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2022-10-23

第一篇: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突破校企合作瓶颈(1)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 1这一方式在我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走稳了第一步。通过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不仅增加了学生生产实践机会,也引进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使全体专业课教师也得到了新的学习和提高。

多年来的校企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时空与企业生产实际时空的错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不协调性等成了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的瓶颈。问题的发现,促使了我们新的思考:能否把企业引进学校?

二、筑巢引凤——突破瓶颈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但有一个专业的发展与生存总让我们一直挂在心上,这就是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我校自2004年秋,为适应桐乡毛衫业用人的需要,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教师,又缺乏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的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不及时解决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问题。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我校的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走出困境。我们对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认该公司的设计能力在桐乡毛衫行业内确是小有名气,业务量稳定。经过多次接触,我们觉得该公司负责人对合作确是抱着十分诚恳的态度。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要打破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决定走“引厂进校”的路子。经过几轮商谈后,双方于2008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书,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

- 3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羊毛衫设计与工艺专业引企进校合作的初步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学校把引企进校这一校企合作模式当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抓。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引企进校工作。

2010年5月,服装专业凭借已有的专业设备优势,与嘉兴万得福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2011年初又与奥龙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共同建设汽修专业所需的汽车维修实训工厂。汽修厂场地建设将天本月底竣工,生产车间规划设计与设备设施购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在下半年投入使用。计划在2012年内学校还将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服务专业实训门店。相信引企进校这一合作模式将在我校多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出新成果。

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思考

1、建立一套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从引进衣丽服饰有限公司共建共享羊毛衫专业实训基地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引企进校在我校毛衫专业教育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但合作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里总会遇到生存与发展的阻力,为进一步增强共建实训基地的生命力,学校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的基地上,如何引进其他企业以合适的形式和内容加入进来,进一步丰富参与专业教学的人才资源、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的物质资源,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参与进来,又能适时地分流出去,让校

- 5的经历,这也将是我校下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任务。

第二篇: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我校办学模式创新

——关于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的设想

林贤东 潘松

内容摘要:组建职教集团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应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尽快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推进我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以适应战略性支柱产业背景下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考察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概况,然后对我校当前办学模式进行检讨,最后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的设想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职教集团 设想

目前,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学科化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观,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诸如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全新的尝试。现有的经验表明,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简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如何继续发挥校企合作的巨大功效,深化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是当前国内诸多职业院校选择的做法,并显示出了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希望能在全面检讨我校目前办学模式之基础上,借鉴国内职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的成功经验,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提出建议和设想。

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简况

1、国家关于校企合作、实行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法规条文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或批准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出台相关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粤发„2007‟11号)】,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鼓励集团化、多元化办学的内容屡见于上述法规条文之中。《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机制。积极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优质职业技术院校创办分校或与薄弱职业技术院校兼并、重组、联合办学。公办职业技术院校可以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股份制、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等模式,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办学。

在去年四月二十二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所作了《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要求各地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支持行业、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举办或与其他企业、职业院校联合举办职业教育,切实保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施。

去年七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去年岁末,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公布一批试点地区,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等,旨在通过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

由此可见,国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是积极鼓励职业教育实行集团化办学、多元化办学的。正是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职教集团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初步显示出了其优越性。应当说,组建职教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2、目前我国职教集团的类型及其运作模式

按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体构成和运行特征不同,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行业型(或专业型)职教集团(旅游、电子、商业、物流等)、区域型职教集团(省、市、县等)和复合型职教集团(由职业学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学会等多种性质的单位联合组成)。在这三种类型下,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第一,“河南模式”:城乡联合、以城带乡。

其运作模式一是城乡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二是城市学校在农村学校办分校;三是城乡学校推行教学一体化;四是城市学校为农村学校培训专业课师资、提供实训条件、安臵学生实习、开展技能鉴定;五是以集团名义联系就业单位,统筹安臵学生就业。代表性集团有:河南旅游职教集团。

第二,“海南模式”:市县合作、三段培养。

其运作模式是以主导行业为服务面向,以城市示范性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县(市)职教中心和相关企业为成员,学生第一年在县(市)职教中心学习基本文化知识,接受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培养;第二年在城市示范性中职学校学习专业理论,强化技能训练;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后由城市学校推荐就业。代表性集团有:海南旅游职教集团。

