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测试

2024-05-02

分层测试(精选八篇)

分层测试 篇1

关键词:油田开发,分层测试,分注,压力

0 引言

文卫马油田属极复杂断块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三大矛盾突出,注水井层间渗透率级差大,吸水极不均匀。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造成对应油井过早水淹,含水迅速上升。主要通过同位素测吸水剖面认识注水井的分层吸水状况。但该技术不能测各小层的启动压力,且无科学合理的同位素粒径,测试结果与油水井动态反映出入较大。导致分注井段划分不合理,层间矛盾依然突出,注水效果不理想。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展注水井分层启动压力测试工艺的研究。

1 测试工艺管柱结构及原理

1.1 管柱结构

管柱主要由Y341封隔器(不带反洗通道)、滑套开关、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筛管和丝堵组成。根据单井情况可增加水力锚或水力卡等工具。

1.2 工作原理

(1)管柱座封。管柱下到设计位置后,校深并调整管柱深度,与设计位置一致。从地面向油管加压15MP座封封隔器。稳压5分钟,说明封隔器座封且管柱无漏失。继续加压20MPa,打开最下层滑套开关。(2)投球调层。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调层和测试。打开测试闸门,投入凡尔球。从地面向油管加压,球到达球座后压力上升,达到一定压差后剪断销钉,滑套开关开启,油管与地层连通,压力下降。若地层启动压力大于剪断所需压力,球到达球座后压力上升到一定值后稳定,则也说明滑套开关开启。(3)分层测试。调层完毕后放大压差注水48h以上,待注水稳定后进行测试,期间监测注水量变化,绘制吸水指示曲线。根据层段内层数的多少,可选择每个工作制度的注水压力间隔为0.5~2MPa。(4)管柱解封。进行分层测试时,一次测试完成后上提管柱解封,起出管柱。并通过对电子压力计中的数据进行回放,判断封隔器和管柱密封性,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1.3 主要技术参数

外径:114mm;封隔器内径60mm;工作温度130℃;工作压差35MPa;坐封压力15 MPa;解封力20KN;调层压力8MPa;适应套管内径118~124mm。

1.4 选井条件

(1)单井射孔厚度大,吸水剖面显示极不均匀,层间非均质严重。(2)静、动态资料与监测资料不统一,需测试验证的井。(3)层位齐全,能够反映区块特点,需建立分层压力基础资料的井。(4)套管完好无损、无变形,窜槽井。(5)夹层大于3米,无套管接箍可实施卡封分层的井。

2 主要配套工具2.1 Y341-114封隔器

2.1 结构该封隔器不带反洗机构,防止测试时层间窜通。

2.2 工作原理

中心管内加液压后,高压液体经下内中心管下部的传压孔作用在双级坐封活塞上,推动两坐封活塞上行压缩胶筒密封油套环空,同时卡瓦和锁套相互锁紧,防止胶筒回弹,始终处于密封状态。解封时,上提管柱,封隔器上外中心管等部件由于胶筒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而上接头、上内中心管、下内中心管、解封环等上行,上行到一定位置后,解封环迫使卡瓦回缩,锁套在胶筒弹力作用下下行,封隔器解封。

2.3 滑套开关

(1)结构滑套开关主要由五部分组成。(2)工作原理油管加压后,活塞在上下压差的作用下将销钉剪断,凡尔球和活塞共同下行到密封套底部的台阶处,封堵下层。导流孔露出,油管与油套环空联通,地面注入水即可通过油管经导流孔注入地层。

2.4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1)结构。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结构由堵塞器本体、电路板仓、和电池工作仓组成。其中电路部分由传感单元、CPU单元、数据变换单元、电源稳定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转换器组成。(2)工作原理。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与计算机相连,设置好采样间隔。CPU单元把数据变换单元送入的压力和温度数据处理后送入数据存储单元保存。通过数据转换器与计算机串行口相接,把仪器里存储的时间、压力、温度数据送入计算机磁盘中。然后井下实际压力、温度数据可通过显示器、绘图机、打印机输出曲线和数据。

