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第一篇: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刍议

内容摘要 大学生党建工作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了当前强化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加强重视、强化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与效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党建工作

1 引言

党建工作在促进基层党组织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大学生党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为人们之间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强化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是当前各大高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高校党建工作是各大高校党务人员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规定及要求,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地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育,积极发展,进行大学生党员栽培与教育管理,完善大学生党组织管理,提高党员学生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促进高校工作全面开展的过程。

党建是高校的一种重要工作,当前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开展面临着思想教育方式落后的基本现状。虽然当前各大高校意识到党建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的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但是就其实际情况而言,当前相关工作开展方式较为落后,主要以传统的思想课堂教育为主,多数高校无法借助现代互联网及新媒体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开展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低,实际效果不佳的基本现状;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对象是所有在校大学生,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多数高校采取走访、开讲座或讨论的基本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参与各项党建活动,但是由于现有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党建工作的中心思想与内涵。加上当前各大高校党建工作信息成就落后,黨建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基础知识及历史事件为主,缺乏吸引力,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实际质量与效果难以保障。

3 加强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建议

3.1 强化对大学生党建的领导

各大高校党委要基于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的角度,提高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认识,将大学生党建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各大高校要结合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在学校中心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关注党建工作,加强部署、规划与考核,通过建设完善的书记办公会议制度,加强调研,重点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各大高校要建设完善的学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党委的集中领导下,组织、宣传各院系党支部及相关部门的党建工作,强化学校党委对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作用。

3.2 注重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开展要建设完善的工作队伍,各院系党支部要配置书记、副书记、组织员及辅导员等,按照实际岗位职责配置合适的人员,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人员保障。各大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培训,以专题培训、外出学习、走访调研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实际工作能力。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要加强工作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分析现有困难与矛盾,预测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新挑战与新趋势,提高党建工作队伍的工作研究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党建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

3.3 创新工作模式

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开展要创新工作模式,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强化新媒体的应用。各大高校要丰富党建教育内容,在网络平台提供所种类型的学习资料,供大学生自主选择,提高大学生参与党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网络平台,完善大学生党建学习考核机制,借助在线考核与评价机制,深化大学生党建学习的意义。高校可通过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建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参与党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觉悟。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要借助媒体工具向大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及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在网络教育的基础上,各大高校可以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综合素质,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建要加强“学习强国平台”的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3.4 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性

党中央提出各基层党组织要强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保障工作。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开展,要提供固定的办公室,配置完善的党建书籍、电脑、影像资料及互联网等,为大学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各大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鼓励各党支部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模式,引导其在实践中认识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各大高校要规范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程序,按照全程审核、问责的基本制度,规范相关材料管理。完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不遵守纪律及不规范行为的个人进行严肃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刘锦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几点思考 [J].中国科 教 创新导刊,2010,(7):240.

[2]刘威,黄向军,戚坚军.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_T作方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103—105.

[3]王晓兵,王志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5:10-11.

(作者简介:赖卓(1994--),男,汉族,江西萍乡,硕士研究生,讲师,南昌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和就业研究。)

作者:赖卓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可就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和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就业跟踪调查;教学质量;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就业指导

一、调查内容设计

为了解毕业生就业后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课题组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调查范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07届、08届、09届和10届部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内容:用人单位调查内容主要有该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英语计算机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调查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指标。对毕业生的调查内容主要有教学质量、实践创新、就业指导和思想素质等方面指标。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调查方式:由校学生处课题组负责开展调查,调查采取寄发调查问卷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方式,采取抽样调查办法。本次调查向有关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54份,有效收回37份,收回率占68.52%,发给毕业生调查问卷90份,有效收回76份,收回率84.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思想素质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的占绝大部分,“思想道德素质”占92%,“爱岗敬业精神”占91%,“团队合作精神”占91%,没有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实的工作作风的肯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农村生源占5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专业知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强”选项比较高,“专业基础知识”占89%,“英语计算机知识”占85%,均达到85%以上,有少数用人单位选“一般”,比例很低,没有选择“差”项。在这两项指标中,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基础教学工作的肯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应用上比较符合实际,同时,也说明该校毕业生在英语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比较强。学校近年来对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安排都比较科学。但随着广东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高校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特别是一些热点专业、急需专业,都要求高校做出相应的学科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该校应在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在实践能力方面,调查显示,选择“强”的选项数据比较理想,“组织管理能力”占83%,“实践动手能力”占80%,“调查创新能力”占80%,“工作适应能力”占79%,“语言表达能力”占78%,有少数用人单位选择 “一般”,也有个别选择“差”项。说明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管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肯定。在电话访谈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进步很快,就业几年之后,能很快胜任单位主要岗位工作,并能升任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也取得较显著成绩。当今,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时,都是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毕业生,这样能够缩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上岗时的培训周期,减少经营费用,并能使其更快地适应未来所从事的岗位,所以实践经验少和创新能力弱的毕业生就业不具竞争优势。

(二)毕业生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在教学质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专业基础知识”评价,认为“很好”占89%,“一般”占10%,“较差”占1%。说明学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83%,“一般”占16%,“较差”占1%。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好,相对符合社会需求,但个别专业设置的课程比较杂繁。也就是说,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校有的课程设置还是未能完全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部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比如在应用科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课程内容范围比较广,重点不突出。

