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改

2024-04-15

谈课改(精选10篇)

篇1:谈课改

浅谈音乐课改

小学音乐课改明显提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音乐课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对每个学生进行音乐兴趣的挖掘和培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音乐这个以审美教育为主的学科,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和自我表现,对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格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就其学科特点应实现以下教育功能。

一、学生重在参与

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的唱歌。音乐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空间。古人云:“言之不足歌咏之,咏歌不足舞之蹈之。”学生参与的机会多,自我发展的潜力就会大。新课改更新了教育观念,更新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真正教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是快乐,这样既学了歌曲又丰富了生活。

二、新歌教学重在欣赏

学习新歌要从欣赏开始,只有在反复的听的过程中,才能提出新的要求,加深对歌曲的了解、感受。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浓厚的音乐氛围:欢快的大合唱、雄壮有力的进行曲、优美的民乐合奏,节奏明快的打击乐等都放给学生们听。通过在欣赏,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音乐世界的奇妙,了解了音乐的特点。在自由自在的音乐氛围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美,体会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样学生不但学的容易而且学得快乐。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他们对声音的兴趣,用敲打的叫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让他们了解乐器的同时分辨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过一段时间自由的敲敲打打后,我给他们出示了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并配以可爱的小动物图片,教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慢慢的他们的节奏感明显的得到提高。

音乐是情感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它所蕴含的真挚的感情。只用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作品蕴含的情感美,才能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领悟歌曲的风格。同时音乐最能横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孩子们们大胆想象真正体会音乐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完善生活。

篇2:谈课改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 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在实践中可采用“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1、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组织学生模拟采访活动、辩论大赛活动,这些多向互动的教学形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人本价值。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3、语文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篇3:浅谈课改体会

对于21世纪新课改的直接承担者和受益者———教师, 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这就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终身发展。学生是明天的希望, 国家的希望。国家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青年一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旧的课程观和旧的课堂以及陈旧的教学模式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从发展的时代中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创新,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碎, 还学生一个自由创新、发展个性的空间。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教师不但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放弃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育情境的创设者, 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还要学会想学生所想, 倾听学生的心声, 沟通学生的心灵,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教师的权威树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知识建构的活动中, 并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重塑自我。

学习新课改, 适应新时代, 面临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作为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 重新认识自我, 改造自我, 为实现教育的理想而奋斗。

篇4:浅谈课改体会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以教学为例,我们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一部学习的机器进行培养,生产出一些没有个性的产品来,我们应该以新课程为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从各种信息工具中不断获取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能力。我们要改变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以学生学为主体得到学习模式,让学生从书本上发现知识,认识知识并最终掌握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从信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信息中寻找答案,并在同学中相互交流,通过自主的,探究的,合作地学习,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推陈出新,通过学习知识并充分利用知识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以合作的形式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多学,多思,多做,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注重各方面的发展,由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将教学作为帮助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形式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准备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是教师自己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學生一起寻找真理,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何必过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对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新课改不仅要求我们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还要从实际行动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具有高度的不可测性和复杂性,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运用,这些都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教书除了要多读书,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之外,还要学会交流与合作。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打破教师之间的专业个人注意和互相?封闭的状况。现代社会的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只有不断地交流与合作才能使各种知识联系更加清楚,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积极向上的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准备随时面对新课程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和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才能避免成为被新课改、新时代所抛弃的人。

篇5:苗乡课改点滴谈

苗乡课改点滴谈

新课程改革中,一堂优质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一位优秀语文老师的自身要求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 者:刘豪梅 作者单位:湖南省城步县教研室,湖南,邵阳,422504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