3 现场应用

2009年以来,注水井启动压力分层测试工艺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共实施34口,平均单井测试层段5.7个,其中最多测试层段达到11个。通过分层启动压力测试对单井的吸水剖面和井下各层段的启动性能有了明确的认识。并根据测试结果实施了重分层、酸化、调剖等措施,实施后效果明显,平均单井注水压力提高3.4MPa,启动新层84个,增加有效注水厚度147.2米。对应井组见效74口,平均含水下降,日增液639.1t,日增油126.5 t,平均动液面上升157米,累计增油8451t。

如WM1-19井全井测试分为9个层段,每次测试3个层段。从测试结果分析1658.3~1675.2m的启动压力只有6.4MPa,在11.1MPa下日注水251m3,而以往同位素吸水剖面资料显示该层并不吸水,测试与实际不符。该层启动压力低不仅吸走大量注入水,还降低了井内压力,导致启动压力较高的三上1-3难以启动,注水难以见效。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重分层,卡封停注二下1-4,同时对三上1、2、3分层注水。措施实施后注水压力提高4.3MPa,对应油井M1-20恢复生产,日产液15.1m3,动液面787m。

4 结论

数学分层测试卡心得 篇2

会发中心小学:徐忠忱

通过近一个学期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探索使用,我所教的四年级数学科目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分层测试卡》培养了学生们的成就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

《数学分层测试卡》确实能够找准每个孩子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它能够充分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以前,很多时候是用一个衡量标准去评判学生,这样的评判切断了学困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以至于有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厌恶上数学课,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有了《数学分层测试卡》这种现象便有了好转,因为它能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就能树立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渐渐的喜欢上数学课,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成绩,能够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变化,我指导学生认真填写“数学分层测试卡成绩记录卡”,每次学生取得100分后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成绩填到记录卡上,即便是没有得到100分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来在下次争取得到100分。学生们能够通过记录卡看到自己进步与收获,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说正是分层测试卡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同时成绩记录卡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可喜的变化。

二、分层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数学分层测试卡》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张张分层测试的题卡,更重要的是由分层测试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分层教学。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创新潜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我校提高明德小学教育质量数学项目实验小组在数学教学中借助《数学分层测试卡》,实施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调整学习小组 我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分成两个层次,编成学习优中等组和学困生组。

(1)学困生指导组:把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成学困指导组,他们主要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学习,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2)学习优中等组:这些学生一般能很好完成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拓展练习一般能取得70分以上。

2、备课分层,关注全体学生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作业分层,确定不同要求

布置作业时,每天用10分钟或多一点的时间完成《分层测试卡》。学困生指导组完成基本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甚至拓展练习,学习优中等组完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第二、三两层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学困生指导组有练习的机会,在做作业前允许他们问,使他们“跳一跳,也能摸得到”,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信心。学习优中等组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这样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分层辅导学生

学生做测试卡时,有时要采用面批的评价方法,加强对学困生辅导。对学习优中等组难以解决的拓展练习提进行解题思路上的指导。

三、取得的成绩:

在使用分层测试卡时,我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做出了不同的要求,改变了原来“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些学生已经很认真的学习了,但总是差一点得不到100分,于是,我就在他们所做的题旁边加注《数学分层测试卡百问解答》上提供的一些激励学生的语言,如“再努力些,成功就在眼前”、“加油,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激励他们向一百分冲刺。刚开始用测试卡时学生提高不是很大,如在给学生做测试卡19页《角的分类》,全班30名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第1小题有22人做对,第2小题只有8人做对,综合练习只有5人做对,拓展练习没人做对。这样的成绩离每层要到的目标很远。现在学生做测试卡上的基本练习题时一般拿到100分的能达到27人以上,综合练习题也有20人左右做对,甚至拓展练习做对的同学都很多。在近期做测试卡我发现学生确实有了很大提高,在完成测试卡48页《笔算除法》练习一时,全班有22人三层都做对了。一般情况下全两层能做对的学生都在20人以上。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成功的,我们班的好几个学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我班的杨文博同学做基本练习时,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现在的80分以上,史书含同学的基础练习由原来的二三十分提高到现在的60分以上。这些都是学生的进步。

分层测试 篇3

我校数学科组自2002年开始初步试行分层教学,经过几年的尝试,我校运用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运用职中数学分层测试卡,构建分层评价体系”的构想。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职中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设计以及对它的合理使用,使老师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分开层次,为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提升数学学习的空间,强化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职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及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 80年代,以古巴(Egong Guba)和林肯(Y.S.Lincoln)等人为代表创立了“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他们认为评价就是对被评事物赋予价值,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构。他们强调“价值多元性”,提倡在评价中充分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

