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设计、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重要“使命”。

第一篇: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

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设计探析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数学多媒体课件走进数学课堂也已成为

种趋势,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调查研究发布在网上的数学课件和各地教师课堂使用的数学课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数学课件的设计存在问题,没有考虑教育学原则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笔者对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的设计加以探析,以期对数学课件的制作及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设计的理论依据

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属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来实施教学过程,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其设计应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之上:

(一)双重编码理论

双重编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提出:认为学习的认知过程包含视觉、言语两个加工系统,当建构基于言语和视觉时,学习者在言语短时记忆和视觉短时记忆之间建立连贯的心理表征,并在言语和视觉表征之间建立系统的联系后,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可通过同时用视觉和语言的形式呈现信息来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Pmlvio后来又通过实验证实大脑对于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和记忆速度要好于语义记忆的效果和速度。双重编码理论是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设计与使用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提出,现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认知过程和教学媒体设计的一个主要理论。他将认知负荷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内在特征所决定的,它不易被教学媒体设计改变。外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及学习活动本身的缺损造成额外的认知加工活动所致。外在认知负荷对学习起干扰作用,而有效认知负荷能够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认知负荷理论还认为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学习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学习者工作记忆加工的信息容量,则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将会丢失;因此,课堂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本质就是要控制好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增加有效认知负荷。同时保证总的认知负荷在工作记忆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不造成认知负荷超载。

(三)情景创设与认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从认知转向情境,形成一种所谓的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产生的,从而强调要创设情境。特定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想象丰富活跃起来,进而调动表象储存,做重新组合,使学生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促进能力的新发展。所以,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也是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设计的宗旨。

三、课堂多媒体数学课件设计策略

(一)从课件可重用性的角度选取制作软件

为提高课件的使用率,开始制作时就应考虑到课件的可重用性、共享性,选用较常见的软件工具。尽量避免采用难度大或偏的技术,设计过程中保持规范统一,方便教师二次加工,提高课件的可重用性。本文所谈的课堂数学课件的设计就是基于常用的文稿演示型软件PowerPoint与动态几何软件《几何画板》而谈的。根据多媒体效应,这两种软件组合所实现的效果便是用文本和动画结合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

(二)课件内容的设计

1.独立元素交互效应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在呈现认知负荷较高的交互材料时,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些认知负荷较低的独立元素,然后再呈现完整的材料。这也符合学习者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正弦型函数y=Asin(cox+φ)的图像与性质时,先分别用几何画板动态呈现函数y=Asinx,函数y=Asinωx,函数y=sin(x+φ)的图像与性质,让学生仔细观察参数A、ω、φ变化时对以上各图像及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呈现并总结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性质。这样,将教学内容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部分后整体的方式加以拆分,学生理解起来就不再会有困难。

2.分散注意力效应

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有时会对其加以注释,如果概念与注释之间是分开的,学习者就必须在概念与注释之间来回“穿梭”,这种不断“寻找——匹配”相关信息的过程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分散注意效应的办法是整合材料中相互所指的部分,以减轻认知负荷。因此,在课件设计中要将相关内容的媒体要素以整合的方式呈现,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较有效地获得信息。例如:将包含相关数学概念的文字制成图表,并将相关的概念说明放在图表的合适位置,这样可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如图1)。

对于只有图形的学习材料,也可适当地在图中加入说明性文字,尽管这样会使信息源增多,但却让学生无需在工作记忆中对图表进行语义联想及猜测,降低了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根据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空间接近原则,应想方设法把对应文字和图表、图形的位置适当摆放得更紧密些。文本应是对图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的精准的描述(如图2)。

另外,一些解题的推导过程,不可直接写进课件,可将其以声音的方式转换到听觉加工渠道,以减少视觉加工渠道的认知负荷;或将文字适当地精简,以教师讲解或一边讲解一边板书为主。

