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2024-04-20

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精选14篇)

篇1: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阅读成为习惯》。

人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决定,可是生命的宽度与广度我们却可以决定,阅读就是让我们的生命更润泽更广阔更丰厚的最好方式。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纵横古今,自由的在人类的文明中驰骋。是的,我们的成长固然需要实践与磨砺,但更需要广泛而持久的阅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应该是书香飘溢的殿堂。我校自前年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读书节,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各项读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这里我要感谢每一位师生对书香校园建设的大力支持。

本学期学校还提出了“晨读一刻钟”的方略。目的是通过晨读让每位同学积累感悟祖国的经典文化,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我也真切的希望语文老师继续主动承担引领孩子阅读的责任,结合阅读校本课程在班级开展“七个一”读书活动。让你的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的快乐。“七个一” 读书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班级图书角,开展“捐一本书,读百本书”活动—每周上好一节阅读课--每周读一本有益书籍并做好摘录--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3-6年级)--制作一张读书卡—举行一次阅读成果竞赛(如故事会、诵读比赛等)--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学校也将围绕“七个一”开展各项读书评比活动。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阅读过程就是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如果把我们每个人看作是一只毛毛虫的话,那么通过不断的读书,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蝴蝶。快行动起来吧,让读书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我们二小书香满园!

篇2: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年5月7日,还记得我们学校的五月教育主题吗?对,是我快乐阅读。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为什么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古人曾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可见阅读有多重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证明,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丰盈思想,滋养心灵,温暖生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观察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阅读可以超越时空,把最优秀的人和思想带到我们面前,可以让我们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让我们看得更长远,想得更深入。关于阅读的意义,老舍先生有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不读书的人就好比是睁眼的瞎子……一读书啊就戴上了眼镜,眼看得远了,心里也透亮了。”

记得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条消息,说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是靠阅读强国的,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匈牙利。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们国家每45.9万人才有一座图书馆,中国人每人年均购书量不足5本。

当下,读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经统计,全球阅读量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64本。犹太人也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犹太人为什么这么聪明呢?这跟犹太民族把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有关。每一个犹太人家庭里,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给他读书,读完一段,就让他舔一下蜂蜜。当孩子稍大一点,母亲就在书上滴一点蜂蜜,孩子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舔蜂蜜。从小孩子就知道:书甜如蜜。甚至,犹太人的墓地里也常常放有书本,他们相信,死人也需要在夜深人静时爬起来阅读的。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就是说,生命有限,但学无止境。就连犹太乞丐也是书不离手,即使在乞讨时,他们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不用说衣食无忧的人了。

事实证明,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者没有一个不是热爱阅读的人。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热爱读书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个习惯持续他一生。

书就是了解世界宽度和深度的望远镜,是伴我们起舞的红裙。同学们,我们这个年龄正是处在阅读的最佳年龄段,我们学校拥有藏书数万卷的图书室,全天对外开放。利用这良好的阅读条件,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这样的习惯会让我们每个人进步。让我们国家强大,让我们民族兴旺!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让阅读成为学习的助推器。请每位同学谨记: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世界上最营养的精神品是书籍,世界上最智慧的活动是读书活动。阅读带给我们不仅仅是书本上生硬的知识,更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那么作为民安路小学的学生,我们怎么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呢?

1.定时读书。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这是无论每天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时间。例如,养成在早餐、午餐、晚餐后和睡觉前阅读的习惯,那么就拥有每天四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每日读书习惯。

2.随身携带书籍。不论到哪里,都带上本书,每天出门,都检查一下,是否带了书。让书在书包里陪伴着,带到学校,带到食堂以及其它地方。例如看电影时,如果需要花时间等待,就带上书,阅读吧,那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

3.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在家里,找个放着一张舒适的椅子的角落,拿本好书倚在椅子上,不受任何干扰。为避免分心,应该远离电视,音乐,电脑。

4.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如果真想多读书,就要减少耗在看电视,上网方面的时间,这对很多人来说会比较困难。但是,在电视网络上所省下的每一分钟,都能用在读书上,这会带来好几小时读书的时间。

同学们:民安路小学是我们的新家园。三年多来,全体民小人怀着初心,信念执着,脚踏实地,栉风沐雨,开拓进取,向着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创办皖北品牌名校的目标有力前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教育的新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太和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这些荣誉的背后,除了强师重教的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有你们这群爱读书的孩子们。当我聚集一个个故事,无不为爱读书的你们所感动。