2. 现代认知论认为:以往的教育评价是以给学生排队、选拔和升学为其主要目的的,但随着各国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年限的延长,教育评价已转变为以诊断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评价标准必须由整齐划一改为多层次的评价。

3. 心理学依据: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分层测试卡的使用

分层测试卡是在原来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对每一节数学课的知识进行梳理,按照难度的不同编写的习题。它一般是在教师讲完一节课后进行检测时使用。

具体地说,分层测试卡就是把每个知识点编写成可操作的测试卡,每张卡设计的问题都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两至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概括当天所学知识的要点,是学生应全部准确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二层是结合本节课内容的能力要求而编写的有一定难度的题;根据情况可以加入第三层,即适合于学习更优秀的学生提高能力。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在教学中我们只把学生分成了两层,分层测试卡中的第三层由第二层中的学生选做。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对应的分層测试卡,每次不超过10分钟,收上来的测试卡按层给分,每层成绩为100分,若达到75分以上为合格。另外在分层测试卡的各层次中还有备用题,学生哪部分不合格可先寻求帮助,然后再做备用题,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二次成功的机会。

四、分层测试卡的评价功能

1. 分层测试卡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价

教师上完一节课后,运用分层测试卡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自己所讲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做分层测试卡,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层测试卡为师生及时了解和评价教学情况提供了一种工具。

2. 分层测试卡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进步

传统的检测往往是用一把尺子、一份试卷去评价不同的学生,这样往往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不到全面、公正的评价。分层测试卡的使用,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只要在一节课中认真听讲,就有可能在基础知识那一部分得到100分,教师能够不断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形成正确的学生观。

3. 分层测试卡能够全面评价和激励各层次的学生

利用分层测试卡,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做第一层或选做第二层题,他们做起来困难不大,能避免由于不能达到统一目标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同时也由于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分数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也得以提高。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做第二层甚至第三层中具有挑战性的习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良好意志品质,保持其对学习的新鲜感,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五、取得的成效

去年我们在高一级新生中进行了实验,在运用分层测试卡的前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其中成绩统计情况为:在运用分层测试卡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之后,学生的及格率由原来的10%递增到63%,优秀率由原来的2%递增到15%。

分层测试卡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 篇4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 油井层间矛盾日益加剧, 油田开采难度不断加大, 综合含水不断升高, 需要各生产层的分层压力等资料来分析评价油田生产状况。为此, 研制开发了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 实现在其他油层正常生产情况下, 有针对性地对油井任意层进行分层测压的目的。

2 基本原理

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由井下测控仪、封隔器、电缆及生产管柱组成。根据生产需要, 将多个测控仪连同封隔器、电缆等下入对应层位, 待封隔器坐封后, 通过各层测控仪的开关和压力在线监测, 进行封隔器的验封。

如果封隔器正常坐封, 下入泵正常生产, 通过地面控制器分别控制各层井下测控仪开关装置阀门打开或关闭, 实现各层的选择性生产。在生产的同时, 可以对油层进行在线长期监测, 当井下测控仪开启时, 测得该层的流压数据, 开关关闭时, 测得该层的压恢数据。通过在地面计量、化验, 判断各层产液性、产液量以及供液情况, 实现找水, 为有针对性的确定和实施措施方案提供依据。

3 配套仪器及工具

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配套仪器及工具由井下测控仪机械和电气部分、地面控制器、通讯系统组成。

3.1 井下测控仪

3.1.1 机械部分。

井下测控仪机械部分由螺杆、阀芯、传感器、减速电机等组成, 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电机运转, 电机通过减速器和螺杆实现传动, 带动阀体直线运动来实现进液量口的打开和关闭。同时, 井下测控仪内置有压力传感器, 时刻监测井下压力的变化, 作为微处理器程序运行的判断依据。

