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管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财务监管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一)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体系制定比较笼统,有关惩戒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加上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真正因财务违规而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的单位微乎其微;对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法人等监管责任界定比较模糊。

第一篇:财务监管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监管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和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使其能够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应从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着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进行不断的创新,逐渐形成与新形势相适应、与单位实际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本文对目前财务管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财务监管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强化财务管理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位 财务管理 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单位和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也相应发生变化。而财务监管作为单位和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必须适应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单位和企业发展需要。实施有效财务监管,既是保障单位和企业财务会计有序进行的必要工具,也是提高单位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

财务监管作为单位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单位和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单位和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财务监管工作。有效的财务监督, 是单位和企业增加盈利的主要途径,是抵抗内外压力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也是单位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财务监管意义重大。

一、财务管理监管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监管有利于规范运行

通过财务监管,可以监督单位和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单位和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财务监管不仅可以纠正核算差错,提高财务质量,还可以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防止单位和企业资产非正常损失,有效防止资金使用中的铺张浪费,堵塞漏洞,促进勤俭节约,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维护单位和企业利益。

通过财务监管,对单位和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指出不合理、无效率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二)财务监管有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财务监管是单位和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单位和企业管理活动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财务监管可以完善单位和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增强单位和企业管理能力。明确单位和企业产权关系和内在决策机制,使单位和企业内部的经营行为得到协调和统一,保障单位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运行。

财务监管制度是构成单位和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有机部分,在内部约束机制运行中发挥财务监督职能。强化财务监管制度是单位和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需要。强化财务监管可以更好地进行经营和管理活动,保障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加强财务监管有助于促进单位和企业财务活动正常运营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

(三)财务监管有利于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单位和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单位和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管理环节。财务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单位和企业的兴衰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务监管有利于提高单位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现行财务制度评价体系。

通过加强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监管,可以促进单位和企业资金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保障单位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保障单位和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财务监管可以降低业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要求单位和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提高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财务监管有利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

市场经济最主要特征是风险,财务风险是其主要风险。因此,加强财务监管是单位和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首要任务。正确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种类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要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确保单位和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单位和企业安全、稳健的发展,有利于单位和企业财务活动,有利于提高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增强单位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实现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财务管理监管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监管现状分析

1.财务管理缺乏规范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在各种账目中,往来票据或凭证的管理存在不规范,票据或者凭证与账目之间存在不对应,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为对账制造了障碍,导致对账时出现一些资金数目不清的现象。资金在审批过程中相关的审批程序也存在不规范现象,有关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不及时。有关资金的存入与支出时间不明确。在登记方法上也存在严重不规范现象。在财产管理方面财务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过程中存在工作粗放现象,办公消耗严重,办公用品丢失严重。购买与审核登记管理也不规范。监督人员中存在责任心差、思想松懈的现象,这无形中助长了浪费现象的发生,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

2.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很多单位领导过于重视对财权的掌控,忽视了对具体资金流动、财务账目清理、办公经费使用等工作的关注。还有一些领导缺乏法制观念,对国家与单位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造成财务管理中制度不明和权责不清。还有些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知识不健全,不了解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胜任财务管理专业性强的工作。

预算编制不重视。单位对预算编制不重视,具体表现在:预算环节工作时间不充足,程序也比较简单,在审批方面流程缺乏严谨,规范性也比较差。一些单位编制预算过程中并没有针对自身的实力以及发展计划进行计算与编制,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能将各个科目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进行测算,这使得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编制与测算不准确。

监督机制不重视。一些单位领导对监督机制不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岗位,但是岗位上的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甚至还有一些单位中根本没有设立审计岗位,单位内部监督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证。还有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岗位相关人员与主管部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管功能弱化甚至丧失。

3.财会人员素质低。很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使用一些兼职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位中财务的潜在风险。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杂,还有一些人员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的工作中,这些现象的存在会触发财务中的潜在风险。一些单位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些甚至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

