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2022-04-16

摘要:吉林省的森林是全国森林组成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以长白山为主的东部地区森林在全国乃至世界林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吉林省东部地区处于边境地带,吉林省森林是全国林业建设重点发展的林区,东部地区森林既是边境地区绿色屏障,又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长白山森林是东北大地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的主体部分,东部地区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1:

关于云南建设桥头堡认识误区的思考

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建设桥头堡,是云南“十二五”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当前云南推进“桥头堡”建设,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认识误区,正确认识、克服和消除这些误区,对“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头堡;区域;战略;条件;机遇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思想。根据这一思想,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于2009年12月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即“两强一堡”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有利于加快云南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云南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进一步完善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然而,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目前人们对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认识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偏差,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误区一:概念认识上的偏差

从概念上讲,“桥”是指跨越河流、山谷、障碍物或其他交通线而修建的架空通道,“头”是指开放的前沿,“堡”是指许多相互关联、作用不同的要素构成的基地或平台。“桥头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层涵义:一是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地堡或据点;二是设在大桥桥头的像碉堡的装饰构筑物;三是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可以看出,最初“桥头堡”是一个军事术语。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云南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通道、平台、基地和窗口,建通道是指中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这是桥头堡建设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建平台是指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建基地是指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窗口就是要使云南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对外人文交流窗口。建设“桥头堡”的立足点是要加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富邻、睦邻、安邻”,并不是所谓的中国进行对外扩张或者其他意图的体现。

二、误区二:区域认识上的偏差

在云南实施“桥头堡”的战略中,存在着把建设“桥头堡”中的“面向西南”局限于南亚和东南亚、或者东南亚,或者仅指与云南毗邻的越南、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符合建设“桥头堡”的战略要求。实际上,云南建设“桥头堡”所辐射的区域,是指面向西南开放,主要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到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是指中国的西南方向,可概括为“一洋四区”。这个区域涵盖了56个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和农林渔资源,市场成长性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云南成为桥头堡,对拓展中国对外开放腹地和空间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误区三:层次认识上的偏差

所谓层次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指在云南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一种观点认为,“桥头堡”提出在云南,实施和建设也在云南,建设具有区域性,“桥头堡”是云南的“桥头堡”。其实,实施“桥头堡”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云南,还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等西北、东北区域。因此,在云南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云南只是“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地带,是发展的重点地区,在云南建设的“桥头堡”不是云南的“桥头堡”,而是国家的“桥头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误区四:战略认识上的偏差

桥头堡建设既然是一项战略,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要遵循战略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一般而言,战略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点。云南建设“桥头堡”,必须从全局的高度进行部署,不能只强调局部,要处理好云南内地与边境地区之间的关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云南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云南与邻近省份之间的关系。就整体性而言,“桥头堡”建设主要应该体现在经济建设领域,但同时还应该覆盖国防、文化、教育、卫生、资源等。从协调性来看,云南各州、市(县)在建设“桥头堡”中,要按照优势互补,特色突出、潜力大的思路,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加强协调和配合。然而,目前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一方面,过分突出经济桥头堡的建设和宣传,而在国家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建设显得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往往过分突出本区域的建设,而在加强区域间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互联互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其结果是各自为政,布局雷同,不顾条件争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如何加快周边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了解和认同,也是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

五、误区五:基础认识上的偏差

改革30多年来,云南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较改革开放以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近10年来,云南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分布在边境区域的众多少数民族,已从原始状态转变为“直过民族”,其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习俗都发生很大改变,周边地区人文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民族团结,周边安定,为建设桥头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十二五”和桥头堡建设中,云南又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滇、城镇化和全方位开放四大战略,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努力推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然而,与全国相比,云南基础还比较薄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在通讯、公路、铁路、能源、边境口岸等基础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方面还很落后。尤其是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开放领域还不够宽,开放层次比较低,开放效益不高,对外开放带动全省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离桥头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推动中国与南亚地区建立多边制度性合作机制,搭建中国与南亚地区机制性经贸合作平台,积极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信息、产品、技术、资金、服务贸易方面的整合和互补,在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济合作区、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升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友好交往水平,争取与更多的南亚国家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等方面还不够深入。云南在建设桥头堡的进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那种不顾客观因素,不考虑现实基础,一哄而上,凭经验、拍脑袋的主观主义做法是必须克服的。

