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心得体

2024-04-11

课改心得体(精选10篇)

篇1:课改心得体

课改心得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课改,感触很深。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面对课程结构、内容、目标的变化,既感觉新鲜,又感觉惶恐。同时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我觉得探究教学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领会:

1.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了解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基本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要求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应用。2.注重知识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知识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3.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践,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科核心概念的建立。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4.课程新课改最大的困难是:第一、教师的观念要改变;第二、现有的教学资源要改变;第三、教学制度要改变;第四、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跟随课改的变化.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就是从学生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

二、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该怎么做?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

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

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

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3、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的知识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学习方式,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体验学习兴趣,发展学习个性,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构建教学的新飞跃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在行动上不落实。否则,教学就只会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无法实现质的飞跃。新课改也会是穿新鞋走旧路,有声势没实效,最终只能陷于肤浅。

(四)、使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体,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1.是本学科知识要精深。只有学识精深,才能讲课精彩。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钻细研,使自己在学识上达到智如泉涌的境界,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和活力。2.是相关知识要广博。教师要适应当前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邻学科知识。只有知识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相反,如果教师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3.是理论功底要扎实。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技巧。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上要有广度1.是教学能力要实。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本领不在于很能讲,而在于很会导,不但能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得有乐趣”,这是当代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和集中体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侧重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2.是表达能力要强。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俗易懂地讲解教材,使学生的思维顺畅地开窍和领悟,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流利、精彩,并充满教育性,富于启发性,具有针对性,饱含感染性,体现科学性,让语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3.是教育机制要活。,4.是要把握教育分寸。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对待学生既温柔又严厉,既民主又严格,既实事求是又通情达理,既说话合度又方式适宜,从而给学生最恰当的教育。

(三)、人格上要有力度.是思想品德要有熏陶作用。“为师之道,端品为先”,高尚的品德是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所以,教师要常修为师之德,始终秉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培养人才积极而勤奋地工作。2.是行为风格要有示范作用。教师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劳动对象,而是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为人处事要诚实,待人接物要谦虚,处理问题要公平,言谈举止要文明。3.是心理状态要有感染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不因有所得而得意忘形,不因有所失而愁眉苦脸,不因困难而手足无措,也不因挫折而精神不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热爱。

(四)、情感上要有温度

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一样重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1.是要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优良的成长氛围。2.是要善于在评价中表达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如果缺失了爱心,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说得再对也没用。教师富有爱心和尊重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的火花。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体现激励作用,摒弃求全责备和指责训斥,而以肯定、赞扬和鼓励为主。3.是要善于在交往中增进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强化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师在和学生相处时必须多一些朋友式的倾听,多一些平等式的理解,多一些民主式的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可信、可靠、可敬、可亲,使师生之间建立稳固的情感关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2015.1.16

篇2:课改心得体

张玉珍

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一样重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

1.是要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优良的成长氛围。

2.是要善于在评价中表达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如果缺失了爱心,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说得再对也没用。教师富有爱心和尊重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的火花。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体现激励作用,摒弃求全责备和指责训斥,而以肯定、赞扬和鼓励为主。

篇3:浅谈落实体育新课改的路径解析

关键词:体育课改,体育氛围,课程改革,路径解析

前言

自体育新改革全面实施以来, 绝大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阻力和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例如有些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 有的地方甚至呈现出“牧羊式教学”的现象。为此, 本文在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体验, 为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改精神提出以下几点合理化建议, 供体育界同行参考, 避免在今后的改革与教学中出现方向上的偏离导致不应有的失误发生, 便于为《体育课程标准》下一步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要想落实新课改精神, 首先加强对《体育新课改》精神的宣传与展示, 使学生、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都能充分理解其精神, 关注其落实与推进。社会发展证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主管部门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功能, 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从管理层面上制定的各项措施和计划来监督《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在学校内, 进一步营造校园体育新课改气氛, 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管理保障。其次可以通过进行体育新课标的知识讲座, 观摩体育新课改公开课, 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体育图片展览等形式使师生对体育新课改的重要作用更加了解。同时还必须要求体育教师和班主任,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力度

