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之礼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2023-02-07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礼”字说:“礼, 履也。”礼的本义是“履”, 即实践、行动。由人们对“礼”字的考证, 都确认礼起源于远古初民祭祀鬼神之活动, 指的是一种神人关系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 礼逐渐演化到人际交往之中, 包含了丰富的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内容。

一、先秦儒家之礼观

礼源于人们祭神求福的行为, 殷周以来的传统观念是礼由天生, 而这个天也可以说就是神。春秋时代人们仍然认为礼以天为根本, 但认为礼并非是直接由天而生, 而是圣贤之君以天为则而制。“作为礼的根本的天, 其实是自然之天。”[1]君王顺天或依天制礼, 所顺者即符合天之道、天之理, 这也正是天地之义。“义以出礼” (《左传·桓公二年》) 、“礼以行义” (《左传·成公三年》) , 义是礼的根源, 而礼的核心在义。当然, 这个义不仅是天地之义, 也是人间的道义。《礼记》将“礼之本”与“礼之文”分开, 强调纲常伦理的礼仪是本, 而章节度数的礼仪是末。按照现在的说法, 即礼有礼义和礼仪之分。礼义是礼的内在核心, 而礼仪是礼的外在载体, 两者不可分割, 礼仪离开了礼义则成了无本之木, 礼义离开了礼仪也会有神无形。

研究礼, 先秦儒家主要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礼是孔子学说的重要内容, 孔子论礼, 是继承西周而来, 孔子将礼作为一切道德之依归。孔子将礼视为人的立身之本,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 首先要学礼、知礼, 因为“不学礼, 无以立。” (《论语·季氏》) 从立身的角度讲, 孔子重视礼之义, “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纸, 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 礼由义出, 由义才能判定礼仪形式之当否。其次, 便是要求“立于礼”。“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可见, 孔子将礼视为人成长的一个标志。在这个过程中, 仅仅停留在对礼的认识上还不行, 必须将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 所以孔子提出了“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的“四勿”主张, 就是要求人们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礼的原则和规范, 也体现出了孔子对礼仪形式的重视。

孔子在礼的观念上的最大突破, 就是为礼找到了一个内在的依据——“仁”, 即礼之义为“仁”。孔子将仁、礼并论, 以仁为礼的基础, 孔子讲:“人而不仁, 如礼何?” (《论语·八佾》) 人如果没有仁这种内在的美德, 就无法守礼, 唯有“爱人”、“知人”而“志于仁”, 才可能守礼、依礼而行。孔子又以礼释仁, 所谓“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之仁;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谓之仁, 都是以礼为仁的标准。仁是礼的基础和内在依据, 礼是仁的外在体现。

孟子对礼学发展的贡献之一, 就是从人的内在善性中寻求礼的根源, 他强调内在的仁义。孟子从四端说出发, 认为仁与礼都是出自四端之心, 因此仁与礼, 都是存心养性所必须的。“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孟子·离娄下》) 在孟子这里, 最根本的是仁义, 而礼不过是仁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仁之实, 事亲是也。义之实, 从兄是也。智之实, 知斯二者之弗去是也。礼之实, 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 乐斯二者是也。” (《孟子·离娄下》) 但礼作为仁义之节文, 故礼也需要重视。孟子讲“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 这些也表明了他对礼的重视。

孟子对礼学发展的贡献之二是对敬的阐释。“有礼者敬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认为礼出于“辞让之心”或“恭敬之心”, 在孟子看来, 敬不仅是外在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 “礼有不答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 因而, 敬重在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虔敬。孟子还将敬分为“下敬上”和“上敬下”, “用下敬上, 谓之贵贵, 用上敬下, 谓之尊贤, 其义一也。” (《孟子·万章下》) 这样的敬是一种双向的互敬, 而不是单向的专制。

区别于孔孟从仁义角度释礼, 荀子立足于性恶论, 从节欲、养欲的角度释礼, “礼起于何时也?曰, 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争则乱, 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 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荀子认为礼是用来克制、满足人们欲望的。荀子将礼视为“人道之极”, 这里的礼仅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 而不是人内心固有的东西。

荀子还从人与动物之别、“人之所以为人”的角度来解释礼,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群居和一”, “故人生不能无群, 群而无分则争, 争则乱, 乱则离, 离则弱, 弱则不能胜物, 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荀子·王制》) 人类的群居之所以可能, 在于各人有自己的本分和职守。人有了礼义, 分辨各人的职分, 才能和睦团结, 有力量战胜自然物。[2]

先秦儒家之礼观, 不仅影响着漫长封建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而且对当今现实的人际关系也有有着深刻的启示, 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二、对待他人——有所敬

