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层

2024-05-13

项目分层(精选九篇)

项目分层 篇1

产品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平衡计分卡等评价方法可以应用[1,2,3]。本文使用层次分析的理念, 提出产品开发项目的关键评价指标, 因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 项目的评价指标会有差异, 在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项目结束3个阶段, 项目评价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 项目分层评价结构提出的背景

项目评价按项目生命周期分为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项目后评价3个过程。项目前评价作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中评价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状态与目标值偏差, 并加以改进、控制;项目后评价检查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成, 项目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 找出成败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为新项目决策、完善提出建议, 项目后评价主要做项目完成评价和影响评价[4]。

常州南车汽车零部件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 长期生产铸铁汽车零部件产品, 公司的新产品开发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公司对项目完成的定义, 经历了3次变更:首次是产品样件送样通过, 标志完成;二次是产品生产过程得到客户方的PPAP (生产件批准认可程序) 认可, 标志项目完成;第三次是产品在公司内部获得生产批量化条件认可, 作为开发过程完成的标志。公司前面2次项目完成的评价都是使用外部的评价结果, 没有考虑企业内部的要求, 对项目实施效果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机制, 因此公司从满足内部批量作业要求出发, 设计项目评价体系。

项目结束获得批量生产作业批准, 是需要内部有一个稳定的生产过程支持的, 需要为批量生产作业设定一道门槛, 即进行项目中评价, 满足条件的入门, 项目结束进入作业阶段, 进行项目后评价;不满足条件的继续在门外改进, 达到公司和项目设定的目标要求, 项目才可以结束, 产品生产才可以进入日常的作业并进行项目后评价。公司从项目中评价和项目后评价2个层次设计项目评价体系, 项目中评价寻找对比目标的偏差, 项目后评价对产品的成本等目标完成以及影响做评价。

2 项目的分层评价结构设计

2.1 项目评价指标的三层次分解结构

本文设计的项目评价结构回归项目管理的原点, 从层次分析法出发, 把握产品开发项目的主要因素, 围绕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三基本要素展开, 把项目评价指标分解成目标指标、方法指标、定量指标3个层次。

第一层的目标指标3个:时间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 这3个指标既是项目的目标, 又是项目结束进入批量作业的评价指标。对第一级的目标指标进行分解后, 形成5个第二层的方向指标:项目进度、生产效率、生产投入、生产质量、产品质量。其中生产效率指标影响项目的周期和成本, 因此和时间控制、成本控制指标都相关;而生产质量指标会影响项目的成本和项目的质量, 因此和成本控制、质量控制指标都相关。分析影响第二层方向指标的要素, 分解出20个三级定量指标, 分别是:试制周期、试制次数、模具数量、夹具数量、工艺出品率、操作节拍、设备节拍、设备型号、设备数量、冷铁数量、冒口数量、刀具数量/型号、检具数量、人员数量、每模重量 (10模平均值) 、工艺成品率、综合成品率、PPM值、过程能力、一次通过率 (试制) 。一、二、三层次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见图1。

2.2 定量指标的权重计算及关键指标的选取

公司对项目的目标指标权重是按照3:3:4比例执行的, 把项目目标指标往下在方向指标及定量指标中平均分配, 得出如表1的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选取表1中权重不小于0.1的项, 得出项目的关键定量指标是工艺成品率、设备节拍、过程能力、综合成品率4个指标, 这4个关键定量指标从质量和生产能力上评价项目批量生产作业的稳定性。

第三层次的20个定量指标有工艺设计指标, 也有过程控制指标, 既体现结果又体现过程, 按照指标属性把所有定量指标分成工艺属性、过程属性、综合属性3类, 形成表1的3种属性分类, 还可以看出新产品的工艺设计在评价产品开发项目中占很大权重, 项目工艺策划设计的成熟度对项目后评价的影响很大。

3 项目分层评价结构的应用

3.1 评价方法

项目分层评价的中评价和后评价分别是在产品批量试生产验证和项目结束两个时间点上做评价, 基于两个目的:一是评价项目是否已经具备进行批量生产作业的条件;二是项目的总评价即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目标达成取得的总体效益, 并分析该项目的指导意义。

项目中评价主要使用4个关键指标进行评价:工艺成品率、设备节拍、过程能力、综合成品率。产品批量试生产验证基于在生产工艺定型后, 连续批量试生产3次, 每次生产3批及以上的条件, 按批次进行生产过程的数据统计, 其评价标准如下:工艺成品率要满足每次都大于质量目标值, 综合成品率要满足平均值大于质量目标值, 短期过程能力不小于1.67, 设备节拍不大于项目设计的设备节拍。

项目后评价对项目目标完成情况采用对比目标法, 4个关键指标要不低于目标值, 其次所有目标采用差异率法评价, 评价差异率在±5%之内的项目可接受, 否则需要项目组改善。差异率分析是对比项目立项时的评审数据与具备批量生产作业条件的数据, 差异率计算公式为

采用差异率评价时, 部分指标需要经过换算后计算差异率:试制周期、试制次数合并项目总试制周期后计算差异率;模具数量、夹具数量、设备型号、设备数量、冷铁数量、冒口数量、刀具数量/型号、检具数量、人员数量等9个指标在计算时折算为经济值进行评价, 以冷铁差异率为例, 若评审时使用2个冷铁, 1个0.7元, 1个0.9元, 在实际中使用3个冷铁, 1个0.7元, 2个0.5元, 则冷铁差异率为 (1.7-1.6) ÷1.6×100%=6.25%。

