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监管制度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从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出发,探讨了责任保险在当今风险社会中遇到的发展困境和发展需求。研究表明,加速责任保险的发展应从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入手,加强政府引导、行业监管和政策支持,提升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并要强化保险业的自身建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监管制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保险监管制度管理论文 篇1:

我国现行养老金监管制度的弊端及对策

摘 要: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监管制度是以行政监督为核心,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监管体系,它存在很多弊端,监管效率低下。因此,要健全基金管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推进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

关 键 词:养老金;监管制度;弊端;对策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吕 博 刘社芳

保险监管制度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应急管理视阈下责任保险的发展之需

[摘 要] 从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出发,探讨了责任保险在当今风险社会中遇到的发展困境和发展需求。研究表明,加速责任保险的发展应从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入手,加强政府引导、行业监管和政策支持,提升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并要强化保险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 风险社会;应急管理;责任保险;强制保险;法制建设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10.040

1 前言

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城市的环境污染、生产安全、医患纠纷、旅游安全、交通事故、职业伤害以及食品和药品安全等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2]。现代风险社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如何应对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各类突发性事件,这是对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挑战。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责任保险属于广义的财产保险的范畴,我国 《保险法》 第 65 条规定: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责任保险能够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手段,具有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尤其对风险社会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责任保险能发挥其独特的风险转移与控制机制、灾害损失经济补偿机制,对保证社会和谐稳定、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责任保险在我国应急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不尽如人意[4.5]。因此,国家强调,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必须以立法为保障,以政策为引导,依靠政府来推动,通过市场来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强化责任保险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的社会管理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在风险社会的今天,全面加快责任保险的发展具有完善和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2 责任保险发展的“瓶颈”

2.1 法律体系的完善度不高,政策体系的支持度不足

以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作为保险标的,这是责任保险区别于一般财产保险的根本特征。因此,一个完善的民事法律体系是支撑责任保险发展的根本。[6]目前,我国规范责任保险的民事责任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难以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责任进行合理界定,难以对损害赔偿作出明确规范,因而导致保险公司难以对责任风险进行定价、承保和赔付。另外,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来看,责任承担的具体执行和操作程序可操作性不强;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力度不够。法律在归责原则、赔偿标准、条文表述等方面不够完善和协调,甚至出现了相互冲突的现象。正是由于现有的民事法律体系对相关责任法规的不完善,使相关企业或个人在处理相关事务时,难以认识到责任风险的存在,也难以理解责任保险的作用,故而常因违法成本低,而难以产生购买责任保险的动机,严重影响责任保险的市场需求。

在政策体系方面,2014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又先后提出了实施意见,但仍缺乏可操作的刚性政策的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大。如在政府购买责任保险产品服务方面、责任保险产品和保费的补贴方面以及相关的税收政策方面,没有对责任保险的发展形成一种综合的推进机制。

2.2 社会保险意识不强,约束性投保措施不足

一是风险责任和法律意识不强。根据调查,主要存在如下一些不良现象。①侥幸心理严重。一些企业风险意识淡漠,总认为不会出事,买保险不合算。强烈的趋利意识直接影响了企业投保的意愿。②法律意识薄弱。一些企业缺乏基本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总认为发生事故后,可以各种方式隐瞒事实,逃避赔偿责任,宁愿冒道德风险也不愿意投保。[7]③惩罚力度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的税利收益,庇护事故责任企业,在追责方面“严”不起来,在处罚方面“硬”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企业的不良行为。

二是灾后靠政府救济的惯性思维作祟。我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损害救济模式往往是“以政府为主体,靠财政为支撑”,政府“保姆”式的应急行为助长了部分企业等、靠、要的惯性思维方式。实际上,这种由政府“兜底”的救济机制,在避免社会矛盾激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缺乏市场机制的介入,加之政府财政的有限性,决定了这种救济机制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会严重影响责任保险的市场发育。