第三,“天津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其运作模式是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有机融合,初步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成员学校解决了学生实践锻炼和顶岗实习的问题,获得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成员企业稳定了优质劳动力来源,解决了职工培训问题,获得了学校的智力支持。代表性的集团有:天津旅游酒店职教集团。

目前,在有关政府文件的指引下,推动公办职业学校的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积极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已经成为众多有识之士之共识。实践表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它以自己内在的规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上具有很大优势。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职教集团纷纷组建,小至一县、一行业,大至一省诸行业联合组建。特别是在旅游行业和教育方面,目前全国各地组建的旅游职教集团大大小小不下百个。而作为我国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省份的广东,到目前为止尚未建有相关的职教集团,个中原因值得深究。

二、目前我校办学模式之检讨

在二十六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办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目前我校的办学模式还存在相当的问题,下面将逐一作检讨。

1、全日制中专教育“三段式教学”模式面临招生难问题

这是我校最为重要的办学模式,学生人数占到全校学生的70%以上。学生一二年在校学习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三年全部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年。近年来,与其他诸多中专一样,我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去年,我校的招生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校长还专门针对此事对各位老师下了招生指标,一时间大家有如临大敌之感。今后如何稳定生源、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实施此办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2、大专教育逐步萎缩

我校先后与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院系联合举办大专教育,此办学模式为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一年的定岗实习,学生合格毕业之后获得相应学校的函授大专文凭。我校的大专教育举办历史已将近十年,曾几何时,此办学模式被我们所津津乐道,然纵观近两年的办学情况,形势亦不容乐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报读大专学生的逐年下降;其次,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在校大专学生管理状况令人担忧,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普遍反映大专管理是块硬骨头。关于报读人数的下降,原因固然错中复杂,但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我校在校大专生参加成人高考的成绩不理想,成考没通过,无法取得学籍,大部分的学生又不得不返回中专继续实习,与其在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之后还无法取得学籍,还不如当初就不报读大专,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虽然,我们一再鼓吹网络教育的好处,但是学生似乎不太感冒,被迫选择网络教育的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正是这种恶性的循环,导致了大专招生的逐步萎缩。

3、半工半读(勤工助学模式)停滞不前

半工半读模式,也称为勤工助学模式,在我校兴办已近十年,深受山区家长和企业的好评,还被教育部列为经验介绍单位。此办学模式为中专学历,学制三年;与广州市区或附近高星级酒店合作办学,学生在校内学习2~4个月,其余时间在酒店一边读书一边实习,酒店提供食宿,每月发放实习津贴,代缴学费。每年招生约100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模式运营不错,但是所招的学生人数有限,对主体办学模式没有影响。今后,建议扩大招生规模,将半工半读模式做强做大。

4、联合办学前景堪忧

我校在江门、台山、揭阳、普宁、云浮、潮安、茂名、清远、湖北、安徽和宁夏等地设有分教点。上述地区的学生原则上第一年在分校区学习文化课程,第

二、三年回校本部学习专业课和实习。联合办学,作为我校办学模式的重要补充之一,分教点的设臵,提高我校在省内和上述外省地区的知名度,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我校的办学规模。然近年来,此办学模式也不容乐观,随着这些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业的振兴,越来越多的学校愿意采取单独培养学生的形式,而不再与我校进行合作。可以说,联合办学之路也越走越窄,联合办学之前景令人堪忧。

上述对我校目前办学模式的简单检讨,就足以显示其存在的巨大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中职学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可能要面临出局的危险,而在目前我校升格大专无望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生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则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和纵观整个广东旅游职业教育、旅游产业之发展状况,由我校牵头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也许可以破解上述情况的一些问题。

三、关于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之设想

其实早在2005年,富有远见的冒校长就在我校举办的“校企合作理事会2005年年会”上,提出了欲与企业合作组建“广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设想。同时表示,该集团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突破体制屏障,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此类设想在当时的广东乃至全国的中职教育领域都属首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设想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

当时冒校对职教集团做出如下简明定义:“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同时也对当时乃至目前我省中等旅游职业教育三类学校分别由教育部门、旅游行业企业、劳动保障部门多头举办、多头管理,旅游职业学校“小而全”、“小而多”,严重影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现状提出过论述。而组建旅游职教集团,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体制屏障。