项目后评价的影响评价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主要是工艺策划设计上提出改进措施, 为产品的持续批量作业发挥潜力, 为类似产品开发项目提供经验输入。

3.2 项目分层评价的应用案例

表2是某一个产品开发评价报告,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历项目中评价及项目后评价两层评价, 先对项目的4项关键指标进行评价, 满足评价标准, 其次对剩余定量指标做差异率分析, 得出冷铁及产品重量超出标准。分析原因冷铁超标是由于工艺成品率改进时更改工艺, 重量超标是实际加强筋比3D模型上加强筋粗导致, 这两项都引起产品成本的增加, 影响项目的实际效益。从项目技术影响分析, 冷铁结构的改变提高了产品工艺成品率, 作为以后类似新产品开发的项目前评价经验数据。

4 结语

项目分层评价的应用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做出了双向评价。项目中评价指标的设定, 为产品从开发过程进入批量生产作业设定了一个评价标准, 从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上衡量能够保证批量生产作业的稳定性。项目后评价对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做出量化分析, 把项目管理从定性层落实到定量层, 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 提升项目管理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衍芳, 汤文成, 慕亮.面向产品开发的项目评价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 :55-60.

[2]骆正山, 王小完.产品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 :386-389.

[3]杨颖, 杨善林, 余本功, 等.基于BSC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10) :68-72.

分层教学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篇2

随着我国高校近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独立学院在高校队伍中是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为公立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分级教学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制采取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力图让学生“齐步走”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它让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英语,老师针对同一水平的学生安排相应适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处在不同英语水平层次上的学生都能提高英语水平,并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实践意义

尽管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分级教学法虽然还没有在所有高校全面展开,但从我校实施的情况来看,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贯彻因材施教原则。1.分级教学开辟了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英语分级教学正视学习者的差别,并把它作为可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别策略,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发展着想,为每个学生学习上的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个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专业班级授课制的旧框架,真正地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学习中的情感需求,它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原始而纯朴的功能。2.分级教学促进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分级教学在独立院校是新生事物,我们在教学管理上无路可循,但也不能因循守旧。为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求,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以及网络支持式教学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分级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的兴趣。分级教学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有了成功的感觉,也就产生了较浓的兴趣,有了较浓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上的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2)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分级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灵活掌握课堂授课内容及速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全局出发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授课内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更能节省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学效率。

3)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级教学中,学生起点和终点水平比较明确,教学是在规定级别中进行的,所以成绩评定比较合理,在同一级别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对教学质量有比较性的鉴别,增强了竞争的意识和气氛,也有利于形成了一种自觉学习英语的氛围。4.分级教学推动了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

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针对每一级别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更好地提高自己,因此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如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做人等。让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是传授方法、训练思维、开启智慧。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及所在单位所能提供的经费保障。

一、课题实施条件

随着我国高校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班级过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各校应按照学生的交际英语水平组织教学,实行分级教学”。因此,许多高校都进行了分级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独立院校,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既“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因此,其英语教学也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但由于独立院校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优越,依赖性强,自主性差。同时,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学生偏科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级,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校对多所实施分级教学的大学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在学习中得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始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二、教学设备

为确保分级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提供了两个语音室及三个多媒体实验室,同时花费了资金十余万购买了雅信达英语软件学习的平台并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了外籍教师但任学生的口语教学工作。

三、教师资源

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外语教研室共有英语教师20多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5名;硕士以上学历6人。教师资源丰富,并根据分级教学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分级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课题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

一、具体改革的内容和目标

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入学基础,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意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动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促进英语教学的整体优化,大面积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我们必须构建合理的、完善的、适合我校发展的分级教学模式。我校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一)教学方面

1.科学的分级,设定教学目标 2.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二)管理方面 1.分级教学的系统保障 2.分级教学的班级管理 3.分级教学的课后保障

(三)考核方面 1.完善考核制度 2.升降级滚动制度 3.题库的建设

二、拟解决的问题

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层次因人制宜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分级教学虽然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英语分级教学还只是在我院处于试行阶段,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管理问题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打乱了系、专业及班级的原有模式,不可避免地给教学管理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排课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由于分级编班,一个英语教学班中可能会出现几个不同专业班的学生,这样就使相关院系对学生管理变得分散化,且责任不明。同时由于实行滚动机制,班级成员可能定期都会发生变化,这也加大了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及学籍管理的难度。另外,分级教学给学生的考勤、考试安排和成绩登记工作也提出了难题。让部分学生有机可乘,无故缺席,影响教学效果。分级教学过程中的的考试安排、阅卷、成绩录入增加了教师、教务员的工作量,也容易出现差错和疏漏。由此而见,要想保证英语分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改进教学管理。2.考核标准及滚动调整问题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在我校因为精品班与普通班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期末考试采用的是不同难度的试卷。但精品班学生认为普通班的试题太简单,容易得高分;普通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在考试中学到的东西不及高级班,觉得不公平。而且我们缺乏一个合理的分级教学班级成绩的换算标准,这使得在奖学金等评定或其他评优方面以及滚动调整方面都欠缺公平性。怎样才能更合理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亦需仔细思考。3.对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

项目分层 篇3

关键词 SolidWorks 项目教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这些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家庭的认可,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体现在招生上。即使对于个别相对热门的专业,学校出于均衡的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生源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较冷门的专业,生源差异就更大了,导致生源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的文化基础、自我认知、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层次差异的实际,一概地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一味地作同等要求,一律地以分数定论,显然不符合学生能力发展多层次性的需求。①

