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层教学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阅读分层教学范文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有其必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加强分层教学法应用的建议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2-02

所谓的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恰当分层

1.1教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八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阅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准确把握班内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育教学规律。在授课之前,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定程度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的不同题型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1.2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恰当分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不相同的。将语文阅读能力强、阅读面宽、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到A层,针对这类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训练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策略,以最快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一般,阅读理解力一般,阅读面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将他们分到B层,针对这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推荐他们阅读课外书,让他们可以在课内外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阅读能力较差,基本上不怎么阅读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分到C层,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喜欢上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还要努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

2.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方面提升阅读能力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不得不说,在八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较为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这样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进行深入阅读,同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出示阅读问题,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辨析。

(2)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容易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如果单凭教师的口述学生是不容易达到高效学习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摒弃学生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尽快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积极形成语文阅读思维,能够熟练地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在课堂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重点难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起来有目标,并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目标。

3.恰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

(1)教师恰当进行合作小组教学,可以分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八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每一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认知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能够深刻地认知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迅速达到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但是有些学生可能读了几遍,也不容易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学生单打独斗式的阅读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起来就会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将学生根据阅读能力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一个阅读小组中,都要有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有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每一个阅读小组以4~6人为宜。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合作阅读学习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教师要教会学生有效合作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阅读学习中来。如在课外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在正确理解阅读题目的情况下追求阅读的速度,在学生进行完阅读思考之后,要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安排学生既要进行组内交流,又要进行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阅读的材料,在组合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阅读兴趣。

(2)教师把握住由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紧扣课内阅读教学,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应题材广泛,包括各类主题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等。教师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进行考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考试阅读的解题方法。八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已经较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习惯以及重点阅读范围进行重点提醒,让学生拓展课外阅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不但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并且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逐渐地得到了推广应用,是在新时期中对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因此,我们应该要积极推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中学语文.2013(30).

[2]米玛卓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9).

第二篇:分层探奇激趣阅读

我个人认为,阅读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首要途径。它不单单加大了读者的字词量,还加快了阅读速度,加深了理解文意的能力,强化了对文作的鉴赏能力,自然将逸于作文,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如何做人。鉴于学生阅读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我试着将阅读与积累、阅读与理解、阅读与鉴赏、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做人结合起来,尽量做到分层探奇,来激发阅读兴趣,以期达到较如意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

一、 探文意。就文章题目,猜读文章构思。如《药》,什么背景?啥药?救了谁?

结果如何?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再读文章,与原作比较优劣。

二、 积字词。读划结合,标出常见字词,精彩语句。意在指导字词句的积累,提高

学生语言基础能力。

三、 品难句。勾画出表意含蓄或难解之句的句子,结合全文深入解读。意在提高学

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四、 赏方法。从文章结构布局,语言表现手法等值得学习的方面加以赏析,以提高

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 仿作文。仿写、续写、改写或同题异体作文。仿中有变,变中革新,激发作文。

六、 学做人。读后感悟,悟中求实,涵养品德,打造自身。

第三篇:分层教学感想

我认为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分层教学把基础好,学习成绩好的分在B班,基础不好的分在A班。B班有60人,A班有30多人。

分层教学有利也有弊,从客观角度来说: 分层次教学的优点有:

第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第三,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也有不好的地方:乱了学生的心,对学生造成双从打击,以成绩分班,分在重点班的学生当然是喜出望外,容易自高自大,再有甚者,平时在普通班成绩靠前,现在进了重点班,成了垫底,压力会很大的,可能跟不上教学;分在普通班的学生意味着就不行了,甚至读大学都无望了,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情绪低落,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会“破罐子破摔”。

因为我在B班,所以也不至于破罐子破摔。B班的人有点多,造成每到下午学生都会想睡觉,当然如果注意力集中也不会如此,B班的学习氛围很好,在学习上可以互帮、互助、互相激励、互相挑战。

第四篇:分层教学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受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都各不相同。在班级授课制中,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搞“一刀切”,那就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美国学者卡罗尔曾经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在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这些理论出发,只要我们能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效,下面就分层教学谈几点看法。

