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4-05-0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通用6篇)

篇1: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浅谈考察学习江苏等省市中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古城镇学区:高义堂 二○○七年五月三十一日

近日,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随同考察学习团到江苏、上海等地的中小学进行考察学习,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对东部教育的突飞猛进,良好的办学条件感叹,同时也为西部教育的薄弱而感到自责,静心一想,还需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而思: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为此,结合考察学习的所见所闻作以浅谈。

一、东部教育的现状。随同考察第一感觉,东部经济发展迅速,决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苏州的三条路小学、瑞金中学等校考察时,发现各学校管理严、发展快,均有一支政治过硬、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职工学历达标率为100%,而且学校均重视教科研工作,立项课题多,教研成果硕。还发现各学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音响系统、走廊监控系统和电子阅览室,有规模大的“快乐体育园地”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软件开发室等30多个教育功能室。到教学班级参观时,发现班班有“四机一幕”,而任课教师在教学时都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各学校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考察学习的同时,我在当地和相关的教育人士作了了解,谈到“一费制”的贯彻落实,学校的公用经费的下发等情况。当地教育局的有关人士作了这样的回答,一费制在我市早已贯彻落实,财政部门能按时足额下拔发放,还筹措大量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实施危改,、兴建教学楼,购置教学设施,硬化、美化、绿化校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还组织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培训,政府、教育部门都很重视,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考察的同时,我深深地为我们当地的教育自责,心中默默地和苏州、上海的教育作了对比,发现我们凉州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的改进 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比如,有的学校校舍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设备陈旧无力更新。另外,近两年由于撤点并校,新学校建设需要大额资金,资金不足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甚至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更谈不上各种功能室的配备。

2、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 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小学教育课堂,却仍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个别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教材,个别学校领导和小学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3、教师队伍素质欠佳,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二是学历水平较低。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微机、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小学英语教师知识面窄,发音不标准,教法不得当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专业老师不足既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五是教师身体不适应。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4、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部分学校管理无序、质量落后,这与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工作能力紧密相关。因为校长管理能力有限,学校“依葫芦画瓢”、照搬照套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只求纸上作业,不求实际效果。有的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在激励机制上不舍得花钱,在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结果好的上不去,差的罚不了,优的进不来,劣的淘不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同享受。这样的学校,难免一片混乱,教育质量受到了影响。

5、农村、社会、家庭等环境影响教育,造成一些学生流失,冲击着教育的发展。

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点字,就直接去学手艺挣钱。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娇宠过分放任自流,或严厉有余,使这类学生的品德个性和文化求知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严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丧失了学习努力的目标和学习钻研的兴趣,以至于有的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学校。

三、促进西部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考察学习之后,默默地分析了我们当地的教育状况,结合我们凉州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对凉州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谈一酌见:

1、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小学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这应该成为小学教育的重心。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另外,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更新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办家长协会或教育听证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2、强化法律责任,建构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费制”的实施,规范了学校收费,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同时也限制了学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为此应通过强化教育投入法律责任,建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使学校能够购置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调整农村偏僻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三是提高学校公用经费的比例。

3、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定期轮训,分散自学,分段考试,做到培训与教学两不误。三是,全面开通、不断扩展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阔教师眼界,方便教学,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四是,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

4、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强抓管理,严抓质量。各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教育教学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还要强抓教研工作,不断了解教改动态,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5、坚持公平原则,不断缩小农村教育的差距

必须坚持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原则,依靠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小学。一是在充分考虑自然村距离和生源多少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上学的安全和经济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设置学校网点,力争方便家长和学生。二是应尽快取消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实现县城以下城乡教师、生源、物力财力投放的公平性、平衡性,以利调动乡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积极性。

6、优化学校人事管理

要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内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全员聘任、平等竞争、定编定岗、择优聘才、淘汰转岗、优化组织、强化培训、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学校管理上应与时俱进,优化科学管理与规范管理、刚性管理与弹性管理、激励管理与惩罚管理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总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作为政府,应保障科学规范法规的出台及贯彻落实督导;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作好推行管理督查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家长,应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等等。如果这样,西部的教育何愁不发展?西部的经济何愁没有强劲后力?相信我们西部农村教育总有辉煌之时!

篇2: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从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调查人手,分析了西部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培养对策。

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加快推进基 础教育信息化,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配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建设。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这项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进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7月,我们对陇南市九县146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问卷调查,以期为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一、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

(一)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

通 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80%的教师仍将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了解甚少。18%的教师 认为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关系不大。长期以来,国家、各级地方和各个学校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也投人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但多数停留在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阶段,对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的认识肤浅,其培训几乎是空白,而且无论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都没有明确的目标。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不足

现 代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所设计的系统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条件,即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写作讨论、有利于信 息反馈和教师调控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十分有利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西部 偏远地区学校由于办学资金极其困难,只能维持现有的传统媒体教学,80%以上的学校都没有建成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个别学校只有简单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 房等,并且功能单一,根本意义上都无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对教育信息的运用能力不足

信息技 术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能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过程。在具备基本信息能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具备以信息技术 解决教学中有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

求优化教学的措施,积极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但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极低,15%的教师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传播媒 体,40%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运用技能。45%的教师(尤其年龄较长的)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运用技能还是空白。

二、制约西部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 实践教育技术的工作中,制约和影响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因素,是来自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旧思想、旧观念以及受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有的 认为,教育技术只是电教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其他教师不用了解;还有的认为教育技术纯粹是一个花架子、空壳子,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在教学 实践中可有可无。尤其领导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更影响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到整个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 育教学改革,看起来属于技术层面,实际上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二)硬件建设不到位

硬件建设是学校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前提基础和条件,没有硬件建设就谈不上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具备了硬件条件的同时,还需有目 标、有计划地进行软件和潜件的建设,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得以正常持续发展。而西部偏远地区学校由于办学资金极其困难,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建 成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经济因素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匾乏

信 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目前实行的新课程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 作支持,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变革扩大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大的应用空间。而西部偏远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适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潜力就将难以被充分发掘,势必影响人们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进而阻碍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影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教师继续培训没有跟上信息化教育的需求

由 于受办学经费短缺、师资不足、信息闭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教师无法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即使接受短期项目培训,更多教师接受的是校本培训,由于许多培 训教师本身并未受到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培训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此外,从培训内容上看,基本上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接受培训的教师很难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培训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三、培养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一)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的提高