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对“基本技能实践”选项的评价比较高,数据显示,认为“很好”占82%,“一般”占16%,“较差”占2%。说明该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机会少,社会实践活动不多,造成实践经验不丰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很重视,没有经历过实习实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几乎不录用。对“创造创新能力”,学生认为“很好”占79%,“一般的”占21%,没有“较差”。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高,但从数据中也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并不突出,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比较少,缺少创新思维,存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对“人际沟通能力”选项,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占81%,“一般”占16%,“较差”占3%。说明学生在工作中对人事关系的处理比较好,但从数据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在语言、心理方面存在障碍。在“英语计算机应用”中,选择“很好”的占77%,“一般”的占19%,“较差”的占3%。说明学生英语语言的使用不是很好,计算机应用也不广泛。这两方面可能出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原因,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从电话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最基本的原理和最简单的操作方法都不会,应用能力比较差,竞争优势不明显。在“组织管理能力”选项中,选择“很好”占83%,“一般”13占%,“较差”占4%。说明学生管理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发挥职能作用。但从调查数据中,也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又不善于与人沟通,所以管理工作并不顺手,大多体现在农村学生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

在思想素质方面,在“爱岗敬业精神”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选择“很好”占96%,“一般”占4%。在“团结协作精神”选项中,选择“很好”占91%,选择“一般”占9%。说明该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就业指导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选项,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认为“很好”的占76%,“一般”的占24%,没有“较差”的选项。说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组织得比较好,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着比较重要作用。但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制度还未完善,且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老师指导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就业课程设置”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很好”的占73%,“一般”的占24%,“较差”的占3%。说明该校就业课程设置或安排已经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理想,未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调查结果思考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设置专业;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选好专业知识课程,特别是专业精品课程。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实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推行实习实践活动。高校要实施学生实习实践活动计划,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分级实习,把专业实习和岗位实践相结合起来,促进以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在实践中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开发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创新课”,向学生传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批判性”精神。此外,要建立创业教育基地,开展创业活动,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就业教学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对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方面进行系统指导,提高毕业生应变能力。此外,要加强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积极举办讲座,扩宽学生的政治理论政策形势视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勇,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汪敏,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安徽教育学院为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

[3] 曾秀丽,等.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4] 敖慧斌,等.赣南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刘宏波,林莹洁,刘斌,曾爵

第三篇:毕业论文“致谢”折射大学教育之痛

近来,一篇题为《一个大学生论文答辩后的致谢词》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经网友修改附会,又衍生出许多新版本。这让人联想起去年有新闻报道说我国有多少硕士论文缺少谢辞云云。

大学四年,最后的作业就是毕业论文,这不仅衡量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某种程度上还考察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本科生论文水平的质量高低或许和个人能力水平有关,可论文谢辞的写作并无一定之规,也比论文正文写作的难度小很多,基本上是个人意志的自由书写,可为什么论文谢辞屡遭“毒手”,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恶搞”,抑或是索性“借用”别人的谢辞,甚至发展出“谢辞写作模版”,换上人名地名就敷衍成了一篇新谢辞呢?

事实上,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是站在前辈研究者肩膀上的产物。前人的论述、讨论、争辩都给我们启发,是我们脚下的灯。所以论文谢辞并非可有可无的虚文假礼,而是记录论文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和向前辈学人以及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的致敬。在西方,谢辞更是不可缺少的论文一环,西方学者习惯把“致谢”放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开头,开宗明义地表达感恩之情。

不写谢辞或“恶搞”谢辞的做法不仅与学术规范精神背道而驰,其中折射出来的学生道德感、感恩意识的薄弱和学校论文管理体制的混乱更让人心寒。如那份帖子所言“感谢冯·诺依曼先生。是他整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才使得我们这些后人鸟枪换炮,由‘剪刀加糨糊’的‘学术土匪’晋级为‘鼠标加剪贴板’的‘学术海盗’”;“感谢负责答辩的老师。在我也不明白所写为何物的情况下,他们只问了我两个问题—都知道写得什么吗?知道;参考文献都看了么?看了—后便让我通过了答辩”。也许这份谢辞更像是一个寓言,对陷入形式主义泥沼的论文和答辩进行了嘲讽。

众所周知,本科生论文质量水平不高,坊间对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该不该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尚需要教育专家的进一步论证,不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论文质量不高,多有抄袭的话,那校方理应承担起失察失职的过失,岂能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或者干脆说要取消了论文完全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呢?正如有的网友表示“我的论文看的人不会超过5个”。“开始写论文了,我的指导老师总共就和我见过一次面,说了两句话,我该感谢他什么呢”。部分论文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不负责任和马虎态度的确很难让学生肃然起敬。

一般而言,论文的答辩和审阅环节和论文写作环节同样重要,答辩和审阅环节是对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也是“刷人”最多的环节,国外学校十分重视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会对学生“轮番轰炸”,对论文中的一点点小错误也抓住不放,每年在这个环节上因表现不佳,答非所问而被取消授予学位的学生大有人在。而在我国部分高校,这两个环节基本上是走走过场,答辩如同叙家常,侃大山,完全丧失了答辩应起的作用。这种例行公事般的态度又怎么能使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呢?所以在谢辞里学生也只能例行公事般地对老师敷衍上几句,谈不上有什么真心实意的谢意。

学生们道德责任感淡薄和感恩意识差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大学生们认为他人无论对自己提供了直接帮助还是间接帮助,总之有太多的“理所应当”,是义务的,又何必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呢?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倾向是,学生们热衷在谢辞里对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大唱赞歌,据说这样能确保论文安全通过,这是上一届学生对后辈学弟学妹们口耳相传的小秘密,“厚黑学”的运用终于无所不及,这更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

作者:羽 白

上一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劳动关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