晨读:听!朗朗书声是校园最动听的音乐,清晨,最迷人的情景就是坐姿端正,认真朗读的你们,激情洋溢的朗读使你们享受着文化的熏陶。

午读:午后的一段时光非常自由而美好,美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你们享受阅读的身影!多么美丽,瞧,那是几个女孩子树下读书的身影,多么陶醉!操场上,几个小男孩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书中的故事!笑得多甜!请再把视线转向学校图书室吧!信步来到这儿,总会发现自主阅读的你们的倩影,几位小小图书管理员,把图书整理完毕后,徜徉在书海里。

下午的大阅读:按照学校教务处的合理分配,每天由我校3到4个班级开展大阅读,下午三节课的时光,你们可以尽情徜徉在书海中,每个周二,当我带着我班的孩子们陶醉在书中时,我常常情不自禁的笑,孩子们太可爱了:故事情节特有趣孙宇同学忘情地笑了!刘功灿同学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张榆彤和刘津汝在美文欣赏;马可涵和杜依依在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阳光姐姐”系列丛书是她们的最爱!课外阅读,开阔了视野,丰盈了心灵,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书香的浸润,便有了一篇篇优质的红领巾广播稿被播出,更有了一篇篇佳作被荣获一等奖、特等奖,并在全国各地刊登。厉害了,亲爱的民安路小学的孩子们!

亲爱的孩子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希望不要忘记,你们对阅读的喜爱来自于你们老师的积极引导,谆谆教诲。美丽的民安路小学有着一批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教师队伍,在崔校长的带领下,20--年春天,我校成立了“岳红青年教师读书工作室”。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他们既读理论书籍,也读业务书籍。除此之外,老师们还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确立了大阅读教育观,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读书氛围。老师们一篇篇教学论文被发表,一堂堂好课美名扬,这难道不是书香的浸润?厉害了,美丽的民安路小学的老师们!

再看看我们的崔校长吧!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不论业务多么繁忙,崔校长总要挤出时间读书,读得更多的是教育教学专著,他常常边读边批注,在他读过的每一页书上都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随时写下感悟,往往一本书都被他读厚了。崔校长不仅爱读书,勤钻研,而且擅长于笔耕,静静地深夜,多少次,崔校长在写文章,在构思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在构思每一次的教师综合素养会,他的文笔排比气势多么有力量。每一句都经过了润色,文质兼美。家长听了受感动,老师听了受益非浅,鼓励着青年教师们飞快地成长。你们知道吗?目前崔校长已经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数十本了呢!上周崔校长看到校园月季花怒放,豪情写下一首赞歌。孩子们大声告诉我,想听一听崔校长写的诗歌吗?

月季月季,花开四季,月季月季,多彩美丽。

月季月季,团结相依,月季月季,蓬勃生机。

月季月季,竞相追梦,月季月季,芳香馥郁。

月季月季,月月喜气,月季月季,带来好运,相伴师生,万事如意。

孩子们,我们的校园不仅有月季花竞相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花儿绽放,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你们愿用诗一样的语言像崔校长一样赞美它们吗?

爱读书的你们最可爱,爱读书的老师最美丽!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反映的,只是我们师生读书时的一个侧面,还有更多更值得我们感动的关于读书的故事,等待你们去歌颂。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成长的。愿书香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灵!

同学们,阅读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明亮而深邃;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行动变得理智而富有创新;唯有读书才能使我们充满力量;唯有读书才能点亮我们的人生。读书吧,这是理想的召唤,这是我们铿锵有力的誓言。同学们,阅读吧,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说: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必定是一个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校园。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伏魔正道-实验小学要打造“书画校园书香校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让我们的校园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希望每天早上一进校门就可以看到,有人坐在书屋前、倚在小树旁、坐在草坪上、坐在长凳上,品味着文字的美妙。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人生、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高雅、儒雅、文雅”。

今天首先要跟同学们讲讲读书的目的:读书是一种文化,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有了灵气才会有自己独特灵动的美。同学们,你能背诵100首诗、熟读成诵100篇美文,写作文时就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会为写作文而烦恼。

其次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阅读,需边读边思。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当思索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化为己用。

最后是读书的态度,坚持阅读,就是坚持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优势,它会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平等的观点去看待所读的书,与书的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或赞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或质疑、或建议,这样读书最为舒适、惬意。因为读书应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

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而我要说,一书一世界。

“一本好的经典就是一个朋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时,告诉做人要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知道了诗人王昌龄希望朝廷任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从名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中想到了我们要向梅和竹一样,有顽强不屈的气概,也要有谦虚的美德。

同学们,在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请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吧!

