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进程

2024-05-03

课改进程(精选五篇)

课改进程 篇1

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课改,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念和经验。今天, 我们重温和反思这些理念, 无疑对我们推进基础教育课改进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 以布罗姆·S·布鲁纳为代表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对当时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学科基本结构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美国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直接的诱因是: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引起美国朝野的一片震惊。美国人认为, 自己在尖端科技领域里落后于苏联, 是由于美国低质量的普通教育拖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腿, 影响了科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从而导致科学技术水平的落伍。

要对付“人造卫星的挑战”, 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1960年, 美国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 系统地阐明了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一度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实践上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学科基本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 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这几个问题, 系统阐述了他的理论观点。

1. 关于教学任务

布鲁纳认为,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 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教师的任务除了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 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这一观点与主体教育思想强调的学生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绝对的、长期的观点相一致。

2. 关于教学内容

布鲁纳认为, 人类知识在不断的积累和创新,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容纳该学科的所有知识, 况且, 对于学生来说, 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 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科学知识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研究教学内容, 使学生所学的东西在今后的一生中更有价值。布鲁纳认为:学习和掌握每门学科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概念、定义、原理和法则是最好的办法, 即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学科基本结构”, 布鲁纳的解释是, 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 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务的普遍联系, 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布鲁纳认为, 学科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 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 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他就可以独立地面对并深入新的知识领域, 从而不断地独立地认识新问题, 增多新知识。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如数学上的运算定律、英语中的句型规定等, 犹如拿到了解决具体问题的“万能钥匙”, 因此, 教师的根本任务, 就是用该门学科基本的和普遍的知识、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于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意义, 布鲁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造成学习的普遍迁移。因为布鲁纳认为,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 离开学校以后能够独立地前进。今天的学习对今后的学习发挥作用, 这就是学习上的“迁移”作用。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正是能够造成大量的学习迁移。

(2) 有利于对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上的把握。

(3) 能使学科基本观念在记忆中得到巩固。布鲁纳认为, 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既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 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4) 可以缩小所谓“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3. 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布鲁纳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仍然是主要的辅助者。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代替教师, 而且以后也不能, 相反, 对教师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没有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参加是无法完成的。

4.关于教学方法

布鲁纳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的。因此, 教师的教学不应使用讲授法, 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状态, 而应该是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 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 成为一个“发现者”。

对于学生来说, 发现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 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它的基本程序一般为: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布鲁纳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可以提高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儿童智慧的潜力;有利于把知识保存在记忆中;有利于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可以使学生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布鲁纳强调, 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训练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 使学生整理和改造;二是保留着结论和规律,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或利用某些原理让学生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三、反思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推进基础教育课改进程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其中合理化的成分值得我们借鉴:

1. 布鲁纳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大发展、知识量迅猛增长这一时代特点, 紧紧抓住教育过程的核心, 提出这一理论的。我们今天的课改也应顺应时代要求, 围绕素质教育而进行。

2.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3.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发展学生智力, 重视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4.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改革教学方法, 即运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 学科基本结构理论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进行改革。

但是, 布鲁纳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仅仅注重学习知识结构, 强调知识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抽象, 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创造力上, 轻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这种“空中楼阁式”教学追求是唯心的, 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3.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侧重于学科本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的关联性, 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和相互渗透性。

4.在教学方法上, 过于强调发现法, 忽视了其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候, 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课改的理念和经验。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曾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课改潮流, 他围绕“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 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其科学性的成分对我们今天进行的课改仍具有指导作用, 而其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反思。本问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理论为主, 并对其中的观点作简要评价,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重温这一理论, 借鉴其合理的因素, 推进我们的基础教育课改进程。

新课改进程中我的语文课堂 篇2

新课改进程中我的语文课堂

春来高中高一(15)班赵盛现

从我入学的那天起,共接触了九个语文老师。可以用一句话总结:教师威姿讲课授业,学生不言谨记教诲。在我看来,这种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太过死板。不能让学生去探索到更多的东西。