篇6:浅谈高中物理新课改

我们广西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年轻的物理教师,和许多老师一样,我心里既充满了期待和盼望,也存在着一些迷惑和问题。这段时间,我学习了高中新课改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的感受和思考,浅谈我对新课程的浅显的认识和理解。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而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旧的高中物理课程体系过于重视知识学习与考试,即搞的是“应试教育”,淡漠和弱化了对其他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如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践能力等等。这就导致了高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分数而学,老师都是为了分数而教,久而久之,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就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高分低能”的“人才”,缺少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因而进一步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进而导致了中国尖端创新科技人才的严重缺失和不足,当然,不可否认,这其中也有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很多问题和原因。因而,才有了“钱学森之问”。而钱学森的这一问,不但引起了中国总理的思考,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反思,引起了教育专家的注意和关注,也引起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物理教师的我的思考与共鸣。因此,我常常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在积极的探索和反思,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不管怎样,只想为中国的新课改贡献我的绵薄之力。现和各位同仁分享我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参考。

根据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因此,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反思,我对新课程有以下思考和认识。

一、转变传统物理教学的观念与模式

以往物理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三基训练,当前教育改革提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对科学的迅猛发展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物理教学只有转变和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引入运用现代教学论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学科知识,强调结构”、“教会学习,授以方法”的思想。我们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观念下,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进行启发式和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参与式学习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知识、能力、方法、态度兼顾的学习的转变;从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向以理解为主的意义学习的转变。

二、培养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唤醒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不一定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靠教师来唤醒,能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景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问题情景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 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思考的地方很多。比如:在学完动能定理后,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与总结:我们为什么要花费很大力气去研究和学习“动能定理”,它比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去解决问题是不是有什么优点?在学完“重力势能”这节内容后,为什么在物理学中要用m g h 这三个物理量来表示?在讲完“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后,提问让学生思考甚至亲自动手探索:一水泵的出水管是水平的,现仅有一刚卷尺和一直棍,怎样估算水泵的流量?在“反冲运动火箭”一节的阅读材料插图中,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空间站背后的天空总是黑色的呢”等等利用课本插图进行质疑——在“布朗运动”一节的插图中,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小颗粒运动的轨迹是折线”„„这些问题,我觉得能够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加强学习物理的兴趣等。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包括:说明物理概念,探索、验证物理规律,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物理实验能力即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是动脑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而应是为了物理的思维方式受到实验方法与设计训练的素质教育,即掌握方法比学会做实验更为重要。

四、改进教学模式,尝试探究式教学

篇7:新课改下,谈初中教学

新课改下,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由于新教材习题量明显减少,课时也相对减少,再加上教材对数学问题的呈现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等,给广大数学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材钻研不透、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确也就成了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如果偏离了主导目标,而一味追求次要目标,即使教学方法再新颖,教学形式再活泼,目标的达成只能是谬之千里。

人教版“数学广角”是教材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来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四年级的“合理安排时间”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优化思想的应用。有位教师在这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这样的判断对错练习: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3.芳芳衣袋里装着一本《脑筋急转弯》,放学后在车站坐着等车时拿出来看。判断结束之后,又让学生用“一边……一边……”进行说话练习,最后伴着音乐欣赏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匆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一个学生说:“时间很快就溜走了,我今后要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我以后要注意改掉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习惯。”学生的回答多集中于节约时间和纠正不良习惯的内容上。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渗透优选法数学思想的主导目标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细心发掘教材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教材内容,前提则是教师对教材深入钻研与挖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材在安排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实生活去感受并体验三角形具有这种“稳定”的特性。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用力拉一拉制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从而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一教师在教学时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制作三角形用的是较硬的木条,有的用的是较软的塑料吸管;固定角时,有的用线绳绑住,有的用皮筋扎住,有的用钉子钉,等等。由于制作材料和三个角的固定方式千差万别,学生在“拉动”时出现了边被拉弯(教材情景提示:拉不动),角被拉开,所得到的“稳定性”大打折扣。最后教师只能结合自己的教具把“不易变形”当作“稳定性”强加给了学生。有一学生马上提出:“如果我们用钢管焊一个四边形,用力拉这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也不易变形。”反思这一过程,学生的质疑合情合理,问题出在哪里呢?仔细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指的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便固定不变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多地表现为“确定性”,不易变形只是稳定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和应用。有了对“为什么不易变形”的挖掘,在改进教学时完全可以从稳定性的本质入手,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一看能不能围成不同的三角形。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只能围成唯一一个三角形,最后让学生再去拉一拉从而体验稳定性。这样就会使学生对稳定性有了“所以然”的认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差。