谢谢大家!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3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当我们点数四季更替,记录成长历程时,是否察觉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当我们乘着人生的列车,急速向前奔跑时,是否感慨生命短促,堪比似水流年?幸而有它——书,引领我们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幅历史的风云画卷。

他是一位生命的智者,一位渊博的大师。我庆幸我们的人生能和他相遇。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是的,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启迪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阅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点燃我们实现理想的希望之火。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阅读而发展,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生命的需要,应该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说到阅读,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节日——“4月23日,世界阅读日”。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纪念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辞世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让我们静静阅读,把青春装扮得更加美好。

然而,据调查:世界各国年平均阅读量,日本人为4本,韩国人为7本,法国人为11本,中国人为0.7本。“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告诉我们,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国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了,全国有阅读“习惯”的人大概只占5%,且每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本,远低于犹太人的64本,英国人55本和美国的50本。

重视读书,培养阅读习惯应当是当前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事情。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以色列人的阅读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犹太人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在20世纪64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却有121位,比例高达18.5%,获奖人数高居世界各民族之首。据说,犹太人在刚开始教孩子阅读的时候,会放一罐蜜在旁边,孩子读一句书后,让他舔一口蜜。“书中自有甜如蜜”,这样的引导将会成为孩子不断学习,勇于求知的动力所在。

然而,我国全民阅读的氛围并不容乐观。走进书店,你会发现80%的书籍都是中小学教辅,真正的经典好书却往往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家庭的藏书与阅读了。可见我们整个民族的阅读层次是很低的,长此以往我们将拿什么来立足于世界之颠呢?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不应该沉思吗?让我们以身作则,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阅读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办法仍是——阅读。

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阅读,就有可能。你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过去和未来。有人说,不阅读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热爱阅读的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为此,我代表六(3)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走进伴你终生读书的学校——图书馆,借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开始阅读;请不要将书籍卖做废纸,请捐出身边闲置的书籍给需要的人和图书馆,传递爱心,传承知识;每天,请关闭电视、网络一小时,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共享阅读的乐趣;从今天开始,确立一种信仰:“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

同学们,读书吧!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习惯伴随着我们,让我们捧起书本,与书为友,与经典为友,点燃读书的激情,让这种读书的好习惯熏陶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在书香中成长、在书香中成人、在书香中成才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4

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同学们,读书是成长的基石,读书是精彩人生的`开始。古今中外,多少志士伟人都是勤奋读书的楷模。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鲁迅少年时,冬天晚上读书冷,就把辣椒放在口中嚼,用辣椒驱寒,坚持读书。世纪老人冰心曾教导我们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就曾借着月光读书,在楼顶读书,在老板的皮鞭下读书。对读书的痴迷,终于把他造就为世界文学巨匠。正如高尔基自己所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是他们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又善于思考的结果。希望同学们向这些伟人学习,趁着少年时光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为自己的人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制订一份个人读书计划,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平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位;

4.积极参加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积极到图书室借书,主动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好书,让大家都有好书可读;

老师们,同学们,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态的平和,精神的慰藉。经典诗句,让我们充满智慧;童话故事,让我们浮想联翩;历史巨著,让我们博古知今;科普书籍,让我们思维缜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希望大家与好书为友,以读书为乐。行动起来吧,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浓浓的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5

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同学都知道马克思、爱因斯坦吧,他们是犹太民族的杰出代表。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的,应该抱着欣喜和愉悦的心情去读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在崇尚知识的今天,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面的宽窄,阅读量的多寡等,已成为人们成才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华文明悠久绵远,足以见证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民族。早在几年前,我们学校就提出了“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我们开设了校本诵读课程,为大家创造了优美的阅读环境。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爱读书,读名著,丰富了思想,开阔了眼界;读美文,感受着文字的生动音符……同学们在一篇篇优美的诗歌中流连忘返,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心潮澎湃……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储备精神财富,这些经典之作,必将成为引领成长的指明灯,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要说: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伴随着校园“读书活动”,一同将读书进行到底!让“读书”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书香”成为学校的品牌,愿读书之风在新区二小常驻。最后,我们一起来个约定:以后,大家见面不要再问:你吃饭了吗?而要问:今天你读书了吗?