4.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国家投入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国家是资产所有者,但国家没有对单位提出偿还要求,没有提出利益分享要求。在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前提下将资金交给这些单位进行管理与经营,导致很多单位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时表现异常积极,而对于财务管理方面不重视,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非常薄弱,同时也缺少有效控制。

(二)财务管理监管不严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制度落后。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财务管理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因为单位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思想认识等原因,现行制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不能满足深化改革发展需要。财务管理中的资产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样才能与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2.预算约束机制薄弱。长期以来,预算管理制度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考察后不难发现,部门预算约束机制处于相对薄弱状态。一些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无视自身面临的困境,无法抵御各种利益的诱惑,盲目扩大经营,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严重的赤字。加上一些单位管理者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在制定决策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发生财务风险。

3.缺乏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是伴随财务活动产生的,由于单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存在可变、客观等特点,加上财务控制环境多样复杂,所以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对财务支出进行约束与规范,建立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体系非常重要。一些单位中相关人员思想意识与时代发展不符合,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建立存在困难,经营管理活动存在诸多风险。

4.管理者过于追逐个人利益。很多单位中的管理者从官本位思想出发,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创造政绩以及职务晋升积累资本。单位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仕途发展密切相关,导致很多单位的管理者在实际的经营决策中,重视短期利益忽视单位的长期发展。还有一些单位的管理者通过追加预算来使规模得到扩大,从而造成虚假繁荣的表面现象,严重忽视单位的长远发展,忽视对单位优秀人才和管理团队的培养。

5.财务人员素质低。在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观念保守落后。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将其工作局限于预算编制以及会计核算等层面,缺乏依法理财、面向市场以及财务风险等观念意识,处理财务风险的意识以及管理能力非常弱。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加上与外界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所以很多人员缺乏创新意识。还有些财务管理人员不思进取,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对后续教育不重视,不主动积极学习,这些现象造成了工作中出现失误。

6.监督机制不健全。很多单位中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财务管理得不到保障。有些单位甚至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也没有设置审计岗位及人员,审计监督工作一般由会计人员兼任。由于这些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从业经验,因此监督工作也是形同虚设。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审核,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三、财务管理监管对策建议

(一)加强法制化建设

鉴于一些单位中存在财务管理混乱和会计职责不清现象,应进一步完善财会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一些与财务管理要求相符合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使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财政部门应经常组织开办会计工作培训班,教授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讲授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在财务管理人员中严肃风气。单位会计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不能被金钱和利益所迷惑,始终保持头脑清醒,避免犯错误。单位内部相关的监督部门以及主要领导,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管,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二)健全财务监管工作

财务监督管理主要依靠单位监管体制的完善,以及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国家法律执行,并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相结合。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往来账目管理、现金管理以及各种费用报销的审批流程等,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形成完备的财务监管体制。单位领导应该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对财务人员正常履行职责进行保护,在单位中不能搞特权,时刻注意在财务监管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要在单位中贯彻落实财务监管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工作方法,努力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财务管理部门要职责明确,不相容工作不能交给同一个人办,安排不同的人员执行每项任务。财务相关来往账目都要有非常明确的记录,各种票据都要很好地保存,还要做好相关票据保存、装订以及存档等工作。

(三)完善财务监管体系

单位财务管理监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该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在工作中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在财务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财务监管措施,将资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好,只有这样单位才会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财务监管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监督、法律监督以及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在财务管理中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并对其认真执行。在工作中坚持财务监督的制度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原则,对单位中的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监管工作应由上级组织、单位领导以及部门之间联合建立财务监督组织,对于财务管理监督的各环节(财务风险评估、风险判断、风险报告等)进行逐一落实,避免发生风险。

