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04-15

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共6篇)

篇1: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评价施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体育教学设计是体统研究规划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及方法。

2、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明确主题。主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能否达成课程目标。因此,确定的主题应当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2)选择学习内容。分析这些运动素材是否突出了主题,对实现课程目标的贡献有多大,是否具有典型性的学习意义;然后根据学习条件判断其实施的可能性,最后确定了学习内容。

(3)学习内容设计。用于教学的运动素材往往是松散的,它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经过设计后的学习内容,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出它的学习价值。

(4)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课程标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学习目标。

案例 耐力跑

(1)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耐力跑的途中跑技术,发展耐力素质,形成相互鼓励的意识,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对耐力跑的信心。

(2)教学内容:途中跑(3)教学步骤:

★自定2分钟的慢速节奏跑,要求学生在跑的过程中体会技术动作、呼吸节奏和慢跑节奏。

★2人一组自定慢速跑速度的5分钟伴同跑,要求学生2人一组,跑速一致,快者应鼓励慢者,并肩跑进,跑下来后,交谈体会。

★教师提问:影响坚持跑下来的因素是什么?(速度的控制、耐力水平、同学的鼓励、坚强的毅力和信心等)

本案例以“耐力跑“为载体,设计多目标的达成,努力使学生不但掌握耐力跑的途中跑技术,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坚强的毅力、信心等)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二、教学计划的制订

课程标准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水平划分学习阶段和按学习领域设置目标。

1、如何指定水平教学计划

(1)水平教学计划不是传统学年教学计划的简单合并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学年为阶段划分的,现在以水平阶段划分,是否简单地将过去两年或三年的教学计划合并起来就行了呢?传统的学年教学计划制订的核心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围绕各种技能动作,以难度来设计教学安排的。比如说,急行跳远安排在短跑教学之后,跳箱上的滚翻安排在技巧中的前滚翻之后。

现在的课程标准既然是以水平划分学段的,那么在同一个水平中各个学年之间就存在了一种有机联系,在制订水平阶段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对整个水平阶段有一个整体的考虑,而不是针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考虑。按照水平制订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于制订教学计划。

(2)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所选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3)按照季节划分教学周期的教学计划

我们必须考虑地区之间季节差异,选择适宜的目标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东北的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可以选择滑冰、滑雪等冬季运动内容;南部地区在夏季的时候非常炎热,则可以选择游戏等学生喜爱的动作作为教学内容。我们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季节的因素,并有效地利用校内外的资源,这样有助于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三、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

最典型的传统课时教学计划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们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刚刚冲破半殖民地的教育制度。这时比较先进的苏联中小学教育制度和方法传入我国,教育工作者不加选择地采取了拿来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甚至许多游戏都是照搬苏联的,当然也包括教案,而且苏联式的教案在我们的学校体育中几乎不变地应用了几十年。(体育案例)

这是公开课的教案。可以看出这张教案的排列很整齐、很合理。但是这是一种很传统、很陈旧的格式,它沿袭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四段式格式,对每一部分时间的限制和对活动次数的控制是比较严格的。由于这种这种格式的固定化以及对时间和活动次数的严格次数,学生不可能在课中真正体会到乐趣。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充满了想象力,渴望无拘无束的活动,而教师在这种一成不变的教案的撰写方式中僵化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削弱了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的体育课,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课学生活动的时间还不到30%,这表明学生上一节体育课只能有12——15分钟的活动时间。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如果学校里取消了体育课,学生的体质也不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一周两节体育课,学生参与有效活动的时间总共只有半小时左右。

(1)要确定本次课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

(2)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成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3)重视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4)各项活动的时间不要安排得过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5)要力求简单明了,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创造性的教学。(6)要给学生布置课外体育活动的作业,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7)教案可以采用电脑备课的方式,这不仅便于修改,更便于网上交流。

总之,新的教案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个性化。教案的好坏主要不是体现在格式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

四、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健身性

根据以前体育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我们体育老师一般都选择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来实施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然而,竞技运动是以挖掘人的最大潜力为目的的,它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技术的完美和成绩的提高,而不是以健身和提高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甚至要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例如:许多学校在小学低年级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其理由在于这一阶段是学生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然而,这是竞技运动的理论,它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健康的因素。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运动器官和系统中发育得最迟的就是心血管系统,过早地让儿童的心脏承受巨大的负担,对心脏的发育显然是有害无益的。由此可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要认真考虑其是否有利于提高相应水平学段学生的健康水平。

