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2024-04-08

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精选6篇)

篇1: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第四社区医院贺文德

针对什么是低碳,为什么要绿色,如何让18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变成现实,让我们中国成为我们更加美丽的家园。2012年12月15日,根据局党委《关于开展“绿色低碳”环保专题教育的通知》(中油局发„2012‟100号)精神,医院部分员工在会议室,开展了“绿色低碳,我们应该做什么”大讨论活动。

首先我们组织大家学习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白皮书》学习了《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学习了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设想,使大家了解到国际国内的环保工作状况,阐明了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人类现实生活与未来的影响;随后,又开展了“绿色低碳,我们应该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在讨论中大家针对环境问题踊跃发言,抒发各自对环保和低碳生活的看法,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再只是政府的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绝不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人必须关心的问题。

通过学习、讨论,使我更加认识到环保很重要,要践行低碳生活,地球只有一个,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让低碳理念和环保意识真正融入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从生活中的一点

一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保护环境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让环保不再只是“横幅”,不再只是口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都尽力了,河会再绿,山会再青,天会再蓝。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推行无纸化办公,现在办公程序需要改进,线上一套线下一套,浪费纸张,电脑资源,浪费人力物力,切实推行无纸化办公是最大的节约。

二、在家中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开展家庭节能技巧学习,增强家庭成员节约意识。在垃圾桶上贴上“可利用”“不可利用”,加强垃圾回收利用。随手关灯,节约每一滴水,夏天开空调时温度设定不低于26摄氏度,旧报纸可以用来练字,淘米水可以浇花……

三、工作中做到注意节约用点、合理使用电脑、空调调高一度、纸张双面使用,尽量使用电子邮件代替纸类文档。节约每一滴水、节省每一度电做起,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倡导绿色用能、绿色照明、绿色用纸、绿色出行,践行绿色低碳。

四、带领孩子走进绿地和公共场所时,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踩踏绿草,要给孩子做好保护环境表率,让孩子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五、多骑车,少开车,少燃一滴油,就会多一片蓝天,少开车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钱,更是少污染了我们的地球。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篇2: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

崾岘小学 张 强

读书,是让你会分享人类精神的财富,熏陶至纯的情感,结淀丰厚的底蕴,拥有聪慧和独立的思想与个性。英国作家毛姆曾这样写道:“如果你在图书馆待上一天,不管这座图书馆有多小,当你面对着人类积累下来的无穷智慧,你的心中只会满怀敬畏,甚至会夹杂着淡淡的悲哀。想想看吧,有多少美妙的故事你从未听过;有多少对重大问题的探求,你永远不会去思考;有多少令人欣喜、发人深省的思想你无法分享;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你服务,而你却不会去收获劳动成果。”

遗憾的是,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的增多,分散了学生对读书的关注.特别是动画片、电脑游戏使很多学生上了瘾,一有时间就按耐不住,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我的孩子也是如此,虽然买了很多书,但都搁置一旁,无暇问津。面对这样的状况,该如何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呢?这既是家长的困扰,也是让教师感到头痛的事。

因为读书少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读书多的学生,表达能力也欠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作为教师,不但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读书的种种益处,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氛围,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美文佳作,布置几本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多接触书,直至与书为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种种快乐,相信一定会爱上书。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启蒙者和引领者,他更应该多读书。

赶快读书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语文教学改革已提了多年,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改变了语文教学观念,改革了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而作为教师,最实在的变化应是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40分钟要质量,更应该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采用扶放结合式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扶放结合式是语文课堂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扶”,采用引导和指点的方式,如提示重点、提供范例、提出问题、点明规律、指导方法、帮助总结等。放”是指增强独立性,放手让学生阅读实践,读懂课文。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课,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待不同的类型的课文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①采用“筛选精彩段落—品读”式。新课标强调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方法正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筛选精彩段落—品读”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写景或某些写人记事的文章。具体操作是通过自主悟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再与老师同学交流通过朗读展现这种情感,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②悟读—批注式。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略读课文,也用于其他各种课文的教学。如略读课文《七颗钻石》,先让学生通过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再作上旁批,通过交流感受小姑娘和妈妈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爱心。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五、善于积累资料,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载体,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展评、表彰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组织阅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名词解释

1.低碳

低碳, 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 (更低) 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 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 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 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 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3.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 广义而言,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 (包括三废和噪声等) 排放;狭义而言,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节能减排”出自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4.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背景资料