不知不觉,我已经从初中生蜕变成高中生了。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了,而需要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探索了。作为一名刚走出初中校门的学生,虽然我对未知的东西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我很恐惧,害怕老师的教学模式无法为我开启一扇充满趣味而又呈现丰富多彩知识世界的大门。而这次彻底改变了我对高中语文的看法。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很有趣,没有太多的师生之间的隔阂,没有学生惧怕老师的那种紧张气氛,有的只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款款交谈。让我对高中语文课有了别样的看法。还清晰的记得,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就是现代诗歌单元,第一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那节课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没有以往老师生硬的要求,没有乏味的翻译与记下主题思想的逼迫,更看不到老师高高在上的威严和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先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自由发挥,去表达一些自己对那篇诗歌的见解。这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我心里一直在疑惑:老师这样把时间留给学生,他不怕学生一言不发让课堂气氛变得尴尬吗?更出乎我意料的事又发生了,同学们竟然纷纷发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无需老师的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第一次见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高中课堂不像课堂。看到的只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探究,是思维与思维交叉碰撞出的智慧,在无形中带领我们进入曼妙的世界感受思考的乐趣。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加的不可思议,而且也让我彻底的改变了对这位年轻老师的看法。老师在班里举办了一次“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这次比赛也让更多同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重新找回了自信。这次比赛之后,我们学习语文、学习朗诵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个语文早读都会展开激烈的朗诵比赛,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成长,渐渐明白学习的真谛,品味到学习的乐趣。除了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还注意到对我们情感和道德的教育,比如我们上《大堰河――我的保姆》课时,老师由大堰河的高贵品质及艾青对待她的感情,顺其自然的联系到我们的父母,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感恩教育课,让我们很受震撼。

每个人的成长都必会经历挑战,必会经历磨难,而新课改同样遇到过困难。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老师的新课改收到了阻碍。因为我们的古文言文的基础不是很扎实,有些地方老师已经讲过的,我们还是不能理解并记住。也许是老师明白了我们的“苦衷”,想了许多办法去帮助我们,以推动新课改继续向前走。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状语,老师就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结构讲起。这个时候老师仿佛是我们的拐杖,帮我们行走,然后慢慢的她又悄无声息的抽走了这根拐杖,让我们独立行走。无论经历多少挫折,新课改的步伐始终没有在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停止。想想新课改已经伴着我们走了将近一年的路程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了。它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了我的眼界。

针对我们上课语言表达能力弱的问题,老师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推出了一个“课前五分钟”的活动。这个五分钟对于我们班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那些羞涩的学生来说可是一场磨难。我把这种情况向老师反映后,老师又做出一个决定:给这些学生做心理辅导。让他们走出胆怯的心理世界。每次老师找过他们谈话后,他们脸上露出的全是自信的笑容。我想这样的心理辅导真的是打开了他们心结的钥匙。也许在他们心里早已把这位老师当成了自己的大姐姐了。从此之后,同学们之间少了对老师的恐惧,打破了冰火两重天的隔膜。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这次课前五分钟演讲给了他们一次展现自我、彰显个性的机会,我就深有体会。每次听完别人的演讲我就会想,什么时候我可以像他们一样站在讲台上对着一班的同学激情演讲。终于,我的机会来了。那天早晨,我拿着准备已久的稿子站在了讲台上,用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给同学们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浮现在我脑海的是同学们和老师交谈时的欢乐情景,抹不去的是“感谢语文老师”这几个字。是她让我明白了: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还自己一个奇迹,给自己一次挑战还别人一份收获的道理。正是她实施了新课改让我的个性可以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也让那些之前不敢说话的同学变得开朗活波。这真是一个奇迹。老师的新课改正一步步靠近,我们也在欢喜的接受她。最近,老师又开始了下一轮新课改的进程。以前的课前五分钟演讲虽然锻炼了许多同学,但有些同学在演讲方面缺乏技巧,于是老师又找了许多名家演讲的视频录音让我们去听,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演讲的方法和技巧。老师把新课改不仅推行到了课堂上,而且还让新课改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受益匪浅。

老师,一个让人听而生畏的名词,而我们的老师却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切,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老师的看法。尤其是老师能够俯下身去的姿态,走进同学之间的举动,更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每天的日记她都陪着我们一起记下,每次的作文她都伴着我们完成。日记锻炼了我们体察生活的能力,作文不再枯燥乏味,而成了生动有趣的竞技场。

回想起以前的课堂,顿感无味呆板,在偌大的教室里你只能听见教师在“之乎者也”,唱着属于自己的独角戏。如今走进新课改的课堂,你最有体会的便是生动有趣。老师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我们,充分的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当然学习的效率就提高了,比如我们上《祝福》课时,在我们班级老师开设了临时法庭,采取谁质疑谁举证的方法,去缉拿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课堂可谓异彩纷呈,经过层层推敲最终将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绳之以法。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又增添了我们的法律知识,真的让人难忘。“教”在新课改中逐渐退出了舞台,而让“学”成为了主要阵地,老师通过一篇文章的讲解,板书上仅有几个字而更多的知识都已掌握在学生手中,传统教学模式是师说生记。而在这个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早已不适用。适合学生的就是通过自己总结自己查阅教辅资料,让知识印在脑子里,这比那死记硬背的方式好很多。不仅如此这样的课堂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不会再厌学,让他们充分彰显个性。

