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023-04-19

第一篇: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大经验

房宁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历史环境、现实国情,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起点和基础;而满足当代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则是推动和塑造当代中国民主的决定性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实行民主政治的历史原因是有差别的,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社会内部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出现在上下层阶级革命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式民主的主题与鲜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反抗外来压迫的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原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欧洲国家有较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即实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双重开放。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民主实践。在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也由此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在长期和反复的探索中,中国民主建设取得了自己的重要经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思考与比较,民主的中国经验中有四条尤为重要和值得人们关注。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

从18世纪欧美工业化时代,到日本19世纪的明治维新,再到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人类工业化时代民主政治的实践经验共同验证了,保障人民权利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动力。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这是中国民主政治产生的巨大社会推动力的结果。

然而,权利保障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集中国家权力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最具特色之处。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西方舆论将中国模式称为“威权主义”,即经济自由与政治专制的结合。但中国模式与威权主义有根本不同:中国现行政治体制,并非以一人、一党、一集团的一己之私为目的之体制,中国现行政治体制是用以集中资源,统筹安排,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性发展之体制。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经验证明,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会导致“分配性参与”,其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通常会导致社会冲突和动荡。

中国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一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协商的本质是寻求利益交集,寻求最大“公约数”。二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让各种意见充分发出,通过交流讨论使各种意见取长补短,避免片面性;也有助于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三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

民主的本意是实现多数人的统治,为什么推行和扩大民主会在一些国家导致混乱?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权利的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权利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方的权利观,或认为权利与生俱来,即所谓“天赋人权”;还有认为,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法定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但西方的历史经验也证明,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社会进程,宪法和法律本身就是一部权利实现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权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人们只有在具备了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中国主张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逐步地发展和扩大人民的权利,逐步提高人民享有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质量。

第四,在民主建设和政治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

从比较理想的状态设想,民主政治和体制改革应预先进行准备和计划,然后付诸实行。这也被称为“顶层设计”。这在历史上亦有先例,如:法国大革命后的《人权法案》,美国独立建国后创制的美国宪政体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代表的新中国的一系列政治制度等。这些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机遇,这就是社会革命开辟的历史新起点和发展新空间。而改革与革命不同,不是“推倒重来”。形象地说,革命好似“新区开发”,而改革好似“旧城改造”。改革时代的“顶层设计”是罕见和困难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是通过实验分散进行而不是轻易采取“一揽子”方案。所谓从问题出发,是将改革的起点设定于具体问题,从现象入手。在尚未认识事物本质的情况下,圈定本质的范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改革的尝试,通过部分地解决问题,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

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也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的成功策略。任何改革都必然要面对风险,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冒没有退路的风险。政治体制改革一旦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全面失败,国家和人民就要承受不可弥补的损失,几代人的生活就有可能被毁坏。前苏联的改革与崩溃亦可谓殷鉴不远。因此,改革试点可以规避整体风险,可以规避颠覆性风险,本身就是退回机制的一部分。改革难免失误,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此文摘编自新著《民主的中国经验》。)

2014-01-09环球时报

第二篇:《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本状况,知道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新中国首都、国旗、国歌等会议内容,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简述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1954年前后政协的作用和职能,区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不同;

(3)了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本情况和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结合日常生活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4)知道五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课外材料,归纳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归纳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提高自身归纳能力,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运用调查访问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通过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景象访问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自治区划制度实施情况。

(4)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大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和发展基本脉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前景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大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以及意义。

2、难点:

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项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动画《开国大典》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动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快更好的进入主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段动画反映的事哪件事吗?这件事又怎样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我们熟悉的开国大典的场景,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斗争的结果,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讲授新课

(幻灯片逐步展示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洪秀全的选择?康有为的选择?孙中山的选择? 学生回答:…… (“四有二无”的人间天国,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 列表总结:并进一步提问,毛泽东的选择是什么? 提供材料:

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 《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附〈延安归来〉 》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百年的民主道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苦苦追寻着适合中国的道路。传统的就是农民起义行不通,单纯的向西方学习的民主之路行不通。我们只有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之路才可以救中国。 材料过渡: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

教师过渡:正如习大大所说,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必然选择! 那么我们的这样的民主之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之路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在上课前,我已经发给各位同学一张纸,在这个表格中有一些信息,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分组协作完成表格,完成后由每一组同学推荐一位同学展示你们这组的成果。

(设计意图:尽管三大制度是本课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史实是课标要求,但是,这些内容书本有详细的叙述,我希望通过阅读课本协作完成表格,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格附在教学设计的后面。

教师利用学生协作完成表格的时间在黑板上写下: 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

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计划学生5分钟完成表格,教师深入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回答:……

教师适时指导鼓励!

