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2024-04-20

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精选8篇)

篇1: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先秦儒家基于性善论,强调个体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不可剥夺,个人在精神上不必屈从于政治权威,个人自主决定自己的言行出处,并有权获得相应的个人利益.同时,个人需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负责,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负责,对有相互关系的他人负责.我们可以把这些思想称之为“儒家个人主义”.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对于塑造当代人的独立个体人格,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与法制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徐克谦 XU Ke-Qian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年,卷(期):“”(5)分类号:B222关键词:先秦儒家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儒家个人主义

篇2: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试论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的创立

本文从精神修养的根据、修养的`主体、修养的目标和目的以及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论证了孔子创立了不同于前代的先秦儒家精神修养学.

作 者:郑淑媛 刘丽娟 作者单位:锦州师范学院,政法系,锦州师范学院,教务处,辽宁,锦州,121000刊 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ZHOU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5(2)分类号:B222.2关键词:精神修养根据 修养主体 修养目标 修养方法

篇3: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

一、先秦儒家的人政思想

在先秦时代, 儒家将人的修养作为为政的前提条件, 因此, 修身——尤其是为政者的修身——在其政治哲学思想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儒家的思想中, 实现社会管理的主要载体就是人, 因此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德行操守直接决定了国家、政治的管理成效。这是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先秦儒家代表人政思想的共同之处, 但这三位在人政方面的看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孔子将“仁”作为人政的最高追求, 在他的思想中, 为政的关键在于修己, 只有修己才能达到“敬”、“安人”、“安百姓”的目的, 而仁可以说是修己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不只要在外在克制言行, 约之以礼, 还要令内在具备仁爱的思想, 如果所有人都达到仁, 那和谐的社会构图就能实现。

孟子则进一步拓展了孔子的修己思想, 将其拓展为修身, 一方面从从人性和社会性对修身进行重论述, 以此将修身升华为人的社会需求之一;另一方面将修身与政治体系直接挂钩, 提出仁政说。在仁政思想中, 修身被正式用于治国。

荀子在自己的学说中直接将修身和治国等同起来, 进一步强化了二者的关系。这与荀子的人性恶观点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所以才要通过治国从外在规范修身, 通过修身从内在完成治国, 修身和治国是不可分割的, 可以看出这更近似于一种法儒结合的政治哲学。

二、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在我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思想中, 以民为本是第一位的, 可以说对民的重视基本是不分学派的, 但对民本思想的解读和具体看法视思想流派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对先秦时代的儒家来说, 民本思想的关键在于爱民, 在于仁政, 如此才能令民发挥出国家之本的作用。

在孔子的思想中, 民在为政中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这种思想从他对一些为政措施的态度中可见一斑, 例如孔子对增加赋税、苛索民财的气愤与反对。因此, 可以说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集中在养民上, 认为养民是发挥民众作为邦之本的关键。

孟子的民本思想则重在对民之重要性的强调, 在孟子的思想中, 民是大于君, 乃至大于社稷的。孟子认为, 民固然作为根本支撑着国家, 而一旦国家与君主不能保民, 民是有资格推翻国家与君主的。

荀子的民本思想重新构建了民和君主的关系, 他提出的“天立君为民”的理论, 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 认为君主应时刻考虑民众的利益。这相当于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从措施上具体化了。

三、先秦儒家的选贤思想

如前文所述, 前秦的儒家政治思想对人非常看重, 因此儒家也特别看重对人才的选拔。

孔子将选贤的重要性放在了为君之上, 认为人才构成的执政辅佐系统才是令国家得以正常运作的保障, 只要这个系统没有问题, 即使国君昏庸, 国家也不至于出现大问题。同时, 孔子认为只要为政者是贤才, 则民众自然会服从管理。

孟子将选贤、用贤的重要性与国家兴亡直接联系起来, 与孔子不同的是, 他更强调了国君的重要性, 认为君主有选贤任能的义务。正因为选贤是国之大计, 所以更要君主以仁的思想去加以筛选。

荀子的儒家思想有较浓的法家意味, 这从其对礼法的格外重视能够看出来。但礼法本身也是要由人来执行的, 所以荀子对选贤的重视集中在对礼法的执行和管理者的选拔上, 具体体现为荀子提倡通过贤能的执法者来弥补法本身的缺陷。

