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2024-04-14

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精选6篇)

篇1: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论现代政治参与的功能与意义论文

摘 要: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真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特征;政治参与的功能;政治参与的意义;

一、 政治参与的概念及目的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公民团体)为实现其政治权利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行为”,也可以指“公民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为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或过程”。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政治参与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尽管存在着多种政治参与类型,但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地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第四,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者本人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为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政治参与的目的:公民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对与其利益相关的政治活动是加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使自身的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最大的.满足。政治参与也是政治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争取政策为民众接受,疏通政府贯彻政治决策的渠道,在社会与政治中建立起信任感,因而支持和影响了政府行为,改善了政治的品质。

二、政治参与的本质特征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与政治参与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比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政治上表现更积极。

如何解释人们社会属性与政治参与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西方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如竞选捐款、政治信息、政治知识和技能等等。(2)由于在现有体制中有着更多的利益需要维护,从而刺激了这一阶层的人们对政治更强烈的兴趣,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功效意识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强。(3)政治组织是现代政治活动的基本形式,政党、利益集团、志愿者协会等是动员公民进入政治系统、实现利益表达的有效手段。对于在社会经济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的阶层和个人来说,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参与这些组织。(4)而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来说,由于缺乏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诸多优越条件,他们对自己在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其政治功效意识也相当低,这就使他们经常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态度冷淡,漠不关心。

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从根本上说是阶级权力向国家领域转化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那些占据特殊经济地位、掌握足够政治资源并具有根本性利益指向的政治主体,才能够成功地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行使其权力。政治权力的分配是以财产的分配状况为基础的。

三、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而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也成为学者们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在现代政治系统中,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来说,政治参与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学习功能。如果说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公民政治,那么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则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感,并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正在发挥着正确的政治作用,从而得到一种满足感”。而且,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民众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和妥协精神,后者正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

其次,平等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汲取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所谓合法性,就是一个政治系统内成员对系统的心理认同和群体忠诚。它是政治系统赖以存续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政治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渠道吸收各种社会利益诉求、民众意愿,然后做出政治选择,从而使政策输出以民意为基础。一个参与渠道畅通、能够以系统内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和意愿为依归的政治系统必然增强民众对该系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其统治能力也会得到增强。而对一个长期压制公民参政要求的政治系统来说,其政府政策必然无法反映民众意愿,因此该系统的合法性也会遭到削弱。

最后,政治参与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杠杆”。现代政治社会学研究表明,国家权力有着不断扩张的强大惯性,如果缺乏足够的制约手段,最终将会吞噬整个社会机体内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治能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不仅要求在体制内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且要以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构成外在的平衡力量,而“民主的政治参与可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稳妥的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之间的矛盾”。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如何能够控制政府的行为?通过充分而有效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众对政府的有效控制不仅是现代民主应有之义,而且是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权力平衡机制的关键所在。

篇2: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暨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第11届年会征文

从民主执政视角看政治协商的意义

崔珏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摘要:政治协商作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协商民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政治协商是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共执政民主性的重要体现,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发展中大国的领导党,政治协商更有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对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

虽然中西方都有协商民主理论,但中国现实政治中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内源性。政治协商作为国家政治层面的协商民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当时还不具备进行全民普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下,各方达成共识,由政协制定共同纲领,建立中央人民政府,承担创建新中国的使命。协商产生的民主联合政府,获得了全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可以说,这是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缔造政治合法性。经过60多年发展,政治协商从内容到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政治层面的协商民主,发挥着协调政治关系、优化决策方案、扩大政治参与、巩固统一战线的功能。

政治协商的主体包括中共、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对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来说,政治协商是他们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而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治协商是将民主原则和民主程序贯穿于执政过程的一种形式,对于实现民主执政具有积极意义。

一、政治协商是中共执政民主性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共一直将民主贯穿在其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中,强调 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① 政治协商是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周恩来在新政协会议筹备过程中强调:“新民主主义议事的特点之一,就是会前经过多方协商和酝酿,使大家都对要讨论决定的东西事先有个认识和了解,然后再拿到会上去讨论决定,达成共同的协议。”② 凡是重大议案提出,事先都经过各方协商、讨论是新中国一系列重大问题顺利取得共识的重要原因。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毛泽东曾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的政府“是跟工人、农民、资本家、民主党派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③ 当时的双周座谈会、协商座谈会、最高国务会议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协商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社会的横向结构为基础,政治协商制度以广泛的界别代表为特征,使新中国的政权建立在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

今天,中共“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④ 作为一个超大社会、超大国家的执政党,能否始终代表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是对其执政能力的考验。只有在执政过程中切实代表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执政党才会获得广泛支持和拥护。因此,执政党应更多地创造和搭建民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平台,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充分了解各个政党、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行有效社会整合。政治协商契合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中共民主执政的内涵之一。

