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预想结果与现状差异的分析

2022-11-05

1 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预想结果与实效之比较

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预想结果, 是指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后应该怎么样, 它代表了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实效是指是什么、怎么样, 即现实的存在状态。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实效, 就是指当前实际的教学状况。近5年的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 虽然给我国的基础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但无论从相关的文献报道还是在实践观察中, 均深切地感到实效的状态与预想结果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与实现途径的迷茫

体育新课程的标准中, 要求了要改变以往直接的传到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 要让学生形成主动积极学习的方式, 使的学习更加轻松愉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中要求在接受体育技能及知识的同时, 要向学生的健康方面转变, 让学生更好更健康的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虽然很多的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提出是理解的, 但是从根本上说, 他们也无从下手, 对于这些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依旧很迷茫。

1.2 教学的生活回归与人文性的无限扩张

体育新课程改变竞技化的教材体系, 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改变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状况, 致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眭和积极性。但在现实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片面地放大。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 不加改造地把生活内容引入课堂, 一些具有良好教育功能、相对成熟的教学内容受到冷落, 教材应有的逻辑体系被完全割裂, 忽视了体育教学应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

1.3 教学交往的本质与教师使命的模糊

新课程观下教学的本质由传授定位为交往, 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合作关系, 而不是单纯的体育技能授受关系。在教学实践中, 多向交往的形式更丰富多样了,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更显得亲切了, 学生的课堂行为也更自主了。但在这些变化的背后, 却隐含着教师在观念认识上的误区。在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如何在确保课堂交往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中发挥作用, 仍是模糊迷茫的。

1.4 学习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行为形式化

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 以及学习方式不适应现代的发展, 新课程从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法上对其进行了改革,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但是这次改革的弊端也是存在的, 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得人无所适从, 无从下手, 太盲目的追风, 没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这样往往造成了偏离主题的影响。盲目的学习表现在, 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 教材的特定内容, 以及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学习, 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缺乏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最后应有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

2 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预想结果与实效差异分析

预想结果与实效的距离由预想结果构建者和教学实践者双方责任主体造成距离总是在两者的比较中产生, 两者都应该是距离产生的原因, 观念预想结果的构建者 (包括理论工作者和决策者) 和教学实践者 (主要是体育教师) 都是造成此距离的责任主体。最纯粹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必须具有自身一般理论的基本特征, 即关注的是普遍的、不受背景限制的概括, 讲求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思想的清晰性, 理论的自圆其说, 条理清晰、完美、理想, 体系严密等。有专家指出“教育理论必须脱离实践, 它才能超越实践, 反驳实践, 从而给予实践主体以批判的武器, 进而促使实践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未尝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由理论家构建的理论预想结果与具体教学的实效产生距离是合乎情理的。但是, 理论研究并不总是为了构建理想化的预想结果, 它还应执行自己的天职, 去启迪和唤醒实践者, 增进其实践智慧, 吸取实践的营养, 同时也抨击实践的盲动面, 改变实践者的价值理念与行动取向。

在实践中学习, 把具体的理论知识带到实践中来, 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知识加深理解, 在心里根深蒂固。以个性代替共性, 以个别的教学实践方法的分析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或以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代替理性的研究, 导致其教学实践指导价值的丧失。因此, 体育教学理论在距离产生中应负的责任, 不在于它们所构建的预想结果, 而在于它们自身实践功能的弱化。课程标准对我国体育教学所作的预想结果规定实际是一种理论预想结果, 它不仅加大了体育教学实效与预想结果之间的目标距离, 而且其对体育教学实践应尽的功能性失职, 也是造成现实结果与观念预想结果距离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结语

经过数年来理论推动与实践探索, 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氛围已经形成, 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体现。尽管教学实践并没有达到新课程理论所期望的理想步调, 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无论是成绩还是问题, 都是课改实验值得珍惜的成果, 都是进一步推广新课程的根据。

摘要:在阐释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预想结果与实效内涵的基础上,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形式等方面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距离。提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应能启迪和唤醒体育教学实践, 改变体育教学实践的价值理念与行动取向;体育教学实践者应提高理论素质, 通过新理论传达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及新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程,预想结果,实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2000:1~2.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4.

[3] 施良方, 崔永部.教学原理: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

[4]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7 (4) :47~60.

[5] 曹永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张性辩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2) :27~30.

[6] 王海英.在“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一种社会学的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5) :5~8.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试卷讲评课中的探索与运用下一篇: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