“广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设想的组建模式是: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和粤旅集团为核心,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基础,吸纳省内高星级酒店、同类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其宗旨是为建立校企合作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整合我省旅游教育资源,优化旅游教育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从而为我省旅游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旅游职教集团实行契约联合体的运作模式,集团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但不单独设立独立的法人关系,不改变原有的隶属关系、产权关系、管理体制,以签订协议的形式来进行分工。旅游职教集团以我校和粤旅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作为核心层,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基础,联合省内骨干旅游企业和联合办学学校作为外围层。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作为集团成员企业的人才后备基地。职教集团各成员在《广东旅游职教集团章程》(参见文后的附录)指导性开展工作。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具有26年办学经验的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凭借着优良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声誉,与各相关企业、单位共同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形成校企互动办学模式,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两者之间的优势资源,以培旅游行业人才为核心,实现信息共享、教学共商、资源共用,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省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广东旅游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实用型旅游人才,为广东乃至全国旅游业的成功转型贡献力量,再续岭南职业教育新篇章。

综上所述,在旅游产业和旅游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重新检讨我校目前的办学模式,正视其所存在的问题,建议采用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省内相关资源,深化校企合作,组建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是目前我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宪利、韩运波:《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办学模式的探讨》,《黑河教育》2009年第3期;

2、张庆:《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走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活力》2010年第10期;

3、赵铭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探索》1998年第2期;

4、陈牛则:《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构想》,《职教通讯》2004年第8期。

第三篇: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中职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 要】当今社会下,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认为中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广泛的校企合作以后,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思考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面试成功,就代表企业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型人才,中职院校要积极关注企业需要的员工类型,通过企业合作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员工。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著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校企合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弊端

1.中职英语教师涌入企业

在校企合作中,许多英语教师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着重学习企业相关英语知识,企业恰恰急需这样的人才就提出暂时借用这些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这种变动性,给中职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不答应企业的要求,必然会对校企合作的进行造成影响,但是答应这种要求,又会造成中职英语教师的短缺。这种被企业留用的教师一般来说都是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这种现象使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很难进行。

2.职校英语教学“无用论”

在不少小型企业中,英语都是无关痛痒的,所以不需要职校的学生具备英语素养。因此,在职校与这些小型企业合作时,企业提出取缔英语课堂时间,着重培养学生与企业相关的能力。实则这是目光短浅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必将接受外来优秀文化,这样才能让企业走向成功。企业的这种要求,对职校英语的进行带来了多方面弊端。

二、探究校企合作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案例,不难得出其对中职英语教学有以下几点影响:一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给中职英语课堂带来了新生命力,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等;二是通过研究企业的各类知识,大大提升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的学生也一致得到企业的肯定;三是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成功率,许多企业纷纷参与到其中。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中职英语教学的相关策略

1.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向企业化发展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授课,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非常吃力。而企业方面对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发言权,使学生毕业以后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以后,学校恳请企业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点评,对英语的教学方式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校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向企业化发展。

2.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向国际化发展

很多企业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不能跟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作用,组成英语教研小组,针对企业产品国际化的交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学生能够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也可以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3.丰富职校英语教学内容

对职校英语进行充分的开发,使职校学生的学习与企业要求更为贴近,职校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必须伴随企业的改革改进,为了使学生切身体验企业所要求的内容。职校应与企业进行沟通,制作与企业相关的英语教材,引导学生着重学习这类知识。在新课改实施以后,职校英语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将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改变为“交流式”教学,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好理解,例如把原有学习英语知识的一整堂课,变为一小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论知识,其余时间进行企业英语口语锻炼以及模拟企业英语面试。在保证“企业化”融入到中职英语课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职校应了解企业的文化、研发、销售等资料,在企业的授意下将这些资料展开并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在备课中教师有意识的对其进行着重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后,让学生不再对企业充满未知感,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这样会较大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4.中职英语课外活动中的“企业问题式”特色 “企业问题式”在中职校园的英语课外活动中已存在了好几年,许多企业都间接地对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建议。例如,职校毕业生看不懂最简单的英语杂志、不认识简单的英语说明书、遇见外国客户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等。中职学校应抱着“务实”的态度去教导学生,特别是英语教学团队利用各类课外活动解决企业反馈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外活动中逐渐向“企业式”发展。具体做法是:每星期举办一次“英语式”的求职演练;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素材着重对学生教导,如开展“职校英语大赛”、“企业专用词汇大比拼”、“企业英语式求职信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显著的促进教学的进行。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创新英语教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职学校应本着“务实”的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所需求的人才。在教师流动方面,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校企合作“双赢”的局面,实现优质教学的目标。