目前,我国政治协商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中共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过民主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家大政方针、国家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协商;二是中共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通过政协各种会议、专题调研报告、政协委员提案等,就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政治协商首先在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建立了制度化的沟通对话机制,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党际关系模式,为一党执政注入了民主元素。此外,通过政治协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界代表人士就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展开充分讨论,出谋献策,既适度满足了发扬民主、扩大参与的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社会分化、增进社会共识,使党的方针政策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可见,政治协商是执政党发扬民主、有效整合社会政治资源的良好平台。自2009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政治协商规程》,推动了政治协商的落实和程序化。十八大召开前夕,广州市对试行3年的《政治协商规程》作了修订,细化了两种政治协商的程序,尤其是协商成果办理与反馈的程序,并在民主党派的建议下增设“重大事项决策

协商信息公开制度”、“政治协商督办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目标就是推动政治协商成为一种可操作的民主和有效的民主机制。

在实践中,每逢重大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出台前,中共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协商座谈已成为常态。每年年初召开的“两会”,更成为国内外瞩目和广大民众寄予厚望的民主盛会。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反映社情民意,广泛讨论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各级领导听政于民,问计于民,集中体现了我国两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托“两会”形成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体现出执政党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通过法定程序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执政方式。

二、政治协商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必要环节

一般来说,执政党组织政府后,其主要活动就是提出政策主张,以实现党的基本目标。执政党的决策不同于一般政党的决策,它必须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尽可能均衡地体现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愿望和要求。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曾指出,只有在政治体系吸纳较多的输入资源(参与、支持、认同等)之后,输出的政治产品(政策)才具有较广泛的整合性。也就是说,政治参与和决策优化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当中,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领导核心,“由于党处在国家权力系统的最高层级,这种最高的决策权、领导权、指挥权、否决权的运用,必然形成对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的支配。”⑤ 因此,它在国家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主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中起着主导作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党制定出具有综合指导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掌握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外形势呈现多变性特点,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多元性特点,利益关系呈现多样性特点,公共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党把决策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推进决策的民主化,要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民主参与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早在1986年党和政府就明确地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提出了两条措施:一是建立包括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的较完善的决策支持体系;另一条就是加强以政协为中心的民主协商制度。近年一些地方领导提出要把政协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智库,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代表性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及协商议事的民主氛围,为执政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咨询和参谋作用。

中共中央在2005、2006年先后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都明确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就能避免协商活动成为先有意向,后通过协商这一形式赋予其民意基础的形式主义的参与方式,使政治协商更有成效。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政治协商是中共实行科学决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共提高民主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治协商有助于优化政策输入模式。政策始于问题,之所以需要某项特定的公共政策,就是因为需要解决某种特定的实际问题。如何认识社会问题,如何筛选问题,谁参与筛选问题,不同的方式将导致政策方案的大相径庭。我国政策系统主要属于内部输入模式,利益要求不是由政策系统外部的社会利益群体输入到系统中去,而是主要由执政党和政府主动进行利益要求的认证和利益综合的输入,政策问题的确认和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和政府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在我国政策问题构建环节上公众议程尚未有效建立的情况下,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人士通过政治协商平台,善于认识问题,适时提出问题,对突破传统政策输入模式,推动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有重要价值。

其次,政治协商有助于优化决策方案。政治协商的各种制度安排使民主党派成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政策过程,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了政策过程的开放程度。在政治协商活动中,各民主党派都十分重视发挥集体智慧,对协商议题反复讨论,集思广益,力求在协商中提出能代表党派声音又切实可行的政策意见。,从近年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情况看,各民主党派更注重以专业性研究成果支撑参政议政,使政策建议成为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因此,政治协商对于优化决策方案,提高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政治协商有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一个政党成为了执政党,就意味着掌握了公共权力。执政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大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的界限,或者说政党对公共权力施加影响的边界;二是政党运用公共权力的能力;三是公共权力对执政党的腐蚀和影响。这三方面都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方式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尺度。⑥ 虽然民主被普遍理解为“人民的统治”,现代社会民主发展亦重视扩大参与,在现实政治中,民主政治的关键不在于也不可能是多数人直接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而是要确保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受到社会监督,不滥用权力。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因腐败现象泛滥而招致人亡政息。尽管从客观上看,一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时,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很大程度上要靠执政党自身,但建立起来自社会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约束机制依然十分必要,民主执政一方面是扩大参与,另一方面就是制约权力。

“中国的政党制度,一方面源于各社会政治力量联合对政治协商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源于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和执政对民主监督的内在要求。”⑦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互相监督是合作共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的互相监督,由于中共是长期执政的大党,是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党,因此更加强调民主党派对中共的监督。这种监督是属于从权利出发、以批评、建议方式进行的监督。同时又是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为依托,以国家政府系统为活动平台的有组织的体制内活动,影响力自然不能等同于其他社会监督,是在与执政党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在参政的独特空间内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的高层次的政治监督。

