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城乡“问题学生”社会因素差异性研究报告

2022-10-23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 三峡库区腹心。东邻湖北省巴东县, 西接奉节县, 南与湖北省建始县毗连, 北与巫溪县及神农架林区接壤。县境东西最大距离61.2公里, 南北最大距离80.3公里。总面积29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274公顷。巫山是经济小县。有贫困人口6.6万人,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1555人, 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土地瘠薄, 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亩, 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市14个贫困区县的平均水平。2007年, 实现GDP27.3亿元, 居全市第36位。因此, 我县是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 各类在校“问题学生”中, 因社会因素表现出来的特点十分明显:

1、“问题学生”因家庭收入差异的特征

(1) 家庭收入高的“问题学生”常常表现为狂妄自大:大昌中学原有一学生陈某, 父亲是煤老板, 家里有钱, 高一入学时就自由散漫, 尤其在吃穿方面, 几乎达到了“花天酒地”的地步, 于是似乎得到了部分学生的“崇敬”。有时周末, 他会邀同寝室的男生到馆子搓一顿。部分学生称呼他为“老大”, 长此以往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毛病, 虽经老师多次教育, 但收效甚为, 以至发展到花钱买通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把同学打成重伤, 受到了开除学籍的处分。家境过于富裕, 常使父母疏于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 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反将商场或官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家中, 使孩子受影响。父母仅以物质激励孩子, 希望他因之而听自己的话, 实现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物质是激励不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物质在孩子身上的积聚, 带来的是挥霍性的消费, 带来的是品格的低下。

(2) 家庭收入低的“问题学生”常常表现为自暴自弃: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及其边远山区, 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 成为“留守一族”, 他们性格内向、孤僻, 不爱与同学接触, 自卑感十分严重, 加上其固有的虚荣心, 在班上对同学之间的言行非常敏感。官渡中学一张姓高二学生为了学校运动会能有一套新运动服, 在行课期间潜入学生寝室, 窃取另一学生运动服, 被生活老师当场抓获, 受到了记大过处分。

2、“问题学生”因社会差异的特征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离异, 负责监护的家长又长期在外或忙于工作, 老人负责监管孩子, 形成隔代教育。老人要么过于溺爱, 要么因缺少教育的方法而难以和孩子沟通, 想管管不了。孩子一耍蛮, 老人便妥协。由于父母与孩子平时缺少情感交流, 父母偶尔教育也易使孩子抗拒, 导致孩子不时的情绪异常。如一学生, 每次老师与家长联系, 总要绕一大弯:先和母亲谈问题, 母亲再转述给外公外婆, 最后通过两个老人教育孩子。于是乎, 面对老人的教育, 孩子置之不理, 逼急了就扬言出走, 后来果真出走过一两次。于是孩子的不良表现屡屡产生而不能有效地遏制。如不学习, 违纪, 与老师有矛盾;对同学任性恃强;意志薄弱, 行为冲动而心理幼稚。

父母家庭重组, 后父后母在教育孩子上有顾忌, 或教育意见不一致;或者子女是收养的, 作为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 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心和顾虑。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 往往会因为这种有别于其他一般家庭的关系而对家长心有芥蒂, 心怀戒备, 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投入更多的情感, 更要在教育孩子上讲究技巧。这对家长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少有家长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功。

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 道德修养有所欠缺, 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问题的产生。如“棍棒型”的家庭教育。父亲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 没有接过原来母亲承担的教育孩子的工作, 常常是打骂了事。每每得知孩子在校出现不好的事, 便逼着孩子打电话给老师作“解释说明”。在这种情况下, 孩子便硬着头皮当着父亲的面对老师编造谎言, 推卸责任, 逃避父亲的暴力惩罚。如此几次, 说谎便成习惯。有的父母因自身的缺点, 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如一次班主任为解决两个学生的纷争, 约来了双方家长, 还没开始教育孩子, 家长们却因一言不和, 先吵了起来。这样身教之下的孩子又怎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呢?伦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对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导致部分中小学生出现了“道德冷漠症”, 表现为无视社会公德, 蔑视规章制度, 为人冷酷无情等。某校高一年级:甲男以前是乙女的男友, 后来两人分手 (同班同学) , 尽管学校规定高中生禁止谈恋爱, 但甲一直都对乙有很深的感情。后来乙有了男朋友丙 (同年级其他班级) , 甲还是爱着乙, 传统主义者的选择或者决定是什么样的?现代主义呢?后现代主义的呢?学生回答是:传统主义: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就绝对不能再会有什么了, 自己也应该要忘了她。现代主义:现在还不是我应该出现的时候, 如果她过得不好, 那时候我才应该采取行动。后现代主义:管她有没有男朋友, 喜欢我就是喜欢, 我就是要追。甲选择了后现代主义, 致使矛盾激化, 悲剧发生:甲用刀刺伤丙的心脏, 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3、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学生方式和交往方式。有的青少年患上了网瘾, 包括色情成瘾和游戏成瘾;有的长时间处于虚拟环境中, 导致自我中心更加严重;有的逃避现实社会, 处世态度消极化;有的逃避社会责任和规范的束缚, 极端张扬自我。目前, 全国网瘾和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人数高达2000万, 60%青少年犯罪牵涉网络, 我们认为是国家干预的时候了!计算机网络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种影响固然有积极的一面, 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 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完全荒废了学业, 成为了“问题学生”。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问题学生具有普遍性, 更具有特殊性。一方面, 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另一方面, 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学生。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陶行知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当爱迪生被小学老师宣判是名低能儿时, 嘲笑他的人们怎能想象长大后他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权威老师的宣判无疑是个打击, 深深影响爱迪生今后的人生, 他被校方开除学籍, 回到家里接受母亲的家庭教育。

(课题编号:05270458)

摘要:通过对贫困县县情及”问题学生”的社会因素差异的分析, 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找出基本原因。并试图探索转化问题学生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问题学生,县情,特征,原因,教育学

参考文献

程宪政、姚小英.《湖南教育》.2000, 12

上一篇:高职商务英专毕业实习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下一篇:手机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