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2024-04-12

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共5篇)

篇1: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文章认为在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必须加强修辞教学意识,明确提出汉语能力培养要以修辞能力培养为核心.文章还讨论了修辞能力与语法能力的关系、汉语修辞的.特点、汉语修辞教学中的文化接受问题、修辞能力培养与语感培养的关系等问题.

作 者:周健 彭彩红 ZHOU Jian PENG Cai-hong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刊 名:汉语学习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年,卷(期):“”(3)分类号:H195.1关键词:汉语教学 中高级阶段 修辞能力

篇2: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一、高职高专英语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专业涵盖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等多个专业类型, 对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其在学习中对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面向经济发展郁社会服务, 在巩固学生个人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 要专门提升个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并要根据所学专业对相关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进行培养郁训练, 围绕教学、翻译、研究、管理、经贸、文化交流等需求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以方便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更好的就业、实现个人价值。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在国家机关、高校、新闻出版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 以及从事外贸洽谈、经贸文秘、教学、管理、翻译、文化交流、基础翻译等工作, 这一就业目标意味着教学中除了要夯实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理论和概念, 加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实践能力, 实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职业能力培养要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要的教学原则,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应用多种策略服务课堂教学的开展,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对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相关职业技能、业务流程进行教学, 确保其真正成长为高素质的技能型服务人才。

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按照“素质+知识, 外语+技能”培养思路进行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将素质教育置于首位, 培养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以英语为工具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通过开设多个选修课程模块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拓宽就业面。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中外合作教学新思路、进行跨国合作、结合国内著名商务酒店与旅游经典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强强联合, 配合相关职业发展现状培养高素质就业人才。对学生的培养要着重强化综合素质、扎实理论素质、实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多方面能力, 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国际经贸、国际金融、企业管理、新闻媒体、涉外高级文秘、涉外旅游管理、外事等相关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比如旅游英语职业能力培养要侧重具有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掌握旅游基本业务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等人才的培养, 确保其毕业后能够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导游及相关旅游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 为学生未来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

要积极优化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现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提升从业教师职业能力, 合理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教学科研成果探索, 确保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方面要选择理念先进、特色突出、资源完备的立体化教材, 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这种工学结合, 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教材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实现语言学习、专业学习与岗位活动有机融合, 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 熟悉职场中英语应用的典型场景与流程, 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强化行业合作与探索。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可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特点将其分为一年级职业素质培养、二年级职业技能培训、三年级职业综合能力实训三个教学时段, 构建了“校企合一、做中学、学中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不同行业的深度交流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郁锻炼, 还可与欧美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构建教师学生双向培训通道, 拓展学生实习、就业、升学国际空间。高效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深度的校企合作无疑能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提供强有力支持, 方便他们日后就业与发展。国内目前有诸多星级酒店与各类旅行社, 高职高专院校可与这些酒店、旅行社等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在课程教学、学生实习、就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实施人才共育,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及发展空间。商务英语专业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商务类课程资源, 开展国际商务案例模拟实战等各种相关实践课堂活动, 在夯实英语语言能力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运用英语在商务领域及部门从事外经、外贸等商务工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围绕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多个方面入手强化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真正做到为学生就业、发展服务, 实现英语应用与职业技能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勤.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 2013 (13) :142-143.

篇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一)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创业教育的提出,促进了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开拓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视野,我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院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是高智慧的活动,需要一个人具备很强的驾驭知识的能力,需要将其拥有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而这个过程需要凭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前及创业过程中必须不断培养和提高创业能力。

(二)能力的内涵。

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应该包括:

1.自我认知能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上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差异也越来越大,新的职业层出不穷。因此,创业者必须首先了解自身适合干什么,再决定将来的创业目标,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便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大学生可以通过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专业学会,激发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2.心理调适能力。创业需要面对变化莫测的激烈竞争迅速正确解决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持续保持一种积极、沉稳的心态。心理调适能力是个性倾向性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过程,是健康心理乃至健康人格的外在表现。创业者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包括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强烈的成就动机、高雅的兴趣爱好以及灵活、果断、敏捷的气质。