与大学教育不同,职业院校更侧重实践环节的教学,课程设置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比例较高。SolidWorks作为一门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笔者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从教的老师,实施过程之中发现:学生之间存在客观差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每一个项目的教学目标是有困难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差异结合分层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个体最终都能有所掌握和提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1 动态分层建组

1.1 明确分层

根据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可以把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为良好层,该层学生基础知识较好,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较强;B层为一般层,该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全面,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能理解教师讲授内容,实践操作能力较A层学生稍差;C层为欠缺层,该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对课程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不认真,学习能力较差,实践能力较差。②这种分层与项目教学内容的分层相对应,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公开,也不强调等次之分,以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并挖掘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1.2 动态建组

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之间的差异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尊重、引导并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掌握基本的过程和方法,并在情感认知、专业素养、价值观上逐步得到培养。因此学生分层虽然明确,但只是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建组并不能固定,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每一个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更多地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结合每一个项目内容的分层,自行选择在哪一个组。并且在学生中大力提倡互助协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协作意识以及进入高一级层级的意愿。

2 项目内容分层

对应于不同层级的学生,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都要设定相应的分层。A层级的学生,主要侧重于设计技能的灵活应用及自主设计,拓展创新思维;B层级的学生主要侧重于掌握较为复杂的设计技能和方法,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C层级的学生更偏重于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应用,能掌握较为简单的零件的设计。因此把每一个项目也分成三层: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分别对应于C层级、B层级和A层级。由于每一个项目难易程度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自行选择对应的项目在哪一组。比如在曲面设计(足球)这一个项目中,C组同学可以采用单个零件的方法设计普通足球(由12 个正五边形和 20 个正六边形组成),B组同学可以采用装配的方式来进行设计,A组同学可以考虑设计形状更为复杂的“团队之星”(异形拼块)。

3 项目教学分层

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要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于每个项目都有分层,在教学中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基础内容讲详细,提高内容讲重点,拓展内容发讲义”。

SolidWorks教学中,每一个项目就是完成某一项设计,学习对应的操作命令和编辑方法。对于C层级的学生,主要需掌握基础内容和基础技能,在讲解的过程中,尽量分步骤进行,把每一个命令的功能都讲透。B层级的学生掌握技能较快,对于提高部分的内容只需要把重点的技能和功能实现方式讲清楚。而对于A层级的学生,他们更愿意自主学习,因此通过多媒体软件下发电子讲义,让他们充分发挥创新思维。

同时,在实施指导的时候也进行部分分层。SolidWorks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每一堂课上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对所有有需要的学生的有效指导。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发挥同学间的互助精神:教师重点指导A层级的学生,然后A层级学生再去指导B层级和C层级。当然老师并不厚此薄彼,对于所有提出问题的学生都尽量做到积极指导。这样一方面课堂气氛很热烈,有问题的学生基本都能尽快得到帮助;另一方面每一个参与指导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被调动,也加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协作精神;还能触动部分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积极加入到高一级的层级中来。

4 项目考核分层

分层教学体现在考核上,也应该是发展的、动态的。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考核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考核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③

笔者在实施项目考核时,对于每一个项目,达到基本要求即C层级,计80分;达到提高要求即B层级,计100分;达到拓展要求即A层级,计120分。并对在课堂积极参与指导的同学进行5或10分的加分奖励。最后期末总评的时候结合各项目的考核和总体应用能力的提高进行综合,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掌握状况。

5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分层教学是一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正视学生的差异,教师因材施教,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合适的引导,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教育的多元化要求。

注释

① 刘志远,李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分层教学.韶关学院学报,2008.6.

② 裴桂玲,亓燕.高职PLC项目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2.

项目分层 篇4

篮球运动因其对抗性强、比赛激烈而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并在对大学生的体育参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篮球项目在公共体育项目中成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 与其他各类体育项目相比, 在公共体育项目课中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相对较多。然而, 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及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使得篮球项目中的大学生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使项目课中同一个教学班内篮球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就有必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以避免因教学方法单一或针对性不强使学生吃不饱或者吃不了而降低参加这项运动的积极性。篮球项目课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目的。

二、公共体育篮球项目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过程

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篮球运动技术基础水平差异、个体学习能力差异、个体性格差异等, 克服教学中的“一刀切”, 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异步教学, 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 使教学成为教师的指导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高效统一的过程。对公共体育项目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 主要采用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 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对比分层教学法的效果, 分析分层教学法的优点, 从而为更好地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分层教学法, 提高篮球项目课的教学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研究对象来自于我校2010级、2011级公共体育课的6个班的学生, 共240人, 每周每班上一次体育课。为了掌握学生篮球知识、篮球技能的基础状况, 在开课前对学生的篮球知识、篮球技能基础进行调查, 即学期开始的摸底测试。根据调查结果, 将学生分为四种类型。篮球项目课教学班中各类型篮球知识、篮球技能基础状况的学生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方法是将我校公共体育课篮球项目6个班的240名学生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重新调整分班, 按照开课前进行调查掌握的学生篮球知识、篮球技能的基础状况, 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班进行分班教学, 对照组三个班不同基础的学生统一进行教学。学期末进行考核和二次调查, 并将考核和调查结果与学期开始的摸底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是:专项授课前后对240名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专项技能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一次测试。然后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公共体育篮球项目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分析

