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审美教育与人格理想

2022-09-11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 并有着“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与人格理想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社会理想是人格理想的客观化身, 人格理想则是社会理想的主体展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相当系统和完备。他既肯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人格教育必备的学科, 又亲自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 用以作为人格教育的教科书。其中他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所谓“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 意思是说诗可以激发人的善恶感, 礼可以使人立身于社会, 音乐可以使人完成人格修养。

1 诗教与人格理想

儒家认为人格教育发端于诗教, 诗教是人格教育的基础。孔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 (《论语·季氏》) 。意思是不读《诗经》, 甚至连话都说不好, 无法应对四方。“《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 “诗教”有伦理道德和认识的功能, 但首先是一种情感教育, 在“兴、观、群、怨”中, “兴”是就诗的欣赏而言的, 就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 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这就规定了孔子的“诗教”是一种情感教育。“观”是指诗的认识功能, 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情况 (盛衰得失) 。“群”是指诗的伦理凝聚力, 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充满思想情感, 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则指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带有否定性情感的表达。在孔子看来, 诗所表现的情感 (兴) , 最能打动人的是哀怨的精神 (怨) , 不过从这种情感中既要能看到时代的盛衰 (观) ——“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 (《毛诗序》) , 又要有凝聚族类的伦理教化力量 (群) 。并且, 在“兴”、“观”、“群”、“怨”四者之中, 孔子把“兴”放在第一位, 表明了孔子对“兴”的作用格外重视。因为“兴”对于人的灵魂有一种净化的作用, 如清代王夫之所说“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1], 也就是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 使人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 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 从而上升到君子的境界。“孔子把‘兴’摆在‘兴’、‘观’、‘群’、‘怨’的首位, 这表明, 在他看来, 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 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 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2]因此, 孔子的“诗教”在情感教育的旗帜下, 强调了这种教育对于提高人格修养和人生境界的作用。

孔子“诗教”的教材是《诗经》, 是由他亲自删定而成的, 而他删《诗》的原则就是“取其可施于礼义”、“以备王道”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经过删定, 孔子断言:“《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 孔子的意思是, 《诗经》中的三百多首诗所表达的情志都是纯正无邪的, 从情感教育和伦理道德上讲, 都具有纯正性、崇高性, 都可以起到排除人们头脑中的杂念, 净化人类心灵, 纯洁人的性情的作用。

2 乐教与人格理想

与“诗教”相比, 孔子更看重乐教对人格形成的作用。也就是通过艺术的审美功能, 使人受到感染浸润, 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社会伦理规范 (礼) 变成一种个体自觉的内在要求, 也就是他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知之”仅仅是懂得, 属于认识的阶段, “好之”有了内心的欲求, 可以转化为意志行动, 而到了“乐之”层面, 则不仅超越了认知、意志、功利态度, 而且对主体而言, 实际上已转化成一种自由的带有审美性质的人生境界了, 也就是所谓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因为乐教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孔子对与礼相为表里的音乐要求非常严格。“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对于不合规范的礼乐表演, 他的厌怒是这样的强烈, 而面对符合他的理想的音乐又是那样的津津乐道。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 还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述而》) 。他理想中的音乐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 把作为民间俚曲的郑声斥为“淫乐”而排除在音乐教育之外。

孔子一生都怀有复兴周礼的理想, 但那时, 礼和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 乐教自然而然成为孔子十分重视的审美教育方式。同时, 孔子重视乐教, 还在于他本人是十分精通音乐的。孔子平时就经常操琴鼓瑟, 击磬歌诗, “子与人歌而善, 必使反之, 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 。甚至在周游列国处于危境之时也仍然“玄歌不衰”。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文”即文采, 就包括一个人的音乐文化修养;“质”当然指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品质, 只有同时具有礼乐文化修养与仁义的品德才是完美的人。他还主张:“先进于礼乐, 野人也。后进于礼乐, 君子也。如用之, 则吾从先进。”意思是说选用人才, 以是否接受礼乐教育为准则, 宁愿选用先受过礼乐教育的“野人”, 而不用后来才受过礼乐教育的“君子”。

孔子一生十分重视“乐教”的原因主要在于, 他认识到音乐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 即感染、陶冶、渗透、优化, 使人精神境界趋于完美和高尚的作用。在他看来, 音乐之所以具有感化人心, 净化灵魂和升华人格的“教化”功能, 是因为音乐既体现了“善”, 又体现了“美”, 好的音乐必须是美善统一的。好的音乐把体现道德水准的“善”通过音乐的“美”表现出来。孔子说:“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他的意思是:音乐呀音乐, 难道只是钟鼓一类的乐器演奏而已吗?可见, 孔子重视的不仅是音乐的本身和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且更多的是音乐的内涵, 重视其美善合一的主旨。

总之, 以“诗教”、“乐教”为核心的审美教育, 在儒家人格理想塑造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摘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十分重视人格理想的教育, 其教育的宗旨是通过礼乐教化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在孔子看来, 艺术的本质是美善合一的, 而这种尽善尽美的艺术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快乐, 能够把人生带入一种自由的境域, 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所以, 儒家对于艺术有一种高度的自觉, “诗教”和“乐教”也自然成为儒家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儒家,诗教,乐教,人格理想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0.

[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53.

上一篇: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下一篇:27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开工事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