可能在现代社会,新课改不能像思想那样快速传播,但我相信有了方向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我也相信,这样的课堂迟早会在我国全面推广,这次新课改在我们班的推行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敢去做就一定会成功。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锻炼尝试的机会。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老师是导演,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演员。都在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我相信在演员与导演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拍好“新课改”这部历史剧。

教师评语:

本篇论文写出了新课改进程下,语文课堂上的感受与体会。捕捉到了语文课堂中的新鲜空气,指出了课堂中的亮点,写出了对自己的影响。文字虽然略显稚嫩,缺乏一定理论的支撑,但言之凿凿,真正融进了语文课堂,置身其中感受新的思想与教学模式,是一个有着创新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学生。语言中涌动着兴奋与喜悦,以及抑制不住的感动,溢于言表的满意,真的让我意外,思之又觉在情理之中。

因为新课改就是在探索中寻求一条解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寻求全面发展的一次伟大尝试。他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固有的思路和模式,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变讲解为交流,变压抑为昂扬,变死板为流动等等。它解除了学生对学习的误解,消融了师生之间的坚冰,化解了教与学的矛盾。把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来与学生共同探究、一起突破思维障碍。让师生的关系更为融洽。让学生走出家的港湾,又进入了爱的怀抱,感觉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涧物细无声的感动。

作为一线教师,在新课改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个人的人格魅力、自身的道德品格,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影响学生的心灵,带领学生们在科学的世界中自由快乐的探索,把好人生的航舵,演绎好青春美丽的高中生活。

课改进程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篇3

关键字:课改进程 小学数学 改革

中国分类号:G623.5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深入发展,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都在讨论的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小学会思考和积累经验,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增值,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认真地把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思想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让学生能在教学活动小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以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墨守成规,脱离实际

备课工作是教师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准备工作,是一项与课堂教学效果直接相关的课前工作。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没有重视备课工作的落实,普遍抱着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为“备课”而备课,在备课的时候直接抄写教育部门所下发的教学大纲,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就使得他们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学目标不明确,甚至还会出现教学目标脱离教学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未能完全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教学成效日益低下。

(二)内容过多,被动学习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幅,在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很多教师都表示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乎,就出现了“赶进度,赶课时”的课堂教学现象,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严重忽略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毫不考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位置,机械式的接受。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扼杀,学习数学课程的能力也急剧下降。

(三)课堂评价,随意单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然而,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所使用的语言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用“好”一词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评价语多次重复使用,针对性不明确,不仅无法活跃课堂气氛,反而使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失去兴趣,导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课改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观念,反思扬弃

陈旧古板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妨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一大拦路虎,要切实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立脚点,提出实际可行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的措施。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脱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禁锢,走出“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课堂上的主角,教师本身则扮演好学习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来,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从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当然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途径有多种,但是我却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钻研数学教材、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巧妙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三角形,然而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老师手上有这么一个三角形,为了布置活动场景,我们还需要多个三角形,你们有谁能帮老师画一下?想一想可以怎样画?问题一出,同学们都积极探索起来,不停地思考着、摸索着、画着,部分同学还和周围的同学热烈讨论起来。

(三)小组合作,共同参与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道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数学作为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习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道路上有着其特有的作用与地位。这是由于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思路转变的过程中,思路不同角度的转变就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方法,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合作交流,正是展示这种个性的良好时机。故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与学习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尝试做例题,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最后得出来的解题方法也会多种多样。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与引导,引导学生与同桌或者小组同学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已有的解题能力基础上,学习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一来,在和同学的比较和交流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评价,体验情感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科,不同的人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会产生不一样的解题思路,而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也会有不一样的表述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评价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故此,教师要积极参与作表率,善于运用语调、眼神、体态、语言等各种手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一句简单的赞赏,一个肯定的目光,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取成功,每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三、结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性,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课改进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式,用心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进而達到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目的,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唐士奎;;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J];快乐阅读;2011年08期