在进行实验教学前, 即在采用分层教学法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专项技能方面测试的结果,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专项技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没有什么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方面测试的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分层次进行教学, 用篮球的知识性, 趣味性、娱乐性引导学生, 提高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欲望。通过学期末的测试结果反映出,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通过篮球项目课的学习, 在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专项技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 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专项篮球技能方面与对照组在篮球技能方面出现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 分层次进行教学的效果明显, 尤其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效果最为显著。分层后, 在同一个教学班中的学生身体素质, 技能水平基本接近。同时, 教师便于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无论是内容、教法、运动负荷等方面均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大大增强了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兴趣, 增强信心, 克服自卑感, 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等, 从而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增强。

四、公共体育篮球项目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教学表明, 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效果明显。但同时, 我们对公共体育篮球项目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 得到了一些新的启示。即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制订相应教学目标的客观依据, 所订目标应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能达到的最高目标。教材是制订教学目标的蓝本, 教材本身就有不同层次的具体内容。例如篮球项目课的教材就有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之分,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这些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 教学过程中各有侧重。这些都为我们制订目标时划分层次提供了依据。对学生划定层次时首先做了思想动员工作, 使学生真正认识分层进行教学的目的, 了解分层教学的方法, 懂得如何配合教师进行学习, 教师再根据全班情况, 做适当调整。

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科学认识差异, 实行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实践中, 具体实施过程要统筹安排, 及时调节。分层次教学由于涉及几个层次的教学, 因此教师必须统筹安排。同时教师制订的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往往会出现不切实际的情况, 教师必须经常注意计划实施中的反馈信息, 及时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各层次学生对照安排进行自学, 老师按照计划, 分课时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类辅导教学。分层次的讲与练, 往往是交叉安排, 循环进行的。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的教学应有所差异, 比如对低层次学生的讲解要“少吃多餐”讲讲练练, 这就要求教师对每课各层次的讲练内容及交叉序列作科学周密的安排。同时, 精讲精练, 辅导为主。因为讲与练都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讲与练都宜精。教师可以凭借经验, 联系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尽量让学生篮球技术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对于课内练习的内容教师应精心策划,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适时进行反馈矫正。

五、结论与建议

在公共体育篮球项目课中, 以教学大纲为标准, 进行层次分组教学其效果好于传统教学法, 教学效果显著。分层次进行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全面的、系统的持续性教学工作, 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运动中所获得的技能, 即运动技能本质上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 必须经过反复、成千上万的练习, 掌握篮球技术也是如此。同时,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很重要的, 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在对抗性比赛中, 技术动作很容易变型, 不可能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因此平时训练中要以多鼓励、多疏导的方法来培养。多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技术上的错误, 培养他们冷静、沉着、坚定、自信的心理素质, 通过一般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训练促进一般训练的效果。这既有利于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 也有利于提高今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伟.运用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J].中国民族教育, 2008 (6) [1]陈伟.运用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J].中国民族教育, 2008 (6)

[2]宋燕.浅谈分层教学的依据与效果[J].黑龙江教育, 2012 (2) [2]宋燕.浅谈分层教学的依据与效果[J].黑龙江教育, 2012 (2)

[3]王华.关于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12 (1) [3]王华.关于分层教学中教学管理的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12 (1)

项目分层 篇5

关键词:项目化 分层式 教学改革 CAM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100-02

CAD/CAM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制造业中,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上的手工绘图、手工编程。《CAM应用软件》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职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CAD/CAM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掌握CAD/CAM软件自动编程的原则;熟悉MasterCAM软件的应用;能独立完成二维、三维零件及曲面等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造型和数控加工程序生成,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具备对零件进行自动加工能力的要求。

《CAM应用软件》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广,学生对它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自动编程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软件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CAM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寻找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并且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面临的课题。

《CAM应用软件》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中三大专业能力之一的CAD/CAM的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

1 新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教学法,能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淡化理论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化教学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层施教已不是给予的新话题,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教学无类”的育人原则,但是,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对高职高专教学来说却有着新的意义,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尤其是学生专业技能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由于学生成份的多元化,学习基础的层次不齐,整体差异加大,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近几年情况更加严重,在同一班内,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同一教学,同步向前,则收不到好的育人效果,学生难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两极分化严重,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加大,部分跟不上学生由此失去了学习兴趣,丧失学习自信心,而接受快的学生又存在一堂课吃不饱的现象,处于等待阶段,也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探索以项目引领分层教学模式,即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解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CAM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以项目引领分层教学模式,能有利于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扭转以封闭、灌输、单向和独舞为特质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开放、互动、双向和合作的《CAM应用软件》现代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为设计中心,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使优者更优,差者进步。输速度比手动输入的速度快得多,这就赢得了更多时间用于零件的加工,赢得比赛的几率就更大了。并且现代机械制造业企业普遍都是CAM软件自动生成程序进行加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加强自动编程的技能,因此我们对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

2.1 课程内容改革

在以前的教学中,按章节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但讲完指令,下达任务后,学生缺乏工作思路,更缺乏创新精神,只能按老师的方法和思路去做,离开老师就不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课程内容以项目进行了整合,整个课程内容分四个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又有多个任务完成教学目标,每个任务都是精心选取,满足学生的认知过程,任务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新任务都比上一个任务多3~4个新指令,让每一个爱钻研的学生都有自学的成就感,整体设计如表1所示。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既要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要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法将影响着学生的学法。以“如何教”与“如何学”为重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常用:项目教学法、分层式教学法、学生演示法、个别学生指导、讨论教学法等。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学习从项目分析、设计到加工、检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团队精神、需求分析与项目实施能力等,在“教法”上,采取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学法”上,突出学生为中心,激发大家学习的自信心;在实施案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每个环节具备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識点学生比较懂,哪些难懂,都应该有所了解。并且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创新。采用“分层式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普及“快乐教学法”。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快乐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图纸实物结合,学生一目了然,增进学习的激情。