笔者依据自己的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还存在模糊;许多教师很愿意接受继续教育, 参加上级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学习班, 希望通过充电的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义。为此, 笔者认为新课改推行委员会应设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广大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 加强培训力度, 找准新课程标准在地方推行的重点和难点, 使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通过培训学习, 能够完全胜任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另一方面, 继续教育是以提高在职教师的新知识, 新方法为根本目的, 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机智及教学能力等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和目标, 参照此思想和目标, 许多体育教师感到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等方面与新课改精神的要求相距甚远。只有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接受新课改培训来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完善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是落实体育新课改的基础, 没有配套的体育场地设施作保障, 体育新课改就无从谈起。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场地与器材, 每年按国家要求, 配备一些最基本的体育器材设施, 保证学校有最起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同时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地方传统课程资源, 积极倡导各校努力挖掘校内外新的《体育 (与健康) 》课程资源, 逐步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财力, 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自己动手, 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合理规划和改造, 达到一场多用和一物多用, 通过提高利用率来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还可以选择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 且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作为教学内容, 来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使学生同样达到相应的水平目标。此外, 学校还可以考虑同附近的厂矿, 企事业单位合建场地设施, 做到场地器材共同投资开发, 资源共享。

四、降低工作量、提高体育教师地位和待遇, 调动积极性

体育新课改的落实, 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因为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更新思想观念, 重视体育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合理折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让体育教师能享受同工同酬, 切实落实体育老师的待遇。消除教师客观条件的干扰因素,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争取为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及体育新课改的落实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变体育教师不受重视的心理偏差, 调动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中。呼吁的同时也需要体育教师通过自身的工作态度和业绩去说服、影响学校领导, 通过自己的方案及实际的工作效果去引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当然,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体育老师的待遇问题,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它有待于整个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但是作为学校领导, 在评定职称、分配住房及其他评优活动中, 对体育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合理的调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使其能够有充沛的精力去按照课程标准的指向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从而学校落实体育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五、构筑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净土。良好的校园环境, 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培养有直接的陶冶作用。学校在向前发展中都会把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作为一个奋斗的目标, 力争拥有良好的班风校貌。另外, 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师生的成长、学习等各方面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良好的校园氛围, 对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一个学校如果制度民主, 教师团结、兢兢业业, 学生之间友爱团结、互助和谐, 则对体育新课改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效应。同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体育课堂氛围则是体育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保障。如果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缺失, 那么这个学校从整体上看就会是一盘散沙, 学校推行任何改革措施、甚至举办一次集体活动都不会如愿以偿。体育新课程的开展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任重道远, 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 努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有效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又一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依琴:《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师心理适应的调查与分析》, 湖南师大, 2006, 5。

[2]郝牡清:《贵州省城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贵州师大, 2006, 5。

篇4:中学体育课改心得

一、调整思想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我承认我也有过。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二、体育游戏化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其实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学生是不会感兴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绽的小蕾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花“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变教育方法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应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零食。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看着她那漫不经心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大发脾气,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刚才她没有接住球的原因,接着又和她一起练习。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对不起李老师,我错了,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我也检查了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师生间感情也更融洽了。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音乐渗入体育课堂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项为主,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形式体育课。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烘托出气氛。学生在完成活动时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生。

在体育活动中引入美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游戏加,让学生自己拼摆图形,然后再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图形进行游戏,学生既高兴又有成就感。这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精神。

篇5:感恩教育心得体

四年级四班李艾泽家长:李宝军

这个周末,我女儿的学校——二号院小学要求家长和学生收看了一堂感人的感恩专家讲座,这是一堂震撼我们心灵的一节课,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知道了最基本的感恩,也让我们更进一步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现在的小孩子由于都是独身子女,家里人都看得重,让孩子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是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痛的事情,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但我们的无私付出能否得到孩子的理解呢?我认为孩子们不能理解。因为孩子现在生活的太幸福了,吃的好穿的好,稍不开心就发脾气,而且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要父母尽量满足。有可能孩子觉得向父母提要求是理所应当的,但他们有时真不会理解父母,也不知道父母再苦再累为了什么,其实就如专家老师说的那样:如果孩子对父母说句爸妈您幸苦了,那种感觉会让家长觉得再累也不觉得累。有可能在孩子的眼里的幸福是天天有好吃的,好玩的,没有人约束她们的行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作为家长,我们把焦点全部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前途上,都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要不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算文化知识水平再高,也会成为一个自私冷漠,没有人情味的人。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课题,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她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如何要孩子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感恩,现在的孩子攀比心较为严重,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要这样要那样,总之,别人有了她必定要有,却不知道父母挣钱艰辛,作为家长让孩子在体会父母关爱的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她们的艰辛,更要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如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为家里,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个过程中,使孩子懂得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其次,要孩子懂得,如何感恩,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受到别人的帮助,家长要利用各种时机,在孩子的心底播种善良种子,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孩子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与人为善。