3.1.2 电气部分。

井下测控仪电气部分包括压力计部分、载波通讯部分、电机控制部分以及直流电机。压力计部分采用高精度 (0.1%) 的电子压力计, 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压力和温度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 经放大器放大之后再经A/D变换器变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由微处理器采样, 完成井下压力和温度检测任务。载波通讯部分就是完成与地面主机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的电路部分。电机控制部分就是要控制电机带动阀门实现对油层的开和关。直流电机是一个减速电机, 电机减速之后输出扭矩大于8N.m, 能够保证在大压差下开关稳定可靠。

3.2 地面控制器

地面控制器作为整个仪器的核心, 通过单芯电缆向井下仪器提供电源, 同时利用载波通讯的原理通过单芯电缆进行通讯传输数据。井下仪器电源部分分为保证通讯的电源部分和保证井下电机开关阀门正常工作的电源电路部分。与井下仪器通讯部分主要完成地面主机控制器和井下仪器通讯数据交换任务。采用载波通讯方式, 通讯速率300b/s, 通讯距离≥5 000m。

3.3 通讯系统

本系统分为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 地面部分和井下部分通过单芯电缆和外壳接线相连接, 两部分通过电缆进行电量的输送和数据交换。井下所接井下测控仪的数量最多6支, 以总线方式串接在电缆上, 数据及命令的识别用地址码进行控制。井下各井下测控仪具有过压及过流保护功能, 某一层的电路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层的电路工作。

4 测试资料的应用

4.1 分层压力的长期监测

该技术通过定期测取分层压力, 可以掌握各层的压力保持水平, 通过及时而必要的开发方案调整, 就可以减少高压层与低压层之间的层间干扰, 避免由于层间压力差异大而导致的层间窜槽以及套变的发生。

4.2 同区块分层压力监测系统的建立

该技术通过生产井与对应的注水井同时进行测压, 就可以及时了解井间连通情况, 确定油、水井分层的连通关系, 为该区块下一步注水方案的制定、评价注水效果、完善注采井网, 提供科学依据。

4.3 合理工作制度调整

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泵吸入口压力, 确定泵的充满程度, 分析流压, 确定生产压差的大小, 进而对抽油机工况进行分析;结合日常生产数据和目前地层压力确定出单井产能, 进行产能分析, 确定合理调参时机或间开周期, 为调参挖潜和延长检泵周期提供依据。

5 结论

(1) 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实现了测试数据的在线监测, 在地面可以对井下分层产出液量进行调整, 结合地面无线远程传输和控制技术, 可以实现数字油田、信息化油田。

(2) 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可以对分层压力, 生产流压资料进行在线监测, 及时掌握油井动态生产情况, 对注采开发单元的效果做出定性、定量分析, 为选择合理的工作制度, 制定合理的注采方案, 选择正确调参时机提供了依据。

(3) 对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 常规静压测试关井时间较长, 压力测试数据在后期解释比较困难。为此永置式井下分层压力测试技术进行分层压力测试, 能够获取部分抽油机井以及长期关停油井的分层压力数据, 能够减少测试的成本。

参考文献

分层测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篇5

一.激发了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心理反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减少后进生的出现,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数学学科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学科,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时间的增长越来越明显。数学教师应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达到一定标准,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分层测试题”的应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评价依据。

运用“分层分层测试题”后,我做到精讲,每节课至少给学生留出 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将“分层测试题”分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题, B层为提高题, C层为拔高题。学生在学完新知后,打开“分层测试题”做题,由于测试卡上的题设计有坡度,使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经过实践,我发现原来对数学厌学,成绩差的学生,一到使用“分层测试题”做题时,他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有位男同学,过去数学基础差,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下作业经常不完成。自从分层评价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每次上课都用心听讲,注意力非常集中,用“分层测试题”做题时,他总是争着第一个让老师批。当他看到自己满意的成绩时,自豪和高兴的表情写在了脸上。它的成绩由过去的不及格到这次毕业会考得到85分的好成绩。是“分层测试卡”给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再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为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发展学生的智慧,培养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成为落后生,我总会花很多时间为这些学生补课,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失去了信心。运用“分层测试题”,使每个认真听讲的学生都到了成功的体验。由此建立起自尊,自强和自信心。

