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考研與毕业实习的矛盾在高等院校大四学生中表现日益突出,已经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重点关注,并发展成为影响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是二者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

第一篇: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探讨

摘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改革其实施模式,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学生就业为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同时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下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内涵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土木专业;学生就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

作者简介:杜书廷(1974-),男,河南宝丰人,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2011046)的研究成果。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其重要功能之一,使学生顺利就业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学生就业显得更为迫切。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招聘企业几乎都要求应聘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实践工作经验就成了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而学生实践经验的锻炼主要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来实现。但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进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学生就业与考研对毕业实践教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协调好学生就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毕业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

一、现有实施模式及存在问题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一般在第七学期进行,时间一般为8周左右,实习单位常为工程施工、设计、监理等企业,一般采用学生在岗实习的方式,以提高其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主。毕业实习完成后,学生仍要返回学校,提交实习报告、实习记录等相关实习成果,经考核后获得学分。在第八学期初,在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调研完成后,毕业设计开始进行,时间一般在14~16周,题目多为教师出题,内容以结构设计、造价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为主,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生就业

目前,多数高校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方式,以“学生主导型”为主,以学生自己联系为主。一般在第七学期开始,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联系就业单位,一般通过参加人才招聘会、投递求职信、家庭关系找工作,期间可能会参加很多次面试、招聘会或与单位沟通联系。校方主要为学生搭建就业推介平台,组织招聘会、联系相关单位、向企业推介学生等,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指导、宣传等相关服务。

3.存在问题

就土木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的现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效果不理想。就现有实施模式来看,毕业实習效果不理想。一则因毕业实习短暂,对于长达几年或几个月的工程项目施工或设计而言,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工程项目的全程,只能了解到某一分项工程的施工或者某一项目设计的局部,实习内容显得较单一。二则学生虽然表面看似在顶岗实习,但企方指导人员指导管理力度不足,仍以校内指导教师为主,而校内指导教师由于还有其他教学任务、距离实习地点较远、指导学生数量较多等原因,指导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学生实习完全靠自我管理和摸索,实习效果无法保证。

对于毕业设计而言,设计题目是多位教师自编的“假题”,与企业生产项目相关的“真题”很少,设计条件和要求比较理想化,不太切合生产实际,学生综合“实战”锻炼价值不高。另外,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内容联系又很少,仍需重新进行前期设计调研,但由于毕业设计时间有限,学生在15周左右时间内完成结构计算、毕业答辩等任务,时间已经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设计调研,必然影响到设计质量。

(2)学生就业影响毕业实践教学。[1]从第七学期开始,学生便开始找工作和考研,由于就业困难,学生找工作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般在第七学期主要忙于考研,第八学期主要忙于外出找工作,肯定会影响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能够真正用到毕业实习和设计上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学生自联实习,由于过程管理不到位,很多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完全是抄袭或自编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的各种成果也是在最后阶段突击完成。

(3)毕业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联系困难。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实习单位来安排学生实习,而各建筑企业因安全责任、利益关系等原因,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持排斥态度,使得联系实习单位成了每年毕业实习开展的一大难题,学生、教师和学校都要耗费大量精力、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实习单位。同时,招生规模扩大和人才市场变化使学生就业也 越来越难,除了增加自身竞争力以外,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聘更多的单位、参加更多的招聘会,才能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4)学生缺少实践经验而影响就业。由于实习时间较短、过程管理与指导不足、就业影响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现有的毕业实践教学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而土建类企业招聘人员时对实践经验要求又特别高,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因实践经验不足而影响就业。就业难就会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对毕业实践教学影响就更多,进而得不到应有的实践锻炼,最后又影响到就业,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一体化改革

基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一体化角度把三者密切结合,合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即工程师综合实践,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一体化。[2-3]与传统模式相比,工程师综合实践体现四个内涵:一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为毕业实践教学且全部顶岗进行;二是就业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联系相结合;三是毕业实践过程与岗前实习培训相结合;四是学校实践教学考核与单位岗位能力考核相结合。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