三、恰当选择教材内容,促成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北师大版教材形式生动,富有童趣,但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逻辑性不强,教材内容跳跃性较大,随着年级增高,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教材进行“扬长避短”的选择整合。

比如以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分数的混合运算”时,原本以为很轻松的教学却陷入“沼泽”,原因是学生的通分能力很差,学生竟然都在用排列倍数的方法找公分母,速度很慢,有些学生甚至就用几个分母的乘积做公分母。这是因为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删除了 “整除”“互质数”“分解质因数”“短除法”等内容,采用“列举法”来找公分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列举两个数的倍数、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的安排注重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两者相比,人教版注重简捷经典的短除法方法运用,北师大版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知识形成的过程。

面对以上两种教材内容的不同安排,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要以人教版教材为主线,适时穿插北师大版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仍然是先教学列举法,再简单介绍短除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短除法的简单快捷。当然,教学中要把握好度,不要因 “短除法”问题而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忽略了列举的“过程”,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益。

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因生活而存在,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生活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依附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生活因数学而美丽。数学离开生活,将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和空洞的理论,只有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生活,数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呈现出它特有的魅力。正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枫叶、蝴蝶、徽标等图案中蕴含着美妙的对称关系,数学的王国里才出现了轴对称现象,并应用这一数学现象把飞机设计成轴对称的形状,使之保持平衡,得以在天空中遨游。

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数学知识的应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完全脱离数学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学生听我这么说,都非常诧异,表示不相信。于是我就和大家打赌说:看谁能说出做什么事能离开数学,用不到数学中的数字及方位等知识。学生抢着回答:“我打球”,我反驳说:“要计数”;“我跑步”“有距离”;“我睡觉”,“有时间”;“我上学”“有方位”;“升国旗”“有平移”……让学生切身地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三、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1.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体现数学,要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课堂教材内容,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捕捉生活现象,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分一分”即“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和大家一起做分苹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4个苹果,想分给我班的赵舒心、杜一鸣两个小朋友,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由此引出平均分。我让一个学生上来实际分一下;然后我又拿出2个苹果,再让一个学生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时我又拿出一个苹果,想平均分给另外的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呢?谁能实际分一下,再用一个数表示出来。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意识到过去学的数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分数“1 / 2”。这样不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探讨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产生极大的兴趣,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一体,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欲望和兴趣。

2.以活动架起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学数学,“强调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使数学课堂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架起沟通生活和数学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即利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之魅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促其发展。

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悟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本领。如在学习“米、厘米的认识”时,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后,我让学生上来量黑板的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厘米”太小,需要找更大的单位“米”,在认识了单位“米”之后,我又让学生来量教室的长、宽等,还让学生回家量自己的床、书桌或房间等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衡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不仅仅取决于他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关键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种应用往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认识周围事物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如,推拉门为什么用平行四边形而不用三角形,而自行车的支架一定要用三角形?我们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在墙壁上钉一根木条为什么不能用一根钉子?……只要学生用心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无处不在。

其次,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让学生量我们教室的[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代写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面积;学习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购物;在学习了时、分、秒后,我让学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后,我让学生去找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只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操作,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增长见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索、操作等方法加以合理解决,将数学和生活一体化。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篇8:浅谈课改方向

课改的目标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杜郎口等教改模式, 教学程序上是把“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但是因为学习的对象是书本知识, 那么无论是听教师讲, 还是学生自己学 (从书本上得来的) , 都属于间接经验, 不是实践。实践是直接经验, 教改的做法与课改的目标相违背, 方向有误。