2、科学性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和发育。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一些教学内容不但不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甚至还可能损害学生的健康。那么传统教学中1—2年级采用30米快速跑,并且还作为考核项目。在跳跃的教学中,1年级就有了立定跳远的练习,这些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事实表明,短跑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超过积极作用,而在硬地上立定跳远又会影响小学生小腿跟骨的发育。我们昨天也说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还应该表现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方面,即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例如,学生在学习篮球的时候,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体能和技能上的差异,可以同时采用大小篮球进行课堂教学,让体能和技能较差的学生使用小篮球,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

3、兴趣性

课程标准是另一个重要理念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性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才会逐渐形成。我们在以前的体育教学中也注意到了兴趣性的问题,但是有些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例如,一个体育老师原来可能是一名短跑运动员,那么他自然对短跑情有独钟,上课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用训练短跑运动员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生跑步。也许这位体育老师对短跑的讲解和示范都很规范,练习方法也很正规,但大多数学生可能对此毫无兴趣。其实学生也喜欢跑,但他们特别是小学生喜欢在追逐性的游戏中尽情的跑,而不是竞技味道浓、索然无味的跑。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性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考虑。当然,这不是说竞技性的项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我们就不去选择它们作为教学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活,使学生喜欢和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讲,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体现的。

(4)实效性

所谓实效性,就是指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有效。有些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好,有些就较差。例如,推铅球是一项发展力量的教学内容,然而,无论从组织教学、练习密度还是场地器材来看,推铅球这一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的力量效果是很差的。发展学生力量的方法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些实效性强、学生有兴趣的方法和手段来发展学生的力量。

当然,并不是说上述教学内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点也不能教,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兴趣性和健康性相对较差,加之体育课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体育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介绍性内容进行教学,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但没有必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生或掌握这些技术。

(5)简易性

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各校差异很大,许多边远地区、农村无力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体育场地和购买体育器材。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尽量考虑那些简单易行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在体育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例如:有一个教师在一整节课中仅用绳子作为道具进行教学。他安排了绳操练习、接力游戏、组字比赛、打绳结、跳短绳、跳绳拾物、花样跳绳等内容,最后用一个集体跳长绳练习使体育课达到高潮。学生不仅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一些跳绳技术,增强了体能,同时也初步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这是一节具有兴趣性和健康性的体育课,又是一节简便易行的体育课。

实际上,只要我们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形成创造性的意识,开展大胆创新的教学活动,几乎所以的器材都能开发出许多功能。其实,单杠并不是只用来做引体向上的,垫子不是只用来仰卧起坐的。那么有一位老师把肋木、体操凳、垫子、跳箱组合成被称为“体操山”的联合器械,让学生在上面爬、滚、翻、走,使这些没有生命的器材变得生机勃勃,把枯燥乏味的身体锻炼变得趣味十足,整节课并没有增添任何的设施。所以说,教学内容的简易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同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

(6)地域性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发挥地方教学内容的特色,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体育传统文化可以取其为我们所用。有些在民间、少数民族盛行的体育游戏项目完全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五、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国家在中小学课程总时数上给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时数比例。水平一每周4课时,水平二、三、四每周3课时,水平5每周5课时。

1、实践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这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因此,要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实践,体育课时数的增加绝对不是用来多上体育理论课或室内课的,过多利用体育课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只会使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当然,在充分保证体育实践课的基础上,或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下雨天等),可以适当安排室内课讲授体育于健康知识。

2、灵活性

课程标准并没有规定每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灵活安排教学时数,调整教学时数和进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例如,我们准备采用一系列跑的游戏手段,并安排8课时,使学生达成某一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而实际上学生在6节课后就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那么剩下的2节课就可以灵活地进行处理,没有必要再进行一样的内容。再如,原先安排了10课时让学生学习某一舞蹈组合动作,但绝大多数学生经过10课时的学习仍未掌握好动作,且学习舞蹈的热情丝毫未减,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延长学生学习舞蹈的课时,直至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动作为止。

3、综合性

我们昨天已经讲了,目标统领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指向多种教学目标。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在一堂体育课的学习中,既提高了体育,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提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室内课的教学或安排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活动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篇2: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这是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品质、学习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个性品质甚至成长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而富于艺术性,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在体育课堂上通过体育教学方法来实现,所以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势在必行.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变革; 教育方式多样化 1.1 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材料,通过图像、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直观的印象,这是讲解与示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预先录好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后脑、肩、背臀依次触垫——抱小腿蹲撑起立的文字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的需要重复播放画面,讲解动作。加上师生的不同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就更简单、更积极主动。掌握理解动作要领就更快、更直观。这也符合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的心理特征。