教师提问:大家总结的非常好!通过完成表格,我们基本上已经对三大制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我们的民主的实现形式,请大家看黑板,我对这三大制度有一个简单的总结,请同学们结合刚刚我们所了解的,说说如何看待这几个字?(设计意图:进一步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深入理解一些概念) 学生回答:……

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

提问:过渡是重点,如何体现过渡二字?《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提问:创新如何体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治制度又是什么?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它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等原则; ②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问:我国的民族原则是?那依据国情如何体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大杂居、小聚居。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

教师总结: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民主实现方式是?那民主实现了,得通过什么来保障?

法律

在辛亥革命后、建国初期、过渡时期我国曾颁布过三部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指出这三部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通过几则材料进一步体会这三部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的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略 探究

结合刚刚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学生回答……

建立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 艰难漫长而且不断完善的过程

教师过渡: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建立,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作为新中国民主的设计者毛泽东有着非凡的自信。

材料展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这是何等的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信的选择!

如果说毛泽东的自信来自革命乐观主义的话,那今天,我们的自信来源于什么? 学生回答:……

展示三则资料:19

49、19

52、2014年GDP的对比;2015年阅兵;微信流传的藏族青年夫妻的婚纱照。 通过同学生一同分析资料,进一步得出我们的自信有依据。三大制度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必然选择! 课堂小结: 展示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通过材料内容的阅读进一步总结本课内容。 课后作业

访问身边的人大或政协代表,进一步感悟习大大的这段话。

板书设计:

本课总结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艰难的选择平稳过渡(政治协商制度)必然的选择开拓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据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信的选择

附件:

导学案 表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代表地点内容背景意义 表二:

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程发展阶段建国初1954年1956年1982年发展历程

表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地点背景内容意义地位 表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则自治区的成立含义作用

第三篇:高中历史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一

学科:历史

总计第18课时 课题:第五单元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参备人:

备课时间:2009年11月17日

讲授时间:2009年11月30日 教学目标:

(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个省级自治区。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

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教学重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导入新课】:

在194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时,毛泽东说:在过去28年的长时期中,“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领导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走更长更艰难的道路。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提问:英国、日本、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新中国将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新政协召开的历史背景

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基本结束

2、政治上: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3、思想、路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了思想、路线准备。

(二)、新政协的召开

(1)准备:1949·6新政协筹备会议在北平召开(全面筹建新政权工作) (2)时间、地点、代表:1949·9

北平

(3)主要内容

①、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内容:a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b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

B性质:临时宪法

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等六人为副主席)

④、确定了国都(北平→北京)、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纪年(公元)

(三)、新中国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时间:1949.10.1

(2)内容

①、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

②、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

(四)、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代行将来召开的人大职能

2、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1954年一届人大以后

(1)性质变化:→(单一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2)职能变化:代行人大职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1)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以后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战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条件:(1)《共同纲领》规定

(2) 政治稳定、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

(3)新中国举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

2、创立:一届人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54.9

北京

(2)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特点: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D意义:a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b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

②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③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学思之窗”:(1)思想来源: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的学说、五四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 (1)中国有国家统

一、民族融合的历史传统

(2)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3)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的愿望

2、党和政府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

(2)民族政策:民族域自治制度

含义、五个自治区

3、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

(1)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3)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调动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同时,也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建设。1954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因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有过合作的基础,民主党派也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所以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必然。为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少数民族大团结,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四篇: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p.25)。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特定的政治主体,都构成一个由相应的次体系及外部环境组合而成的生态体系[2](p.124)。如果把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作为研究对象,其体系内部各次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有机互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整体,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的运转,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贯穿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必然性、秩序性、常规性,就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体系中各内部体系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站在政治生态视角,探究当代中国民主