在工程师综合实践模式下,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两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与传统模式相比,综合实践的内容也相互结合,内容组织也有较大不同。就综合实践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按照学生的就业意向来选择,适当考虑其专业方向,一般包括工程施工、结构设计、工程监理(或管理)等,以达到岗前培训的目的。就实践内容组织而言,前期以工程素质和动手能力训练为主,时间增加到12~16周,相当于过去的毕业实习,施工方向的以参与现场施工为主,设计方向的以学习结构设计方法为主;后期以设计能力训练为主,相当于过去的毕业设计,时间仍保持在14~16周,施工、管理方向可选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方向选建施图和结施图设计。就实践内容相互联系而言,要注意前期实训内容与后期设计内容的联系,要把实训内容当作毕业设计题目的调研,结合自己参与的工程项目与工作岗位,从实训中发现问题而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最好是实践单位真实的工程项目,也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设计任务。选题完成后,组织学生毕业实践中期总结汇报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自此进入毕业设计环节。

2.就业单位联系与实践单位联系相结合

鉴于就业单位和实践单位联系均联系困难,完全可以把二者相互结合,就业单位和实践单位联系同时进行。在单位联系前,学生要准备自我推介资料,比如自荐书、求职书以及相关材料,同时学校为每个学生发放学校介绍信、实践单位联系函、实践协议书和就业协议书等材料。一般进入第七学期,学生就可以开始联系就业或实践单位,单位联系一般有学生自主联系和学校推荐两种。学生自联就是学生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人际关系或参加各类招聘会自己联系实践或就业单位,学生自联要结合自己专业方向、兴趣爱好等因素,联系单位不仅要待遇好、有前途,最好与自己的专业方向一致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学校推荐就是由学校为学生联系实践或就业单位,可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已有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安排部分学生到该单位进行实践或就业,二是通过人才招聘会来安排学生实践或就业,三是利用往届毕业生资源推介学生实践或就业。

无论采用何种单位联系方式,均有就业和实践两个目的,学生首先要考虑能否就业,以就业为首要目的。一旦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不仅要签署就业协议,还要签署工程师综合实践协议,将来实践单位就是就业单位,综合实践自然就成了岗前培训。如果单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经验等不很满意而不愿聘用,学生再提出到该单位进行在岗实践,争取单位为其提供综合实践和表现机会,同时签署工程师综合实践协议书,一旦找到实践单位,学生不仅获得了工程师综合实践机会,同时给单位一个考察自己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如果实践过程中表现好的话,将来仍有被该单位留用的机会。

3.毕业实践与岗前培训相结合

整个工程师综合实践环节既是毕业实践教学,同时又是学生就业前的上岗培训,整个过程都是在实践单位顶岗进行。[4]实践内容完全由实践单位相关人员依据本单位业务和岗位需要会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拟定,学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完全根据岗位职责而定,严格按照企业在岗要求,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实习、设计与训练,学生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并获得学分,又得到了岗前培训机会,具备更多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实践中学生完全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要求,主要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校内指导教师只需定期检查,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即可。对于那些已签署就业协议且在就业单位实践的学生而言,实践企业就是未来的工作单位,近一年的工程师综合实践自然相当于岗前培训和实习,学生自己要尽快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中去,熟悉本岗位业务技能和工作方法,为以后正式工作打下基础,企业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正式的岗前培训。对于只签署实践协议的学生和单位而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尽力表现自己,以博得单位的认可而获得就业机会,单位要尽量给学生提供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仔细考察学生是否满足本单位用人需要,以免错过可用之才。