篇3:让阅读成为习惯

有文化的人把读书当成是娱乐, 跟打牌下棋一样, 乐此不疲。一有空闲就看书阅读。一杯清茶就是他读书的伴侣, 一支笔头就是他读书的工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日积月累, 就促成了他丰富的文化素养, 他也因此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了事业, 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吕蒙因长期读书学习成了“当刮目相待”的“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吕蒙养成读书习惯的成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劝学事例。

要读好书, 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促进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阅读首先是浏览, 是速读。这个读法的特点是读得快, 是以抓住主要信息为主, 其他的暂时不深究, 先把握主体内容。在浏览速读时, 除了筛选信息, 还应该对文本的价值作出判断。当然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自己喜欢的文章, 或者是因为意蕴深刻, 或者是因为文笔优美, 那就需要进一步精读揣摩。

精读揣摩可以先从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入手, 整体把握文章。比如我们阅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首先把握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开头从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引出“大自然的语言”, 点题。接着指出自然现象就是物候, 就引出了“物候”这一概念。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所以作者的思路应该是首先要引出“物候”这一概念。接下来就应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性或者作用。阐明清楚了重要性, 读者就知道了有研究的必要。自然地也就过渡到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于是文章就进入了主体部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以阐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结束全文。把握了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后, 就应该精读精典语段。比如,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就很精典。我们可以从写作的顺序、用词的生动典雅、语言的优美等方面去精读赏析。这一段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 表明时间推移的用词“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变化灵活, 丰富多彩。写物候的变化, 用“沉睡”“苏醒”等词, 以拟人手法, 把“大地”人格化, 亲切动人;用“翩然”一词, 写出了燕子轻快飞舞的样子, 生动形象;用“簌簌”一词写落叶纷纷飘下的样子, 形象典雅;用“孕育”写夏天的植物结果;用“销声匿迹”写秋天的草际里的无声无息;用“衰草连天”“风雪载途”来形容冬天的景象等等, 用词典雅, 形象优美。经过了精读揣摩, 就再不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 而是进行了细嚼慢咽, 有利吸收了。

再是朗诵品味。对于优美的散文和诗, 就需要进行朗诵和品味。人的一生, 把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现代精品文章等多朗诵多品味, 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朗诵诗文可以培养语感, 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品味可以提高感受和欣赏能力。朗诵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朗诵是一门艺术, 朗诵好了可以感染人, 能像音乐一样让人陶醉。品味就是品析和玩味, 就是赏析。比如李白的《送友人》, 就可以从形式、内容和语言去品味。从形式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韵律很美, 主要表现在对仗、平仄和押韵上。它的首联、颔联、颈联都分别是工整的对联:“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平仄相对, 语意相联。每联最后一个字押韵, 韵脚是“城”“征”“情”“鸣”, 读来韵律和谐。从内容看, 这首诗是写送别。首联描绘送别地的景象,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面, 明净的河水绕着城的东面流过, 青山绿水, 环绕城郭, 美如画卷。颔联点明送别之事。分别情谊尽含“别”“征”之中。颈联写游子故人之情意, 用浮云和落日来比喻。尾联借马鸣来代替作别之声, 衬托离情别绪的浓烈。从语言上看, 首联“青山”“白水”色彩分明, “横”“绕”二字形象凝练。颔联“孤蓬”利用借喻手法, 写出了友人的孤身远行, 令人怜惜。颈联用六个名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直接组合成句, 形与意完美结合, 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尾联描写动作和声音情景, “挥手”是作别之举, “马鸣”是告别之音, 挥手告别送友人, 言简意赅。

篇4:让阅读成为习惯

有文化的人把读书当成是娱乐,跟打牌下棋一样,乐此不疲。一有空闲就看书阅读。一杯清茶就是他读书的伴侣,一支笔头就是他读书的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就促成了他丰富的文化素养,他也因此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了事业,找到了人生的支点。吕蒙因长期读书学习成了“当刮目相待”的“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吕蒙养成读书习惯的成功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劝学事例。

要读好书,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良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促进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阅读首先是浏览,是速读。这个读法的特点是读得快,是以抓住主要信息为主,其他的暂时不深究,先把握主体内容。在浏览速读时,除了筛选信息,还应该对文本的价值作出判断。当然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是因为意蕴深刻,或者是因为文笔优美,那就需要进一步精读揣摩。

精读揣摩可以先从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入手,整体把握文章。比如我们阅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首先把握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开头从一年四季自然现象的变化引出“大自然的语言”,点题。接着指出自然现象就是物候,就引出了“物候”这一概念。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所以作者的思路应该是首先要引出“物候”这一概念。接下来就应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性或者作用。阐明清楚了重要性,读者就知道了有研究的必要。自然地也就过渡到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于是文章就进入了主体部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以阐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结束全文。把握了作者的构思和文章的结构后,就应该精读精典语段。比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就很精典。我们可以从写作的顺序、用词的生动典雅、语言的优美等方面去精读赏析。这一段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表明时间推移的用词“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变化灵活,丰富多彩。写物候的变化,用“沉睡”“苏醒”等词,以拟人手法,把“大地”人格化,亲切动人;用“翩然”一词,写出了燕子轻快飞舞的样子,生动形象;用“簌簌”一词写落叶纷纷飘下的样子,形象典雅;用“孕育”写夏天的植物结果;用“销声匿迹”写秋天的草际里的无声无息;用“衰草连天”“风雪载途”来形容冬天的景象等等,用词典雅,形象优美。经过了精读揣摩,就再不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而是进行了细嚼慢咽,有利吸收了。

