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自卑心理、忧虑焦虑心理、猜忌多疑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嫉妒仇富心理等,其成因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1:

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资助工作探析

摘 要:高校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困境的压力产生自卑、自闭、抑郁消沉、对现实不满的心理特征,这些不良情绪又直接影响其学习、人际交往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目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立和完善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关键词: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 资助

据各高校的调查分析表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学费增长的原因,导致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呈现逐渐上长的趋势。一般来说,“贫困生”是经济意义上的界定,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支付教育费用困难以及生活费用不足的学生①。高校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的成长应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关怀。

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是直接解决他们困境的有效方法。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里面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学费减免的资助力度较大(资助金额在4000-6000元左右),但资助面有限,且能够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很少,针对性不高②;国家助学金、学校减交学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的资助面较大,但资助金额相对很少(人均获资助约1300元)③。这就要求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当加强和深化。

因此,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常见问题有所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实行“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双管齐下,将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资助工作的开展。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一般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生活中遭受到的苦难使得他们具有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和坚强。由于成长过程中较少得到父母的娇惯和宠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因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中存在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情绪变化。比较突出的不良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

1.1 自卑

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从小在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较节俭,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和差距较大,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久之自卑的心理愈加严重,旁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单纯的“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

1.2 自闭

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祟,贫困学生怕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被别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大多数同学不合群,从而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

1.3 抑郁消沉

调查发现,贫困生中大部分学生有出现过因自身处境贫困而消极堕落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没有战胜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厌烦学习、放弃学习。最终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获得奖助学金,再次陷入更深的窘境之中。

1.4 对现实不满

高校贫困生中部分学生在自卑、自闭的状态中不能及时走出,面对社会现实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在长期心理不平衡的驱使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事件,以此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最终从“经济贫困”走向“心理贫困”的不归路,影响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贫困生的认定缺乏量化标准

贫困在本质上归属于经济范畴。而高校大学生作为无经济来源的纯消费人群,在对学生是否为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时,必须调查清楚单位时间内学生家庭的人员组成、收入及平均生活消费,再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进行比照,从而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但是,某些高校在执行此项工作时,未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作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影响后续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贫困生认定程序工作的不足

调查发现不少高校在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常用“学生申报—学院认定—学校审批”的模式,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能反映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申报的学生较多而资助的经费相对不足,加之无量化标准、“平均主义”、“人情风”式投票选举,以及“轮流享受”等方式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2.3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对贫困学生的信息管理也应该网络化、系统化。特别是学生人数逾万的高校,专门用于贫困生管理和资助的工作系统急需建立和完善。通过网络系统的监控,可以使贫困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的工作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标准,从而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学校和银行之间做到随机查询,使贫困生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4 贫困生“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工作的不同步

基于本文前面提到的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使得他们因为自身相对较差的经济状况而产生耻于言谈、焦虑烦躁、敏感脆弱、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缺陷。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部分确实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羞于启齿而被迫放弃贫困生申报;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较宽裕的学生把学校给予的资助看作“不拿白不拿”、“理所当然”、“捞好处”,部分学生甚至通过私下拉关系,骗取同学的投票得到资助。上述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与学校偏重“经济资助”忽视“心理自助”工作不无相关。

3 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3.1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运行机制

3.1.1 建立切实有效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在建立真实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基础上,将贫困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材料、班委评选组反映的情况以及辅导员平时的观察评议等结合起来,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进行修正,对贫困学生的认定进行调整。

3.1.2 实现贫困生信息管理自动化机制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使贫困生的相关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奖助学金获助情况、贷款信息及勤工上岗情况等)在学生管理系统做到自动、随机抽查,便于学校各部门掌握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和资助工作的延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借助网络使贫困学生家庭所在的民政部门、学生借贷的银行和学校贫困生信息实现共享。

3.1.3 完善受助贫困生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获得各种资助的贫困学生,在受助后学校应做好对他们的约束和监督。对于接受了资助但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甚至存在将助学金用于请客拉拢同学关系、抽烟喝酒、高档消费等不符合贫困学生消费标准行为的学生,应当立即取消贫困生受助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从而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健康发展。

3.1.4 建立灵活的资助标准

将资助标准与各院校、专业学生的收费标准结合起来④,根据各校所在地的消费标准给予不同标准的资助。比如像艺术类、医学类等特殊专业的贫困学生,资助的金额可适当调整。

3.2 构建多元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国外的资助体系相比,在立体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各大高校,“奖、贷、勤、助、补、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资助主体的多元还有所欠缺。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应当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责任。因此,着力构建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学校资助为辅、家庭及个人自助为补的多位一体资助体系能够使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的资助可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如鼓励和支持银行提供助学贷款,同时可依据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的额度给予其税收减免或信贷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政府资助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捐助,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进一步拓宽贫困学生的受助面。