教 师对于新的教育理念、新技术的学习途径主要依赖于培训。我们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当成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使学校的所有现代教学设备都能充分有效 地利用起来,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一方面对在职教师大力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实施教师 继续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也要为适应新形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对师范生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无论什么

专业都要把信息技术作为 基础课程,各专业课程的教材教法应尽快增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重点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使未来的教师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教育的 观念和能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从培训目标的确定上既要考虑基本技能的培训,也要注重教育技术 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真正把教育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利用案例分析促进培训,再辅之以政策奖励,激 励广大教师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

(二)加大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创建

因 地制宜地开展学校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建设。既要发展经济适用的常规教育技术媒体,也要争取多建设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从而使 二者优势互补。而当今农村中小学校财力薄弱,政府对教育的支出相当有限。因此,首先要保证硬件建设真正到位,各级政府及学校都要积极想办法,开源节流,筹 措资金,保证以有限的资金投人获取最大的建设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方案设计要科学,充分考虑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本着实用、够用、可升级及兼容性原则来 进行方案设计。

各级学校要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完善学校软件资源的建设。根据目前基层教学需求,通过 购买、下载或教师个人建立教学资源库是行不通的。学校领导阶层应按各学科实际需求组织相应的学科资源建设团队,各团队按学科课堂实际需求分析确定总体任 务,制定任务完成的基本步骤,依照各自特长明确分工,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丰富了教学资源库,满足了教学实际需求,也改变了以往资源各自为阵的现象,实 现了资源的真正共享,促进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

篇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一 村级小学面临的现状及原因

1. 生源锐减, 规模萎缩

受村级小学在校生逐年减少、村级小学布局不合理、点多面广、各级财政对村级小学的投入不够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农村村级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办学规模日趋萎缩, 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影响。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和赞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家长纷纷把孩子送进教育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和乡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就读, 甚至全程陪读。因为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 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 还不用额外缴纳借读费用, 与当地学生一样可以平等地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 并且家长还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起居, 消除了后顾之忧。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 农村村级学生生源日趋减少, 办学规模日益萎缩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 中心校要求所属完小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均到中心小学就读,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生源逐渐减少, 生源严重不足。本人目前所在学校只有两个班级, 共5名教师, 17名学生。因为没有平行班, 导致学生学习气氛不浓, 学习效果不理想, 这就导致了家长对村级小学的教学质量的不满和失望, 转学和借读的学生越来越多, 造成了村级小学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困境。

2. 村级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我地区村级小学师资队伍的构成一般是多数年老的和少数年轻的, 教师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有一些村小, 教师平均年龄都达到了45周岁以上。还有一些优秀、年轻的教师纷纷调往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较好的城镇学校另寻出路。

第一, 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在村小教师队伍中, 45岁以上或是工龄在30年以上的老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 且老教师中多数都是民办转正的教师, 实际文化专业知识不够, 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 知识水平有限, 吸取新知识、新方法的速度慢, 又因为不懂信息技术, 获取知识的渠道窄, 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 又因身体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根本无法胜任教学任务。即便在岗工作, 也多从事低年级教学, 由于精力不够、知识老化等原因, 实质是在看孩子, 而不是教书育人。如本地区的宝泉完小, 包括幼儿园在内, 共有6个教学班, 公办教职工9人, 50周岁以上4人占44.4%, 41~49岁的4人, 占44.4%, 40岁以下仅有1人, 这样的年龄结构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

第二, 教师整体知识结构不容乐观。在本地区, 小学教师中专科第一学历人数远远低于镇内学校平均水平。可以说, 整个教师队伍结构表现为三个三分之一, 即三分之一的第一学历, 三分之一的后续学历, 三分之一的民办转正。这样的队伍结构决定了教师队伍整体知识结构很难适应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第三, 教师观念更新困难重重。由于经费所限和工作所需, 许多教师往往从参加工作至今, 很少走出去学习, 以至于教育观念十分陈旧, 教学的方式方法几乎一成不变。即使偶尔参加了一些培训, 但由于不能连续、流于形式, 仍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 出现了“教学无效益, 家长不满意, 学生不喜欢”的尴尬局面。

第四, 教师工作负担重, 责任心不强。村级小学办学规模一般较小, 办学条件差, 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少, 教育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呈现出“既多又少”的局面, 即:相对于师生比例而言, 教师数量多, 相对于农村学校实际而言, 部分学科严重缺人, 致使部分艺术类学科 (音、体、美) 等无法正常开课, 但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很多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 甚至复式班教学。再加上部分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较低等因素, 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诉求。

同时以“务工潮”为背景, 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 致使农村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孩子多由祖辈代管, 或溺爱有加, 或放任过度, 或管教的精力不足, 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了教师和学校, 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 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

近年来, 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向农村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 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 随着校安工程的落实, 乡镇中心学校有了崭新的教学楼、餐宿楼和新的课桌椅, 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很远, 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教学设备缺口还很大, 我地的乡级中心小学只有一个多年前建立的多媒体教室, 电教设备相当老化, 图像不清晰, 学校仅有几台老式电脑。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更是不容乐观, 他们依然住着多年前盖的砖瓦房, 有的甚至是危房, 没有基本的教学仪器, 没有音、体、美及其他活动课的教学设施, 上文化课只能是教师照本宣科, 学生被动接受, 教学质量怎能上得去?