四、先秦儒家的民生思想

与前述的几种政治哲学思想相比, 民生思想往往具有更强的具体性和实践性, 因此先秦时代儒家的民生思想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为政主张和措施体现出来。

儒家民生思想的基础是孔子所提出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该思想基础在孔子的思想中体现为一种轻徭薄赋的外在措施, 通过统治者的节用, 令民生建设得到增强。

孟子则将这一理论的应用做了进一步发展。相比统治者的节用, 孟子更关注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民之产, 所以孟子才提出了不违农时、提高生产等一系列具体的民生措施, 以期通过提高民生水平达到富国的王道。

荀子对孟子富民强国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将国家和民众的富强看作一个良性的循环, 提出富民以强国, 富国以养民的策略, 令儒家的民生思想成为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国策。

五、先秦儒家的礼刑思想

与重刑法的法家政治哲学不同, 儒家的思想中, 刑法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性质的国家治理手段, 即使是与法家思想结合较深的荀子思想, 也将隆礼放在了重法之前。

从孔子时代开始, 儒家对礼和刑的观点就是教而后杀, 认为刑法只是礼乐的辅助, 具体体现就是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孔子信奉的理想政治有很大关联, 因为孔子认为人心向善, 只要为政不出现问题是不会出现用杀的情况的。

孟子出于自身的王道思想, 强调仁政, 所以对株连等法刑极力反对, 但孟子并不反对刑法本身。孟子对刑法的要求很高, 认为其必须明确合理, 所以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 礼和刑几乎是相互辅助、相互对等的。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虽然将礼放在了法之前, 但也同样肯定了法的重要地位, 认为刑法可以通过赏功罚过来有效地辅助礼乐教化的顺利施行, 成功让人脱离性格上的恶。

结语:总体来说, 先秦的儒家政治哲学是由孔子提出理论基础, 由孟子和荀子进行了具体的构建和完善, 最终形成了一套真正能用于治国的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在日后影响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格局, 部分影响甚至一直残留到现代, 因此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2]蒋伯潜.四书读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

[3]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篇4: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关键词]先秦儒家 人文精神 高校后勤管理

[作者简介]马恒通(1972- ),男,河北东光人,淮海工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后勤管理。(江苏 连云港22200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41-02

构建当代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想理论渊源,在直接层面上虽然来自于近现代高校产生之后的理论,而在更深层的隐性的角度上,无疑积淀着中国本土文化的智慧,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形态又是以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这种核心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体系建立的逻辑起点,孔子更是充当了精神导师的角色。因此,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考察构建当代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资源或思想源泉,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中国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上。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在思想资源的存在历史上,是由儒道两家共同构成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人文精神都是其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就儒家来说,从孔子对历史上西周时期人文精神资源的继承并开创性的发展为标志,历经孟子、荀子,终于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流形态,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和精华,对于中华民族人性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塑造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呢?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学理性命题。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所谓人文,最早应该追溯到《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依照王弼《周易正义》的注解,“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思想由此构成了中国“道德元典精神”的另一基本内涵,这种“人之道”的人文与自然之道的天文不同,它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体人的主观精神的因素,又与没有后天环境教化下的非道德性精神的野蛮相区别,也与西方的神本文化语境下的道德神圣化不同,它是一种强调“有文明而各得其分”的人伦关系和道德秩序。但是,这种道德秩序的建立是依靠人的自我调节,而不是社会强制约束力或者神的某种谕旨,这是中国道德的独特性。