1. 分层目标传统教学,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只要遵照课程标准,从教材出发,考虑一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差异就可以了,而同一阶段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差异却被忽略了。分层教学制定教学目标,要使层次不同的学生掌握适合她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在一堂课中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制定:高层目标、中层目标、一般目标,突出了学习的层次性。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对学困生要保“底”,对上等生不封“顶”。在学生选择目标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尽可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 分层备课教师在课堂分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分层备课。教师既要把握好“教材”,又要把握好每一个学生,要对本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进行引导,教师在备课中要有精心的准备。在备课时,教师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水平,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还要考虑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兴趣。 3. 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时段,教师可组织中等以上的学生讨论较高层次的问题,让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书面练习;或者中等以上的学生搞小测试,对学困生做讲解。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达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一般低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低起步,拉着走,多鼓励”的方法;中等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法;上等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促能力”的方法。在一堂课上,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分层次。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间的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分层评价在评价学生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评价。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不同层次的训练中形成能力。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例如在作文评价方面,对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批评、责备,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教给方法,发现优点,给以鼓励。如评语:“某某语句写得非常优美”;“这次作文比上一次进步多了”。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注意层次差别,要用婉转的语气指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总的来说对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

5. 分层练习练习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题的难易程度整齐划一,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题难度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题简单容易挫伤上等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他们的兴趣。因此,可将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即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作业、综合作业、提高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至少选做一组。对学困生做错了题,可暂不打分,待他们真正弄懂订正后,再给他们打分,这样让学困生从日益增长的分数上感受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不断的提高,可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使用分层教学,要注意在“分层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练习”等环节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中上等生有更高的学习目标,使学困生产生希望,建立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在无形中得到优化,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第五篇:所谓分层教学

教研活动材料——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国外也有一些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分层教学正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一、分层教学的目标 1.发展优等生:

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

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1.备课。

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2.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对优生以鼓励创新为主;对中等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对后进生以增强信心为主。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业。

学生作业分必做、选做两类。必做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较基础的题。选做作业主要指拔尖提高题,根据优等生和中等生学习水平设计,要求优等生必做,并要求一题多解。鼓励中等生都能去做,并要求他们比一比谁做的多,谁做的好。对后进生一般只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

4.评价:在作业批改,学期总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后进生主要是表扬,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5.辅导

对优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重思维的培养。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对中等生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学困生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的题型的解决上,以打好基础为目标。在辅导形式上,除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

三、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特别是做到不排挤、歧视后进生。

2.标准性原则 在分层教学中,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绝不是要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最终还必须保证后进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发展性原则

分层是因材施教的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学生的分层标准,使每个学生随时处于一个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俗话说:只有懂得分层饲养的养鸡场场主,才是优秀的养鸡场主。同样的道理,只有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才会是优秀的教师。因为学生学习也像鸡仔争夺食物一样,水平高低各异,能力迥然有别。鉴于此,我也大胆地在学生中实施分层教学,具体计划如下:

1.答问分层次。提问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方式有三:①简单问题由低层到高层。这种方式可以唤起低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回答的对,自己受到鼓舞,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更大激发;回答得不全面或不对,还有其它同学补充、纠正。②有难度的问题先高层后低层。高层次学生示范性回答,中低层次的学生尝试回答。③有争议的问题各抒己见。

2.评价分层次。

老师的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批改作文、考试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地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应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

3.训练分层次。 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低层次学生侧重巩固基础,中层次学生适当注重提高能力,高层次学生注重发展较高的综合素质。

4.指导和辅导分层次。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和辅导。要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适时调整分层。

学生始终在变化发展,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分层以保证各个层次学生都拥有不绝的竞争力和不灭的进取心。“层次”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一般每学期调整一次。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多元教学目标”体系。这不同于“抓中间、带两头”的思想,也不同于“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思想。而是时时处处在全教学过程要始终建立面向全体,关照个体的教学思想。

所谓“分层”,就是在承认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智力结构、情商、智商、学科成绩等综合标准测量,对学生大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针对性教育。因此,“分层教学”就是学校以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前提,教师有区别地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授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初探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下面谈谈我对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谓之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

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

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学生“消化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C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

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亲子互动类作业,许多孩子不一定能在家庭内完成,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在班集体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和家长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忙于做生意加之受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对孩子讲的情况给予正确判断,在交流时让这些孩子先说说,集体帮他完善。和家长谈得较成功的也让他说一说,这样两头的学生同时都得到的提高。

再如查阅资料的作业,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都能借助外在的力量解决。而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类似的作业不能完成,如果老师在这方面过份要求,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在思想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作业中把类似的作业设计为选做提,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了解要查阅的知识,及时进行资料交流,弥补部分学生的不足。体现分层作业,分层对待,灵活对待。

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尽可能开小灶给他们,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分层评价完成情况

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但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几个小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完成的很好的练习,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了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避免混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原本属于C类的学生可能通过努力达到B类的水平,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分层作业,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去深入研究学生,研究作业,为每一个孩子送上适合他们“口味”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精美“礼物”

上一篇:延安之行有感范文下一篇:有多少棵小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