第四篇:加强校企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系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

加强校企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系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无缝对接,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5月8日上午,我系在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院领导苏文锦书记,福建电子信息教育中心杨国德科长、17家大中型企业的企事业嘉宾、系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出席了此次会议。大会由我系副主任刘建萍主持。

院领导苏文锦书记代表学院首先致辞。他对各位企事业单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苏书记指出: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和必要途径,此次大会旨在为校企双方搭建一个互利互惠的合作平台。近年来,我院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希望今后双方继续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随后,系主任李宏达做了主题发言,他介绍了我系在往年校企合作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同时针对学生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希望我系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契机,缩短理论与实际间的距离,优化资源配置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把产学结合的道路越走越宽。

福建电子信息教育中心杨国德科长对本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带领大家进一步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意见》,分析了当前我省软件产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提出了要依托高校和企业,进一步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实现软件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的“零距离”的愿望。

随后,企事业嘉宾和专业骨干教师分成五个专业组方向开展讨论,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软件工程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第三次大会顺利落下帷幕。

以活动促交流 密切校企合作——软件工程系第二届“神州数码杯”篮球赛开赛

2010年3月9日下午,由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冠名赞助,软件工程系主办的第二届“神州数码杯”篮球赛在龙腰篮校区球场上火热开赛,虽然气温较低,但同学们热情的气氛沸腾了整个赛场,感染着活动现场每个人。

此次比赛全系共有16个班级参赛,采用淘汰赛和交叉赛相结合产生前三名。首轮比赛由神州数码班与数据库0811班拉开序幕, 随着裁判员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参赛队员都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奋力拼博。场上的比赛精彩激烈,选手们生龙活虎,拼抢积极,场外同学们一边观看着比赛,一边不时的为本班队员打气。喝彩,呐喊声此起彼伏,场内、场外融为一体。

此次软件系“神州数码杯”篮球赛,本着密切校企合作,以活动促进交流,让企业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往,同时通过活动来活跃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普及和推动系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

加强闽台校校企合作,我系教师赴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闽台校校企合作,推动我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5月25日,我系黄雀芳、詹可强老师前往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考察学习。资讯管理系系主任林坤纬副教授代表全系,对我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双方就“资讯科技实务研习营”方案和此次到台交流的主要项目进行了初步交流;管理系教师随后带领我院师生参观实验室,并与本系学生开展实务专题交流;黄雀芳老师与我系赴台交流的学生蓝天、王思北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来台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目前我系赴台学生已顺利进入学习阶段。

第五篇:保险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研究

——银保客户经理订单班论证分析

刘亚非

柏春明

仲阳

王玉黄

要:保险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重点研究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特点是:按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本文重点以银保客户经理订单班为例论证分析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内涵、意义、优势及特点。 关键词:新模式;新内容;新特点

[Abstract] The new model of joint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del of joint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which is dominated by enterprise and whose features are making teaching plan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s needs and determin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by both sid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significance, advantages and features of the new model of joint educ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with an argumentation analysis of the order class of bancassurance client’s managers. [Key Words] New model; New Contents; New features

一、引言

校企合作办学是很多学校与企业一直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它的核心是学校究竟培养什么人,怎样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怎样利用学校培养自己所急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

中国保险大学遵照杨超总裁提出的“服从服务主业”的指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效果,更好地服务中国人寿。2009年3月在江苏省筹建分校,旨在为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江苏分校(筹)和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及所属部分地市分公司组成课题小组共同探讨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课题小组先后走访了多家地市分公司,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即:利用保险学院函授教育为公司定向培养银保客户经理。

1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值得学院与公司进一步共同探索与创新的合作办学模式。

二、保险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概述

学院充分利用公司人才方面的特定需求,将函授教育特点与全日制教育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才培养高速、高效、高质的目标。

公司充分利用学院的学历教育和师资力量以及院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软、硬件等有利条件,将公司特需人才送到学校,由学校负责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学院学历教育课程之外,加入公司的实战课程,由学院教师和公司讲师负责授课,并纳入学院的正式课程,作为学生的毕业考试课程。