再是朗诵品味。对于优美的散文和诗,就需要进行朗诵和品味。人的一生,把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现代精品文章等多朗诵多品味,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朗诵诗文可以培养语感,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品味可以提高感受和欣赏能力。朗诵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朗诵是一门艺术,朗诵好了可以感染人,能像音乐一样让人陶醉。品味就是品析和玩味,就是赏析。比如李白的《送友人》,就可以从形式、内容和语言去品味。从形式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韵律很美,主要表现在对仗、平仄和押韵上。它的首联、颔联、颈联都分别是工整的对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平仄相对,语意相联。每联最后一个字押韵,韵脚是“城”“征”“情”“鸣”,读来韵律和谐。从内容看,这首诗是写送别。首联描绘送别地的景象,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面,明净的河水绕着城的东面流过,青山绿水,环绕城郭,美如画卷。颔联点明送别之事。分别情谊尽含“别”“征”之中。颈联写游子故人之情意,用浮云和落日来比喻。尾联借马鸣来代替作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浓烈。从语言上看,首联“青山”“白水”色彩分明,“横”“绕”二字形象凝练。颔联“孤蓬”利用借喻手法,写出了友人的孤身远行,令人怜惜。颈联用六个名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直接组合成句,形与意完美结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尾联描写动作和声音情景,“挥手”是作别之举,“马鸣”是告别之音,挥手告别送友人,言简意赅。

阅读中,讲究方法并养成习惯,不断坚持,就会集腋成裘,收获颇丰。

篇5: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稿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为什么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因为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丰盈思想,滋养心灵,温暖生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研究和观察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阅读可以超越时空,把最优秀的人和思想带到我们面前,可以让我们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可以让我们看得更长远,想得更深入。

一个人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所以,我要说: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书是一条船,它载着我们在智慧之河航行。

书是一双眼,它让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书是一座桥,它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

书是一盏灯,它照亮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热爱书籍吧,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热爱读书吧,它是增长智慧的不竭动力!

篇6:国旗下讲话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习惯》。

自古有句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是说,读书能使我们进步,能使我们过上好生活,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关于读书,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家弦户诵、脍炙人口的箴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等等,这些话都是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开卷有益,读书有益。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酷爱读书、勤奋学习的民族,读书、学习是我们民族精神动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生活中因为读了某一本书,而使人的命运有了根本性改变的比比皆是。读书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标志之一,而且也应该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进行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经常读书的人有气质、有涵养。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宽度。一个人如果从学生时代起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作为一名学生,读书一定要有方法,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南宋思想家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王梓坤教授说:“读书有略读、阅读与攻读之分”,攻读就是不仅要钻研,还要坚持。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身边要永远带着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倒一切美好的地方和语言,都要把它记下来”。这些大师讲的这些方法都是他们读书几十年总结出来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

作为一名学生,读书不仅要有方法,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于阅读习惯,我向大家提以下八点要求。一是要学会选择“好书”,现在图书市场上卖的书,好差很难区别,我们要逐渐学会选择好书,要多读一些名著;另外,选择的范围也要广一点,文学类的、天文科普类的、数学思维类的、艺术类的,等等。二是要学会重点攻读,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三是要学会做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等,“不动笔墨不读书”。四是要强化记忆,经常读读背背,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词句背起来,等到用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了。五是要坚持每天读一点,要持之以恒。学校安排的“午读”活动,就是提倡大家每天读一点,许多班级每天的家庭作业中,经常有半小时阅读,这类家庭作业很好,要坚持下去。六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读书能解惑”啊。七是要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我们小学生在读书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要学会主动向大人询问,尤其要学会向工具书询问。八是是遇到好书要反复读,读上好几遍,品出其中的味道来。

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很多成功的人都得益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学们,你喜欢的一本书的名字是什么?你喜欢的作者是谁?你目前正在读的是什么书?你有多少本属于自己的藏书?你认为的好书是哪些?今年的读书节,学校就专门安排了一项活动——“图书漂流”,给大家一个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交流好书的渠道。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一个人从小就是要认真读书的,长大了还要经常读书。如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非常快,原地踏步、不思前进,就会落后,就会被社会淘汰。