据统计, 人类将从自然界获得50%的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 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近30%的能源。我国既有建筑已达430亿平方米, 每年城乡新建住房面积约20亿平方米, 80%以上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 每建造1平方米房屋要释放1.8吨二氧化碳, 每燃烧1公斤汽油排放2.2公斤二氧化碳,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更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到三倍。我们国家承诺, 到2020年,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透露, 目前全国城镇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28.5亿平方米, 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16.1%。预计到2010年底, 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其中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设计标准。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 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 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 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 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 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和谐一致、动静互补, 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 温、湿度适当, 使居住者感觉良好, 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 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地温适宜, 地下水纯净, 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 要经过检验处理, 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 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 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 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 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业内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 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了2007年的97%;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的执行率由2005年的21%提高到了2007年的71%, 总共每年可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未来的30年之内, 我们还要新建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 在现行建筑管理体系中, 达不到绿色建筑标准就不得开工, 所以新建建筑的节能只是执行问题, 难度并不是很大。难度在于我国现在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的节能改造, 如何让既有建筑成为绿色建筑。

比如, 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亿平方米, 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 0%多一点, 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 0%。供热“大锅饭”中, 有人是开着窗享受暖气, 非常浪费。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 0公斤/平方米·年, 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我们需要在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 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

据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 既有建筑现在从楼上到楼下都是一条管道供热, 是串联式的, 每一户装一只计热表, 不可行。现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 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 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 成本低, 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 是严格计量的, 是可以调控的。据估算, 在北方地区, 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 不用开窗, 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可计量的, 主人出差或者上班时把暖气关掉, 回来以后再开, 就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万吨煤, 就相当于减排1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也是一个艰巨的节能减排目标, 需要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绿色建筑方面, 仇保兴还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五原则:

1.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的使用, 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低品质 (低能值转换率) 的能源, 如地热能、太阳能;

2.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应用简单技术, 如通风、外遮阳等, 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

3.利用低品质能源进行建筑整体性或基础性调温, 利用高品质能源进行局部性、精细性调温, 将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通则;

4.建筑将成为能源产生的单元, 如屋顶计划中的太阳能利用;

5.从单一产能建筑走向集合——分布式绿色能源园区。

绿色建筑应走出的误区

在楼盘销售以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 “绿色建筑”也毫无例外地成为房地产商们朗朗上口的新词儿, 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

绿色建筑的成本究竟怎样, 是否会成为提高房价的因素, 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做出了回答。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 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 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 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 保温性很高, 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 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 其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 可谓价廉物美。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 大家对房价和房屋成本是非常敏感的。仇保兴说, 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 就充分考虑了这些问题, 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 成本要低, 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值得一提的是, 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 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 因为住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 一般5年到8年之内, 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比如, 德国一家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政府给每户出3000元钱, 住户自己出2000元钱, 国外援助2000元, 总共一户投资7000元钱, 对建筑进行了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玻璃、门、天花板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 住户一年所减少的开支就达到3000元以上, 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运用这些技术。

仇保兴说, 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 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定位在高端、贵族化, 不会取得成功;事实证明把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 绿色建筑才能健康发展。以前的智能化就走过弯路, 许多智能建筑, 停留在保安、音响控制等方面, 线路搞得非常复杂, 造价也非常高, 甚至耗电量居高不下, 这不是智能建筑应有的发展道路。信息时代, 智能化应该是多用信息, 少用能源。现在有些地方推行智能开关, 用手机就可以控制家里的能源开关, 冬天走的时候, 就把供热开关关掉, 下班之前半个小时, 手机一按, 就能把供热开关启动, 这样回到家里时, 屋里已经暖洋洋的。主人在外边工作的时候, 家中不供热, 能省1/3的能源。再如, 许多南方地区, 房子里的空调4 0%是为了应对室外的阳光, 安装一个很小的智能测温装置, 当太阳光正热时, 遮阳帘自动升起来, 减少射入室内的阳光, 减少空调的能耗。这样的智能建筑才是绿色的, 才是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建筑。

仇保兴坦言, 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 人人都可以滥用, “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现在应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 给出数据, 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把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 对达到标准的给予绿色建筑的标识, 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 最终会退出房地产市场。

在日前召开“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讨班”上, 仇保兴又为绿色建筑提出了几点意见。他提出:“绿色建筑应走低成本路线。目前生态城改造普遍有三种思路:一是目标导向, 易犯乌托邦之病;二是问题导向, 易缺系统方案;三是经验导向, 易被过去的成功锁定。我们应从生态城改造分级关键技术着眼, 才能有效避免以上三种思路固有的弊端。”