单位应该加强审计制度,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相关财务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审计监督。对单位内制度的制定以及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以及使用制度,对于资金的使用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必须要有领导签字和单位的盖章,通过严格的审核使资金的使用得到保证。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人员承担着财务管理中重要的责任,对于单位中的费用开支、往来账目、财务档案的保存等工作承担管理职责。会计人员最了解财务状况,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会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整个会计行业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会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程度得到加深。还要加强法律学习,牢固树立财务管理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办事,做到不越权、不谋私利。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使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五)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

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对审批权限的分配、资金的筹集以及财务计划制定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制度应该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制度的制定不能生搬硬套,相关的制度条文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对财务行为进行监督与约束,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和减少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件。对那些重要的财务岗位或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将责任深化落实,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责任都要落实到人。

(六)财务会计人员更新观念

财务体制在不断发生变化,管理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财务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观念应该向业绩导向发展,不断树立起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效益认识,不能被传统观念束缚,克服传统的依靠思想,努力创新财务监管观念与方法。

(七)夯实财务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应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根据管理要求,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以及财产清查制度等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监督是一种最基本的职能,同时也是会计基础工作中非常关键的内容,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应该不断加强会计监督,对各种违法或违纪行为进行自觉的抵制。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是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单位领导应该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提高法制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执行《会计法》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认真履行相关法律和规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监管工作的强化,是完善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监管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将财务监管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从完善法律法规到实现单位内部与外部的监督,财务人员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形成全方位的财务监管体系。

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依靠会计队伍建设,应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财务团队中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有序、健康、高效,使单位财务管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彭红. 强化财务管理监管的方式[J].经营管理者,2013(32).

[2] 李淳. 科学事业单位新旧财务管理制度分析[J].中国投资,2013(2).

[3] 周兴宏. 探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和改进[J].商,2013(23).

[4] 谭静.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5] 廖家生.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6] 王鹏.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7] 李小军. 基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气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点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4(6).

[8] 许永洪.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10).

[9] 杨玲玲. 强化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10] 雨路. 部门预算的规范是政府采购实现价值目标的基础[J].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2012(1).

[11] 安志强.财务监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研究[D].唐山学院,2012.

作者:柴静

第二篇:公立医院财务监管探讨

一、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法律法规以及制度体系制定比较笼统,有关惩戒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加上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真正因财务违规而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的单位微乎其微;对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法人等监管责任界定比较模糊。

(二)财务自身监管薄弱 第一是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不够科学严谨,内控范围过于狭窄,落实尚有缺陷。第二是预算管理处于形式化,预算执行不严格,弹性太大并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考核制度。第三是少数财务人员业务不精通,无法按现代理财理念去开展工作,对发现的舞弊问题姑息迁就,使监督工作难以到位。

(三)内部审计执行不力 内审人员大多来自财务部门,审计专业水平存在缺陷,主要参与基建项目审计、维修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等,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及评价职能。内审制度和程序的不完善也导致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执行。

(四)多头监管缺乏协调 我国目前有卫生行政、财政、审计、物价、医保等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进行监督检查。多头监管各自为战,功能交叉,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有权力但又没有明确相应的监管责任,出现多头监管却未能管好的现象,降低了政府监管的威信和效率,也造成了监管成本的增加。

(五)社会中介机构未发挥有效监督作用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只能对公立医院实行法人年检、资产验证、院长离任等专项审计。究其原因主要有:公立医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公开收支结余情况,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动力不足;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

二、公立医院财务监管体系构建

(一)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是指我国的卫生行政、财政、审计、物价等政府部门依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宏观调控。

(1)建立与健全有效的财务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适合公立医院实情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可以包括公立医院对外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和财务监管工作报告制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这一政府监管手段,协调各规范之间的关系,保证对公立医院财务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

(2)增强监管合力。将卫生行政部门确立为政府财务监管的主体,负责对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等,同时与财政、物价等监管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建立畅通有效的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为了能实现各政府部门的资源共享和协调配合,可在卫生行政部门内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实行微机联网,资源共享,以利于加强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还可以将各部门的监管结果在此系统中共享,有效地避免各监管部门之间的重复监管,各部门还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

