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

2024-05-22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精选十篇)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 篇1

一、高职院校饭店英语当中课程教育现状

1.社会需求与饭店英语失衡。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使得大量的游客涌入。在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的同时, 有很多国外的酒店集团与行业也看中了中国的市场, 与我国的酒店行业之间形成竞争。酒店的水准究其根本就是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在现实的管理人员的培养中,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 常常会有达不到高星级酒店英语能力要求的状况, 导致社会的需求与饭店英语教学水准严重失衡。

2.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饭店英语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开设, 往往会产生严重的教学质量上的问题。在饭店英语的教学当中, 教师经常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点, 在实际的高职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实践运用却很少, 这样长期的教学模式,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第二点, 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书本上饭店英语的字面讲解, 忽视了现代酒店实务的理解。第三点,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缺乏相应的乐趣, 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使得教学设施上得到了极大的更新和改善, 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一成不变, 不能够合理的利用相关的工具进行教学水平的提升, 使得教学模式出现问题, 造成不良的影响。

3.高职学生对饭店英语的接受水平。时代的进步, 导致人才的严重缺乏。各种新型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针对于高职院校的饭店英语的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 但是先进高职的教育当中, 教师多数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使得学生对饭店英语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现偏差, 分不清学习的重点, 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只为应付考试进行学习, 不能理解其内在的本质意义。

二、针对高职教育当中的饭店英语教学现状的相应建议

1.改革饭店英语的教学模式。我国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并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 应该引进先进的国外的教学经验。在高职的教育当中,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培养, 并且以学生能否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为教学目标, 在学生的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的考试衡量, 以学生能否掌握相应的技能作为考量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在高职的实际的教学当中, 对于饭店英语的教学, 想要实现教学与时间相结合, 并且让学生适应酒店的管理模式, 就应该邀请相应的酒店管理人员进行来校演讲, 并且传授相关的酒店英语的知识。成立相应的合作组织, 使得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发电管理的文化, 掌握专业技能。

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饭店英语是针对酒店管理下设的一门学科, 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在实际的高职授课当中应该重视采用多变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 其中情景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是当中重要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景教学法, 这是一种针对实际的酒店管理当中的情景进行教学的方式, 教师在讲解完成之后, 针对词语的意思进行视频或者音频的播放, 这种直观的理解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最快的时间上掌握专业的知识。在播放音频或者视频的同时能够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的理解, 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反应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话当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准确的指出, 并且要规范对话的情景和语言的完整性。在进行酒店的管理教学当中, 对于相应的讲解内容, 可以让学生进行酒店的设计和菜单的设计, 并且制定幻灯片进行讲解, 要以英语的形式讲解自身的设计理念, 进行评比, 并且评选出最佳作品。这样的方式不断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能力以及对酒店的深层次的理解。

3.完善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当中, 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 针对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考验。在高职教育当中饭店英语应该制定创新形式的考核模式, 不能只是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考验, 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口语的表达能力都应该在实际的考核当中。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的社会的用人需求, 才能够体现完善的考试制度的确立。只有这样, 高职院校当中的饭店英语专业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 进行高职教育饭店英语教学时, 应该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模型以及考试制度的改进。只有这样, 高职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更好的发挥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念, 满足社会酒店管理人员与人才之间的平衡, 促进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敏娜.高职高专饭店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科学之友 (B版) , 2010, 10 (11) :119-120.

[2]黄艳萍.对高职饭店英语教学的新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 12 (24) :183-184.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实践模式;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1.前言

近年来,高校创业课程教育备受重视,高职院校逐步注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与实现实践教育并重的教学目标。创业教育课程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教育团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目前教学质量还有待提升,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创业教学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教学“实境”环境的重要性,探索高职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以便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优秀更合格的新型创业人才。

2.实践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工作,同时还能在实践中加深体会和理解理论知识;经过实践活动,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的认识,以更好理解创业流程。创业本身是一个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基础知识是创业的理论导师。由于创业环境背景错综复杂,实践手段和方式方法需要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开展,方可避免走弯路。

2.2促进创业课程教学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注重实践,需要持续性开展动手和技能训练活动,实现本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与施展。教师要因势利导,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设置高职学生更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实践;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相互促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促进创业课程教学持续健康发展。

2.3符合高职教育改革方向

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手段。学校可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实习,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同时成立产业园区,创建实践活动基地,让学生接触到本专业的创业点,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3.实践模式下高职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