2.3 课程考核改革

考核方式打破了以前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的成绩,但现在更注重学生的过程考核了,平时考核抓紧了,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督促作用,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能自己管理自己,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考核中,教师应注意过程的评价,并不是在最后才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评价,小组内部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以鼓励为主,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级性。

改革的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

通过这次课程教学改革,《CAM应用软件》课程内容进行的项目化设计是将指令融入到项目和任务中讲解,将“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学习中;教学以“项目实施过程”为主线,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进行教学实施,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课下自学的需要。通过在数控班实施,受到学生的喜欢,基本上每节课都是全员出勤,而且喜欢自己钻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总之,此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带动其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适当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分层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可选取生产中碰到的典型实例进行剖析的教学方法,既满足了学生职业岗位竞争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又较好调动了学生配合教师完成计划教学内容。对于操作技能的掌握,则以“项目教学法”最为有效。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与特征,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适度把握,与教学内容和条件有机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李超任.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17.

[3]李挥.项目课程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优质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7-09-12.

项目分层 篇6

1、研究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来, 各级各类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迅速发展起来。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 组织不同的考核和评价, 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而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显现出的差异性, 因此本文将从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入手, 着重研究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实行分层教学。

2、研究目的

希望能通过分层教学, 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不同基础的同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以逐步缩小差距, 达到整体优化。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 理论研究

美国语言学教授S.D.Krashen的“i+1”语言输入假说强调知识的产生源于先前获得的知识。不同学生由于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 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 教学是帮助学生从较低水平发展到更高水平的过程。分层教学就是要面向学生差异, 从实际出发, 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 分层教学以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为前提, 以有效提高学生现有水平为目标, 是一种客观性较强的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理念。

(2) 实证研究

国外分层教学在经历了失败和衰落后逐渐走向繁华和多样性, 并积累了大量可供参考和学习的经典案例。20世纪初, 美国最先对移民儿童采用分层教学。对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层。到了90年代, 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 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 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 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

2、国内研究现状

(1) 理论研究

分层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在我国教育界由来已久。两千年前我国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分层教学原则最早的理论依据;在2003年, 教育部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强调贯彻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原则。之后, 2007年9月教育部颁发修订和完善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国实施分层教学提供的必要的理论指导, 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最佳途径。

(2) 实证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如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1993年福州八中进行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 平行分班, 分层授课, 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 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 效果显著。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群体描述

本研究属验证性研究, 研究对象选取湖北师范学院国际学院2009级会计专业学生为对比组, 选取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为实验组, 实验时间为一年。该校国际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生源分布广泛, 除了大部分学生来自湖北省, 还有部分学生来自新疆, 河南, 安徽, 广东, 云南等省。虽然基本上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学习英语, 但学生英语基础存在很大差异, 从学生的高考成绩来看, 学生英语水平大致均等地处于三个区间内:即100分以上 (大约占总人数的20%) , 80-100分之间 (大约占总人数的60%) , 和80分以下 (大约占总人数的20%) 。而且他们在听, 说, 读, 写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方生源, 城乡差别也会影响英语水平。一般来讲, 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等交际能力较强, 而一些来自于相对偏远地区的学生基础知识牢固, 写作能力不错, 但口语听力相对差一些。

2、研究步骤

(1) 学生分层

对于10级学生, 其他课程仍按照原有的自然班级授课, 仅在英语课上根据前测, 即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为参照, 划分为三个新的英语授课班级实行分层教学。由于高考从试题的编制、考试的组织、试卷的评阅到成绩的统计等方面都比较科学严密, 所以将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作为编排班级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A级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在95分以上, 显示出较高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相对扎实的英语基础;B级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85-95分之间, 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C级学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在85分以下, 并且对英语毫无兴趣, 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学习的, 英语基础薄弱。并且在实行分层教学前向学生说明, 这种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过每个月的学习、测试, 如果发现A班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 还不如B班中的有些学生, 就把A班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班, 而将B班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班。同样, C班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 也可以调换到B班, B班成绩退步的学生也可以调换到C班。实验还会对不同层次上的班级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 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优质教育。而对于09级学生仍按照原有自然班上英语课。

但是, 按学生高考成绩重新编A, B, C班的分层方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会使绝大多数未被列入A班或未能进入理想层次的同学, 产生被歧视感, 觉得老师瞧不起他, 人为造成师生间的隔阂, 那些所谓“差生”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 形成不良的自我评价, 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使分层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 甚至会事与愿违。因此, 授课教师还要积极努力消除C班学生的思想负担和顾虑。

(2) 教学目标分层

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形式将教学目标分别设定成A、B、C班学生均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希望在实施分层教学后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能力能达到以下要求:A级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B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 英语基础知识更加牢固。C级学生能理解教学大纲中基础的内容, 掌握基本语法知识, 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3) 教学模式分层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A班主要采用交际教学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学生出国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 思索和归纳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教学实践活动应围绕语言材料, 通过大量的交际训练, 力求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课文时, 着重通过英语问答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是怎样叙述、描述、说明和论证文章的中心思想。当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后, 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用英语写出文章内容的提纲或摘要。涉及到一定情节和人物时, 还可组织学生模拟文章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会话和表演。并且课堂上教师尽量避免用汉语翻译, 引导学生养成用英语来解释、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B班的教学模式是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学生有一种语言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各种语言点如语法、词汇、句型进行讲解, 但内容要精, 词句用法、句型操练时间要短, 否则这类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另外还要渗入语篇水平上的教学, 即以课文的总体意义, 篇章结构和信息内容为中心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具体语言水平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采用适当的做法, 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篇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B班在微观操作上要重建过去的知识, 以预习为先导, 阅读为中心, 读听写译相结合。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增强, 要逐步加大语篇知识教学的分量, 减少语言知识教学的分量, 实现课堂教学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向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过渡。