二、探究式学习的条件, 要创设教学情境, 需要知识与事物的结合

余文森亲自指导教改实验“指导—自主学习”。“余文森明确提出:要把自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 把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把指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升华。”仔细阅读这段话, 它解释了什么是知识、文字符号和事物的关系, 把知识和事物统一起来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余文森提到, 这一理论的创立者, 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情境教学需要的也是直观教学原则。余文森的这篇文章, 有待深入研究下去:知识符号问题, 重新看待直观教学!对知识的这种划分,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区别, 是以接触的对象 (客体) 为依据的。间接经验的对象是书本;直接经验 (个体对事物的感知) , 感知的对象是事物。两种经验的区别, 就在于书本知识和事物的区别。实践的对象, 不是书本, 而是事物。实践主体是人, 实践的对象是事物, 不是书本。若学生接触的只有书本, 那么无论是听教师的讲授, 还是自己从书本上得来的, 都是间接经验的学习, 性质没有改变。按余文森的教学情境的解释, 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 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 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三、创设教学情境是探究式学习的要素

要开展探究式学习, 教师要做的, 是创设教学情境, 提供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和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做起来可不容易。余文森在《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里详细介绍了教学情境的种类。

1. 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 图像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像、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

2. 借助动作 (活动) 创设的教学情境, 有操作、表演、活动、演示。

3. 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4.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5. 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6. 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等。

在情境条件下, 才能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就需要研究, 知识与事物怎样结合。探究式学习需要创设教学情境, 用情境教学的原理考察课改以来的种种教改模式, 只有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符合探究式学习的条件, 是有实践的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余文森的《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一文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 是对杨思、东卢、杜郎口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 课改以来被人们广为运用。然而, 这真是一条铁律吗?用余文森自己写的另一篇《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的道理来衡量, 这三条规律因为缺少创设教学情境, 这个先决条件而不成立。有知识、无事物的学习, 不是真“探究”。

四、知识与事物的关系, 我国教育需要知识符号学的研究专家

余文森自己有两种思路, 一个是《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 一个是情境教学理论,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没有运用情境教学, 是由于在我国已经有了李吉林的先例, 他们想找到一个新的教学方式。那三条规律, 符合我们的习惯, 容易被人们接受, 而情境教学, 被冷落的原因是不能被人理解。在《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中, 余文森提到了, 知识是由语言文字等符号构成, 符号是表征实际事物的。要理解情境, 需要用符号学的道理, 而我国教育中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要真正地进行探究式学习, 研究知识与事物的关系, 教育领域需要知识符号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正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客观发展:对“先学后教”内核的分析与反思[J].人民教育, 2012 (17) .

篇9:就传统谈课改

【关键词】传统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

近日拜读了张志公先生的《传统教学的得失》一文,该文写于八十年代,然而于我心有戚戚焉,甚为共鸣。文章从传统教学得与失两方面写:就得而言,传统教学注意到汉语文字特点,从古代直到清末民初所有的汉字教材几乎无一例外是押韵的,并采用了一种符合汉语特点的有一定科学性的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从来特别重视语序和辅助词,帮助学生“涵咏”、“玩味”语言;传统教学的另两条经验是:一、重视语文工具性特点,从而多读多写。二、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至于失的方面有:一、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训练。二、长期坚持文言,使人们对文言产生错觉,产生迷信。三、不善总结经验,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四、语文教材脱离实际训练,没有科学的训练系统。

张志公先生分析很精辟而且大气,他所指的传统教学指的是汉唐以下,特别是唐宋以下直到19世纪末的语文教学。这根研究的线拉得很长,当然,他也提到这个传统对现代的教学,是有很深的影响。

应该说来,我们一直喋喋不休说的传统教学更多指建国后人们根深蒂固受老祖宗影响并应用的一套教法,最样本的方式就是人们所诟病的“一言堂”,按部就班,该方法最直接的后遗症就是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再深一点是国人文化素质下跌,因为学生主动性不能极至发挥。我想其中的弊端可能是很多教师对“一滴水与一桶水理论”的误解,即要对学生输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但是,教师们却在“输”上太较真了。

其实后来人们对这种方法是有“拨乱反正”的,即认为是一种讲授法。不过,客观来说,任何教法都有本身的合理性,就象张志公先生眼里的传统教学有得有失一样。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都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

最近苏教版语文教材提供了三种呈现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这些提法颇让人耳目一新,那么这和前人提到的教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等又是什么关系呢?和张先生提到的传统教法又是什么关系呢?

