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2024-05-23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精选十篇)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

新理念中等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确定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为: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促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使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状态, 就必须认真地开发学校体育规划与科学布局以及体育课程资源利用。

一、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观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

其一, 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招生, 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地区。许多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时期接受的健康教育与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学生连完整的体育课都没有上过, 技能的差异导致学生间接受能力的差异。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必然容易对所学事物失去兴趣。其二, 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对“健康”概念认识模式的模糊不清, 这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是十分不利的。

2. 课程内容的陈旧与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订后的《纲要》中明确规定:“在中职二年级实行拓展模块 (学生自主选项教学) , 让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课程。”目前,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领导对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性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更加重视, 把更多经费投入到校专业课设置与配备上, 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相关功能却无法全部一步到位, 导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 并没有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合理化地结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数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有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往往忽略实践教育, 重视理论的教学, 没有很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 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的不灵活

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主要采用定量评价, 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考核标准, 而对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适应而难以接受, 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新的评价体系过于复杂而退求其次。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1. 改善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发展趋势应以以下教学方法为主流: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中, 在教师的指导启示下, 先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然后教师总结明确结论。研究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讨论, 教师后讲解、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职校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

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要改变以往评价单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不要怕麻烦, 尽量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考试与测验相结合。努力做到评价方式多元化。

3. 结合各校特点, 开展阳光体育

长期系统的健身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提高骨量, 预防骨质疏松, 从而使骨变得强壮、牢固;身体活动使得关节更加灵活、稳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 可使肌肉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 表现为肌肉的健壮、有力。

4. 转变教师观念, 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转变教师观念十分重要。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因此, 教师的责任任重道远。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薄弱,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

总之中职体育校本教材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编写, 与时俱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中职特征、学校特征、专业特征, 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添彩, 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共同进步、社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元.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 2008 (5) .

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篇2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发重视,而中职体育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职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因此,本文将以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入手,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解决的意见。

0引言

面对现代人们日益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中职体育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中职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应当重视中职体育的教学,找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因此本文将针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且给予其教学的意见。望给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分析中职学生心理

1.中职学生特点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小学和初中因为学习方法不明确导致学习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2]。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学生在心理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其次,在学生交往之间会出现特殊的“小帮派”现象。职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并且大部分经历相同,使他们在能够得到很好地沟通。因此,很容易形成 “小团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整个班集体出现不良现象,不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

再次,职中学生对自我的意识不够健全。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不能正确公平的剖析自己,面对困难和错误以逃避为主。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最后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表现欲望。通过表现自己,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心理方面的满足。

2.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心理学方面广义来说: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并且让自己感到持续的愉悦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基本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保持一致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能够与他人和社会保持一致。并且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3]。

3.中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中职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因此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注意其心理健康的建设。

(2)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教育的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等不平衡状态。导致学生在关键时期出现心理亚健康等不好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

(3)教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传授者,许多的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出现在青春期和小学时期。教师的行为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二、中职体育教育

1.中职体育课程性质

其课程是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手段,游记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两门学科的相关的内容,促进中职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综合类学科[4]。是实施素质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因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学生体质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中职体育教育的改革

传统中职体育教育主要注重对于体育技术和身体训练的的教授,而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振聪传统的功能向发展性的功能进行转化,利用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对能力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有利于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并且通过老师在活动课上的传授,具有自主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3.中职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通过体育可以树立良好的健康社会行为,并且可以作为生活和学习压力的解放。

其次,体育教育都遵循一个健康三维观,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课程。并且在体育课程中又是以“活动课程”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已达到从从内到外的教育效果。

通过对体育课程中对身体健康的训练,达到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实习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的健康理念。以身体训练为主要的渠道,将其转化为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了解与体育相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抗挫能力。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并且通过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领悟积极进取的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

最后,能够学会有意识的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进行心理调节。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合作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掌握中职体育教学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后结合现实教学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重要的教学意见。给予作为一个未来职高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3

一、当前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得“无趣”