C班实行语法讲解为主、语言交际为辅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生词、语法解释, 难点、难句分析, 让学生做模拟训练题, 进行句子段落翻译。这种教学模式尽管与时下兴起的以听说为主的交际教学法相悖, 但却符合C班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当然,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意味着放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只不过在教学的初始阶段, 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听说教学所占的比重要小些,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人以及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增加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 听说教学的比重要逐渐加大, 逐步实现由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过渡, 以适应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要求。

(4) 效果评价分层

在平时的测验中, 应对不同层次班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使他们使用不同的考试试卷。在试卷的卷面内容、难度、分值等设计上, 遵循创造性、技能性、基础性试题在不同试卷中占不同比例的原则, 以考促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的评价方面, 对优秀的A班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己;对B班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 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班学生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其闪光点, 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果分析

实验最终收集到09级学生2010年7月期末考试成绩和10级学生2011年7月期末考试成绩, 统计后分别计算出两个年级考试的及格率和平均分。将其进行对比。09级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85.6%, 平均分为71.2分;10级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3.2%, 平均分为77.8分。通过成绩对比,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潜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 尤其是及格率的升高证明了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的, 证明了实施了一年的分层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也为今后在其他专业推广分层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也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了定期观察。A班的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较为自信, 对于课堂的活动和校内的各种比赛都非常热情。B班的学生因为有能够提升到A班的激励机制, 学习动力强, 进步最快。C班学生开始较为平静甚至于自卑, 没有信心参与课堂学校活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他们学习热情逐渐提高, 学习氛围逐渐好转。

总体来说, 分层教学在湖北师范学院国际学院的实施还是有明显的成效。分层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意识, 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奋进。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加强, 师生关系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摘要: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 组织不同的考核和评价, 以便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本文浅谈了运用分层教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验研究方案。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Oxford:Pergamon, 1985.

[2]王胜.就学生英语学习个体差异调查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6) :8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叶琳.分层教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反思[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

[6]陆云霞, 吴允高.分层教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J].辽宁教育, 1999 (9) .

[7]张海涛.公共英语大型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4) :94-95.

项目分层 篇7

1 分层教育与项目化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理论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分层教学又叫分组教学、能力分组。是把各方面水平相近的学生放这一组, 在上课中进行区别对待, 这样学生在教师合理的分组下通过老师的因材施教, 学到与自身水平相当的知识。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主体, 把教学的知识点以项目或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 让学生去完成, 从而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要做到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直到任务的完成。教师在项目中主要起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 目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完成该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2]。

2 分层教育与项目化教学的弊端

在各大高职院校, 由于招生的覆盖的地区不同, 新生入学时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和素养参差不齐。如果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 就会出现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不愿意学, 上课聊天、睡觉、玩手机, 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势必让想学的学生学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蜂拥而出, 有提出分层教学的, 有提出项目化教学的, 但是这两者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2.1 分层教学的弊端

由于现在各高职院校招生范围的扩大, 导致学生存在地区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 大多数学校采用分层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 开展多元化教学, 使全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促进全部学生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为各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公共理论基础课程, 承担着过级的考验,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 大专以上学生必须持有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如江苏省规定必须持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者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级证书) 。因此, 该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但是如果一味的按照学习水平为标准进行分层教学, 就会出现“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的现象, 这样完全违背了我们的教学初衷, 由此可见纯粹的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不宜完全使用。

2.2 项目化教学的弊端

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 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主导者或知识体系的呈现者, 其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 即引导和组织[3]。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但是项目化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教师难以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 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根源。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不懂的知识慢慢累积, 如果不及时回答, 学生的项目将很困难完成, 最后慢慢就会厌学。

3 分层教学与项目化相结合模式的探讨

首先,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点应采用分层教学中的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即保留行政班, 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 先进行理论上的分层;再次按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再次分组, 使每一组都有好、中、差的学生[1]。有好的学生来带动本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 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较强的学生和稍差一点的学生合理分配, 达到互相照应的目的;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 把学习中遇到困难和组里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或者可以由老师先单独辅导个别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了解相应的理论实践知识, 由该学生回去教给该组同学, 形成“树形”解决问题的模式, 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其次, 项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首要条件, 是项目化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项目是教学的主线, 项目的选择必须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又要适合学生学习需要。项目要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 不能照抄照搬, 要经过提炼和有目的的取舍, 并且项目化的项目难度要循序渐进, 考虑到差的同学, 也可以让好的同学在较易的项目中存在成就感, 在以后难的项目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总之,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实践操作, 因此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项目贯串教学, 由实践引入理论, 通过分层教学与项目化相结合的模式解决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少、知识面广、过级压力大、与实践应用相脱离等问题, 同时还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力。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理论基础课程, 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和基本操作能力, 扩充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目的。随着计算机教学的从小普及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由原本的基础理论逐渐向实践操作深入, 并且操作难度也随之加大。本文通过教学实践, 结合分层教学与项目化教学各自的优点, 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的新模式。

关键词:分层教学,项目化,课改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OL].百度文库, 2011-06-08.