再其次就是培养感恩的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语言,言教不如身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我们做父母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过年、过节,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为老人购礼物,朋友送来稀有的食物首先给老人留一份,在家庭中,父母、孩子间要相互尊重,关爱,体贴,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间,多用:“行”“谢谢!”“对不起”等语言。

最后教孩子会感恩。过年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亲属送的礼物,并表示感谢,回到家里都要求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现在孩子喜欢过生日,我们可以多利用生日时候教育孩子家长告诉孩子:孩子的生日还是妈妈的受难日,讲奶奶怀孕的辛苦。

篇6:家长心得体4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一个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的孩子是多么孤独无助啊!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是一个现在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细心和和用心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定要在学校和家长积极配合起来,以多种方式帮助,指导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适应环境能力,让孩子活跃起来。现在也提昌:“艺术教育”开启孩子多元智能,让孩子也学一些艺术课,打羽毛球、乒乓球、蓝球、跳高、跳远„„不但孩子的健康得到了帮助,也增加了她的自信心。

孩子升入五年级家长注意些什么,我们做家长的会问:孩子这学期从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学习起来有些吃力。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帮助她呢?孩子人中年级进入高年级,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成熟,懂事了。学校也开始用高标准来要求他们,课程的难度加大了,有的孩子不适应也是正常的,家长不必太紧张。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呢?作为家长必须理解孩子,他们已进入更高更难的学习阶段,低年级主要是看图作文,和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五年级以后以记叙文为主,就要求孩子更有条理地叙述事件。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出来,家长要引导孩子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着力加强有力对学生“学做人”的教育,因为只有人的认识提高了,境界提高了,作文能力才会有质量的突破。数学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较中,低年级的加减法的简单远算相比,又是一个新台阶,家长抽空多和孩子做一些培养简单逻辑分析,推理能力的练习。只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相互配合,经常联系,双管齐下,孩子就能尽快适应高年级的学习与生活,具备了这两点就容易了,让孩子较好地适应高年级的学习生活。

五年级家长学员

篇7:家访心得体1

9月22早上,我们一行四人对我班的五名学生做了家访工作,由于本班学生全是新生,第一次还不熟悉学生家的具体地址,选了几个稍微近而且稍微熟一点的家长,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谈的时间较长。最突出的两名是我班罗颖和姜雨萌,一个家里是爷爷奶奶照顾,常年见不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不关心学习,也不会辅导;另一个是爸爸在外上班,妈妈带着一岁多的弟弟即当妈又当爹,辛苦的带着她,辅导教少,但这孩子挺积极,能帮妈妈做些家务。另外三位是老师家庭,他们严格要求,在家不仅经常辅导学习还培养行为习惯,孩子在校表现良好。

通过这几个学生的家访我们明确感受到现在的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甚至于空白现象,孩子由于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上一辈人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错误的认为孩子只要吃好喝好,长得胖胖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就行了,至于孩子的心理素质怎么样,他们并不知情,孩子有了心事他们也很少过问。

同时也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篇8:课改心得体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二历史,新课改

纵观当今教坛, 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和以前的课堂相比, 新课堂“热闹”了。“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 “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教学的本质, 似乎在如今的课改中, 形式化的东西多了。我校从去年课改以来, 一直在学习一些课改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我认为, 课改不可以施行“拿来主义”, 不可照搬某种模式, 应因地制宜, 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课改的实施者, 我在最近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针对学情, 合理制作学案