1.2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发展创新能力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利用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模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想象,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对学龄初期儿童教学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就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景教学,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和趣味活动;练习场地则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情景,如夺红旗、找伙伴、消灭害虫等方式进行。如在教学《持轻物掷准》一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不同距离的各种害虫,让学生据自己能力的大小选择消灭害虫的距离,教师根据消灭距离的长短及时给予学生物质与精神奖励,这样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上课会兴趣盎然。2 构建合作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合作学习时首先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对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很重要,而且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靠小组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家必须同心协力,个人不能游离于小组之外。使学生逐渐懂得怎样合作,然后逐步提高合作技能。在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讨论问题,同时注意合作人数不宜过多,以3-5人为宜。小组长轮流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合作者。案例一:我曾在八年级上了一堂体育课《“小马”过河》,我就采用了自主合作练习的方法。在《小马”过河》的教学中,学生们通过二人(或多人)的、互助合作、实践尝试,创造出了搭桥过河、踏石过河、开船过河、飞马过河等方法,而在搭桥过河的方法里,又有各种各样的桥。这么多方法,都是回答教师“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小问题的答案;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们自主合作的实践成果;这么多方法,都是学生们创造的结晶。2.1 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而新的课程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本身给学生造成的问题,例如身体锻炼过程中的体力问题,学习动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也有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发生冲突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勿庸置疑,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2.2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其主体在学生本人。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是否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以促进身心发展。从学习环境中得到体验,环境是教学中学生获得体验的载体。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感是从他接触的周围环境中得到的。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环境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学习环境,另一类是隐性的学习环境。显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场地。器材、教具、学具的布置、安放和使用,以及教学过程的实物情景等;隐性的学习环境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教学中的模拟情景等。小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景中游戏玩耍。他们的学习环境往往需要把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有机结合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景,使他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单、双脚跳”教材时,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青蛙与小花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故事,通过游戏贯穿全课。课的导人采用图片和模仿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视。听和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一上课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情景交融,整个练习过程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2.3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是可能有效和成功的教育。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选择性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选择性学习活动使不同身体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进行投掷教学,常见的练习形式是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投掷,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快就会感到疲劳。采用选择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可选择实心球,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学生都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选择性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空,学生每变换一种器材,每更替一次场地,都会有新鲜的感觉,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和一种自主支配学习的激情,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

确实,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作为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先实践后总结归纳,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整堂课,我都让学生先自主尝试,再进行展示,最后集体比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平时,我要求学生在课余、准备活动阶段创编一些生活小游戏,然后让他们在课中轮流带领同学们做。在本课中,我就让学生自主创编准备活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体育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而且也使他们的创新精神一点一滴地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3.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3.1 教学方式的创新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中就会随之改变,并得到不断创新。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换言之,为了建立某种学法,就必须选择与其相应的教法。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技术的传习为主,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筛选,合理的组合和正确的运用。

主题式教学方式:主题式教学方式是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和相关的活动内容,围绕创设的一个教学主题,把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采用相互联系的若干教学环节,通过游戏为主的方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过程是:引导学生进入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以主题情境逐渐进入各小标题情境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思维技能训练;小组合作探讨和实践完成教学目标,让评价渗透到每一个情境教学中。例如:《植树节》导入情境:植树节,老师带学生去公园,(模仿各种行人的走路);初入情境:公园里同学们来植树让我们比一比,看哪组植的又快又好(往返跑);深入情境:若我们要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就必须认真锻炼(拍皮球),比一比哪能组同学皮球拍得既快又不会碰到小树苗;延伸情境:看着这么美好的公园和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跳起欢快的舞蹈。