3.承受挫折能力。创业者要具备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逐步树立不怕挫折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观念。包括乐观的人生态度、奋斗拼搏的勇气和在挫折失败中学习的智慧。创业者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战胜挫折和失败的最有效的措施。奋斗拼搏则体现于承担挫折和失败的勇气上,从挫折中学习的智慧是创业成功的台阶和基石。

4.交往合作能力。创业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的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与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创业者应该做到妥当处理与外界的关系,尤其要争取政府部门、工商以及税务部门的支持与理解,与各种社会力量求同存异协调发展,做到不失原则、灵活有度。总之,创业者搞好内外团结,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创业的和谐环境,为成功创业打好基础。

5.市场运作能力。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运作能力,包括发现和识别市场需求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迅速决策的能力以及业务拓展的能力。发现和识别市场需求的能力是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首要条件,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只有具有敏感的警觉性才能捕捉到、利用好;整合社会资源是对创业者利用外在因素能力的一种要求,只有善于将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更好地达到创业的目的;迅速决策的能力以及业务拓展的能力对于创业者则更为重要,往往在创业过程中起着“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

6.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生产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者要重视创业过程中积累专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和经验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提高、拓宽;对于其他实践经验要在探索过程中详细记录、认真分析,进行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形成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

(三)创业教育中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全新创业教育观。

创业教育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的严峻形势,从低年级就产生就业的压力,带着压力去学习,激发创业激情,将“要我创业”转变为“我要创业”。同时高校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加强指导和教育,及时调整学生的创业思想。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更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一些教育工作者往往把创业看成是少数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人的事。事实上,创业能力教育是一种创新启蒙教育,并非只是创办企业的教育。创业能力教育要在受教育者心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它就生根、开花、结果。因此,不能把创业能力教育仅仅看作是创业竞赛活动,而应当作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来完成。总之,创业能力教育培养的是知识型企业家、工程师,其教育重心在于创业精神的培养,这是传统守业型教育所不能企及的。

2.浓厚创业氛围,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和就业部门对大学生创业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较好的创业环境,各种创业竞赛层出不穷。如“挑战杯”创业大赛、“创业者风采”大赛、优秀大学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彩虹工程”、创业实践报告会等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但要浓厚创业教育的氛围,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形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创业教育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同时,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

3.突出自主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自觉性。

创业者应具备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自主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鲜明的个性对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改变大学生遇事唯唯诺诺、事事随大流、“枪打出头鸟”的旧观念,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觉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来。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创业尝试,包括利用社会实践机会进行企业策划、推销产品等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爱好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对于有市场前景的项目通过技术市场进行技术转让;还可以通过创办模拟小型公司,进行试验型经营活动以积累创业经验和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成功,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只有具备了创业的能力,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自强不息,才能从小到大,从无到有,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陈灿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湖湘论坛,2004(3):94~95.

篇4: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所谓的职业汉语能力,顾名思义指的是在职场中应用汉语的素养与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应用汉语更好地进行职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素养。职业汉语能力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应用汉语言知识更好地处理职场工作的能力,包括应用汉语进行一些职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传递的能力。第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能够更好地驾驭汉语,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第三,应用汉语言完成职场工作的能力,能够应用汉语言更好地进行职场学习,更好地完成职场活动任务的能力。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汉语能力是高职学生立足社会、在行业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在高职院校汉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对学生的职业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职业汉语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是学生入职的一项基本素养。因此,提升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尤其是提升学生的职业汉语的表达交流能力是学生职业成功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职业汉语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掌握的语言的应用能力。职业汉语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表达交流能力两方面的素养。职业汉语能力是一项专项的能力,也是一个学生在掌握语言应用规则的情况下,经过漫长的语言实践才能形成的一项专项能力。在职业汉语能力培养过程中,既要有学生不断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职场环境下应用母语进行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的汉语言的表达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汉语言有效地进行职场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够利用汉语言有效地进行职场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有效应对社会职场的各种挑战,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有效的发展。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策略