[2]史立平.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 (11) .

[3]邹骅.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经济信息, 2013 (31) .

项目分层 篇8

一、高职教育需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是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 但是由于介于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 其发展遇到了很多瓶颈。本科院校近些年的连续扩招使本科学生数目大大增加, 企业的优胜劣汰法则及近几年普遍就业难的形势使大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招聘到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 而中小企业的简单化技术操作只需要中职院校及以下学历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一定的知识及技术水平, 却很难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这让高职院校的生存加大了难度。高职院校若想生存下去, 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才能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在高校中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 学生学到的技术只有完美地结合到企业的生产应用中, 才能获得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青睐。“工学结合”的模式即以不同企业需求为目标进行学生技术训练和知识学习, 学生毕业后可对口不同企业, 所以高职院校应以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改革目标, 加深与企业的合作, 为自身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

2.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工学结合模式。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工学结合模式首先须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工学结合即是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把学生培养与企业实际需要紧密挂钩, 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把握实际需求来进行学生训练学习, 用“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监督学校运营情况和企业生存情况。其次, 在课程设置方面, 学校应以计算机实际操作训练为主, 企业专业软件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以较少的培训时间高效率地融入到企业的专业工作中。再次, 学校只通过自己的课程设置很难达到企业的特色化需求, 所以学校应选择一批优秀企业并与之合作创建学生实习基地, 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切实了解企业所需, 从而完善充实自己, 另一方面, 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甄选学生为自己所用。最后, 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就是校企如何建造一支培养学生的骨干师资力量。优秀的高职院校老师应同时具备学校授课能力和企业中的工作能力, 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传授知识给学生, 所以优秀的高职院校骨干师资团队最好由在企业和学校兼职的员工组成, 既可以充分了解企业所需与管理规程, 对学校教学也有一定的经验, 以该团队为核心, 企业和学校可以及时互相沟通, 为高职院校培养企业所需的职工打好基础。

二、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优势。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计算机熟练地应用于工作中, 教育部参照国外的优秀教学方案提出了“项目教学”的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所学知识及操作的掌握情况, 给学生安排适合他们自己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工作, 学生须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学生独立思考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 自己查找资料, 与小组中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只负责组织与指导。学生通过项目作业, 不仅可以充实计算机基础理论, 把理论与实际项目问题相结合解决问题, 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锻炼自己与人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以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大有裨益。

2.项目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项目教学一旦开始实施, 学生即是这项教学任务中的主体。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有自己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情况不同、对任务理解不同、在项目实施的时候能力不同、问题解决办法也不同。虽然学生主要负责完成项目, 但这也是一项教学任务,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监督, 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强项及弱点, 在以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学生完成项目后能否合理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项目完成情况不能完全划等号, 因为计算机基础本身抽象理论较多, 对后知后觉的一些学生来说, 虽然他们很用心地学习理论知识, 理论考核可能比较优秀, 但是对于应用方面比较欠缺, 项目完成不尽如人意, 教师也应该多给他们锻炼机会, 这样他们在以后的项目中可能会完成得更优秀。另外, 项目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结合, 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情况下, 这些实际操作更是企业工作中的任务, 所以在完成这些项目时, 学生必需严格按照企业的管理及操作规范, 比如对一些特殊项目任务的保密工作, 对项目实施时间的合理安排等, 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三、合理的分层教学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

1.“分层教学”的含义及重要性。分层教学是从国外借鉴来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认识能力分为三组或更多:理解力较强的学生为一组, 他们可以快速理解所学内容并应用, 针对他们的教学内容更广阔, 教授速度也更快, 较短的时间内他们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识并通过考核;理解力一般的学生为一组, 他们对新知识接受速度一般, 教师在教授时应根据课程内容循序渐进,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适当的结合, 加强该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理解力较差的学生为一组, 他们通常对新知识接受较慢, 对实践操作也更不易入手, 教师应针对他们中每一个学生进行特色化的教育, 找出他们不易理解的瓶颈所在,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借助补课等形式加强该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通过不懈努力, 他们中的不少人的成绩甚至可以达到优良。所以合理的分层教学对于同一环境中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极其重要。

2.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革方向。由于各大高校招生时本身已经把学生进行了能力划分, 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出现毫无疑问会使能力高的学生毕业后具备更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在能力较低的组里待的时间越长, 其计算机学习效率也更低, 产生学习中的恶性循环。严重的学习能力分化会使优秀的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 而“差生”更自卑, 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事实上, 学生有各自的特点, 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中, 不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理解不同, 不同的学习阶段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兴趣也不同。为了避免两极分化的情况, 分层教育应纵向和横向交叉,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更大。纵向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及计算机基础学习能力进行分层, 对于对计算机基础接触较少、不感兴趣、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老师应加强该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通过介绍影像、数据等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本身对计算机有一定基础、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并且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 老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使该层学生在宽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 在计算机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处于中间层的学生, 他们对计算机基础有着一定的认知但不深刻, 有一定的兴趣但不愿自己探索, 老师对他们应多给予鼓励, 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弱点, 争取可以达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层的水平。横向分层就是把纵向分层的学生再横向交叉, 比如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放在一组, 把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学生和对计算机有着自己独特理解的学生放在一组, 这样能促进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对方身上找出其优势并模仿学习,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才会更有动力,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四、结语

虽然计算机基础中包含大量编程、数据库等抽象语言, 学生初次面对计算机语言会觉得不容易接受并学习, 但是计算机语言拥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 计算机基础内容也只是不同计算机符号组成的简单逻辑关系, 明确计算机基础的应用目的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层教育, 与企业联合通过不同项目学习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理解, 共同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学生通过锻炼, 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技术含量, 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培养, 打造自身所需人才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这样的校企配合及改革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摘要: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计算机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教育部对高校能否培养熟练应用计算机的人才也十分关注。但是计算机基础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困难, 面对毕业后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也无从下手, 而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对计算机的需求更多的是如何去应用。因此, 本文分别介绍了工学结合模式、项目教学和分层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结合和分层教育,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实践应用, 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学结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计算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7) :52-54.