我去年教过的一位同学,原来上数学课时,总是用一双疑惑不解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有的题目他不会做。自从用了分层测试后,他找回了自信,上课也能主动参与。当他得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个90分时,他看着老师发自内心的笑了。后来我对他学习中每取得一点成绩都及时 ,真诚地给与肯定和表扬。从此,他上课听讲更认真了,比原来做题快了,数学成绩也明显提高了。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学习困难者来说尤为重要。有位老师说过:“一个数学定理或定义对一个学生来说也许今后一生都用不了一次,但自尊,自信,自强是每一个学生每天都需要的.。”

“分层测试题”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体验到了成功,由此使学生不但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建立了自尊,自强和自信心,而学生一但有了自信,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此时我深深感到∶人不怕不会,就怕没有自信。自信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三.改善师生的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成。能否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分层测试题”为教师建立了一个与学生沟通情感的桥梁。原来我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客观性,有时比较片面,总是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如果有的学生达不到要求,时间长了,我便会逐渐失去了信心,态度慢慢变得生硬,导致师生的关系慢慢疏远。使用“分层测试题”后,我首先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四.学生学习成绩有了相对的提高

“分层测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满足了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把试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结果发现,试验班的同学们上课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参与率高,做题速度快,并且正确率高。在口算比赛及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和这一学期升级统考中,试验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都大大超过了对比班。看到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他们可喜的变化,我更加坚定了对这项试验的信心。今后要不断积累经验,使它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我们使用“数学分层评价教学模式”的时间不长,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分层测试题”中有些题难易比例失调;有些题和课本不符等等。但我认为“分层测试题”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目的在于运用这种手段和工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同学们在使用“分层测试题”的过程中,就像上楼梯,使他们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攀登数学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

分层测试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0450-9889(2013)06A-0087-02

《数学分层测试卡》是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评价,差异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每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数学知识结构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分层评价,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让中等学生吃得饱,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好。教学实践表明: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道德思想、行为规范、心理素质方面。这些差异决定了让不同的学生达到同一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不同的教学过程,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实质是分层次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力求让所有学生得到发展,最终都能达到既定目标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实行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检测学习效果。具体做法是把数学课本上每一个新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新知识点,以习题的形式来呈现。即每一节课有一张对应的测试卡,每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是对学生当堂课所学新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测;第二层次是综合练习,是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有机结合的检测;第三层次是拓展练习,侧重于能力的检测。每层3~4题,每层100分。

《数学分层测试卡》蕴涵着深刻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关于“关注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理念解决了学校教育的很多难题。现结合我校重点抓“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方面内容,谈谈笔者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体会。

一、借助《数学分层测试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一节课40分钟,接受新知识是30分,测试10分钟,要想在这样短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因此,我们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结合《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让学生自行预习,自主查找资料,领悟知识的重点要点,发现疑难,以便在课内重点解决。充分的预习能使学生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更具针对性。

复习的目的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复习也是通过对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归纳整理,把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串联起来,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因此每次课后,教师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当天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情况进行复习和小结,把错题记录到一个本子上,作为单元复习的重点。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学生不仅能养成课前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后,学生每天都有收获、有成功的体验——以前不做作业的想做作业了,能做基础练习的尝试做综合练习了,大部分学生都在研究拓展练习。经过一个学期的使用,笔者所带班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6.4%。

二、依托《数学分层测试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基础。

目前我校有95%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依赖性强,在学习方面也缺乏自主性,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三种:一是对学习缺乏兴趣,想方设法地逃避学习;二是把学习当作任务来应付,学习效果不好;三是学习不得法,畏难情绪严重。

于是,笔者在课堂上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让不同的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效果的好坏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合理应用以及创新性地整合。我们充分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三个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所发展。例如,我校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她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来教学,而是以《数学分层测试卡》练习出现的形式,先用课件出示一个实体的长方体,接着出示一个透视图,再让学生自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长方体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数学分层测试卡》改变了教师过去的教学行为模式,使很多年轻教师逐渐成长起来,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教学实践验证了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总之,《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分层评价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了学生生命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认真研讨、仔细钻研,更好地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层测试 篇7

2014年8月16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研究20年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演讲厅隆重召开。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 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文喆研究员, 昌平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李永生, 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处长、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乔树平,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志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朱旭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室主任康杰, 不同时期参加实验的来自北京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等地的实验校校长和教师代表以及媒体记者1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研究员主持。