1.完善职业汉语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完善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基本保障。在语文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以大学语文为基础课程,以学生职业汉语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完善相关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在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的引导下,建立以大学语文为主的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基础课程要突出语言交际功能,以听说读写为基础完善相关内容,突出语言的交际能力。其次,要拓展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素养课程,以学生职业汉语素养培养为基础,优化相关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层面的职业汉语应用方面的素材和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语言交际表达能力提供资源。比如可以设置演讲与口才课程、应用文写作课程、阅读理解课程等与学生职业内容相关的一些课程。最后,学校还需要建立提升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实践性课程。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历实践的过程,学生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也必须依靠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课程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为目标,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学生生活的语言应用话题或者是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或者是进行情境语言表演,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活用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是重要目标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的内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活用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既要利用好手头的资源,也要积极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社会上的一些语文资源。比如,当代的文学家、小说家的作品都可以应用到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中外名篇作品,接触到一些优秀的散文、小说、诗歌作品。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种题材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各种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意识和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口语能力是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多为学生创造口语表达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情境创设法是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自觉主动地进行口语实践,这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创设一种情境。比如,当企业形象受损时,你作为企业的公关人员如何向客户解释,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声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会进行一些讨论活动,自觉地思考如何斟酌使用词语,谈话的语气应该如何设置,自己要有什么样的说话态度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能够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情况设置一种讨论话题让学生讨论,在讨论阐述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4.组织语文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也是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不同,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书面语应用方法能力要求就不同。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的时候,除了要进行常规性的练习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文文化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书面语言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与学校的文学社团联系起来,开展职场小说征文训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小说的创作,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入职报告比赛活动,通过竞赛方式选出最具魅力的入职报告,等等。要通过多种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语文教育要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对其职业生活、对其未来工作的重要性,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尤其是提升学生的职业汉语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职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晶.提高高职生语文应用能力顺应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J].成功(教育版),2013,(7).

[2]盛群伟.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生语文能力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篇5: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1 突出能力考核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宗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 其培养方向就是强调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而课程考试是学科型教育体制下主要考核模式, 这种考核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 实行百分制或等级制, 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从理论到理论的考核办法只能检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不能考核出职业能力的高低。这种单纯的理论考核将把职业教育引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无异于自杀。客观地说, 用课程考试的普遍性掩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不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宗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在培养设计上针对的是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知识上以“必要和够用”为诉求, 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实训;课时分配上, 实训最少应占总课时的70%;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模拟, 而是名副其实的实作;教师要给学生做示范, 考核既要检查学生必备的岗位基础知识, 更要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 用人自主权完全为用人单位所有,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岗位技能, 而技能考核的方式显然不是学科型理论考试, 因此, 必须要有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亮点不是学历, 而是技能。职业技能鉴定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既夯实了专业知识, 又强化技能实作, 通过改革考核模式这个杠杆, 突出高等职业技术培养的目标特色, 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技能”而不是“学历”上体现“高等职业技术”。

2 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实行的一种就业准入制度, 也是考核就业者劳动技能和起码素质的考核制度。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培训天然的密切关系, 目前相当多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申办了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所) , 这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课程考试与技能鉴定的结合考核模式铺平了道路。

首先, 现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许多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可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这一点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目录不难发现, 这就为把二者结合起来有了共同的前提。其次, 当前就业政策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而且绝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按照这个要求改革考试。第三, 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具备了比较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实习设施, 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验收批准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 (所)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成立, 为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创造了物质基础。第四,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选拔人力资源的标准从单纯重视考试分数转向了重视职业能力。可以预言, 一个成熟的用人单位会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技术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这个能力是看得见的、立竿见影的, 它的标志就是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职业资格证不同于学历证, 学历证书证明的是学生学了什么, 职业资格证书证明了学生能干什么, 用人单位需要的正是你能干什么, 因此可以说, 职业资格证书不是学历证所能替代的。