项目分层 篇9

高职动画专业生源既有高中或中职艺术生, 又有来自于高中文、理科的学生。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 对动画专业学生的生源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发现, 艺术生源、高中文科、高中理科生源所占比例逐渐接近, 生源状况复杂。不同学生的美术基础差异很大, 比如文理的学生绝大部分就完全不懂美术, 基本的绘画能力都不具备, 而艺术生基础文化知识相对比较薄弱[1]。基于以上的生源结构, 采用以分类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分层教学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成为了理想选择。而以工作室为载体开展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与生产的真实对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及个性特点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2]。以工作室为载体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提高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一、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通过调查高职动画专业近几年的就业岗位发现:动画企业为高职生提供的岗位以制作为主, 例如大型动画企业二维部的动画师、原画助理、修形员、动检员、扫描员、上色员、FLASH操作员;三维部的建模师、动画师, 具体可以细分为场景镜头和角色绑定、灯光渲染、后期特效等等。虽然有不少文献强调高职要培养艺术、技术复合型的人才, 满足企业的更高端岗位需要, 但面对高职动画专业的生源现状, 要实现以上目标难度很大。所以选择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让学生在掌握动画企业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针对具体岗位的区别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在工作室里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工作学习团队, 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分层教学可以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具体方法为:在高职动画专业教育第三年, 采用“分层互动”的分层教学模式, 引入真实的动画制作项目。在工作室教学条件下, 通过调查和观察, 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职业取向, 将学生按照个性特点分组, 形成一个个学习团队。团队在完成一个动画制作项目时, 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 找到适合的工序岗位, 进行个性化能力培养。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掌握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知识、技能, 又能够对整个动画制作项目流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下面以二维动画制作项目为例说明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二维动画制作项目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 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 (具体调查问卷表如表1所示) 和访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把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组合成几个学习团队。在组成学习团队的过程中, 要遵循以下原则:让艺术生、文科生、理科生生源混合编组;让对不同课程感兴趣、具有不同的课程学习基础和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混合编组;让具有不同个性特点, 比如具有领导气质、做事细心、有创造力等素质的学生混合编组。总之, 要构建互补型的学习团队, 让团队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其次,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习团队通过推荐选举的方式选出具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团队队长, 并由队长组织团队成员按各人的特点讨论分析适合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岗位[3]。比如, 按动画项目制作流程, 安排对团队成员中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学生承担背景美术工作;安排影视特效制作软件操作熟练的学生承担合成特效的工作;安排做事细致的学生负责动检工作等等。第三, 项目负责教师要组织团队进行交流, 分别从动画设计的整体和局部的工作任务等角度开展讨论, 按项目工作流程制定项目规划及详细工作计划, 让团队中的每位学生明确工作任务, 并开始进行工作。第四, 学习团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后, 由教师指导团队进行分析总结, 每个成员总结自己工作中的得失, 团队成员通过交流, 共同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教师根据团队完成项目的质量及每个成员的具体表现进行学生学习成效评价[4]。

三、对有关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思考

要顺利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 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好的“分层”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在实施教学过程前, 对学生状况进行细致认真的调查分析, 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好的排列组合, 才能构建好的教学团队。除了调查问卷, 学生访谈环节也特别重要, 访谈过程中一定要跟学生交心, 让学生能够放松地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掌握较高的谈话技巧并且具有敏锐的判断力。第二, 引入合适的动画制作项目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分层教学中的真实动画制作项目一定要来源于实际动画企业, 要具有现实价值, 最好能够走校企合作开发的路于, 这样会让学生更有兴趣, 让工作更具挑战性。另外, 要保证项目的完整性, 即该项目是一个包括各个工序的项目, 学生学习团队能够在该项目制作过程中接触各个工序, 对不同工序有兴趣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项目整体把握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 他们在从事实际工作项目时, 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前后制作工序的协调, 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权利的划分等等。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充分的考虑, 要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计划, 要预判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5]。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动画专业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项目, 感受真实的工作环节, 能够对提高专业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起到很大作用。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照顾了不同生源或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分层教学模式, 将工作室与分层教学融合在一起, 二者相得益彰。只要教师能够精心组织, 认真策划, 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的推广, 对解决差异化生源背景下的高职动画专业的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1[1]伊宏伟, 李文晓, 王培.直面生源变革, 解析高职艺术设计教育[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2)

2[2]张成霞, 付宁.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刍议[J].职教论坛.2012 (23)

3[3]张锋美, 姚蕊.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6)

4[4]傅朝晨.艺术设计高职教育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管理观察, 2011 (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项目分层】相关文章:

分层评价04-07

分层测试05-02

分层学习05-03

培训分层05-13

分层存储05-22

分层复习05-26

分层设置05-26

分层分析06-06

分层分类范文05-16

分层递进教学04-15

上一篇:矿产开采下一篇:农机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