人自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和缺点。

当然,不管是逆向思维还是发散思维、辨证思维,都要遵循认识规律。只要我们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就一定会写出标新立异的好文章来。

篇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江门市丹灶小学

周其添

【内容提要】

本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为指导,以命题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论点。首先指出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规范性指导、定性式的要求过多等不足,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然后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选取典型的事例,就命题作文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启发疏导学生展开超现实的丰富想象等分论点作了详尽的论述。实践证明,在命题作文教学中只有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创造性思维

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定调”,学生“弹琴”,甚至是老师提供范文,学生依葫芦画瓢,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形式上“苦口婆心”的规范性指导,加上定性式的要求,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以致使学生的作文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境地。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秉承和发展了这一指导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在习作中以创作性的思维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①。”那么,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教师命题时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创作欲望,使作文教学出现“一树之花,千朵千样,一花之瓣,瓣瓣不同”的喜人局面。据此,我认为命题作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潜力,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憧憬。作文题目如果不拘泥于现实,出现类似《十年以后的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多向思维,合理虚构出未知事物的形象,描绘出未来生活的图景,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例如,联合国举办的“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征文比赛,荣获亚洲一等奖的傅洁同学的《乔迁之喜》,就是用想象描绘了一个人们从没见过的太空城——螃蟹城,来自各国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反映了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理想和愿望。想象独特、颇具见地。还如,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古诗进行改写,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有一位同学对杜甫《绝句》改写道:“春天来了,柳树抽出绿色的芽,长长的柳条迎风垂摆着。两只黄鹂飞来飞去,叫声婉转动听。一行白鹭在蓝天中展翅飞翔。诗人杜甫昂首远眺高大雄伟的西岭山,只见那终年不化的积雪被阳光照得银光闪闪,江面上许多欲破浪远航的船只正整装待发,去万里以外的东吴。诗人陶醉了,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命题可采取延伸故事情节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课文中,有些故事情节常常写得比较概括。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加以扩充拓宽,这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作品的理想和愿望,联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给人物安排不同的结局。这样,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而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势,这一心理过程,是学生创造想象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为创造想象和积极思维是相生相伴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例如:教学托尔斯泰的《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以《桑娜拉开了帐子后》为题。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如结局一,渔夫和桑娜生活更加艰难,七个孩子沿街乞讨,无人问津;结局二,渔夫和桑娜用勤劳换来了幸福的生活,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结局三,七个孩子都求学成才,渔夫和桑娜晚年生活幸福„„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四、命题可让学生“反弹琵琶”,启发逆向思维

篇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写话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借助图画进行作文的。写话中辅以漫画來让学生进行作文是比较有趣味的。可以让学 生先说后写, 也可以让学生先写后说, 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 教师不要急于表扬或进行评价, 让学生发散思维, 观察学生的作文的思路变化。在激励学生口头作文阶段, 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先激励学生畅所欲言, 再用笔进行理性表述。虽然学生能够写出来, 还要看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利用漫画耐心诱导学生说出想说的话, 把这些话连起来, 看看是否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例如五年级有篇漫画作文。根据漫画作文, 实为看图作文的一种, 借图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感。仔细观察漫画, 这是一组社会公德宣传漫画。比较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变化, 女生是主动去收拾垃圾, 男生是书写广告标语。人物的内心需要学生用想象构建, 事情如何引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联想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到某一天上午或下午, 学校还是街头, 同学的名字, 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工作, 不必苟求学生表达的多么完美, 或者符合情理, 让学生再现一个连贯的情节, 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创造, 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只有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 才能在交流中有更多的进步。