■绿色声音

转变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抑制三大领域刚性碳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带给人类社会威胁的不断加大, 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被全社会所关注和接受。日前, 我国政府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建设领域涵盖范围广泛, 涉及领域众多, 建筑的建设和使用是刚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的不断支持下, 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决策者们认识到, 转变发展模式、抑制刚性碳排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就如何抑制建筑行业、城市交通和城镇化3大领域的刚性碳排放进行了深度的阐述和剖析。

建设绿色建筑突破发展瓶颈

仇保兴指出, 建筑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有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建筑使用能耗占其全社会总能耗的30%~40%, 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 预计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全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 今后我国每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16亿~20亿平方米, 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200多亿平方米。同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级, 生活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 对建筑面积、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 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 并将成为未来2 0年能耗和排放的主要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果新建建筑遵循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标准, 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自身发展的碳排放瓶颈问题, 更能为缓解世界环境压力作出巨大贡献。

我国正在建筑节能领域推行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引导型标准, 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将实行强制性标准。我国将实现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的双跨越, 到2020年我国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都将完成节能改造。

仇保兴强调, 绿色节能建筑并不等同于造价昂贵的建筑, 更不是难看丑陋的建筑, 不一定要使用很多的高科技, 也不仅仅是环境绿化这么简单。一些建筑师在设计时盲目推崇集中式空调等“能耗杀手式”建筑模式, 这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随着节能建筑逐步推广普及, 今后建筑工程师必须成为能源专家、环保专家和生态专家的综合体。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节省相关能源的投资、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贫困、改善当地和房屋的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工作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带动就业, 等等。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不仅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

仇保兴说, 城镇交通领域的刚性碳排放同样不能忽视。美国交通部长就曾表示, 上世纪50年代, 美国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为小汽车通行的高速公路, 结果导致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 交通不堪重负。如果当时用1/10的资金投入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 美国交通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拥堵。这就是典型的后人为前人错误的发展模式“埋单”。

仇保兴指出, 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 首先应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从能耗方面来看, 火车每吨公里的能耗只有118千卡, 大货车是696千卡, 中小卡车 (家用) 达2298千卡。也就是说, 同等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的碳排放仅为高速公路的5%~2 0%, 而且单位运输用地可节约20倍至3 0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人均机动车占有率还不高, 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已开始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在保持机动化能力的前提下, 在大家还没有习惯使用小汽车之前,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中国曾经是自行车大国, 城市交通发展决不能挤占和压缩自行车行驶的空间。据测算, 自行车作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 在城市有限空间内的交通通行能力是小汽车的20倍。此外, 发展电动自行车符合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而且可以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充电。这些简单的道理往往被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忽视。在城市交通方面应下决心保留和扩展成体系的专用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大力发展包括地铁、快速交通、公交专用道、普通公交等公共交通, 抢在大多数市民私家车出行的习惯形成之前, 以“快、准、廉、优”为目标来优化公交出行方式, 减少交通的刚性碳排放和城市空气污染。

选择正确城镇化发展模式

仇保兴表示, 城市是人类美好的梦想和最终的家园, 我国釆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我国, 8 5%的能源被城镇所消耗, 8 5%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城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将在不久的将来突破50%。目前我国每年有约1500万人进入城镇, 这一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城市甚至区域的范围内倡导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 大力推广紧凑节地的发展模式。

仇保兴说, 在城市发展模式正确的前提下, 我们在提高城市的紧凑度的同时, 还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生水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要改变城市园林绿化的方式, 充分利用城市绿化来达到吸附污染物、降低热岛效应等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 还要推行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供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诸方面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经济激励政策, 如实施直接将污水处理费返回污水处理厂与实际COD削减成效挂钩的以奖代补的政策, 促进企业主动采用节能新技术。

仇保兴最后指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同样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积极开展了各项节能减排工作。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城市、控制刚性碳排放, 将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重要机遇。

■绿色案例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集成十大先进节能体系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正式投入使用。科技馆采用大量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技术, 集成十大先进的建筑节能系统, 节能效率达到76.4%。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借此探索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绿色建筑科技馆位于中国·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 总投资6000万元, 占地134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679平方米。

科技馆设计建设依靠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研院上海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杭州城建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团队, 集成了国内外最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技术系统, 其中包括:被动式通风系统, 尽可能多地利用屋顶自然采光和不需要耗能的日光照明系统, 设计中使建筑倾斜形成建筑自遮阳系统, 使用智能化自动调节的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 环保合理的外围护系统, 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系统;能源再生电梯系统等, 都是可以大量普及推广的建筑节能技术。