(3)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在公立医院推行会计委派制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一种手段。实行会计委派制,首先能够加强政府宏观控制能力,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其次是政府快捷、低成本地获取医院经营活动信息的最佳途径,并约束、监督其行为;能够有效摆脱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的依附关系,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相对独立;可以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规范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社会监管 主要包括:

(1)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注册会计师的身影。而在我国,如果不是法律或政策的强制性规定,相当一部分单位不愿意主动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监督。建议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实行注册会计师年审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医院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并将他成为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定业务的灵魂,要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会计师事务所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他们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2)社会公众监管。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工具,具有公共权力机构的某些特征,而且它还有着一个诸多权力机构所没有的权力—监督报道权及信息传递权。其职责是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报道或发表独家新闻,揭露真相,对被披露单位形成舆论压力。通过新闻媒体监管,可使医院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暴露在大众监督之下。同时还可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病员代表等对医院医疗收费、资产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以提高医院经营行为的公正性、透明度。

(三)医院自身监管 主要包括:

(1)财务部门监管。医院的财务部门是医院内部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医院财务监管的主体,这是国家赋予财务部门的法定责任。会计核算与监管并举。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包括收支、债权债务、财产物资、工资、奖金分配核算,编制会计报告等。随着医院财务活动的深刻变化,内部控制越来越显重要。医院应注重选择其关键环节、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方法。还应当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重视财务人员作用,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对于发挥其监管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一要严把用人关;二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三要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四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评力度;五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确保财务人员的政治修养能担负起财务监管这一责任。

(2)内部审计部门监管。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医院内部监管的主要力量。内部审计要向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实现内部审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坚持以财务收支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为主,以风险管理审计为发展方向,促进医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效率,达到监管的目的。

(3)全院职工共同监管。医院内部财务监管是一个涉及医院经济活动全方位的监管,它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上到院长下到各部门、科室、职工。只有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医院内部财务监管的有效实施。

三、公立医院财务监管体系有效运行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设 在医院高级管理层中加设经济方面的人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这将对深化医疗改革,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会计师享受副院长级待遇,实行一支笔审批,超规定权限实行院长双签制,组织监控医院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包括医院的预算、决算、经济行动分析和成本核算等工作;参与医院资金使用和调度, 对外投资、产权转让、基建项目、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等重大决策活动,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审核医院的财务报表和报告;负责监督医院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法规、制度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监督、控制医院下属部门的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 并向医院负责人提出建议;对医院内部及其所属单位财务负责人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等发表意见。对医院上报的财务报表和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对主管部门、院长负责, 保证医院财务会计活动健康运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参与拟订的计划、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医院经济损失承担相应责任;对未能发现和制止医院违反国家财经管理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二)强化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监管 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1)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医院对国有资产承担着直接的经营管理责任,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定期组织清查核资,做到家底清楚,防止资产流失;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要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尽职尽责,密切配合,相互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2)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医院要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只有从增加服务产出与降低资源消耗入手。医院应积极推行全成本核算,将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促进科室重视资产的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医院将资产管理与科室绩效挂钩,增强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促进增收节支,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3)严格考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外部考核。卫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内部考核。医院自身要加强资产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监督,对资产运行进行评价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使用科室主任的奖惩挂钩。同时医院内审部门要重点对资产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评价。

(三)加强公立医院预算刚性约束 主要包括: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将预算管理办法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组织体系、编制流程与方法、预算内容与编制依据、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套多层次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具体指导医院的预算管理活动。

(2)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编制预算应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对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考虑预算期内单位投入、新业务开展、技术引进、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情况,合理估计收入;对支出的预算编制,应本着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以计划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人员编制、开支定额和标准等为基本依据,分“轻、重、缓、急”安排资金支出,把有限的资金花到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预算编制要细化到部门、项目,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医院的所有部门都参与到编制预算中,力求使医院整体目标与各科室实际利益协调一致。