2.在命题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年级口语交际———《记一次辩论会》。表面看来这是一次命题作文, 但课本为学生提出了两个角度, 一是客观角度展示辩论过程, 展示别人对“幵卷有益”的看法, 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 注重很多人的态度。另一个是个人角度展示辩论过程, 自己选定一个鲜明的立场。如果学生没有选定一方立场, 就是没有考虑好, 也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激发, 辩论与作文都很难继续进行。究竟“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 因为经历一次真实辩论的过程之后, 学生一定会有所感触。开卷有益指的是只要读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要给学生讲明的是学的知识越多, 人自然就对书籍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当学生领悟到此, 就自然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这次作文是以一次生动的辩论赛为背景的, 无论是正方, 还是反方, 辩论过程一定要强调双方摆出自己的理由, 让部分学生作为旁观者来鉴别。如果不健康的书对学生有害, 那么请学生举例, 什么书籍有害?什么样的书籍叫不健康的书籍? 命题作文一定要结合某一特定的事情或活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 让自己写作文时带着沉浸于活动之中的心理来写, 充分表明自己当时的想法。

3.在自由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篇4: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写话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借助图画进行作文的。写话中辅以漫画來让学生进行作文是比较有趣味的。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也可以让学生先写后说,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表扬或进行评价,让学生发散思维,观察学生的作文的思路变化。在激励学生口头作文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先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再用笔进行理性表述。虽然学生能够写出来,还要看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利用漫画耐心诱导学生说出想说的话,把这些话连起来,看看是否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例如五年级有篇漫画作文。根据漫画作文,实为看图作文的一种,借图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感。仔细观察漫画,这是一组社会公德宣传漫画。比较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变化,女生是主动去收拾垃圾,男生是书写广告标语。人物的内心需要学生用想象构建,事情如何引入,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联想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到某一天上午或下午,学校还是街头,同学的名字,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工作,不必苟求学生表达的多么完美,或者符合情理,让学生再现一个连贯的情节,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创造,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只有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才能在交流中有更多的进步。

2.在命题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年级口语交际——《记一次辩论会》。表面看来这是一次命题作文,但课本为学生提出了两个角度,一是客观角度展示辩论过程,展示别人对“幵卷有益”的看法,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注重很多人的态度。另一个是个人角度展示辩论过程,自己选定一个鲜明的立场。如果学生没有选定一方立场,就是没有考虑好,也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激发,辩论与作文都很难继续进行。究竟“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因为经历一次真实辩论的过程之后,学生一定会有所感触。开卷有益指的是只要读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要给学生讲明的是学的知识越多,人自然就对书籍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当学生领悟到此,就自然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这次作文是以一次生动的辩论赛为背景的,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辩论过程一定要强调双方摆出自己的理由,让部分学生作为旁观者来鉴别。如果不健康的书对学生有害,那么请学生举例,什么书籍有害?什么样的书籍叫不健康的书籍?命题作文一定要结合某一特定的事情或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让自己写作文时带着沉浸于活动之中的心理来写,充分表明自己当时的想法。

3.在自由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文三年级的“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是围绕本组课文内容进行的。这一组课文都是神话、传说,包括古诗《乞巧》《婦娥》,课文《西门豹》《女祸补天》《夸父追日》。作文前还要将这些内容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讲故事全班展示,这是为作文所作的准备。作文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可以变化的人或物。作文题目不限,自己拟定,写完后,读给周围的人听一听。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年级,与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明显的不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作文要求,要把话写清楚,把事情写具体等。自由作文凭借的是想象,学生的想象有多远,作文就能写多远。边作文,边想象,教师可以多方面鼓励学生,一种理性把握,进行推理性想象,一种是模糊式的想象。两种想象都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教给学生克服遗忘的方法,以提纲的形式记下自己的一些思绪片断,不要局限于字句通顺,可以说后录下来,也可以写成词语稍后整理。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化的时期,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这一心理特点为自由作文最佳时期。“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可以在校园内进行优秀作文展,加强对学生的精神鼓励,由学生作文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

篇5: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对于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继续努力的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新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掌握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才能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不良的甚至恶劣的环境,可以扼杀创造性人才的出现。认为“为了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教育领导人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信心、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而营造这样的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信念: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错误有利于学习;

2、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

3、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

4、好学生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

5、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6、每个人都能成功。

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改变专制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他们敢说、敢做,允许自由创造。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因素