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及其各要素各安其位,发挥自身的位置功能,通过各自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优化,就会促进民主政治体系整合为有机整体,进而成为民主政治体系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要实现其自身发展,就必须把握好民主政治生态定位规律。

(一)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摆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位置

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制度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建立民主政治制度为己任,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而奋斗。在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政治形式,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实现广大人民利益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样就必然要求一个既能够集中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又能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核心。在当代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能担当这一重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民主政治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且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科学的统一,制定并实施了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各项政策和法律制度就无法真正得到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就不会得以实现。

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实质就是要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求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领导人民严格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必须把民主政治建设的生态定位放在服务社会发展上

社会环境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任何生态体系,都离不开其赖以产生的源头。在自然-社会生态关系中,自然生态乃是社会生态赖以产生的源泉,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根基,没有自然生态的依托和奉献,社会生态就无以存在。同样,社会环境也是民主政治体系运作的生态源,社会生态就是民主政治生态的基础和氛围。民主政治体系绝不能跳出社会环境、脱离社会体系的制约。没有社会体系的规约,民主政治体系的生长就会漫无节制。民主政治体系寓于社会环境之中,同时民主政治体系也不可能拒绝社会环境的滋养。没有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民主政治体系的运转就失去动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实际,任何政治文明、政治形式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服务社会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唯一合法性前提。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与之相适应。民主政治也是如此,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关系中,国家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强权专制政治使社会处于弱势状态,这种反生态的关系状态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的权利观念的强化以及社会民主运动的展开为前提,国家与社会有了明确的界分,民主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发展处于均衡状态,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合作,形成和谐相生的生态体系。而今,民主政治正向着更为高级和完美的、以社会为主体的生态和谐阶段发展,社会将处于主体性的强势地位,民主政治的社会工具性更加强烈,由社会领导者向社会服务者转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民主政治体系的最大目标和政治合法性的唯一前提。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遵循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中国民主建设的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紧紧围绕社会发展主题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多元需求,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党的八大就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这一需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并写进我国新宪法,用更加明确的表述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确定出来。

(三)必须把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及权利尊严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终极目标

人的自由与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是检验民主政治合法性的试金石。当代英国政治学家戴维·赫尔德认为,民主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标准[3](p. 324)。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政治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形式。在政治生态理论看来,民主政治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民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因而不能离开对它的制约。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民主政治应当是以人类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有限民主政治”,即把民主、权力限定在人们——无论是民主多数还是民主少数均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不能超过的边界,就是人的自由与权利。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来源于它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一旦失去对人的自由与权利的制度保障,民主政治就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合法性基础。

切实保障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当家做主的地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真正在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受宪法保障,集中体现在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也体现在人民有权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扩大人民对权利的享有和对于权利自由的保障。要通过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1](p.26)。要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要加强党的执政制度法制化建设,加强人权保障法制体系建设,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相关权利的法制保障,进而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实现科学发展。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民主政治体系生态平衡表现为民主政治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民主政治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在结构上有机关联和互动,在信息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上处于均衡、平稳与开放的状态。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遵循政治生态平衡规律。

(一)必须坚持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直接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对人民民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与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而要发展人民民主,首先必须发展党内民主。从党的地位看,党处于国家政治体系的核心,不少党员处在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这种情况决定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必将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产生制约并发挥主导作用。从党的任务看,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党内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能够按照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序进行,国家法律和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就有了可靠的民主保障。