[2] 官凤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课改进程 篇4

在本次课改推进大潮中, L老师是我们语文组推选出来的课改老师。

L老师不愧是教学新秀, 第一次展示课就表现得相当好, 从中能看出她拥有完备的语文教学知识结构。她能巧妙借用多媒体, 板书潇洒美观, 尤其是语言清晰简练, 专业性强, 表达紧凑, 节奏也快。她能确保学生听明白她的指导语, 还能清楚地讲解课堂活动的一些转换和过渡, 尤其能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作恰当得体的评价和鼓励。

校长在之后的评课中难得地表示:过关应该没问题。

不和谐的音符

正所谓人无完人, 教学的乐趣就在于不断追求完美吧。不久, L老师表现出一种隐隐的焦虑, 虽然9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并跟上教学的节奏, 但是仍有少数对她所提出的话题并不关心或者关注不够的学生存在, 他们的思维游离了这个课堂。那似乎是班级合唱中的噪音, 是整个演奏大旋律中不和谐的音符。我猜这给L老师追求完美境界的期待打了个结。

他们———我的观察

毫无疑问, 这些学生的座位通常在班级里不显眼的位置, 他们有点像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有一堂是《咬文嚼字》, 从上课开始, 坐在西北角的两个女生就开始小声谈论问题, 两颗脑袋靠在一起, 谈得忘了别人。当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读课文、分析、解答甚至讨论时, 她们已交谈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丝毫没有结束的意思。说实话我有点心烦。其间L老师用眼光提示了几次, 直至做出善意的提醒:“有两个同学从上课就开始‘咬文嚼字’ (咬耳朵) , 不知道她们有结论了没有?”后来这个“噪音”终于没有了。

听《将进酒》时, 我坐到了他的身旁。他坐在最后一排, 同桌是个空位, 我坐了上去。他瞟了我一眼, 点了下头, 表达欢迎。我见他重新摆放了一下语文课本, 直了直身子, 大概是在振奋精神, 读课文时, 他声音响亮, 看得出来他在努力融入班级的节奏中。

中间有一次小组讨论朗读技巧或体会, 之后他的状态有了改变。我在聆听整个课堂, 可他的情绪还是感染了我。

L老师请一个学生自愿展示朗读之后, 又找了两个学生作评价。第二个学生有点紧张地说:“没有。”

“没有什么呢?”教师追问。那个学生回答说没有缺点, 应该是他没有认真听。

我听见身旁的男生在嘟哝:“没有优点。”他也许有些怨言。之后教师让小组合作读评, 他张望了一下前方, 前面也是一个独坐的女生, 见前面的女生没有做出要合作的动作, 他把语文课本合上, 收了起来, 拿出了数学课本。我知道, 他准备放弃下面的教学活动了。

之后他在做数学题与听语文课之间纠结, 有的时候他重重地叹气, 抬头, 又低头, 显然他也在懊恼自己不能静心、专心。

需要解决吗

很显然, 他们存在于我们大多数的课堂, 而他们也正是使我们烦心、担忧、焦虑的重点。

我们能否假装看不到?有人说一点噪音不影响整个强而有力的合唱, 几个低分不影响整个成绩的评价。

可是, 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对班级集体而言, 这些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 以及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他们, 或者性格羞涩, 或者表现冷漠, 或者外表坚硬。我们看不到他们背后独特复杂的经历和家庭背景。说不上难以言说, 还是令人心酸。他们更需要自信心, 更需要感受、交流和互爱。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让他们感受到自信, 整个班级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对大多数教师来说, 吸引“弱势学生”是一大挑战, 也是我们的愿望。有教师说, 真希望那些无所事事的学生都能积极起来, 找到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而不是坐在那儿熬青春, 虚掷美好年华。是的, 我们真希望带着他们一起跑, 跑个有价值的奠基, 跑个无悔的人生。

几点思考

和同组教师交流, 让我认识到下面几点值得尝试。

第一, 解释学习目标或活动价值。

说起那个换了数学课本的学生, W老师说, 看样子他认为下面再次进行读书是浪费时间, 他不明白教师的意图。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因声求气”, 就是学习朗读。对于诗歌来说, 反复读尤其重要。所以, 在开始上课时, 就给学生交代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及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我想到那个学生是在小组活动之后感觉被抛弃的, 教师有责任让他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意义, 并帮他找到合适的小组, 这种归属感让他体会到课堂活动的价值和与人交流的乐趣。

第二, 留给足够的思考空间。

思维活跃的优生确实能推动课堂向更深层发展, 却让那些思维慢的学生产生挫败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可以让思维快的把答案写下来, 整理得更加清晰, 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等一下是双赢, 慢的跟上来, 快的想得更周全、更清晰。教师要把握好节奏和适合的提问时机, 而不是由少数优生催着往前赶。

