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思考

2022-10-16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因此,我国历来就把科学知识的普及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来抓,只是学科的名称由“自然”走向了“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这就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教材的理解、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思想的转变以及课堂的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用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措施才能适应科学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科学教学的目标。科学教材的使用已有好几年了,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吗?达到了科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吗?我带着这个问题了解了部分学校的教学情况,其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一、科学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7—9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科学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中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应该得到相当的重视。但是,受传统重主轻副思想的影响,多数领导和教师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意识到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也有很多学校不得不因上级的教学质量考核的关系,不将其列入考核科目,即使列入考核内容也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这就造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科学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要想改变科学在学科教学中的不平等地位,必须从源头改起,充分认识科学课程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传承科学精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科学放到可其他学科一样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科教学效果的考核,提升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重视程度。

二、科学任课教师的素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教材只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科学教材注重以身边的科学为起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高,从而形成了完善的科学教材系统,这就要求各校在科学教学的实施中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逐步提高的科学教师队伍。而农村学校的科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多数学校都将年龄偏大的教师放在科学教学岗位上,这些教师因为历史原因,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老化,教师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科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很大一部分教师很难真正适应科学教学的需要,因而在各校都不时听到他们说科学不好教的声音。在讲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很多教师制作的标本根本就看不见细胞,在显微镜下只看到黑乎乎的一片,因为他们没学习过玻片标本的制作,根本就不能掌握标本制作的技巧,也就只好将这堂课变成生硬的讲解了。因此,解决科学教师的素质问题应该是抓好科学学科教学的首要问题,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抓好教师的基本功,增加知识蓄量,改变陈旧教学方法,提高科学执教能力;二是将实在年老的教师从科学教学岗位上换下来,换上年富力强的有较渊博知识的教师;三是全面开展科学教学研讨活动,提高科学教师解析课标、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资源、开发本地教学资源的综合能力。

三、科学实验设施的配置

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是一门重实验重观察过程的一门学科,要完成科学学科教学任务,必须配置最基本的实验器材,但现状是很多农村学校基本没有科学实验室,就有也只是原来的自然实验器材,已远远不符合科学教学的要求,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言之无物,简单的科学理论的讲解是那么的枯燥无味,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比如在上《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一课时,由于学校没有配置显微镜,老师不得不在早已发黄褪色的挂图上指指点点,学生也只好瞪大一双满是困惑的眼睛,遐想微小世界的奇妙。本是很丰富多彩的课堂变成死水一潭,一堂观察探究的课不得不变成照本宣科。解决这尴尬的教学活动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及时解决实验设施设备问题,让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回归来观察活动中,回归到探索过程中,让复杂的理论讲解变成简单的观察,让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变成妙趣横生的自主探究,让学习的权力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手中。

四、科学课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的科学教学存在不小的问题,一是课堂结构不合理,本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教师简单的知识讲解,讲解完毕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的结论,结果是学生会背了也不知道背的是什么;二是教学手段落后,有些课程内容是要多媒体来展示的,但很多农村学校根本就不具备条件,教师也只好空泛讲解;三是学生学习方式无法改变,本是可以探究的东西,因为缺乏资源不得不放弃这个过程,只好采用死记来应对考试;四是教学策略不当,本是生活中很常见已被学生知晓的东西,为了某些需要(比如公开课)也让学生探究一番。

上一篇:天然气可采储量测算方法研究下一篇: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三步走理念探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