整个教育培训工作的学费,由学生自行承担。学院负责对完成学业的学生颁发国家认可的专科文凭;公司负责学生的实习与合格人才的就业安排。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防止人员脱落。

银保客户经理订单班专门培养银保客户经理。银保客户经理是在银行网点工作,依据银行提供的信息资料,有针对性的对客户进行专业服务。保险产品也不是单一的保障型的产品了,而是保障与分红理财相结合的产品。因此,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银行保险客户经理就是集学历、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销售技能于一身的客户经理,这就需要从事保险教育的学院进行专门培养。

2

三、保险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意义

1. 解决公司增员难、岗前培训难、脱落率高的问题,促进增员基地的建设,对公司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现在公司增员难、岗前培训难、脱落率高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万峰总裁在09年教培工作会议上指出:“销售人员在入司前一般不懂保险,缺乏专业知识,要使他们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我想我们学院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使销售人员在入司前懂保险,有专业知识。

据某公司反映:招聘30名大学本科生经过公司两个月的培训,工作几个月后,最后只剩下2名。严重地影响了公司正常业务和利益,同时也造成公司多项资源的浪费。主要原因:一是所招聘的本科生不认同公司文化,只是将公司作为暂时的栖身之地;二是不是本地人,当地语言难学,语言不通,难以与人交流,得不到客户的信任;三是非保险专业学生虽经过公司短期培训,但还是难以熟悉业务,不能胜任工作。

函授订单式培养模式,不仅符合万峰总裁要求的,也是保险公司销售人才及其他员工的岗前教育培训的重要项目。但是,办好函授订单班,首先要有广泛的生源。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三点建议:一是以公司为主,学院为辅全员招生;二是以学院为主,公司协助的方式建立生源基地;三是将公司在职的优秀代理人或公司员工送去深造,定向培养。

3 如果公司与学院共同来抓基地建设,我们就等于部分控制了增员的源头。因此,我们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及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将当地和周边省市的一些中学(中专)和部分高职院校,纳入校企合作的函授订单班的生源基地、公司增员基地的建设规划中,并进行开发、运作和管理,这不仅对公司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007年保院与长沙国寿实施校企合作以来,长沙市国寿收展部90%的人员是保院毕业生和实习生,其中全国有名的业务高手唐娟娟就是08年实习,今年才毕业的。目前保院毕业生和实习生在长沙国寿提出“疯狂做保险”的观念并加以实施。为此,我相信:校企合作实施函授订单式教育培养新模式,在保险职业学院运作下,在公司的积极配合下,同样很有前途的。长沙实例也说明入司前的专业学习,比入司后的短期培训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再次证明了保院的学生专业理论强、胆子大、上手快、效果好,深得公司的喜欢。

2. 有利于学院函授教育的改革,有利于解决教育与企业脱离的问题,对学院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保险函授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由学院事先设计好的,而公司业务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快地按照公司变化而变化,这样就使保险函授教育与保险企业的需求出现了严重脱离。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函授教育的拓展;另一方面影响了函授教育的质量提高。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公司的需要,甚至学非所用,浪费了人力、财力和教育资源。

4 其次,人们普遍认为函授教育含金量不高。一是函授生源质量不高;二是学生对函授教育课程及教学方式要求不高,获得学历文凭即可;三是学校对函授教育的研究不多,至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没有过多的研究与探讨。

这一新的函授教学模式的创立,不仅可以高速、高效、高质培养公司满意的人才,也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发展、人员的稳定及公司业绩提升;还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函授教育的偏见,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为此,探讨保险函授教育的新模式,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提高函授教学质量,改革函授教育的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对学院而言,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

3. 为高考落榜生和社会青年提供了一条成才就业之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每年高考后,新闻媒体特别关注金榜题名者,却很少关注高考落榜生。高考落榜生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如:湖南省历年高考后有约40%的考生不能上大学,怎么办?如果给他们提供一条成才就业之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都是有益的。杨超总裁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举国寿旗、尽社会责、借政府力、走名校路”。招收应届和往届的高中毕业生,就读保险学院,培养他们成才就业。这也是国寿公司和保险学院对社会的贡献。

四、保险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一)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特点 1. 延长面授时间

