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制度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监管制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外国保险公司投资债券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分析当前我国保监会和《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投资资本管理比例的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保险公司投资债券法律监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第一篇:监管制度论文范文

中国国库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国库监管制度安排包括监管主体、法律规章、方式程序及协调机制等四方面内容,从2006年的运行实践看,中国现行国库监管制度在设计理念、法律规章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亟需改进。

关键词:国库监管;制度;协调机制

一、中国现行国库监管制度安排

(一)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库监管主体的法律地位。该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经理国库职责,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理国库,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代理国务院财政部门向各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兑付国债和其它政府债券,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可见,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是国家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随着国库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全面建立,人民银行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使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的全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有利于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监管法规。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随后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都明确规定,国库在实现国家预算收支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作用,这是国库监管最初也是最主要的法规制度依据。1996年,针对一些国库在预算收入退库、更正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库监管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国库监管”的概念。1998年广东佛山财政预算案件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库监管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人民银行在依法经理国库中的监督管理职责,并就国库监管的对象、内容、要求和监管责任提出具体要求,国库监管概念得到进一步诠释。1998年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各级国库及时转变观念,把监管作为经理国库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依法监管意识。2002年以来,为建立健全国库监管制度,人民银行从强化内控机制着手,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国库资金清算处理手续》及《国库资金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2005年,为指导各级国库规范地开展国库监督管理工作,人民银行印发了《国库监管工作手册》,2006年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监管工作指引》和《关于加强国库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有效规范和促进了国库监管工作,实现了国库监管与核算、监管与服务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监管方式。国库监管主要有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两种方式。非现场监管是通过对下级国库、国库经收处、代理国库、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代理行、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代理行、国债发行兑付行等机构报送的各种报表和其它业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上述机构所经办的国库业务情况作出判断,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管方式。现场监管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本级国库外来业务资料进行柜面审核;--是有针对性地对下级国库、国库经收处、代理国库、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代理行、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代理行、国债发行兑付行开展的现场监督检查。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时,现场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应向被检查机构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并遵循下列程序:前期准备,包括检查立项、成立检查组、确定检查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发送现场检查通知书等事项;实地检查,包括听取汇报、调阅相关资料、现场检查、记录工作底稿、形成《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等事项;检查处理,包括交换意见、撰写检查报告、作出处理决定、监督执行处罚决定、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和立卷建档等事项。

(四)协调机制。一是外部协调机制,与同级财政预算监督与执行机构、金融监管机构协调与合作,建立国库监管信息交流机制,定期交流监管信息,共同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具有普遍性和涉及资金安全的重大问题,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全国大部分省级分库建立了国库监管长效机制,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与定期会谈,青岛市分库推行了国库风险防范定期检查制度,深圳市分库每月召开业务讲评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国库工作质量和水平。二是内部协调机制,作为国库经理单位,人民银行内部建立了国库、会计、支付结算、事后监督、人事、内审、纪检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通报国库监管工作情况,评估国库资金风险状况,及时解决国库监管新问题。

二、中国国库监管制度运行现状

(一)基本情况。2006年,全国国库业务总量和柜面监督中发现的不合规业务继续呈上升趋势,违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从国库业务结构看,全国各级国库的预算收入收纳业务笔数占全国国库业务总笔数的95.06%,占总金额的45.67%;预算支出业务占全国国库业务总笔数的4.27%,占总金额的45.23%;预算收入退付业务占全国国库业务总笔数的0.38%,占总金额的4.72%;预算收入更正业务占全国国库业务总笔数的0.29%,占总金额的4.38%。尽管预算支出笔数占比很低,金额却与预算收入大体相当。各级国库在柜面监督中发现的不合规业务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以来共发现不合规业务约103万笔,涉及金额1575亿元。同时,监督检查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06年,人民银行检查发现各类问题12万多笔,涉及金额68.94亿元;清理收入过渡户约430个,涉及金额11.22亿元;下发通报777次,罚款近700万元,是2005年的7倍。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国库监管工作理解认识不够。存在以下三种错误认识:第一,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存在监管无为、监管难为等错误思想;第二,缺乏研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钻研精神,存在监管无效和狭隘监管等错误认识;第三,随着国库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现了重系统风险防范,轻内部控制管理的倾向,片面认为业务系统的完善可完全杜绝业务风险的发生,资金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偏重于系统建设上,忽视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形成了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二是未严格执行现有的法规制度。《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也规定,财政、征收机关有及时向国库部门提供年度预算计划和相关预算执行文件的义务。但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不及时主动提供政府预算,国库部门无法按照预算来控制、衡量政府的各项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国库负有监督财政存款开户的职责,但国库部门对财政部门各类专户的管理不够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赋予国库预算执行反映的职责,但国库部门没有对代理银行的大额与可疑国库支付业务予以跟踪、监测和分析、反映。对征收