3.3 实现资助体系由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型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在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除了给予他们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需要在思想方面给予“精神资助”。目前大部分赠与式的资助方式一方面会助长贫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使他们形成理所当然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贫困学生在接受单纯的给予的时候,忘记回报他人、回报社会,丧失感恩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甘剑峰认为,从资助效益来看,几种资助方式的最优排序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⑤。另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支持率依次为:勤工助学(50%)、助学贷款(34%)、学费减免(22.5%)、奖学金(17%)、困难补助(12%)、社会资助(6.4%)⑥。由此可见,有偿资助模式应当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有偿资助,在缓解贫困学生经济困境的同时,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培养起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以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积极有效地开展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要大量的工作,同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让贫困大学生在关怀和爱护中健康成长,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注释:

① 黄建美.试述高校贫困生救助的伦理价值[J].云梦学刊,2009(2):93-94.

② 高潮.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资助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6,22(4):116-119.

③ 王献虎.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转型的难题和对策—对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情况的调查报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73-74.

④ 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6):59-61.

⑤ 甘剑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学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⑥ 徐晓军.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讨[J].人文杂志,2004,(2):166-170.

作者:张瑶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应当引起高校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自卑心理、忧虑焦虑心理、猜忌多疑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嫉妒仇富心理等,其成因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贫困生 心理问题 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贫困学生则是此类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此类群体的心理问题更加备受关注。从性质非常恶劣的马加爵杀人案到某些频发的校园盗窃案,无不反映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格的扭曲。所以,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导致此类状况的重要因素,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厌学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教育水平欠发达,在上大学之前,这些学生在当地学业成绩一般较好,但是综合素质较差。进了大学以后,对学习方式的改变,不能很快适应。再加上综合素质成绩占有很大比重,导致贫困生力不从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自卑是很大一部分贫困学生常有的心理状态,大部分贫困生在经历了十几年埋头苦读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受到家乡人们的夸赞和其他伙伴的敬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而到了大学后,由于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在学习成绩上,此类贫困生没有优越感,甚至成绩相对而言比较差。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不愿意同学甚至老师了解其经济状况,极力包装或者伪装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伴随着自尊心理而来的,就是强烈的自卑。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贫困生郁郁寡欢,情绪低落,表现出极大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贫困生不愿接受资助,宁愿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以校外打工的方式谋生学习,在自尊心与自卑心理的强烈冲突下,使这些学生原有的良好品质慢慢地扭曲变形[1]。

1.2忧郁焦虑嫉妒仇富心理。

贫困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肩负着父母和家庭对未来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来改变自己贫困的现实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然而,当他们遇到无法通过自己努力和奋斗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显得比其他同学更紧张,不知所措。加之贫困生由于学费不能按时交纳,自己生活没有保障,更没钱给自己购买学习资料,更加重其焦虑的状态。另外学习基础差导致其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仍不理想,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对不起家人的内疚感。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映,精神上往往处于一种长期焦虑的状态,使人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状态,造成心理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2]。现今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使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大,很多贫困生本着找不到好工作就白上十几年学,找不到好工作就要回家耕田的心态,长期处在压抑状态,久而久之,产生忧郁情绪。

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如其他同学,产生怨恨和不满情绪。他们一方面不愿同学老师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利用金钱极力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部分贫困生受到来自同辈群体互相攀比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对金钱极度渴望,以满足他们的高消费需求。但现实却与其心理愿望背道而驰,嫉妒、仇富心理油然而生。虚荣心使他们忍受着极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在心理上产生敌对态度,行为上表现偏激。

1.3自我封闭,苦闷孤独。

贫困生往往因为经济拮据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大多觉得低人一等。他们非常迫切地想与别人交往,但又害怕被别人看不起,在这种矛盾心理下,慢慢地“与世隔离”,离群索居,甚至不愿意与自己的家长、老师交流。长此以往,产生孤独寂寞情绪,封闭自我。还有些贫困生贫困是因为家庭突遭变故。此类贫困生往往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甚至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激情,意志消沉,形成苦闷孤独、自我封闭的个性。