同时, 科技馆还采用了太阳能、风能、氢能发电系统。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 可达到智能控制, 根据室内的温度和环境质量, 自动调节各种设备运行, 分项计量各种设备能耗,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将根据这些实时测量情况对楼宇自控系统本身进行优化改进与研发。

此外, 科技馆的建设还采用大量的节能环保材料, 如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的钛锌板, 东西立面采用的陶土板, 均属于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的绿色、环保型建材。建筑物门窗采用的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 E中空玻璃, 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 空调负荷从基准建筑的41.71w/m2下降到了23.53w/m2。

科技馆采用集成的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产品, 示范并推广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列入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建筑主体向南倾斜, 有利于夏季遮阳, 但不影响冬季日照。同时北面采光良好。

■相关政策与条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我国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 就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 就是从关注单体建筑节能向关注整个城市建筑节能转变, 从关注建设施工阶段节能向两端延伸, 即涵盖土地获取、规划布局阶段的节能到建筑报废阶段的节能。目前, 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从五个方面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 全面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 加快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等。

二是加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 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的面积再上一个台阶。

三是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进一步扩大能耗动态监测平台的试点范围, 指导2 4个示范省市加快研究制定本地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 抓好第一批1 2所高校的“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工作等。

四是抓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一体化成规模应用。加强已启动的371个示范项目的管理, 完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 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

五是加大力度, 推动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及监管, 确保建筑节能材料质量, 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 还需要完善和严格执行现有的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指导各地加强建筑节能的立法工作, 完善配套措施, 落实经济激励政策, 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等。

财政部:节能减排工作十重点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全国财政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表示, 我国将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建立中长期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结合起来, 着力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少春表示, 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 是当前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当前要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 在做好风能资源评价和规划基础上, 启动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建设, 建立比较完善的风电产业体系。

二是实施“金太阳”工程, 采取财政补贴方式, 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

三是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 采取财政补贴方式, 鼓励北京、上海等1 3个城市在公交、出租等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四是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发展。

五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 中央财政采取专项转移支付方式,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电力、钢铁等1 3个行业落后产能给予奖励。

六是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 扩大奖励范围, 积极推动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

七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 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探索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八是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采取间接补贴消费者方式, 扩大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

九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十是支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 重点是建立完善能效标准标识制度, 节能统计、报告和审计制度,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张少春表示, 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 要立足于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地位, 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 尤其是公共财政政策, 给予引导和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着力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境保护部:开展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促进绿色消费市场形成

建筑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建筑居住舒适度的提升, 建筑耗能呈急剧上升趋势。大力推行建筑节能, 发展绿色建筑, 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 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 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使用绿色节能的环保产品, 是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也是建筑业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趋势。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 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会同财政部大力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工作, 以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目前, 已有697家建材企业的6783个产品型号的建材产品通过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下一步, 环境保护部将继续支持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认证, 扩大政府采购的产品范围, 使更多的环境友好型产品进入消费市场, 为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已经2008年7月23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八年八月一日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 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 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 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 积极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 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做好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以及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 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导下, 编制全国民用建筑节能规划, 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节能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国家建立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 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国家鼓励制定、采用优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 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

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等项目提供支持。

民用建筑节能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九条国家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 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发展集中供热, 逐步实行按照用热量收费制度。

第十条对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新建建筑节能

第十一条国家推广使用民用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国务院节能工作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公布并及时更新推广使用、限制使用、禁止使用目录。

国家限制进口或者禁止进口能源消耗高的技术、材料和设备。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不得在建筑活动中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第十二条编制城市详细规划、镇详细规划, 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的要求, 确定建筑的布局、形状和朝向。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对民用建筑进行规划审查, 应当就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1 0日内提出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计算在规划许可的期限内。

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三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

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 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其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注册执业人员, 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监理。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进行查验;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 不得使用。

工程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不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的, 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施工单位拒不改正的,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墙体、屋面的保温工程施工时, 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 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监理。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 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不得在建筑上使用或者安装, 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应当对民用建筑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查验;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

第十八条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公共建筑还应当安装用电分项计量装置。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

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

第十九条建筑的公共走廊、楼梯等部位, 应当安装、使用节能灯具和电气控制装置。

第二十条对具备可再生能源利用条件的建筑, 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 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标准进行设计。

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 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和标识,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测评结果予以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应当安装、使用节能设备。