细究下来,前面提到的教法其实也是一种摸索,一种在实践中获得的方法、理论,反映出一代代教师的努力和探索,也可以说当年探索这条路的,大概也就是当代中国教坛上的领军人物,当这些领军人物蓦然回首,发现语文教育还在欲说还休,还在一声叹息。因此,连同教育部门痛下决心改革,最近的改革举措是03年率先在广东、海南、江苏、山东四省实施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继而有06年浙江课改,继而有苏教版课本在手,继而知道三种呈现方式。广大立志于教育改革的专家用意很清楚,就是要改变观念,这个观念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几个向度为经,以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为纬,确定了22个学习专题,贯彻这个精神在选文、模块、教学方法上作转变。

由此说来,新课改就是改观念,也由此可知,观念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教法否定。比如某学校邀请一位专家上示范课,上的是篇文言文,整堂课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如何停顿,前面学生读一句,后面学生作点评,指出哪里如何停顿,语气如何,教师也从旁指点。专家后来说,他这样上了三十年。你说他是传统还是现代。

教师观念的转变带动的是教师,指向的是学生。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即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是的,新课改要进入一个新天地,理想一点说,就是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不再发出“造化是为庸人设计的”感叹。

然而,模块化设计,专题的集结,呈现方式的提出,课文数量骤增,教师可能都或多或少引起阵痛,至于迷惑,甚至于斥骂,这是常态,就像进入一座陌生的大城市,漫无目的转上几圈,感受的是这不好那不好,而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又感觉不尽的妙。因此,理解很重要,理解到了,发现不足,也可改进。

于此说来,传统未必是好的,课改未必是失败;传统未必是一无所有,课改未必至善至美。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也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一、多研究些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任何教法给我们提供的都是指向性的,无论是传统还是当下,正因为如此,任何一堂课不能说是样板。落实到操作层面,依我之见,可研究一些基本问题,如:各种体裁的文章该怎么教。文以体分,虽说现在提倡文体不限,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划分是没有争议的,如果说任何教法都可以运用于教学中去,那么,针对不同文体特点作教法的研究也是必要的,或者可以说前者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后者更具语文学科特点,也可以说,解决了四种体裁的教法,也就解决了语文怎么教的问题,当然,语文学科还有个重镇是文言文教学。具体而言,小说要求侧重故事复述,结构、人物性格方面分析;诗歌重朗读,重品意象;戏剧重赏析戏剧冲突,亦可适当让学生排练、表演;散文在于解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至于文言文,首先就应该夯实文言基础,然后就文章的特色如行文、结构、意境方面做侧重涵咏。

当然,还有一些常规性问题,如一篇文章必须理清思路,必须找准授课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如何围绕高考要求,灵活落实知识点,都是我们应研究的,而且其中大有文章可作。

二、多谈些理论

照张志公先生的研究,传统不重视理论构架,也难怪,儒家祖师爷孔子就是述而不著的,然而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多谈些理论,也是很有帮助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比之于无助式的摸索是事半功倍的,这也是获得迅速成长的途径吧。

多谈些理论,也应该多研究些理论,其实,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就是最好的理论。一线教师其实完全可以把亲身的教学体验整理成文,同时也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总结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10:浅谈课改音乐课教学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音乐课程标准》和《艺术课程标准》的推广实施,原有的常规式传统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教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素质教育要求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渗透美育、德育,将教学内容与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完美统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过程都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音乐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以时俱进、如何贯彻课改精神、如何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的课题。