3.1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让学生形成对创业的初步认识,如参观本学院的创业园区、熟悉创业项目等。在课堂创业教学中,可在班会、兴趣社团将创业知识穿插于此,还可举办创业大赛,为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与进取心。

3.2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的营造一般通过两个途径,软环境与硬环境。软环境重在文化领域。针对创业教育教学,要不断的强化文化建设教学,进行系列创业宣传,通过校报、讲座、辩论赛等形式予以传播。硬环境指实打实的创业活动。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就业以及系列创业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其团队激情,增加学生自信心。

3.3完善创业课程

高职学校要不断的完善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比如,包括企业管理、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课程,同时开展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等辅助课程。高职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熟悉运用创业常识,开展创业活动,同时还要了解创业心理,熟悉本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市场经济动态,促进学生更好就业和创业。联合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实习,做到有针对性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胜任岗位工作,积累职场经验,增加创业体会。

3.4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高职学校中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但部分学校和企业未能将校企合作的项目进行实际开展。学校没能从社会或者其他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创业实践基本项目少,难度太大,不适宜在校园开展,实际操作性差,学生创业受挫。为更好促进院校创业园区工作开展,学校就要积极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实践资源,增加学生实践创业机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创业,经过职业技能培训训练提升学生的职场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创业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是引导学生创业的主要力量,优秀的教师团队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加优秀合格的创业新型人才。

4.结束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人才,并且注重专业性。高职院校重视培养职业人才,并不断鼓励学生创业实践,促进在校学习期间均有机会接受企业实训,提前体验企业运转模式,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的适应职场生活。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实现重要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陶淑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分析及教学模式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1):60-62.

高职学生英语教育的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育 专业学习 引导

随着地球村的逐渐形成,英语在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然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好,平均水平不高。高职学生的生源一般有多种,通过秋季高考招收的学生属于高职院校招生中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而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而综合学习素质不如他们的生源(如通过春季高考、对口招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所招收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更是堪忧。加上一些地区的学生之前所学的外语语种不是英语,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在英语学习上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的学生入校时英语分数相对较高,英语学习也很用心很努力,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做笔记,与老师在课堂上能有很好的互动,课后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有问题也会向老师咨询,并认真准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而有的学生入校英语成绩本来就很低,平时学习主动性又较差,不会自主的去学习,在课上不能与老师保持同步,不能积极回应老师,课上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选择作弊。

3.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良。学生们平时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期末也是等着老师画重点章节和考试范围,为了考试而考试,疲于应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也不及时弄明白,后面就更听不懂,索性放弃听讲。绝大多数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很少,没有养成每天阅读英文读物的习惯;课外英语听说几乎没有,英语新闻几乎不去听,看英文电影时多是选择中文语音的,偶尔看看英文原版电影也都是紧紧盯着中文的字幕。

4.偏重专业课学习,对待英语的学习情绪不高。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很强的专业性,未来的毕业去向也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报考这些高职院校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很好的就业。以至于很多学生偏科严重,只重视与未来就业关系度高的专业课的学习,而对于其他科目,特别是像英语这样的科目,本来基础就不好,未来工作上用处也不大甚至根本用不上,他们的学习情绪自然就高不起来。结果就是学生们在专业课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英语等课程的课堂上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睡觉甚至写起了专业课的作业。

二、高职英语教育的建议

对于上述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为重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1.根据英语基础分班教学,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在学生大一入学时就进行英语分班考试,综合考虑入学录取时的英语成绩和分班测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多层次的英语教学班级。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实施较快的教学进度,并同时进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辅导;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按照正常或者略慢的教学进度进行英语教学;对于外语非英语语种的零基础学生主要进行英语普及教育和重要知识点教育。通过分班教学,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助于解决因一刀切所造成的英语学习两级分化问题,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

2.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的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课堂质量和课堂进度,每节课都能让学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但这种教学方法也会产生一些弊端,例如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学生们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做课堂的主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们从被动变主动,融入到每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课堂吸收率和教学效果。

3.把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前面说到高职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对英语学习情绪不高。那么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们知道学习英语并不单单只是学习一门课程,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通过学习英语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甚至是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是对专业课的很好的补充和提高。同时,通过学习英语也可以了解国外的风土民情和文化,这对于今后与外国专家友人的沟通和专业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