本条例所称大型公共建筑, 是指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

第二十二条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 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载明。

第二十三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保温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保温工程的保修期, 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保温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问题的, 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 并对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既有建筑节能

第二十四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 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分类改造。

本条例所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统、能源消耗指标、寿命周期等组织调查统计和分析, 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明确节能改造的目标、范围和要求,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中央国家机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由有关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制定节能改造计划, 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应当制定节能改造方案, 经充分论证,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方可进行。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以节能改造的名义对前款规定的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

第二十七条居住建筑和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建筑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在尊重建筑所有权人意愿的基础上, 可以结合扩建、改建, 逐步实施节能改造。

第二十八条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优先采用遮阳、改善通风等低成本改造措施。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改造和供热系统的改造, 应当同步进行。

第二十九条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和用热计量装置;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还应当安装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用电分项计量装置。

第三十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居住建筑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使用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费用, 由政府、建筑所有权人共同负担。

国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第四章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

第三十一条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应当保证建筑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得人为损坏建筑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应当建立健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建筑用能系统进行监测、维护, 并定期将分项用电量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节能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建设主管部门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建筑重点用电单位及其年度用电限额。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价分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源消耗情况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应当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调查统计工作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条供热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供热单位应当改进技术装备, 实施计量管理, 并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维护, 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 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供热单位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并制定供热单位能源消耗指标;对超过能源消耗指标的, 应当要求供热单位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并监督实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对设计方案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民用建筑项目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二) 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设计方案出具合格意见的;

(三) 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民用建筑项目颁发施工许可证的;

(四) 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以节能改造的名义对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20万元以上5 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的;

(二) 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

(三) 采购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

(四) 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建设单位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民用建筑项目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设计单位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 或者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施工单位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 未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进行查验的;

(二) 使用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的;

(三) 使用列入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责令停业整顿, 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 未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

(二) 墙体、屋面的保温工程施工时, 未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监理的。

对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 按照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签字的, 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 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或者向购买人明示的所售商品房能源消耗指标与实际能源消耗不符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交付使用的房屋销售总额2%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注册执业人员未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格证书的部门吊销执业资格证书, 5年内不予注册。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各地节能工作

北京首个低碳城悄然孕育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将要建起一个面积达4.24平方公里的长兴低碳生态城, 区域碳排放低于常规方案的50%, 可再生能源占比20%。”近日, 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 这个低碳生态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经完成, 即将进入成果编制阶段, 一个极有可能书写北京历史的首个低碳社区正在悄然孕育。

在总规划面积约4.24平方公里的低碳生态城中, 约1平方公里是经过生态化治理形成的人工湿地公园, 其余部分则由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西区、规划居住社区和地区公共服务中心组成, 这些区域的绿化以中和二氧化碳能力较高的乔木为主。

该规划对于推动首都生态城市建设, 推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带动西部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技术、政策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并很好地结合到方案中, 创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标体系和控规的控制引导指标, 是北京市生态规划在控规层面的创新, 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规划提出的生态规划内容、控制引导指标与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相结合, 目标建立比较恰当, 指标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不过与此同时, 专家组也表示,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 生态规划在实施方面还需要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以及各系统各部门的认定与支持, 对指标的可行性要进行筛选和优化, 建议进一步与相关部门研究探讨规划管理审批程序、规划实施层面的运作模式、配套政策等问题。

山东节能改造任务完成过半

近日, 在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检查中, 山东省的节能改造工作受到了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完成1900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是国家给山东下达的工作任务。2009年, 山东省共完成节能改造1062万平方米, 占总任务量的5%。

为加强对各市节能改造工作的考核, 以考核促工作, 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增加各市节能考核指标的通知》, 确定自2009年起将节能改造纳入省政府对各市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2009年8月,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了节能改造工作月调度月通报制度, 逐月调度各地节能改造工作进展情况, 表扬先进地区, 批评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 调动各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学习外省市的改造经验, 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节能改造的不同模式, 成功探索出以原住宅产权单位、开发建设单位、供热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物业公司、保温材料企业为主体以及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种改造模式。

江西谱写低碳发展的绿色篇章

南昌市低碳产业发展框架已经基本确定为做强光伏、LED、服务外包三大低碳产业链, 做优新能源环保电动汽车、绿色家电、环保设备、新型建材、民用航空和生态农业六大产业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 促进城市低碳化运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2009年以来, 南昌秉承“生态立市”理念, 加快建设低碳化城市, 大规模实施低碳消费和运用, 翻开了“绿色南昌”发展的新篇章。