党内民主必然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并影响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领导核心地位和模范表率作用,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民主的发展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内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对国家和社会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有着直接巨大的影响。党内民主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内在要求。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经过新时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党明确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4](p.236),并以之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人民民主,通过对党的章程进行多次修订和一大批党内民主法规的先后颁行,初步确立了党内民主的制度框架。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民主实践中很多新的创造和经验也为党内民主提供了源泉和很好的启示,正是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互促进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归根结底决定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也对经济基础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民主政治的扩大,进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经济,它要求资源配置和生产决策以价格为基础。市场经济还具有经营者的主体性、平等竞争、自由协约等特征,客观上为政治民主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经济制度基础和思想观念基础。因此,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才能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主要表现为社会的传统文化及其政治价值导向、当前社会文化意识主流、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趋向、民众的文化素养及其政治意识等。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消极影响较为严重;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已成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西方文化的渗入,需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文化对于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引领、指导以及深刻的影响作用,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存在于社会与自然的大环境中,与其生存环境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当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自然界就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源源不断的滋润和供养。当人们无视自然界的生态化存在和主体性要求,破坏自然界生存规律的时候,自然界就会通过其惩罚性的反生态手段报复人类,给人类以警示和教训。如果人类有关与自然相处的民主政治活动(包括民主决策等)符合生态建设规律,就有利于人类自身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在破坏自然生态的同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由民主自身的属性决定的。民主政治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是约束、指导人们政治行为的政治制度。离开了制度,民主将失去自身应有的政治价值。民主制度就是以法律为支撑的政治制度体系。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p.168)要使社会主义民主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具有普遍约束力和相对稳定性,得到法律的保障而不受任何侵犯。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要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获得其国家意志的属性,具有任何人不可侵犯的尊严和权威,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破坏民主的现象[6]。在立法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司法方面,要保持司法机关应有的独立性,切实保证其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外力干涉。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反复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使每个公民知法守法,同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和内容,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只有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赢得了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也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制定出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并保证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只有人民认为是合法的规范,才能把它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法律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同时,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又有赖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同这种地位相适应的各项权利,行使这些权利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制裁侵犯人民民主权利行为的方式和途径,都需要通过法律来确认和规定,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政治体系都具有不同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民主政治体系由低到高的发展,要遵循渐进规律,梯次发展,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政治生态渐进规律。

(一)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民主政治建设应梯次发展。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一般是先通过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发展到质的变化,其中量的积累过程就是一个梯次发展的过程,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如此。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民主政治理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民主政治形式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民主政治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矫正,这就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梯次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民主政治的接受也要经过一个从发现到认识到运用的过程,而且不同的人群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要求程度和参与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过程和差异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然要梯次渐进地向前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缘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较差,尽管享受大开发政策,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城市由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而农村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与城市差距较大,一些老、少、边地区依然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另外,不同职业和不同行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不同劳动性质的群体,经济差别也很大。不同经济基础必然要求不同的民主政治形式与之相适应。这也是民主政治梯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知识文化素养差异较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主体资源。但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受教育水平存在差距,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差距也很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层次性。这也要求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一层一层地梯次向前发展。

人口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梯次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这种人口数量因素制约着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决定了我国目前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是基层民主政治。民主的较高形式是直接民主政治,但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直接民主政治,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另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势必对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必须允许不同形式、不同进度地发展民主政治。

(二)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领导、有组织地推进。在当代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让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单靠个人自发产生民主意识、自觉形成民主行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全体人民组织起来形成强有力的人民民主政权,才能使民主成为一种制度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7](p.79)。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在当代中国,领导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广大人民建立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国家的民主政治生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合理协调不同利益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最广大人民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二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原则。共产党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活动准则,通过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相统一的原则。四是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我国的民主制度不仅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且要求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在各方面的权利。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国家立法机关充分发挥和行使其立法职能与执法监督职能,不仅要建构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程序规范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文明、有序的活动过程,其运行必须以法定的、可遵循的程序和时序为依据。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如何用好自身手中的权力,必须通过相应的民主程序来加以规范。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包括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和运行,这些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才能得以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还涉及各种政治资源的配置、各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各种政治规范的形成等,都要通过法定程序有效进行[8]。民主政治建设如果不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就一定出现无序和混乱,最终必然偏离正确的方向。

(三)必须坚持民主政治建设分步实施

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当代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必然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民主建设要经历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当代中国是在经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基础上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尽管民主自由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但封建意识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民主政治建设要逐渐分步实施的因素之一。民主政治建设总要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敏感度极高的改革,风险和难度很大,必须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步骤,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各项改革相协调,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民主政治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分阶段进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社会特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建设也要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争取主权民主阶段。这是中国人民权力实现的开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争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二是实现经济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体现在将政治权利与自由权利置于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实现经济平等,使最广大的人民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三是在实现主权和经济平等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人民的个人权利与自由。这就是未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努力方向。