4.学校教学考核与单位能力考核相结合

整个工程师综合实践完成后,进入工程师综合实践考核环节,考核分学校教学考核和实践单位岗位能力考核,教学考核是学生是否获得学分的主要依据,岗位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工作能力、实践经验的评价,也可作为单位聘用学生的重要依据。学校考核成绩一般分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实践表现三方面,三方面成绩依据不同比重综合评定其最终成绩。毕业实习成绩主要以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鉴定、中期汇报等内容为评分依据,毕业设计成绩主要依据设计开题、设计草稿(设计一稿和二稿)、设计成果(建施图、结施图、计算书等)、毕业答辩等方面評定,平时表现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实践态度和考勤、纪律情况。

实践单位考核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包括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动手能力、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可以按照五级制评定。对于只签署综合实践协议的学生而言,单位要对其综合实践进行考评,提供工程师综合实践鉴定表,同时明确是否满足本单位用人要求,最终决定是否聘用,如果学生没被聘用,单位还要为其出具工作经历证明,以便于就业需要。对于已经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而言,实践单位只需出具工程师综合实践鉴定表即可,作为学校教学成绩评定的参考。

三、工程师综合实践保障措施

1.搭建完善的学生就业和实践平台

对学校而言,应该把学生就业工作和毕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方式搭建更多的、更完善的就业和实践平台,为学生就业和综合实践提供推介和服务平台。一是完善网络资源,在学校原来的就业网站上增加毕业实践教学服务内容,比如实践单位联系、毕业实践指导、岗位培训等内容,使传统的就业网同样具备为毕业实践服务的功能,同样可以完善教务网的就业服务功能。二是完善招聘会功能,增加招聘会实践单位联系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找工作、签就业协议,而且可以找实践单位,同时学校应组织更多的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完善校友资源,建立校友信息资源库,利用校友关系推介学生就业或实践。

2.加强校企合作,拥有更多的合作单位

对于实践性强的土木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尤为重要,只有与地方更多的建筑企业加强合作办学与业务联系,建设更多的合作单位,才能拥有更多的学生就业和实践的资源,才能满足学生就业或工程师综合实践的需要。校企合作形式很多,可以是科研合作单位、合作办学单位,也可以是实践基地或友情单位,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联系单位,学校都应主动联系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生就业和综合实践中来,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加强业务合作和友谊交流,作为学生联系就业单位或综合实践单位的资源。

3.成立专门的管理和指导机构

工程师综合实践既是一个时间最长、内容最多、要求最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又是一个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实训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需要成立一个工程师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领导小组一般由院长任组长,由负责实践教学和学生就业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校内指导教师任成员,成员中还应有实践单位代表人员参加。校内指导教师最好由双师型教师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定期检查、中期汇报、毕业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

4.修订教学计划、制定相关资料

工程师综合实践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适当修订。可以采用“3+1”教学模式,即公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可在前三学年基本完成,第四学年主要进行工程师综合实践,需要对原来第七学期的部分课程修订到第五或第六学期完成。同时重新修订综合实践的学时、学分以及开设时间。另外,还要制定工程师综合实践的相关资料,比如实践协议书、实践单位联系函、中期实践汇报表、毕业设计选题表、岗位能力鉴定表等。

5.各部门的支持

工程师综合实践的实施除了所在学院以外,还要牵涉到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等众多部门,需要各部门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就业处主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单位联系支持,建设就业或实践平台、组织招聘会或向单位推荐学生,为学生签署协议提供技术支持;教務处主要提供教学计划修订、资料制定、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物质和资金保障;学生处主要协助院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财务处主要保障综合实践的资金支持,比如指导教师补贴、学生实践补贴、实践单位联系费用、实践交通费用等。

四、结语

工程师综合实践是一个有一定创新的教学改革,是比较适合就业难形势下土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各部门一定要完善各种保障机制使其顺利实施。它将使毕业实践内容更丰富、更系统,使毕业实践的实训效果更好,不仅能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而达到毕业实践教学目标,也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向企业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被聘用的可能性增加,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杜书廷,尚世宇.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19-120,122.

[2]周英,陈惠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9,(6):24-26.

[3]周庆元,包文殊.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9-230.