二 村级小学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村级小学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江山, 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 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一大半, 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 也就谈不上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 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 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村级小学教育, 才能使村级小学走出目前的困境, 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1. 科学决策, 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 提高办学质量

教育相关部门应科学决策, 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合理调整农村小学的布局, 积极解决农村学校生源日益减少、办学规模日益萎缩的问题。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 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的办学规模;并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 集中投资, 既可保证重点, 适当提高标准, 加强软硬件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 又可节省开支, 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不能因为学龄儿童少, 大范围撤校并点, 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要积极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 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2. 加强村级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素质

只有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教师队伍, 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一, 科学合理制定教师编制,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相关部门要结合农村学校实际, 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 解决农村因缺编造成的困难, 以促进乡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老龄化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老教师实行转岗使用, 并以优惠的政策鼓励部分刚毕业的师范生和其他地区青年教师去农村任教, 对新上岗的教师积极培训, 使他们尽快胜任教师角色, 并出台优惠政策使年轻教师喜欢到农村工作, 积极留住人才。防止出现令到人不到、人来取令走的不正常情况的出现。通过改善教师的招聘、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 从多方面调动村级教师的积极性, 激励他们献身农村基础教育。这样才能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只有教师队伍稳定了, 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了, 才能使农村教育出现生机和活力。

第二,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素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实效性, 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村小教师能参加继续教育。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 特别是音、体、美及英语教师,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学习和培训, 使教师能真正了解最新教学理念, 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改善, 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 落实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措施及管理方法鼓励城镇学校优秀教师到薄弱农村学校挂职或任课。选派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先进学校学习任教。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第四, 实施好“青蓝工程”, 通过青老教师结对互相学习, 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3.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改善村级小学办学条件

中国教育的基础在于小学教育, 而小学教育多数在农村, 所以改善农村现有教育条件已刻不容缓, 各级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筹措资金, 以保证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优惠政策多向农村倾斜, 没有好的教育条件, 没有教学硬件设备, 没有优秀的图书资料, 怎能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提供给农村学校必需的教育教学硬件设备, 给农村教师应有的待遇, 才能使农村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三 结束语

邓小平同志曾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 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 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 抓好义务教育, 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总之,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 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 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多方调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把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当作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农村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出现喜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

[2]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 2003 (1) :26

[3]李伦娥.一个乡村教师的困惑[N].中国教育报, 2002.9.1

篇4: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落后农村的困难现实

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虽大,但其产值不大,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也不大。如果按现在这种状况发展,农民想靠在家种地务农发家致富是基本不可能的,甚至连其基本的子女读书与日常支出都会相当困难。为了养家糊口,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一波又一波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淘金,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打工挣回了钱,却失去了对长辈的赡养,伦理道德、天理良心怎么办?失去了对子女教育监管的良好时机,下一代怎么办?”如果青壮年不外出打工,那么,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生活的支出经费就难以解决,而外出打工又会出现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问题,所以他们的面前是令人头痛的两难选择。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的落后地区农村几乎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青壮劳动力奇缺,就更不用说有知识有头脑的青壮年农民,有些地方,一个行政村要选一个像样的村支部书记和村长都相当困难。因为年龄在18~55岁的农民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近两年四川有个灾后重建的特殊情况,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冲击,在外打工挣钱显得倍加困难,才会在农村出现部分青壮年农民工停留在家的情况。但据了解,他们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出去打工。因此,现在的年轻妇女也不愿在家务农了,而选择外出打工挣钱;靠老年与儿童维系的农村社会结构,其生产与生活现状是多么困难可想而知。

农村发展及家庭伦理建设的严峻情况与应对措施

由于青壮年要外出务工,农村所剩人口年龄比例严重失调,不是老年就是少年,无论从接受教育的程度与知识信息的获取程度还是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加上老年人的精力与体力的缺陷让农村下一代教育存在巨大的缺位。当前落后农村地区出现了老无所养、幼无所教的严重伦理缺失状况,即青壮年的儿子、媳妇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奶奶在家守家,孙子、孙女上学读书的这样一个局面。这是落后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许有的人要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分工形式吗?”但如果我们看看一些农村留守青少年辍学,失去监管,大量混迹于网吧、街头甚至有的还参与违法、犯罪的现象以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得不到照顾,老无所依、病无所医,联系起来认识就会得出另一种结论,即:农村一波又一波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淘金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隐患。

由于青壮年的农民外出打工,使大量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奇缺,已成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

首先,由乡、村、组干部主动积极引导帮助在家农民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主建立互助合作小组,以应对生产与生活中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象,解决当前燃眉之急,这种情况已普遍实践,并有较明显的效果。

其次,以村为单位有效组织在家的青壮年劳动力作为劳工作业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灾后重建中寻找机会挣钱,帮助在家农民致富;主要采取自愿与自主结合的形式,最好以村民小组为小单位,以村委会为大单位。组织机动灵活的各种务工劳力组合,如:修建小组、搬运小组、耕种小组、收割小组等。实行“农户+组织”的结构方式。

再次,要加大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训。不仅让干部能组织农民,更能指导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让干部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经济眼光,能为农民寻找或建立合理的市场,着力加强先吃苦,后致富的教育;最好在大学生村官中找出新型的农村创业致富能手,打造新型农民带动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做到干部群众真正心连心,以利于有效开展农村工作。

此外,深入调研农村社会和谐与家庭伦理建设具体情况;积极疏导与引导和谐农村建设。当前农村农民工情况复杂,其中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群体,他们必须面临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两难选择。 面对这两难的问题笔者认为,乡村工作应该努力创新工作方式,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在部分上述情况突出的地区,一方面干部应积极主动结合现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从思想认识入手,尽最大努力减少绝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情况。通过认真走访、分析,告诉他们外出打工绝不是农民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出路,努力引导并协助他们在家致富。另一方面,以传统的敬老爱幼方式教育青壮年农民不能一味地弃老丢小,外出淘金,而应该两者兼顾。这种情况下可以推广“评孝”活动,进一步将传统的孝道纳入今天的家庭伦理教育,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尽量让年龄在50岁左右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民留在农村,保证农村有足够的劳动力,同时也解决好农村的养老与育小的问题,积极培训20~40岁的农民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挣钱,甚至将他们转变为城镇居民,走城市化道路。

尽量完善农村教育、通信及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村小学、幼儿园办学点及医疗卫生服务点建设;不能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不仅得不到父母亲的亲情照顾,也得不到社会的有效的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村小教学点,特别是扶持村小民办教学点,努力改善12岁以下农村儿童远离家人的现状,积极创造便利的上学条件。

着力加大农村通信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尽量让每家每户有能力对外通信联络,尽可能地将医疗救助站点覆盖到行政村,以保证部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能够在生病甚至生命危险的时侯得到基本的医治与救助,让不能出去打工的人在家有所作为,让能出去发家致富的人少了后顾之忧。

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努力走出困境

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以绿色、特色产业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具体讲即引导农民向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将一些初具规模的土特农副产品做大做强,具体做法:将乡、镇、村、组的单一农户进行小规模土特色种植养殖,而整个乡、镇、村、组统一形成大规模聚合效应,形成土特产品名牌。

