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22-09-10

1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落实存在梗阻

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存在巨大差异, 影响了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热情, 影响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村“三资”管理不够规范, 监督不力, 资金管理混乱, 村务公开流于形式。部分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 专项资金挪用占用严重。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

1.2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 农业效益普遍低下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但受传统农耕观念和土地权分散限制, 大型农机具无法应用, 规模化生产优势无法发挥。同时, 农村产业结构仍然比较单一,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缓慢, 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低, 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乡镇企业规模不大, 科技含量不高, 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不够畅通, 劳动资源闲置浪费

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农村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周期长和农业科技的推广等原因, 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由于不能实现规模化就业和集体转移, 无法实施统一的就业技能培训。因外出务工涉及的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医疗、住房等问题无法得到保障而使部分人不愿也不敢外出务工, 劳动资源出现了严重的闲置和浪费。

1.4 农村基本建设的投资比例严重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投入比例过低, 甚至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加上投资渠道过于狭窄, 投资方式过于单一, 导致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 无法满足外来投资建厂所必须的仓储运输、抗旱防洪、水电供应等基本硬件设施需要,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制度机制建设, 强化政策措施落实, 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医疗、养老、住房、入学等社会保障制度, 要通过立法对资金来源、相关主体的权力和义务等予以明确, 做到有法可依, 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安心在城市生活就业, 提高城市归属感。完善农村“三资”管理机制, 细化管理办法, 实行公开民主管理, 落实好监督和审计制度, 保证农村集体资金的有效积累和规范使用。

2.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以现代农业促进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要努力引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提高人员素质, 努力向技术密集型、开放型、合作型、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走立体经营、一体化发展道路, 提高劳动效能, 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 优化营销渠道, 打造品牌产品。

2.3 推进好城市化建设, 促进农村工业发展, 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的适度协调发展都是实现边远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规模经济、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做法和实现途径。要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和农村建立工业发展园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借助外部力量增加本地就业与税收。

2.4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参照城市发展要求, 制定合理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规划,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优先建设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等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设施。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和进程,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共通与资源共享。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 城乡收入差距也日渐加剧,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必须认真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转变发展理念, 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晓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22) .

[2] 李忠民.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才智, 2015 (36) .

上一篇:定边地区长82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下一篇:工会干部如何在改革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