篇7: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

问候是什么?问候是最基本的礼仪,可以是一个温暖的微笑,可以是一句朗声的问好,也可以是一个善意的目光。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好,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非常真实的幸福感呢。

春天,当我们漫步在盛开的花丛间,问候是那美丽的蝴蝶; 夏天夜晚,微风徐来,问候就像夜空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向我们眨眼;

秋天,当我们徜徉在金色的麦田,问候是那满满的收获; 冬天,漫步在寒风瑟瑟的校园,问候让你我更加温暖。问候很简单,就是遇见师长、同伴时说句:“您好!”轻轻的一声问候像春风的抚摸,像冬日的温暖。微笑很简单,就是眉角下弯,嘴角上翘。当你经常面带微笑,主动问候别人,你收到的问候也会特别多。当你播下了文明礼仪的种子,这颗种子就在大家的温暖中慢慢长大,礼貌的鲜花便会越开越多,越开越美丽。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丝淡淡的微笑,就是一朵文明礼仪的花朵,可以使我们苍梧的校园更加充满爱与温暖,可以将快乐带给整个世界。

今天,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制定节日的目的,是要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是一种感情的传递、精神的延续、行为的提倡。节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节日当天,更重要的是节日之外的每一天。

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让问候化为一丝温暖。苍梧的老师、孩子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在校园中,给路过的老师和同学一个问候;回到家中,给家人一句问候;拨通电话,给朋友一句问候„„无论是一声你好,一个真诚的微笑,还是一句简单的招呼,都会让对方感到温暖,体会真情,分享快乐。

篇8:让阅读成为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从阅读的速度、方法、目标等多方面对初中阶段 (七~九年级) 的学生阅读提出了十五条要求。其中第三条要求: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扩展自己的视野。”第十四条要求: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第十五条要求: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三条要求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他的博文《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中谈到: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 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 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 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 在我的中学时代, 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 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 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 二是写日记的习惯。那么, 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 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 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 因此, 教师要想让学生走向成功之门, 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并且大量阅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 必须利用好宝贵的45分钟时间, 达到阅读的教学目标。语文课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 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 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 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立足于语文课内,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 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 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 同时鼓励学生创造性的阅读。

其次, 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如果只有课内有限的阅读, 那么学生的知识面是无法拓展的, 所以“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随文推荐, 以点带面。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 适时向学生推荐名著。这样, 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阅读《隆中对》时, 在感受了诸葛亮的机智谋略之后,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等典故, 激起学生对三国人物的好奇、景仰、评点、思考, 从而激起学生认识三国人物的愿望和阅读三国故事的兴趣, 树立探索三国历史的信心。

再次, 要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读课外书的好处, 提高家长的认识, 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坚强后盾, 还学生阅读的时间, 把学生在家看电视、做题或上网的部分时间变为课外阅读时间。

最后, 要教会学生怎么读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课外阅读要用眼, 更要用心, 要静下心来自己琢磨, 而不能“蜻蜓点水”。“不动笔墨不读书”, 要求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 把感到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 时间一久, 就会收到积土成山的效果。

篇9:让阅读成为习惯

【关键词】教师 认识阅读教学过程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一个老问题,但又是一个新问题。或许有人会说:“学校里不是天天在读书吗?”可是正如朱永新所说:“那些最伟大的思想,也许并不在教科书里面。”可我们许多学校的现实却是:孩子们正在远离真正的阅读。更可悲的是,许多老师也往往忽略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缺乏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加荒漠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阅读,如何认识阅读教学呢?

一、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潜心读书中,进行认读、体悟、融情、碰撞和思索。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两两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者情感思想的,也可以是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三、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辩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语流之中。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回归生命,回归主体,回归生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还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学生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了自主飞翔。

篇10: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诚信是什么?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说到做到,不撒谎骗人。

“狼来了”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早就听说了。从前,有一个放羊娃,每天都会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办法捉弄大家寻开心。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镰刀往山上跑,等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跑上来帮他打狼,可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大伙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说的话了。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冲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啊!”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结果放羊娃和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狼来了”的故事,就是要人明白,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然而我们中的不少同学就像故事中的放羊娃,有些同学不爱做家庭作业,为了逃避责备而编造一些五花八门的谎言欺骗老师。有的同学自身存在一些坏习惯,比如上课

