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发展探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的必要性、特点和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民主不同点的认知,提高对中国民主的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牢固树立民主意识、努力完善民主实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主政治发展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主政治发展探究论文 篇1: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摘要:乡村基层的民主政治的主要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内容,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民主建设飞速发展,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面临的主题困境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相应对策。旨在更好更快的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政策发展。

关键词:乡村基层;协商民主;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困境

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其发展和推进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难题。

(一)制度难题。

制度是实现农村协商民主、平等、公正和高效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农村,并不缺协商,而缺少的是制度。第一,农村选举制度流于形式。第二,村两委权力分配制度不合理。第三,乡村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协商制度、协商机制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这不仅影响乡村协商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更无法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高度认可性的乡村理性共识,直接削弱了村民对乡村协商民主的效能和正义的信任,制约着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商功能的发挥。

(二)思想障碍。

封建文化专制思想对农村村民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第一,政治冷漠。部分村民权利意识不足,认为民主不过是走过场,村里的事务是村领导管的事情,普通村民参不参与都无所谓,甚至不愿参与民主决策。政治冷漠现象不仅弱化了村民对协商共识的责任感,而且侵蚀了村民对协商结果的认同感,导致依据协商共识形成的乡村决策难以落实。第二,缺乏平等意识。由于个体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不等,部分村民缺乏平等意识,进而导致农村协商民主往往由村干部和村精英人士主导,大多村民事实上被排拒在协商活动之外。第三,搭便车心理严重。部分村民主体意识不强,认为民主协商过程中若讲真话、实话容易得罪人,都希望别人为其表达自我意见,但一旦发现他们的意见很少或根本没有被纳入协商议程,或者即使被纳入协商议程,但对协商结果也很难产生影响,便采取不合作态度,大大削弱了农村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三)经济瓶颈。

协商民主的落实需要经济作为保障和支撑,但由于协商民主的经济成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及其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协商民主的推进困难重重。第一,协商民主成本制约了农村协商民主的发展。协商民主需要经济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同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富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村协商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第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协商民主的进程和质量。一方面,如果民主协商由农村新富阶层资助,那么协商结果就会偏向他们,从而侵蚀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部分村民往往为了一点点小利益,如一包烟、一百块钱、一顿饭等放弃了自我的民主权利,进而影响了农村协商民主的进程和质量。第三,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层弱势农民日益边缘化。

二、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协商民主对策探析

化解农村协商民主的困境,必须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协商主体观念转变、经济基础夯实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加以突破和解决。

(一)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程序化化解协商民主的困境,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第一,让协商民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和决策不可或缺的程序。中国农村协商民主的制度性设置应包括主持人制度、参会人员随机选拔制度、事先信息发布制度、问卷调查决策制度、村领导干部相对隔离制度、观察员制度等。第二,协商的内容和方式制度化。将协商的所涉及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问题规范化、具体化,并通过决策咨询、公开听证、协商对话、全民讨论等形式化解社会矛盾,达成利益协调。第三,协商的程序规范化。民主本身就是一种程序,没有程序就没有民主。为了避免农村协商民主变质为以农村干部、经济能人、家族长老等为代表的乡村精英获取自身利益的“白手套”的局面,就要对协商的过程进行程序性规定,对协商的时间、内容,协商成果的处理机制等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第四,健全农村协商民主机制,如逐步建立符合协商民主的农村公共财政机制干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干部村民对话机制和互动机制、角色隐匿机制、“结果的相互接受”机制等,促进协商共识,提高协商效率,化解政治冷漠,破解群体极化。第五,建立村两委权力平衡制度。村党支部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村委会自治作用弱化。村两委权力失衡,是中国农村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村“两委”权力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自然应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一是从法律上明确村两委的工作职责、权限范围、工作程序等,避免村党支部包揽一切村级事务,取代村委会工作的领导方式;二是改进农村党支部班子选拔任用机制。村党支部成员同村委会成员一样是面向村民的基层干部,同样有个群众“公认度”问题。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村党支部在村民中公认度和强化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成员的竞争意识和自律意识,应将广大村民纳入到村党支部书记及其成员的选举中来,对选举过程、选举方式等加以见证、监督或参与。

