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高中阶段理科“问题学生”特征的研究报告

2023-03-03

关键词:贫困县理科问题学生留守偏执

“问题学生”主要是指在学习、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某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 也可能是在某几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不能单纯的认为学习成绩差的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 也不能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不是“问题学生”。

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理科生, 担负着学习理工科基础, 是未来高科技方面的生力军, 对我国经济、国防等方面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 信息、网络密布我们的空间, 各种“问题学生”在高中阶段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学校这块净土上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尤其是像巫山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 高中阶段的理科生, 很多同学由于科目特点、地理环境、家庭背景、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原因, “问题学生”表现出特征多样化、形式复杂, 更有区别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问题学生”。

一、贫困县“问题学生”的类型

(一) “贫困——厌学”型。

巫山县地处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 土地贫嵴, 经济落后, 甚至部分地方连温饱问题都还未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县成为渝东最大的劳务输出县, 老百姓都普遍感觉“种田不如出门挣现钱”。受此潮流的影响, 造成我县高中阶段理科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特别是我校高中学生, 据调查86.3%来自于农村, 高2011级理科班来自于农村的比例更高达88.7%, 在这当中, 家中有人在外面务工比例竟高达96.4%, 另外3.6%虽无人在外面打工, 但也基本属于劳力残缺。在这种情况下, 我县农村收入90%都来自于外来务工的收入, 很多学生回家后发现父母在外挣钱较快, 加之周围很多人传达诸如他们厂里面也有很多大学生毕业生, 而工资收入竟不及他们这些甚至于连初中都未毕业的人等信息, 进而在学生装中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论”思想。其实这类学生本身智力不差, 由于理科学起来的相对难度比文科要大得多, 又由于贫困、落后、眼光不长远造成的“问题学生”容易辍学严重, 平均一个班从高一到高三的辍学率达11.2%左右。这已成为我县制约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二) “留守——心理问题”型。

我县农村理科学生多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差, 父母迫于生计, 双双在外打工, 造成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少年。他们父母选择背井离乡, 外出务工, 希望通过自已的艰辛努力, 让家人生活越来越好, 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 读好书, 然而留守家庭不仅父母教育缺位, 而且父母的情感关怀也严重缺位。隔代老人照顾孩子只能给其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建立几乎没有, 使得“父母挣钱在外, 孩子耽搁在家”。其实,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基本形式, 就是亲情关怀, 与孩子进行深切的交谈, 并让孩子在无形中获得最好的教育, 但由于我县理科农村学生“留守型”占了50%以上, 他们得不到亲情的关爱, 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自然会产生孤独、痛苦、无耐, 往往会缺乏安全感。他们的心理极易产生压抑、孤独感, 当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时, 他们往往会不守规则, 放任自流, 从而形成一种不健全的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已是与众不同的, 而成为较严重的理科“问题学生”。他们为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往往过度迷恋网吧、……可见“留守学生”的问题自然会对班、学校以及将来的社会造成一种不和谐的因素。

(三) “行为偏执”型。

他叫张平 (化名) , 高2 0 1 1级理科班学生, 2008年以中考683分的优秀成绩考入巫山高级中学。开学第一天, 他当上了新班的生活委员, 在班主任的进一步接触中, 了解到张平的父亲去世得早, 家庭贫困, 所以第一学期学校给他减免了500元学费, 希望他努力学习并买一些学习用具和资料, 事隔一周, 老师却发现张平同学用这钱添置了两套较时髦的新衣服, 并未用这钱买学习用具及资料, 并且在第三周学校政教处发现了一个在寝室抽烟的同学, 他就是张平。

这类学生在我们贫困县绝对不是少数, 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唯分数论者”占到了绝大多数, 他们对于孩子有种过高的期望, 他们过分容忍孩子, 甚至有时候是老师也过分“溺爱”学生, 造成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品行的畸形发展, 从而造就了学生行为偏执而又不能正确认识的尴尬境界。

(四) “数理化亲密”型。

我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句风行一时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句话在我们贫困县的高中理科学生中, 依然很流行, 也就是说, 我县理科学生相当多的同学只重视数理化课的学习, 比如我所教的一名公认的理科“优生”在一次月考中的成绩单:语文61分、数学134分、英语69分、物理112分、化学101分、生物55分, 可以明显看出, 该生其实已相当偏科, 他在双语、艺体等课程学习中出现了严重问题, 而这类学生在我们贫困县理科班中绝不是少数。

二、教育对策思考

(一) 理性引导, 做好帮扶。

教师要确立一个观念——问题学生并不一定就是坏学生, 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现代教育心理学有一种提法, 至少有七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作为教师, 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情形也是这样, 在一些方面表现比较薄弱的孩子, 在另一些方面又表现出相对明显的优势来, 没有哪个孩子在这几个方面都是表现很优秀的 (或很薄弱的) 。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看到孩子的优势成长潜质, 并不断挖掘、培育, 直至看到孩子的成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及其产生原因, 并结合这些原因做好帮扶工作。

(二) 强化教育, 宽严相济。

班主任要容忍学生犯错误, 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误。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不犯错误, 那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 这是为人的准则。”对待“问题学生”, 班主任更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 耐心、细致地做艰难的思想教育工作, 切不可操之过急, 期望他们三五天就能改掉几年甚至是十多年养成的坏习惯。唯有宽容, 耐心等待, 他们身上的“问题”, 才能逐步改正, 直至问题彻底解决。

(课题编号:05270458)

摘要:问题学生,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成了我们必须攻克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归纳了贫困县高中阶段理科“问题学生”在各方面的特征, 以期对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贫困县,理科,问题学生,留守,偏执

上一篇:芮城县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下一篇:房屋建筑渗漏的原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