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陪伴学生完成学习过程为主要形式,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方法创设情境,实现学生自主学练,该方式重视学生首次发现,首次示范,将所学知识、技能“外化”,进行自我反馈,以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其过程是: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老师陪伴学生进入学习程序,陪同学生一起练习;发展学生思维技能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利用集体练习情境的创设提供学习帮助;学习效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例如:跳短绳。通过绳操短绳游戏展开教学;老师和学生一起跳短绳,请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两种跳法的优劣点,同时用不同节奏,不同信号加强对跳绳技能的掌握;引导学生想象尝试创设不同的跳绳方法;小组学习和讨论,形成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演进式教学方式:演进式教学以一课一教材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器材、场地、自然条件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地改变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锻炼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积极讨论游戏的规则,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其过程为:引导学生利用器材进行自主锻炼;不断地改变同一器材的条件来吸引学生的锻炼兴趣;在小组合作下创设游戏,延伸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个人、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运用综合性评价。例如:《五彩的圈》。找朋友:如何和圈交朋友?拿同一颜色圈的同学为一组;个性展示:一人一圈,你们怎么玩?激情畅想:二人一圈,你们会怎么活动?奥运小主人:用手中的环,如何拼出五环?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始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昂,始终想像和探索的兴奋状态。他们不断地探索,当条件发生变化后,各种新活动法在不断的尝试、发现中收获着。3.2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其创设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3.3 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新的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律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着手,研究改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把宏观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并变成可操作性的内容,逐渐减少理念和行为的差距。努力的方向是真正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发展,把学生的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动态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机制。4 积极改革评价方式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统一的考试与测评来衡量学生,这主要是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传统教育观念,把被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课程标准》提出:不仅应由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还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并给教师提供评价依据,以便于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体育学习评价就是体育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它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地发展。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适时给学生创造的时机,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各种方式激励他们主动学习。例如:我有两名学生,一名学生平时体育活动能力较强,在平时的考核中,成绩总是优秀。因此,这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骄傲自满,虽然在上个学期末的考核中得到了优秀,但我并没有刻意地去表扬他;还有一名学生由于体育活动能力较弱,在平时的考核中最多能得到良好,但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认真,虽然在上个学期末的考核中只得到了良好,但我却刻意地点名表扬他。又如:某一学生性格内向,身体素质一般,体育成绩也较差,平时上体育课时,无论是跑、跳、投都不是很好,而且在学动作时也领悟得较慢。因此,这位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有一次,我们学习《仰卧推起成“桥”》这一课时,我发现这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不是做得很好,但他很努力,于是在结束前的小结中,我特意表扬了这位学生,说他上课专心听讲,练习认真,动作也比以往做得好,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这时,我发现这位同学的脸上有了笑容„„。5 当然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也应注意存在的问题如: 5.1课堂设计不应流于形式。

教材的新思想;新观念,对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在课堂上成功体现呢?我在上课时看到,有时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比较透彻,驾驭课堂得心应手,一堂下来教学目标能顺利达成;有的教师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听见老师这样的话语:“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练习一下”“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紧接下来又听到“快点,同学们抓紧点”“还没好?”有没有完成的小组先停下来练习,看别的组的展示”。忽忙之中,这一切成了形式,成了教师的“课堂赶场”。新课程倡导是到自主、合作、探索性地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当老师千方百计地给学生营造交流学习机会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对于讨论交流式的学习比较喜欢,但教师对交流的内容,时间却不好把握。太难了。不易于讨论出结论;太易了,又缺乏讨论的必要性。时间长了,影响教学内容;时间短了又停留于形式。势必对课堂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任务不能完成。5.2 技能教学过于淡化

体育课主要是通过身体锻练和技能学习为中心来展开,离开了远动技能教学也就失去了学校体育学科存在的意义。有些教师有这样的误解;“技能教育学就是竞技体育。”实质上,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更有效,是体育课同其他学课的区别。假如体育课没有了运动技能教学,体育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当前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与我们体育教学有直接关系。运动技能的淡化直接倒导致运动负荷过低。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上好体育课以热闹,趣味为追求的目标,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如此的教学致使部分学生把体育课解为“玩的课”,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因此出现了上课前有学生向教师询问:“老师今天体育课我们玩啥?”把学生的运动兴趣当作课堂教学改革的唯一出发点,认为学生玩得高兴,就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而忽现了体育课的运动量。激发教学兴趣与学好运动技能是不矛盾的。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新颖 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和练习,在心情欢快的教学氛围中达到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目的.5.3 不可过度强调学生主体

传统体育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权威”,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程序”进行,因而教师感到心里比较踏实。有的教师怕学生不懂,总是讲得过多,改变不了教师把持课堂的局面,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新课程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于是,课堂又会常常出现“无序”的状态,有时教学内容无法完成,使教师感到不安,甚至焦虑。的确,“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课堂也“乱”起来了,而老师却不敢“过问”和干预,生怕有悖于学生主体的精神。有的教师只求学生动,而忽视技能、体能的教学和学生勇敢顽强、刻苦锻炼的意志培养;只求欢快,而不求身体练习的负荷实效,认为堂上活跃,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就体现了课改精神,就是成功的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5.4 对待学生不可一味赏识