3.冗余效应

虽然整合材料中互相所指的个体信息源可以减轻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但这需以各种不同信息源不能被单独理解为前提条件。整合包含多余或重复信息的学习材料并不可取,会造成冗余效应。因此,在课件设计时应避免呈现无关或带有重复教学信息的媒体,以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例如:在说明平面直角坐标中四个象限的分类及位置时,如果同时使用图像和文字材料来描述(如图3),就会造成冗余效应。因为图像的信息已不解自明,文字部分的说明显然是多余的,所以删除文字说明部分,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认知负荷。

(三)课件版面布局的设计

课件的版面设计又称版式设计,主要指运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对版面内的文字字体、图像、图形线条、表格、色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编排,并以视觉方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根据视觉心理学的要求,对于课件版面的设计就是使各视觉元素合理定位、合理走向,使页面有明确的视觉焦点、清晰的视觉脉络及合理的空间分布,营造版面的视觉美感,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

首先,根据视觉学习的简约合宜原则,版面要尽可能地简洁、明了。因为,一方面,人的视觉生理与心理对于同类信息量的接受是有阈限的。另一方面,整体简单,才有利于突出重点。因此,屏幕一幅页面的文字不应太多,每张页面不应超过7~8行。如需传递大量信息,原则就是

尽量分组分页。

其次,要强化版面的整体布局,在对课件进行整体编排的时候,将页面中的各种信息分成块状,并注意按照各个信息块主从关系顺序进行排列,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在主题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同时调整行间距,使文字显得比较分明,使被强调的主题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四)课件色彩搭配的设计

为使学生对课件的注意保持稳定性,背景与文字、图形的色彩搭配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及艺术规律,合理使用色彩对比来提高课件页面中重要教学内容的色彩刺激强度。

课件中背景的颜色和文字的颜色(主体色)在选择时可以注意以下原则:(1)限制同时显示的颜色数。一般同一页面不宜超过4种,可用不同层次及形状来配合颜色,增加变化。(2)背景的颜色应起到烘托和突出文字信息的作用,避免模糊匹配色(如表1)放在一起。(3)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对比来表现主题,为达到清晰、明朗的效果,应采用清晰匹配色(如表2)。(4)根据课件的主题与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主色调。如果课件是娱乐性质的或是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就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活泼的暖色调来确定基调,如果在大学的课堂中,那么课件基调可以选择比较庄重的色彩。

(五)课件中文字、公式的设计

根据注意广度的特性,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视觉的注意广度大约是“7±2”个。因此,文本字数不宜过多,排版不宜过密。根据知觉的简化性特征,主体倾向于将复杂的信息简化成较为简单的形式,因此。同一页面上使用的字体种类不要太多,否则会显得凌乱而缺乏整体效果。从视觉角度看,宋体、黑体、楷体阅读最省目力,不易造成视觉疲劳,且有很好的识别性。文字的大小要使无论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的观众都能看得清,一般选择28~32左右的字型大小即可。另外,特殊字体应转成图像格式,避免不同计算机上不存在同样的字库而导致显示混乱,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其次,能采用图表、公式、动画等形式时要尽量用其代替文字,因为图表、公式和动画比文字更直观、更容易通过视觉被学生接受,其传递信息的效果更直接,更具有强烈的印象和明确的可视性、可理解性。

(六)课件中动画的设计

根据注意的规律,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可以利用PowerPoint的自定义动画或幻灯片切换功能给不同的多媒体元素呈现相应的动画效果。其次,也可利用几何画板构造出一些对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发现规律、探寻结论,并能使数学实验与活动交流相结合,凸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数学更加开放和具有活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再次,还可通过几何画板动静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数学美,(如图4分形艺术曲线——勾股树),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数学、应用数学。而且还要鉴赏数学、品味数学。

四、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以现代化理念为指导。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视觉要求及认知、审美心理,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多元化和界面人性化效果,使多媒体课件的页面、色彩、布局、文字及整体层次的构设上既平衡又有变化,既有表现力又有艺术感染力,将字幕、图形、动画、色彩及各种技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映成趣,不仅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还给他们提供分析、理解数学内容的最佳学习条件。