(一) 尊重他人

敬是礼的内在实质, 是礼仪与礼仪的统一。先秦儒家思想中对行礼之时的敬尤为重视, 以孟子为代表, “敬在孟子思想中, 已由纯粹的虔敬与服从, 被赋予了人性尊严的内容, 它不仅仅是由外在的‘俛仰周旋威仪’程序所构造, 相反, 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3]可见, 在这里, 尊重他人之敬包含了两部分:一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 二是外在的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尊重他人首先应是出于内心的敬重之情, 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流露。《礼记》说, 君子“不以色亲人, 情书而貌亲”, 即不以假表情取悦于人。孟子通过“礼有不答反其敬”来检验自身敬的程度, 反省自己在行礼时是否真诚, 这也是“求诸己”的一种思想。孔子驳斥赡养父母为人之特征时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孝敬父母不是形式上的“养”, 而是需要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戴与敬重。《五行》谓:“以其外心与人交, 远也。远而庄之, 敬也。敬而不懈, 严也。严而畏之, 尊也。尊而不骄, 恭也。恭而博交, 礼也。”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虽然无法用外在的标准来衡量, 但却依托着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自觉。

尊重他人还需要在自身行为上有所约束, 内心的尊重需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这主要是体现在待人接物的礼仪上。孔子强调人们应该要以一定的礼仪来对待他人, “居上不宽, 为礼不敬, 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 (《论语·颜渊》) 这里都体现了一种恭敬的态度, 同时还要“约之于礼”, 用礼仪所要求的形式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外在的恭敬与约束在现在社会中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生活中, 人们之间的关系或是错综复杂, 或是只有一面之交,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 彼此间交往只能以平等、礼敬的态度互相交流, 而不可无礼放肆。“容貌、态度、进退、趋行, 由礼则雅, 不由礼则夷固僻违, 庸众而野。” (《荀子·修身》) 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有利于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营造融洽的良好氛围, 形成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否则, 极易造成关系紧张, 使人际关系陷入僵局。“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荀子·修身》) 就是这个道理。要得到他人的尊重, 应当首先注意尊重他人, 正如孟子所言:“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二) 敬畏生命

礼最早是产生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中, 主要体现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是人对神的一种虔诚与敬畏之情。而当今,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对神的虔敬精神, 应用到对生命的敬畏上, 或者是将这个“神”确立为自己心中的道德权威, 从而产生一种宗教情感似的认同与崇拜, 不带任何功利地敬畏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其实在孟子的思想中, 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礼义的辩论上。在《孟子·告子下》篇中, 有人曾将礼与生命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情况提了出来:“以礼食, 则饥而死;不以礼食, 则得食, 必以礼乎?亲迎, 则不得妻;不亲迎, 则得妻, 必亲迎乎?”对此, 孟子认为“礼之轻者”是作为礼的末节, 它与生命的维持与生命的延续相比, 是一种次要的形式。在《孟子·离娄上》篇中, 孟子认为“嫂溺, 援之以手, 权也”, 尽管礼的规定有“男女授受不亲”, 但是, 如果固守礼的形式, 那么, 当异性沉溺于水火的时候, 我们能忍心于生命的消失吗?

这些思想启示着我们应该重视生命, 热爱生命, 敬畏生命, 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而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所要做到的, 正如施韦泽所说的那样:“人必须要做的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4]

三、人际交往——和为贵

(一) 和睦友善

“和”是儒家礼的最高宗旨。[5]孔子的学生有子曾说:“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礼的作用, 以和谐为贵, 先王之道, 以此为美。不管大事小事, 都应当按礼而行, 才能达到和谐。如果不能按礼而行, 一味地为“和”而“和”, 不用礼进行调节, 就会一团和气, 没有原则, 那也是行不通的。在这里, 主要是强调了礼的重要作用, 就是达到中和为贵。荀子“群居和一”、“以礼养情”的思想也都说明了礼在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重要作用。

礼的存在有助于调适人们之间不和谐的关系, 通过外在的礼仪规范, 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共鸣与认同, 从而使人们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均衡发展。这也是“以礼节之”的意思, 礼的精神价值就在于调和与规范人们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分歧, 平衡相互间的矛盾, 使人们能够和睦友善地共同生活。

这种以“和为贵”为道德准则的“礼之用”也正是孔子所希望达到的终极目的, 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一点, 人类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 和而不同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和为贵”固然重要, 但儒家同时也说到“和”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见解去稀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意味着允许不同个性、不同意见和对立面的共同存在, 而“同”则是取消个性, 取消差异的绝对同一。《中庸》说, 君子应该“宽裕温柔, 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 足以有执也。”所谓“有容”即“和”, 就是能容纳与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人;所谓“有执”即“不同”, 有所执著, 有主见。尽管人与人在思想意见上存在着差异与多样性, 但这正是“和”的前提或条件。荀子从各人的分工的角度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职责不同、工作不同, 但他们“群居和一”。