第三, 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时, 教师要走下来, 指导讨论的层次, 尤其关注那些“边缘生”, 让他们真正参与讨论, 帮他们确立发言的顺序, 安排小组带头人;在师生互动时, 教师要走下来, 随时观察学生的理解进度, 发现欲游离的学生, 或提问, 或暗示, 提醒他们融入节奏。对那两个咬耳朵的女生来说, 教师走下来拍拍她们的肩膀效果会更好。

第四, 尝试多种提问技巧。

尽量避免“谁来回答”这种匿名提问。因为这无形中圈定了回答者的范围———优胜者。有时点名面向全班提问, 给学生的感觉是谁都有被提问的可能性。“请王雷来回答这个问题。”“李阳你来做做补充。”“孙晓, 你对李阳的回答有何感想?”“王雷, 你能针对孙晓的回答提问一个有深度的问题吗?”这种指名道姓的提问,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节奏更紧凑的同时, 学生被关注的面更广。

第五, 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既要有对合作结果的评价, 又要有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 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 以及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结果评价虽说以尊重个体的解读为主, 但在大的是非面前决不嘴软, 既要有肯定, 更要敢于说“NO”;既要有对个人的评价, 也要有对小组的评价, 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享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功。

总结

课改进程 篇5

回顾以往推行的减负举措, 其目标无非是针对学生课业繁重、学校假期补课、违规招生宣传等诸多教育弊病。在此前所倡导的每次“减负”尝试中, 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各级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推进本地区素质教育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但结果都收效甚微。

作为新课改践行的亲历者, 笔者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所推行的诸多“减负方案”存有疑义。具体观点如下:

一、取消评价, 地区教育质量难有保障

众所周知, 对一所学校的社会评价往往取决于该校所创造出的升学率, 通常来说, 这一结果既是该校参与评优受奖的基本依据, 又是其竞争优质生源的重要砝码, 甚至还是学校谋求晋星升级的必要条件。实际上, “升学率”不仅是校际间比拼的焦点, 同时也是对各级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业绩考评的直观标尺。在这一背景下, 每逢重要考试,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向所辖范围内的各所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并通过奖惩制度促其实现。

这一制度目前看来虽显功利, 但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教育质量的监管和关注。但是, 随着“减负”的深入推行, 一些省市级教育部门正考虑取消这种“中、高考升学指标的下达”, 以期实现教育减负从主管部门做起。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这一制度从现实意义来看是无谓且无效的。首先, 学校受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 只对地方负责。这就使上级的政令无法真正约束地方的自我保护行为。其次, 作为教育竞争的主体———学校来说, 是否设定考核指标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努力程度。即便上级部门不下达所谓的“升学指标”, 各级学校在考前“充分动员、自我加压”也是普遍现象。

当然, 禁设“升学指标”最关键是取消了现行的考试评价机制。试想一下, 如果在将来的重大考试中学校无指标、成绩不比较, 那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就会失去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而这种松懈很有可能会导致监管的缺失和问题的丛生。那么, 到那时谁又能保证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质量呢?

二、课时锐减, 教师有限收益大幅受损

在触及具体课堂教学的改革方案中, 教师的薪酬保障将是一个敏感且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随着未来减负政策的推进, 各级各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将很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薪酬缩水”。

在教育系统, 教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这就使各地教师的收入在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虽然各地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同, 但各级教师在薪金核算的方法上却是基本一致。一般来说, 教师的工资收入是由以职称定级为依据的基本工资和以课务容量为标准的课时津贴两部分组成。对此, 前者的收益相对稳定, 而后者作为教师工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给付上会依据课时数的变化而表现得相对灵活。

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作出的减负规划中, “减负”的有效手段就是从源头抓起, 通过减少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缩减课堂教学的课时数, 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在这里, 我们不免担心, 如果各类学校的课时计划都压缩到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划定的范围内, 那么, 那些原本就收入有限的教师群体将会因为“无课可上”而不可避免地失去收入中所占比重可观的课时津贴。到那时, 教师生存的根本利益会被触及, 而由此形成的生活压力将会引发广大的一线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逆反和倦怠。我想, 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实施主体在利益上的多方权衡。

三、利益转嫁, 家庭教育负担日益沉重

在针对减负的具体规定中, 有些要求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始终强调并多次重申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各级学校“不得组织非住校学生上晚自习”、“不得在节假日、双休日集体上课”等具体要求。对此, 我们难以评估这一要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审视, 就会发现, 这一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负担。