4.组织英语课外学习小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组织英语课外学习小组,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让课外学习小组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学习小组可以有不同的主题,例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六级考试学习小组,英文课外读物学习小组,英语影视听说学习小组,专业英语学习小组等等。每个学生可以同时参加不同的英语学习小组,对英语学习的不同方面同时进行提高。同时,每个英语学习小组内部制定阶段学习目标,让学生们有目的的学习。通过课外学习小组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日常英语学习习惯。

5.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校园文化。高职学生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特别是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们寓教于乐,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英语老师要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指导者和推动者。通过老师的辅导和鼓励,可以有的放矢的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扩大学生中英语爱好者群体,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校园文化。

6.改革考核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为考核重点,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是要提高英语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传统考核的优点是知识点覆盖面广,考核难度适中,试题的区分度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考核。但传统考核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如试卷一刀切,一张试卷定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全面的、多维度的反映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高职学生中英语基础不好甚至是零基础的学生也不能如实的反映出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进步。改革考核方法,把一次考核变为平时多次考核,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为考核重点,让学生们真正为了学习英语而学,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上述建议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矫枉过正。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时要以引导为主,不要一味的说教。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需要保证课堂质量,不能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而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增加课外英语听说的同时不要忽视课本的学习。在分班教学中对待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不要另眼相待甚至懈怠教学。不要否定传统试卷考核的作用,对其要合理的加以利用。

总之,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更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6,20(3):102-104.

[2]孙辉,杨皓.关于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2):81-82.

[3]陈明洁.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7,24(4):154-155.

[4]卢艳华,张秀梅,邢少飞.谈ESP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7,(20):29-30.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4

一、理论教学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职业教育理论教学课时有限,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给教师提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要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论课教学不仅限于传授理论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理论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而传统教育的不足就在于只重视讲授书本知识而忽视智力开发, 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的适应社会工作和充分发挥所学知识, 智力发展比较缓慢, 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相同, 因此,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在教学前进行必要的摸底。首先进行问题式的教学, 让学生提出问题, 使他们带着问题学习, 从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实训和实践性教学在高职学生中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践, 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中,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训空间和实践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理论教学与应用相结合

理论教学应根据“理论够用”为原则, 讲解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 这样在教学中既突出了教学重点, 又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当前科学飞跃发展, 理论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下, 显得更为重要。因此, 理论教学应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 使他们通过课堂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在课堂中应开展问题式教学, 使学生学一个问题, 弄懂一个问题, 会用一个问题, 而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理论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课堂理论教学应与自学紧密的结合起来, 要改变满堂灌的现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 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因为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最了解自己的知识缺乏点, 能掌握自己的学习要点和学习内容, 同时他们也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

从教育原则来看, 职业教育不能盲目套用原有的教学模式, 而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 不同标准而采取不同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的教学方法, 克服重理论、轻实践, 重基础、轻应用, 重系统、轻技能的现象, 以强化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摘要: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课堂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好,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入手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探讨论文 篇5

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采用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对于现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有益于思维的开放化和能力的提升,现阶段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是综合能力突出的,不需要只能够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对于学生的器乐培养可以在小组的基础上定时的训练,并且以日常小测来督促学生对于器乐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步激发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开始,要进一步利用实践的方法和思想的引导来逐步替代强制的要求,强制的模式下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只有对于事物的看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才能够将音乐融入生活和思想。很多音乐界的大师并不是一味的靠操作性的练习和应付考试,他们是对于音乐思想的理解和内化,有位音乐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到:“对于音乐这个词汇或许我并不认为它是一门学科,他更像是我的一个亲人,我的每一次演奏都是在和他交流,将彼此的思想进行交换,这样才能让我沉醉在音乐的殿堂。”这句话也是点醒了更多在音乐殿堂门口徘徊的人,很多人靠着训练已经走到了音乐的大殿前,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发现音乐之门的眼睛和灵感,因为从基础课程培养的时候就已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的思想仅仅的想到的是曲子能不能弹好吹好,而不是对于音乐的探索和改进,如果理解美的理念就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改造美,不能够仅仅依靠前者总结的经验来循规蹈矩,要在遵循大规矩的状态下发展创新,高职院校之前大多是为了对口的培养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一些院校的音乐老师,而一味的培养其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但是对于思想素质的培养却造成一定的缺失,教师作为直接接触青年少年的职业,要重视多元化思想的培养,不能够仅仅的在意知识的培养,更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在社会的优胜略汰中保留下来发展自己。做好器乐教育的改革工作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思想的内化。提出优化改革音乐器乐发展的具体举措,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是必要的,因此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于实际措施进行改革,争取实现高职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高职教育媒体艺术课教学的探讨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媒体艺术课;教学