笔者对中职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上一堂课,80%以上的学生选择体育与健康课;在所有学科中,75%的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最感兴趣。既然学生这么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那么在课堂上一定有吸引他们的地方,或者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快乐。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究其原因,一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没能考虑到中职教育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缺乏灵活性,学生学起来枯燥无趣。如会计、旅游专业的学生多为女生,她们对田径项目普遍缺乏兴趣,掌握这些运动技能与未来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学无致用;同时,传统练习方法使她们在练习时疲于身体素质的锻炼,缺乏乐趣。久而久之,导致中职体育与健康课对于学生而言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却不喜欢上体育老师组织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不利于今后的就业。

2.教师教得“辛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均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因此,体育与健康课上体育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展运动技能教学。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整个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此外,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生根据专业分班,男女生比例往往失调,有的班级均为男生,有的基本为女生。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上如果缺乏针对性,将会导致教学的效果大相径庭,甚至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饿得慌”的现象,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这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3.考核方式单一

体育与健康课的考核与评价是实现其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监控作用。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考核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出勤等,但大部分老师仍然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试为主进行考核。评价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导致一些身体素质先天较差的学生即使刻苦努力、积极参与却仍无法达到优良,甚至合格;而另一方面,运动基础和身体条件较好的学生即使学习不刻苦,课堂表现不积极,甚至态度较差,但凭着已有的优势却能轻易地达到考核的优良等级。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及格万岁”,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想;不利于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勇于进取的精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态度,让学生产生一种努力不是最重要,家庭背景等其他因素才是关键的错误认识,影响今后的就业和创业。

二、中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企业生产服务的一线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满足不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却不高,埋怨工作难找,且经常跳槽。这两者的矛盾在暴露出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同时,也反映出中职学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其中,与体育健康教学相关的则较为突出。问题一,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做辛苦的服务性工作,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从现在做起。问题二,综合职业能力有待提高,在就业过程中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较为欠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难以融入团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问题三,体能素质较差,无法承受一定强度的工作,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压力使他们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问题四,社会适应性不够,学生在就业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许多学生难以承受和正确面对,从而辞职和跳槽。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是当前中职教育应着力解决的,而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三、就业导向下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探索

1.增强体能素质,立就业之根本

中职体育与健康在牢牢把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是基本目标之一,应以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为主,柔韧性和协调性为辅。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进行就业;否则,就业只能是纸上谈兵。

体育与健康课在进行基本的身体素质练习基础上,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电梯和数控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上肢力量,因此,课堂上应多安排上肢、肩部和腰部力量的练习;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可安排柔韧、形体和耐力方面的练习。此外,体育教师应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学生身体素质上存在着的薄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体能素质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技巧,更要懂得练习的作用和意义所在,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觉地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培养他们今后在就业中的健身意识和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标,真正地实现“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美好蓝图。

2.提高职业素质,促进持续发展

当代企业用人的标准首选职业素质,其次才是职业技能的水平,也就是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行为习惯、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及与人合作能力等职业素质较差的现象,而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恰恰在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注细节,狠抓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整队时突出“快、静、齐”三个字,使学生养成准时到位、服从指挥、具有团队观念的基本素养;加强耐久跑和不同身体素质的练习,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练习和探究练习法,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体育竞赛(篮球、足球和对抗赛),让学生通过体育比赛懂得“竞争、团结、友谊与合作”的关系,学会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正确地面对成功和失败,提高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总之,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不仅在生理上身体健康,体能素质良好;还应在心理上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充满自信的品质,这将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取得成功,并且在人生的道路上持续地发展。

3.改革教学模式,创设就业情景

中职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目标直接指向就业。因此,中职教育与企业生产应尽可能地联系起来,把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接。体育与健康作为文化课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工作情景教学模式,从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出发,引入、创设与未来工作内容、环境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体能素质、运动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学习理念,正确地对待体育与健康课,改变学生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课就是活动、玩乐的思想。其次,在教学组织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安排学生上岗;具体可以老师是老板,学生是员工,体育骨干或小组长是中层管理者,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工作。上岗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岗位要求和不服从管理的“员工”按章处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就业意识,提前适应工作角色。例如足球教学把主教学内容细化分类,运球分成脚背正面、脚背外侧和脚背内侧,射门分成脚内侧、脚外侧、脚背正面和头球等,根据每个练习内容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规定不同的工作要求,具体由部门经理(小组长)负责,学生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工作(练习),并在老板的指挥下轮流换岗。再如机电专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在发展上肢力量的身体素质练习时引入就业中的安装与搬运工作,场地器材的安排模仿工作情景进行设置,学生分别担任货物、搬运工、组长和调度员的角色,并适时轮换,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4.教学评价多元化,培养良好个性