可见, 和而不同, 是承认多样, 承认差别, 尽管人们按照一定的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 但并不是要压抑自己的思想, 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与大家一起交流、沟通、分享。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只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共存, 才可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 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 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工作上的这种明确分工,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有利于和谐同事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因此, 就我们每一个主体而言, 既有人格个体的差别, 又有整体和谐, 既合乎温情 (亲亲) , 又合乎“礼”性 (尊尊) 。用儒家的话来概括, 便是一种“和而不同”、“不同而一” (《荀子·荣辱》) 的人际关系践履模式。

四、纳仁入礼——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 纳仁入礼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 (《论语·八佾》)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纳仁入礼”这是孔子的思想, 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损益, 并为礼找到了一个内在依据“仁”。从孔子对仁的解释来看, 它的主要功能是“爱人”, “仁者爱人”, “爱人”是血缘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出发点。但是, 在当时的宗法等级社会里, 无差等的普遍的爱是难以真正实行的, 它和讲究亲尊等级的礼制有着明显的矛盾。因此, 孔子将仁纳入到礼中, 实现了“仁”与“礼”的结合, 使“爱人”和“亲属”等级的矛盾统一起来。

由此, 孔子所强调的仁爱, 就不再单纯是一种主体的情感与追求, 而成为一种与等级秩序之礼相联的德性要求。礼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规范, 仁是主体的内在能动, 仁的达成要合乎礼, 仁爱之爱是建立在亲亲尊尊之上的有差等的爱。

(二) 仁礼并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仁、礼的双重规定出发, 天伦中的“父子”和“兄弟”的基本规范是“孝悌”, 孝悌既符合仁的“爱亲”的主观自觉, 又符合礼的等级名分的克己。从父子兄弟的亲情之爱, 推及亲朋好友及其他人。《论语·学而》中讲到“泛爱众而亲仁”, 这里的“泛爱众”与“爱亲”相比, 已不仅是家庭人伦之爱, 而已扩展为社会人伦之爱了。“泛爱众”就是广泛地爱众人, 而不是爱一小部分人。

这种广泛的“人伦之爱”要得到具体的实现, 就必须依据“父子”“兄弟”的天伦以及“孝悌”的准则, 向仁爱涉及的人际关系引申和附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 “朋朋切切, 偲偲, 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 ,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 终则始, 与天地同理, 与万世同久。” (《孟子·滕文公上》) 由父子关系引申出君臣关系, 父慈子孝, 也就有了君义臣忠;兄弟关系引申出朋友关系, 兄友弟悌, 依此类推, 也就有了朋友有信, 就有了君民上下, 长幼有序;而夫敬妇听关系包括了一切男女关系——按照这个同心圆式的伦常普遍引申, 所有的人都可在“仁”“礼”编织的人伦网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父慈、子孝、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礼记·礼运》) , 在这种社会人伦践履模式结构中, 人们的关系原则不是外在的权力和利益, 而是德性的责任和义务, 人们日常践履的是普遍的“仁爱”。

费孝通认为, “伦”就是从自己推出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 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 因为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拿出不同的标准, [6]而这种不同的标准, 就是人们在礼的规定下所应遵循的准则, 这也正是仁、礼在社会人伦践履中的契合点。

由对父母兄弟的爱推及至对所有人的爱, 由对父母兄弟的孝悌推及至对所有人的尊敬, 在社会人际关系中,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序格局”, 运用不同的标准对待之, 如对父母要孝顺、对长辈要尊敬、对朋友要忠诚等等, 无论是什么样的态度, 在相处过程中, 相互之间无不应怀着仁爱的精神, 心中充满着对他人的爱的热情, 只有仁礼的这种相容共存, 人们心中既有爱, 又有礼,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和谐有序。

摘要:先秦儒家特别强调礼, 对礼有着经典而丰富的解释, 其中所包含的“敬”、“和”、“纳仁入礼”的思想对于现在人际交往有着深刻的启示, 真正做到礼的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先秦儒家,礼,人际和谐

参考文献

[1] 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 (先秦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 王正平.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3] 梅珍生.论孟子的礼学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7 (2) :17-21.

[4]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 陈泽环译.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5] 王晓霞.儒家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J].道德与文明, 2000 (5) :42-44+55.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 1985.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项目控制策略下一篇:小学数学“让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