机关擅自开设过渡账户、截留预算资金的行为,未向审计部门和上级机关反映,致使国库得不到外部监督部门的支持。三是监管手段落后。目前多采取临柜审核、定期现场检查等传统方法,对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非现场、实时监督等方法应用较少。偏重于获取零星、随机的监管信息,缺乏完整、连续的监管信息的收集分析。偏重个人经验,较少运用规范业务流程与科学评价体系。偏重直观印象,较少追根溯源。

三、中国国库监管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夯实监管基础。做好国库柜面监督工作,有效制止不合规国库业务,达到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目的。综合运用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对在柜面监督和各种形式的国库业务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取证、分析和评价,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实现监管的连续性。对在非现场监管工作中取得的各种报表和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论证,确定监管重点,实现对整个国库资金运行过程的“无缝”监管。严格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为,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采取不同的监管办法,促使国库监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准确把握有关法律法规,合理行使行政处罚权力。对国库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切实维护国库监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健全监管体系。建立较为完备的国库监管组织体系,国库监管工作定岗、定编、定员,明确、细化国库监管工作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在实现国库数据集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类监管信息,对某些业务处理予以监测、提示,建立高效的预警监测体系。完善国库资金风险评估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做出量化评估,及时将相关信息向监管对象、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披露。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处理、网络传输、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搭建一个业务全面、功能完备、架构合理、科学有效的国库监管系统。

(三)完善法律法规。充分履行法律、法规、制度赋予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发挥国库部门在政府预算执行中的监督、反映和促进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均赋予人民银行国库监督管理职责,各级国库应对政府预算执行全过程严格把关。对内,发现并纠正国库人员重技术建设、轻内部管理,重系统风险控制、轻内控制度落实等错误思想认识,形成国库、会计、事后监督、支付结算、内审、纪检监察等内设部门的长效合作机制,杜绝内部风险隐患。对外,建立与同级人大、金融监管部门、审计、财监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库监管作用。同时,加快国库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制订与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缴、社保基金收付等多项新业务配套的监管制度,实现理论研究与业务拓展同步、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同步。

(四)推动自主创新。充分认识理解“国库监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整合各种金融资源和技术资源,构建事前柜面监督、事中过程控制、事后监督检查等全程监管防线。事后监督、内审、纪检等部门整体联动,后台监督与前台管理目标同向,责任同担,监控同行,培训同步,逐步形成上下结合、点面互动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效力。采取灵活的监管方式,把风险防范任务分解到各项日常国库业务中,提高风险的全面监控程度和群防效应。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业务检查中,坚持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管控结合、查纠结合、疏堵结合,全面掌握基层国库的风险动态,及时发现隐患,加以整改。注重开展追踪性监管,对有疑问的异常情况,采取追踪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取证。健全国库资金风险报告与信息披露机制,畅通信息传输渠道,建立突发、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掌控、处置可能引发的风险。

作者:陈 伟 周应恒

第二篇:外国保险公司投资债券的法律监管制度比较分析及对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启示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外国保险公司投资债券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分析当前我国保监会和《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投资资本管理比例的规定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保险公司投资债券法律监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债券投资管理保险公司管理法制监督管理保险法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保险公司投资债券监管管理制度制订起步时间较晚,在组织架构,技能经验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宏观调控时期,法律法规对保险业证券的债券投资管理较为严格。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部分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的保险公司证券投资监管制度,及论述其对中国保险监管法规体制改革的启示,为未来中国保险公司投资债券法律监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以满足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对维护保险资金运用秩序的要求。

一、外国发达国家保险公司法律监管体系的比较研究

1.美国保险公司法律监管研究体系分析

美国各州具有保险立法权,因此,保险业主要由美国各州负责立法并要求各州级保险监管局进行监察管理。当各州无权对某些领域进行立法监管时,由联邦政府进行立法管理。与此同时,各州保险监管局还联合组成了美国全国保险监管协会,提出和制定各种保险管理法律条例以供各州立法机构和联邦立法机构参考。