与会人员观看了《分层测试, 共促成长》短片, 一起回顾了《数学分层测试卡》走过的20年道路, 感受了《数学分层测试卡》从最初的星星之火, 到燎原之势的发展历程。如今, 《数学分层测试卡》已在全国18个省市、数千所学校进行了推广, 累计受益学生达百万。

观摩完专题短片之后, 《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研究项目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卢立涛博士代表项目组致辞。他介绍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研究的探索、验证及推广的三个时期, 详细介绍了自2007年以后, 《数学分层测试卡》借助北京师范大学这一平台得以在全国进行推广的情况。他指出, 《数学分层测试卡》20年的成功教育实验不仅需要研究人才, 需要有条理的、缜密的组织, 更需要其设计者——梁威教授的核心凝聚作用和榜样的示范作用。

接下来, 进入大会发言阶段。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李永生作了《开展分层评价研究, 推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的交流。他回顾了自1998年以来参与《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研究的历程。一是分层评价建立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 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认准了就要一抓到底。昌平区通过研究形成了各级领导重视科研的氛围, 课题组精心设计研究过程, 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三是《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经验值得总结, 值得进一步推广。原北京市西城区教科所副所长王立军作了《分层教学与<数学分层测试卡>有机结合, 促进不同学生发展》的汇报, 并对《数学分层测试卡》在实施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享。北京市密云县檀营小学校长郭永勤作了《分层评价, 促办学质量持续发展》的交流。郭校长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介绍了《数学分层测试卡》带来的变化。他的发言也让与会教师感受到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 才能使学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北京市丰台区东罗园小学校长王艳荣作了《在应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中发展变化》的交流。东罗园小学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 2010年3月,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领导的关怀帮助下, 东罗园小学开始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开展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 分层理念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北京市密云县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王海军以《探索小学数学分层课题开展的有效方式, 促进密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题交流了密云县在分层测试卡实验中取得的成果。王主任从密云县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概况、密云县分层实验课题开展情况、分层实验取得的成效和密云县小学数学分层课题研究的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密云小学数学教学7年来在《数学分层测试卡》中的探索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教研室教研员廖利涛作了《分层评价, 浇开课堂有效教学之花》的交流。廖教研员结合柳江县教育的情况, 把《数学分层测试卡》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带领教师“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 将项目理念推广到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的心中, 在促进实验深入开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实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中学教师罗海亮以《幸福的课堂, 闪光的青春》交流了他参加项目实验的心路历程, 从实验最初的迷茫到逐渐熟悉再到现在的离不开, 这一转变历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也促进了自身的不断提高。河北省邢台市大屯明德小学校长赫军玲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代表介绍了他认识卡、理解卡和收获卡的三个阶段, 还特别介绍了《数学分层测试卡》给农村小学教师教学理念带来的变化。北京市门头沟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李培作了《数学分层测试卡, 你我成长的舞台》的交流, 介绍了自己在项目组搭建的平台上, 通过学习、外出指导, 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转变过程。

实验代表发言过程中, 《中国教师》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林静博士从区域推动、教研引领、校长带动以及实验教师的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

之后, 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原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文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大会发言进行了点评。

吴正宪主任首先表达了能和教师们一起走过这20年的喜悦之情。她指出, 《数学分层测试卡》是通过一个有形的载体, 让我们去关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让我们的爱能够更加地关注弱势群体。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回顾了2011年参与东罗园小学课题活动留给自己的印象:一个打工子弟子女占80%左右的普通小学, 通过参加课题活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体面貌, 让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接下来, 他谈了自己的两点感受:一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一定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本测试卡, 但其中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课程观都体现了对教育哲学的思考。二是教育的行为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文喆院长的点评指出, 一个好的教育成果能够坚持这么多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关注差异、分层评价、共促发展”作为项目20年的总结非常恰当。第一, 关注差异。他指出, 其实每位教师都关注差异, 如我们平时讲的好学生和差学生, 但这里的差异和我们讲的差异是有区别的, 即《数学分层测试卡》转化了一个思路, 它告诉我们学生其实是存在不同水平的成功, 不同方向的成功。学生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是其自身的成功也是教师的成功, 可以让师生不断地看到和体验成功, 从而达到师生共赢。分层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层, 分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功, 帮助学生在其已有的基础上走向新的成功, 扩大学生成功的领域和范围。第二, 共同发展。《数学分层测试卡》促进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实际上, 这本身也在发展着《数学分层测试卡》, 这使它从简单的一套题变成了一个促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理念、方法也在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首先对《数学分层测试卡》20年的成功实验表示祝贺, 对以梁威教授为领导的团队取得的成就, 对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接着他从价值、感受和分享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首先, 是价值, 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这个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二是项目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特别是教师制度性的发展。通过项目很多教师成为校长、当上了教研员, 从而让更多的教师获得发展。其次, 是感受:一是基础教育研究一定要深入基础教育研究的现场, 去研究, 去行动。二是把教育资源和行政资源整合起来, 行政资源为项目的推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三是项目要解决实际问题。四是一个项目这么多年的坚持需要一个团队, 所以做基础教育研究仅仅靠大学教师是做不出来的, 一定是有多方的配合。最后是分享, 朱教授分享了从差异教育走向差异学习的想法, 指出《数学分层测试卡》在本质上就是对学生差异学习的设计。