六、误区六:条件认识上的偏差

和其他建设一样,云南建设“桥头堡”会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第一,区域因素。如前所述,云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与全国有很大不同,虽然特殊的区位优势奠定了云南在中国西部特别是大西南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如果不充分考虑云南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基础建设薄弱的实际,那“桥头堡”建设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国内因素,如果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一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略,那将加速桥头堡建设的进程。第三,国际因素。实践证明,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局势状况是促进该区域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如果国际局势稳定,国际关系良好,就能推动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桥头堡建设就会得到稳步推进,相反,如果地区国际局势动荡不稳,该区域稳定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就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亚欧大陆桥战略的实施,充分说明南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良好,虽然局部地区如阿富汗等国局势不太稳定,但整个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为建设桥头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第四,与周边国家关系因素。从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中国先后与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为云南建设“桥头堡”创造了难得的周边环境。然而,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在对周边国家情况方面,研究还不深、不透,对合作对象的合作意愿还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还存在着一厢情愿的情况;就国内政策而言,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还不够系统、支持力度还不够,边境地区开放度还不高、人流物流还不畅;还缺乏对跨国公司在滇设立总部和办事机构的具体政策支持,难以形成对外开放的集聚效应。此外,云南在对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果国家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口岸通关等政策一刀切,就很难开展大规模的贸易与合作开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条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条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往往显得十分复杂。云南在建设“桥头堡”进程中,必须站在国际视野的战略高度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格局和地区发展态势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七、误区七:机遇认识上的偏差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不仅会提高云南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将为云南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为,为了确保桥头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国家必然会将“桥头堡”建设纳入国家整体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涉及建设“桥头堡”的新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在“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云南在对外开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将会有一系列新的跨越式的变化,其经济社会发展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从其他省区的经验和云南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着过分依赖国家的心理,忽视自身内部潜力挖潜和水平提升的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尤其是在战略布局和操作层面,如何在各领域、各行业制定出符合国家建设“桥头堡”要求的,能体现云南优势和特色的具体框架还显得远远不够,如果这种认识和行为不尽快改变,云南建设“桥头堡”的机遇就会丧失,即使其建设战略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可能只会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如边贸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加强和提高,通过“桥头堡”战略全面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难于完全实现。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田东林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2:

浅析我省东部地区森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摘要:吉林省的森林是全国森林组成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以长白山为主的东部地区森林在全国乃至世界林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吉林省东部地区处于边境地带,吉林省森林是全国林业建设重点发展的林区,东部地区森林既是边境地区绿色屏障,又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长白山森林是东北大地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的主体部分,东部地区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东北地区;吉林森林;长白山;经济建设;工业基地;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践证明,森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也能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休憩的场所。吉林省的森林是全国森林组成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吉林森林经历了地质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组成和分布在演替中发生变化,通过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世世代代不断地演替更新,繁衍后代。特别严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49年10月以后,下同),加强了对森林的经营管理、保护、封山育林和大力植树造林,使现有森林的组成和分布,沿着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方向发展。对吉林省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生产,日益发挥着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多种公益效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和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以长白山为主的东部地区森林在全国乃至世界林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的森林分布中,东北森林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这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北东部山地林区。东北东部山地林区,是由长白山林区、牡丹江林区和完达山林区共同组成。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边境,为我国东北第一高峰,登山远眺,可见万顷林海,绵延无边。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伸向东北、西北、西南等方向,山势依次低缓,形成高山、峡谷、台地、丘陵、漫岗、盆地、平原,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森林群落多种多样,并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带。它北接完达山林区与牡丹江林区,南邻辽宁东部的山地森林,向西延伸,隔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南坡的森林遥遥相对。并以上为主体构成了吉林省的森林体系。

