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3-02-23

思维即“思源于疑”,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行和扩展性的特点,对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是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主要手段。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多问几个为什么,以疑设题,培养学生自悟、自得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创造有成效的课堂情境,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加方面的阐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教学过程巧妙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前提条件,有了对于知识的质疑态度,才能通往创新的大门,才能看到想象与疑问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巧设疑问,引发学生思维的扩散。教师在备课过程要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自身体验以及自己理解一些文章中的长难句,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进行引导和鼓励其思维的扩散,并在学生讲述见解时不要轻易打断,尊重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主要讲世界上有很多关闭着的门,即指浏览新鲜景物、探求未知天地的大门,只要我们用心打开、愿意去花时间,没有打不开的大门。笔者通过问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文章中的大门指的是现实中的大门吗,如果不是,那这扇大门指的是什么?你们在生活中进入哪些这种类似的大门?就这样笔者通过设疑,通过学生进行探索问题的答案时逐步慢慢打开学生思维,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利用学生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切创造的源泉均来自于散思维与想象思维。理论知识永远取代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生活体验,学生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向来印象深刻,若能将教材枯燥的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想结合,根据其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其教学的成效性可想而知。例如,我们在教学沈复的《幼时记趣》时,就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有没有经历过和课文中沈复所描述生活情景相似的现象。如“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的能力,“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以及“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和沈复所描述类似的童年趣事,进行大胆的想象。又如《长征》一文,笔者会问学生,同学们谁在生活中经历过比长征更苦的事情,生活中做哪些事需要有长征的精神?大胆地想象长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我们依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如教学《孔乙己》,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最后孔乙己去了哪里,断腿后的孔乙己会是怎样的,并引导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口想吃了大胖子的现象,教导学生不要瓶子不满满瓶子晃荡,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做起。通过这样逐步的去引导、发散学生想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快就会得到强化。

3 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考,训练学生纵向思维能力

表面的理解不能将思维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纵向思维深度的训练需要在思考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深刻性。遇到问题时,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索钻研,并不满足于表象,深刻挖掘问题的内在含义,最有效的途径是抓住矛盾加以展示。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对立的事情容易引发思考,故教师需要深刻了解文章存在的主要矛盾,可以使结构上存在的矛盾,抑或文中人物角色前后说话的矛盾或者利用景物烘托渲染气氛等手法,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在文章结尾时文章写道: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浪漫。本来文章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之情,笔者询问学生,既然作者表达强烈的思念之情,为啥最后把秋天的景色写得那么生机盎然,似乎在渲染一种愉悦的情境呢?笔者通过这样的问题挑起矛盾,使学生顿时陷入矛盾之中,引发学生对全文表达的感情进行深入思考,最终笔者给予学生启发:生机勃勃的秋天景色,是表达作者想要听母亲的话,好好的活着的一种环境反衬的手法,看似矛盾,却把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利益矛盾的教学手法既可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又能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

4 结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严格遵循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仅要让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具有足够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以思为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认识事物、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发展上都要极强的促进作用。而教师是学生只是的主要传播者,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完善自身,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思维的火花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摘要:古往今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始终遵循“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的思想,可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自主地去探讨发现答案,同时利用学生获取新知的渴望感,产生经体验获得的成就感。故初中语文课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的基础是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要勤于创新,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策略

参考文献

[1] 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 胡玮玮.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 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56-58.

[4] 方彩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追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图式理论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山西省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