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2-10-20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如何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 使其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语法条条、机械的单词和句型操练、翻译和背记语言材料, 其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了不少语言知识, 而语言交流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学生的创造性遭到扼制。为什么学英语一定要遵循这样一个所谓先打基础后学交际的从下而上的路?为什么英语教学必须要先从音素发音和国际音标的认写开始?为什么学英语要先学发音后学单词!语句, 然后再学语段、篇章?为什么我们不能改用从上而下的路向, 首先学会交际, 然后才回过头来学语段篇章的理解, 再来分析语句结构、确认单词在语句中的意义, 最后再在交际中练习和纠正发音?这些反传统或者反习惯的想法, 就是本文里要谈的关于逆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1 逆向思维引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容易使学生在遇到异常或异类问题时, 不求创新, 形成机械盲目的习惯性反应倾向, 形成思维的惰性。逆向法亦称反向思考法, 即摒弃习惯性思路, “反其道而为之”, 是指从某一事物的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背离常规, 常理, 常识的方式, 出奇制胜, 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1.2 能夯实英语基础

基础知识是逆向思维能力的载体和基础。基础知识越牢固, 逆向思维依据就越充分, 思维过程就越容易进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倡运用逆向思维, 但前提是学生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这无疑促使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1.3 能求异质疑, 学会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疑, 质疑,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并鼓励学生逆向思维, 标新立异。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进而达到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目的。

2 逆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 以写促学的“写长法”

以写促学是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王初明教授倡议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过去我们对学生正确运用英语的要求十分“严格”, 学生在口、笔语实践中不允许出错, 教师的责任是指出学生的错误, 并一一予以纠正。这样的结果是, 学生长期存在一种不利于学习的心理障碍:学外语千万不能出错, 出错了要扣分, 扣分多了就不及格, 不及格就要补考, 甚至毕不了业。于是, 他们不敢放开去学, 不敢大胆运用外语, 对外语实践产生一种畏惧。实施写长法来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多写、多练习, 宣告多写多得分;鼓励学生写正确的语句, 多写对句多得分。学生消除了学习出错要扣分的心理障碍, 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就大大加强, 渴望实践、勇于实践使学生学得轻松。

2.2 轻同重异的“比较法”

英语学习会涉及到汉英两种语言的比较。这时, 逆向思维也会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新的感受。如果我们打开一些学习语音音素发音的课本或者面授学生发音, 我们往往强调英语的某个音素与汉语某个音相近或相似, 好让学生容易掌握。于是学生被课本的“相近”、“相似”说法误导了, 他们理直气壮地按汉语的发音来读英语。因为按常规, 两物相似或相近, 意味着无须细分了。结果, 我们学生的英语发音带上了浓厚的汉语口音。同样, 当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 也会因这种误导而随便将英、汉语词等同起来使用;学习英语语句时, 这种习惯又使学生仅满足于学会“一语多说”, 而不去认真区分意思相近或相似语句的不同使用场合, 造成语用失误。英语学习过程中追求与母语相近或相似的传统学习法容易出现误导, 所以要打破这种传统认识, 提倡外语学习中的轻“同”重“异”。吕叔湘先生 (1977) 就曾说过, 英语和汉语的比较, “有不同的地方, 也有相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用不着特别去注意, 因为不会引起问题, 要注意的是不相同的地方。”他还说, “拿一种语言跟另一种语言比较, 就会发现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彼此不同, 第二种情况是此少彼多或者此多彼少, 还有一种情况是此有彼无或者此无彼有。”如果比较两种语言以求同为目的是一种正向思维的话, 那么, 以求异为目的的思维就是逆向思维了。

2.3 从上而下的“逆学法”

人们常说学外语从“基础”开始。这里的所谓“基础”就是“从下而上”地学习, 在学好外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外语实践。这是英语学习的一贯主张。于是, 教师的教学重心放在语言形式和结构的讲解, 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 要求记忆大量词汇, 纠正外语发音。结果, 学生的语言“基础”倒十分扎实, 但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 他们的牢固的语言知识并不能被有效地激活和调用, 学生的交际能力无法与他们的语言知识相匹配。我们的英语教学可否放弃按部就班、从下而上地学习, 不以“打基础”后再“学交际”的方式学外语, 而是从一开始就学语言交际, 然后再慢慢地消化所学, 用从上而下的“逆学法”来学外语。

“从上而下”地逆学外语其实就是外语教学的语用路向, 是反传统的逆向思维, 就是学外语先学语用, 然后再考虑外语知识。孩童年代的母语习得就不是先学母语拼音, 而是直接从表意开始的。孩童学话时说出的不完整的语句其实表达着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个意思对接近孩童的亲人就能完全意会出来。成年人的英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一样, 一开始就学说话而不学音标、不记发音规则、不背语法规则, 这对学外语的传统路向而言是背逆, 但对获得外语能力的过程而言是实用有效的。

2.4 教学主体“转移法”

外语到底是教会的, 还是学会的?我国的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教授在他所著的《英语教学交际论》 (1996) 中提倡英语教学二主体论。他强调教学中两个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 两种活动方式就是教和学;当学生作为主体时, 学生要学会英语, 而当教师作为主体时, 教师则要教学生“如何学好英语”的规律。无论从学生还是从教师的角度看,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学生“学会学英语”。

从“英语是教会的”这个传统观念到“英语是学会的”这个以学为主的认识, 也是逆向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以教为主的“教会”转到以学为主的“学会”是基于下面的思考:到底是教师教会学生使用英语呢, 还是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会使用英语呢?答案是后者。这一来, 学英语的过程完全可以不再是先学会音素发音和音标, 后学词语、句子, 再学语段、篇章;要提高听力不再为听而听, 而是结合语境学听, 训练方法上可以多读再听, 边听边写;学口语也不一定只为讲而讲, 而是结合语境学讲, 训练方法上可以写中练讲, 讲后加写, 写后再讲;一向只鼓励强记单词的做法就会改变为表达而记, 为使用而记, 为运用得合适、得体而记;记的不只限于孤立的单词。而是配合语境和联想, 记忆短语、句子、语段、甚至完整的篇章。学生可能会在那曾被否定的“背诵”中看到其中不可取代的优越。

在逆向思维的指导下, 我们将一反因循守旧的习惯和认识, 多视角地给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理念, 鼓励新的尝试, 让更多学生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创造性地学会学习并使用英语。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以逆向思维指导和改进外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列举了英语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逆向思维,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张巨文.从上而下——成人外语学习之路[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

[2] 唐波.彭志红逆向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6.

[3] 赵建军.逆向思维及其意义[J].安庆师院学报, 1988 (3) .

上一篇:科学备考有的放矢──浅谈高三后期历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下一篇: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