科学而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制度应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具有检查、激励和导向作用。体育教师通过考核可以了解教学的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不仅是要强健筋骨,更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应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以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的终结性考核前提下,更多地融入教学过程的考核。过程性评价首先应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练习是否积极参与、刻苦努力)、进步幅度(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比以前是否提高、学习习惯是否得到改正)和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表现(是否缺席,迟到或早退等)。具体见下表:

从学生就业出发,实行评价方式和内容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习过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明白即使拥有良好的运动基础也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不该以此为由不思进取,消极应对;反之,运动基础较差则需要加倍努力,不应自暴自弃,缺乏信心。这些对于学生今后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应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就业的作用,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之外,加强学生体能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突出就业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从“硬件”到“软件”,由外及内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篇4

一、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单元教学设计是从关注学生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体育课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 要把学生能否具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都考虑在内。

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 是“能力目标”培养, 中职体育课单元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能力的培养, 需要通过恰当的任务来培养, 能力不能传授, 只能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教师在授课时, 首先应确立任务, 带领学生去完成, 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 训练学生能力, 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应用知识, 锻炼出能力。

二、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体育课程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各个环节,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个体差异性, 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 中职体育课程为专业服务设计

中职体育是中职教育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身体保障。因此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即要体现出该课程对所有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普遍指导作用, 也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及对身体要求,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出专业特点。

3. 循序渐进

单元教学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其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相结合, 活动要体现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 从基础到提高;另一方面, 中职生年龄段的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能以及运动习惯、技能的养成等方面有待继续强化。因此,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 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 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单元教学设计, 这样将有助于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1. 体育教学任务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关心“如何教”的问题, 而且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他们必须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仅仅是对教科书既定的学习内容的动作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单元教学设计则是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技能本身的价值判断, 设计出更具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单元学习。

2. 学生情况分析

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喜欢能突出个人能力的项目。在对具体运动项目教学时, 首先要分析中职学生需求状况, 解决教师“为什么教”、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二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基础, 为“如何教”寻求依据;三是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为单元教学设计可能采用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提供设计基础和依据。

3. 教学目标设计

中职教学目标应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 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在制定实施单元教学设计时,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教授认知技能的教育价值基础上的。因此, 体育教学目标就不再是让学生简单的学到知识技能本身, 更要对学生学习过程, 学生在进行学习行为后, 其个人的态度、价值、情感观以及个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订立恰当目标。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但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也有利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制定。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表述上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确定的行为和技能, 二是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所提供的支持和条件, 三是制定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明确标准, 如果可能, 尽量采用定量标准, 以便师生明确目标。

4. 教学策略设计

中职生体育课教学是为了学生今后职业劳动身心素质、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终身受益。所设计的体育教学策略应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教学呈现方式上, 要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的定论呈现向以学生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呈现方式转变;二是学习方式上, 应从以机械性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被动接受学习, 向以互助交往、自主体验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三是师生互动方式上, 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递活动转变为师生双方通过交流, 协作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主。

5. 教学媒体设计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理念就是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媒体也应在教学方法的展开、教学情景创设和教学过程体验等方面起到作用, 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功能。中职体育教学, 要考虑到学生将来职业发展, 要体现娱乐性、生活性的游戏, 如果可能, 要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自制器材锻炼身体, 这些都是职业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6.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体现教学的流程, 通过对教学任务、目标、对象的分析, 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组合与选择, 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表示出来, 具体描述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设计出直观的教学设计方案。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 针对中职学生职业培训特点, 在教学过程设计时, 还可以采用“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 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 完善人格。