人们通常认为权力制约应该是不同政治力量或权力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才能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目前中共拥有8200多万党员,8个民主党派总共只有近90万成员,其政治地位、组织规模以及拥有的资源都不对称,监督和制约自然无从谈起。但我们看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的民主监督作为非对称性权力制衡,对执政党的权力运作仍具有监督和制约功能,具体表现在: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途径,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各级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情况进行反馈,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提供信息,推动问题的解决;对公共决策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对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和批评,引起执政党和政府的重视并予以解决。政治协商所蕴含的民主监督是否有效力,关键在于监督的机制和程序是否健全和完善,监督的主体是否具备足够的政治能力和水平。

中共从成为执政党开始,就强调党的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只有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它的运行才能保持应有的公正性。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大的权力监督、中共的党内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司法检察机构的法律监督、审计和统计部门的专业监督、媒体网络的舆论监督、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等构成的监督体系,目的就是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民主监督作为政党间的一种政治监督,虽然不具有质询、罢免、弹劾等刚性约束,但它是中共与民主党派之间为致力于共同目标和事业而展开的党际互动行为,它所拥有的高层次的政治话

语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是中共民主执政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2013年6月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7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② 萧超然主编:《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专题资料汇编》,第7页,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③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78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6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⑤ 李景鹏:《权力政治学》,第223-224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篇3: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民主,权力

一、现代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性

(一) 民主与法治的共生关系

法治与民主在产生之初就产生了天然的联系, 二者的概念均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制度在奉行平民政体的同时, 就十分崇尚“法律至上”的理念, 并禁绝人治, 当时雅典即设立了反僭主法的大理石碑, 专门规定了一项法律, 允许任何人杀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的人, 可见早在古希腊时期, 法治就已成为民主制度的保障。二者的统一性在后世不断得到论证和强调, 以卢梭为代表的民主理论家将法治定义为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法律予以了明确认定:法律应当是一种公意, 私意和行政命令不能称为法律, 故法治与民主乃实质上的统一 (2) , 民主政治只有通过法治途径来表达。法治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方式, 人民通过法律构建民主程序, 并按照这一程序形成民主决议, 然后再以法律的形式将共同意志凝聚为新的法律, 以解决治理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在这一机制中, 法治既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规范参政者的行为, 也是民主政治的结果, 体现民主议政的结果。民主与法治实乃共生共荣的关系, 彼此互为因果, 互为促进。

(二) 民主与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 并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目标, 这一重要方针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也给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国家治理现代化, 就是要让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其他国家制度实现现代化, 要实现制度现代化, 就必须厘清制度的宗旨和内容, 一项制度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建立, 权利义务如何分配, 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机制, 因此民主政治就成为了制度现代化的基础, 只有确保人民在制度制定和执行阶段的民主权利, 国家制度才有生命力和权威性, 就这一意义来讲, 民主政治就是制度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体现, 实现了民主政治, 党和国家的制度就能顺应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法治现代化 (3) 。国家治理的要义在于“治理”, 而治理的依据只能是宪法和法律, 正所谓“法无授权即禁止”,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对自己私权的让予, 法律是公民理性意志的体现, 国家暴力机关不可再法外施权, 党、军机关更不可自行创设法律。这样的法治模式下, 国家治理者才能真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所以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形式上只能体现为法治, 既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 又要有严格的司法执法机制, 让法律切实成为解决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根本依据, 现代化的制度也才因此拥有了实践生命力。

民主和法治, 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二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得到了有机统一, 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脉络。

二、法治视域下我国民主政治的现实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 法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继续, 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还存在很多发展障碍, 以法治的视域来考察, 我国民主政治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 公权排斥制度, 人治大于法治

我国的公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却尚未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公权力往往超脱于制度的约束力, 甚至形成超脱制度之外的潜规则。其本质原因即在于, 相当部分的公权机关仍然奉行人治而漠视法治。这与我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历史传统有关。人治体系下的制度和规则只能任由个人滥用, 一些掌握公权的领导人员享有制度之外的特权, 行法外之权, 制度之外特权。此时无论是法律制度还是其他制度, 都无法对“人治”予以有效约束, 违法和枉法亦得不到应有制裁。因而, 人治之下的法律是恶法, 仅仅为了个人服务, 此时民主政治反而会受到恶法的压制, 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就失去了表达途径, 民主与法治的联系就此断裂。所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 (4) 。

(二) 公民权利遭遇严重虚置化

公民权利本位是社会主义民主最本质的体现 (5) 。理想状态之下, 公民在民主政治中享有一系列的政治权利, 享受言论、信仰、游行结社自由,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能够顺利的广泛的参与民主活动等等。我国宪法法律亦明文赋予了公民所应当享有的这些政治权利, 但是在一个时期内, 我国的公民权利却遭遇了虚置化的困境。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 公民选举的对象仅限于基层人大代表和基层领导人员,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公民通过选举权来参政议政的能力, 被选举权亦缺乏应有保障, 一系列贿选、破坏选举的窝案是否发生。在其他方面, 游行的审批制制度让很多权利受损的公民无法通过合法示威来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以至于不少纠纷矛盾最终激化成为了更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人民在司法活动中的基本人权亦长期存在重大缺失, 诸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得自证其罪等基本刑事诉讼权利曾始终得不到有效保障, 以至于近年来逐渐曝光的冤假错案越来越多;而诸如言论、结社、新闻自由等各方面的政治权利都曾出现过一些典型的反面案例, 比如重庆村官因评论打黑而遭遇劳教、深圳退休公安领导殴打暗访记者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我民主政治在微观层面的状况不佳, 宪法法律所赋予人民的权利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保障。

