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思考

2022-09-10

近几年, 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收费不断增加, 高校出现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的贫困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比非贫困生面临更大的压力, 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表现出自卑、焦虑、敏感、仇恨、自我封闭等心理特点, 他们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贫困学生。因此, 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课题。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1 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即以下简称的贫困生的界定是我们如何筛选研究对象的首要因素, 国家目前对“贫困生”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界定。按发达国家的标准, 贫困生是指其所能获得的每月生活费低于就读地区的人均生活费的最低标准, 甚至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群体。我国各高校界定贫困生的标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条件, 学生每月生活费在他们所居住地方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 或家庭的纯收入在所在地是属于最低水平;其次是学生父母双亡, 无经济来源, 且没有其它亲属能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第三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 并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 无经济来源;第四是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 无经常性经济来源且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高校学习;第五是城市人口, 父母都下岗或其中一人下岗;第六是学生家中长期有病人, 如家中祖父母或是父母亲常年有病或有残疾等而导致家庭贫困;第七是学生家庭成员发生突然变故, 丧失生活来源并短期内大量举债。在现实中, 许多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贫困大学生:一是具有家庭所在地民政局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二是该校辅导员了解其贫困的学生;三是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

1.2 心理健康的界定

1946年, 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给“心理健康”作了如下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近年来, 随着我国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西方心理学观点的不断引入, 我国学术界对于心理健康含义的界定,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我国学者提出从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发, 认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考究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都应建立在人的内在需求与发展同外在适应与和谐是否统一基础之上, 只有这两方面的统一, 才能真正达到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幸福”的理想状态。还有人认为, 心理健康本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特征的概念, 它是一种不断完善的状态, 而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心理学教授谭和平认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处于正常完满的状态, 具体包括认知正常 (n o r m a l C o g n i t i o n) 、情感协调 (h a r m o n i o u s e m o t i o n) 、意志健全 (Soundwill) 、个性完整 (integratedpersonality) 和适应良好 (goodadaPtation) 等五个方面”。这种界定强调了心理健康的心理内容, 容易被理解, 并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人们所立足的角度不同,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也许会有一定的差异, 但还是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2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现小康, 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对高等教育如何体现对在校“弱势群体”即贫困大学生享受教育的公平权, 如何将其培养为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状况, 更重要的是深入他们的灵魂, 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予以教育和引导, 使他们真正成为能揽过时代纤绳, 承载祖国大梁的有用人才。

2.1 从物质上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经济上的困难是造成贫困生心理负担的直接原因, 社会和学校应在这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学校要为贫困生“开绿色通道”, 不断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助困制度和措施。奖要突出双优, 贷要讲求公平, 助要兼顾疏导, 补要落到实处, 减要完善制度。开辟勤工俭学的渠道, 让贫困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经济上的负担, 锻炼自己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减轻贫困生因接受外在资助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如学校的绿化, 清洁的维护等等, 贫困生能够做的就尽量交给他们去做。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对一”助困活动, 发动学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一对一”解困帮助。

2.2 心理上的疏导, 是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良好心理机制的基础

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 要从根本上使他们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机制, 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的教育和疏导。首先, 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扶贫先扶志”, 人生观是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的灯塔。有的贫困生将自己所处逆境归咎于父母的无能, 有的贫困生受“金钱至上”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境遇没有正确的认识, 导致虚荣的心态和扭曲的心理, 因此引导和培养贫困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模式, 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穷, 科学分析困难, 培养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思想意识, 是树立良好心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其次, 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使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预防心理疾病。另外, 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学生团体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开展以演讲、知识讲座以及榜样教育等形式的教育活动, 树立自强自立的贫困生典范以之激励。通过宣传教育, 不仅是贫困生, 非贫困生也能获益其中, 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

再次, 学校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是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它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释放压抑情绪, 使之往健康方向发展。具体做法是:其一,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新生入校进行一次常规性心理问卷普查, 建立其心理档案, 掌握其心理情况, 了解其思想和心理状况, 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有针对性地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建议每一学年对贫困学生进行一次心理测评,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提高心理咨询的质量和效率, 使其有的放矢的工作。其二, 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健康咨询机构, 但形同摆设, 不但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 而且将机构设在医务室里, 不仅达不到减缓压力的效果, 还会让学生感觉到去那里咨询就是承认自己有病。其三, 咨询应本着为学生保密的原则。心理咨询在大学校园尽管很普遍, 但要是让自己走进咨询室却要鼓足了勇气, 害怕别人知道了以为自己有病。其四, 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常识培训。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密切, 也最了解学生, 辅导员把握学生心理动向, 对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解决其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关注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机制, 既可以了解其心理发展状况、解决其心理问题, 又要为他们严格保密, 对学生咨询过程保密, 对心理健康结果保密。甚至可以让学生不用真实的姓名, 提高咨询的保密度、可信度和真实度, 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还可开辟网上心理咨询站, 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在网上和全国心理咨询老师及同样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沟通, 释放心理压力, 有利于缓解和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2.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是改善大学生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因此校园文化就成了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正确导向作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改善社会心理环境。具体做法是:其一,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鼓励贫困生参加, 主动为他们搭建参与平台, 使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特长, 结识更多的同学, 打破人际交往的心理屏障, 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其二, 积极发挥学生党委、团委、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 开展各种爱心活动, 主动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 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宽容友爱、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使贫困生处处感到温暖, 不再觉得心理孤独、压抑和自卑。其三, 学校和社会给予贫困生帮助同时应该淡化“贫困”, 让贫困生的贫困作为一种隐私。如果社会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大肆宣传、广泛报道, 那么对贫困生心理就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因为全国都知道自己是贫困生了, 从而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助困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四, 学校应对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以开展知识讲座、电影和话剧的形式, 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杜绝“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风气”;杜绝校园的攀比之风;杜绝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思想。一个校园, 如果形成了“比学习、比道德、比创造”的氛围和环境, 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尤其是对贫困大学生。

总之,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是一件长远而特殊的事情, 需要社会和学校从物质方面加以帮助, 更需要学校从心理方面加以疏导, 还需要学生自身的自我消解等。搞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共同寻找最佳的心理教育对策, 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问题的误区, 形成健康的人格结构, 提高贫困生的素质, 培养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要针对时代特点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实际, 合理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恰当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本文根据研究, 从物质帮助、心理疏导和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佐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4.

[3]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 2004.

上一篇:浅谈涉罪合同的效力问题下一篇:企业管理中整合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