7. 教学评价设计

单元教学评价是单元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内容、目标及组织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是对教学设计理念及其他因素进行科学的验证和可行性、适应性的诊断, 并根据目标达成情况, 对教学执行情况和实现的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体育新课程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评价重心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当前较为普遍认同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 在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基础上, 倡导客观、科学的评价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然而, 中职生职业培训特点, 体育课程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多, 如何使学生今后从事职业与当前体育技能学习完美结合, 这是当前亟待尽快完善与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中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中职教育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 始终应符合“发展性评价”的总体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充实和完善有益于职业活动的运动技能储备以及相关体育知识, 可以提高身体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和耐受力, 让学生在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后, 较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摘要:中职体育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市场的技能型人才, 按照培养人才目标, “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和学生为主体”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形成“教与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素质训练,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单元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陆作生, 伍少利.体育课程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4) :514-516.

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篇5

高一年段的学生的年跨基本上都是十六、七岁,生理和心理发展相对成熟,体育的认知能力和世界观已基本完成。学生的行为由以往的感性向理性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趋向稳定并向发展,而且逐渐形成兴趣中心。体育一健康课程在这阶段实施选项教学,正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些,在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收集自己选项项目的信息,扩大知识的广度,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育教师不但要较好地掌握这动技能。同时,必须认真研究与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只有学生的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体育兴趣才可能保持下来,才能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中职体育教学应突出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目前,健康教育是各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重视的重要内容,对中职学校来说,健康教育同样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必须采取系列措施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教育。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健康教育丰富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中职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出来的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具有健身性、运动性、娱乐性等基本特点。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运动技术和比赛方式的教育基础之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达到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这与中职体育教学的基本宗旨一样。所以,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

2 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生理知识、心理知识等方面有较多程度的了解,同时方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正确的促进措施,从而帮助有问题的学生矫正不良的健康状态,促进学生在体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

1 按照人才的发展要求,加强体育课教学。

(1)明确新的健康教育目标。全国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不但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其首要教学任务,对此,中职学校应该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把培养目标具体化,实施到体育教学中去,实现学生身心和体能的健康发展。

(2)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中职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首先中职学校要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把学生的健康教育与体能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体系;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健康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教育。其次,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让那些健康状况比较好的学生帮助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学生在技能学习、健康发展、体育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调整健康教学内容。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仍然采取比较陈旧的教学内容,比如让学生自由活动,打篮球、乒乓球等一些基本的活动,当然不能否定的是,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健康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是这些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健康教育的宗旨,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需要。因此,这就需要学校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健康身心的活动。其次学校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教材,采用科学性、时效性较强的教材多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渗透。再次,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指导,比如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矫正不正确的生活习惯等。最后加强各年级之间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通过增进学生之间感情的方式,让高年级的学生做出健康教育的好榜样,同时也有利于低年级的学生像高年级的学生学习。

2 丰富体育运动形式,延伸健康教育内容。集体体育活动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培养健康学生的重任。对此,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开展广泛性、休闲性、趣味性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挥特长的需要,这些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中职学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让学生有动力去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增强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 提升教师水平,确保健康教育取得成效。教师是确保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有效保障,不管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中职学校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就必须努力提升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对此,中职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人力上、财力上、资源上给予体育教师一定的保障和优惠,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要注意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些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反之则会有害于学生的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与中职生的不健康心理教育 篇7

教育部在2004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书》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时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心理困惑。”我们通过对我校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发现,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紧张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竞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部分学生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在社会需要与自我价值观方面存在极端矛盾心理。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中职学生大多数都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部分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由于对一些事物在心理上反映比较敏感、复杂,害怕竞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学习成绩差而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却不懂得关心他人,心理承受力差,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悲观失望,表现出偏激、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

3. 中职生的不健康心理及教育方法

学生心理状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现针对几种突出的不健康心理进行分析阐述。

3.1 自卑心理

这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由于他们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或成为“天之骄子”的理想破灭,因此内心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激情。可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他们参加,使其从中感到乐趣。其次要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相应地降低难度,让他们很容易就完成,从而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使他们不断在成功中树立信心。最后要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长项,比如女生跑不快、跳不高,也不喜欢球类,但她们喜欢健美操、街舞,教师就可以在分组教学时满足她们的需要,发挥她们的特长,从而使她们找回自信心。