按照《辞源》的解释,人文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礼教文化”,就是《周易》中所言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人文即人之文,是人类的文化创造,就儒家来说,就是礼教文化。二是指“人事”,这是对自然而言的。即相对于自然之天来说,与客观规律性发展的天之文相对应的是人之文,简称人文。当代学者万俊人先生曾经对这两种意义进行过颇为有启发性的阐释,他说,就与自然天象相对的人类文明或文化的意义而言,由于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之文明化的基本标志首在文化学识,且最初的文化学识主要集于语言、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科目,故所谓“人文”者主要指包括上述科目在内的“人文学科”。而与自然物事定数相对的人事人理而言,因为天人关系或人自关系是人类早期认识的最基本的主题,“人文”一词因之获得于“物理”“天道”相对应的“人性”“人道”意义①。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则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理解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称为人文主义,其意义包括“第一,对人生目的的确切认识;第二,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行动;第三,实现的方式是心平气和,即中庸之道”,对于其思想源头则说,“中国人生理想的这种现实主义,这种对世俗生活恋恋不舍的感情,来源于儒家学说。儒家不同于基督教,它是脚踏实地的学说,是有关尘世生活的学说。耶稣是浪漫主义者,孔子是现实主义者;耶稣是神秘主义者,孔子是实证主义者;耶稣是博爱主义者,孔子是人本主义者”。②林语堂先生对于中国人文精神的理解实质上等同于人本主义。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从精神文明本体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本体上的差异,尤其是“物本”和“神本”,这就是郑德坤先生所说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期性中心的,所以可以超脱神、物而自行发展。神与物不过是供人需要的原素及促人进化的工具而已。他不唱高调,或无条件地赞颂所谓高尚抽象的理想,如牺牲、博爱、探险之类。他不以神的意志为意旨,因为人意就是天意,顺天命基本是顺民意。他更不为上帝而生,因为天是为人而立。他的生活目的是为人的,上则孝顺父母,下则慈爱子女,子子孙孙,永享安乐③。

概括地说,人文精神无非就是关怀人的精神,其核心应该是人,它是对人的关切,有对普通人、平民、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的关切,也有对人的发展和完善、人性的优美和丰富、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关切。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我认为可以被表述为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的观点。金先生认为,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美学,一块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的。换句话说,作为人文学中的基本质子,所谓的人文就应该包括美学与伦理学。按照今天越来越细的社会学科划分理论来看,对人文精神的具体阐释往往是在美学和伦理学的两个维度上展开的。古代中国的人文传统十分发达,按照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其核心就是“礼”和“乐”,即用礼来生产秩序,相当于今天的法律、伦理规范等;而“乐”则用来调节情感,目的在于让人获得快乐与自由,相当于今天的审美活动或者艺术教育。沿着这样的二维空间,我们可以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获得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

二、高校后勤管理对先秦儒家人文精神资源的借鉴

(一)人文精神对高校后勤管理主体的影响

从后勤管理工作主体来说,管理工作者应该具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意识,要有为后勤职工服务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员工服务的可能。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管理为核心,以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组织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组织高效率。在学校整个结构中,后勤属于一种服务性机构,但在本机构内部,则往往因为自身的领导者地位特殊或权力的接近,从而忽视或忘记自身不仅应该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而且还应该为本机构内部广大后勤职工服务。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道德自律精神在这方面的作用极大。一方面,能够让高校后勤领导者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使自己不脱离工作职责;另一方面,这种道德的自律是完全发自内心的,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他人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崇高精神。孔子说,“仁者爱人”,“仁”与“爱”不仅成为儒家美学思想体系的质子,并且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核心元素。“仁”首先是一种对他人关爱宽容、对自我严格约束的崇高品德。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对自己的约束是近乎苛刻的,但严以律己并不一定导致宽以待人,相反,它更容易由自我推及他人的自私欲念把对自我的严格施加到客体身上,导致对他人的仁爱之心流失,但先哲却在告诫世人,舍己可以为人,并且应该为人而舍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显然,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必须具备心胸宽厚、慷慨大方、关爱他人的美德,它可以形而下为日常生活中的洁身自好却不孤僻,有所不为却乐善好施,同时,又可以形而上为精神领域中的舍己为人、杀身成仁,那种睚眦必报、刻薄小气、心胸狭隘的人正因为缺少如此的美德而永远无法越过这一冥河到达君子的彼岸。“爱人”就是“泛爱众”,与一般意义上“博爱”所不同的“仁者”之爱,是由宽厚仁慈的心胸而本能发出的参透宇宙人生的与民同乐的爱,而不是因为同情怜悯或利欲等价交换而被动实施的独自受享。