(三) 公权私权的两极化境遇致使经济基础受损

公权的强势以及私权的式微, 不仅仅导致宪法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公正、损害法律权威的问题, 还直接对我国的经济基础产生了损害性的作用。在公权私权地位差异悬殊, 民主政治未能有效运行的时期内,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国进民退”“行政垄断”等一系列问题, 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享受着公权力提供的政策性资源和垄断性资源, 规模十分庞大, 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而人民对国有企业低下的工作效率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颇有怨言, 同时民营企业又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举步维艰, 生存率并不理想。

故法治之缺失不仅损害民主政治, 还将破坏民主政治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 使市场经济缺少应有的活力, 创新动力不足, 经济结构转型缓慢, 一些过热行业、产能过剩的行业由于牵涉到了公权机关的利益, 迟迟无法淘汰转型, 这些都源自于公权力过度干预经济, 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受到严重限制, 市场竞争机制失灵, 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继续垄断经济, 当然会阻碍改革。

(四) 法治的长期缺位导致民主理念极其落后

历史上我国人民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人治思想根深蒂固, 民主理念极其缺乏 (6) , 特别是我国封建统治时期对法律的认识带有工具化的思维, 将法律作为训导人民、规范人民行为的“大棒”, 一味强调法律的约束性, 而从未强调过法律的赋权性。建国以后我国曾出现过的法律虚无主义, 与民众对法律的偏见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若按照耶林的逻辑来说就是我国的法运动中, “不法力量”特别顽强。由于法治思维的长期缺位, 人民意识不到宪法法律对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作用, 单纯将法律理解为刑法或者规范秩序的法律, 未能充分认识到法律保护权利、保障民主的一面,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主理念的推广, 以至于一些人的权利受到损害后, 往往不知法、不信法, 一味采取信访、上访的方式维权, 仍然以类似于古代“告御状”“去衙门伸冤”的逻辑来表达诉求, 而对具有终局效力的司法机制则抱有畏惧、厌讼的心理。另一方面, 法治的缺失也使得我国民众对道德伦理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法律, 礼大于法的观念在我国并不少见, 一些重大违法案件中不乏道德审判、舆论审判的影子。

对于法治和民主来说, 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前提条件 (7) 。因而在民众不信法、不守法、缺乏法律思维和法治观念的现状下, 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将充满阻碍。

三、当前我国法治进程对民主政治之推进

我国民主政治的障碍往往都通过法治的方式来解决, 从这一历程中完全可以看出, 法治对我国的民政政治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

(一) 宪法修正案对公私权地位的合理均衡化

公权私权的问题在我国并非单纯的立法问题, 而是牵涉到了更为复杂和广泛的因素。但是就总体上看, 我国的历次宪法修改凸显出了公权私权地位不断均衡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所有制制度, 引入了私有制经济, 并在数次宪法修改中不断提高其地位, 如八八宪法将私营经济表述为“公有制经济的不成”, 对其予以“引导、监督和管理”;九九宪法引入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 并将其界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四宪法则进一步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宪法中关于所有制制度的屡次修改, 实际上逐渐平衡了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

类似的还有私人财产权的合法性问题, 宪法修正案中关于私人财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 从过去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变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又如人权保障问题方面, 零四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 体现出了约束公权力, 保护私权的立场。

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 保障私权 (8) 。所以宪法修正案的制定和实施, 让我国的公权私权二者关系更加均衡, 无论在经济基础方面, 还是私人权利方面, 法治的思维正在改变公权与私权的关系, 而私权的扩展以及公权的规范, 给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民主政治依赖于私权的充分行使, 亦需要公权力的规范与适度行使。

(二) 通过法律赋权确权, 加强公民权利保障

宪法对公民权的保护是原则性的, 而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 公民权利的保障会进一步细化与实质化。比如对人权的保障, 宪法修正案实施之后, 我国相继修改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等保护人权的具体规定, 《行政诉讼法》中则实施立案登记制、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共同被告制度等用以解决“民告官”案件的难题;针对财产权方面, 物权法、不动产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 明晰了私人的产权问题;在政治权利方面, 一方面通过修改《立法法》等法律法规, 对立法机关及人大代表的立法监督权力予以强化, 改变过去人大机关相对弱势的局面, 一方面则大力查出整治选举舞弊案件, 保障公民的选举权, 打击破话选举权的行为, 通过典型案例的查办来维护选举秩序。

公民权利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不断得到保障, 人民对公权机关的监督范围越来越广, 监督内容越来越细致, 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亦得到不断提高。因此法律对公民权的保障, 在微观层面理顺了个体政治权利的行使问题, 也就从宏观上明显推进了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三) 市场主体权利强化, 创造经济自由与活力