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组织有真知灼见的农业、畜牧业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实实在在的种植养殖技术,扶持农民发家致富。继续加强传统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以保障农民有基本稳定的收入,并能有效地应对市场风险。

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特色农业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与地方特色,不要一刀切,更不要想当然地搞产业形象工程,要充分地调查研究,用长远的战略眼光与战略构想,有条不紊地引导农民自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走上和谐致富之路,传统农业的大转型才有望实现。

篇5: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蔡辅健

摘要:教育是科教兴国的根本,而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他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发展我国西部基础教育就成了能够促进西部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这国家大力进行西部大开发之际,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东西部教育间的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改变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

在新世纪发展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教育是人才来源的根本,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1]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 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一、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义务教育在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展开,‘两基’工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西部农村的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

“为促进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部、财政部于1998----2000年在西部地区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工程’共投入58.93亿元,覆盖了西藏、青海、甘肃、新疆、贵州等9个省(自治区)的469个项目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06个,省级贫困县110个),覆盖人口9664万人,‘工程’项目共修建和装备小学13023所。初中1919所。例如在西部最贫困的469个县中,截止2001年,已有242个(占52%)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164个(占35%)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义务教育的实施较大的改变了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面貌,对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有重要作用,表现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义务教育的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国务院及时提出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努力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尤其是在人烟稀少的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的居住又比较分散,因此办学条件较差。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完成之下,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增长,入学巩固率、升学率提高。西部地区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8%,提高了21个百分点。国家在西部地区推行的‘两基’攻坚计划,给我国西部农村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西部大开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尽快解决好制约西部农村地区实现“两基”计划的“瓶颈”问题,中央决定从2004起投入100亿元,用于实施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学校建设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新建、改扩建一批西部以农村为主的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工程的实施较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条件。把我过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寄宿制的比例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西藏云南青海等省均超过了20%,西部初中的寄宿生比例达到53%。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特别重视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2006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编办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招募高校毕业生到我国西部“两基”攻坚县的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两基”攻坚县师资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两基’攻坚最显著的成果表现在,西部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仅能让西部农村的孩子“进得来,留得住”,而且为他们“学得好”创造了条件。这些主要得益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

虽然西部地区的“两基”攻坚和义务教育卓有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发展以及地理环境自然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的缓慢以及教育发展的滞后,使得教育依然是制约西部发展的一个瓶颈。

2.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设备差。在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大改善,却还普遍存在教学仪器的质量低、校舍面积小、危房多、图书不达标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体育设施方面,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就没有像样的运动场及相应的运动器械,没有多少达标的实验室,这样就使得我国部分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无法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在课外书籍阅读上,由于学校没有标准的图书室,藏书较少甚至是没有藏书,导致大多西部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很少能阅读到丰富的课外书籍;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很多西部农村边远地区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工具,就谈不上利用网络这个学习的平台。这样的状况,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相差甚远。

(2)师资的流失与不足。在我国西部偏远的农村,由于西部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和条件的不足,致使大量的优秀教师外流,剩余的教师基本为中职毕业及民办转正教师。在我国西部的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与西部城镇教师的收人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生活条件也比周边城镇差,因此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骨干教师流向周边条件好、待遇相对高的行业和部门等等。一些高校毕业也不愿会本地任教,因而剩下的教学人员,具有高学历人才少,甚至有高中生出来就教书的现象。据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大的低于城市,其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低于城市的22个百分点,初中低58个百分点,小学有大专以上,初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分别低于城市的20.69%和14.16%。”以上这些都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的环境比较差,许多高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农村中小学任教,致使我国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这就严重的造成了西部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紧缺的程度。同时,偏远农村的许多教师是一位老师身兼几门课程,有的甚至是一个老师一个班级,这样就常常出现教师教授的课程同自身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3)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与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协调,给师生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时甚至会加深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教学的整体质量偏低,因而就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4)还存在适龄儿童辍学的现象。在我国西部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义务教育实施的力度不够,不少学校适龄儿童辍学现象还存在。据全国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达96%以上。但是在我国偏远的西部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辍学率却远高于周边城镇的辍学率。一方面,在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确定上,缺乏严格的认定程序,还存在相当裙带关系的现象,因此导致部分真正的贫困生得不到相应的贫困补助,因而致使他们很难完成自己学业。另一方面,在我国偏远的西部农村,有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还大量存在,间接的导致一部分学生读书的后劲不足,以至厌学,最终辍学。

(5)教育观念有待提升。由于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深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极为僵化的思维方式和一种思维的惯性。因此他们多数在对子女教育的投资问题上,往往是看孩子毕业后是否能收回耗费的教育投资成本,就是看有没有培养前途。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只让孩子读到初中毕业,就是让孩子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孩子能考上大学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供不了上大学的费用,就算能供得了上大学却也不一定能有分配,如果不分配的话,那大学也就等于白上了,回收不了自己的投资的成本,还浪费了几天早日找钱的[3]

时间。像这种只看重教育的眼前意义却忽略教育的长远意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其结果是必将影响其在教育上的投资,从而导致教育的落后。

二、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并且充分确保教育经费能具体的落实到位和经费的正确使用。“加大力度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尤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设备、实验设备等,以便达到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4]要解决好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差的关键就是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加强教师福利等问题的改善,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研究调查并加以改善,要让优秀的农村教师能够留得下来,安心的扎根在农村任教。

在这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时期,政府还应该积极的拓宽融资的渠道,使得融资的渠道多元化。比如运用财政和税收等政策。充分的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以及企业来投资办学,吸纳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不断的完善我国西部地区多渠道筹措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体制。并且巩固改善好现有的各种融资途径。最大限度的确保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以推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推动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良性互动的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5]”。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综合素质。建立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各项工作的完成。帮助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可以缺经费,但不能缺志向;可以缺能力,但不能缺责任’[6]”的精神,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水平,帮主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民教师”,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应该要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创造优厚的条件吸引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本地毕业生回乡任教。真正做到以提高当地的教育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3.加强地区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建立建全农村教师到城市学习的进修制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尽力达到资源共享。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支教活动。“如城镇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