不仅如此,道德人文精神可以保持后勤管理者洁身自好,保持清廉。众所周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像基本建设、食宿管理、水电运行、绿化工程、财务结算等,都属于所谓的“油水部门”。因此,近年来在高校后勤领域中,腐败案件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当然在于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但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个特殊的机构部门与物质利益的过分亲密关系。虽然高校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仅仅依靠强行的约束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各种诱惑面前,人性的欲望追求往往使得这种条文规定显得苍白脆弱,这正是在后勤管理上屡屡发生腐败案件的一个内在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从先秦儒家的道德自律上寻找精神资源,从而达到不为物欲所困,表现出清心一片的高尚节操,正如所谓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当然,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一味宽容退让、丧失原则立场的“好人主义”“好好先生”,而是爱的宽厚、憎的彻底。就高校后勤管理者来说,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应该坚持,不能搞好人主义,用国家的利益送人情,唯有坚持原则,才能够树立威信,让职工信服,把后勤工作干好。由于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上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后勤部门一直是“吃皇粮”,即使到了商品化市场化的今天,竞争机制得以普遍推行,高校自身也不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吃“大锅饭”,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或者说已经彻底改变了高校后勤对学校的依赖状况。一部分管理者更是在学校后勤这块肥肉上打起了主意,不仅自己假公济私,而且还以各种形式变相瓜分国家资产,拿国家的财富送人情,从而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部分管理者面对这样的状况“睁只眼、闭只眼”,不作为,成为所谓的“老好人”“好好先生”,这与我国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二)人文精神对高校后勤职工的意义

就后勤管理对象即广大后勤职工来说,人文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影响和带动后勤职工不断加强主人翁意识,增强内部团结,倡导敬业奉献精神,从而全面加强高校后勤职工队伍建设。

后勤职工的文化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尤其在高等学校里,在学者云集的教授和博士面前,后勤人员基本上属于体力劳动者,这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何提高职工的素质呢?引进高水平并且愿意从事后勤一线工作的人才显然不现实,进行知识培训也无法在短期内奏效。因此,只有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发掘内在潜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热爱本校后勤工作的奉献精神教育,但是仅仅通过道德说教显然不行,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究竟如何让这些人乐起来呢?繁琐的工作本身以及较低的工资待遇都是巨大的障碍。而人文精神的和谐观念、“既来之则安之”的安贫乐道思想不仅对后勤管理者有益,而且对于后勤职工同样奏效。通过“乐教”的艺术化方式,把琐碎的工作转换为一种有激进作用的动力,例如经常在后勤职工中开展一些内部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联谊活动、技能竞赛,全员参与,不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干部、工人身份,实行权责明确、能者上、庸者下、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公平竞争、市场驱动等后勤管理办法,从而激发和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乐于从事后勤工作,热爱后勤事业。

[注释]

①万俊人.儒学人文精神的传统本色与现代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1998(1):93.

②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109,113.

篇5:简论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先秦是指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这个时代是世界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国诸子百家活跃的时代。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创立的学说。文章旨在通过对先秦儒家产生的背景及其哲学思想体系的梳理,还原儒家思想的特点,进而阐发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先秦;先秦儒家;儒家思想;哲学思想

从先秦百家争鸣中一支普通的流派,到秦焚书坑儒法家称雄时的短暂消沉,再到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接着北宋程朱理学备受争议的“存天理,灭人欲”,再到今天掀起的新儒热。反观这个演进历程,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处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导地位,千百年来哺育和教化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人精神和信仰的文化支撑。现在,立足于较为理性和客观立场上的现代人,回望先秦儒家哲学思想,儒家产生背景是什么?其思想体系应该怎么概说?其发展走向和现实意义又是什么?笔者对此做了一些初步研究。

一、儒家产生的背景

“诸子百家”,即儒家产生的背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活跃。“诸子”是指活跃于当时有名的思想家,“百家”是指不同的学派。当时对诸子百家的论述较集中地文献有《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韩非子·五蠹篇》。“诸子百家”都指谁?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西汉初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列举的是儒、法、道、阴阳、名、墨六家。西汉末年刘歆和东汉班固所列举的是儒、法、道、阴阳、纵横、小说、名、墨、农、杂十家。但是,他们都丢掉了相当重要的一家——兵家。

诸子百家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急剧动荡,社会结构中的几个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从生产力开始的。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大量出现,这使劳动者只能用大规模的群体合作来弥补生产工具之低劣的时代骤然结束,劳动者个人用铁制作的生产工具有能力个人开垦土地。孟子所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虽然是对他理想中村社生活的设想,但这种劳动成果的分成方式——劳役地租在当时无疑是存在的。铁器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也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转变。但生产关系的转化不平衡,由此引起了政治上的动荡。