法治的推进, 对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亦起到了完善作用。近期的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取消了过去的资本实缴制, 改为认缴制, 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取消年检制度并改为年报制度等等, 极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 从根本上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建立公司, 同时监管制度亦适当调整, 更加贴合市场经济的监管规律, 过去一些形式化的诸如验资、年检等监管措施予以淘汰。

“法律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产权, 务使有恒产者有恒心, 不断扩大再生产;法律保障交易安全, 促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增加经济总量;法律规范市场秩序, 有效防止霸王条款和劣币驱逐良币, 维护市场健康运行;法律抑制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 防止赢者通吃, 救济困难群体;法律公正地解决纠纷, 防止市场变成丛林世界” (9) , 在法治建设中, 市场主体的权利得到了强化, 法治给他们带来了更加广泛的经济自由, 让市场主体能够根据市场竞争的变化而做出不同应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将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强大, 市场主体将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表达自身诉求, 维护自身权利。

(四) 民主理念透过法治建设不断推广

我国近年以来法治建设的进程加快, 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无疑在社会公众中间树立起了民主法治的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决议, 让法治成为了举国瞩目的焦点, 关于法治的论述、学习、宣传等活动逐渐涌现, 民众在四中全会的引领下进一步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此同时, 我国完成了三大诉讼法的修改, 并首次确立了立案登记制, 理顺了涉法信访等问题的处置机制, 让民众能够更加有效的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立法法》的重大修改亦让民众可以广泛和深度的参与立法工作, 特别是行政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听证会、座谈会等制度不断完善, 打通了民众监督行政权的重要渠道。同时一些典型的冤假错案在当前不断得到纠正, 诸如呼格案的重新宣判、聂树斌案的专项听证会等等, 都有力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在公众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亦通过这些典型案例让更多人深入体会到了法治的精神和理念。

四、全面认识法治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地位

法治正在改变着当前我国的民之政治建设进程, 从宪法法律的制定与完善, 到典型案件的公布与纠正, 再到中央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决策, 我国法治建设正在飞速的推进和发展, 民主政治所依赖的公民权利、经济基础、文化观念正在朝着有益的方向不断推进。从我国的法治历程中, 应当可以看到法治对民主政治的巨大促进作用, 这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经验, 值得我们总结与提炼。

(一) 缺乏法治的民主政治可能异化

不要法治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这一点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文革时期所谓的“大民主”以及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学生风波, 均产生于法律虚无主义, 而这些所谓的“民主运动”缺少法治约束, 最终都异化为武斗、动乱等等违法暴力活动, 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当前基层的一些贿选案件, 亦显示了缺少法治保障的民主将完全流于形式。因此缺乏法治的民主可能异化, “只要民主, 不要法治”的观点是错误的, 缺少法治的民主政治是虚伪的, 我国必须在法治的大前提下建设民主政治, “就中国当下而言, 良性的民主选举不是争论在多大范围内推行直选, 而是如何将现有的选举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 (10) 。

(二) 法治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先行路径

虽然民主是法治的前提, 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仍然依赖法治建设的推进, 法治不仅仅对民主产生保障作用, 它还具备一定的引领作用。民主政治需要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支撑, 才能形成实质性的治理模式, 而法治能够改善经济基础、推广民主文化理念, 完善公权私权的关系、优化政治权利的行使机制, 这些都能进一步夯实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同时法治状态下的法律和司法活动本身就具备教育作用, 将对民主理念产生良好的推广和宣传, 因此法治应当是民主政治的先行发展路径, 民主政治必须通过法治的轨道, 方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 法治是推进民主建设的有效手段

推进民主政治可以采取多种手段, 一些国家地区就采用领导人主导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政治改革, 但最佳的途径仍然应该是“法治”。法治本身所具备的稳定性和强大的约束力, 是保证民主政治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同时法治体系下的司法活动本身具有独立性和科学性, 能够在民主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当社会公众对某一问题拥有集体性的偏见或者误解时, 法治及其司法活动能够提供公正的、科学的解决机制, 以弥补民主政治的缺陷, 对于避免“暴民政治”来说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

注释

11包心鉴.开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新时代[J].党政研究, 2015 (3) :1.

22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48.

33 江必新.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J].行政管理改革, 2014 (9) :29-34.

4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177.

55 胡连生.公民权利本位: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走向[J].长白学刊, 2004 (4) :25.

66 丁锐华.中国缺乏法治传统的原因分析[J].理论前沿, 2009 (17) :31.

77 叶竹盛.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法学家季卫东[J].南风窗, 2013 (2) :84.

88 王利明.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99 高鸿钧.拉动法治的三驾马车[N].人民日报, 2015-5-20.