农村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的对口支援关系,„结对子’‘手拉手’,就近组织城镇中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兼课、带教或‘走教’,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和学科结构失衡的矛盾,组织‘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系列活动,发挥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7]”。同时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考察吸收外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通过对外界学校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进而认识到自身不足。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转变家长的观念。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还普片存在着严重的小农经济意识,以及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了解比较少,对孩子受教育的认识不足,政府应当做好对家长的说服教育以及相关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教育的宣传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得家长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使之能积极的支持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能考虑到孩子的今后发展,积极配合学校、建立起学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系,为孩子的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平台。

5.更新观念,树立“科技兴农,科技治富”思想。积极通过有关的政策、舆论工具及典型示范等方式,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改革,尽量从观念上改变农村教师对老教育模式的依赖。让西部农村教师多了解一些目前教育政策、现状及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在意识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从而实现西教育的跨越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落后地区,也是我国教育落后的地区,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会,利用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西部的教育。同时对西部农村的农民也要进行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宣传,让他们认识到送子女读书的重大意义,配合好教师的教学。从而推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注重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了对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使西部农村得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条件差,使得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不少,发展滞后。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西部农村各地区的学校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的开展城乡交流与合作,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三农”工作,大力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做到真正改善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推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和,张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经济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2007,(9)

2、国家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政策月制度热点〔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高如峰。对农村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分工的建议方案〔J〕。教育研究,2005,(3)。

5、王磊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6、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

7、王童,杨该学.“新课改”在农村实施的阻力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

8、余艳琴,黄尚海.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9、张力《2000 年中国教育绿皮书》1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0、原春琳、刘万永《教育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保证教育的平等状》1 《中国青年》,2002~3~13111、张力《面对贫穷: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1 广西教育出版社1

12:何尚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不足”问题的辩证分析。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二期(总第140期)

注释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37-38

[2]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资料统计整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姜沛民、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实录: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2008年02月26日17:08来源:教育部网站

[4] 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二期(总第140期)

[5]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6.[6]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1-5

[7] 叶仁荪.培养有责任感创新型教师的三个落脚点[N].中国教育报,2009-3-9

篇6: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以云阳县为例 龙洞九年制学校

曹帮清

[摘 要]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调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经费投入、观念制约、校点分散、师资薄弱、考评体系、科研环境、学生学情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困难问题

建议对策 重庆市云阳县位于渝东地区,是长江三峡上游第一县,面积3649平方公里,这里山高壑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全县人口129万,各级各类学校680多所,在校学生23万,教师8000余人。

农村地区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搞好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云阳县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上级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我们组织工作人员根据区域分布,随机抽样,对红狮中学、小学,双梅小学、龙洞九年制学校等7所农村学校的师资现状主要采用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课程改革困难重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师收入又普遍偏低,所以学校和教师购买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书报杂志都很少,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知之不多,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知道得就更少了。2.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实验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的人数很少。市教育局对实验教师举行全员培训,但暑假参加培训的教师又有相当部分没有到实验年级任教。3.为了减少经费投入,有的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担任好几份工作,结果教师研究教材的时间没有保证,教学的科目又多,研究的对象又是全新的课程,教师的备课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没有备课。所以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和备课,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穿新鞋走老路,最终使课程改革失败。4.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学设备装备不足。这就难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就没有办法将课程改革走在前面的实验区开发出来的优秀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将导致西部农村的县域教育和大城市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更大,在一定范围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没有,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给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农村教育的新“三农”问题(农村家长弃学、农村学生厌学辍学、农村学校面临停学)、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蔓延。使广大西部农村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着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主要原因有: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2003年,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毕业生只能回到老家找乡镇企业或当地的民办中小学任职,每月收人不超过1000元。就业 难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路的难题,这种情况在2003年表现得特别突出,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都不甚理想,这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真是小学毕业愁初中,初中毕业愁高中,高中毕业愁大学,大学毕业愁工作。其四,在上述情况下,许多父母亲便只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读完初中就辍学打工去,这样不仅省去了学杂费的负担,还对家庭有所补贴。

我们国家现在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形态,需要大量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校长的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知识观、人才观是应试教育的,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三)农村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某县的1408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383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30~50岁的705人,占教师总数的50.07%;50岁以上的320人,占教师总数的22.73%。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要忙于恋爱结婚,用于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时间较少,加上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积累的经验较少,业务还不很熟悉。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文革”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是从代课教师转成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知识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论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近一半的教师适应起来非常困难。再者,农村初中某些学科教师的整体水平欠佳,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与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不匹配,导致学科教学要达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十分困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学历不达标是农村师资的普遍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师德也不好。一方面,惩罚打骂学生的事件仍然不断出现。例如,学生考试少一分打一个耳光,直到打得学生鼻青脸肿。当学生上课打瞌睡时,教师走过去把那位学生的耳朵往上一提,嘴里说“大家看,这里怎么有一头猪呢”,以此来挖苦讽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上等学生的教学,忽视差生和一般学生,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觉得老师偏心,使学生从厌恶教师到厌学,从厌学到辍学。学生因厌学而辍学,是教师的失败,是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败。农村的课程改革更是难以为继。

(四)学生班额过大,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城镇中学和中心校,教育资源较好,大量的学生涌入,造成班额过大。据调查,城镇中学85%以上的初一学生班额都在65人以上,一般都在70人左右,部分80多人,少数甚至有90多人。90%左右的中心校一年级学生班额都在70人以上,少数也有90多人。班额太大导致师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教学媒体和设备无法使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批改作业上去了,研究教材和备课、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太少。

2.部分学校某些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的比例严重失调,给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大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过剩,剩余教师就只能教学和在师范院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学科,比如在大学学习的体育专业现在上英语课等,这种情况在乡镇初中占任课教师总数的15%左右。二是某学科教师人数和教学班数比小于国家规定比例,导致该学科教师不足,教师兼课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有27%左右的教师兼着其它学科的课。

(五)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问题多、困难大

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环境较差。一是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较差;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报酬,积极性较差;三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素质较差;四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缺少实验场所,条件较差;五是少数人干部分人看,多数人既不干也不看,氛围较差。另外,农村学校校点太多又分散,不易进行校本研究。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同伴互助,它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同伴互助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校点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有两个以上。据调查,西部某县12所中心校所辖的村小或教学点,共有36个。这些村小或教学点,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每一个村小或教学点就没有可能进行校本研究,并且他们都远离中心校,步行时间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甚至超过1个小时,所以,要把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搞校本研究较为困难。