2.英国保险公司法律监管研究体系分析

英国保险公司监管体系经历了较长的改革历史,形成了较为严格的风险资本偿付能力监管制度,这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英国成立了保险业行业组织,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企业自身的自律性使得英国保险业在政府没有进行过多的管理下健康迅速的发展。总之,英国保险法律法规对于保险公司的管理较松,公司依靠行业组织条例和自身的自律性,管理风险资本偿付能力,同时,保险公司每年将财务会计报表上交英国工贸部进行审核,英国政府不再进行额外规定限制风险资本偿付数额,保险公司自身决定风险投资的比例以及最低资本偿付能力数额。

3.日本保险公司法律监管研究体系分析

日本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是通过金融监督厅来完成的,由于日本政府对于保险业的严格管理,日本保险法对于投资偿付能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投资的有价债券主要包括:金钱债券,有价证券,不动产信托等。对于国内有价证券的投资比例限制为30%以内,对于金融厅确定的有价债券和抵押贷款的偿债能力要求可以降低到总资产的10%。同时,为配合日本政府对保险业改革,日本《保险业法》于1998年进行了修订,这进一步加大了日本政府对保险业有价证券投资的监察管理。

二、各国保险公司法律监管研究体系对比分析

1.监管手段不同

各国对保险公司监管主要有三种手段,即行政手段,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以行政手段进行监管的主要代表国家是日本,所有保险公司的有价证券投资需要经过日本金融检察厅的监察批准方可进行,同时,日本金融检察厅还对资本比率以及资产率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立法监管手段为主的代表国家是美国。美国各州及美国保险业协会对保险公司的各方面有价证券投资进行了详尽的规定,这包括投资方式,投资内容,投资额度以及比例方面的限制。除此之外,美国各州还对投资产品质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规定。使用经济手段进行监管的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虽然英国对于保险业投资的法律监管较为宽松,但是在经济方面制定了详细完备的成文条例和制度,以此起到监管监督作用。由于英国政府只制定法规约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具体的投资品种和投资事项由保险公司自行决定。

2.监管模式不同

多数国家对保险也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模式。除了对投资种类,投资比率进行约束外,还制定了对违法投资的惩罚办法。如美国各州和行业协会制定了相关法规条例,明确规定超过规定投资比例及投资产品品种的保险公司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改和惩罚措施。但是,英国对保险业投资监管较为松散,除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风险资本进行立法管理外,对于具体投资品种和投资事项不做过多约束,而是依靠保险公司自律来达到预期效果。

三、不同国家保险公司法律监管体系对我国保险业立法的启示

1.制定符合国情的债权监管管理模式

国际风险资金监管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严格监管,松散监管,和折衷式监管三种形式。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市场经济和法律法规还处在发展阶段,应适时使用严格监管模式,当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经济达到较为成熟阶段,可以适时调整监管模式为松散式监管,比如英国依靠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律进行了较为恰当的松散式监管制度。

2.我国保险业公司对投资产品和品种要进行适时调整

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投资品种和比例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保险公司要根据经济情况对投资比例进行适时调整。比如日本1947年對地方有价证券的投资比例不超过20%,而1998年则对该比例取消了限制。

3.我国应注意结合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等监管手段对保险公司进行调控管理

保险业金融监管必须结合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其中,由于行政手段主要被用来突发事件和管制外资企业竞争,因此过多使用行政手段不利于市场经济稳定。其次,要加强立法,加强对于违规保险公司处罚力度。我国制定的保险法对于违法期间资金如何处置出现监管真空,而美国保险法则明确规定再取得听证后,保险人可立即处置违规投资资产。因此,我国可借鉴美国相关规定,处理违法资产,这可以更为有效的管理和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投资偿付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祁祥 于小东等:制度变迁中的中国保险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57-376

[2]黄亚辉 周俊峰 孔雪: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 济南金融2004[6]:137-151

[3]张洪涛:美日英韩四国及台湾地区保险资金运用的启示,保险研究2003[5]:191-212

[4]杨帆 韩卫国 甘露: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研究,保险研究2002[6]:575-581

作者:王 臣

第三篇:金融监管制度演进与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从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理论发展过程的4个阶段进行整理和总结,论证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和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关系,并得到启示。

[关键词] 金融;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监管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4. 052

1金融自由化阶段(20世纪30年代前)

1.1 金融监管制度萌芽期

20世纪30年代前,人们开始了对金融监管的初步实践。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是真正意义上金融监管法律的起点。最初确立中央银行制度是为了统一货币和票据结算,中央银行基本不干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更不直接控制金融服务和市场价格。后来,中央银行衍生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从而有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才为中央银行监管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然而,相互之间的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