随着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我们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形式多样的表扬和奖励,从口头表扬,称赞到奖励等,数不胜数。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上课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几乎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动作,无论正确,恰当与否,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地表扬道:“你真棒!”“你真聪明”!课堂上掌声响起,课堂气氛活跃。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赏识教育吗?我们常说“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我们如果把鼓励性评价一味地表扬对学生错误技术动作、回答问题中的错误和学习中问题不及时指出,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被说“伤害学生自尊”那么,必将致使评价缺乏科学性,亦使学生不知所云。这种做法实际上对学生发展极为不利,长此下去会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式。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广大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上好体育课更加不容易;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还需付出努力,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大面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只有不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及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建立起一个始终能够保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动态平衡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才能进一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新的理念、上好体育课。参考文献:

篇3: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概念

分散教学是指在新课程选项教学下各教师根据原定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各自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统一考核是指在新课程选项教学背景下,备课组根据原定的考核内容与方法对学生进行统一模块内容、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集体考核的过程。

2、采用 “分散教学,统一考核” 模式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与评价中的意义与实践依据

2.1、把原先口头上的形式性评价落到了实处

虽然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过许多评价性的理论与方案,但是绝大部分理论性过强难以在实践中加以印证,而且即使小部分的方案可行但也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检测,所以经常在大家的运用过程中而遭到淘汰。而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的模式不但避免了理论与形式化,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较易掌握。

2.2、 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公开教师与学生的努力成果, 避免某个别教师因业务水平不佳或教学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而私下给学生打高分的现象, 导致其他班级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采用这个方法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让学生凭自己的努力得到相应等级与学分,又体现了评价体系那种“只要有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人性化理念。

2.3、过程做到了分散与自主,结果做到了统一与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各教师根据原定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模块选项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各自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去实现教学过程,达到了互不制约。而对结果考核中实施统一模块内容、统一时间、统一地点进行集体考核,达到了统一与规范、公平与公开。

采用这种公众性与单独性相结合的情景式的考核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而且还可以磨练学生顽强的心理素质,克服紧张和怯场的心理,是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开放式与封闭式的场合中,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技术与技能独自展现自己,战胜自己,尽可能地克服自己紧张与怯场的心理,增加自己的信心,磨练自己顽强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3、实施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模式的运用

3.1、前期准备

(1)前期准备时间:在前一学期的期末阶段

(2)制定或修改学生模块选项志愿表,确定学生模块选项内容, 编排新的模块选项班。

初订模块选项内容———上交审核委员会讨论、审核———制定新学期模块选项志愿表———发往文印部门速印———按原自然班分配发放志愿表———学生认真阅读选择———回收、整理、统计———确定各模块班级人数———调整学生数不能达到预定人数的班级与个别学生———登记相应班级花名册———公布学生新的模块选项班级

(3)制定与修改教师任教志愿表,实行教师竞聘上岗,确定各模块选项班级任教教师。

根据学生选项情况制定教师任教志愿表———发放任教志愿表———各位待岗教师在回避的原则上选择自己的任教意愿———上交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整理、统计———给定1天时间准备相应上岗竞聘材料———陈述任教相应模块内容的教学目标、学期教学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等———审核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审核、评判———公布第一轮竞聘合格教师名单———移交相应模块选项班级学生名单与原始资料 ———责令第一轮竞聘不合格教师限日参加上岗再培训———组织第二轮上岗竞聘演说———调整个别教师服从教研组任教安排

(4)分组讨论相应模块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制定相应模块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

以整个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模块选项大组(包括同一模块各个水平任教教师),或者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模块选项小组(仅处于同一模块同一水平的任教教师)参与讨论新学期的模块选项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确定相应模块的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提交审核委员会审核、批准,向各自模块选项班级学生公布相应的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

3.2、过程实施体现

(1)过程实施时间:从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开始到学期期末的前三节课结束。

(2)完善分散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进绝大多数学生动作技能标准化。

在分散教学过程中每位任教教师在围绕考核内容、标准与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合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各施所长进行课堂教学。并以每周为单位时间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模块选项小组教研活动,讨论近周上课情况,反馈近期学生掌握程度,讨论下阶段技术重难点,展示优秀案例等。

(3)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实施统一考核。

考核时间:规定学满18学时之后一周内

考核地点 : 可选择学生平时的上课场所或单独设计情景考场

考评人员 : 由审核委员会成员 、 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 、 同一模块内容但不同模块水平的任教教师组成