(六)教研员量少质低,难以承担繁重的指导任务

在西部农村,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为了保证教学第一线能正常开课,县级教研部门和片区教办,都没有分学段按学科配齐配足教研员。据了解,西部农村的县级教研室,教研员人数多的不足20人,少的10人左右或者只有7、8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业务水平不高社会关系好的照顾对象。在这种环境下,这种教研员队伍,很难承担起课程改革这个艰巨任务。

(七)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现行的评价和考试体系,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在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进行非课程改革教学的情况下,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可能一下子推翻。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建立一套完整的适用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但在现行考试和评价体系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长和教师都徘徊观望,对课程改革实验有很大的约束和抑制作用。

(八)课程偏多、教材内容偏难等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去课程偏“难、繁、旧、多”等方面的问题。在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内容太多太难,在农村甚至教师都没有搞懂,只好满堂灌,作业一大堆,学生应付学习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从开始的好奇、热情而转变为对学习的冷漠与厌恶。据统计,在农村在校生中,用功习的约占1/3,不好好学习的有1/3,左顾右盼的也有1/3。许多人只想混到初中毕业了事。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只占35%左右,最终能考上大学的就凤毛麟角了。可以说,应试教育及其脱离生活的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进,是否能够改变这种处境呢?是否能够贴近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实际呢?看来,还需要倍加努力。

(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课难度大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西部农村,因为只有少数教师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能按正规格式写出经验文章、论文、调查报告,所以多数教师就没有办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多数教师除了对传统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以外,对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也是知之甚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乡镇初中和小学中心校有少部分装备了少量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村小或教学点都没有装备计算机,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知识也了解不多,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也非常大。

二、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能够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不易的,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提出对基础教育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计划,其中就包括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并以专款的形式直接下达到县。我完全赞成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后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财政体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达的基础教育逐步缩小差距,实施非均衡投资来促使均衡教育的实现。西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小学教育,特别是村小和村级教学点的教育。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校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应以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为动力,学校主动配合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应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2.积极进行职前职后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让教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把生活融于课堂,能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开发和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结合起来。

3.加强布局调整,减少分散校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校点太多又分散,数量有限的优秀教师和有限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分散,通过布局调整减少校点,优秀教师就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投入也可以集中用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把优秀教师和优良的教育环境条件整合成优质教育资源。

4.分流部分学校的富余教师,调整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

5.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为逐渐解聘代课教师,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城镇学校和中心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县级教研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都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要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一方面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另一方面,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以及教研科研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让教研员积极参加;第三,县级教研机构要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四,聘请县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兼职教研员,缓解教研员量少质弱的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指导任务的矛盾;第五,聘请师范院校的课改专家当顾问或客座教研员,并定期到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

(四)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由于经费紧缺和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师人数较多,所以,把所有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和加强校本教研,逐渐把学习和研究培养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级教研机构要在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教育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对围绕课程改革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对立项选题进行指导,确保教育科研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开展全县性的说课、评课、上研究课和优质课,通过挑选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通过组织县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怎样备课和上课、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对优秀教案的征集遴选和论文评比,通过每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等方式,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对校本教研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和保障措施。

(五)充分发挥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增强全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功能

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大,学校的实验、信息技术教育、文娱体育等设备设施比较完善,优秀教师人数较多,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强,教育教学质量比较高等优点,还有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课程改革按高起点高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使这些学校的大量学生接受了新课程的教育,还能为全县或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把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规划,把它们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把它们作为全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的重点进行建设,使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在全县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镇属学校在片区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它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全县和片区的各个学校,带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文是我校承担的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4—K107)“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乡村的阻力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地理课程改革为例”的子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刘尧,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3]王真东,等。论校本教研[J]四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2).[4] 陈海东,宋军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适用的农村教育——访中国广告协会杨培青女士[J].基础教育参考,2004,(3).[5] 戴继强,等,欧美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做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4,(3).[6] 倪红日,加快建构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N].经济时报,2003-7-31.[7] 李水山,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和指导农村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4,(2)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查报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5年在全国推行至今已近三年。而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条件、人口素质,教师水平千差万别。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是否能适应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是否有了进行改革的必要准备是关系到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涉及到潢川县300余所中、小学(含村级、私立小学)近20万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7000余名教师,将收集到的情况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看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差异,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应对。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现将我们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到的困难的对策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1、农村基础教育理念陈旧,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尽管新课程改革一度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教育质量理念上,农村中小学重视的是以考试成绩为本的管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教育;课程编排,教师设岗以主科为中心;按照考试科目排课时、定岗位,一些非考试的活动课只能成为应景课、自习课、搭头课;以考试成绩排名衡量学校领导的政绩和教师的业绩。这些陈旧的教育理念,直接制约着广大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观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法改进等,一句话,陈旧的教育理念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不利于新课程的顺利推进

由于受原财政,人事管理体制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充实和流动严重受限,不少地方一方面大量中师生不能分配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然减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大量一线课改教师年龄偏高,学历偏低,难以胜任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虽然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都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有助于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慢,专业知识面窄,无法促使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导致绝大部分教师缺乏课改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研究出现了空置现象,难以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无法提供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支持

农村教育经费紧缺在我国是一个老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进行,农村教育经费显得更为紧张。眼下,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出现了许多窘况。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运动场及体育,劳技器材,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往日的面貌,不是书上有多少,教师就讲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而是给教师提供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和师生在课内外共同探究的导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并观,不能在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而是要用多媒体教学,要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然而,在农村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也没有幻灯机、投影器。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屏障。

4、学生班额过多,不利于完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近年来,由于免征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实行了“两免一补”,这样,大量外转生和辍学生纷纷回乡返校,这些学生的涌入,加之农村师资力量不足,遂造成班额过多,据统计一般农村小学每班有40-60人,农村中小学每班有80-105人,明显超过新课改的班额编制。新课程改革的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要努力捕捉每个动态生成的良机,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班额过大,在课堂有限的40-45分钟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难以开展,组织教学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加大,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师生双边活动收放不够明显。教师们疲于应付几十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根本无法开展创新性教学,教师们口里喊着“实施新课程,贯彻新课标”。其实际行为却是“穿新鞋、走老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的确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5、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正逐渐减轻。很多家长都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打工,长期不在家。每年在家的时间不足一月,而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爷奶或亲朋照顾,致使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点,也使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缺失,学校和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学校召开家长会,学生的家长来的大都是祖父辈,他们年龄大,有的不识字,有的干脆就不参加家长会,致使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困难。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遇困难的对策