三是在诸多具有重大风险的行业领域,国家在法规、政策上缺乏强制性要求,“应保未保”的企业未受到相应的约束。

2.3 保险人自身发展的基础不实,产品创新的力度不高

一是责任保险的数据积累不充分,风险统计模型不完善,导致定价的精细化程度不高。

二是未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创新体系。责任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保险产品少,承保范围窄,而且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导致责任保险整体的发展规模小、覆盖面窄、渗透度低。

三是没有形成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技术体系。风险控制是责任保险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加强承保环节的风险评估是保证责任保险承保质量的关键。[8]但我国在风险管控方面还缺乏足够的专门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尚未形成一个有序的供给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再保险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技术条件落后,经营技术單一,严重制约了责任保险的发展。

3 责任保险发展的需求

3.1 强力推动相关立法,为强制保险的扩展提供依据

责任保险,按是否有立法的强制要求,可分为一般责任保险和强制责任保险。一般责任保险是依投保人自由意志决定投保与否的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则是依国家法律规定,在特定的领域内投保人必须向保险人投保的责任保险。在我国,这些特定的领域主要是指道路交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事故、生产安全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发生突发事故的主要特点是事故发生频繁,防范困难,损害巨大,受害者众多,社会负面影响极大。

通过推行强制责任保险来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国际惯例,对我国也是一个合适选择。建议通过人大、政协等多种途径,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逐步推进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工作,以促进责任保险的发展。推进强制责任保险立法,首先,必须开展对强制保险制度的研究。从目前来看,我国强制责任保险立法技术落后,对相关强制责任保险的本质属性、社会定位、责任范围、运作方式以及法律后果等没有规定,可操作性不强[9]。其次,在推进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应借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尽量使我国强制责任保险的发展少走弯路。要研究国外责任保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采取强制试点和准强制逐步推进。例如,就环境污染来说,对那些环境风险大、环境破坏严重和损失重大的行业和企业,应实施强制环境责任保险;而对大多数行业和企业来说,可以鼓励购买环境责任保险。

3.2 尽快完善法律制度,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夯实基础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责任保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根本。因此,责任保险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国家的法制化建设。只有国家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得到加强,责任保险的需求才能得到刺激,责任保险业务才能由潜在的市场需求逐步转为显性市场需求的根本动力。

要明晰制度标准。必须明确企业进入高风险行业的准入制度和标准,明确致害者和受害者在突发责任事故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受害人直接请求赔偿权的使用条件。

要加大惩罚力度。在风险严重、涉众面广、损失巨大等一些特定领域,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侵权人的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力度。地方政府对灾害事故中责任企业和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绝不姑息,不当保护伞。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同时,提高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转移分散风险的意识[10]。

要建立配套制度。理顺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内容和赔偿标准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形成责任保险的各项配套制度,改变目前责任保险尚未形成行业间统一的责任判定机构和标准的现象。

3.3 加强政府引导和行业监管指导,搭建责任保险发展的政策平台

新“国十条”已为责任保险做出了顶层设计,对各级政府、各个行业以及各保监局、保险公司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各级政府必须大力发挥政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强力提高对责任保险的重视程度,全力支持责任保险的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从自身部门的职能特性出发,创造有利于责任保险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齐抓共管、联动协作、大力支持的工作合力。

如政府可以对相关责任保险的公共产品提供补贴或购买相关服务产品;政府主管部门可从专项资金中安排保费补贴;对于企业投保责任保险的情况,金融监管部门可将其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财税部门可允许企业投保责任保险的保费在税前列支等。

(2)各个行业必须强化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刚性作用,制定严格的行业监管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为责任保险的发展保驾护航。

(3)各保监局必须加强与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争取政府在立法、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责任保险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