走神,爱说话,不认真做早操,欺负同学,老师每次找他谈话时,他们只是很快的向老师做出保证,今后改掉坏毛病,但却丝毫没有改,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失去了老师的信任。有的同学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当别人问他要的时候,却死不承认。有没想过,这些同学都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诚信。

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有过不讲诚信的时候,但是只要你认识错误,努力改正,你还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提三点要求:1.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2.做到守时、守信、有责任心。不轻易许诺,答应或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如果做不到,要向别人说明原因,取得别人的原谅。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3.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11: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国旗下讲话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4)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人的生命之船是由生活态度的高大篷帆支配的,以诚恳的态度驾驭它,才会在生命岁月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开辟出一条辉煌的航道,收获一路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这道理启示人们,诚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诚信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更加璀璨,诚信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诚信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若把人生化作树,诚信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滋润和庇护着它。失去诚信,人生就无法立足,它将腐朽堕落,失尽往日的青翠与灵性,沦为一根没有灵魂的腐木,苟活于世人鄙夷的目光中;诚信像一座屹立天地的高山,站上它,生命变得挺拔;诚信像一股甘泉,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向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

下周就是期中考试周,同学们,让我们呼唤诚信,告别不诚信的行为,努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成功不因虚假而作废,让我们的光彩不因谎言而黯淡,让诚信成为我们人生最大的闪光点。

篇12:国旗下讲话: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人的生命之船是由生活态度的高大篷帆支配的,以诚恳的态度驾驭它,才会在生命岁月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开辟出一条辉煌的航道,收获一路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这道理启示人们,诚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诚信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更加璀璨,诚信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位贫寒的母亲代人购奖,将中奖所得的汽车交给原主,孩子反对,母亲说,这是我们全家唯一值钱的东西——诚信!

爱它吧,就像爱你的生命!它会给你带来无尽的财富。这位母亲的话很精辟,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诚信更可贵的呢?诚信,精神与道义上的生命。相信它,你就可以创造一切;失去它,你将为之丧失一切。无论何时何地,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它吧,不小心丢了,请赶紧找回来,它还是属于你的。有了诚信,人生才是完美的棋局,有了诚信,生命才会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向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纵观历史,商鞅立木取信,获得苍生信赖,从而奉行了新法;春秋时晋国大夫臾骈,曾无一次失信,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同时,也看到,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丢掉诚信,使得国家灭亡;楚怀王失信,不单亡了国,还使一代贤臣屈原饮恨汨罗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仍存在着种种不诚信的现象。

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有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造假酒、卖假烟......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不诚信现象,如有些同学早上抄作业,个别同学甚至欺骗家长要资料费,如此种种,怎不让人寒心?这些人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要知道,缺乏诚信要付出代价的,是会遭到惩罚的。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少了诚信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唾弃。

篇13:让课外阅读成为习惯

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呢?

一、营造书香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 是学生乐于读书喜爱读书的前提。作为初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我尽量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次活动都布置成为学生们展示课外阅读的平台, 随时随地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快乐的感受书香的氛围。比如:在教室内、走廊的墙壁上都镶上名言警句;教室一角设置了班级图书角, 鼓励每一位学生都拿几本好书放在里面, 空闲时间供大家借阅;班级和学校经常开展各种语文专题活动, 如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举行朗诵会、故事会、美文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专题阅读讲座、征文比赛, 成立校园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 举办语文节、读书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们把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都展示了出来,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课外阅读热情, 使他们充分体验了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指导选择好书, 陶冶审美情趣

作为语文老师, 我不仅鼓励学生读书, 而且指导他们读好书, 指导他们以好书为良师益友。学会择书而读, 我告诉他们, 首先要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课外书;其次, 还要尽量选择那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外书;此外还要因人择书,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个性、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的不同, 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课外书。

当今世界, 课外书籍种类繁多, 书店中、图书馆里、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书籍, 形形色色, 但难免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而且人的精力有限, 因而, 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择书, 这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还能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阅读品位, 陶冶审美情趣。

三、教给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

光有阅读兴趣和课外书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

首先, 应教会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比如精读法就是对重点篇段落精心细读、逐字逐句、全身投入, 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 而且还要边读边想边批注。而速读, 则是对一些一般性的文章快速浏览大致内容, 不要求一字一句进行细嚼慢咽, 只求粗通大致内容即可。

其次, 为了加强阅读效果, 学校还应定期举行各种读书交流活动, 如我是小作家, 我是小小评论家、读书经验交流会、故事会等, 给学生一个展示课外阅读效果的舞台。在班上, 利用中午的十分钟准备时间, 我还鼓励学生大胆以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相互介绍各自的读书方法和经验。通过这些交流活动, 大大提高了课外阅读效率。