1、更新农村教育理念,构建合理评价机制

首先,要突破以考试成绩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理念,使学校教育成为关注农村学生生命过程的教育,成为能够关注教师幸福,促进教师发展的教育。其次,政府部门要突破以工为本的传统管理障碍,确立以农为本的现代教育功能管理理念,从而真正落实国家的农村教育政策,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摒弃传统的“只重考试分数,不重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三是要结合新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三年多来的经验与教训,尽快构建起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机制,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会慷慨解囊。”以前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这种说法有些机械,要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河流动的活水”。因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在新课程培训过程中,除了安排一定的理论课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洗脑,换脑”外,还应增加有关基本功的培训内容。如板书的设计,“三笔字”简笔画的训练,普通话训练及音乐常识普及等。对中小学的英语,音乐教师还要增加简单的表演艺术课程,对英语教师要设英语口语,发音等课程。此外,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课教师的现象也应引起课程培训者的重视,要千方百计地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备足人才资源。

3、增加财力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政府要舍得投入,为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如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多媒体教室及微机室配备等。还要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老师们进行新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努力营造“课改立校,科研兴校”的课改氛围。另外,要根据新课程的科目合理设计课时,编制教师,努力解决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是要制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法规,明确中央、省、市、县的经费分担责任。二是要在税费改革中,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缺口的教育经费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直接拨至县乡财政用于基础教育发展。三是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通过统筹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能够切实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4、农村教师要困陋就简,因地制宜的挖掘教育资源,努力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

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且班额过大,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理由。魏书生说过:“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农村地域广阔,风景秀丽,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开辟第二课堂,既能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实验仪器不足,教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废料,来自制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如利用废旧注射器针管做压强实验,用废置的玻璃瓶做启普发生器,用纯碱与石灰水起反应来制备烧碱等。总之,只要善于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盖棺定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状举,其改革之路必然是困难与机遇并存,压力与挑战同在,但随着调查研究的结束,我们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进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遇困难的对策,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潢川县教育局教研室/马啟运)参考文献: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彭礼寿:《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办好义务教育》

苏选良:《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教育》及《小学青年教师》等期刊

提要]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构成该桶的最短木板的高度,农村地区是我国课改最短木板,因此要关注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及出路,提高课改的整体效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境主要表现在 :(1)新课改宣传时尚化、形式化;(2)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差,教师学历偏低;(3)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4)农村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面对此状况,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口在于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早在上世纪未就以“城市包围农村”的趋势迅速展开,我国农村课改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总的形势看还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和不足。对此,需要探讨、研究、解决,以促使农村课改健康顺利开展。为此,试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课改的困境

一、宣传偏于时尚化、形式化

对农村教育课改推广宣传工作,各级有关部门是重视抓好的,投入不少人力、财力和时间、多形式地展开宣传活动,收到一定成效,但由于过分强调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去完成教学任务,渲染课堂上形形式式的活动,导致一些教师思想产生错觉,理解片面化、绝对化。有个小学教师曾说:“新课改不可能在乡村中小学里推行,我们连投影仪都没有,更何况多媒体!”有的则说“新课改就是语文教学一定分小组,小学生必然当小老师;数学教学必定设夺红旗擂台!”甚至个别还认为课改就是乱教。新课改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切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出现负面影响,给课改带来了阻力。

二、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水平较差,教师学历偏低

这是个较普遍的问题。历年来各级政府都作了很大努力,陆续投入不少资金,学校硬件有了相当改善。但同形势发展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短缺,该修缮的校舍,无法及时修缮,谈不上更新设备,哪里还敢侈望添置多媒体。有些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保证按时、足额发放,拖欠工资类见不鲜。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有名无实者居多,设备简陋。有的只是几本图书、几个破旧瓶子,情况令人担忧。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虽然购置几台电脑,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电脑室仍处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如某乡中心小学有一台投影仪,六台电脑,但由于资金不足,害怕电脑出问题无法维修,竟然关闭电脑室!再加上农村通讯尚未普及,电脑基本没连因特网,电脑只是用来打打字而已。一些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村中小学校甚至连广播电视都没有!陈旧的教学手段,阻碍了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偏低。学校的公办教师不足,不合格的教师较多。这无疑阻碍的课改的发展。如我市某镇某小学有公办教师六人,民办教师四人,其中一人中师毕业,四人初中毕业,五人大专毕业。虽说是大专毕业水分却很多,文凭是借助函授获得,许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敏锐性,无法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更不可能经常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从而导致了落后的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无奈之下,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改中只好“穿新鞋,走老路”、更有甚者“穿新鞋,走弯路”,放弃了传统的优点,却传承不了新的益处。

三、农村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

受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观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了,教育科研与自己扯开不上边,那是专家的事。而且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根本没有开设《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许多教师缺乏科研的专业知识,据调查,有90%以上的乡村教师不懂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知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形式往往是上级布置了课题,下边的老师就开始空对空的论文“写作”。再加上 农村生活的艰辛、负担重,农村教师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要为家庭操劳,无力顾及教育科研的并不少见。

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过程,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能力薄弱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绊脚石”。

四、农村 新课程培训工作的低效性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培训好坏已成为课改的关键。综观目前农村的新课程培训,其形式有这么几种:

(1)集中学习式 它有两种具体做法:一是短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双休日把教师集中辅导站进行培训;二是长途集中学习,即利用县市学校的课改课的机会集中乡下教师到县市学校听课学习。这种方式受训时间短,受训人员少,花费多,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化:往往是早上先读文件,下午看两节录像课或听两节课。目前多采用这种形式。(2)专家培训式 即上级派专家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去进行全员培训。这类方式受训人员较多,教师花费少,内容较能切中 农村教育的要害。然而专家毕竟是少数,僧多粥少,忙不过来情况下,许多师范院校的教师就充当了专家,不可否认他们的理论水平远远高于中小学教师,然而他们却存在不足一面,很少接触基础教育,讲课内容难免出现空洞、授课方式照本宣科满堂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化了乡村教师对课改的错误意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3)外出学习式 即派部份教师外出省市参观学习。这类方式在时间、财力上花费多,受训人员有限。受自身财力、时间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农村不太采用这种方式。如此培训很难达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全国80多万中小学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两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新课改已成为当前课改的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以校本为核心的学习型学校应是目前农村课改的切入口。