(3)严格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在财务部门设置专职岗位负责预算的有关工作,预算批复一经下达,全院各部门必须遵循。医院须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各预算执行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赋予相应的责、权、利。在执行过程中应做到有效控制和信息的及时反馈;财务部门运用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找出执行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督促各部门的有效执行。

(四)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公开制 医疗服务价格信息透明化是政府、社会大众监管医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促进医院之间良性竞争。此外,对于患者来说也是选择就医的参考因素。公立医院的各种价格行为必须规范,按照公开和透明的原则进行公示,可采用电子滚动屏、电子触摸屏、查询机等多种方式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五)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权利与义务(责任)对等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财务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立医院内部财务监管的责任制度。在医院内部必须定期对财务监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追究责任。可建立重大经济事顶责任追究制度、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公立医院法人财务责任追究制度、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和财务人员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等。二是公立医院外部财务监管的责任制度,含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在合理界定有关部门财务监管职责下,建立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避免走过场的监管行为。如果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后仍出现财务报告严重失真、重大财务舞弊行为失察、重大经济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应追究监管者的失职责任。

参考文献:

[1]孙织宇:《公立医院财务监管探讨》,《中国外资》2011年第16期。

(编辑 杜 昌)

作者:毛荣芳 周艳 姜素珍

第三篇: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校财务监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高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财务人员的诚信、监管队伍的精干,又要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惟其如此,财务监管工作才能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财务监管体系 构建 措施

高校的财务临管工作,在通过加强领导、建章立制、督促检查、外部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后,强化了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然而,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高校财务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经济责任制落实较难,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或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全国不少高校相继发生了经济方面的问题或案件。一些高校的领导和财务部门对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针对本校实际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未做专题研究或认真部署落实办法,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2、对高校财务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有的领导或主管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学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因而在财务管理上重业务管理轻监督管理,在资金使用上重花钱轻效益、重收入轻支出、重运作轻规范、重合理轻合法,在财务人员的使用上重业务能力轻道德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3、高校预算管理不严格,超支现象严重。有些高校在预算机制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机制,对各单位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同时在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力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尤其是基建工程超预算现象严重。

4、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不够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存在隐患。从近年高校不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看,几乎都发生在各项业务活动中,而产生这些问题的环节又是在经济活动较为频繁、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薄弱的环节。再从财务监管角度看,满足于现行制度而忽视制度创新、满足于建章立制而忽视检查落实、满足于当前现状而忽视关口前移等问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财务内控制度,监管措施的落实到位是保护学校财产急需进行的工作。

二、高校监管体系核心构建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校办产业增多以及后勤服务的逐步社会化,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同时贪污、受贿、私分挪用公款、采购吃回扣等违纪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监管,积极预防高校经济领域的职务犯罪,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高校核心监管体系,已成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设置派驻机构监管经费。建议国家在高校中设立特派机构,专门监督经费使用,或者定期审计高校财务。此外,研发立项和经费投入要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可以聘请国外有关专家参加,人数应占一定比例,评审意见要详细、公开,并接受申请者的申辩。

2、对高校进行授信指导和管理。明确高校收入与银行贷款的比例。银监部门应就银行对高校授信进行指导和管理,以降低高校贷款风险。由于很多银行部门授信机制、政策、银行管理者不同,对教育行业的授信政策也不同,在这—现状下,一些稳定现金流无法覆盖贷款风险的高校仍能够得到贷款。然而,当前高校贷款普遍以学费收费权为质押,而学费收入属财政性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旦高校贷款到期不能偿还,银行难以真正行使对收费权的质押权力,银行授信的同时也承担着风险。此外,还应明确高校收入与银行贷款的比例。目前不少高校收入与银行贷款的比例为1:3,高校节余很少,仅能够支付基本利息,预防不良贷款的举措为“续贷”。我们建议将高校收入与银行赁款的比例明确规定为1:1。