据学习心理来说,要起到刺激、强化以至巩固的作用,则题量仍有待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并非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是每套教材所包含的创造性思维训练量是有差异的,3、是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善于挖掘教材,善于提炼出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和想像等创造性思维相关的素材,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暴露知识猜想、发现的过程

教材总是将知识和方法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而省去了这些定论的观察、猜想、发现过程。教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重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启动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探索意向,激起强烈求知欲望。

四、以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创造过程的开始。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好的问题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深入研究、挖掘教材和广泛了解对象的基础之上。问题可分为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性三类。呈现型问题是目前学校中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情景,它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由教师或教科书提出),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发现型问题有的也有已知的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而不是由老师或教科书给定的,因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探索,往往通向发明创造;创造性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因其独特、新颖而且富于科学意义而弥足珍贵。强化问题意识,不是培养学生追求那种“按图索骥”式的呈现型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自由探究、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五、鼓励学生质疑诘难

在学校里,孩子们常常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来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取悦老师、考试过关的目的,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退化。实际上,中国自古就有质疑的传统,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疑问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已成定论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增长才干。鼓励学生质疑诘难,教师需要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践证明只要有的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六、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只有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不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地探讨科学问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怎么谈得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而,必须极大地改善中小学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形成他们探求创造的愿望。

七、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中小的培养可以结合各种活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进行专门的创造思维训练。目前,我国有五种类型“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认知型训练内容是按认知过程安排的;渗透型训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练内容是从各科教学中提炼出来的;技法型训练内容是结合发明方法编排的;右脑型训练内容是侧重于富有形象的题材;综合型训练内容与众不同,不是限于某个侧面或某个领域,而是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门科学的各种范畴中,精选训练题材,全面进行训练的。要根据不同情况,优选或组合运用好不同类型的创造思维训练课,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有规律可寻的,也是有技巧可以进行训练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有良好的环境,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自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识,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对新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篇6: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建构和完成,涉及诸多能力素质,而这诸多的能力素质中,创造能力无疑是最活跃、最重要的核心机制。然而,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却不经意地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致造成学生学习因思维的简单僵化导致做题的模式化,给学生思维能力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以说明论证。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在思维的广阔心理领域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因而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也最富生命力。它有三种特性,即多端性、独特性和变通性。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封闭状态逐步转化到开放状态。提倡立体思维,即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多变化、多层次、多途径、多科学、多渠道、多手段的思维,这样既可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又能使其得到新的启发。

1.一题多解,老师通过典型的例题引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诱导学生积极、勇敢的思维,在解题时要求学生不能只得到一种思路,一种解法,就心满意足,应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另辟蹊径,得到新的解法,并再次激励他们去讨论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鉴别,进而实现最佳选择。

2.一题多变,巧用解题思路,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或改变其题型。通过这种变换和转化,既扩大视野,开阔思维空间,又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成就感。所学方法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使清晰呈现出来,还能更积极的广泛应用。

3.发散思维,捕捉有用信息。解题的信息存在于已知条件与结论之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结论之间,条件与定理、性质、运算法则等存在的联系,在发散思维时,要认真仔细分析题意,由每个已知条件得出很多结论,在这些结论中,有的很可能是无用的,也就是说思维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大盲目性,但你要积极去寻找,筛选出可能有用的,再利用其它条件通过发散思维,再捕捉到有用信息,这样循环启发,以至寻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得到了解题思路。强调思维的多样性,就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对推理、性质、定理等只顾表面现象,不注意本质或条件的限制,做题时照本宣科,依葫芦画飘,不去领会解题思想和方法的实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定理、性质等加以阐释。使之明白适用的条件、范围。克服学生思维的惰性,主要是克服学生思维的表面性与绝对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被表面现象所诱惑,只停留在表象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自愿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学会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中,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

首先是客体求异创造。任何一道数学题,其自身特征不是单一的,其自身的属性也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侧面、多元化、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多属性的复合体。