今年的高二历史教学比较特殊, 既有文科班又有理科班, 既有实验班又有普通班。文科班的学生, 学习历史的目标是以夯实基础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 为高考做准备。理科班学生, 学习历史的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所以, 在制作学案时, 我们采取的是“基础知识+拓展训练”的模式。对于理科班的学生而言, 只需要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就可以了, 而文科班的学生则需要全部完成。但是拓展训练对于文科普通班的学生又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有时候只需要完成拓展训练中的某一道题或者某一问题就可以了。这样安排, 既体现了学案的层次性, 又兼顾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在自主课的教学中, 把这一节课的学案发下去以后, 学生一边看课本, 一边完成学案的内容。我会在教室来回走动, 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态, 当发现有的学生只是单纯地把课本上的知识, 一股脑的往学案上抄, 仅仅为了加快速度完成学案的时候, 我就会提醒学生, 注意方法。

例如, 高二历史必修三作为文化专题的教学, 几乎所有的教学都要求学生分析思想文化产生的背景, 刚开始, 学生往往把课本中的知识大段地抄在学案上, 遇到这种情况, 我告诉学生, 应该首先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来分析其原因, 因为政治和经济是培育文化的土壤, 决定了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样, 在以后在遇到这样的题目时, 学生不再是盲目地抄课本, 而是从政治、经济的背景去分析。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但学会了方法, 同时也学会了联系以前的知识, 因为必修一和必修二就已经学完了政治史和经济史。在自主课中, 学生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习习惯不好。今年山西省高考阅卷改革以后,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长篇大论, 没有序号, 没有要点。但是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 在答题时, 学生能否答到关键点是很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 我收集各种资料, 给学生提出了答题的“四化”, 即: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整齐化。平时在完成学案时, 严格按照“四化”要求来做, 这样检查学案时既轻松又省时, 学生还养成了良好的答题习惯。自主课堂上, 教师不是旁观者, 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 教师在自主课上可以通过及时地点拨、引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案。

三、小组合作, 达成知识共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 我发现,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改革中最精彩的部分。刚开始, 师生之间不熟悉, 学生比较拘谨, 小组讨论时都不愿意发言。我通过各种办法鼓励学生大胆讨论, 大胆发言, 提出质疑。特别是最近在56班的课堂上, 时常让我为之感动。在自主课完成后, 我安排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内容就是在第一节课中完成的学案, 学生的热情非常高, 有时候同组的学生因为不同意见会争执得耳红面赤, 碰到这种情形, 我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谁对谁错, 而是先听听他们各自思考的角度, 了解真正的分歧在哪里, 然后再进行引导。这样既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整个的小组讨论课上, 学生会派生出许多问题, 经常是这个小组的问题还未解决, 那个小组的学生就过来请教我了。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 学生学案中的问题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基本就解决了。

四、课堂展示, 解决疑难, 突破重难点

课堂展示, 这一节课我没有让学生提前去准备, 也没有指定分配任务。因为在小组讨论课上, 我通过观察, 参与学生的讨论, 了解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大部分疑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对于个别的疑难问题, 让已解决的小组给大家展示、讲解。这样既鼓励了小组学生的自信心, 也督促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而对于大家的共性问题, 则由教师帮助解决, 有时候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材料、图片等, 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和突破。所以, 在展示课上, 我并没有让学生全部展示, 而是有目的, 有选择的去展示, 同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展示时, 时间不够用, 教学任务完成不了的尴尬, 又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

篇9:新课改学习心得

关键词:新课程;启发;改革

新课程所反映的课程共建文化要求重新对教师进行角色定位,重新诠释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从一个传统意义的“塑造型教育①”的灵魂工程师变为一名实施“服务型教育”的组织者。

教师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的工作者,这种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平等、理解、宽容、爱心、共勉。老师实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激励和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记得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班里100%的人都怕她,尽管她从不打人,但是她说的每一句话就像“圣旨”一样管用,现在想来,应该是她好的授课方式吸引了我们,我们由衷的敬佩她而并非怕她,这也充分证明了一名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我上本科时的一位李老师说在新大附中有一位英语老师,教出的学生的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学生都喜欢她的英语课,这对我们很多英语老师来说是一个神话。我曾经很努力的工作,每天早去晚回的拼搏在教育岗位上,学生也就能拿到70多的平均分。我很好奇这位老师是怎样工作的,但李老师说那位老师很少听写,但一听写学生都可以拿满分,她也不上多余的课,但是她的每堂课都有一个出彩的地方,比如她教单词,shampoo这个单词,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就能记住,她交给学生的方法是用语言诠释出来:她爱我吹泡泡。非常的形象,我在班里实验了一下,果真效果很好。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我对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堂语法课的教学比较。一(9)班运用的教师灌输法,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一(10)班则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各项活动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还有语言运用的能力,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使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學创造一个新的高度。