1.2 金融自由化阶段的监管理论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这个阶段的理论职称,它们共同信奉市场的无缺陷性,尤其坚信“看不见的手”,它们认为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也属于市场行为的范畴,让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是引导人们共同努力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

2金融管制阶段(20世纪30年代危机至70年代)

2.1 大危机后安全优先型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相继采用了管制措施,并将以单纯的法律约束为特征的金融管制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丰富手段和内容的金融监管。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关于利率、外汇、分业和结构的管制。中央银行指定的相关政策,服务并监管者宏观经济,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

这一时期的金融监管目标是以金融业的安全性为主,以求防止金融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金融监管之严厉甚至倾向于政府的直接管制。

2.2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确立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主导地位,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人们不再相信市场是完全可以自我调节的。在这个阶段,银行制定的制度相对自由,金融体系没有完全细分,这就使得金融监管显得无力与脆弱。银行过度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最终引发连锁倒闭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3金融监管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3.1 效率优先型的金融监管制度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放松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推崇“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金融自由化。这一举措的确促进了该时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繁荣。但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首先在拉美爆发;美国80年代陷入长达10年的储蓄贷款危机;日本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大崩溃;90年代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又发生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陷入金融危机。这使得效率优先型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覆灭催生出了浮汇制。资本市场对整个国际市场而言,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这与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都给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来回避金融监管制度。针对这种情况,西方十国集团果断采用联合监管,《巴塞尔协议》由此诞生,这个协议不仅对银行监管提供法律支持,同时也对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此后巴塞尔委员会的跟进文件指出银行要侧重风险的控制而非银行自身的经营。

3.2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监管理论

1973年麦金农(Ronald.I.Mckinnon)和肖(Eduard.S.Shaw)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取消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过渡到由市场力量起主导作用的“金融自由化”阶段,金融自由化理论正式形成。

明斯基(Minsk,1982)对金融的长期起伏和盛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 “金融不稳定假说”观点被首次提出,他认为银行受利益最大化驱使,推出很多带有风险性的业务,这就对了银行内部的稳定性带来冲击,所以金融监管银行的经营变得很有必要。

《美国货币史 1867年—1960年》一书由弗里德曼与施瓦兹(Friedman and Schwartz,1986)联合编著,他们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考夫曼(Kaufmann,1996)从银行体系的传染性和系统风险的角度分析也认为,个别银行比其他企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失败,银行业也比其他产业更加脆弱、更容易被传染。

麦金农(Ronald.I.Mckinnon)于1991年出版了《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对政府干预进行了妥协,提出对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次序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如何排序是极端重要的。

4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4.1 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建立

1990年后,金融自由化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期有效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体系。但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多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也出现了很多监管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它们相应地转变了金融监管的方式方法,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充分考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强调适度的金融监管。另外,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又对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2007年爆发于美国并蔓延至全球的次贷危机,表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强化稳健型金融监管体制的任务仍十分紧迫而艰巨。因此,总体上说,当前的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要合理配置安全、效率和公平的金融监管目标,始终重视金融安全;二是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国际金融市场有序发展。

4.2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

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各国金融监管目标和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安全稳定与效率并重。在这一阶段的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取得不少成果。①信息经济学背景下的金融监管理论。理论指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解决了信用与信息对称的问题。信用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实的操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信息的不对称与金融市场的道德问题与逆向选择是正比的关系。②功能性的监管理论。“功能观点”开辟了新的金融监管理论时代。1999年美国国会推出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此法案允许企业的联营,为保险、银行和证券提供了联营的机会,保险、银行和证券的混合经营由此诞生。③监管激励理论。在拉丰、梯若尔(Laffont,Tirole) 1993年的著作《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中,监管理论得到系统的分析和发展。激励理论首次应用于金融监管中,他们的目标金融监管系统得到最优配置。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金融监管理论利用了信息理论与激励理论的原理,并向功能观金融监管的理念发展,这更加符合当今金融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5总结与启示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的。随着金融活动的不断发展,原来的金融监管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暴露出来,从而促使了金融监管理论研究的发展;反过来,新的金融监管理论又指导和推动着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两者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演变过程。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带来金融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可以预见,分业监管转向统一监管、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等理念将会取得较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蒋自强,等.经济思想通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胡维波.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4(3).

[3]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

[4]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蒋海.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财经研究,2002(2).

作者:文贝贝

上一篇:封面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