目前在中小学音、体、美学科的教学里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学生们爱唱歌,却不爱上音乐课;爱踢球,却不爱上体育课;爱看卡通漫画,却不爱上美术课的问题?这种怪现象不仅城市中学存在,农村中学更为严重。作为一名乡村女教师,我不断在努力、在探讨,如何克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使音乐教学走上正轨,使学生爱上音乐课。在此就我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寓德育美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正如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在教材中深刻挖掘内涵,切忌把音乐欣赏课上成政治理论课。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 的,除此外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劳动、爱科学、爱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等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认真、仔细地挖掘、发现和理解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弘扬爱国主义,渗透德育教育。如德沃夏克赴美后创作了《新大陆交响曲》的情景;冼星海爱国抗战的《黄河大合唱》、辛沪光弘扬民族精神的《嘎达梅林》、鲍罗廷爱国颂和平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用作曲家的爱国热情,作品中主人翁的民族精神和音乐形象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感化学生。

又如:学生在学唱《鼓浪屿之波》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历史知识、创作背景外,还让学生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故事,以及介绍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又因岛上的音乐氛围浓郁,培养了不少音乐家,而又有了“音乐之岛”美誉的鼓浪屿。歌中提到的日光岩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让学生谈谈站在鼓浪屿的制高点——日光岩的亲身体会,以及他们对这个重要名胜之地的了解。遥想300年前,日光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兵,挥师东渡,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壮举。近思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不仅思绪万千、感慨与怀,本是同根同祖,却只能遥遥相对,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每当学生唱响它时,那企盼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也悠然而生。

二、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潮流之中,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但在上个世纪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受到西方音乐的较大影响,民族文化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我国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

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种音乐去了解、感受一种文化,从多元音乐文化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丰富文化需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从课本教材方面。

例如在初一年的“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阐述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尽,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此时就热切盼望能够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及老师对具体作品作进一步分析。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学生倾听完后老师启发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分析,而后用语言进行描述。《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曲结构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句是根据上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全曲音域只有五度,仅用6(la)、1(do)、2(re)、3(mi)四个音,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词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放牧者的活泼和欢乐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可播放同类的放牧歌曲,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地区的民歌在旋律、曲调上 有什么特点。最后总结出山歌的特点是:节奏多舒展而自由,音调悠长而飘逸,节奏、曲调又如在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静心聆听,眼前宛如出现一幅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

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音乐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给人以至高的艺术享受。

2、从课堂内容补充方面。

如进行知识拓展、音乐实践与创造等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收集有关根据民歌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学生很乐意、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很快地就收集到许多身边熟悉的通俗歌曲。如:具有藏族民歌风格的《青藏高原》、《家乡》、《天路》;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创作的歌剧《图兰多》;歌曲《山路十八弯》等等。结合民歌的教唱、欣赏,把相关题材、相关内容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鉴别比较,从而提高欣赏能力、演唱技能,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音乐艺术视野。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所谓的审美,既是对于美的欣赏,审美欣赏包括主客体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审美的主体;另一个是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艺术现象构成了审美的对象——审美的客体。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面对能引起审美情感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心理活动。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因为我们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这就是说,音乐存在的真正意义取决于懂得音乐的人,亦既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存在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素质教育指教育者充分弘扬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使之具有美的一般知识,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

1、积极参与:具有审美性质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传授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技艺,而多从音乐表演和欣赏来实践。这里的表演是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重在参与。如: 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情节、为歌曲设计伴奏形式等,通过表演,可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他们对于音乐乃至人生的热情。在向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他们自身也体验到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追求浪漫,追求美好的快乐。这种快乐,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鼓舞,得到净化。

