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分析英文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

2022-09-1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多地能在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中发现英文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 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不说中文“国民生产总值”, 而用英文字母词“GDP”代替。

零翻译作为一种独特的翻译手段, 在近十几年来一直为翻译研究领域广为探讨。国内最早使用zero translation这一术语的是杜争鸣, 但是他将“零翻译”称之为“不译”, 即不翻译或者非翻译。随后邱懋如则在《可译性及零翻译》一文中提出:“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1) 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2) 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刘明东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绝对零翻译通常指的是省译和移译;相对零翻译通常指的是音译、兼译、补译、象译、附译等等。罗国青在《零翻译概念辩证》中运用文化交往的视角分析了零翻译与不译、形译、音译与移译策略的异同点, 认为零翻译不是不译, 而是译者在译文中移植源语图形与语言文字符号, 并带着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环境认知并理解, 读者翻译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翻译。

诸多学者关于“零翻译”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真知灼见, 但并未达成统一意见, 零翻译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明确, 故笔者在此进行简要界定, 本文所探讨“零翻译”是指将源语中的词汇照搬到目的语中, 也即移译。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愈演愈烈, 第三世界逐渐崛起, 旧殖民主义时代结束, 世界进入了后殖民时代。但是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不平等依然根深蒂固, 西方国家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处于强势地位。

后殖民主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激进的理论批评话语, 后殖民理论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 以及宗主国与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对话上来。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便是后殖民主义在翻译研究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形式。传统的翻译理论仅关注文本或者语言本身, 翻译情境就是一种达到“你我之间的平衡对话”。传统翻译研究忽视了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有效的历史语境, 但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则把翻译同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 认为在后殖民语境下, 因存在着由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带来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差异, 翻译根本无法实现人们预期的平衡对话和转换。该理论从性别、种族、阶级、殖民话语与权力反抗等论题出发, 赋予翻译理论与实践以新的面貌。在后殖民理论看来, 语言并不是对等的, 翻译实践是一个文化政治问题, 其背后是文化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

在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通过“翻译”作为桥梁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处于边缘地位的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学习, 其过程必然夹杂着对强势文化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吸收。因此, 弱势文化在学习借鉴强势文化精华的过程中, 也要学会抵住住强势文化的“殖民”行为, 同时不忘将本国的文化传播给对方, 以期实现相对平等的文化交流。

三、英文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

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英文字母词十分常见, 比如WIFI、CEO、VIP……这些字母词虽然是并未经过翻译的外来语, 但人们并没有觉得不妥, 不仅如此, 大量的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 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中, 引发了网友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 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有其主观因素, 也有其客观因素。

从主观方面来说, “零翻译”现象泛滥的最主要原因出现在译者身上。一个国家的语言要进入另一个国家必然要通过翻译者进行翻译, 才能到达让读者理解的目的, 但是为什么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 而汉语中却要夹杂大量的英文?这首先要质疑的便是译者的能力。

有些外来词的译名过长, 译者或许认为用英文字母词代替更为简洁方便, 比如CT的全称Computerized Tomography, 其意译名是“电子计算机化爱克斯射线分层造影扫描”, 这样的翻译太长, 不便于一般人记忆, 后出现的音译名是“西梯”, 现在人们一般都用CT。除此之外, 译者对于外来词的盲目追崇也是一大要因。

从客观方面来说, 导致“零翻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文化逆差。从1949年到今天的2016年, 新中国成立不过短短67年, 且不提清末的闭关锁国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争, 内忧外患积贫积弱, 导致中国的国力远远低于西方国家, 这种强弱的差距表现在文化中即是文化逆差, 于是中国建国后积极地向西方国家学习, 英语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学科目就是很好的例子。由此可见, 人们对英语字母词“零翻译”的推崇很大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对于英语的过于重视。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 文化逆差的状况逐渐改变, 人们开始重审这一问题, 逐渐意识到本国语言, 即汉语的重要性。

其次, 优秀翻译人才的匮乏亦是原因之一。由于国家的推动, 英语在国内十分普及, 现在但凡上过学的人, 都会几句英语。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要求过英语四六级, 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更是要求过英语八级, 但是真正的优秀翻译者却少之又少, 加之翻译的地位低、稿酬低, 还有恶性的市场竞争。不良竞争导致大量翻译作品粗制滥造, 而由于质量差, 翻译的价格就更低, 如此恶性循环让翻译行业雪上加霜。

而还有一项无可奈何的关键因素也不得不让大家正视, 那便是在科技、医学等的先端领域, 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更加发达, 创造出了更多的专业词汇, 译者一时之间找不到相对应的汉语, 又急着使用, 就只能直接引用, 从而也导致了“零翻译”现象。