在推动城市低碳化的过程中, 南昌在城市亮化中加入了绿色照明的新元素。继南昌首条LED路灯示范路紫阳大道亮灯后, 赣江中大道和阳明路也紧随其后。既节能又环保的LED路灯, 成为城市主干道上的新亮点。到2016年, 南昌将在城市道路、隧道、车站、体育场馆及广场等公共场所, 推广应用约10万盏LED节能灯。相关数据显示, 近年来南昌的绿地面积大幅增加,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04%, 绿地率达到40.64%,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稳定在95.69%以上, 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五。南昌一直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 在政策层面和制度体系上始终注重绿色GDP的考核。这些已经并必将更加有力地把南昌引入到以低碳经济促可持续发展之路上面。

陕西节能改造年节约8000多吨标煤

全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检查组对在陕西的检查情况作出反馈意见。检查组对陕西省新建建筑工程的节能和规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计量改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检查组指出,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任务落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机关办公及大型公共建筑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措施得力, 工作到位。目前, 陕西设区市建筑节能设计合格率达到1 0 0%、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率达到9 0%, 县 (区) 建筑节能设计合格率达到1 0 0%、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率为6 0%。

近年来,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 陕西省实施了省级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 以公共建筑为主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每年计划改造面积不少于3 0万平方米。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累计已完成1 6 7万平方米, 年节能能力为8 0 2 0吨标准煤。

福建节能减排工作得到肯定

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组对福建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被查2 1个项目均按节能标准规范设计、施工和验收, 节能措施合理, 很多项目达到较高水平。检查组对福建的节能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是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的各项工作整体情况良好, 新建房屋节能审批制度、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等7项重点制度基本建立, 达到或超过相关要求。二是实施节能标准措施得力, 有创新, 特别是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节能审查报审表等配套文件, 对节能各方主体特别是中小设计院、施工、监理单位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三是建筑节能工作发展比较均衡。福州、厦门、漳州和集美区认真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建筑节能标准。福州和厦门建筑节能工作启动较早, 基础条件较好;漳州市目前已位于全国地级城市前列;集美区节能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厦门市管理体系, 推进力度显著。

内蒙古推广太阳能建筑

据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范勇介绍, 内蒙古太阳房数量多, 种类全, 独具特色, 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80~1985年为试验阶段。通过试点工程取得科研成果, 为研究严寒地区太阳房创造条件, 积累经验、奠定基础。1986~1990年为示范阶段。加强学习交流, 引进技术, 重点突破, 使太阳房向缺能少电、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牧区推进。1990年至今为规模推广阶段。以示范工程带动普及推广, 继续组织科技攻关, 解决技术难题。太阳房质量明显提高, 效益持续上升。新成果、新材料不断涌现, 促使内蒙古太阳房稳步快速发展。

范勇说, 内蒙古推广太阳能建筑能够取得成效, 除国家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外, 还与自然条件有关。内蒙古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日照充足, 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 总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800~6400兆焦耳。只要对普通住宅稍加以改造, 如加强门窗的气密性, 设置直接受益窗、集热墙、附加阳光间等附属结构就能得到较好的收集太阳热量的效果。

内蒙古太阳房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自1980年内蒙古建筑科学研究所建成自治区第一栋太阳房以来, 目前, 内蒙古地区已建成太阳房6000多栋, 约12.5万平方米, 其中大部分是牧民住宅和中小学教室, 采暖效果十分理想。以内蒙古一座位于北纬48度高寒区的太阳房为例, 冬季在无辅助热源的情况下, 太阳房室内最高温度可达12~16℃, 清晨最低为58℃。和同等规模的常规建筑相比, 节能率在60%以上。

据测算, 到“十一五”末, 内蒙古全区21个示范项目实施成功后, 将累计替代常规能源35.9万吨标准煤, 可减排二氧化硫3.1万吨、悬浮颗粒物1584吨。内蒙古草原上将出现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新一代太阳能牧区住宅, 温暖千家万户, 为草原增辉, 为人民造福。

■呼吁

全民启动——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每台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能的10%左右;一盏1 1瓦的节能灯相当于6 0瓦的白炽灯亮度;选用电子镇流器, 较传统镇流器省电3 0%;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节能20%至3 0%。

这些节能小窍门看似细小, 日积月累, 却能节省不少能源。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 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 把墙皮打掉了, 或者换了窗户, 拆掉天花板, 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现在规定, 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 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 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不管哪个公司或机构建造, 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 这需要政府去实施, 也需要广大市民关心监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 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 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 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篇4: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