长白山森林在世界森林分布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在欧亚大陆同一纬度带上,长白山的森林具有景观多样、物种丰富、原始状态保存完整的特点。长白山主峰的高山冻原带,是亚洲东部独特的植物景观,长白山森林垂直带谱在欧亚大陆的北半部也极富有代表性。保存完整的长白山原始森林,为研究北半球生物圈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委员会,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列为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网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已在长白山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长白山森林作为保护天然生物種的基因库,作为世界林业科研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森林在全国森林资源中首屈一指,吉林省的森林在东北仅次于黑龙江省。全省有森林面积608万公顷,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及全省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在全国均居前列。就目前吉林省辉南县的林业生产现状来看,以三角龙湾为代表的林区在旅游和森林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自近代东北森林全面开发以来,吉林林区就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就木材产量而论,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二位。可见吉林省的森林是全国森林组成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2 东部地区森林既是边境地区绿色屏障,又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

吉林省东部地区处于边境地带,长白山森林在其地理位置上,是祖国东北边陲的绿色屏障之一。中朝界河鸭绿江与图门江蜿蜒奔流在长白密林之中。森林对于界河的水量丰富、固持界河水土十分重要,森林有利于维持边境的繁荣与稳定。图门江口以北漫长的中苏边界隐藏在森林之中。保持边境森林的存在,对于睦邻友好,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森林是国家森林工业基地之一,又是全国林业建设重点发展的林区。本林区的木材产量及许多林副产品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辉南县属于吉林省的林区,县内有全国著名珍贵的用材树种比如优良的针叶林树种—红松,常常被用做国防材的珍贵树种—胡桃楸、水曲柳、黄檗三大硬阔叶树,以及其他的各种用材林椴树和柞树等等,在辉南县都有分布。从整个长白山林区分布来看,其分布中心都在长白山林区,而以“关东三宝”——人参、鹿茸、貂皮为代表的著名森林特产的主要产地也以长白山林区为中心。

3 东部地区森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东部地区森林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长白山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层次复杂,结构完整,在亚洲东部具有典型代表性,其旅游观赏、科学考查、定位研究都有很广泛的影响。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三大水系,要依靠长白山森林来涵养水源、调节流量;东辽河上游、绥芬河水系的部分支流也受长白山森林的润泽。松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上众多的农业商品粮基地,均依赖长白山森林作为高产稳产的农田卫士。横贯东北大地的松花江,水电、航运、灌溉、渔业的发展,受益于江河两岸绿色森林的庇护。吉林省山区经济的繁荣与林区社会的发展,以长白山森林的丰富物产为物质基础,它不但以其丰富的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广大山区农村提供着可永续再生的绿色能源。长白山森林是东北大地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的主体部分,又是旅游事业兴旺发达的天然优美环境基地之一。

总起来看,以长白山森林为主体的吉林省森林,对本省的经济建设和东北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以及对全国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东北大地的自然生态平衡和吉林省“三江”( 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流域的生态良性循环,以及对世界生物、生态科学研究的前景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王新(1971-),女,汉族,吉林辉南人,吉林省辉南县林业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资源管理及保护。

作者:王新

边境地区绿色经济论文 篇3:

边境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路径

摘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和服务人民群众,回答人民群众的思想诉求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边境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善于对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进行“望闻问切”,选择符合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能为人民群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民生路径。

关键词:边境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生

改善民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民生问题的解决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往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方面,由于脱离实际等原因,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离社会现实,远离人民群众的学院化、精英化和“小众化”倾向,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很难走进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准确回应我国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而不是避重就轻回避要害问题。否则,马克思主义不会真正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无从谈起。