目前,我国媒体艺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总体良好,动漫制作、动画会展、各种影视动漫比赛、动画基不断涌现,屡创新高。怎样设置培养计划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是各个职业院校探讨的热点。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更多的是以基础建设为主,产业发展时间短暂,仍停留在“产业规模大,活动展览多,产业环节全”这种基础工作上,因此高职的动漫专业需要的是以创意为导向,显现文化价值。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专业基础课的价值。

一、把握基础课的本质

目前,对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成了一种趋势。许多院校数字媒体专业采取的教育模式是“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加二年级专业技能课加三年级企业实践”的模式。各院校此专业的基础类课程设置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及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创意思维等最基本的课程。由于其他文化课程需要在一年级完成,所以专业基础课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加上高职学生生源基础相对薄弱,不能打好专业基础。面对课时少的客观限制,艺术基础课的设置不应简单地压缩,而要把一条主线贯穿于专业基础课程之中。

对于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了解各种材料和材质的艺术表达来实现创意思维的培养,这能为高年级的技能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多媒体色彩设计这门课程中,从最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到色彩搭配规律,再到色彩再创造力的艺术表现,都采取单元式的作业教学。面对多数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每个作业单元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技法,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观念和过程,反过来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在色彩材质提取和表现这章节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三角、圆形、城市、漂泊这几个词进行色彩创意。色彩表现不局限于颜料,各种实物自然色彩,再加工的色彩都可以用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的单单是色彩的搭配能力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内心体验的表述。此外,艺术批评或答辩也是基础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使用最为频繁的课堂形式,不仅能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进行检验,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方式和习惯、能言善辩和主动推陈出新的能力。

通过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学生学习了相关的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编辑等技能课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则可以在二年级的创意思维实训课程中实现。在动漫专业的创意思维实训课程中,笔者采取的训练题目是定格动画的表现。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最基本的动画制作原理,更需要对材质进行再加工,塑造人物形象和场景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意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从理解、认识、借鉴到自主创造,完成一系列创意作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专业基础课—技能课—实训”三大板块就可以连贯起来,一气呵成。

我们可以看到,把专业基础课纳入承启关系的教学体系,不仅利于培养出具有一定设计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而且由于设计思维得到了重点培养,继承和发扬了批判性思考模式和精神,在日后的设计生涯中,随着设计者设计经验的增加,便能够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不仅能够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工作者,还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设计人才。

二、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对专业基础课程本质的把握以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每部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靠绚烂的技术堆砌完成,其背后暗藏着各种文化价值观。如从美国《功夫熊猫》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这部标注着“美国制造”的影片中渗透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颇受中国孩子的喜爱,体现了中华传统哲学。我们不必为了达到目的而刻意对现实进行改变,应该顺其自然,才能得到我们最期望的结果。

而我国高职专业压缩了专业基础课,许多学校仅仅开设世界设计史一门文化知识课程,这是不够的。对于专业基础课添加一些世界文化和艺术哲学等课程作为辅助,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世界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只是高科技技术的堆砌,只有具有精神内核、独特风格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世界文化的价值观,因为只有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高职专业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是学好媒体艺术专业的核心,而不应该是基础。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传承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才是中国创意产业的希望。

总之,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关键在于把专业基础课纳入承启关系,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文化价值观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王维.中国动漫需要话语权[J].产业数码设计,2010(2).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实用能力, 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 当前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气氛不浓、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已经满足不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 对教育改革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非常必要。

1 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议

1.1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才能、兴趣、性格、特长等不同特点, 开展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把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遭遇“学业失败”的学生导向“学业成功”, 使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也使那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从而使大部分高职学生走向“成功就业”。

1.2 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地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自主学习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互教互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国际音标拼读单词。学生可利用光盘课件进行单词跟读, 教师在课堂上检查预习情况, 并纠正发音。一方面, 可以节省课堂学习时间, 另外, 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例如, 以单元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法等训练, 并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授课。组织学生小组座谈, 分析自己的不足,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根据学校教学的统一安排确立学习目标。把学期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单元目标, 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自主学习,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知识。另外, 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 进行自主探索式研究性学习。

2 实践有益的教学模式

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标, 并对所进行的说课内容层层深入, 丰富而充实。可以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情境进行立体化教学尝试。