(4)各保险公司要在保监局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开展责任保险的业务研究,要在经营模式、风险管理、保险产品创新开发、数据信息共享以及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到齐心协力,共享共赢,促使责任保险的快速发展。[11]比如,在不同行业具有不同风险管理水平的背景下,探讨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标准,研究在定责、赔偿方面的行业标准;在数据共享方面,保险公司可将有关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险公司对企业提出的风险管理建议措施等与政府共享,以期得到政府有针对性的监管和支持。同时,政府也可将相关数据与保险公司共享,为保险公司产品设计研发和费率厘定提供依据;另外,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倒逼企业加强风险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3.4 转变经营模式,提升保险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3.4.1 开发责任保险的创新产品

保险行业应把着力点放在自身内部,转变经营模式,按照“专业化、系统化和市场化”模式,坚持微利经营、差异化经营和创新经营。[12]创新不能仅满足于销售方式和渠道的变迁,而应聚焦保险产品本身的创新。在新时期,存在着各种新型的法律风险。因此,不同的人群对不同的法律风险有着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要深入客户群进行实际调研,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但也要充分考虑,确保基础性的责任保险产品的相对成熟和定型。

3.4.2 强化责任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对责任保险专门人才的队伍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虑。

(1)引进和培养。要不断引进和培养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法务人才。要让法务人才充分了解从保险投保到保险理赔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保险案件审理过程中核心争议的问题,这对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妥善化解纠纷、顺利达成责任保险经济补偿功能非常有利。

(2)夯实基础、练好内功。要设法提升专门人才的专业水平,积极开展责任保险在风险定价、防灾减损、承保管控、理赔服务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到责任保险的风险管控全面、保费定价合理、理赔服务及时。

(3)强化保险业务员的专业化培训。保险业务员是保险公司的重要窗口,必須提升业务人员对责任保险的认知度和对客户服务的诚信度,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态度,建立系统的专业销售队伍和管理队伍,促进责任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

3.4.3 提供应急管理资源的增值服务

以责任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依托,以服务应急管理为导向,引进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构建面向客户的综合应急服务平台,组织并提供风险勘查评估、隐患排查治理、检测检验分析、应急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形成稳定的、标准的应急产品服务体系以提升责任保险公司在客户群中的影响力,吸引潜在的责任保险客户群。

3.5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的保险意识

强化全社会的保险意识的前提是提升人们的风险意识。人类风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处理风险的方式和方法都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与各类风险事故抗争的历史,人类的保险意识起源于“互助共济”。几千年来的“伦理本位”思想一直抑制着人类用“商业手段”来处理风险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是影响了保险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早已形成了依靠国家和政府来解决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惯性思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发展到今天,“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这两个概念才逐步被人们接受,用“保险”这样一种商业手段来抵御灾害,防范风险才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人们对责任保险的认知度还是很欠缺的。

因此,要在全社會形成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良好氛围,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行业、各保监局以及各保险公司等平台,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责任保险在保险保障、风险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让责任保险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

4 结语

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日益显性化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利用保险机制来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与冲突,是国际社会应用的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法。着力发展责任保险是我国保险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责任保险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中处于滞后状态,但责任保险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必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立法保障、创新经营的发展模式来推动责任保险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责任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晓康.责任保险:政府应急管理成本的有效分担[J].理论学刊,2018(9):40.47

[2]胡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保险支持[J].上海保险,2015(11):5.8

[3]魏培元.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积极发挥保险的作用[J].西南金融,2008(6):48.50

[4]刘峰.责任保险的社会风险管理功能[J].中国金融,2014(10):56.58.

[5]刘颖.责任保险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1):52.53

[6]方晓栋.美国责任保险市场发展现状[J].中国保险,2015(8):60.64

[7]王向楠.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西部论坛,2015(4):55.64

[8]阎波.发挥责任保险功能 服务国家治理体系[J].中国保险,2014(12):15.18.

[9]谢宪.中国保险业发展路径探讨[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5.