(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

由于生产关系变更不平衡,主动变更、变更早、变更较彻底的贵族很快就富裕起来了。这些贵族,开始不满足于眼前的政治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更大的贪欲,开始在政治上有大的举动。于是卿大夫凌驾于诸侯之上,“陪臣执国命”的事层出不穷。整个局面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而政治上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到思想。

(三)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

政治经济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首先,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大体上只有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现在又出现了农奴和农奴主,农民和地主。其次,既出现了大量的破落贵族,又出现了大量的新贵。再次,职业的构成呈现多样化。原来只有农牧业和一些手工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多样化,职业种类多了。除农夫之外,还出现了职业工商者、职业官僚、职业军人、职业政客、职业谋士、职业教师、职业艺术工作者。

(四)文化的地域特色凸显出来,并汇聚到中原相互交流

当时的区域特色有:齐鲁文化、燕齐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郑卫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宋文化还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

以上经济、政治、社会群体构成的变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必然在思想领域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儒家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其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演进历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曲折折、起起落落,却又一直占据中华民族思想不倒的道路。

二、先秦儒家主要人物及哲学思想

说起“儒家”,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当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以六艺教人,“仁”“礼”并举,从而吸引众多学生,通常我们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随着孔子思想的流传,孔子逐渐被看做是“儒”的象征,而他与那些追随他的理想,致力于整理、解释和教授古代经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保存和研习古代礼乐的群体,被称为儒家。孔子之后,儒家发生了变化,但是儒家的基本信条为他的弟子们所继承。并出现了孟子和荀子这样能够将其思想发扬光大的后学。先秦儒家,主要人物就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孔子在儒家发展史上应是首创者。后世许多思想都是从孔子那里开始。其哲学思想概括如下:

第一,“礼”的理论思想。第一点是“正名”的理论,所谓“正名”,也就是根据周礼确定人的身份和地位。孔子说礼的功能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第二点是“礼之用,和为贵”的理论。《礼记·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节貌者,礼乐之事也。”第三点是关于“中庸”的理论。中庸之道贯穿孔子思想始终。他提出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第二,重视“仁”。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一个比“礼”更为重要的概念。此外,“仁”是在他对“礼”的讨论中引发出来的。据统计《论语》讲“仁”104次。孔子还讲“义”“忠”“恕”,“义”源于“仁”的内在,“忠”“恕”乃“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说:“忠恕之道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义。行仁义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此“仁”包含“义”“忠”“恕”。

第三,政治思想。除了“仁”和“礼”之外,孔子讲得最多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为政”。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方略,会逐渐培养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遵守社会秩序的自觉意识,会使百姓真诚地热爱国家,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的统治。

第四,“学”的思想。孔子指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成就自己。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自己就以“闻道”为期许。他说:“朝为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闻道”可以说是他的终极关怀,在他看来,人就是为了“闻道”而活着的,不懂得道理,人生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闻什么“道”呢?闻为人之道,为政之道。懂得了如何成为“仁人”、如何治理天下的道理,才能不虚度此生,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学说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意思不是说人从出生就是圣人。相反他承认,还存有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适当控制,就不会通向恶。孟子认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诸种道德都是自己的本性中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加进来的,所以说人性是善的。

第二,修养说。孟子非常重视后天的道德修养,建立了内容丰富的修养论。他认为,道德修养首先是“存心”。孟子所谓“心”是指“四端”,也叫做“良心”、“本心”。“四端”犹如种子,很幼小,很微弱,需要精心养护才能萌发为道德,稍不小心便会丧失。因此他告诫人们要时刻注意良心的走失,做到“存心”。

第三,仁政说。孟子倡导仁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仁政主张,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真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辉。

荀子,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哲学思想吸收了战国时代更多地区的更多学派的思想和知识。所以学术内容和学术背景都显得更加丰富和宽广。其学说归纳为:

第一,性恶说。这是荀子最著名的学说。与孟子的性善学说正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化的哲学,他认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化,凡是没有经过教化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在他看来,“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第二,礼乐说。“礼”是荀学的核心概念,在他看来,无论是对于人的化性起伪,还是对于社会的和谐有序,“礼”都是至关重要的。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组织好社会,避免纷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能群”的优势,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使国家得以繁荣和强盛。他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因此,人必须要结合成群体,组织成社会,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官天地、财万物。