考核对象:学满规定课时且无出现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

评分形式:去掉最高分与最底分,取平均分,当场公布得分结果。

学期总成绩:平时20%+选项考核50%+体质达标30%(由每年学校组织一次春季达标测试竞赛数据中提取)

等级与分数划分:86以及86以上为优秀,76以及76以上为良好,60以及60以上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

结果审核与成绩公布:最后成绩整理、统计上交审核委员会审阅、备案,并在一定时间内公布学生学期总成绩与学分获得情况,各移交一份给学部主任和相应班主任作为评选学生各类先进与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

3.3、后期反馈与评价

(1)后期反馈时限:成绩公布一周以内

(2)成立专门反馈处理小组,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合理反馈,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查找教师自身的不足,及时处理学生的合理反馈情况并给予合理的答复。

(3)客观评价实施过程与结果,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的不足,总结与反思自身工作的优劣所在。及时取消某教师在某模块水平内容教学班内有超过1/3的学生参加统一考核不合格,要求该教师继续培训与再学习。

(4)讨论下学期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修改与制定相应的资料等。

4、实施分散教学与统一考核的注意点

(1)教学内容确定要统一,要体现该年段模块选项共性内容与个性内容相结合。 教学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突出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要有多样化,能通过各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并能通过合理引导增进学生的自我展示欲望。 设计与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还须科学性、可操作性,尽可能照顾到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掌握情况。

(3)组织统一考核要有正视的态度面对,追求严肃性、有序化进行,杜绝形式走场而不追求实效。

篇4:体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教学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树立现代的体育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实际条件下,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需要认真地阅读新课程标准中与小学体育教学相关的文字内容,将新课标的内容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对比,了解自身的不足及可以保留的部分。通过阅读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融入一个班集体,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教师在体育教学前,树立现代的体育教育理念,指导体育活动科学高效地开展。

二、利用快乐教学法展开教学

1.教师要有儿童视野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了实现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教师需要具有儿童视野。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展开教学。游戏是中低年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游戏展开教学。以《跳跃与游戏》的学习为例,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跳跃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跳跃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小袋鼠找妈妈”的游戏,教师在操场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并在学生开展游戏的区域铺上充足的垫子,保证游戏的安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己用垫子练习立定跳远,并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如何才能跳得比较远,随后,开展游戏活动,将学生分层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把自己套在袋子里利用跳跃的方式前进,在前进的途中学生需要躲避教师提前设置的障碍物,学生到达终点后才可以把袋子脱下来,并迅速地跑回始发点,换下一个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分别记录每个小组所用的时间,对用时最少的小组给予奖励。在体育课堂上运用相关的游戏展开教学,使课堂中形成一种热烈的氛围,使学生在比赛中有意识地完善自身的跳跃动作,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参与感和荣誉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此外,教师的积极评价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体育的信心和热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运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以《舞蹈》部分的学习为例,有些学生相较于其他的学生来说,肢体动作并不协调,学习舞蹈动作的时候可能并不到位,在这时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要在班级中大声地批评学生做得不好,而是要默默地帮助学生改正动作,并对学生说:“坚持住,这样就对了,我相信你能成功的!”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堂一般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排队站好,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次体育课要做些什么,从而按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体育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并不能很长时间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上课时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动感的音乐和舞蹈引入体育课堂的导入阶段。选择音乐时,教师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的主题曲或是流行歌曲,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青春修炼手册》《宠爱》等歌曲,教师在播放歌曲的时候根据歌曲的节奏展示舞蹈动作,学生在熟悉的歌曲的带动下会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起到热身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也是非常必要的,运用多媒体将学生需要学习的体育动作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眼前,结合教师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程度。以跳高部分的学习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跳高运动员进行跳高时的场景,使学生对跳高这项体育活动有了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播放制作的Flash跳高动画课件,把助跑、起跳、腾空、背翻、过竿、落地等动作环节形象地体现出来,教师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可以把各个环节的动作进行慢放,让学生理解动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起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注重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从儿童的视野出发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曹帅.浅谈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篇5:浅谈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设计(课前)2、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3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评价(课后)。由此看来,教学设计好比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蓝图”。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整体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好和必要保证。运用物理新课程理念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是物理课程对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而物理新课程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才能被学习者接受,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特别是物理课程改革涉及到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组织形式。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思考,理解和明确新课程的目标和要求,掌握新课程的内容体系,特点,积极地运作实践,认真地体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教学设计与实施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影响教学实施过程的因素有: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材等。其中教师的作用最重要,所以说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只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才能构建好充满活力的课堂运作机制,才能真正地把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落到实处。