四、“零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化殖民

从越来越多的“零翻译”英文字母词中, 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殖民, 在西方的媒体中, 几乎从未出现过汉字, 而中国的媒体却总时不时地便冒出几句英文。频频出现的英文字母词体现了文化领域的“贸易逆差”, 而“零翻译”作为一种异化的翻译策略, 大量的使用更是体现了文化交流中双方势力的不平等。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零翻译符合语言经济和省力的原则, 英文字母词的直接使用也已被人们接受, 但是中英文混杂的句子长期占据我们的日常生活, 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了翻译中的“杂糅”概念, 原意是指后殖民国家、少数族裔、弱势群体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而争取话语权的一种策略。后来逐渐演变, 米哈伊尔·巴赫金所下的定义是, “杂糅是两种社会语言的混合。”这种混合可能出现在某个句子或某句话中, 其中, “一个声音能够讽刺并揭露另一种声音”, 巴赫金把这种现象称为“有目的的杂糅”。此外, 他还论述了无目的杂糅:“无目的、无意识的杂糅是所有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从历史角度看, 语言变化最初是由杂糅引起的, 是在某个方言、民族语言、某个分支语言、不同的分支所构成的某组语言、语言的古生物时代和历史层面的界限内, 通过混杂现存的各种‘语言’而产生变化的。”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杂糅”, 更是两种文化的“杂糅”。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的猜想, 如今铺天盖地的英文字母词“杂糅”在汉语中, 是否最终会导致汉语向英语的同化呢?即便不会导致语言的同化, 语言中所具有的文化与价值观又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的文化与价值观?

语言是文化是外在, 内里的混乱导致了外在的混乱, 外在的失序体现着内在的失序。如今“零翻译”的大行其道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殖民。

五、如何正确对待字母词的“零翻译”

“零翻译”究竟是好还不是不好?该用还是不该用?不少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人认为零翻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新型翻译策略, 符合“省力原则”和“功能对等原则”。也有人认为零翻译在语言层面上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统一性, 呼吁在中国民族走向世界的时候必须要强化语言的民族意识。

笔者对于学者们的观点十分赞同, 但也有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 零翻译作为一种翻译方法, 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正如同一场凶杀案悲剧发生的源头绝不可能是凶器一样, 问题的关键出在使用者身上, 也就是我们译者。因此, 译者在使用“零翻译”翻译英文字母时, 一定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不可以过于追求新潮、省事, 甚至崇洋媚外, 草草翻译了事, 而是要明确自己作为译者的职责所在;二是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精通外语的同时, 也要不忘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努力将“不可译”或者难以翻译的英文字母词译成可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汉语。

当然, 国家的管理与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从国家近日来禁止手游中出现英文的政策中可以体现出来, 国家已经在逐渐规范汉语, 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注定道阻且长, 但不能因此放弃, 要将规范扩展到更加广泛的领域。除此之外, 最根本的是, 国家要增强自身国力, 抵制文化殖民, 扭转“文化逆差”, 从而实现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六、结论

综上所述, 英文字母词“零翻译”现象的出现有其主观因素, 也有其客观因素, 我们要明确零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翻译方法, 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如果译者使用得当, 它能产生优秀的译文, 如果译者使用不当, 它便会导致低劣的译文。因此, 我们要正确对待英文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 坚决抵制文化殖民, 努力将“零翻译”的英文字母词翻译成优美标准的汉语词。

摘要:随着英文字母词“零翻译”现象的日益普遍, 本文试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先对“零翻译”过去的研究进行简要罗列, 确定其内涵;第二部分介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第三部分从主观客观两方面阐述了英文字母词“零翻译”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此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殖民;第五部分论述了该如何正确对待字母词的“零翻译”现象, 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英文字母词,零翻译

参考文献

[1] 杜争鸣.《翻译与创作》:钩沉百年文学翻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0 (6) :47-48.

[3] 罗国青.零翻译概念辩证[J].上海翻译, 2005:88-91.

[4] 李红满.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105-109.

[5] 刘明东.零翻译漫谈[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 :29-32.

[6] 刘学、薛笑丛.英文字母词与零翻译策略探析[J].中国翻译, 2016 (1) :107-110.

[7] 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 2001 (1) :24-27.

[8] 余亚兵.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 (2) :106-108.

[9] 章汝雯.后殖民理论与文化翻译[J].文学理论前沿, 2014 (1) :54-76.

[10] 张治英、朱勤芹.零翻译再议[J].语言与翻译, 2007 (1) :42-46.

[11] Bhabha, 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1994.

上一篇:1例肾球旁细胞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