此外, 还应鼓励学生读有所获, 读后会用, 激发学生读而有思, 读而有记, 读而有悟, 最终达到读而致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在课外读书活动中, 光读不用, 那只是消遣, 打发时间。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读有所获, 读而有悟, 读后会用。

四、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方法是效率的保证。光有兴趣和方法, 没有持之以恒的恒心, 不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是不可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为此, 我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约束学生: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语文读书卡片;其次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口头交流课外阅读信息的平台;此外还应督促学生坚持写读后感, 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做到以读促说, 以读促写, 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 写能力。

一句话,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还能提高认识, 陶冶情操。正如冰心说得好:“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我相信:当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日常习惯, 那么, 语文教学的成功, 就已经为期不远了。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还能提高认识, 陶冶情操。正如冰心说得好:“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我相信:当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日常习惯, 那么, 语文教学的成功, 就已经为期不远了。

篇14:让阅读成为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到学生本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开始转变课堂角色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但受到教学压力、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落实阅读活动等类似的问题,降低了阅读活动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新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同时,发展其独特的个性[1]。

一、创设良好阅读环境,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其自控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应注意创设良好阅读环境,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到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在传统教学过程,受到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偏重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文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学习兴趣[2],因此在进行阅读时,学生往往都带有排斥心理,降低了阅读效率和质量。针对类似的问题,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理论课程中渗透阅读理念,消除学生对阅读的恐惧,带领学生主动体会阅读的乐趣;其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好的环境会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环境中感悟作品、升华人格。如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创建“小小阅读角”,并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带来,使得学生在课间休息或者课后的时间能够很方便进行阅读,教师应及时对这一类图书进行编号[3],保护好每一本图书,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二、选择合适阅读课本,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适合学生阅读的课本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观念。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知识需求等方面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阅读课本,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推荐《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既让学生能够记住课本知识,也从课外书籍中拓宽了知识面[4]。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阅读课本时,应注意丰富的课本类型,不仅要加入经典读物,如古代四大名著、国内外童话故事,也应适当加入现代文学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等,这些作品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类似的读本,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实用的生活经验[5]。

三、教授学生阅读方式,保障学生日常阅读时间

古诗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必须要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偏重培养学生知识摘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阅读方式和时间,基于素质化教育背景,教师应更新阅读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可以安排某一时间,作为每日“阅读时间”,充分保障学生日常阅读,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督促学生完成每日阅读任务,如通过微信圈发布阅读照片等形式。

(一)引导学生全面阅读

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取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摘抄、识记习惯[6],对于部分重要的文章或者优美词句,应引导学生仔细认真的反复阅读,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拓宽知识视野,更好地运用在日常写作、交流中,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引导学生粗略阅读

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在阅读时准确记忆每个词语、每个段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粗略阅读,教授学生在开始阅读某一本书之前,应打开书本目录,大致阅读前言,形成对作品的最初印象,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对于部分无关紧要的知识,应直接跳过或者粗略记忆,无须花费过多时间,降低阅读的有效性。

(三)形成学生阅读笔记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应帮助学生形成记笔记的习惯。阅读笔记形式较多,如“摘抄”“勾画标注”“写读后感”等,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形成有特色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思考,强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四、树立优秀阅读榜样,开展丰富多彩阅读活动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好带头作用,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在阅读课程上,教师也应参与到阅读过程,与学生分享自身阅读经验,或者为学生朗读、讲解某一童话故事或古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阅读意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教学魅力,扮演好学生阅读主导者角色,带领学生探索阅读世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故事大会”“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等,通过类似的方式,既检验学生阅读情况,也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和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快捷窗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形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应注意营造阅读环境,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阅读成长道路中的榜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阅读过程,以亲子活动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形成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耐心和恒心,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等阅读习惯,加深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印象,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郑勇,惠涓澈.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市莲湖区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6).

[2]奚飞.关注数学阅读成就高效课堂——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3]石群.让书香溢满校园用智慧亮丽人生——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74).

[4]杨静林,陈超慧.基于美国K-12全国核心课程标准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究与启示——以《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5]黄素芳.以深化课外阅读夯实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惠州市富民小学开展深化阅读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5(12).

[6]凌朝妹.大手携小手精彩不断有——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点滴谈[J].华夏教师,2015(11).

作者简介:苏桂平,女,1971年生,山西省襄汾县人,小教高级,大学本科,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研究方向: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上一篇:高湾中学团委工作总结下一篇:终述职报告精选优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