其次是主体的求异创造。思维的主体的能力、素质经历和环境等不同,对同一思维客体,即同一道代数题、同一道几何题、同一道综合性的数学题,各自的认识和感知也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求异思维的主观条件。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试用过下面的途径:

1.通过辨异、对比、归纳教学,开发创造性思维,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许多概念彼此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如,学生在学习了角平分线之后,继而又学习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时,就容易产生错觉,只注意了他们的表象都是把一个角平均分成两部分,这一共同特征,而没有去比较挖掘出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不明确概念的本质。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要随时随地尽可能地运用辨异、对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善于分析与识别具有本质性的因素。在解题过程中,要教育学生认真、仔细地审题,哪怕是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都不能放过,不仅要掌握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探索带有本质性的或核心的因素。在解题的突破口往往寓于这些因素之中。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思维由初级阶段升华到高级阶段,即创造性思维。才不至于按老程式、老套路解题,才能有创新,才能勇于打破既定的思维模式。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中思维呆板和功能僵化是大量存在的,这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应变能力,不给学生思维空间,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忙于应付,不能自拔,不能灵活解题。课堂讲授例题,过多地或偏面地去总结所谓规律,强调程式化和模式化,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只会呆板的按模式解题,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练习较多,训练较多,这里所说的训练(练习)包括口答与笔练,一连串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活动,可以加快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节奏,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有些活动是学生无法预知的,因为那是教师和某些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或偶然提出来的。应用各种思维方法转换教学形式,使学生适应各种变化,加快思维节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很有益处。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组织整合性

恩格斯指出:“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把创造性思维引进解题机制,组织整合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程式。

由于教师的复习总结,形成固定僵化的唯一模式,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比较习惯于单一地思考问题,不善于把所学内容分类归纳整理,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应付做题,解题后不能再予以回味、思考,对自己的思维加以组织整合,对所学知识不能构成体系。这种思维零乱状态,极大地阻碍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知识内容加以组织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完善化,这种系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课本上已有的,而要进行思维加工,使之符合认识规律,甚至有创新、有开拓,达到质的飞跃。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思维锻炼。数学学科的系统性较强,知识的前后联系较紧密,因此,每学完一个单元,每学完一个章节,教师都要提醒学生自觉自愿地整理与总结,按自己的体会将知识纵向地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整理和联想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有广度、有深度,从而搞清前后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五、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生思想最活跃、敢想、敢干、敢说,可是在学习上又受到各种条条框框制约,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保守、封闭状态,消除独立思维的障碍和阻力的有效措施是提倡学生多思多问多做。教师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开发自己的创造中,也就会理解学生的创造性,找到培养它的方法。”基本原理明确了,实践训练也就自觉了。在知识的传授上,老师尽量不要给学生订下很多规矩,应鼓励他们突破条框的束缚,启发学生多提问,让他们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或新的见解。这些见解或看法往往蕴藏着智慧的萌芽状态,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创新,一点点独到之处,教师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不要把微弱的希望扼杀在摇篮之中,要把这些新意介绍给班上的其他学生,充分肯定其中合理、有价值的部分,并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激励他们积极扩大思维中的亮点。学生的求索精神往往是出自敢提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而寻求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即使学生独立思维走了弯路,也毕竟是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教师一定要爱护和培养这种探索精神,并积极的予以健康地引导。

在中学生中,独立思维的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现矛盾以后,把知识融会贯通,以勇于进取的姿态突破矛盾,最终独立地解决问题,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中学教学中较多地集中于数形结合。初等数学的教学主题是数量关系与形体特征,因此数形结合就成为初等数学的重要手段。讨论数量关系,就应联系到图形的表现,研究形体的特征,就应当联想到数量的表达,数与形的相关转化与相互渗透。长期坚持此项独立训练,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创造性。

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社会化

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要与时代合拍,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与人民的要求息息相通。这种社会化的思维品质必然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政治、道德、修养、美学、哲学等。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不可忽视对它的培养。不但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而且要求与时代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是不能有违的,思想情感必须健康、积极向上,观点必须正确。数学品质的思维与社会、时代需求的思维是相互作用,相互推进的。社会需求能点燃学生探索求知激情,求知精神也能点燃学生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灵魂。