2.1 明确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与性质

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听、说、读、写等各项课程均要开发;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过渡性课程, 为在专业方向中进一步培养语言技能和步入职场做准备;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是意义性课程, 要树立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性情、拓展学生视野、提高职业素养等。

2.2 要深入使用各类基于职业性特点的英语教材的教学感受

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角, 其模式设置中可以是StudentCentered、Task-Based、Project-Based、Interest-Driven和CareerOriented。实践课程中认为学生dare to speak English比can speak English更重要, being acti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accurate, 鼓励学生在making errors中修正错误, 取得进步, 通过让学生自己挖掘新闻热点、制作video、呈现presentation等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并采用课堂上随机提问和同伴互评等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倾听, 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基于职业性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以精彩实用的选篇与课程要求、课程定位和改革思路相吻合, 提供大量易于操作的活动设计,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引入教学实践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设置, 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一旦被激发, 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多信息。

2.3 基于职业性特点的课程设置从不同生源、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的不同需求出发, 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英语课程

其中高职院校低年级学生可以以培养基本应用能力为主, 体现实践性的要求实施基础性英语教学为主;中年级学生阶段以培养英语专项特长为主, 学生可以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及实际需求选择学习单项课程, 体现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理念;高年级阶段以培养英语职业能力为主, 学生可结合所学专业, 选择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 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课程设计高职特色明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序化科学、教学环节设计合理,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其“分层次教学、理论融于实践”, “个性化选课、任务驱动教学”, “分类别开课、项目导向实训”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特点。

2.4 高职职业性英语课程根据不同生源层次、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 形成以英语“应用能力+单项特长+专业技能”为特色的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创建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训模式。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其中, 在大一新生原有的英语基础上培养其英语基本应用能力, 课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特长及实际需求, 开设听、说、读、写、译专项技能课程, 使高职学生在英语方面有一技之长, 使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使用能力, 课程内容专业实践性很强。例如, 我系根据不同的专业, 采用EGP+ES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的教学模式 (即在学习《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3、4和《世纪英语》拓展阅读教程I、II之外, 将相关的诸如会计、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术语、词汇及句型融入教学中) , 始终抓住学生这条主线,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教和学’良性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互动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更好的发挥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服务性功能, 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小云.高职高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3) .

[2]朱晓琴.“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

[3]赵云.民办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 2011 (2) .

高职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 篇8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任务为载体, 把教学内容蕴涵在一个个具体任务之中,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完成任务, 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角色, 学生是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设计、组织、引导作用。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既能够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 又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教育的优势

(一) 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高职教育注重操作性、应用性技能的教学, 而且这种技能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换句话说, 学生要学会多个小技能之后, 综合起来才能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任务。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把这些技能割裂开来讲解, 最后才综合运用, 或者是老师演示一个、学生接着练习一个。学生在没有学完所有技能之前, 感受不到这些分散的技能的用处, 随着所学技能数量增多也容易导致学生遗忘前面所学, 学生的单个技能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个技能, 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任务驱动教学则是每次都是一个整体的任务,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才能完成, 在解决任务时, 学生会发现自己遇到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主动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在问题解决之后, 教学目标规定的重点与难点自然突破, 因此, 任务驱动教学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二) 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讲授方法, 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无参与性、主动性可言, 时间一长, 学生容易情绪疲劳, 进而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任务驱动教学则是每次课都布置任务, 这些任务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同学讨论或老师引导之后能够解决的, 学生遇到问题, 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后, 更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激起学习的更高兴趣与热情, 学习主动性增强。

(三) 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换个角度来讲, 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技能解决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中所遇到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中, 任务只是工具形式, 内容只是任务的载体, 实质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能够使学生养成通过主动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这种习惯正是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所要求的。

三、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 总结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四个环节: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任务管理、任务评价。只要把握好这四个环节, 任务驱动式教学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重点也是难点。任务设计的好坏是关键的一步。首先, 任务的难度应适中, 应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 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如果学生感觉太难, 无法完成任务, 很容易导致学生自动放弃任务, 如果学生感觉太容易, 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来完成。其次, 任务应包括多个技能的综合应用, 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操作书上的步骤, 最好要有与职业或生活贴近的具体任务。这样,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技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再次, 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一般应能在上课期间完成任务, 或者能够利用课后很少的时间完成。