一、如何进行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理,应用系统的方法论,在把握住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起点和终点。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基本课程理念,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和发展空间,要充分体现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构成有自己教学特色风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

要充分体现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要体现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如报纸、杂志、书刊、现代传媒等,打破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工具。总而言之,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过程中多种要素整合优化组合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分析好学习需求。学习需求包括学习的对策分析和学习的内容两个方面,学习对策分析应考虑学生起点能力分析,学生生活概念分析,学生认知方式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着重解决学习内容的知识类型,学习内容的相互联系,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教材知识的价值。

2、巧妙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包括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教学策略的任务就是解决如何实现学习目标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作为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无疑成为了教学策略设计的重点。

3、认真搞好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设计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设计,在此过程中以学习目标的形成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设计应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诊断性、补救性、多样性、适时性和全面性。在评价时教师不要把评价设计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上,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虑。

二、如何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

在教学实施活动中,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形式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因此,教师要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和发挥各方面的潜质,创造性地组织和实施好物理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为情景,不仅是指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完整、真实、具体的问题背景和心理因素,而且也指学生所获得学习结果的具体形式和气氛。创设背景的途径有以下几种:(1)以趣入景。利用有趣的实验、鲜明、生动直观的现象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及物理史的许多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兴趣。(2)以疑入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启迪与活跃学生的思维。(3)以异入景。以学生异议,争论或讨论,进入探索情景。(4)以实入景。利用亲临其境的实验、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2、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为科学方

法指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遵循的方法和使用手段,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抽象、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调查、统计方法等。科学方法的学习比知识本身的学习更重要。直接参与科学实践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作为学生,要快速、有效地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重复过去的科学历史,更多地则需要利用课堂学习来完成科学方法的学习。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相互交流和讨论,发展能力,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主的学科,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和原理,是物理学的主要途径。物理新课程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新理念,特别是重视科学探究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实施好物理实验的教学。(1)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事物的变化情况,从而把直观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2)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分组实验就体现了这种学习的方式,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自己可通过充分动脑、动手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3)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由于个性的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验,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提供学生施展身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能极大的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教学效率、效果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和演示功能,为物理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在学习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时,我就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播放了远程教育资源中分子热运动的影像,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4、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危机,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教师可以从学生熟知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物理知识与经验。比如在学习比热这一节时,我就从夏天为什么脚踩沙滩较热而脚踩海水较凉入手引入新授。又如学完光和热后,我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夏天人们大多穿浅色衣服而冬天穿深色衣服。

篇6: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进入新课程,我校作为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全样本实验学校,学校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课改实验中正确把握好三维健康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将课程改革看作师生共建的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性地实验。

“积健为雄”是着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我校体育工作的勉励,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教育理念,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构建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体育课程的特色和文化。因此,我们以“积健为雄”为指导,全面促进学生在身体与人格两方面共同发展,以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二、目标定位

学生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具体如下:

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学科建设目标

当然对传统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选项学习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来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4、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学校的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我校学生较多,高中部有48个班级。由于是城市学校,学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学生对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专项基础。只是人数和班级较多,进行选项教学,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务,涉及到主课为体育选修让路。

2、体育师资配备。我校体育老师在编人员较多,有二十一个,但实际情况是有两个担任后勤主任兼职体育教学,课务较少;还有一部分教师要承担初中部的体育教学,进行选项教学,体育老师课务相应增多,工作量变大,开设选项教学有一定困难。

3、场地器材设施。由于我校位于南通市市中心,商业区黄金地段,学校在活动场地上相对于同类学校,比较匮乏。我校现在有300米塑胶场地;完整篮球场有4片;半片篮球场20片;室内排球场2片,可供排球、羽毛球练习;乒乓球馆1座;专用韵律操、健美操室内场地2片。在器材上,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是较为充足的,完全可以满足选项教学的需要。

4、选项教学基础。我校于开始在高中实行选项教学,内涵和新课标精神相符合,基本教学形式也相差无几,只是在成绩的评定上有着不同,我们原来采用传统的成绩评定,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而新课标以学分制来评定学生学习的五个领域的综合成绩。

四、选项教学具体操作程序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最为显着的区别之一就是不再统一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可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突破,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达到了最大化,课程的灵活性和约束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各地、各校和教师在为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校在确定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专长的形成。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开设学习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学力状况,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项目。