最后, 梁威教授进行总结。梁教授首先对各位领导多年的支持和指导, 对多年共同战斗的同事表达感谢。她说《数学分层测试卡》就像吸铁石一样, 把一些有共同追求、志同道合的教师吸引在一起。多年的实验证明, 《数学分层测试卡》就是载体, 通过这个载体希望教师把“关注差异, 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理念落实在数学教学中。多年的实验也证明, 《数学分层测试卡》已经从有形到无形, 从群体到个体干预, 从文本到多媒体, 从数学教学渗透到其他学科以及班主任工作和其他教育教学中。《数学分层测试卡》也让很多人养成了用“放大镜”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习惯, 特别是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此外, 她还为每一个与会教师准备了一个带有放大镜功能的尺子, 希望他们能提醒自己用这个“放大镜”去看待学生, 从而在工作中不断收获幸福。

分层测试 篇8

关键词:高职,软件测试,分层教学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才二十多年, 在教学方面大多是沿用普通本科教育的实践经验, 着重理论讲解, 删减部分知识难点来完成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着重应用技能培养的特点。

《软件测试》课程有着工程学科的特点, 一方面强调理论研究, 另一方面又强调实践运用。而高职学生大多没有工程实践经验, 同时理论基础较薄弱, 对于偏重理论研究的学习大多都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兴趣下降,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目前, 已经有了项目教学、案例驱动等一些适应高职教学的教法, 并且这些教学方法已经应用到了高职软件测试课程中。笔者提出了另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 并且对该方法在软件测试课程中的实践运用做了探讨。

分层教学的理论探讨

(一) 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 概括的说法就是:首先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然后教师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最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分层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以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了人的认知潜能的存在, 并且认为通过教学引导可以完成从现在水平到潜在水平的转化。而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将认知目标分为六大类, 定性了完成教学可达到的教学目标。

这些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论断, 并没有给分层教学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模式。在实践中, 多数的分层教学往往采用如下的操作模式。

(二) 操作模式

这套操作模式将整个教学活动按照四个方面分层, 即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和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对象分层就是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 并根据其特长、心理素质、心理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察分析, 进而分层。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学生按照入学成绩或后续考试成绩进行分班或者在同一班里分组。

教学目标分层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进行分类指导, 使学生达到相应层次的要求。通常教学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基层目标是最基本的要求, 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目标;高层目标面向中、优层次的学生, 立足挖掘这个层次学生的潜能。

教学过程分层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基本层次的学生重在开发非智力因素, 在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外,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中、优层次的学生要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在夯实基础之上向纵深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针对不同目标层次的学生, 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般通过分层授课、分层练习以及分层辅导来完成。

教学评价分层可以说是前三个方面分层的技术支撑。如果前面分了层而最终采用单一评价方式, 那么评价标准无论是面向基层学生还是中、优层的学生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比较好的方案是采用动态或者弹性的分层评价方式, 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到应有的发挥, 中、优层的学生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层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增强自信心。这样, 既利于调控教学, 又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实践