这里, 我们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那就是, 走读生的晚自习时间是否需要投入学习?如果需要投入, 那么又由谁来接管每天中的这段时间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 我想答案比较明晰, 那就是大部分无力辅导孩子学业但又不愿孩子进行低效自习的家长, 其中更多的人会借助诸如家教、辅导班这样的社会力量来对孩子加以补习。其实, 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身就说明以减负为初衷的“免上自习”政策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不仅如此, 当学生失去了相对低廉的学校自习成本, 那么, 他们将不得不面对高昂的社会教育成本, 而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额外支出。

如果说额外的家庭教育负担让人倍感沉重, 那么, 由这一制度带来的教育不公则着实令人悲哀。享受社会教育需要付出成本, 但是, 并非所有的家庭都能够承担这份支出。那些无法享受课外教育的学生实际上成为了因学校与社会之间进行“利益转嫁”所形成的“不公平教育”的受害者。这一问题要充分解决还需要我们对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

四、规范不明, 制度存在漏洞易被投机

与以往“减负”多停留在口头不同, 现行的许多“减负方案”大都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直接监管下推行。在当前多家教育省厅颁行的“减负”规定中, 其中多包含以条例的形式叫停了那些增加学生负担, 限制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制度规范行为”的工作原则。但有一点我们应当理解, 当政府提出的规定或政策没有配套法规来保障实施的话, 那么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倡议。

但是, 当我们去深入理解这些行为规范时, 会发现其中的一些观点存在着表述不清、规范不明的情况, 而这些漏洞有可能成为制度在后期执行过程中的争议焦点。在某省的“减负”规定中, 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招生提出了限制性意见, 这其中就包括“在祝贺并鼓励的基础上遏制大规模的‘状元效应’渲染和炒作”。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有三点质疑:首先, 规定中指出:对于状元, 学校可以祝贺并加以鼓励, 那么学校可以用何种方式来实现祝贺并体现鼓励呢?而在宣传和鼓励的方式中, 进行一定规模的社会性宣传是否又在许可范围内呢?其次, 规定强调要遏制大规模的“状元效应”渲染和炒作。那么在这里, 规模的大小由谁说了算, 这里是否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标准呢?最后, 规定中限制的是“渲染和炒作”行为, 那么, 谁又能够准确界定“渲染炒作”与“常规宣传”的本质不同呢?对此, 我认为, 制度的建立务求系统完善, 而其中观点的表述更要做到准确无疑。

五、检查督导, 方法简单机械难收实效

制度的有效践行不仅有赖于制度本身的健全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对制度执行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在当前减负政策的颁行中,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检查督导和责任追究制度, 并以此明确了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在违法违规后的惩处措施。但是, 当看到督察主体对“飞行检查”“明察暗访”“追究查处”等监督和惩戒制度的阐释后, 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思考:这些看似主动而实则被动的监管方式能否对现实的教育行为起到实质性监管?

在许多的监管方式中, “飞行检查”最为人们所关注, 这不仅是因为这一举措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在问题查处时的主动态度, 同时也使各级学校处在时刻被监督的无形压力中。对此, 我个人认为“飞行检查”犹如猎人在茫茫林海中找寻猎物, 虽有斩获, 但似乎显得有些低效和盲目。所以, 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这一措施完善为稳定执行的长效机制, 并通过组建一支独立灵活的“飞行队”来保证巡查的频率和次数。只有当检查摆脱了“蜻蜓点水”式的过场表演, “五严规定”才能得到积极而有效的遵行。

当然, 在推行减负的过程中, 对教育主体的违规追究也同样备受关注。对此, 某省教育系统的一则案例值得我们去解读和思考:2008年, 某校因违规招生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查处, 学校的相关人员被处分, 四星资格被取消。至今年, 该校在经过整改, 规范了办学行为后方又恢复四星。在这一事件中, 我们在看到教育主管部门行动力的同时, 更多的是感到困惑和担忧。这所学校从违规受查处到整改得解脱, 前后只经历了短短一年时间, 这就说明主管部门对各类教育违规行为的惩处并非都是深刻和彻底的。而当各级学校开始认识到对于所犯错误能够轻易的实现“短期救赎”时, 那么, 教育主管部门经常提到的“严肃查处”恐怕很难再让人体会到其所包含的“严肃”之义了。

上一篇: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下一篇:底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