[4]刘春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91-92.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杜书廷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平衡考研与毕业实习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考研與毕业实习的矛盾在高等院校大四学生中表现日益突出,已经引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重点关注,并发展成为影响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是二者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学院校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高等院校大学生在考研与毕业实习中面临的矛盾现状及解决思路,以便更好实现考研与毕业实习二者的科学平衡。

关键词:考研;毕业实习;矛盾;对策

在高等院校大四期间,毕业实习与考研的矛盾尤为突出,备考研究生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发生冲突,严重影响实习质量。如何平衡考研与毕业实习之间的矛盾,既保证实习质量,又兼顾考研复习,是当前很多高等院校亟需解决的难题[1]。本文主要分析了考研与毕业实习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以便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平衡协调考研与毕业实习的矛盾,努力做好毕业实习,切实保障实习质量。

一、考研与毕业实习的常见矛盾

1.考研时间与毕业实习的时间冲突。按照教学计划,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四整个学年为毕业实习时间毕业实习是生工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完成本科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12月底之前也是考研冲刺的黄金时期,考研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因此,在考研前的实习过程中,考研的同学常常以种种借口请假,实则复习考研课程或者参加辅导班,更有甚者擅自脱离实习岗位。对于勉强坚守实习岗位的考研同学,也不安心,主要精力也不在实习上,实习中缺乏主动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频频出现错误,实习任务不能按计划完成。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实习单位的生产秩序、指导教师的项目进度,而且破坏本科生系统培养过程,严重影响教学质量[2]。

2.不能正确处理考研与毕业实习之间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体制下,学生笔试成绩对于最终的录取结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一些学生为了在考研中取得高分,把全部精力到投入到考研复习上,几乎放弃毕业实习,认为毕业实习会影响考研成绩,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因此,在考研前差不多5个多月的时间里,部分考研学生几乎不能进入实习岗位,复习考研挤占了大量实习时间,对毕业实习造成严重冲击,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也很无奈,导致实习时间大幅减少,实习质量明显下降。

3.没有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毕业实习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完成毕业实习,否则不能取得相应学分,更不能顺利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甚至不具备考研报名的基本条件。另外,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制度也在不断改革。笔试成绩在研究生录取中的决定性作用已不复存在,很多高校在录取中不断加大面试成绩所占比重。毕业实习内容是研究生面试中经常涉及的重要部分,如果不认真对待毕业实习,应付了事,在面试环节就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最终势必影响考研录取。

二、平衡考研与毕业实习矛盾的有效途径

1.合理安排考研、实习时间,实现双赢。造成考研与毕业实习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二者在时间上的重叠、冲突。因此有人建议国家调整考研时间,将考研放在大四学生毕业实习之前,从而可使学生考研结束后,全身心投入到实习中去。李志甄等认为,全国性考试时间在短期内更改的难度很大,建议不同学校可根据专业和实习单位情况,给学生留出1个月的考研时间,使考研和实习工作兼顾起来[3]。张红莉则建议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一年,大四的最后一年为学生安排选修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安心复习考研,实习期间就会认真进行实习[4]。

2.严格教学管理,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考研与毕业实习的关系。首先,学生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考验观,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深造,报考研究生,而不是跟风模仿。考研生要深刻认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以考研为动力,以考研促进学习,以实习助力考研。考研与实习,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引导学生合理支配时间,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减轻考研学生的心里压力。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实习成绩和实习效果,对于考研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用在实习上的时间并非浪费,努力平衡考研和实习的关系,尽量做到考研实习两不误。

3.加强教学管理,毕业实习实行量化管理。采取教学目标量化管理,完善实习中期检查及考核制度,对于实习进度缓慢、未通过中期检查、没有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给予成绩不合格的实习评价,学校对此类学生不予毕业。

4.强化实习,严格要求。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努力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专业知识、操作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沟通协调等方面,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5],从而认真实习。

三、毕业实习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考研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重要途径,只要正确面对,考研和毕业实习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考研能转换为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对毕业实习有促进作用。同样,毕业实习也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只要学生能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定能有理想收获[6]。总之,要辩证分析复习考研与毕业实习之间的矛盾,科学平衡处理。

综上所述,考研虽然明显影响学生的实习质量,但只要理清考研与毕业实习的关系,改进实习教学和实习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引导,考研与毕业实习的矛盾将会迎刃而解,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质量有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佳.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8):41-44.