(二) 任务实施。

在任务的实施阶段,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完成任务, 可以通过独立自主学习来探索完成任务, 或者组织学生协作探讨, 教师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更不能简单地管、卡、压,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 对于必要的一些提示, 老师也要及时讲解。

(三) 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阶段, 老师要督促学生自主或协作探讨完成任务。既要抓好课堂的纪律, 又要维持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 老师要观察学生的行为, 对于正在努力完成任务的同学, 要提出表扬和鼓励, 对于松懈的学生, 要及时督促完成任务。

(四) 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阶段, 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学习他人的长处, 产生竞争意识。首先, 评价的观念要改变, 不能只看结果, 重要的是看到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次, 老师要多一些表扬与鼓励, 少一些批评。再次, 要组织学生探讨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是如何寻找方法解决的经验, 也要采用分组的形式, 组织学生组与组之间互评, 寻求多元评价的形式, 活跃学习的氛围。最后, 评价要公正, 不要带有感情色彩, 要注重对非知识技能素质进行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是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的。任务管理贯穿整个过程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

当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一定条件和范围下才能实施的, 不是万能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应于操作性、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 缺少对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学习, 以及缺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 任务的设计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对于有些老师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这些方面都值得以后去研究与实践。

摘要:高职教育着重培训学生的职业能力, 传统的讲授法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因此高职教育界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方法之中,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被认为是比较适合于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的。本文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出发, 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教育的优势, 并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曹翌.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2009.20.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 篇9

1 当代高职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成因

1.1 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物质文明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但精神文明相对滞后。国外许多糟粕文化侵袭迅速, 西方社会的功利思想也传入中国, 同时各种媒介虽然方便了人们交流, 但也给这些不良文化提供了快速传播的渠道。物欲横流, 以金钱来衡量人生成败的拜金思想滋生蔓延, 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辨别能力还不是很成熟, 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渗透。他们耳濡目染, 逐渐形成了不良礼仪习惯。

1.2 学校对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忽视

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追求升学率, 中小学一味强调学习成绩, 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也以成绩的高低来鉴别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因此, 学校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文化教学中, 对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仅仅局限于少数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到了大学, 多数高校又强调课程实用, 强调岗位对接, 非常功利, 即便有开《礼仪》课, 也只是停留在每周2-4课时的课内教育。无数学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四六级、考各类专业证书、考研等目标上, 或者玩电子游戏、睡懒觉、谈恋爱等, 还美其名大学时代追求个性自由。整个学生时代,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淡薄, 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管理。

1.3 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

当代大学生的父母这代人, 在经济上, 多数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他们在改革的浪潮中, 摸爬滚打, 赚到了钱, 但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 引导自己的孩子认知社会, 所以, 有些孩子从小就接受了错误的文化教育。再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在校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 被奉为“掌上明珠”、“小皇帝”。这些孩子在家基本不做家务, 以自我为中心, 我行我素, 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时, 家长也只是一味维护自己的孩子, 把礼让、文明的美德教育抛置脑后。另外, 还有不少大学生,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或者做生意, 自己留守家里, 由爷爷奶奶隔代管教, 造成了孩子性格的缺陷, 与人相处, 缺少基本的礼仪修养。

2 高职礼仪教育现状

2.1 重专业, 轻人文

高职院校普遍强调所设专业要与社会行业岗位对接, 课程设置上, 也重点放在专业课, 人文素质课经常被忽视。许多专业甚至没有开设《礼仪》课程, 特别是工科专业, 学生受到学校专业定位宣传的影响, 自身也不注重素质的提升, 即便有开《礼仪》课, 学生也不认真学习。

2.2 重形式, 轻内涵

高职开设的《礼仪》课, 名称各异, 有《职业礼仪》、《实用礼仪》、《商务礼仪》等, 教学内容大同小异, 站、坐、行、蹲姿势的介绍较为详细, 同时也结合实际教学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等环节, 教的这些都是礼仪的外在形式。高校组织的礼仪技能大赛、职场礼仪大赛、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 也基本是以这些外在展示, 体现学生的礼仪规范。然而礼仪教育不只是特殊的技能训练, 而是一种道德内化, 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高校礼仪教学很少关注学生内在美的塑造, 个人礼仪如果不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质为基础, 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 势必事与愿违, 不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友好, 就不可能真正的感动对方, 无法增进友谊。