在《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前文所述的操作模式的实现做了更进一步的改进。

首先, 教学对象分层没有采用分班的方式, 而是应用隐性的方式, 高职的学生由于没有考上普通高校, 心里普遍存在一定的挫败感和自卑感, 如果显性分班处理不当会加重基层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特点, 笔者先根据《软件测试》的先修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和《软件工程》) 各学生成绩来进行隐性分层, 然后在实验课上让学生依据自愿的原则分组, 从实践效果来看, 通常基层和中、优层的学生会自由组合在不同的组里, 最后由教师做局部调整, 这样就降低了教师人为硬性划分所带来的弊端。

其次, 根据《软件测试》课程工程学科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层, 着重于测试核心概念的理解、基本测试技术的掌握、常用测试工具的操作。第二层是提高层, 在掌握第一层次的前提下, 加强综合测试技术在模拟项目中的运用, 注重测试计划与文档的书写以及测试管理技术的内容。最后一层是拓展层, 面向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 介绍软件测试最新的技术与发展方向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基本技术向纵深方向思考。

再次, 教学过程分层方案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败, 是分层教学最为关键的步骤。笔者通过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和分层辅导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分层授课首先要将目标分层的三个层次具体化, 即明确三个层次中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软件测试》课程开设时间不长, 各个高校的《软件测试教学大纲》的内容不尽相同, 为此, 笔者一方面参考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兄弟院校大纲, 另一方面从专业的招聘网站获取实际招聘测试人员的具体专业技能要求, 综合两个方面来制定各层次的具体内容以及授课深度。为了便于各层次的归纳, 作者参考专业测试网站的分类将《软件测试》课程分成五个部分, 如表1所示。

分层练习不仅仅是指课后作业练习, 更主要是指实验课程的练习。对于实验课程的设计原则是要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具体项目的实践操作。笔者选取的项目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图书管理系统, 这类MIS系统业务逻辑简单, 学生很容易理解, 方便各项测试技术的运用。同时, 测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个小组分别处理不同的模块, 目的是防止有的学生不做实验而照抄别人实验结果。分配任务时, 笔者只将总体任务分派给各个小组长, 由小组长对各自组员分工。这样, 既锻炼了小组长项目管理的能力, 又简化了教师对各个学生任务分层。

课后作业练习题目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 不能局限于只有正确标准答案的题目, 还要设置一定引申内容题目和开放性无标准解答题目。比如, 在介绍了静态和动态测试的概念后, 笔者就针对这两个概念设置一道题目:“为什么运行了Logiscope软件进行测试还称为静态测试?”许多学生在讨论后明确给出答案:动态测试的“动”是指被测软件运行, 而不是测试工具软件运行。这样, 大大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另如“如果要求测试一座电梯产品, 该如何测试?”这样的开放性题目, 有学生回答出了“依据产品说明书来测试”这种关注静态文档测试的答案, 充分说明分层教学设计极大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分层辅导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对于基层的学生通常是直接给出答案和详细过程, 让他们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模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对于中、优层的学生则不急于告诉结果, 一般是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行之有效。

最后, 教学评价分层弹性方案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与《软件测试》课程特点, 不能将评价方式仅仅局限于最终的理论考试, 而是要将实际的操作实验部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将平时成绩、实验操作、理论考试三个方面按照相应的比例来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笔者所在学院是按照3∶3∶4比例执行的。

同时, 教学评价分层应该与教学目标分层相对应, 如前所述,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在实验操作和理论考试中设置的各个比例分别为8∶1∶1。对于平时成绩的评价则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着重点, 基本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出勤率、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而中、优层次的学生还包括课堂讨论、回答提问等方面。

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

笔者在2009学年讲授《软件测试》课程, 因为网络专业本科课程是由合作方院校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课程考核主要依据理论考试, 因而客观上无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而高职学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

通过期末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教过程可以看到采用分层教学和不采用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在评教指标中有一项学生能力素质提高项最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同, 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 运用分层教学的确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 将分层教学法运用于《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 为高职专业课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在教学中能否运用成功,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授课教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熟悉程度, 仅仅按部就班套用操作模式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2) :43-44.

[2]罗小玲.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操作[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9) :106-1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分层测试】相关文章:

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技术工艺研究11-27

分层评价04-07

分层学习05-03

培训分层05-13

项目分层05-13

分层分类范文05-16

分层递进教学04-15

分层教学教案05-03

分层教学策略05-10

分层教学小结05-11

上一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下一篇:黄斑囊样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