[2]李杰.考研、就业对医学生实习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0(9):67-68.

[3]李志臻,万娅敏.临床医学生实习与考研矛盾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56-557.

[4]张红莉.浅析医学生实习的几个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88-190.

[5]马玲娜,尹梅,仰曙芬.实习教学医院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658-660.

[6]谭丹妮.浅谈大学生就业与考研的心理特征[J].课程教育研究,2016,(4):23.

作者:徐淑霞 王风芹 张世敏 张继冉

第三篇: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摘要: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挂牌制、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职称评聘挂钩制度三项约束制度,再辅以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挂牌制;学生评价制度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及表现

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写作是最后的一课。但是,目前存在一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象。基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对指导教师的三个“不影响”:不影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继续指导下届毕业论文;不影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分;不影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称评聘。于是,一些指导教师减少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形成“三个不主动”:一是不主动指导大学生如何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阿弗里德·马歇尔谈到,在经济学中,已知原因的那些结果和已知结果的那些极为明显的原因,一般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看不见的东西比看得见的东西更值得研究[1]。然而,一些指导教师不主动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去抓住困惑自己的专业问题,以寻求解决思路。二是不主动指导大学生如何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关于研究方法阿弗里德·马歇尔谈到:经济学需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经济学的工作是收集事实、整理事实以及解释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得出推论[2]。他借用了希穆勒的话:正如左脚和右脚都是行走所不可缺少的一样,归纳法和演绎法都必须为科学思想所采用[3]。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一切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然而,一些指导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哪些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数理分析法、计量分析法等。三是不主动指导大学生思考论文研究的目的。阿弗里德·马歇尔在谈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时指出,经济学是指对人类……经济方面的情况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但是为求知识而求知识,并且还是为获得一个对实际行动的指导[4]。然而,一些指导教师并不引导大学生思考:为什么研究,研究的结论是什么?一些大学生也就没有兴趣去深入探究。

指导教师“三个不主动”的结果,致使大学生无法形成“三个意识”:其一,一些大学生不知道研究什么问题,论文选题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或者没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未形成“问题意识”。其二,一些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研究问题,不能主动提高文献资料利用能力,不能积极提高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未形成“探究意识”。其三,一些大学生不知道怎样研究问题,论文研究方案设计能力鲜有提高,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未得以提高,未形成“方法意识”。由于缺少“三个意识”,造成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

二、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意义

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一些指导教师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新常态下,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事关大学生个人成为创新型人才,事关我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一)有利于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和劳动者。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大学毕业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应该有“三个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说:“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探究意识。善于研究问题的过去、现在、未来。习近平强调了“探究意识”的重要性,他说,“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三是方法意识。善于使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毛泽东指出了方法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如能形成这“三个意识”,则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握问题、有的放矢,研究问题、结论准确,方法科学、效果显著,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有利于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助推我国经济质量迈向中高端,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亟需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使大学毕业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满足新常态下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 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新常态下我国企业提质增效,依靠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43家企业亏损。中国500强企业平均盈利能力甚至不足美国500强企业的一半。当前全球不足3%的名牌产品占领了40%的市场以及50%的营业额。在《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只有25个品牌上榜,仅占5%。虽然我国是电子制造业第一大国,但高端核心技术缺失,芯片90%依赖进口,与石油并列为第一大进口商品。尽管2013年我国生产了3.4亿台计算机、14.6亿部手机,但是行业平均利润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突破中国缺“芯”之痛,突破核心技术短板,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急需创新型人才。