民主政治建设要立足国情有计划实施。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经济增长较快但发展很不平衡,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显著增强,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做长期准备和长远思考。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进程。必须立足本国国情,遵循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按照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安排,科学设计和制定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远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不断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迈进。

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生态制约规律

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政治体系的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同时也相互矛盾、相互制约。政治制度的制定充满科学的、合理的因素,都有其独到的优势,但必须进行不断地修正并加以制约,否则其优越性就难复存在[9]。民主政治尽管是当代世界主权国家诸种治理形式中最为先进的政治实践模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权力——也是由民主权力转化而来的政治权力——具有无限膨胀的本性。民主权力的扩张和冲动,会给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伤害[2](p.343)。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对民主政治进行必要的制约,弥补其不足,使其更臻完善。

(一)必须发挥法治国家的制约作用

坚持维护和树立宪法尊严。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10]。宪法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我国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的,是党的正确主张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宪法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是宪法成为民主政治的前提。维护和遵守宪法,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对社会利益的侵蚀,从而为公共权力的自主性设置最高限度,这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我们实施的依法治国是人民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法治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权,必须通过法治使最易专断腐败的政治权力也能依法行事。在实施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政权力。为了既保障公民权利,又使行政机关在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中有章可循,必须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通过法律规范政府权力,通过法律监督防止政府权力滥用。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力量和监督力量,把权力彻底关进笼子里。

切实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在新形势下,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督行为必须进一步规范。要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要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要加强责任追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确保执法权力正确行使。

(二)必须发挥社会组织的制约作用

社会组织通过分担一部分公共权力发挥制约作用。英国政治学家杰拉德·克拉克认为:“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的、非营利的专业性组织,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与公共福利目标有关„„非政府组织包括慈善基金会、教会发展机构、学术思想库及其他有关诸如人权、性别、健康、农业发展、社会福利、环境等问题的组织”[11](p.296)。社会组织相对独立于国家及其政府,又是国家及其政府的合作者。因为它来自民间,不是官办组织,因而不受制于政府,而且由于其公益性价值追求和公共属性,它还是监督政府行为的制衡性社会力量。通过将一部分公共权力分给社会组织承担,不仅会对公共权力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是基层民主得以充分实现的有效形式。

全面做好社会组织的完善和自我发展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组织的发展程度,表征着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因此,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完善和发展,政府要摆脱传统封建“家长制”作风,从自身是公共权力唯一拥有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多元治理。政府要把原本属于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和权力归还给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独立地参与决策,增强社会管理效应。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民主建设。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基层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分担了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发挥较大的作用。

(三)必须发挥民主政治体系自身的制约作用

充分发掘民主政治制度自身的制约功能,防止民主权力无限扩张。民主尤其是现代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在人民对民主制度的安排中已经预置了“民主防腐剂”,也就是说民主本身就内含自我约束和监督的制度因素。在此意义上说,对民主制度的制约,是民主的内在规定性,是民主的实质所在。但问题还在于,好的民主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民主效果。同样的民主制度,在此国运转良好,在彼国可能一塌糊涂。民主制度要收到实效,除了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外,还取决于人民对其制约功能的发掘程度。把民主所具有的制约的内在规定性,转化为一种政治生态诉求,恰恰是政治生态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

通过体制内部权力分解,使民主政治体系内部权力之间实现相互制约。宽泛地说,分权是指社会各阶级共享社会政治权力,以便利益均沾。狭义地看,分权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的结构性权力分立。在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基础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权力的配置上实行合理分工,贯彻制约和监督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在司法机关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间,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在各国家权力内部,也要坚持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通过实施广泛的政治参与,实现民主政治体系外部的制约。更广泛地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是对民主政治权力进行外部制约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起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制度化沟通渠道和约束机制,才能限制其滥权冲动,民主政治才能够成为生态化的政治机制[12](p.55)。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优化代表成员素质。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凡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篇:高三历史复习:(4.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010届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课练(4.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本节内容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学习中应注意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B、《论持久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形成可以追溯到()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D、中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1840一1949年中国百年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工业化B、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

C、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民主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和实现祖国统一

