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思考——以防城港市为例

2022-09-10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是一个沿海又沿边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受底子薄、基础差、投入少等因素制约,县域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与发达地区县域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能为全市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是防城港市率先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理性分析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全市县域地区(含防城区、东兴市和上思县,如无特别说明,下同)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54.54亿元增加到282.29亿元,年均增长12.8%;县域财政收入32.95亿元,年均增速11.7%;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4.7∶42.0∶33.3调整为2015年的21.7∶43.9∶34.4。“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防城港市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呈现出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加快,项目向园区不断聚集,县域工业化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7倍,年均增长13.7%;其中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18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7倍,年均增长11%。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00.14亿元,增长14.1%,其中县域固定资产投资288.34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改善了全市县域交通、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使防城港市与南宁、桂林、北海等市同步迈入高铁时代,县域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1]。

(三)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县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8601元增加到2015年的29487元,年均增长9.7%;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5632元增加到2015年的10441元,年均增长13.1%。2016年全市县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市区、港口区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精准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县域贫困人口从2011年10.2万人减少到2016年3.18万人,5年累计减少7.0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4%下降到3.9%。

二、制约防城港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在2016年广西县域经济(全区有110个县级行政单位)总量排名中,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分别排第49、第68、第77位,排位整体靠后。一方面,受经济创收能力约束,以上三县(市、区)均属于“吃饭财政”,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县级财政增收压力大;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二)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特色产业不够突出

县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层次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工业方面,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园区运营管理滞后,临港工业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有待增强。农业方面,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以“五红五金”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链短,加工层次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服务业方面,旅游产业文创水平不高,游玩项目较少,景点开发整体上处于低端阶段[2]。

(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发展后劲不足

县级项目用地保障压力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金融业短板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普惠式金融体系没有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县域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医生、教师、城市建设、工业管理等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四)城镇化滞后,要素集聚活力不足

城镇化建设投入不足,县域城镇功能不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够完善,城市中心区与县域城区的核心拉动作用有限,教育、医疗、科研资源缺乏,集聚产业、吸引人才、资本以及农村人口的动力和活力不足[3]。

(五)体制机制有待创新,干事创业氛围急需改善

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容错制度尚未出台,部分领导干部适岗性有待加强,不少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如在落实“惠企贷”政策时,相关部门或实际经办人员怕被事后追责,不主动积极配合企业按流程办理相关报批手续,个别县(市、区)至今没有一个企业获得“惠企贷”。

三、推动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铸就县域经济崛起新引擎

(1)强抓建链、强链、补链招商,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解决县域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防城区和上思县,要以市经开区建设提速升级为契机,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等经开区支柱产业的下游产业,千方百计地吸引更多的强优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从龙头到配套企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东兴市要打好跨合区、试验区牌,要充分利用自身跨境外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轻工业、白色家电、加工贸易等产业,使其集聚化、链条式发展。

(2)打破行政区域,以港口优势带动县域工业发展。充分发挥临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引领作用,在经开区设立民营中小企业园,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招商引资,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数据、收益原则归各县(市、区),在企业用地、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优惠,重点吸引本地企业家入驻,留住本地资金,减少资金外流。

(3)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推动县域非公经济提质增效。用足用活园区建设相关政策,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引导民营资本优质项目进园区、进厂房,推动园区产业向特色化、集聚化、循环化发展,使非公经济成为提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如,防城区的香料产业、金花茶产业,要从人才、资金上加以倾斜,促进其优化升级,争取能打造成为像上思甘蔗那样带动力强的产业,促进防城区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动农业发展“接二连三”

(1)坚持以工促农,探索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业优势产区、县域产业园区集中,结合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推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信息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和效益。

(2)坚持农旅融合,充分挖掘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新功能。培育具有地域标志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特别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包括特色花、特色菜、特色果、特色小吃等。以独特包装设计植入文化内涵,把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知名旅游商品。深入挖掘边山海特色文化、乡村历史古迹,开发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创意农业主题公园、农耕题材纪念品等农旅融合新产品,提升游客的互动、参与和体验,让游客因一个景点向往一个地方,因一件商品记住一个地名。

(三)以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为突破口,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

(1)加强项目建设用地保障。精心培植和储备一批县域大项目、好项目,力争纳入自治区重大项目计划盘子。启动闲置土地清理工作,严格按政策清理闲置超过5年的土地。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为契机,探索设立市级闲置土地清理基金,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专项财政转移,返还过去防城港市用于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过度透支的地方财政资金,用以破解县域用地瓶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2)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税收返回比例,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一级倾斜,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在缓解贷款难方面,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股份制银行引进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组建市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3)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使用激励机制,重点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予以保障落实,促进更多急缺优秀人才向县域集聚,特别是在招录县域基层公务员时,考虑到稳定边境地区基层组织人才队伍的需要,应多招录本市户籍或者在本市长期生活工作的考生。

(四)以产城融合为抓手,构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1)推进产城互动示范园区建设。在全市选择若干产业基础性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域产业园区作为产城互动发展建设试点,关键是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的一个功能区来谋划,坚持产业集聚发展、园区环境优化、城镇功能完善三者同步推进。

(2)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建设。统筹有序推进重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当前,重点要加大对江平、那良、峒中等特色优势镇的潜力挖掘,同时要将兴边富民行动与生态移民结合起来,以沿边高速公路、沿边铁路的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边境新型村镇示范带建设工程,加快边境经济发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3)创新方式引导农民市民化。以市中心城区和县域中心城镇为载体,加强就业引导和服务,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劳动力向产业园区转移,推动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实现产业园区和城镇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五)以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为保障,营造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1)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科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县域领导班子的综合考评体系,科学客观地对班子的履职状态、工作绩效、能力水平和潜力方向进行评价。

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尤其是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还要强化作风考评,看其是否“接天线”、“连地气”。

(2)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敢于突破大胆实践。重点要处理好问责和容错的关系,切实提高容错纠错机制的科学性、针对性。

放宽具有审查、签字权的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的免责范畴,只要不是乱作为而犯错的不应轻易追责,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担当敢为、创新有为,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和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关链接】

防城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环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是一座滨海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100.895公里,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第二大侨乡。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当时作为援越抗美海上隐蔽运输航线的主要起运港来建设,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防城港是中国的深水良港,是中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2009年防城港市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高居过去五年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之首。

摘要: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分析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探讨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防城港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防城港,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清芳.县域经济发展要着力破解几大制约瓶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4-58.

[2] 覃福珠.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31-33.

[3] 苏艳霞,张文儒.浅谈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4,(4):70.

上一篇:豫东地区常见桥梁伸缩缝的选用下一篇:关于提高教学实习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