第三,王制说。荀子不是讲“德治”,也不是讲“仁政”,而是讲“王制”。所谓“王制”,本来是指圣王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和政权设置,但荀子在讲这个问题时却把它扩大为包括各种重大政治问题的治国方略,集中代表了他得政治思想。其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政爱民;二是隆礼敬士;三是尚贤使能。

以上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哲学思想的归纳梳理。

三、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特点

通过对儒家先哲思想的梳理,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现实主义。也就是说他们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都是和人生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例如关于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问题,而对于宇宙的本质和起源,上帝鬼神之有无,人的吉凶祸福等则很少考虑。即使谈到,也是当做现实问题来谈的。又如关于性和命这类性质的问题,孔子很少谈到,孟子和荀子虽然争论性善性恶,但仍不是把它抽象化,看做纯理论的问题,而是把它看做解决现实政治或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庸主义。孔子特别提倡“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第三,民本主义。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渊源于周初,发展于春秋时期,至孔子时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的学说。古代的统治阶级,认识到为了巩固、维护它的统治,必须顾及到被统治者的利益,不能违反民意而一意孤行,否则民人会起来造反,推翻它的政权,因而在施政上有保民的思想和措施。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就是这个意思。

四、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现实意义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谈到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三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时,做了形象的说明:“佛学像百货店,……人们可去可不去;道家则像药店,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可以看出,作为“粮食店”的儒家思想,对于国家、民族是非常重要性,过去的人和当今的人都需要“粮食”。实际上,儒学很多思想还留在人们心中,例如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博爱之谓仁。仁,相当于西方的博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心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仁爱是人类生存的保证,是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都不会过时的。义者也是如此,是适宜的意思,合理的意思。这是动态的概念,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义也是永恒的。礼,指礼仪、礼节、礼貌等。实际上,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际交往的形式与规范,只要有人类得地方,都是需要的。智,原先是指知道仁义礼,如今则把它解释为智慧、智力。信,则是指讲信用,也可以称之为诚信、信誉等。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讲信用都是最起码的道德。可见,儒家“五常”经过现代阐释,都是可以继承的,其基本精神都是可以用于现代社会的。

儒家讲仁政,以民为本,将仁爱精神贯彻在行政中,主要体现在公正上。公正原则也体现在义上,坚持大义,坚持合理性,是儒家构建并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也是儒家对和谐社会的贡献。

篇6: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

郭店楚简先儒文献<性自命出>等篇出土以来,儒家尚情思想受到关注.围绕着这一点,先秦儒家的性情论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进入了人们的学术视野.抉发先秦儒家性情论之人文关怀精神以及相关的导欲、尚诚思想的现代价值,并探讨其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的`可能途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论题.

作 者:马育良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社科所,安徽,六安,237012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WANXI UNIVERSITY年,卷(期):18(1)分类号:B222.05关键词:性情论 情 欲 诚 价值

篇7: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论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异同

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作为处世之道,在中西伦理思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者在产生、本质、基本内容和方法论意义上具有相似之处,但从实现的基本途径、人的`主体能动性、实践效果和所构建的理想社会来看又具有不同之处.比较两者异同,对进一步把握中西哲学的关系不无裨益.

作 者:吕振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刊 名: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6(4)分类号:B82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先秦儒家 中道观 中庸思想

篇8: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一、意志的内涵

(一)心理学中意志的内涵

意志,在《心理学》一书中被定义为,“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意志是人们为实现预期目的,而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志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计划付诸实施,以达到预期目的。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意志是社会的产物。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伴随着语言和意识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表现,有自己的显著特征。首先,意志行动具有目的性;其次,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是紧密联系的;最后,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是一种针对行为活动的特殊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使得人类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根本上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意志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是要让社会成员按照既定的道德目标去组织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且在教育活动与道德践行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困难因素需要去克服。那么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志理解为:人们为实现预期思想道德目的,而有方向、有信念地支配其行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在按照既定的道德目标去组织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中为了克服各种困难因素而能动地组织和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活动。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是意志的品质。