[10]张瑞纲.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5(11):72.76

[11]秦启根,王稳.后危机时代的保险监管创新[J].保险研究,2010(10):26.33

[12]刘冬娇,阎石.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实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68.69

[作者简介] 杨文明(1966—),男,江西贵溪人,深圳市民太安风险管理研究院理事长,研究方向:保险理论及应用。

作者:杨文明

保险监管制度管理论文 篇3:

偿付能力监管长出“钢牙”

1月25日,银保监会修订并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下称“《管理规定》”),旨在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并以此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

《管理规定》将原有的要求上升为部门规章,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原《管理规定》发布于2008年,而2016年“偿二代”实施以后,原文件已不能完全适应“偿二代”后的实际需求;“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虽然对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风险评级提出要求,但仅为原则性及框架性要求;而此次《管理规定》将其上升为部门规章,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措施,以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督促和引导保险公司恢复偿付能力。

总体来看,《管理规定》及时总结吸收了“偿二代”建设实施的最新成果以及监管实 践中好的经验做法,有效提升了偿付能力监管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扩展偿付能力监管指标

《管理规定》对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更加全面,且对不达标公司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原《管理规定》下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为不达标;新《管理规定》下主要监管指标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三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表1:2020年保险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及风险综合评级情况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国盛证券研究所

具体来看,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以上三个指标任一不符合要求则为偿付能力不达标。

对于不达标的公司采取的措施包括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根据其风险成因选择采取的措施,必须采取的措施包括监管谈话;要求保险公司提交预防偿付能力充足率恶化或完善风险管理的计划;限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限制向股东分红等;选择采取的措施包括责令增加资本金、责令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责令调整业务结构、限制增设分支机构等措施;对采取以上措施偿付能力未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的,监管部门依法采取接管、申请破产等监管措施。

此外,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同样将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监管措施。

与此同时,《管理规定》强化对偿付能力监管监察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作为重点核查对象。

最新数据显示,有6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而上市公司偿付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2020年三季度各公司披露的偿付能力数据看,共有6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除中法人寿以外,其余均为风险综合评級不达标;而上市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基本在200%以上,且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类。

《管理规定》的发布以及“偿二代”二期工程即将落地,使得偿付能力监管更为严格且透明,对部分在投资端或定价层面过于激进的中小公司起到明显的限制作用,利好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同时,上市险企整体偿付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更为严格的监管将使得行业经营环境改善,利好头部公司。

根据“偿二代”三支柱监管框架体系,修订后的《管理规定》和此前公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保持一致,将监管指标扩展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三个有机联系的指标。

具体来看,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之比,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之比,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不得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和难以资本化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的均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改进和扩展,在完善基础监管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监管的刚性约束。

结合“偿二代”规则,银保监会将通过评估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保险公司总体风险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其风险综合评级,分为A类、B 类、C类和D类,并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

《管理规定》增加了对不达标险企的监管措施,根据风险评级实施差异化管理。《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会将其划为重点核查对象。”“对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中某一类或某几类风险较大或严重的C类和D类保险公司,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根据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新监管措施被分类为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根据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具体原因可选择采取的措施,前者为4项,后者为8项。此外还规定了对于采取上述措施后,险企偿付能力未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的情况,银保监会还可以采取接管、申请破产等监管措施,以进一步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刚性约束。

《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备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有效降低公司的控制风险。保险公司还应当通过报送偿付能力报告,开展偿付能力压力测试,按年度滚动编制公司三年资本规划,接受市场监督等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提升内生资本的能力,运用适当的外部资本工具补充资本,保持偿付能力充足、达标。

《管理规定》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资本要求相挂钩,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和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激励和引导保险公司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而且,通过信息披露和市场监督等方式,提高险企偿付能力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风险。
监管倒逼挤水分、降杠杆

近日,银保监会对“偿二代”现行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偿二代”二期工程 20项监管规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和修订说明,并于在业内征求意见。此次对现行17项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了3项新的监管规则,即第7号规则《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穿透计量》、第14号规则《资本规划》、第20号规则《劳合社(中国)》,形成“偿二代”主干技术标准共20个监管规则。