一、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一)书目选择

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都要阅读,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

(二)方法指导

有了好的书籍,更要有好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需要来决定,哪些要泛读和略读,哪些要精读和细读。例如知识性的读物,可以用泛读和略读的方式;而优秀的文学作品,要品味其优美的文字、动人的情感,那就要细读和精读了。

(三)习惯养成

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养成专注、质疑、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无论泛读或精读,都需要专注,这样才能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知识。同时,阅读更需要质疑,正如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用怀疑的精神去阅读,要学会辨伪存真,提出独到见解。鲁迅在《读书杂谈》中指出:“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我们就是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学作品,千万不要让学生成为“两脚书柜”。

二、创设条件,提供书源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特别是让学生拥有足够的书源。

(一)开放学校图书室。要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借书。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如以每生提供二至三本算,每班图书角便有了近百本图书。低、中年级由老师保管,高年级则选聘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三)建起个人小书柜。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想取得突破,还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要建议家长为孩子的卧室配备小书柜,让孩子把课外书籍归类摆放在书柜中,并保证每学期给孩子增加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学生有了自己的书柜,课外阅读才了有保证,有了底气。

三、精彩展示,激发兴趣

(一)开设阅读指导课。指导课上除了老师推荐一些书目外,还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的在读书籍,或畅所欲言进行阅读心得交流,让他们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更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组织课前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用时虽少,但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说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每一轮的课前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并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检索资料,广泛阅读。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举办手抄报比赛。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手抄报可以由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教师在指导时,要给学生固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文摘抄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广泛地阅读。通过评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指导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读书笔记也可以灵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或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等。

(五)开展表彰活动。教师可定期评选班级“经典诵读大王”“阅读小明星”等活动,不断地激励学生,让他们在竞争中主动开展课外阅读。

无论新课程如何改革,学生的课外阅读永远是重中之重。因为他们只有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丰富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应该成为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篇5: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种习惯

---与语文发展工作室的老师们共勉

三木

说起教师读书,我觉得在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作为教师我不想否定我们自己,可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真的已成为不读书的人了。当然“我们”在这里是个集合概念,非全部。说到这老师们也许不高兴,但请大家看看我们周围,难道事实不是这样吗?这里有个细节,就是近年来呼吁教师读书的声音很高,比如在人大会议上多次大声疾呼希望建立国家读书节的朱永新先生,再如高万祥、张丽钧、王崧舟、张文质等老师都曾在多种场合强调教师要读书的问题。请大家注意,这可都是我们队伍中的知情者啊。当然,教师不读书的“秘密”外界也是知道的,中央电视台著名媒体人王开岭最近不就含蓄地指出来了吗。再如我校读书群曾聘请一位名师担任我们的读书顾问。可过了一年人家就退了。原因是:对话不平等,没法交流。言下之意,群里真正读书的老师太少,人家感到很委屈,不划算。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我甚至觉得心灵有种伤害之感。可仔细一想我们的读书就是少啊。

两朵云只有在相同的高度才会发生碰撞,我理解人家这样做的原因了。

苏格拉底说,为什么去爱?因为缺少。那么套用过来,为什么强调教师读书?也是因为缺少啊。

教师不读书甚至读书少,已是公开的秘密了。真的希望这个秘密别让我们的学生知道,别成为他们反驳我们的理由,这是教育的一种尴尬,也暴露了我们思想教育的一点虚伪,因为我们一直在强烈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好好读书啊。

林格说,教育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他以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智力,而是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这和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无论是传递精神能量还是做灵魂工程师,离开读书,离开广博的阅读,这些担当都无从谈起。在此,我同意李镇西老师的观点:我们读书一是为了学以致用,更主要的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的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应有的精神世界。一句话我们的灵魂饱满了充盈了精神的能量才会巨大。

不知怎的我特别喜欢读《绝代风流》和《南渡北归》这两本讲述西南联大教师生活的书。它们使我想起一个词——“范儿”。想起西南联大教师的“范儿”,这种“范”的内涵就是人格独立、敢于批判、沉潜专注、学识渊博、甘于奉献。我看到在这一泱泱风范下,似乎西南联大的每一位教师都可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在战乱动荡的年代激励着学子们奋发向上,那真是一个美好高贵让人仰慕的教育群体啊。

钱理群说教育要为人的精神打底。朱小曼的教育说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奠基。作为教师我们具备这样的能量吗?