篇7: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XX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开发国民创造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那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游国经《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囿,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何炳骅《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要教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观点或答案。

篇8: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学生的思维模式过于单一, 以致他们的写作思路受到拘限, 难以拓展。

(2)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 语文教师要想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创新能力。作文思维创新, 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求异思维是作文创新思维的基础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它是一种在定点基础上的发散型思维模式。它具有独创性、多样性、灵活性、新颖性, 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 阅读《南郭处士》, 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大多数学生都会从批判南郭先生的角度去写, 批评他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结果读后感千篇一律, 没有创意。假如思维逆转, 学生能从讽刺齐宣王的视觉去思考, 讽刺他用人不当, 岂不妙笔生花。所以, 如果一个人只会按一种固定的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无法产生创新意识的。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求异思考, 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 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 标新立异, 写出有新意, 写出有创见性的文章。

二、想象思维是作文创新思维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 可以说想象是作文创新的翅膀。正是在作文中有了想象, 作文才有了灵气, 才充满了活力, 才孕育了生活的醇香。丰富的想象是作文创新的必要条件。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是想象的结果, 这首诗美就美在它的美妙神奇的想象。诗人运用想象, 由明星想到空中, 由空中想到街市, 由街市想到珍奇, 由天河想到牛郎、织女。想象手法的运用不仅开拓了读者的思维空间, 而且还赋予诗歌浓厚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还使诗的意境深远隽永。

三、联想思维是作文创新思维的材料加工厂

联想是创造的加工厂, 有了联想, 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 从而使思维更活跃, 作者的眼界更开阔, 文章的内容更充实, 构思更精巧, 语言更生动。联想能触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拓展作文思路。例如: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 的确是平凡的。然而联想使作家茅盾的内心产生了震动:它那笔直的树干, 一律向上的丫枝, 对抗西北风的特征, 不正象征了北方农民那种朴实、团结、坚强不屈的精神吗?于是散文名篇《白杨礼赞》诞生了。《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诗里, 呼唤、寻找、回答都是艺术想象和联想, 几呼几答, 跌宕多姿, 使文章思路开阔, 主旨鲜明, 思绪如长江、大海, 滔滔不绝。作文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 作文的思路就像长上了翅膀, 可以跨越时间限制, 冲破空间的阻隔, 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缺乏联想, 作文的思路就会拘泥于眼前的生活, 冲不破时空的限制, 反映生活的天地必然狭窄。

四、生活是作文创新思维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青年诗人东篱在自序中说:生活永远是伟大的至高无上的导师, 它博大、厚重而深邃, 我们的写作根本无法穷尽所有生活和生活的一切, 我们倾其所能也只能揭示一部分生活、一部分事物、一部分世界、一部分存在。叶圣陶老先生和诗人东篱的话表明, 作文的创新内容需要汲取生活中的新的素材, 新的思想, 新的血液。在《红楼梦》这一本书里面, 许多主要人物的原型都来自于作者曹雪芹的家庭人员。贾府的由盛转衰的历史就是曹雪芹的家族由盛转衰的历史。要想使自己的作文富有创新精神, 就需要经常体验、感悟生机盎然, 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 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生成主要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和理解能力。离开了生活, 作文创新就如同无水之鱼, 会失去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2006, (9) .