1.4猜忌多疑,情绪不稳。

由于贫困生上大学之前,在其家乡地区属于佼佼者,进入大学以后,人才济济,贫困生有着很大的心理落差,心理上承受巨大冲击。加之其生活来源不稳定,导致贫困生形成敏感的性格特征。这种敏感,使其逃避交往,害怕同学洞察到他内心的不安。甚至同学与学校对他的资助,也被当做是对他的怜悯和同情。久而久之,他们变得特别敏感,情绪上和感情上非常容易引起波动。此外,焦虑也是其敏感多疑、情绪不稳的重要原因。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1社会原因。

2.1.1高校学费负担重。尽管教育部一直将我国普通高校学费收取标准控制在每学年4000元左右,但加上生活以及购买学习资料设备等其他开销还是要在8000元左右。这些贫困家庭仍然无法承受。

2.1.2助学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设立的各种奖、助学金,只能满足部分贫困生的需求。而且实际操作上很难准确把握;助学贷款制度目前尚不健全,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少等诸如此类问题往往使一些贫困生更加感到无奈。

2.1.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家庭贫富差距。大环境下的某些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攀比心理。另外重富轻贫、人际关系冷漠、势利、虚伪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对贫困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心理与他们面临的现实经济情况发生冲突,导致心理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除了这些情况外,贫困生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目前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就业。由于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仍旧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如言谈举止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另外,不少同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毕业后的还款问题成了贫困生的巨大经济压力,更增添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使贫困生产生复杂的思想负担和焦虑情绪。

2.2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条件困窘,已经成为贫困大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以普通大学生学费加生活开销等,省吃俭用,一年花费大概在8000元左右,这是大部分贫困家庭一年的总收入。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期望自己能拿到高额奖学金,千方百计寻求打工的机会。而这种打工占用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业,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心态。另一方面,社会大环境下相互攀比的心理,使贫困学生受到强烈的心理震撼。另外,贫困生背后的贫困家庭把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更多地寄托在贫困生身上。所以,贫困生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来自自身家庭的压力。这些矛盾的心态和压力使这些贫困生的人格发生变化。

2.3教育因素。

2.3.1贫困学生凭着自己的勤奋和上进而进入大学。然而,农村或偏远地区因为教育模式和教育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使这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对融入校园文化的主流感到力不从心,陷入迷茫与困惑中。

2.3.2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学生长期依赖于家长、老师、课本,习题,不会独立处理各种人际交往,更加不会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另外,进入高校后,对学校独立生活的不适应,更加剧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他们自尊心较强,经常会把同学、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当作是对他们的施舍,反而产生敌对心理。这样既伤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挫伤了其自尊心,形成了心理障碍。

2.4自身素质。

2.4.1不少贫困生自我评价过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使其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表现自卑,缺乏生活的积极性,自我封闭,面对困难,容易产生恐惧,从而引起焦虑、抑郁情绪。

2.4.2一些贫困生自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使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活费用的愿望的无法实现,从而更加贫困。

2.4.3某些贫困生初次从农村走进城市,抵御不了各种诱惑,在社会大环境下,很容易堕落:沉迷于电脑游戏,享受,攀比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些消费,无疑造成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3.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各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这关系到学校秩序的稳定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平稳健康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我国教育存在着地区和经济上的差异,而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则制约着他们的成长和成材,国家和高职院校要采取积极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使贫困生不仅经济脱贫,心理也脱贫。

参考文献:

[1]杨韶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许星,刘强,陈萍,李鑫.浅谈高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重点

课题《心理干预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编号JSNZJ2011004)。

作者:张金燕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路径

[摘 要]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压力非常大,心理问题非常多,非常需要积极的干预与介入。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很好的思路与对策。因此,本科院校应该主动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观念, 设计积极向上的干预内容与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平台,构建积极向上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以此不断提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本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与话题,其中贫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形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与病态心理学相对的理论支撑,为破解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与思路〔1〕。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介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逻辑关联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和新型的心理学发展方向〔2〕,主张采用积极方式和心态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个体心理世界的积极阳光层面的关注与激发,为破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向;本科院校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境地,心理世界往往也是非常脆弱,非常需要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场域。因此,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強的关联性 。

(一)积极心理学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主要观点与价值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引进国土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3〕,主张采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心理问题的解决,与病态心理学持相对的观念与方式。这种理论体系更能够有利于推动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提升其实效性,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内涵与价值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心理问题处理的一种方式,内涵丰富,包括心理干预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环境、效果的考评等。这种干预往往是外在的干预,当然也可以是自我主动的干预调适心态。