确定选项学习内容的流程

在暑期学生返校日,我们发放了体育选项学习学生基本状况调查表并回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项的意愿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校的体育资源状况,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分别开设了以下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

注:为必修,分别为一个学分。其中排球为我校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选项的程序

1。学生先行了解学校开设的选项学习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开课教师的基本情况。为达到体育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实行“完全开放式”教学。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学力,每学年进行一次选项,高一、高二每次选4个模块,高三选3个模块。如分学习水平层次的内容,必须先修基础水平层次,然后才能修高级层次学习。两个水平修完后,选修其他项目。

3。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教学班的编制,确定学生选项学习的时间。

课堂教学实施

1。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在高一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3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建立专项备课组制度。建立跨年级的,以选项内容为依据的专项备课组,教师按自己的专长任课积极探究选项教学的特点,各专项组的老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或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重点、难点,并根据教材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突破口,努力实践新课改。

4。选项教学实行学生走班制。即年级内打破班级制,几个平行班安排在同一课时授课。实施以学生所选择的体育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这种基本形式对于这种选项教学非常必要。其益处主要体现在可以发挥每个体育老师的专长,使资源得到最大合理化的利用。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专项,在以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的教学中,这种特长可以充分得以展示,随着教学的深入,对老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较大的促进。选修一结束,班级也随之解散,因此这种是阶段性的编班。

教学评估

学生评价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的管理上,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l、学生在三个学年内通过对必学和选学模块的学习得到11个学分,为了注重学生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各个模块都以连续学习的形式集中编排。(健康教育除外)排球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我校也把它作为必学的模块之一,把它和田径安排在高一年级,并采用18学时连续教学的形式来完成。

2、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学分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3、健康教育分散安排在三年中,以讲座、参观或结合专项内容进行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2)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3)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4)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价的基本方法

1、评定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中采用绝对标准。运动技能成绩和体能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定方法进行。也就是说有些内容的考核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可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最终的定性评定。在有关知识的考核中,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

2、评定方法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可采用每学期测试的方式进行,学年成绩以两学期中的每一项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详见学生体质健康表)

(2)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主要是观察记录学生对学习与练习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可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记录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期终综合这些情况进行总评。具体的单元评价的有关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各年级自行设置评定的具体内容。

(3)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评价是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既要看学生的成绩等级,又要看学生提高幅度的等级,进行评价。评价按等第制,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形式进行。

①测试内容一般测试三次,为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再给一次测试机会。

②测试内容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测试(即学生可采用选项的方法进行)。

③每一考核项目的决定成绩,可根据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因人而宜决定。观察学生成绩提高幅度的初试成绩可以是本学期的,也可以是跨学期的。如果本学期只进行了一次测试,可以参照上学期的最后一次测试成绩,但是不同项目的成绩不能相互参照。

④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定可结合单元评定,以理论考核、课外作业、专题答辩等形式,采用等第制和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方法进行。

⑤期末可根据各项单元评定,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对学生的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采用合格、不合格的等第制或评语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体质监测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学生体质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系统)

模块学习评价表(以篮球学习l模块为例):

五、排课的方法

我校第一个安排的科目为体育,具体如何排课,如表所示:其一,通过积极争取,体育课从上午第二节开始排课,实施选项学习的高中三个年级全部实现交叉上课,避免了场地与器材的冲突:其二:每一位任课老师基本保证每周14课时,(部分教师兼任初中的体育教学)达到满工作量。

六、选修模块的设计(以田径必修模块为例)

单元教学计划设想

七、实行选项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满足学生兴趣选项学习的前提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应该享有选择学习模块的主要或最大权利,离开了这一点,选项学习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学生选项报名人数不均等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进行行政干预,调整学生的选项志愿,可以考虑增加开设教学班,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造教师群体开设体育选项教学,促进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支观念新,素质高,善思考,勤努力的教师群体,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师群体,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通过自学、校本培训,学术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专项教学备课组制度;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牢固树立新课程观的前提下,全力改革课堂教学,以选项学习为主要特点,以自主活动和体验、探索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健康体魄、完善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建立现代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由于选项人数的不均等,特别是某些模块学生数太多,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发挥体育骨干的力量,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改革教学评价评价制度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选项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又是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有效实施。

加大场地设施建设由于选项学习采用专项分班,班级人数较少,但同时上课的老师的人数较多,对于场地设施的需求增加,需要学校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适度增加,以保证选项教学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吴德庆管理经济学答案下一篇: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