篇4:电视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功能

关键词:电视;农村;民主政治;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66-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电视传播活动在量的方面扩大了社会信息交流。农民由此可以很便捷地接收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政治信息。电视为农村民主政治提供了发展机会,为农民民主权利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电视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电视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不仅突破了传播的时空概念,改变了农民接受政治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同时,它还以更通俗的语言和更感性的图像为介质引导农民政治心理重构和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识、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1.在转变农民已经习以为常的落后观念、甚至是封建保守的观念方面,电视媒介已经成为引导农民政治心理生成和增强农民民主意识的第一来源。相对来说,报刊等媒介的传播范围、传播效应及群众参与度是难以和电视相比的。农村地区的媒介信息渠道主要是电视,而且占绝对优势地位,新媒介(互联网络)的出现对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并无多大改变,对农民的政治生活更无多大影响。据调查,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获得政治信息的途径比较有限,并且缺乏及时和有效的政治沟通,相当部分农民的文化层次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电视的文本声像传播方式更易为农民接受和理解,仅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就吸引了相当多的观众。

2.电视媒介为农民政治心理重构和民主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民政治心理错位与民主意识的薄弱而导致正确决策难以推行的例子在社会实践中并不少见,加之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使得农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绪和政治情感相结合的价值动机再次发生扭曲。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和女性频道是全国第一家政法专题频道和女性频道,覆盖范围至长沙及周边2500万受众,其传播导向以破除迷信、普及法制、发展经济为理念。这些节目提高了村民的政治觉悟,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民主热情,增强了民主意识。越来越多的女性电视形象,使男女平等的观念在农民中越来越普及。在公权和私权发生纠纷或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有可能发生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时,农民们更愿意找电视媒体,而不愿意向国家诉讼机构寻求救助机制。这时候,电视媒介就恰恰充当一种“催化剂”的作用。正如有的村干部所说:“不管政策和后果,动不动就找记者。”在这种具体活动的影响下,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获得提升。

3.电视对农民民主意识还具有潜在性影响。电视作为一种外向型、调适型大众传播工具,其传播对象是不特定的。在受众的知识结构水平不同的情况下,为了迎合更多受众的文化需求,为了争取生存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节目将越来越开放,这个开放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物质文化层次的群体,这也就意味着节目更加民主,更加文明。虽然节目的制作者在传播这些信息时,并不是出于为农村受众而制作的,也不一定有引导农民模仿和追求的意图,但客观上却产生了解放农耕思想,增强民主观念的潜在效果。

从现实情况看,电视引导农民政治心理重构和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可以肯定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电视同样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

二、电视有利于推动农民的政治参与

1.政治参与是指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的活动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除了受社会经济地位和参与对象的影响外,也因其对政治信息掌握的多寡、参与途径的选择、自身政治文化有关。充分的政治参与,得以知情权的实现为前提。或者说,有效的基层参与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公民只有充分知情,对政治情况有正确的全面的了解,才能在投票选举中作出理性的选择。因此,要使充分又有效的政治参与得以实现,就必然要使公民有足够的信息渠道以及时、真实地得到政治信息,从而使他们在表决、投票选举时真正实现其权利,在实质上成为权力的主人。正如戴维·赫尔德在谈到参与式民主时所指出的那样,参与式民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开放的信息体系,确保充足信息条件下的决策。电视对各种政治信息的传播扩大了政治参与的范围,直接推动了农民对具体政治事件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积极参与政治。就此而言,电视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电视为农民发表意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使电视媒介成为社会的声音

在权利保障和制约机制中,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对许多地区的村民自治选举都进行了新闻监督式和法律评论式的报道。这些报道不仅唤醒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更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调查,有的农民认为,从电视上及时地看到国家政策和时事,获得很多现代信息,提高了政治觉悟。有的农民则认为,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认可了电视所宣传的各种价值观念,并一定程度地模仿或效仿其所宣传的某些具体政治行为。如有些湖南农民在看完电视台播放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海选”村委会的电视镜头后深受鼓舞,举家或结伙从广东赶回来踊跃参加选举。农村青少年由此还可通过政治参与成长为更具民主权利意识和民主行为能力的现代公民,并在参与中体现自己的人格和价值。

3.电视直接宣传政治观念,展现政治态度和政治感情,加速政治文化发展进程,是传播、维持和延续基本政治文化的有力工具

通过更多类似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的电视节目的不断转播,政府由此也在社会中获得了连贯性的信息来源。在经过对广泛而大量的农民政治参与信息的整合和处理,对多元利益关系的协调后,政府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了执政水平。这种行为直接彰显了政府的政治行为文明,深化了民主价值,营造了民主文化,使现有的政治体系更加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反过来,由于电视在农民和政府中起沟通政治信息的作用,它使得获得政治信息的农民越来越多,参与的人数进一步增加,人们看到民主的潮流每天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从而开始寻求合法政治参与的途径来实现自身的权益。

三、电视有利于加强农村民主监督

所有的电视新闻舆论的出发点都是分析并传导连接不断的时事和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新闻节目的出现改变了电视的娱乐性质,体现这个趋势的主要标志就是电视新闻报道和民主法律评论节目的发展。电视新闻和评论通过宣传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传播法治文明的现代理念对农村的政治活动施加影响。同时通过弘扬社会主旋律,针砭时弊,揭露腐败,以弥补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漏。农村观众非常乐意收看反腐倡廉,揭露社会丑恶面,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电视节目。如湖南经视和长沙政法频道播出的几档法律说报类节目。这些节目能发动缺乏政治信息的、占人民群众中最多人数的农民群体参与到民主监督中来,推动当权者提高政治行为的透明度。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1.电视是推动农村民主监督进程的最佳媒体之一