从价值视角来说,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及时把控与走进贫困学生的心理世界,能够及时引导贫困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化解其心理纠结;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干预能够为贫困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提升贫困生学风的改变。

(二)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相关性

积极心理学与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理论层面的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实践层面的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能够具体的应用、检验与完善积极心理学,具体情况如下:

一方面,从理论指导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为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要求其保持积极的阳光心态、采用积极的方式和选用充满正能量的项目与内容、营造阳光的氛围与环境来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来说,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是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号舞台,是积极心理学的践行落实与检验考验,能够倒逼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二、当前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环视本科院校心理健康的干预现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不理想,从理念、内容项目、方式与平台、主体素质到效果的督导层面都需要好好改革创新一番。笔者认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积极心理学取向严重不足〔4〕。

1.心理健康干预理念层面的问题。采用一种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选择与设计整合。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时,科学化的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把握青年学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系统化的理念坚持不足,往往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没有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专业学习方面的因素;积极向上的理念不足,往往将贫困生心理问题扩大化、严重化,没有将之作为贫困生作为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来阳关地对待。

2.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需要关注与干预更多的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在构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时,规划设计不够,往往注重经济层面与心理层面的干预介入,重点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方面的事情,忽略与之相关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的指导介入〔5〕,导致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项目单一化、空洞化;往往注重大学生成长层面的学生项目干预,忽略现代公民层面的素养项目干预。

3.心理健康干预方式与平台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需要采用心理的、教育的、活动、制度等平台来进行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般高校往往注重就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注重心理方式的采用,比如谈话、情景体验、心理测试等均常常被采用,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积极使用,忽视了三观教育和红色文化在心理干预中的采用;忽略了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另一方面,往往重视传统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的采用,对网络平台的远程心理辅导作用开发不够,没有很好开发网络心理辅导热线。

4.心理健康干预主体素质层面与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层面的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干预主体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干预技巧与干预的心态要求非常多,但是目前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一般都是学工队伍的教师,这个群体很大一部分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很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强大的介入力量。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定的条件与保障,但目前高校没有做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心理健康干预的设施设备的供给。

三、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提高本科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水平

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及其干预存在的问题,本科院校应该好好分析与研究,积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論,将之运用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选用等方面,力求建构一种助推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心理干预机制〔6〕。

1.注重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完善与创新整合,推动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可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要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理念的要求,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一种爱的心态、理念去开展各项干预活动,贯彻一种爱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好好分析贫困生群体的优点、缺点以及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贫困生的弱势心态和期望值的变化规律;始终坚持系统的理念,将心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运行,深层次地挖掘贫困生心理问题背后造成的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專业学习方面的因素,力求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的办法来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注重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拓展,尽力扩大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项目与内容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直接客体,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务必要高度重视,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要求,不光要看到贫困生的问题,更要看到其优点,对其优点也进行干预指导;不光是要干预其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还要干预贫困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社交情况、情感婚恋情况、参加社团活动情况、日常的生活状况、就业与职业追求情况、网络活动等,做好这些方面活动的心理调研、追踪、指导与积极干预介入,加大生命教育〔7〕、感恩教育与法治教育、幸福感的教育,力求形成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项目的立体化网络建构,做到对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的干预介入。

3.采用主动积极与正面激励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努力增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吸引力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分析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要求,尽量采用积极向上的办法来处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指导等结合起来,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去教育启发贫困生的心理世界、生活世界、学习世界;将传统的谈话、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已纳入积极向上的层面来看,尽量采用正相关的方式开展心理干预,多开展一些有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等阳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贫困生的自信自强心态。另外,积极开发网络平台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网络心理问题辅导平台与网站,力求心理健康辅导移动化发展。

4.注重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心态与积极向上的环境构造,全力为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阳光的氛围。

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理念是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先导,因此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干预时把握好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干预的主体素质要求,加大对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教师们进行阳光心态的培育与重视,要求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本身必须要拥有真善美的心态,拥有阳光和博爱的心态;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为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提供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态势的文化氛围;加大各类心理健康干预的条件供给,尤其要做好开展心理活动、贫困资助等所需要平台、场地、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供给。

总之,贫困学生是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应该关注的重点,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践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本科院校贫苦生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介入提供一种阳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走向。目前重要是,本科院校务必要改变传统心理干预机制,结合学生特点,建构积极向上的心理干预介入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2〕曾庆璋.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5).

〔3〕邵迎生.对积极心理学学科定义的梳理和理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麻彦坤.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5〕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01).

〔6〕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04).

〔7〕范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13,(S1).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欧阳洁

上一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