(二)转变协商主体观念。

村民是农村协商民主的主体。要让广大村民掌握协商民主的主动权,实现平等对话、自由协商,离不开村民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转变,必然是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前。提升村民协商民主能力,离不开村民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的增强。这就要求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和民主实践等提高村民对民主、权利、法制等观念,要克服小农意识和政治冷漠心理,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协商意识和参与意识等,提升农民群体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荣耀感。

(三)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农村协商民主建立在乡村经济基础之上,没有乡村经济的发展,就不会有可协商的乡村公共事务。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论是村民还是基层政府,就有了更多的经济能力和谈判资源。化解协商民主的困境,各级政府需要凝聚力量、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包容性增长;要加大乡村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经济自我生存能力,为乡村协商民主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波动性,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其进行分析,不断地探讨其改进与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黎晖.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2]张等文,刘彤.西方学者视域中的协商民主:理念、价值与限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3]严振书,袁和欣.转型期中国农民阶层分化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6)

作者简介:张明,男,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员,研究方向:政治协商。

作者:张明

民主政治发展探究论文 篇2: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 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的必要性、特点和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民主不同点的认知,提高对中国民主的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牢固树立民主意识、努力完善民主实践。

关键词:民主政治;探究;反思

一、 课例背景

在本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一是本课中涉及的政治概念特别多,不知道学生在政治课中是否已有基本的认知,如何避免把本节内容上成政治课。二是本课涉及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些问题会触及政治的敏感话题,对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三是政治民主化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把本课内容利用好,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历史的选择,对于帮助学生建立主流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具有现实意义。

二、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情景体验 当我们站在1949年

如果你是当时毛主席,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际,要让人民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你觉得:

1. 放眼世界,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民主制度和经验可供参照?2. 洞察国情,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何经验教训?

由此,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遥望西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民主精神可取,但直接民主的形式不可取。近代西方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可取,但民主为少数人所享有(资产阶级民主)不可取。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与中国的国情不完全符合,不宜照搬。

教师:回顾中国,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9世纪90年代初,通过办报纸、建立学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发动戊戌变法。然而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103天就告以失败。到了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发动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很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这些尝试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进一步设问:敢问路在何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设计并实施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本课的导入设计主要引出了两个思考:一是中国能不能走西方式的民主之路?二是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有什么特色?其中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国情出发,考虑中国近代历史上尝试西方民主的失败、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民众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认为西方民主之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第二个问题需要通过课程展开,理解中国特色。

(二) 设计问题,自主梳理

结合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践策略探讨),精心设计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自主学习。

基本问题:

(1)社会、经济或文化制度的变化如何影响政治制度的运作?(2)什么因素推动了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的信任和拥护?(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职权在1954年发生怎样的变化?(5)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6)民族区域自治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而确立的?它的典型特征是什么?(7)三大制度如何凸显人民主权,正确处理政党关系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等理念是如何确立又是如何逐步推进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三) 问题探究,合作学习

结合学案材料,进行问题的探究,实现合作学习,生成历史认识。

材料一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二 在人大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須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材料三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人民日报》

问题探究:(1)美国的“新体制”是什么?美国政府是怎样实现“政府控制自己”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如何理解“特殊的民主方式”?从学者的感慨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4)结合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借鉴各国民主政治的优秀成果,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四) 历史启示,理论升华

教师积极聆听各组学生的课堂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各讨论组总结归纳讨论结果,得出历史启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其一,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政治文明追求的共同理想,民主政治呈现多样性,要尊重和借鉴不同国家的民主政治;其二,民主政治的进程是曲折艰巨的,民主政治是不断完善的,民主政治的选择要尊重历史,结合本国的国情,不盲目照搬;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大贡献,中国需要树立自己的制度自信,中国的民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要走渐进式民主之路。