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的力量的共同之处是()

A、拥护共产党的领导B、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C、拥护祖国统一D、拥护四顶基本原则

8、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哪个阶段()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9、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统一战线方针反映了()

A、官僚资产阶级的消灭B、地主阶级的消灭

C、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完成D、对个体劳动者改造完成

10、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五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它成立于()

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国共产党党员4名,民主党派3人。这三人当时的身份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李济深(民革成员)、张澜(民盟成员)——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类别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正副职

总人数421109

民主人士数21149(15个正职)

——摘自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

材料二 第一届政务院组成人员民主人士名单及当时的职务、身份(均为正部长及其以上职务人员):郭沫若(副总理、文教委主任、科学院院长,无党派)、黄炎培(副总理、轻工部长、民建成员)、朱学范(邮电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员)、章伯钧(交通部长、农工民主党成员)、李书诚(农业部长、无党派、武昌首义人员)、梁希(林垦部长、九三学社成员)、傅作义(水利部长、前国民党将领)、沈雁冰(文化部长、著名作家、无党派人士)、马叙伦(教育部长、民进成员)、李德全(卫生部长、民革成员)、史良(司法部长、著名律师、民盟成员)、何香凝(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民革成员)、胡愈之(出版总署署长、民盟马来支部主任)

——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

请回答:

①、 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并据此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性质

②、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及作用

维度B 能力提高

12、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A、《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B、《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C、《共同纲领》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D、《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

A、规定国家的政体不同B、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出的原则不同

C、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D、规定的权利、义务有详略之别

14、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

1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6、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维护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三、问答题

20、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出现了两部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宪法。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异同点,并说明为什么后一部宪法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维度C 探究应用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大会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人民政协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大团结的一种最重要的具体方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它将长期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

―――《中国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真正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我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建国初期,我党真诚地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推动了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记实》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站线的组织。在“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政协因受到红卫兵的冲击,一度被迫停止活动。 从政治,组织上对全国政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材料四: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十二大报告中全面地论述了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纲领,同时也总结了我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实行多党合作的经验,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十六字方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并分析其作用。

②、概括建国后统一战线所走过的历程。为什么说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B

6、B

7、C

8、A

9、C

10、A

11、参考答案:

解题提示: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分析、文字表述能力

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占有近一半的比例,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阶层。第一届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由各党各派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

②、原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前国民党起义及改编人员对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中作出的贡献最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不断走向胜利;中共七大制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推行统一战线政策,中国需要团结广大人民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任务

作用: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对于调动各阶层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新中国政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2、C

13、B

解题提示: 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我国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权利、义务都是人民所享有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国家,而且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比1949年《共同纲领》内容规定更全面一些,这样,根本不同点只能选B,答案为B

14、B

解题提示:A、B、C项均是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的举措,但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刻、意义最大,符合题意“主要举措”,故正确答案是B项,D项是1949年9月,显然时间不符

15、C

解题提示: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准确理解。新中国的建立只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胜利,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实现了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本题答案为C

16、A

解题提示:该题为2000年广东高考题,旨在考查对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参加国家政权中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回答时,要注意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解。所谓“国家政治生活”是指有关国家政权,国家事务及方针大政方面的活动。而“维护统一”不属于具体的国家生活的内容。①②③都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作用。答案为A

17、D

解题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18、C

解题提示:该题考查对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的把握。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论断源自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所作政治报告。可从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来分析概括。B项是从旧时代的结束角度进行概括的,而D项则是从新的时代的开始而加以说明的,因而C项是标志性变化,本题答案为C

19、答案要点

①、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②、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参考答案:

二十世纪初期和中期中国出现的两部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宪法是指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同点:A都是宪法文献;B:都促进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C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不同点:A时间不同:1912年3月。1954年秋。B背景不同:临时约法: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C目的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的:加强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D内容不同:P91;P107。E意义不同: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依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主义思想制定与颁布的,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后天崎形,因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借鉴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依据中国的国情制定与颁布的。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因此它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21、参考答案: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的方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②、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文革”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遭到破坏。新时期,党提出了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因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上一篇:乡镇扶贫工作总结汇报下一篇:乡镇发展党员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