蒋勋说教育是救人的事业。这话说的振聋发聩深刻极了。

救什么?让学生考上高中、大学就是“救”吗?考上北大清华、省实验、山师附中就是“救”吗?若此会有多少孩子我们是“救”不上来的啊。

只要教师依然读书,教育就有希望。我欣赏张文质先生的这个观点,因为读书就是自救,要救别人先要救自己。当然这和基督的救赎意义是不同的。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说,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学习。这种学习应是教学共同体的一种公共活动。简言之教师只有和学生一起学习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以为一个教师要成长的更加高远,必须学会用书籍堆积自己,用底蕴支撑的课堂才会丰富、灵动而深刻。精神的能量才会慢慢浸润学生的灵魂。所有的教育改革和实践,我觉得最后都要指向人的改变和完善,这是教育的“根”和“本”。

事实说明只有读书才会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灵魂才会有安顿的场。才会让我们的底蕴深厚,才会抵达某种境界,内心世界发生变化。胸怀、内涵、品味才会具有丰富的能量,才会实现精神的突围。

美国研究阅读专家吉姆·崔里斯指出:阅读是教育的核心。纵观一下我们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我认为我们就是输在阅读上。人之患在不好读书。当我们这些教书人都放弃阅读而将目光死死锁定在教材和分数上时,教育和国家的危险也正向我们一步步逼来,有良知的老师应当有这种忧患意识。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这个核心主要应由语文老师完成,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所有的老师都应是读者,是阅读的倡导者和实

践者,都应用自己的阅读行为去感召和引领学生向着书籍的高地昂首迈进。

去年暑假培训,不断冲击我的一个词语就是“整合”。这是2011年新课标语系中具有种子能量的一个词语。它要求我们要冲破教材去开拓视域,用六经注我的读书方法来提升自己,这无疑对我们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考验。要改变的不仅是教法,我甚至以为就当下而言:不读书,无以为教。那种一年四季捧着一本书教来学去的教学只会把我们的教育教死。

客观有时无奈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要实现教师精神的突围,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读书。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读书思考,做一个真正的读者,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教学。

读书就是备课,备课最好读书。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也是我的切身感受和体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那么坚持读20天书会怎样呢?

新的学期让读书像呼吸空气一样成为我们的美好习惯吧。如此,我们会有一个广阔的心灵世界;我们会多一些教书人的气质;我们的面孔会因读书而改变。

篇6:让绿色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作文900字

书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精神的产物,被喻为精神食粮和心灵之友。南宋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尤袤在他的《遂初堂书目》序中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种境界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遥不可及的,但对于那些真正以书为友的人来说则堪称是一种境界了。寂寞的时候翻着自己喜欢的书,日子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心境悠然的时刻读一本好书,便会有种金石为开,琴瑟曼妙的身临其境之感。书读到如此境界,自然会把它当作可以相互交流的朋友了。人生任重而道远,这道中若得“朋友”相助,那是精神上的一笔财富,再寂寞的日子也会让你感到愉快和祥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中的感悟与智慧有多少不是在时间的锤炼和孜孜不倦的阅读中而形成的.?对于善于读书和喜好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苦中作乐。而读书的习惯又是怎样形成的?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重复性的对一种事情巩固而形成的行为方式,它带有一种特殊性的倾向,读书习惯就是特殊的行为倾向。读书习惯的养成,还取决于兴趣。要想将兴趣变成习惯,就应多读书,读好书,读多了才会发现书的妙用,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和爱好才可谈得上“习惯”,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就仿佛生活里的衣、食、住、行,缺少了哪样都感觉不自在。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想将它改变都不大可能了。每一位有阅读习惯的人都视书为生命之源。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读书,不单只是某种爱好,它已经被我们当成一件事情或者工作来做了,而这种认识正是对书产生浓厚兴趣后的学以致用。这种兴趣最终像一棵根植在你的生命里的大树,生长出一片片苍翠的绿色。“爱好”是通过兴趣来培养的,而“习惯”正是在兴趣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间的事情,它可以成为人一生中不可逆转的,不会因环境和岁月的变迁而改变的内容。读书被当成一种习惯后,应该成为让生命保持活力的一种内在体现。它更像我们脚下的一块基石,越是沉重,扎在土里的根基越牢固,我们站在上面就越感觉踏实,也许正是这种踏实感,让我们体悟到读书的快乐,进而在快乐中去寻求人生的方向。

上一篇:药品监督制度下一篇:套房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