2、提高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使一个人产生寻求知识、研究事物的欲望,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含有“情感”因素的言行举动等教学技巧,经常性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组合优化的教学媒体,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效果为归宿,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效益。对音乐的审美兴趣往往是从自我的音乐技能(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的表演开始的。一个孩子喜欢唱歌,当他的歌唱受到别人的评判时,美也悄悄地滋润者他的心田,渐渐地他也学会了对别人的表演做出评判,这便是鉴赏力的萌芽。诚然,这个时候他也并不具备审美意识。一个人从爱美到对美做出评判再过度到自觉的进行审美体验是一个漫长的受教育的过程。

3、真确引导: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可能因先天因素的不同而带有差异,但鉴赏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则完全依靠于后天的培养教育。广泛的阅读,特别是文学、哲学、美学等书籍的阅读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受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经验,文化素质等,如何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呢?这就要取决于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了。

4、转变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对音乐课教学的改革起着导向的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使他们良好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促进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和探讨问题;让学生自行计划和抉择初步的决定;支持学生整合知识,并付诸行动。教师一要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二要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三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四是要创设和维持某种促进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其中真诚、接受和理解是师生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态度品质。

5、教材灵活: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有着制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又要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教材的难点、重点和关键,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掌握教材内容。如果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要,教师因当适当地更新教材,把具有时代气息,紧贴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补充到教材中,把能反映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情趣的校园歌曲和优秀流行歌曲引进课堂,也可以把国外各种内容健康向上,充满风土人情的音乐精品作为学生音乐欣赏的内容。只要教师对教材灵活运用、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情景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的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景,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音乐教学情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教师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情染情,以境触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的一种德育方法。创设情景,教师要用生

动、形象、准确(精辟而精练)、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能够感到身临其境、心入其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上善于理解学生,挚爱每一个学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同频共振区,这样才能扣动学生的心弦,发出和谐的共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于祝英台》:随着音乐的展开使欣赏者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及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音乐涤荡这我们心灵的尘埃,心中不由升腾起一股美妙的情感。人们自然而然地会祝愿梁祝二人比翼双飞,同结连理。忽然大锣悲鸣,弦管低吟,奏出不详之兆,让人心头一紧,紧张的音乐情绪引起人们心灵的强烈震撼,它生动地刻画了祝英台誓死不从封建礼教压迫束缚的痛苦不安心情„„。

五、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的传递信息的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目前形式的发展的,因此必须高效率地传递大量信息,这也正是传统教学领域的一大难题。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网络教学说到底,也只是电化教学的一个新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部分功能和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都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与传统的电教手段交叉使用,取长补短。传统的电教手段在某种形式上可能落后于网络,但它们可能会更注重某种感官的刺激,突出教学

重点。特别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可使学生通过静止或活动的图像,加上音乐对大脑的刺激,能更快地激起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得到审美愉悦,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将盲目接受信息转变为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甚至对信息进行批判和补充,发展抽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六、教师要善于合理评价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性。

新课程评价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多给学生鼓励。走进音乐课堂,现在听到最多的是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说的话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能干!”,整个音乐教室都洋溢着教师的表扬声。明知有错也不予以纠正,怕染上“不尊重学生”之名。尤其在答案多元的音乐课堂上,教师更是大行其“中庸之道”:“你很会动脑筋,体验很深刻。”“你对这段音乐理解很独特。”“你的理解虽然不够恰当,但你敢说,值得表扬。”„„理解怎么独特,这独特之见是否“空穴来风”?怎么不够恰当,正确的知识是什么?这些过去很看重的东西都被含糊其辞,被哼哼哈哈的评价所掩盖。

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一样也要体现教育性。教师在评价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不加以明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给予纠正,学生就会误解为得到老师的认可,这岂不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是应该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但不等于是非不分。学生有错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出,但要注意指出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对知识理解错误时,教师不能粗暴武断地否定学生,而是要通过其他学生的正确答案和用音乐要素说理来进行纠正。总之,在评价上,我们要掌握这样的原则: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教给学生正确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性。

上一篇: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下一篇:四讲四有党课讲稿:践行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