篇9: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 创造思维

目前作文教学是按照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三个环节而逐次展开的。考察这个教学过程发现,由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限制过多,这样把本应该表现为学生独立操作的、有个性的文章,变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因此,为了使作文教学具有时代的新特质,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一、拓宽作文教学途径,这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基础

1.从训练时间上看,老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的作文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写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写作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老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训练的空间上看,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作文训练的渠道。(1)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绘画、实验、制作、操练、表演等。(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情节扩展式、文尾续写式、多向改写式、图文互换式、相关迁移式等。

二、强化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而言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地作文训练。

1.学生作文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同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打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2.激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3.充分体现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异向思考”“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从而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从选材来看,异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一家》,大多数学生都可能会写家庭的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如果反向写家庭父母之间,妈妈和奶奶之间的“摩擦”,希望自已的家庭和谐起来,这将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模式体系

目前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模式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体系的结构为: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热情——大胆表达的火花,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1.营造拭围,诱发创新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2.大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所谓大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择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展示。需要说明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是说不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指导,而是指学生刚进入写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

3.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这里的交流合作是指在学生作文初稿完成后的互评互改。评论、提意见,思维互相碰撞,触动灵感,撞出火花。

4.评优激励,激发创新动机。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这与教师在批改和评语中惯用的“纠谬法”有很大的关系。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变“纠谬法”为“评优法”。评优法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激励应贯穿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环节尤其需要激励,通过评高分、给予鼓励性评语等激励形式,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篇10: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 要: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现在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远不只是具有文化知识和俯首贴耳的劳动者”,“整个学校的教学思想和气氛必须改变,应使学校中引进一种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程。”这是《参考消息》1998年8月18日头版头条刊载的《亚洲经济危机对教育提出挑战》一文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作为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的重任,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主动探索;思维活动;思维定势

“创造性”一词,在心理学中的定义和概念有许多解释,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指有新的价值的特性。这里的“新”的意思,既包括给社会、科学、文化等方面带来质的变革,也包括对个人来说是新的思想、观点和经验。所以,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如科学家、艺术家等天才的创造性,其创造活动是根据是否给社会带来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评价的。而后者则是人人都具有的,对其本人来说,是创造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造活动。很显然,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学价值观的一大进步。地理创造性教学的成果是诱人的,但获得成果需要众多的条件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教师

地理创造性教学的各种措施和途径,首先离不开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理教师的实践和努力。但是,只有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才更懂得,现代地理教育再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仅仅知道“这地方是什么”“那地方有什么”的再现型人才,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究“这地方为什么是这样”“那地方怎么办才可以更好”的创造型人才。

观念的更新常常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面对这样生气蓬勃,并肩负开创未来伟业的一代人,地理教师不但要自觉接受终身教育的思想,主动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要具备勇于开拓的精神,随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丰富的地理教育内涵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创新形象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尤其是一种直面失败、总结教训、继续探索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二、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和形式对地理创造性教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1.地理教材内容。

地理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地理教材内容应充分表现出生活化、现实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现代教材改革趋向。所谓生活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让学生调查超市分析商业区位。所谓现实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直面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如介绍某一个国家,重点放在介绍活生生的地理现实,而不是位置。面积、人口等资料堆砌。所谓本土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关注本国、本乡土的地理教育,如可在讲世界地理时适时地与中国比较,做到“站在世界看中国,用中国眼光看世界”。所谓全球化就是要求地理教材注重对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

2.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地理教材应具有创新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理应在地理教材编写形式上有一定突破,应以明快、新颖的编写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创新思维。而现有一些地理教材总的看来仍是追求地理学科系统性和规范性,开篇是“绪论”,正文中也往往往是概念定义在前,举例、说理在后;对一些地理分布、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知识往往是文字图像重复表现,并且叙述全面细致,不留“思维空间”;“思考与练习”较多的是“说出…”,“列出…”,“什么是…”等再现知识的形式,……这些无疑不适合以培养创造性素质为核心的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好奇心理特征的教材表述既能赢得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更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任务。

三、地理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素质与环境的函数。每个人都在环境和自我素质两大变量影响下,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当一个人个体素质为相对定数时,环境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开发或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是一个促进和制约作用。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地理课堂教学可以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开放思维(方向多种多样变化的思维)。教师经常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思考问题是有效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信息,即不完整的信息。地理教学讲究“布白”艺术,在讲课中不讲全、讲绝、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利用想象来填补空白;对学生的提问采取“问而不答”,“答而必问”,“以问代答”,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去闭合开放的信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开放思维中形成的各种想法。教给学生按照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必然联系、以地理基本原理为线索、以地理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等重要的归纳整理方法;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归纳整理方法。

