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梦”——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感悟

2022-09-11

目前,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合作学习”在课改中得到深入挖掘, 并成为学生受益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我的实录、感悟分享给大家:

听传统教学课与小组合作学习课的实录:

案例: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开课的:

师:昨天我安排你们回家去预习课文与生字, 你们做了没有?

学生一起大声的回答到:做的。

师:那就把书打开, 生字本拿出来, 我来检查。

于是, 学生纷纷行动起来, 将要检查的都摆放在课桌上, 个别学生左顾右盼, 〔在行人一看就知道学生就是在找有没有没有完成作业的, 好给老师打小报告。〕教师边检查边拿起好的来展示, 边大声的夸学生:哦, 你完成得好, 课文读了3遍, 生字也让你的爷爷念你听写的, 还有家长鉴字, 真听话。哇, 你做得更好, 课文读了4遍, 生字有写错了的还是重作的, 该表扬……。我粗略地估算他用了6分钟。

【这位教师沿袭了传统的教法, 让学生回家完成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将课文的读、生字的写放给家长, 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 这本是件好事, 但这让我联想到学生不能“快乐学习和快乐生活”, “减负提质”成为一句空话, 好像还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开课的:

师:孩子们, 你们在家里读书时会遇到困难吗?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请说出来, 我会跟你学。我还给你加分。

这时, 全班的学生纷纷举手, 老师和颜悦色地说, 孩子们, 你们一个一个地说。

生1:我把不认识的字用彩色笔圈起来, 查字典。

生2:我是把读起来不流畅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3:我会请教同学。

生4;我是问组长。

……

【这位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 将“学生”改称为“孩子”, 这就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情感, 消除了隔阂, 让学生将学习中的成功与烦恼都表达出来。大家共同分享。这体现了课堂民主, 体现了都是学习的共同体。】

案例:在以往的教学中,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采用“我来问, 你来答”的方式, 这种方式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下面是两位教师在教学同段中的精彩, 供思考:

师:读《搭石》这一讲课家乡有一句俗语是什么?

生: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搭石原来是什么?

生:天然的石块。

师:天然石块搭在河水中, 人走上去会怎么样?

生:不稳, 不平衡。

师:如果一行人走搭石有一个人突然止步或突然停住, 后边的人会怎样?

生:会掉进水里。

师:应该怎样走搭石?

生:协调有序。

师:一行人走搭石, 给你们什么样的景象?

生:踏踏的声音,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试想:将学生回答的这些词连起来读, 他会知道这段讲的是什么事吗?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这只注重了班上少部分学生的培养, 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请一位配角与他表演, 多数学生成为观众。】

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小组读《搭石》的第3自然段, 读后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问题)

我看到的是小组的学生迅速地站起来, 围绕这个主题, 你一言, 我一语地开展活动。〔这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但是小组齐心协力, 就一定能行, 这句话同时也激起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心中的涟漪, 他们会去读, 记、勾划、思索、构思语言, 可以说是一石击起千层浪。〕

时间大约过了5分钟, 各个小组的学生都纷纷坐下, 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仿佛是在抢答。 (老师喊的不是学生的名字, 而是××小组的B2。)

小组的学生讨论发言:我们小组读了这段知道了应该这样走搭石:紧走搭石慢过桥, 搭石就是不起眼的天然石块, 走搭石不平衡, 走搭石要协调有序, 不能突然止步或停住, 要不就会掉进水里。

另一个小组的发言:我们小组这读了这段好像看到了人们走搭石的美景: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 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跳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眼前还浮现出“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的画面。

【你看多美的读后见解。这位教师利用先学来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 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 全身心地投入, 做到了言之有声、有物、有理、有序。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力量。】

小组合作模式教学, 我进行了两年探究。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小组合作学习重在实处, 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合作只是做个形式, 将学生六人围成一团, 还是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勾画, 教师问, 好学生回答。还有就是学生围坐一团, 时间长了, 学生就爱讲小农门阵, 相互写丢纸团, 面对面地取笑逗乐, 做课外的作业, 当小组活动时就采取敷衍了事。记得有一次, 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请把你脑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说出来。结果我下小组去巡视指导, 就出现以上现象。各小组甚至得出的都是唯一的答案。有的小组只是在书中勾划完事, 没有达到知识的深化。如何避开这种形式, 让小组合作有效, 我是这样改进的, 将六位学生编成前后两排坐, 每排都有A、B、C类学生, 第一排为A1、B1、C1, 第二排为A2、B2、C2, 该合作时前面的学生往后转过去就是了。教师还得将知识点规化细, 规化到每个学生, 让他们都有事做。如我在教学“你能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出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喜欢他吗?”时, 我将问题制作成课件放出来。并温馨提示:边读课文边从文中勾划, 再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述, 人人都要说一句, 必须是不同的语句, 然后写出来交记录员查验。这样, 学生就认真多了。我收集了一个小组:A1:武松爱喝酒, 我不喜欢;B1:武松力大, 我羡慕;C1武松是个天不怕, 地不怕的英雄, 我的爱:A2:武松能喝十八碗酒, 真能;B2:他喝那么多的酒还不醉, 还能打虎, 真行;C2:他武功高, 我敬佩。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我在践行中发觉, 当某一小组学员发言时, 有些同学并没有认真听, 而是一味地举着手说“老师, 我来, 我来”, 有的甚至在别人发言时站起来打断发言人的思路。由此可见, 培养他们学会尊重他人, 学会倾听是很有必要的。我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倾听, 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 并认真思考发言的内容而不是敷衍了事。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当出现不同意见时, 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讨论, 求同存异。要鼓励所有的人积极参与, 大胆表达。教师要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首先,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 气氛浓厚, 想法独特, 学会去发现问题, 去解决问题, 表现出敢想、敢说、敢做。虽然有时学生回答文不对题, 但我相信:走错路也会有风景。例如, 有一次语文检测, 有一道根据语境提示:贾母笑着对熙凤说:“我才好了, 你倒来招惹我”。写见闻观感, 学生完成很有创见。如写双重否定句:有的学生这样写:贾母不得不笑着对熙凤说:“我才好了, 你倒来招惹我”。有的学生这样写:“我才好了, 你倒来招惹我”, 贾母不得不笑着对熙凤说。有的学生这样写:贾母非得不笑着对熙凤说:“我才好了, 你倒来招惹我”。

其次,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找回了学语文的快乐, 没有了压抑之感。在一次围绕写“小组合作学习”体会的日记中, 我班学困生李佩同学在日记中写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上我也体会到上讲台发言辩论的紧张、心情的激动, 现在就不了。以往, 在课堂上要不是教师说答案, 就是老师在黑板写答题;要不是优生与老师对话, 就是我们低差生出洋相。一堂课上, 就是那么几位优生在表演, 我们是观众。现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我们各司其职, 又相互协作, 合作交流, 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真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我成绩较差, 但我找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在教学第一线上奔波30多年, 回忆走过的历程:从灌输式到启发式到探究式。给我感悟是:你不走, 时代走, 一路走来润如酥。

上一篇:缬沙坦与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降压疗效的影响下一篇:“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探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