结合“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监管明确偿付能力监管的三支柱框架。三支柱框架体系的基本确立,提高了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风险针对性和风险覆盖面,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更加科学有效地反映出保险行业的风险变化情况,从而引导企业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管理手段,提高险企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对于保险行业出现的粗放式经营以及高杠杆投资等行为也有一定的矫正和平抑作用。

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稳步推进,以及新《管理规定》的落地,保险业的风险防控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实施过程中,险企对于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的抵抗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对于大型上市险企而言,其偿付能力较强,在差异化的监管下具有更大的优势。

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合同期限和风险转移的相应管理和监督、对于风险因子的有力调控以及严格的管控措施,将会极大地抑制中小险企经营过程中的不合规现象,如最近的中小险企在健康险和车险运营定价上出现的激进式行为等。强化市场监管,提高险企抗风险能力,引导中小险企合规运营,将引导整个保险行业走向更健康、更成熟、更合规的运营模式上去,降低行业整体的运营风险。

表2:2020Q3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安所

表3:2020Q3上市险企偿付能力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盛证券研安所

《管理规定》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过渡期只有1个多月,预计对行业中小公司的影响比较大,对上市公司影响不大,将有利于行业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带动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万联证券认为,“偿二代”二期工程即将落地,偿付能力监管进一步完善;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对险企的影响呈现分化趋势。“偿二代”是中国保险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的第二代制度体系。“偿二代”一期自2016年开始正式运行至今已有五年。2020年上半年,银保监会组织各保险公司开展“偿二代”二期工程测试;7月正式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偿二代”二期监管的框架体系和具体举措。

偿付能力监管由一期到二期的改革旨在补齐一期工程的制度短板、强化风险防控、挤出资本水分、降低行业杠杆率,倒逼险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投资策略实现改善偿付能力指标的目的,从而保障保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资产风险穿透计量

在实际经营中,偿付能力充足率受险企经营策略和投资风格影响较大。对于经营稳健、投资保守、负债久期长的大中型险企,“偿二代”二期的实施不会对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产生显著影响;对于资产负债两端风格激进、规模导向的中小型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明显承压。

从资产端监管来看,“偿二代”二期明确要求资产风险普遍要进行穿透計量,如果资产无法穿透,将会适用惩罚性的资本要求。这一新增规则完善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中穿透法的原则和标准,强化了对风险的穿透式识别和监管;定期存款、持有至到期债券等资产可用于对冲利率风险,从而降低险企利率风险最低资本,改善利率风险对冲率。

从负债端监管来看,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保单剩余期限对保单未来盈余进行资本工具分级分别计入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对于依赖短期险暂时提高保费规模、负债久期较短的险企,核心资本降低将直接导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要求计算偿付能力准备金时需考虑重疾恶化因子,对于定价时未考虑重疾恶化的险企,偿付能力准备金将有所增加,从而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风险。

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易下难上。2020年前三季度,财产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水平呈现稳中略降趋势,一至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8.1%、276.7%和267.6%。主要原因在于赔付率上升,车险综合改革以及政保业务等非车险的开拓消耗资本金、拉高综合成本率。展望2021年,在车险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和“偿二代”二期实施的双重压力下,短期内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大概率维持在高位,保费收入增速继续放缓,因此,根据万联证券的预计,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整体水平或将延续缓慢下行趋势。

“偿二代”二期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短期来看,重规模轻价值、投资风格激进的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明显承压,而经营稳健、负债久期较长的大中型人身险公司无显著影响;对财产险公司而言,在“偿二代”二期和车险综合改革的交叉影响下,预计2021年财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继续下行。长期来看,“偿二代”二期将倒逼保险公司从根本上解决经营问题,促进公司以及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链

上一篇:教师德育工作技巧论文下一篇:学生德育工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