篇10:入学心得体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多元化社会,知识和学历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提升学历是必须的筹码。本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的几年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由于工作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让我放弃了许多学习机会,而电大的开放式教育则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

据老师对电大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介绍,我了解到电大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电大的开放式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通过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益,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点:

1、扩大教育对象,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人们对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在大幅增长。而传统的全日制教育因教学设施,场地等因素难以满足巨大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对于已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来说,脱产的学习势必影响工作。网络远程教育通过网络运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教育是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比如开放教育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的,不需参加入学考试,均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以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

2、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益。网络远程教育要求有诸多的网络课件供学生点播。通常,这些课件是由名师进行授课,把最优秀的教育集中在网上,实现了真正的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师资的最佳配置。如今,网络远程教育只要使学习系统能很好地兼容各种不同虚拟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服务,就能大大降低成本,形成大规模的成本效益。从长期来看,使用相同的资金,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为更多的学习者提供根据个人需要而制定的服务。另外,网络教育资源更新速度快,这是传统纸版教材和讲义所无法比拟的。网络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资金,使教学质量和效益得以提高。

3、跨越时空界线,促进个性学习。网络远程教育中,学员通过网络接收教学信息。学员对教学信息的访问不局限于某个时间,只要该教学信息不被删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员都能进行自由,有效的访问。同时,网络教学突破了原来的课堂教学的空间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能访问。在网上,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这样能很好地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在为其实现个性化,个别化学习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把学校教育融入办公室,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形式与内容,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发展。

4、实行“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即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即可注册学习,它为每个想学习的人提供个入学的机会,但所有的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课程考试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电大的学生,针对电大特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做到如下几点:

一、端正学习态度。对于成人来说,学习目的很实际,就是要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重视每一个学习过程,学习环节,认真对待,努力去做才会取得出色的成绩,学习的乐趣也就在此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我体会到年龄并不是学习的障碍,因为大脑不会衰老,只会生锈,学习就是脑力体操,只要坚持去做,状态肯定良好。学习就是一个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经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汇报。

二、上好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和当堂课的笔记。电大以自学为主,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课,或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电大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疑惑进行点拨,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疑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将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并与自学文字教材时的笔记内容互相对照。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自己对于难理解的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

二、合理分配时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开放式教学对于成人学员来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年龄,而是时间,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指点”,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充分利用时间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温故而知新”。首先,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见缝插针,因为没有整块的时间来学习。其次,充分利用面授课时,上课要尽量到,并且要认真听讲课很重要,主要是为了跟上进度。第三,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就尽量排除干扰,精心看书,及时领会和消化所学知识。

三、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掌握学习内容。开放式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有别于以面授为主的普通高校,电大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备的学习材料(如多种媒体的教材等)、学习条件(如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网络教室等)和各种学习支持服务(如咨询答疑电话、语音信箱、网上教学平台、学习小组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适应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我们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工作效力。

四、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作业和练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它的目的是检查学过的知识能否及时消化,检查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核和独立操作,做到“做作业和考试一样,考试和平时做作业一样”。对于作业做错的原因,应认真分析,对症下药,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于难题,应认真钻研,加深对难题的理解,直至问题解决。

六、做好课后复习,让知识提高和升华。复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预习和上课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七、充分利用好CAI课件。CAI课件目前有自测练习、模拟实验和重、难点解释等几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板的课件会越来越多。可以使用CAI课件来检查、复习和巩固学习效果。由于CAI课件的交互性好,可以充分用于强化练习。

八、及时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多种访法解决遇到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或与他们讨论。二是要求教师在辅导课上讲解,或在辅导课前后给予单独讲解。三是通过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Email)或信函、上交的作业等要求各课教师给予解答。四是约请教师单独会面给予解答。五是通过网上讨论板(BBS)寻求解答。

上一篇:忘不了作文350字下一篇:新生走访活动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