作者:宋西红

第二篇: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教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设计、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重要“使命”。

关键词: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数学是继义务教育之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但高中数学概念较初中数学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内容较初中数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思维性较初中数学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中数学更加注重逻辑推理,对演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中数学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当然。高中数学的学习是继续深造、学习高等数学的坚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是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新课标强调。通过学习学生要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即要了解数学概念与结论的形成过程、产生的背景以及形成过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以人为本,就是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带着高昂的热情主动去求知、探索,并在求知、探索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会促使他渴望下一次的体验。兴趣可转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角色转变。第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创造必要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断地经历观察、想像、归纳、类比、推理、猜想、证明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第四是强调本质,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形成过程与产生背景,努力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除了应具有一般多媒体课件设计遵循的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原则外,由于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较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性,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还要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

1、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特点。由于高中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尽可能地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利用数学软件r几何画板”、“Z+Z智能画板”、“Mat lab”、“Mathematica”、“MathCAD”)、计算机编程、平台技术等,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探寻结论。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学生易于理解,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第一要以人为本,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要注重展现思维过程及结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断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第三是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的本质,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更要强调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數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更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交互性、简约性。

1、针对性。多媒体课件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授课类型、授课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高中数学的授课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2、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要求,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桥梁作用下,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要为教与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索等过程服务,使他们就教学内容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再现或课本“搬家”,要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与服务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是否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因此在一些地区,某一些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一堂课的好坏是看有没有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教学效果怎样,而不是使用了何种媒体。

总之,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符合高中数学的特点,符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高中数学的特点与教学理念,设计制作具有针对性、有良好的交互性和简约而不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方可达到一个优秀成功的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这样,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作者:陈全发

第三篇: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得到普及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在高中数学阶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将抽象的知识更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数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多时候是由教学课件决定的,优秀的教学课件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思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消化所学内容。但是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课件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与教学特点不相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就难以发挥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1.高中数学的特点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高中数学是继义务教育之后高中学习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涵盖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但是与初中数学相比,此阶段数学概念抽象性更强,内容的逻辑性要求提高很多,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阶段学习过程中,更注重逻辑推理与演算能力,适用性比较强。在新课改要求下,人教版高中数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做了一些改变,更适应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得到一致认可,改革后的高中数学内容题型更丰富多样,在内容上更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交叉联系。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2.1符合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特点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都会发现高中数学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性要求更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特点,通过实例将抽象知识生动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数学知识点的延伸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负担减缓学习压力。

2.2符合数学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数学老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立场出发,充分表现数学知识的含义,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课件实际设计过程中,要为学生演示知识点详细推算过程,与具体实例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策略

3.1坚持简约性特点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保持简约性特点,在选取课件内容时要有标准,不能太简单或者太复杂,以免花里胡哨,导致学生无法总结归纳学习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图表,同时使用简明简洁的文字备注,突出重点内容,画面层次感会比较强。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与字体大小,要合理规范,以免引起学生阅读与视觉疲劳。总之一句话,在设计过程中要保持简约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学习内容。

3.2课件设计要有针对性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授课内容与环节,课件设计要有所不同。通过合适的文字、图像及动态画面等技术,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简化,通俗易懂,实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3.3通过课件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

在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要讲究科学实用性,为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课件中的一些实例是激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基点,课件设计不能仅仅照搬课本知识,而要在重新编辑知识点的基础上保持系统连贯性,或者创新内容设计模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3.4充分掌握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各内容习题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新课改要求下,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在设计内容对应习题的过程中遵循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每一章节数学习题不论是在内容掌握还是解题思路上都存在一定的关系。比如教材P117习题2是解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其与习题3解二次函数的常数项区间,这两者之间就存在一定的联系,也可以把习题3看做是对习题2的进一步引申,将两者统一结合,就能够更全面地表现关于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

4.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系统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一些变动,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本所学知识,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设计教学课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想.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11:288.

[2]王丽.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6,35:49.

作者:刘显玲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工程论文下一篇: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