我国舆论监督一直有着强调群众观点的传统,十分重视协调各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发展。农民需要借助特定的组织体系和最佳的媒体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于是,通过比较自身环境,发现电视媒体是最好的选择。电视舆论适应着民主政治所营造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政治民主化进程又需要电视舆论推动农村民主监督的进程。由于电视台的商业化运作和电视文化的价值定位,记者和编导们自然会帮助观众寻找信息、设置议题,而对于揭露贪污腐败、脱离群众、营私舞弊、压制民主的新闻和评论往往最具商业卖点,也迎合了文明、民主的电视文化价值。这些批评和监督使普通农民享受更多的知情权,增强了政治透明度,教育了农民,鼓舞了农民。许多农民认为,现在农民的政治知情权比以前要充分得多。于是,他们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看,应该这样做”,“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在这种共识下,久而久之,农民观众就会对电视产生了极大的信任感,自觉地模仿或效仿电视里的情形对所关心的村务事件进行监督、举报,甚至直接通过电视媒介曝光。

2.电视促进农村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群众普遍关心的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实际问题。如新上的经济项目、村里的公共财产和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村干部的工作情况等。在过去,村务信息只被少数为追求特殊利益的干部所垄断,并不是每个村民都能获知这些村务信息。现在的民主监督必将提高政治的透明度。农民把要求反馈给电视,借助电视的声音来呼吁自己的权利。电视台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开报道和公开评论,普及民主法治、公平平等、“知情权”等理念,形成社会舆论监督和批评。与此同时,由于通过电视启动型报道反映的农民要求同时影响到立法者的理念,使得更好的实体法被制定出来。通过多向交流,迫使垄断村务信息的干部不得不推行村务公开管理制度。电视传播的这种多际效应有利于沟通干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强化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和加强廉政建设,推动农民自觉管理和监督村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四、电视有利于促进村务决策民主化

1.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之一

要做到管理民主,就得实行村务决策民主化。通过精心论证,统筹兼顾,把多方意见纳入决策层的视觉,减少决策中的失误和盲目,体现民主管理的村务民主决策,是具有现代政治文明意识的农民运用公共权力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农民是征购提留、计划生育、种养指标等各项村务的最终承受者,村务决策直接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利益。电视媒介对村务决策及其执行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它可以唤起村民对村务的关注和讨论来提高村务决策的民主性和公共性,并促使村干部重视和采取相关措施,制定和执行良性决策,从而推动了决策民主化的实现。

2.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瞬息万变的政治形势,使得农村工作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决策越发凸现得专业化、综合化

面对这种局面,单凭个人经验和好恶习性进行决策显然无法符合合理、规范、高效的科学决策要求。加上村干部决策层内部集体讨论局限于形式,普通群众在政治信息不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参与。电视媒介虽然不直接参与村务决策,但其触角“侦探”各地村务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将之公开化报道,同时搜集各项国家政策和预见性信息,唤起了村民对村务的关注和讨论、对村务决策权的浓厚兴趣。尽管不是每位村民都能参与村务决策,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村民意见将会在决策过程中得到讨论。尽管不是每位村民都能监督决策过程,但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3.电视降低农民参与村务决策的政治成本,村民们也能够回应电视的正面导向,主动给村务决策层提供信息,向他们反映要求,从而影响决策过程,达到克服特殊利益,完善民主决策的目的。

电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弥补信息渠道的不足,营造舆论支持环境,影响村务决策者。电视的这一功能是由于村干部本身所掌握的官方信息渠道或者组织渠道可能存在信息供应不足问题,也有可能是由于村干部自身文化素质所导致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成熟。电视的实像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是多种手段综合组成的生动丰富的真实形象,因此,比单独的言语或文字传播更能弥补村干部因信息渠道、组织渠道和知识结构所导致的对某些信息的歪曲和忽视。另外,电视营造舆论支持环境,激发村干部主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受封建宗族意识影响,一些村干部独断专行,靠个人情感、好恶、主观意志做出判断,造成村务决策独断性和封闭性并存。电视媒介赋予刺激信号的某种意义,通过宣传现代政治民主意识,解释既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劝告和说服村干部转变观念、最快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目标(如退耕还林、举村移民、村务公开等),全体村民在民主沟通和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相应的村务决策,从而促进村务决策的民主化。所以,从村务决策民主化的角度来说,电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4] Richard Davis, The Web of Politics?押 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London, 1999.