二、先秦儒家的意志教育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很重视意志的锻炼与培养,提倡“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人生奋斗精神,对于意志教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在儒家经典文献中,并没有完整地提出“意志”这个词,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范畴与角度来表达意志教育思想,各有不同的侧重。

孔子最先提出道德意志教育思想。他所表达的道德意志教育主要侧重于“志”,并将“志”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论语》中有大量的关于“志”的论述:强调“志于道”,认为一个人立志要高远,要有希望达到的境界,这里的“志”就是人的意志。提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能被夺去统帅,普通百姓却不能迫使他改变志向。孔子的表述告诉我们人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人要信仰坚定而好学,守节至死完善大道,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孔子很赞赏的一句俗语“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如果一个人没有恒心就不能担任巫师和医士,那么就更不用说成大事了。“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坚持保持德行,就可能招致羞辱。告诫我们在修养德行的时候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用顽强的意志坚持下去。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其中的“刚、毅”也是强调意志。

孟子尚志。“夫志,气之帅也”,提出志是气的主导,明确了意志的重要作用。“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达到了什么境界,气也会到达那种程度,所以说要坚定自己的志,不要滥用自己的气。这里的“志”就是指意志,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意志,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外,孟子以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重用为例,指出一个人如果要担当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只有在磨难中磨砺自己的心志,坚韧自己的性格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从而成就大事。

荀子将“志意”放在修身的首要地位,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坚持不变。“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这里的“志意”就是意志,强调注重意志的修炼,这样就能够傲视富贵。荀子认为志意美好是一种义荣,“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志意美好,德行敦厚,智虑明达这是发自内在的荣。“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君子虽然贫穷,但仍然志向广大。“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君子地位虽然尊贵,但是志欲更加恭敬。可见,荀子将“志意”视为君子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

先秦儒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意志作了论述,强调了意志在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人生追求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磨砺自己的意志。一个人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成就事业。

三、先秦儒家的意志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反思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艰苦奋斗。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人开始贪图享乐,缺乏人生理想、意志涣散,同时各种由于意志薄弱而导致的社会负面现象日益严重。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品格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是当今有的青年却缺乏顽强的意志和远大的理想,无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诱惑,从而精神崩溃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或者误入歧途。一些青年因为承受不了考试失利或者恋情受挫而抑郁,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工作遇到瓶颈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从而自毁前程。还有一些青年因为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无法抵制诱惑而染上毒瘾,危害自身健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青少年自身缺乏顽强的意志力的表现,要求我们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意志教育的迫切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先锋模范,更是需要拥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当今社会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却由于意志不坚定,经不起各种财色的诱惑,贪图享乐,在纸醉金迷中沉沦。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不为百姓办实事;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意志力薄弱,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而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以致最终身陷囹圄,由国家的栋梁变为国家的蛀虫,由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罪人。

当今社会中在青少年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是意志力缺乏的表现,这与先秦儒家强调的人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磨砺自己的意志是相违背的。这会严重影响和危害个体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警示我们要迫切地进行有效的意志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力。

四、先秦儒家的意志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先秦儒家的意志教育思想强调了意志在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人生追求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还有社会层面。

(一)对个体成长的启示

意志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恩格斯指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是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区别之一。”如果离开了意志,人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并无差别,人的行为是在意志的指导下而进行的。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对此,毛泽东指出:“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此外,弗兰科·哈德克更是把意志力的强弱视为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在于意志力的强弱差异;成功者常常是意志力坚强的人,失败者常常是意志力薄弱的人。”因此培养顽强的意志,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环境日益优越,但这更要求我们重视对个体意志品质的培养。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注重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与诱惑,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培养自身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正确行使权力,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通过意志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目标。而儒家所提倡的“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人生奋斗精神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通过意志教育,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顽强意志,使其发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而努力。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只有每个个体都拥有顽强的意志力,整个社会才能具有巨大的凝聚力,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应当通过意志教育,培养人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人们的道德意志,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形成统一意志。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形成统一意志,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通过意志教育,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一意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之中,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1

[3]朱熹撰.金良年译.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安小兰译注.荀子[M].中华书局,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2008

[7][美]弗兰科·哈德克著.吴群芳,沈俏蔚译.意志力训练[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8]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6.27

上一篇:微信朋友圈最感人的母亲节祝福语下一篇: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