为了提高保险函授教育质量,将函授教育的面授时间延长一倍或更长时间,结合全日制教学方式。

2. 分层次、分阶段、分岗位定向培养

划分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给学生晋升学历的空间; 实施分阶段教学与实习,在校集中学习半年或一年,公司实习两年或一年半,在实习中可根据公司要求继续授课;

按照公司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不同课程,实现定向培养。 “四结合”特点

结合全日制教学方式——集中学习,集中管理; 结合公司培训教育及论证要求——实战性强;

结合顶岗实习——边学边用,边用边教,不断提高学生实战水平; 结合军训教育——一是将学生从分散的状态下,集中到学院参加军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二是通过集中军训,可以尽快帮助学生从高考失利或是其它的阴影中走出来;三是通过军训和入学教育,让学生感受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抛弃与学习无关的杂乱思想,将学生的思想高度统一在新的学习之中,便于我们对学生实施军事化管理的教学与未来的实习。

(二)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优势 1. 具有“三高三性”的优势

制定全面实施“三高三性”定向培养方式培养计划。

6 “三高”要求:即高速培养人才、高效工作和学习、努力培养公司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高速:集中学习,将学制2.5年中规定的面授时间由两个月延长为一个学期或更长时间,集中在学院完成所学知识,即可进入实习阶段,从而实现高速培养实战员工(学生)的目标;

高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完成了所学课程,培养学生保险实战技能;

高质:学历课程+培训课程+资格认证三位一体,全面高质量培养人才。

“三性”要求:即专业性、知识性、实战性相结合。

专业性:充分利用学院保险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和专业水平,帮助学生快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保险专业理论;

知识性: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保险学院结合全日制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和与保险相关知识拓展教育;

实战性:充分利用学院与公司紧密结合的有利条件,将利用面授的时间和实习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实战教育培训,同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保险实战工作,并将实习纳入学生考评工作之列,既可防止学生在实习中不认真、不努力,又可防止学生中途脱落。

2. 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强及适应性广的优势 公司需求+函授教育+公司培训=保险函授教育优势

模块化。我们将公司的需求,以部门为单位视为需求模块,如:银保、收展等部门的需求模块;

7 灵活性强。可以随着公司不同需求模块的变化而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方式;

适应性广。只要公司有新的需求,我们都可以在函授教育的平台上,给公司强有力的支持,实施订单式培养。

3. 具有教学与管理的优势

(1)订单班归属学院高职学生管理体系中进行管理,由学院统一负责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学生必须按照学院的要求实行早、晚自习,此项工作由学院指定的辅导员负责管理,为了加强对学生各项管理工作,学院还将选派大二学生作为助理辅导员协助工作。

(2)订单班教学管理

按照学院与公司共同拟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既有学历课程、培训课程,还有资格证考试课程。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课程,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及相应的资格证书。

(3)订单班课外活动管理

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活动,是学院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活跃思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的很好方式。在课外活动中,学院还将融入保险知识,国寿企业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同学、学院、公司的认知程度。

主要活动内容:学院有社团、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学生参加这些社团组织,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

8 业余生活,帮助学生尽快实现学院提出的“三能三会”要求,即: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写会算。

(4)订单班实习管理

学生在实习阶段,我们依据公司要求,将部分培训课程有意安排在实习过程中,这些课程是列入学院规定的学习课程,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边学边干,有利于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二是防止学生在实习过程思想动摇,发生脱落。

(5)实习活动安排与管理

学生在实习活动与课程学习中,学院安排辅导员跟班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生活问题、思想问题,同时也会与学生所在公司取得联系,共同举办一些符合学生及公司要求的联谊活动,与公司一道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6)广告招聘与公司员工招聘相结合

招聘或招生广告内容需表达既有学历又有工作(带薪实习)订单式培养之意。公司员工或代理人开展招聘工作与公司开展增员工作类似。

(7)协议管理

公司与学院要签订《委托协议》,双方在协议中明确各自的要求及责任等;公司、学院、学生在实习前要签好《三方协议》,以便公司、学院、学生都能按照各自要求展开工作,公司及学院可依据实习协议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

9 作者简介:

刘亚非

中国保险大学江苏分校(筹)负责人 柏春明

副教授

中国保险大学浙江分校(筹)负责人 仲

总经理

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教育培训部 王玉黄

经济师

中国保险大学江苏分校(筹)

上一篇:持续推进党建教育工作下一篇: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