地理教学中,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尊重创造性,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励创新。因为有了尊重、鼓励、快乐、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就会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获得心理自由,进而大胆地释放创造的潜能。当学生个体创造性逐步形成并发扬光大,实际就孕育、培养了一个创造性的集体,集体创造性又成为学生个体创造性进一步发展的沃土。因为,首先集体创造性可以弥补学生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通过集思广益,能启发灵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集体创造性还可以引发相互激励,即一个学生的观点,刺激另一个学生提出新的观点。

篇1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总结

实验教师:康

2007年12月20日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吸收作品的精神,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有阶段的过程。所以在开学初,我结合校本教研计划、高段语文教研组计划、针对《新课程标准》制定了详实的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并在研究中,严格按计划执行。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阅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想得远些,想得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想得与别人不一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所以,在假期备课时,我就悉心钻研了教材,找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拓展点和空白处,并制定了十一次创新思维培养的检测方案以及《阅读记录卡》、《生活启示录》、《小书签》的制作方案。

1)、观察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通过视觉获取,因此观察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儿童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

在教学中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中,通过实物演示、图画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观察,让他们体验、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实中儿童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当所学课文涉及到树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虫、蓝天上的小鸟……这些直接富有美感的场景在学生眼前时,我会饶有情趣地逗他们:“你觉得XX有点像什么?”“如果把它比作人,也有情感,也会说话,他们会怎样呢?”这些都会有效地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在什么时候做梦?”学生们告诉我:“在晚上睡在床上就会做梦。”我又问:“小动物会做梦吗?”许多学生说:“会的!”我问“你怎么知道呢?”有好多学生告诉我,自家养有宠物,自己观察的,自己看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想的。于是我顺利地导入《松鼠》一文,学生很兴奋,纷纷打开书阅读起来。

2)、想象,为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看到课题,不禁让我想起马致远的《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我用语言向学生勾勒出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学生仿佛听到了溪水哗哗地声音。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视觉、听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乡村的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在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中,在“小桥流水人家,在他„呼‟地一吹”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这样把他们所获得的真实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到了课间,许多学生还挤在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们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有个学生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会背诵,我最喜欢最后一句!”说着他背了最经典的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会读书了。”这时,有许多学生都说自己看到的有关乡村的文章。有些学生没有读到,急切地向这部分学生打听,这些文章在哪儿有?我顺势启发他们:“读书多好哇,可以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们同学可以互相交换图书,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许多书了。”之后,我发现班上总有书在传阅。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独立阅读不是件困难的事,但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却是不易的。常有学生在一起谈论书,也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我认为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习惯,关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础。

2、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而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这一切如果被教师包办代替,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做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鲸》一文时,可以询问学生:“鲸的种类、演变过程、生活习性等?”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上网查找,有些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有学生提出:“„那个父亲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这个说法不对,我读了几遍课文,发现父亲是因为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在等自己去救他,所以才会这样疯狂地、不停地挖?”我立即表扬了他,引得其他同学很羡慕。这种自觉主动的学习,很有益于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中增长智慧,培养阅读兴趣。

(二)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期,我在工作杂、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每月进行2—3次检测,每次检测都在批阅后,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本学期共进行了9次检测,原始资料都收集后装订、归档。并将许多资料拍成图片进行保存。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我将全班分为十四个小组,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等形式,使本单元的学习收到良好效果,许多小组在学习结束写出了感受深刻的心得体会,还自制了《我爱你,汉字!》、《有趣的汉字》等手抄报、电子手抄报。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同时,在班上,我还开展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己撰写演讲稿,大胆上台展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还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收集整理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质疑,及时积累课题相关资料,为以后结题提高原始依据。

本学期,我还将学生在征文比赛、科技小论文以及平时所写的优秀作文汇编成了本班班刊《七色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创新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的进步。

上一篇:不必沦落到活给别人看高三作文下一篇:采购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