一、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渠道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一方面,由于边境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落后,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另一方面,边境地区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又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来了机遇。正因上述现实状况,在民生改革领域应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彰显边境地区更多社会公平。民声切切,无不是对发展的期待,对公平的呼唤。就边境地区独特的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而言,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兴旅游服务行业、特色文化产业、经济作物产业和加工业,形成巨大的绿色产业链条,以产业发展繁荣帮助边境地区群众拓宽经济来源的渠道。此外,作为我国对外的门户,边境地区要充分发挥战略位置优势,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与人文交流和合作,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繁荣边境贸易,为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增收提供机会。可以说,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能否得到真正改善,是边境地区能否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决条件。边境地区有效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关乎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问题,没有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丧失群众基础。

二、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就业机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无不是息息相关的,而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就业是撬动人民群众幸福的支点。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群众的利益是具体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通过就业,让每个人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在历史和现实上,我国边境地区走的是以二、三、一产业结构为基础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需要的是具备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就造成大量的劳动力被闲置,难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长此以往,结果只能是一方面边境地区就业压力大,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社会真正需要的劳动力不足,生产的后劲力就会疲软,造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迟迟不能提高。为此,边境地区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和制定有效解决与缓解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就业难的问题,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前景,开设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增加培训机会,让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众掌握就业技能,帮助他们化解就业风险,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只有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加以解决,才能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的同时,增强自身对发展的渴望和积极性[1]。

三、落实好社会保障中的各项惠民政策,免除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经过长期发展与改革,其体系已基本形成,制度相对完善,而且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从工业延伸到农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是一个必然趋势。“由于长期客观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城乡在户籍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特征。而城乡壁垒和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致使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极不平衡。”[2]就边境地区而言,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度不高,不愿意配合各项惠民政策施行的现象,社会保障得不到有效实施。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基层社会保障利好的宣传力度,对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及时修补完善,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对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社会保障的制度规定下,积极为基层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一要重点推进边境地区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进一步规范落实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基层人民群众创业和发展经济解除后顾之忧。二要创造条件,建构统一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基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坚决落实好社会保障单轨制,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城镇人员一样保障福利。三要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水平挂钩联动机制,让城镇和农村群众享受到同样保障,使城镇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尊严和价值同样得到体现。四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保障妇女权益,关心青少年发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困境家庭保障,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城镇和农村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困难群众都能得到社会关爱,让社会公平在边境地区凸显。

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的和共同享有的如医疗、教育、交通、土地、电力、水利等基础性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基础性设施和社会服务,主要是以农村道路、公共交通、土地使用和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物品。由于各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区域特征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农村群众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偏好自然也不同。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文体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养老幼托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环境治理以及信息化服务等,针对农民群众对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必须因地制宜,分别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解决。这种情况在边境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所以,边境地区农村应在保障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下,按照“贴近需求、相对集中、便民利民”的基本原则,加强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层次、更多种类的公共服务,以便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偏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边境地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承载力还不够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从而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成为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边境地区,只有拥有较为健全的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才能提高城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改进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积极性,推动社会发展;单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才能吸引更多公司或企业的入驻,从而为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带来更多的机遇。进一步说,只有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所需要的基本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民生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例如,在教育惠民方面,必须注重边境地区教育与内地的均衡,必须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出发,制定严格的国家制度保障教育均衡,增加优质资源保障边境孩子也能上好的学校。从边境地区人民群众需求的小事、实事做起,才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生是照进千家万户的阳光。惠民生,方能汇民力、,聚民心。改善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民生,决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必须做到知民情、懂民心、随民意、汇民力、为民利。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边境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要让改革的脉搏与群众的呼声共振,对群众的民生意愿,不是被动回应,也不是简单顺应,而要让改革瓜熟蒂落、与群众呼声相适合。改善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社会民生,最具体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特别要解决好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应该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边境地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有坚持民生为本,抓好民生保障这一社会事业,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更加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方舒,方文.现代性语境下西部地区农民的生存境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7-82.

[2]  张起梁.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作者:杨鸿春 杨亚飞

上一篇:政治经济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费用粘性宏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