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运用于中高段阅读教学的四“宜”四“忌”

2022-09-1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备受关注。从开始很少运用信息技术,到中老年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并养成“不开(展示)平台不上课”的习惯,笔者见证了信息技术逐渐走入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

笔者用2个月时间,搜集、整理了自己在这一年里观摩的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听课资料,对其中信息技术介入的“宜”与“忌”作了分析,希望对课堂教学有参考的价值。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整合的“宜”

(一)宜“以生为本”

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第一要素。课件“动”起来不是目标,课堂“好看”也不是目标,学生“动”起来才是目的。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能力是否提高、智慧是否积淀、视野是否开阔。这些才是整合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假如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一步步地展开思考、探索,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就失去了灵魂,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就只能变成供教师换取一两声喝彩的花拳绣脚和表演道具。真正信息技术用得好的语文课,教师的关注点恰恰不在课堂,而在学生身上。前不久,看两位教师教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他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采用方案一的课堂,气氛热闹,但语文老师们评价说,学生是否真正感到了圆明园被毁的悲哀?这样的感受是信息技术给与的还是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采用方案二的教师说:“我不关注课堂‘看’起来热闹不热闹,我只感觉我班上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的阅读能力还不足,读课文还不细心。因此,这节课,我主要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品读来提高阅读能力,从字里行间来感受圆明园的美。在学完后,他们一定有惋惜、难过、痛恨的心情。这时候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从实效上看,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更清楚、更扎实、更实在。

我认为,方案二设计相对恰当的原因并非信息技术运用时机的技巧问题,而是“我们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还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问题。把握了“以生为本”这个前提,信息技术与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整合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事实上,多数信息技术使用不当的问题,都是“以生为本”的问题。

(二)宜实实在在

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与低段阅读教学情况不同。解读新课标中的教学方式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学中感悟与质疑并重;学生对段的理解、篇的把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讲读与自学、集体学习与个人感受兼备。这个阶段,对课堂“真实、朴实、扎实”的要求更高。因此,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技术性也有更高的要求。

一位老师上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这是一篇古文阅读。教师教学,一直没有使用信息技术,都是学生自己读书体会。在教学“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部分时,课堂上出现了让听者叫绝的一幕:

师:伯牙庆幸自己遇到知音,他的庆幸之意,从哪里看出来?

生: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巍巍乎如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流水。

师:钟子期看到了——

生:巍巍泰山。

师:还看到了——

生:洋洋流水。

师:想想,钟子期还会看到什么景物?(点评:这是拓展思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这一点,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沉默)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有三幅图:悠悠白云图,明月高挂图,芳草连天图。课件精美,图画逼真。)

生1:(豁然开朗)还看到了悠悠白云。

师:志在白云——

生1:子期曰:善哉,悠悠乎如白云。(评:此时,学生还需要老师引导。)

生2:志在明月,子期曰:善哉,皎皎乎如明月。(评:这是第二个层次,学生可以自己仿说了。)

生3:志在芳草,子期曰:善哉,萋萋乎如芳草。

生4:志在清风,子期曰:善哉,徐徐乎若清风。(评:这是第三个层次,学生不需要课件的帮助,可以自己想想说话,并把“如”字变成“若”字,让句子更灵动,此时,学生的古文语感又前进一步。)

课堂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实在——在真正能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感的地方介入课堂,用真实的画面、鲜亮的色彩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文重点部分驻足品味、咬文嚼字,此时的课堂,有了精彩的生成,干净、朴实、真实。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谈到的那样:“中高段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主线要求清晰、简洁,主要问题要求精简,否则,学生的经历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

(三)宜“轻”“重”得当

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与低段相比,一节课里的教学任务增加了,如果不能把握好课堂的“轻重缓急”,不舍得“舍”,而重点又不舍得花大力气教,学生的知识没有真正过手,则“课内损失课后补”就成了必然,学生学习负担加重也就成了趋势。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必须把握好“轻”与“重”的分寸:何处浓墨重彩?何处轻笔细描?课文的重难点中,哪些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去了解的?那些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掌握?这些,老师必须事先读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来看一个课堂教学实例——

《七律·长征》是五年级的课文。一位老师两次执教本课,由于信息技术运用的“轻”“重”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课堂效果。以下是学生读懂课文以后朗诵部分的教学记录:

从这一案例看出,教学环节完全一样。课件运用轻重不同,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整合的忌

(一)忌形式主义

是不是每节课必须使用信息技术?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为用而用势必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不能一谈到“整合”就机械地使用电脑课件,那只是形式上的整合。比如,三年级语文课,识字教学仍然不能丢弃,上课时教师用课件展示几个词叫学生读一读,还不如在书本中勾画词语,拿书读,更扎实有效。比如,用课件展示难记的字词是一个普遍的做法,敷衍了事地展示几个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个环节,应该把本课难的字词大量放在课件上,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有所得。有些教师对“整合”的理解仍停留在几年前的理念上,一方面,表现在课件的制作中,只关注课件的美观而忽视对教材的解读;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对课件的使用,还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忌越俎代庖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信息技术是否可以代替教师的传授?是否可以取代学生的思考?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怎样去利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这些问题从课改以来一直伴随着我们,困惑着我们。因此,出现了有的教师机械地应用信息技术,将课堂上本应该属于学生讨论、分析的内容用信息技术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的教学就缺乏灵性与活力。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强调学生自学,课程标准四大理念中第三条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很多课堂,往往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自己的思考。比如,四年级的《搭石》,什么是搭石?学生没有见过,是直接出示它的图画还是让学生到文章中去找答案、去品读句子来理解?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切切不能越俎代庖,语文课堂的“留白”一定要有。

(三)忌“不合时宜”

这里的“不合时宜”指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掌握好时间。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时间与信息技术使用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星期一和星期五,早晨第一节课与下午第二节课,学生的心态是否是一样?注意力分配是否相同?绝对不一样。公开课上,学生由于特殊环境影响,注意力都很集中,心态都很积极,随堂课肯定不是这样。因此,笔者认为,在星期一,学生还处于学习不适应阶段,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偏向于鲜活、有趣,以调节学生的心态,帮助他们真正进入课堂。这个时侯,我们不必要在信息技术的分量上斤斤计较,多花点时间,多一些看似对教学影响不大的内容,其实无伤大雅。在下午第二节课,学生注意力分散,信息技术使用可以内容小一点,出现频率高一点,形成课堂的节奏感,这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忌容量过大

小学语文高段,有了综合性学习、文史知识、课外阅读补充、语文知识、资料袋等等内容的补充。尽管如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仍不能容量过大。语文课堂,目标有分层要求,内容有详略之分,方法是精讲多练。这是一个基础,不应改变。不少课都有人文性过度、课堂控制过紧、课件展示性过强等问题,信息技术使用频繁,且内容太多。容量过大,则学生学了后面的内容,将前面的信息冲淡,反而不能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笔者曾听一位老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先是视频引入,然后对比学习,音乐配合、词语解析,后面又是视频结束,然后又导入南非总统的讲话……虽然每一步教师都考虑了课堂本身的需要,但是容量过大,听者头昏脑胀,学生可能也不知所措。所以,信息技术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容量适度。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一年的听课资料的整理,对目前信息技术介入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宜”与“忌”作了分析:观念上宜“以生为本”、使用上宜实实在在、时间上宜“轻”“重”得当、形式上轻巧鲜活;整合上忌形式主义、内容上忌越俎代庖、使用时段上忌“不合时宜”、数量上忌容量过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一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概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莫雷《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 施良方《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智慧党建平台构建研究下一篇:魅力表达,精彩课堂——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