3.2 孤独心理与教育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经常表现出冷漠、孤独,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与同学交往不合群,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因此,教师要多让他们参加内容丰富,操作简单,具有趣味性、智力性、体能性的体育游戏,球类、接力、拔河等项目,既能强身又能沟通感情。练习时教师最好参与其中,用语言和非够独立运用反馈控制方法。

2.5反馈后的重复动作是关键。反馈后应立即进行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对信息印象还较清楚的情况下改进动作。

2.6在提供反馈信息时,最好是以提示词或短语形式。这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可以把它作为提示信号;解释过长,所起到的作用反而不大。

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还要尽可能地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相信老师懂得自己的体验,知道自己的孤独。

3.3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严重阻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特殊学生,你说东,他偏向西;你说白的,他偏说黑的;你对他真心诚意,他认为是虚情假意;你对他采取任何教育措施,他一概认定是打击报复。这种消极逆反心理会导致学生对人、事产生多疑、偏执的病态性格。

因此,在教学中遇到逆反心理的学生,千万不可强硬地让他做某一件事,而要把他分到跟他要好的同学一组,让同学去带动他,共同完成练习;教师更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和热爱中职生,满腔热情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善于寻找每一个中职生的闪光点,努力保护中不乏严要求,情感中不乏有高标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的,他们就会走出这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3.4 悲观失望心理

“大学生毕业后都有找不到工作的,更何况我们———小小的中专生。”这是中职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目前,人才市场的各方面刚起步,还不健全;用人单位往往有盲目攀高,把中职生挡在门外的现象。另外,不少中职生也没有给自己定好位,就业期望值过高。这样必然会失望,感到被人瞧不起,感到前途渺茫,甚至自暴自弃。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抗挫折的能力,这就要求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的难度,从而既磨练他们的意志,又使他们正视困难,有效地克服胆怯、怕冒风险、怕受挫折的各种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还可多安排一些教学比赛,强化竞争意识。有胜利者必有失败者,教师应抓住“失败”这一时机,进行引导、激励,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获得成功的途径。

3.5 紧张焦虑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看实物往往从坏的方面想,缺乏竞争意识,兴趣较低,这是长期受批评,害怕受伤导致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以激励、引导为主,切不可严厉批评。如在列队练习中,学生出错时,不能让学生出列“示范”,让他们当众出丑,应给予热情的鼓励、正确分析和耐心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比如多向学生说:“其实你已经很棒了,如果腿再直一点就更棒了。”“你一直都很棒,加油!”“做错了没关系,谁一开始就能做对呢?”“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有成功呢?”“其实老师开始做这个动作时还不如你。”这样,紧张的心理会变得轻松,从而更有利于发挥。

参考文献

[1]谢晓玲.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J].体育研究,2006.3.

[2]陈创新.浅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教育.科技与教育,2008.08.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8

新教材在编写中非常注意课内外结合, 加强有针对性的锻炼, 针对职业特点选择对职业体能有促进作用的锻炼项目和锻炼手段, 促进体能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1. 一个理念。突出中职的特点, 实现“体育、职业、健康”的整合。中职与普高的最大区别是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因此,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编者始终以体育为基本手段, 根据职业特点, 促进体质健康和职业体能的发展, 为就业服务。

2. 两个结合。根据中职的培养模式, 强调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为了很好地配合中职第三年顶岗实习的特点, 教材将文本教材和虚拟仿真电子教材结合在一起, 便于学习。另外, 考虑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 编者专门编写了针对不同职业类型特点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简单易行的运动范例, 供学生自己锻炼,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3.三个贴近。内容的选择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使学生便于学习、乐于学习。

4.四种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抗挫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通过安排学生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创编和选择活动内容, 参与和组织各种竞赛, 提高学生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 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浙教版新编《体育与健康》教材强调正确处理知识、素质、能力三者的辩证关系, 试图建立以增进健康、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为主线的教材新体系。全书包括健康、体育与成才、提高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自我检查和评估、职业健身等内容。

该教材由具有丰富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经验的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于可红教授担任主编, 主要编写人员均为具有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大学体育教师、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科教研员, 包括现为省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的余立峰等。

该教材于2009年上半年正式出版, 已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 并于当年秋季在我省多个地区使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该教材以其适用性、健身性、趣味性、专业性获得了选用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好评。