三、 课后反思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课的教学是一个充满理论性、现实性和挑战性的课题,在准备的过程中,笔者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引发了很多思考:

(一) 就教师而言,教师自身在这一领域阅读较少、研究也较少,对于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到位,也不敢随意拓展。这节课由于是借班上课,在本校试上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更多的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稍微有一些拓展,例如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历史的选择,中西民主政治的对比及启示。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普遍感觉较好。然而到了正式开课的学校,由于学生基础水平普遍较高,课堂上又积极配合,笔者深感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多地浮于表面,但哪些问题还能进一步讨论,讨论到哪一程度似乎把握不准。

(二) 就学生而言,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局限,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在制度上的探索了解不足,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一知半解,往往把中西方的民主政治在制度上做简单比较。另外由于近年来腐败现象的屡屡揭露,使学生产生疑问,把腐败问题简单归结为政治制度问题。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延伸:假设你是一个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根据你对校园生活的观察,写一个提案准备在下一次“两会”召开时向大会提交。在我们学校试上的时候,学生往往提到的有改善午餐,增加睡眠时间等相关话题。而正式开课的学校几乎一个提案都没有,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生活很满意,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只有一个学生弱弱的说了一句:希望行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这也给笔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三) 就教材而言,以人教版教材为例,除正文外补充文有“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但所能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材料还是极其有限的,结论性、总结性语言较多,无法体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基本研究方法。

总之,民主政治建设的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资源的投入,不断充实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自己能及时了解史学动态、直面敏感话题,为中学历史教育再上一个台阶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张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作者:张艳

民主政治发展探究论文 篇3:

《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浅评

人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政治形式?尽管人们在这一命题上的最终答案莫衷一是,但一个观点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那就是:民主政治的具体形式与各国各地区的历史基础、文化背景、发展阶段及根本制度选择紧密相关,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民主政治标准,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政治模式。不同国家、不同根本制度下的民主政治各具渊源、各有所适,因而各显特色:西方如此,中国亦如此;资本主义如此,社会主义亦如此。

民主政治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要想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国的成功、预测中国的未来,就不能不深入探究中国的民主政治面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在高速发展的大国时所坚持的理念和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鞍钢教授新著《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正是从党中央领导机制的视角深刻解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部精心之作、精品之作、集成之作,它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之“特”與要诀之“要”,为世界研究“中国道路”、借鉴“中国经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该书系统回顾了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的发展变迁过程。指出一套民主政治制度的生命力是否顽强,就在于其能否成功地通过改革来实现自我更新,革除其不利于发展的部分,继承其有益于发展的部分。该书将党中央集体领导体制的内涵概括为集体分工协作、集体交接班、集体学习、集体调研和集体决策五大机制,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民主政治既体现出对人类(包括西方)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尊重,又蕴含着中国政治发展之路“不唯洋”——不照搬西方模式的首创精神。它能够有效汲取源于实践的真知,观察并学习来自基层的创新,显著降低党的高级领导人与下级党组织、与普通民众、与智库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该书认为,看一套政治制度好坏与否,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使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日益强盛,足以表明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体制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是对邓小平提出的“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的制度评价标准不断予以回应的过程。《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一书所传递的信息是:以党中央集体领导体制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已经相当出色地回应了这一标准,并还将继续为这一标准提供有说服力的注解。民主的要义并不是某一种或几种广为标榜的游戏形式,而是能够真正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广惠民生的,讲实效、有质量的国家制度安排。在这方面,中国不仅已经做得比较好、将来还会做得更好,而且要比某些长期自诩为民主典范的国家做得好。

责任编辑:戚本逊

作者:素德

上一篇:民族电影生存研究论文下一篇: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