篇5: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中国政府从1999 年,当时政府上网工程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差不多10 年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在这10 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政府最近这些年电子政务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2008年、2009年之于电子政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年份,甚至可以说是个转折的年份。从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大部制改革,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对电子政务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外,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从国信办的一个组负责协调转变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个处,成为政府职能部门下设的常设处室,这是一个小突破,也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带来契机。

1)G2G:政府间电子政务

通过这么些年电子政务的应用,我们国家对于经济管理的管理的水平,管理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典型的政府信息化的项目都是从这方面取得的,例如税务的信息化,海关的信息化。对于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也显著提高了国家的经济管理水平。这方面的一些成果,应该是全局的,例如税务信息化在整个国家的税务的体系里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产生了很好的成效。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先进工具,并可以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提高电子政务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跨部门信息共享是业务协同的基本前提,业务协同是信息共享的重要目标。电子政务使得不同政府部门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是我国政府管理持续创新和构建阳光政府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等渠道,公众能够获得不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参与政府的决策,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因此,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用,将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新的技术保障和实践模式。

在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可见政府信息网络化在社会信息网络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内部,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联系,既提高办事效率、质量和标准,又节省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机关的各种数据、文件、档案、社会经济数据都以数字形式存贮于网络服务器中,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机制快速查询、即用即调。经济和社会信息数据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收集的宝贵资源,如果以纸质存贮,其利用率极低,若以数据库文件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服务于政府决策。

推进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有利于促进公文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有利于促进公文的高效运转;有利于促进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办公;有利于促进机关内部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提升机关行政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推进部门户网站建设,使之成为我部服务社会公众的重要窗口,对于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作用,能够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非涉密政务信息,增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有助于密切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和行政为民意识的增强。同时,通过上网公开政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有助于增强工作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

2)C2G:政府-公民间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为公共服务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电子政务具有便捷、高效、互动的特征。发展电子政务,可以拓宽政府与社会的沟通渠道,改善沟通效果,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业务,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面向不同服务对象和采用多样化服务手段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提高信息化的公共服务水平,可以构建更好的政府与公众关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使我们的政府更亲近公众,提供更好、更可靠的公共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6月20日,对众多网友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年前总书记到强国论坛,并以实名登录和全国网友在线交流,总书记一共讲了五段话,其中这一段最让人难忘:“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听说总书记来到强国论坛,论坛在线的网友顿时激增,由于网络堵塞以至许多人无法在第一时间里看到总书记的这几段讲话。这一幕历历在目,让人记忆犹新,而一年之后,人们再回顾这一幕的时候,中国所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能体会到总书记在强国论坛和网友的交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民主政治正在发生变化。

从中央到地方、从被动到主动、从低调到高调、从沟通到办事、从习惯到能力,网络成为了民意的绿色通道,“网络问政”成为时尚。“网络公民”也正成为“网络问政”的主角。从一位人民代表在强国论坛向网民征求提案到各地的代表也都通过网络媒体向网民征求提案;从强国论坛的“E两会”、“E两会提案”到“E政广场”,在强国论坛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民问政的长效机制,虽然这种机制还没有法律的规定,但是接受提案的单位已经研究并回复网友的建议,也就是说,网友不仅是在发表意见,意见也正在进一步受到重视。

网民的发言正在影响政府决策,从民生到反腐;从“网民问政”发展到“网络问责”;从依法行政到执政为民,网民的声音无所不在。特别是网络反腐,纠正行政执法的错误,政府官员开始习惯于通过新闻发布在第一时间内与公民沟通,而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网民的批评,有的批评如雪片,网民的批评能在官场上引起的震动,并促使政府迅速纠正错误。这是网民的力量,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力量。

篇6: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功能

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随着人们的生活从低到高发展,政治也在进行演变,每个时代的政治发展都有其特征,在原始社会当中,大家没有分工,没有生活差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人民产生了惰性,而现代政治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结构功能的分殊化。我理解的结构功能分殊化是指结构的细分和功能的专门化。传统社会的政治分殊化程度较低,往往是一个政府机关承担了不同的几个方面的功能,或者是一个领域由几个政府机关来管治。这样一来,大家的职责不明确,发生政治职能的缺损或者重叠现象,就容易导致问题没人解决,或者发生问题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是对政治权利比较不合理的划分。

随着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社会的分层越来越多,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繁杂,从前意想不到的问题都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暴露出来,从前那种不明确的分工已经无法解决了,所以作为政府就要不断完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问题划分出不同的部门来解决,在责权的划分上就要明确,要公平,细到某个小组甚至个人,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分工要合理,才不会使人们有怨气,社会才能稳定的运转,所以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分殊化是必然趋势。

我觉得,现在政治在一定意义上朝结构功能的分殊化演变,是一个进步的表现,是政治现代化的表现。马克思说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那么政治结构功能分殊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对于建立一个精干,高效,廉洁,民主的政府有重大意义,结构功能分殊化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职位分得越细,专业知识就分的越细,那么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就越深入,那么能够在政府工作的人员必定是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层政治家的专业化,大家的思想进步了,社会才能进步。而且有利于大家提高工作效率,每个部门相互配合,不仅能将事情干完,而且能将事情干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部门越多,监督的人就越多,不会发生权利垄断现象,大家相互制约,权责统一。

上一篇:骨骼、关节与肌肉教案下一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