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性。近年来, 编者在浙江省就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多次调研, 教材依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设计, 选择与今后学生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的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 尽力拓展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以外的内容, 以扩展职校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2.健身性。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教材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 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3. 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体育教学上尤为如此。教材选择锻炼价值高、有利于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学生兴趣浓厚、体现职业学校专业特点的运动项目。经我们了解, 学生在拿到浙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 (含光盘) 后, 非常喜欢, 特别对一些健身健康常识经常阅读, 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锻炼方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很大的作用。

论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9

1 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成因

1.1 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多介于15~18岁,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探求知识和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不仅时刻接收着来自教师、家庭、同学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影响, 同时在情感、意志、兴趣和习惯等多方面也极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如成绩下降或中考失意产生自卑心理, 面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目前的中职学生多属于独生子女家庭, 这就使得其在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面对家长的期望, 未来的压力和现状的无奈极易使其产生自暴自弃或厌烦逃避的心理, 此外对于中职学生正处在心理不断完善, 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幅度改变的阶段, 通过违反纪律以寻求刺激和荒废学业沉溺网游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而言之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帮助其正确应对不良影响造成的心理问题, 是目前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但是整体情况还处在不容乐观的状态。

1.2 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中职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于自身心理矛盾冲突、外界环境影响和不完善的心理健康引导等三方面。

首先, 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矛盾冲突可以表现在为何选择就读中职院校这一问题上, 鉴于我国教育的现状较多的学生在选择中职院校时不是出于自己本身的选择, 而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中考失利、成绩落后和其他的不得已因素等。这就使得学生在进入学校的最初产生的不是热情好学的心理, 而是不甘心、不情愿、麻木或消极应对的不良心理, 当然还有较大一部分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表现出的是迷茫, 种种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学生自身心理结构的失衡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最为常见的就是学生自我判断能力的下降和矛盾心理的产生。

其次, 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来自家庭的压力和社会不良行为等两方面, 家庭方面家长在帮助学生选择中职院校时多是希望孩子可以快速的掌握生存技能并能够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 但是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提升难免会引起这两方面的矛盾, 随着矛盾的激化和竞争压力的提升就会导致产生沉默寡言、抑郁或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包括网络游戏的风靡、烟酒活动的增加和社会阴暗面的呈现等多方面, 中职院校的教育形式多要求学生进行住校, 这就增加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的自由性和经济方面的充裕性, 在面对诱惑或不良行为的影响时学生很难进行察觉或自制, 这就导致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行为的出现和叛逆心理的形成。

最后, 对于我国中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还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 其中包括教师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和进行相关问题求救的主动性。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必然会导致矛盾的最终激化或不良行为的出现, 而学生对于自身问题的不了解和消极态度也导致这一问题出现恶性循环。切实的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跟踪和积极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生和生活, 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2 中职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具体措施

2.1 中职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 体育运动属于积极、主动和健康的锻炼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外界危险的判断和感知能力, 通过快速的运动和平衡的协调可以使学生做到迅速的反应和完成相应的动作, 从而使人变得更加强壮、敏捷和灵活。

其次, 通过体育训练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 增强社会交往频率和改善人际关系, 相关的研究表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和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的适应性。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紧密的协作和积极的配合, 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身心发展的协调性和对环境压力的适应性, 这样无疑是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最为有效的方式。

最后,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 目前国际范围内风靡的放空方式便是进行极限锻炼, 在提高身体素质和和改善自身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 释放由工作、生活或学习产生的压力。虽然对于中职学生不提倡极限运动形式, 但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焦虑状态, 同时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进行更加有效的调节和思考。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完善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 其中包括面对困难所必须的刚毅、坚强和乐观品质等, 学生可以通过控制自身的身体机能达到主动进行选择和适应的目的, 如克服孤僻、扩大社会交往、保持友谊和消除紧张等。

2.2 如何通过中职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 包括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项目或形式,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建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特长可以增加其对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对于学生不擅长或不足的地方教师可以进行积极的解释和客观评价, 在鼓励其发展自身潜能的同时, 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体验了成功之后学生就会对从前的挫折有更好的认识和建立更加成熟的心理以面对日后可能产生的问题。