2. 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必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目前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和73.1%。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资源配置效率低。同时,高技术制造业生产能力不足,我国操作系统的自主化率仅2.75%,数据库的自主化率仅为4.96%。突破高技术制造业产能不足,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美国高通公司拥有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最多的专利,通过专利技术和设计服务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获得了巨大利润。我国要加快发展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知识产权等服务。毫无疑问,这需要各类创新型人才。

3. 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才能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如何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如何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如何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竞争优势,如何培育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些都需要创新型人才来解决。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抓住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重新设计制度。应考虑个人行为动机:争取个人经济利益和害怕经济困难、希望报酬和害怕惩罚、获得荣誉感和得到承认。运用成本—收益原则,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促使指导教师重新做出选择,改变“三个不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一)三项“约束制度”三管齐下

1. 挂牌制。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择上,引入竞争机制,由大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学生选择哪位教师指导自己,学校就指定这个教师,不得更换成其他教师。引入竞争机制,在学生口碑效应的压力下,教师自觉改变“三个不主动”,促使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同时,排除了论文指导中的平均分配任务,改善了高校教师资源的配置。高校内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挂牌制”,理论上有渊源的基础。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指出,如果学校给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师,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是由学校指定,并且如果教师无德无才,而学生未经许可不得更换教师,这种制度,不仅会减少同一学校内教师间的竞争,而且会减少他们勤勉任教的压力,都会玩忽职守,误人子弟[5]。可见,亚当·斯密的观点是如果存在竞争,相互竞争促使每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

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挂牌制”,实践中有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很多高校实行了教师上课挂牌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生有选择任课教师权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形成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还可选择课程,对于选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哪门课程。很多高校制定了三轮选课制,第一轮、第二轮选课,大学生主要依据口碑效应。第三轮选课则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第一周听课的感受,挑选自己喜爱的教师。刺激教师必须懂得他们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和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学生评价制度。制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效果予以评价打分,学校对学生不满意的指导教师加以惩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也有其理论基础。亚当·斯密指出,对学校教学效果的舆论,如果不能吸引学生来,学生就不会来了。因为法律既不强制任何人进入这个学校,也不给进入这个学校的人好处,学校的教师对于学生是没有管辖权的,教师除了自己的德才博得对学生的权威外,再也没有其他权威可言[6]。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实践中有可借鉴的经验。我国很多高校实行了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制度,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予以打分。借鉴教师教学效果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学生评价体系。满意度指标可选取:教师认真负责敬业勤勉、熟悉学生论文选题相关领域、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方法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3. 挂钩制。指导教师职称评聘挂钩制度。大学生毕业论文不合格的指导教师,大学生评价不满意的指导教师,当年不得晋升职称。

如果对于不合格指导教师不处罚,不痛不改,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借用阿瑟·刘易斯的话,在工业中由于某个企业设法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就会对其他企业增加压力,并可能使其他企业破产。阿瑟·刘易斯谈的是工业中的代价,同样,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为了提高论文质量,也应把这种代价引入提高论文质量的管理中。

(二)三项“激励制度”齐推并进

建立激励制度,提高指导教师论文指导的时间收益,促使指导教师愿意尽心竭力指导学生,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1. 水涨船高制。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费应与讲课费、科研成果奖励费同比例增加。对指导教师的努力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以激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目前一些高校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费偏低,低于教师时间收益,机会成本偏高,教师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来指导毕业论文。实行“挂牌制”,被学生较多选择的教师,博览群书,绞尽脑汁,培养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应该获得值得的回报。虽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也应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否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致使优秀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流失。

2. 奖励制。对学生评价高的指导教师实行物质、荣誉奖励。虽然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于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指导教师,应得到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 加分制。大学生毕业论文全部获得优秀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聘中加分。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承担着重大责任,教书育人、厚德载物。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毕业论文质量关系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论文质量作为指导教师晋升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激励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3][4]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16、22、22、33.

[5][6]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45、554.

责任编辑、校对:武玲玲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on ability, quotation system, student evaluation system

作者:郑小兰 穆娟

上一篇:毕业实习生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与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