(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路———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一、学习型学校的建立以教师观念转变为前提

所谓学习型学校是指参与学校运行与创造的各类主体,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始终以学习促进创新,淘汰陈旧与落后,保持开放与进取的动力。教师是学校最有效的主体。学习型教师是构成学习型学校的最重要的原素。要成为学习型教师首先就必须转变观念:(1)转变课改即多媒体的观念 过去在宣传推广时不适当地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致使在部份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课改即多媒体”“多媒体= 课改”的错误认识。把课改的实施误认为一定要有多媒体的观点成了部分教师研究、学习进取惰性的借口。这些思想障碍不消除,学习型教师难以确立、课改势必难以开展下去。其实媒体的利用只是课改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中不能抛弃这种好形式,但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把农村落后的教学设备改变过来的,事实上先进的教学设备“等”是难等得来,而且老等也不是办法。应该面对现实,立足于本校,扬长避短。农村教育目前缺乏网络资源,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却是农村中小学的优势。农村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发这些资源优势使之为课改服务。如教学小学数学时可利用丰富的树林、山川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可利用劳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制造教具享受趣味数学。教学体育即可以借助乡土游戏达到锻炼目的。因此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2)转变教学即搬用教材的观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可利用的教学参考资源很少,农村教师很自然地把教材视为中心、把教参奉为圣旨,造成自身的教学成了搬运——知识从教材、教参搬到课堂。如此单纯的搬运,使农村教师脱离了“思考”,只需负出苦力就完成教学。教学效果低下。新课改强调创造性使用教材。它既不是对教材的盲从,也不是对教材的简单的增删,它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第一篇课文“元宵节”,农村教师在教学时觉得难度较大:虽然南方没有过这一节日的习惯,但县市孩子还可以有许多的机会了解元宵节,如通过电视、电脑及书刊图文并茂地掌握;也可以通过外乡人设在县市的花灯展览会亲身接触;甚至还可以通过出游北方亲自体验元宵节。而农村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生硬地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在教学中既可以调整它在课本中的位置,还可以创新地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把元宵节更换成本土风俗民情节“鱼生节”、“观音诞”,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活,对比之下效果截然不同。而这一过程即是学习研究的过程。

(3)转变视农村学生蠢笨之观念 由于来自农村、学历偏低等因素自卑心理作祟,农村教师不仅看不起自已,也看不起学生:直面课改,见多识广的城市学生对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反应。农村学生 嘛......言外之意,农村学生是比不上城市学生,是蠢笨 的。如此的学生观成了教师不思上进、得过且过的理由。新课改强调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农村孩子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他们的视野不广,素质发展不全(尤其缺乏音乐素质),但却绝不是蠢笨 :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实践丰富。而且农村孩子的不足恰恰说明他们的可塑性强,并非意味着他们的IQ低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教。教师的因材施教是以不断学习研究学生的个性为基础。

二、学习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基本特征

学习型学校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要求主体不断反思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科研为终身学习提供动力。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走进新课改,学校必然与科研同行。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可以营造学校的改革创新氛围,调动教师不断学习,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教育科研的现状,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的培训学习,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底气;其次要重新定位教育科研: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与理论研究者的“书斋式”、“实验室式”的研究不同,它是一种“做中学”式的研究。角色的新定位促成农村教师的新认识。最后要加强农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在教育科研中农村 教师常苦恼研究的课题不知从何而来,其实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正是“问题”的深入导致研究的深入。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自已的问题意识和提高自已的定向能力。在课堂上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热点难点争辩、观点碰撞、经验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 —“课题意识”。

三、学习型学校以校本教研培训为核心

学习型学校同时又是全员学习的组织,要求每一个主体不断学习,共同发展。而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制于教师的学习。因此全员学习的前提是每一个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部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源泉。而教师真正的成长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过程脱产培训,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通过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校本教研培训是直接围绕学校自身所遇到的真实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它促进教师成长。它能唤起教师的内部需要,恰好地将教学实践与培训紧密结合,促使教师在解决自己提出、自己设计的问题中不断学习,共同发展。它与以往培训模式不同,强调培训内容与目标的校本性、实践性、高效性。它是在新课改中生发的,是新课改健康运行的需要。它弥补了目前农村教育新课改培训工作的缺陷,是一条“高效、稳定、长期”的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基础教育在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时,应立足于本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师的成长:一是开展“新课程研讨日”活动。保证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0.5个工作日的时间作为学校教研时间,并做到活动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二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对本教学班每位学生通过本学科教学及教师本人的培养,取得的发展进行记录),每周提供一个问题(每周向同年级同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如建立“思(教学反思)、评(课例评析)、讲(校长课改讲坛)”三级活动制度;开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教学反思(教后记)”、“课例(个案)评析”、“三课一条龙(听课、说课、评课)”、“问题会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教师对话”、“课改沙龙”、“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主要形式,辅以“校长课改讲坛”、“专题讲座”、“做学习笔记”等理论学习及外出学习、交流的以校为本教研方式。

四、上级机构应指导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充分利用市级教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在县市建立“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及“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推动多种形式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即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和推荐学习资料,及时传递课改信息。“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学科教研员定点挂钩教研片、学区,下校参与以校为本教研或不定期地下校了解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研,同时帮助学校聘请专家、联系外出学习。“以校为本教研‘点菜’中心”,即市级教研机构定期(每月)公布研究专题(讲座专题)或课例点评目录,各校可根据各自的需要“点菜”,由市级教研机构按“点菜”内容下校服务。“三中心”的建立将解决农村资源短缺、师资跟不上课改要求的难题,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成长。五农村学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以校为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此外农村学校还应该互相支援,互通有无,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互派教师共同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上一篇:挽歌词,挽歌词白居易,挽歌词的意思,挽歌词赏析下一篇:木糖醇创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