其次, 对于教学项目的选择可以增加如球类比赛、团队竞技和多人协调的形式, 这样就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在完成相应的运动项目过程中学生通过间接或直接的表情、肢体和语言沟通不自觉的产生亲近感、安全感和集体荣誉感。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对团队整体的表现进行肯定在观察学生技术掌握水平的同时通过交换合作伙伴和合理搭配的方式, 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 使其具备照顾、理解、帮助和关心他人的习惯, 只有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才会得到健康的心理发展。

最后, 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 体育锻炼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其中包括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挫折和进取, 这样丰富的情感体验无疑会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的成熟度和自我协调能力。此外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应该注重动作难度、气候变化和意外障碍的影响, 帮助学生克服运动损伤、畏惧心理和疲劳放弃等心理, 促进学生进行目标的完成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3 结语

通过上文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产生原因的简单分析, 不仅加深了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了解, 同时了解到中职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虽然目前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但是随着中职体育教育形式的完善和其他改进措施的建立, 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金金.中职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23) :92-93.

[2]杨雄.中职院校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 2012 (30) :131-132.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10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 在心理方面成熟得不是很快, 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速度以及社会上各种良性与恶性的竞争,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 职业院校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一、中职院校应当将体育健康问题视为必需课程

为了确保学生未来在工作当中的健康问题, 职业院校就必须要将体育健康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必修课。因此, 教师在设计体育健康的教材时, 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特色来制定, 更要依不同专业来设定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更加发挥出体育教学的真正作用。

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所谓的身体健康, 就是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倘若一个人的心理都不健康, 何谈身体健康。确保心理健康的前提就是,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生活环境要融洽、和谐。因此, 职业院校要想确保每个学生的健康, 就必须要保证他们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相处的交流模式良好。所以,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相关的体育活动情景,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长跑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然后再适当地加强难度, 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同时, 还能享受其中的快乐,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地锻炼身体, 还能让学生长久地坚持下来。这种锻炼的模式被称之为“在育体中育心”。因为,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 也是释放学习、生活压力的一种好方法。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时, 也增强了与社会的联系。

三、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内容与量化标准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逐步改革, 大多数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继续沿用, 当然在体育教学中也是。我们不能单靠测学生的心率、学生的运动强度, 就能够了解学生对体育技术的掌握程度, 而是要通过科学健康的检测, 让健康的知识真真正正地发挥其作用并完全渗透到体育课程当中。因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要参加工作, 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个大环境当中。比如, 在面试的时候, 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全方面的筛选, 尤其是在身心健康方面。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监测与评价, 就是因为要全面了解学生在相应群体中的身体健康状况。因为企业对员工的健康是相当重视的, 针对一些身体不达标的学生, 应用一定的锻炼项目来加强他们的身体健康。在实际的体育运动教学中, 一定要通过全面的一个指标来评价学生的身体健康, 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能将自己的健康做到最佳。所以, 在体育运动教学中的评价内容和量化标准很重要。不能单靠一个好的体育成绩, 就判定这个学生的身体是健康的, 要通过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全方面地来衡量。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目标与思想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目标和思想, 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要让学生自觉地锻炼身体, 先从每天20分钟的小跑步, 逐步加强锻炼, 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未来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工作, 而且还会健康、幸福、快乐地生活一辈子。用这种文明、积极开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让学生建立一个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平时让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锻炼之后的轻松, 也可以通过观看体育比赛以及相关的体育节目, 让他们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让学生在平时的锻炼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希望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最终在体育锻炼去享受精神上的满足, 最终, 通过体育锻炼来体会生活的真正意义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

总而言之, 中职院校的领导要意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在注重学生健康教育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将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 共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施教。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还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最终, 按照中职体育教育的制度逐步加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 为社会各界培养出出色的人才。

摘要:1952年6月10日, 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 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55周年“首届健康健美长寿促进大会”上著名免疫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亦是如此表达。由此可见, 体育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就中职院校中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作一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中职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陶克祥, 张锋.21世纪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地位及功能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 2013 (4) .

上一篇:有力武器下一篇: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