2.3 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高职礼仪教学, 主要停留在课堂, 并且课时有限, 离开了课堂, 基本就没有什么礼仪教育。学生进入高校后, 标榜高校追求个性自由, 我行我素, 放任自流, 然而“无规矩, 不成方园”, 没有完善的学校组织纪律的规范, 单凭一门《礼仪》课的教学考核, 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

2.4 教师队伍师范作用不强

(1) 礼仪师资非科班出身。高职礼仪教师没有准入机制, 许多教师原本不是从事礼仪教学的, 自身对礼仪的理解还不到位, 缺乏对礼仪、文化习俗的全面把握, 就被赶鸭子上架, 从事礼仪教学, 没有做到“学高为师”。

(2) 其他教师缺乏示范意识。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教育, 学校招聘教师不拘一格, 很多来自企业一线员工能手。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培训, 自身的行为规范不正确, 从而影响到学生。不少老师在学校穿着随意, 说话口无遮拦, 公共场所抽烟, 随意吐痰等, 没有做到“身正为范”。

3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 完善高职礼仪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 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 知识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 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并回到实践中去。

卢梭说过:“人的道德素养的真正形成, 有赖于道德习惯的日积月累。这种道德行为习惯的积累, 离开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熏陶, 只靠道德知识的讲授是无法做到的[3]。”在文明礼仪教育中,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和积累, 并付诸实践。

3.1 建成全方位的礼仪教育网络

以学校日常管理为主线,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各项活动为辅助, 发挥整体效应。高职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我们可按年级分三个阶段开展:

(1) 第一阶段 (一年级) :普及日常行为礼仪常识, 着重培养礼仪行为规范, 提高礼仪意识。例如, 规范学生在校生活的行为举止, 强化寝室卫生管理, 教室卫生管理, 课堂组织纪律管理, 开展传统礼仪文化知识讲座, 安排学生到规范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礼仪意识。这一阶段主要由指导教师指导, 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全体任课老师辅之。

(2) 第二阶段 (二年级) :强化理论修养, 着重仪态训练。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专业礼仪课, 结合社会礼仪规范, 推动仪态训练, 组织开展校园礼仪文化竞赛。这一阶段主要指导教师是《礼仪》专业课老师, 辅导员、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辅之。

(3) 第三阶段 (三年级) :理论实践融合, 着重礼仪实践。大学三年级是高职学生真正走上社会的最后一年, 也是考核学生礼仪实践的一年。特别是学生在实习工作中, 文明素养的表现将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考核内容。这一阶段, 毕业指导老师根据实习跟踪, 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 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而辅导员、班主任, 根据实习单位的反馈, 同时根据自己的沟通联系, 评定学生的综合测评。

3.2 培养师范合一的教师队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安排礼仪老师外出培训, 系统学习礼仪文化, 做到学术有专攻。强化教师队伍的行为规范, 以身作则, 潜移默化, 起到学生的榜样作用。孔子就强调以身作则的必要性, 他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 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 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 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才会被大家所喜欢。

3.3 创立家校互动机制

学校建设家校互动平台, 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的良好礼仪文化的培养, 家校通过良好的沟通平台, 可以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寒暑假, 学校可以布置一些日常行为礼仪实践, 家长可以起到监督作用。通过这一平台, 也可提升家长的自身修养, 而家长的文明礼仪改善, 又反过来会影响到的孩子。

3.4 完善学校礼仪制度管理

在礼仪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中, 以制度作为保障, 既给实施者以明确的评定、判断标准, 又给受教育者以清晰的方向和认可感, 如文明礼仪常规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文明礼仪评比制度、奖励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等。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和奖罚、激励机制, 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总之, 礼仪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知晓礼仪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礼仪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高职礼仪教育可以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推动, 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行动为主, 科学规划教育内容, 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 最终达到礼仪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冉燕.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 (3) .

[2]金正昆.大学生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雷晚蓉.大学生主要礼仪规范及培养途径浅探[J].职教与经济研究, 2011 (2) .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探讨 篇10

1 一般高职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方法

网站建设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到网站策划、网页设计、网站功能、网站内容整理、网站推广、网站运营、网站整体优化等多方面的工作。目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普遍将教学重点放在网站建设技术层面的培养, 如网页三剑客, html语言, 脚本语言, ASP和ADO等。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仅从技术性和技能型这个角度来说, 对学生进行技术和开发语言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但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这个角度来看, 过分强调开发工具和语言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达到院校培养网站建设全面人才的目的。因为:

1.1 网站开发工具更新换代快, 普通院校教育较难适应社会对新技术的要求。

仅从网页动态功能的扩展技术上来说, 早期的动态网页主要采用的是CGI (公用网关接口) 技术。虽然CGI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且功能强大, 但由于编程困难、效率低下、修改复杂, 又出现了很多新技术, 如:PHP, ASP, JSP等等。如果把这些技术和语言全盘灌输给学生, 不仅教学工作不堪重负, 而且学生学习起来囫囵吞枣,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 我们既要摒弃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旧的教学观, 也要防止忽略学生全面发展的极端实用主义教学观。绝不能仅以学生学会使用某些软件来评价教学, 而应立足长远, 让学生“会学”;殊不知应用软件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计算机这个工具, 并将它“顺手”的使用才能对其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产生帮助[1]。

1.2 网站设计理念的缺失, 使学生在网站设计过程中缺乏规划性和创新性。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中小型的企业网站几乎是没有进行任何专业策划, 直接进入设计阶段。他们连制作网站的目的以及渴望得到的结果都没有深入考虑过, 便直接交给设计师来设计, 其结果是形式化的、易入误区的。造成了很多网站设计的外观以及功能往往都千篇一律, 缺乏创新。这种情况的存在和目前学校的教育方法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 网站是一种综合表现媒介, 是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表现平台。评价一个网站成功与否, 关键是看这个网站的设计是否有创意, 能否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因此, 具备网站建设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只有创新精神才能体现网站建设能力[2]。这就迫切需要把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重点由教学生“怎么做”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如何做”。

2 教学重点转变后的教学方法

2.1 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 教师应依据现有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总结, 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案的编撰、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着重注意网站设计时的原则和技巧方面的内容。如:网站主题的选择、如何定位网站的整体形象和风格以及网站的栏目和功能的制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以及对课程深刻的理解, 进一步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教师只有参与整个课程开发过程, 才可能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2.2 采用实践教学法, 培养学生按流程建设网站的意识和习惯

一般网站的设计流程如下: (1) 明确建立网站的目标和用户需求; (2) 确定网站方案主题; (3) 网站的版式设计; (4) 网站测试和改进; (5) 内容更新与网站维护。

由此可见, 网站目标和主题的确定是建立网站的前提和基础, 版式设计是实现网站内容的中间环节, 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是网站长期运营的保障。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的教学方式都是片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按流程建设网站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首先, 设计者要设计出优秀的网站作品, 网站前的规划以及定位非常重要。网站的主题也就是网站的题材。主题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的网站, 设计者在开发过程中也是盲目的。例如:定位在计算机类图书的网站显然就要比图书类网站的主题要明确, 并更容易吸引专业客户, 取得成功。因此, 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 通过“演示法”重点讲解什么是网站的主题, 网站主题确定的原则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依照实习的形式撰写出包含明确主题的《网站规划书》, 完成创建网站的第一个步骤。

第二, 网站版面的设计缺乏规划和创意是网站的初学者的通病, 随心所欲的设计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使整个网站版面条理不清, 成了一盘散沙。网站规划包含的内容很多, 如网站的结构、栏目的设置、网站的风格、颜色搭配、版面布局、文字图片的运用等, 只有在制作网页之前把这些方面都考虑到了, 才能在制作时驾轻就熟, 胸有成竹。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站版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建设网站的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来。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网站规划书》中的网站定位去设计自己网站的Logo, 选择符合网站风格的标准色彩, 确定网站的栏目内容以及目录结构和链接结构等。

2.3 从知识传授型评价观念转向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结合的评价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传授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业意识, 这是21世纪教育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必然选择。在教育教学评价、监控内容中, 应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 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成绩测定、社会实践、对教师工作及学生的评价等各个环节, 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3]。网站建设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活度就非常高, 非常契合以“应用性”为主旨的课程体系要求, 因此, 在考察过程中, 不能简单的依靠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应当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出完整的网站作品来检验学生们独立制作网站的能力。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 在培养目标上不仅应当具有技能性更应当突出应用性的特点, 转变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及能力性, 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的是技术更多的是培养出设计的理念。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网站建设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目标, 文中就高职教育中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提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用性及实践性, 兼顾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网站建设,教学方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超.关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今日财富, 2009 (10) 62.

[2]崔连和.高等院校普及网站建设课程教学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10) 129-131, 124.

上一篇:前瞻性护理干预预防下一篇:变电所设备安装与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