3、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防止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案件发生。法律界人士建议,学校职务犯罪行为人中,有些担负着科教兴国的重要职务,因而其犯罪行为比一般犯罪主体造成的损害要大得多。学校职务犯罪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其涉案金额与其他领域的腐败案件涉案金额相比不算太大,但其严重危害性却不可低估,不但有损于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可能对亟需高素质人才去推动和支持的社会发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损毁。对此,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预防学校职务犯罪工作的进行,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内部免疫力,检察院可与学校共同开展专项预防工作。

三、完善高校财务监管体系措施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各高校能自主管理和使用的资金额度不断增加,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办学经费,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摆在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的面前。从近几年教育系统查处的经济违纪案件来看,尤其是在高校财务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屡屡得手。通过完善高校财务监管体系,让高校财务及财务监管健康持续地发展。

1、注重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财务监管中的作用。高校的财务监管长期以来依靠自我约束机制,而美国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管主要依赖市场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会计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也是依赖其行业内部严格的自律制度和在职业生涯中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来规范约束其行为的。不过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和自律进行计监管是不切实际的。仅仅依赖单位自身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来实现对强有力的财务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制度不是万能的,一旦出现群体串通舞弊的情况,再怎么完善的制度都会失效。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监管似乎只是强调各高校从健全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来加强财务监管。如果出现群体舞弊时,仅靠单位自身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管。纵观近几年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纪现象,这种情况占了相当比例。尽管内部审计对高校财务监管的作用十分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对本校的财务制度、人员及运作程序等比较熟悉,能及时、准确地开展审计工作,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却受到了很大限制,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复杂关系,尤其面对群体舞弊时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为应对上述情况,由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实施直接的财务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如果由各高校共同的上级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牵头,从各高校抽调原则性强、熟悉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组成若干审计组,以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名义派出审计组,对各高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叉、巡回审计,审计组对派出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如果这种强有力的、来自高校外部的审计监督能够成为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既能有力地加强高校财务监管,又

能锻炼和提高各高校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高校财务监管工作服务。

2、财务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是加强高校财务监管的永恒主题。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制定切实可行、健全有效的制度更是难能可贵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必不可少的措施,近些年来,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论述虽然很多,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却是常变常新的事情,既不能满足于现行制度而忽视制度创新,也不能满足于建章立制而忽视检查落实。蓄意舞弊者总能从现行制度中找到漏洞,制造事端。因而财务监管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观察和研究,及早发现问题,协助单位领导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强对高校财务人员的教育管理及财务监管队伍建设。在高校财务人员中出现违纪违法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违纪人员中法纪意识淡薄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违纪,更不知道行为的严重后果。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法规政策和警示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犹如对垒的两个棋手,现有的监管制度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多年来不断进攻与防守、试错与纠错的结果。无论多么严密完美的监管制度和防范措施,也会被高明的被监管者突破。因此,高校的财务监管制度及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素质和能力,紧跟甚至超前于会计活动的发展与创新。

4、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加强高校财务监管。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审计工作在高校财务监管中的职能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现状与财务监管的要求相距甚远,多数情况下,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碰到大一点的审计项目,连凑足一个审计组都成问题,就更谈不上审计质量和效率了。在这种情形下,短平快地建设内部审计队伍并不现实,借助社会审计组织的力量来加强高校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管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审计组织的优势是不受高校内部各种人为因素的制约,避免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纠缠,能比较独立地开展审计。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审计组织的独立审计在高校财务监管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独立审计只是财务监管的一个环节,并不能保证防止、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尤其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参与舞弊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审计出所有的舞弊行为。

[参考文献]

[1]颜赛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的方法探讨[J],财会研究,2010(6)

[2]江霞: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J],财会通讯,2010(11)

[3]樊瑶: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变革创新[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4)

[4]杨德芹:高校财务监管体系构建[J]财会研究,2009(14)

[5]李雄平: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许志俊

上一篇:临床带教论文范文下一篇:防裂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