第一, 它是就业的“通行证”。只有经过国家统一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才能从事该职业 (工种) 的工作。

第二, 它是能力的证明。通过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获得相应的证书, 方能证明证书持有者具备此方面的职业技能。

第三, 它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和兑现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 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这一点是学历证书所不能比拟的。

3 如何将学、做结合, 章显学生实作能力

3.1 结合专业特点、课程内容, 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

考试改革应明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不同需求, 以及每门课程所担负的任务和特点, 以“必需、够用”, 注重技能培养为原则, 科学命题, 合理选择考试类型。以《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 传统闭卷考试, 为兼顾知识点的全面性, 会出许多死记硬背的考题, 使学生误以为该课程属于文科课程性质, 对学生查阅公差标准能力、测量能力无从考核。如果改为开卷考试, 又会造成学生忽视对基本概念和术语定义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 可采取开卷、闭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对理论的推导和运用能力。用开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 查找资料, 调查、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对测量技能则以现场问答、实际操作形式进行, 以达到考核教与学效果的双重目的。

由此可见, 在专业学习中以应知为目的的课程内容, 仍可采取传统笔试形式, 用以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中应知 (理论) 与应会 (技能) 联系密切的技能和能力考核, 可根据不同专业对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结合教学方法, 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 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或不同方式组合, 侧重于对技能和能力的测评。如笔试 (闭卷、开卷) 、口试、实操考核、完成项目设计、调查报告、读书报告、论文、作品、计算机或网上在线考试以及各种行业职业资格 (证书) 考核等多种形式。不同的考核形式各有利弊及不同的适用范围, 这要求我们不断摸索, 优化选择最合理的, 能够突出技能培养的考试形式。

3.2 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实行“双证书”互通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教育模式的不明确性。虽然各地高等职业院校都在进行改革, 但能够大胆说自己的教育模式是成功的还没有。因此,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 把实行“双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模式来试验。从方向上来说, 这种改革没有错, 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既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也适合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差的实际。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有两种学制:一种是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实行的是1+1+1模式, 这是主流;另一种是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实行的是2+2+1模式, 目前渐渐萎缩。根据不同学制和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 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 应为学生提供各专业取得职业证书的指南。在取证时机的安排上, 把与课程相关的证书在开理论课的同时, 也在实习实训中安排培训, 使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

“按照‘双证’互通的思路, 对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 即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社会人员实行‘证书折学分’, 即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可按照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将职业资格证书折算为学分, 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进入职业学校修满规定的其他学分, 可获得相应的文凭。”

3.3 技能鉴定不以盈利为目的

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 学校应在维持成本的基础上从政策上减免各种取证的考前培训费用,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或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时, 免除理论考核, 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免除理论考核”不但减轻了重复考核的烦琐, 而且减轻了学生考核费用的负担。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可根据鉴定考试的项目, 尽量多采购相关的图书资料, 提供学生借阅。资料室多准备相关的图纸、资料、考试指南等, 供学生查阅和考试使用。

3.4 与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 共同建立考核机构, 以考核促学习, 以考核促就业

3.5 架通技能鉴定与相同课程考试的立交桥, 实行相互承认的制度

3.6 采取“一书多证”举措, “一书”就是毕业证书, “多证”就是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型人才。这必然促使学校和学生以及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 后就业、先培训, 后上岗的规定, 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我们相信, 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将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一大主要任务, 必将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 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高等职业人才为目标, 鉴定是否为技能型人才, 如何考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考核中要突出注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能,考核,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游恭王府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感谢那片片雪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