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角下典故翻译探究

2022-09-10

典故作为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往往在其字面意义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 更为丰富的内涵, 因此, 对典故的翻译从来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较文学关照下的翻译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它把翻译提升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予以分析研究。因此。在比较文学看来, 译者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就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它还是泽者对反映在作品里的另一民族、国家的现实生活和自然的翻译 (理解、接受和阐述) [1]也就是说, 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现象, 而异质文化的碰撞、传递和交流才是翻译的实质所在, 而译者则是这个目标赖以实现的具有能动性的中介者。翻译在在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补、互证、互识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2], 这其实也就是肯定了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因为异质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最终要靠译者来完成。

比较文学视角下典故翻译要体现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3]。比较文学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还是译者对反映在文学作品里的另一民族文化的理解、阐释和再现, 按照这一观点,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至少表现出两种主体身份:具有人文品格的读者、具有自觉文化意识的阐释者和具有创造性的译文作者。译者的人文品格主要是指其语言能力、文化修养、意志、态度等;译者的自觉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其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译者的创造性则主要体现在其对原文语义信息和文化审美意蕴的传达。下面就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的具体探讨来发掘译者主体性的上述三种表现。

1 读者角色

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 理解原文的意义是翻泽准备的第一阶段。就典故翻译来说, 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审美能力、意志、科学态度等品格, 去努力发现作品中的典故并解读其意义, 从而进入原语文本的视域, 使白己的视域与前者接触和交流, 实现视域融合, 完成文本意义的构建。例如, "He mashed hundreds of cakes of GI soaps into the sweet potatoes just to show that people have the taste of Philistines and don't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od and bad." (Joseph Heller, Catch-22) 。“他把几百块军用肥皂捣得粉碎, 搀和在地瓜里, 就是为了说明大家的口味都很低级, 好坏不分。” (南文, 赵守根等译)

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Philistines是关键, 译者必须了解这个词代表什么。通常, 在英汉词典 (如《英汉大词典》) 或普通的英英词典里, 这个词会有两个义项, 一是“非力士人”, 即《圣经》中的一个与古以色列争斗的民族, 二是“不关心或敌视文学艺术的平庸之辈”。上面的译者采用第二个义项, 把它翻译成“低级”, 在理解阶段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译者查了字典, 发现第二个义项正好符合原文的意思, 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义项是有来历的, 即没有看出这是一个典故;另一种可能是译者查阅了比较大的词典 (如T h 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或通过其它途径, 了解到第二个义项的来历, 即十七世纪德国的一场市民与学术界之间的冲突导致人们把Philistines与漠视文学艺术的平庸之辈联系起来, 因为学术界的一个口号引用了《圣经·师士记》中的一句话:T h e P h i-listines are upon you.

2 阐释者角色

阐释是对原文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个阶段, 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 发掘典故在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 做出是否保留典故的决定。在此过程中, 可能会山现“阐释不足” (under-interpretation) 或“过度阐释” (over-interpretation) 的情况。例如,

O for a beaker full of the warm South,

Full of the true, the blushful Hippocrene,

With beaded bubbles winking at the brim,

And purple-stained mouth;

That 1 might drink, and leave the world unseen,

And with thee fade away into the f o r e s t d i m. (2 o h n K e a t s, O d e to"Nightingale)

来一杯酒吧, 盛满了南方的温热,

盛满了诗神的泉水。鲜红, 清冽,

还有泡沫杯沿闪烁如珍珠,

我要痛饮呵, 再悄悄离开这世界,

同你一起隐入那幽深的林木. (屠岸译)

(诗神的泉水:希腊赫立崆山 (Helicon, 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常居之地) 上的泉水, 泉名希波克丽涅 (Hippocrene) , 据希腊神话, 此泉为飞马之蹄一击, 地裂而进出;饮此泉能获得诗的灵感。 (译者注)

理解了典故的意义后, 译者需要决定是否保留它。一般来说, 典故在原文中都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和美学价值的, “作者使用典故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想要表达的意思” (t o give a sharper edge to the point they are making) (Lefevere, 1992:22) , 但译者还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Hippocrene是个比较生僻的古典典故, 译者可能怀疑保留它们对当代读者有没有价值。毕竟, 当代的西方读者也许对希腊罗马的神话、历史都越来越不熟悉, 中国的读者对来源于它们的典故就更陌生了。如果译者这样认为, 他 (她) 就会决定舍弃这个意象。但译者也可能认为它在诗中是个重要的意象:Hippocrene象征诗神, 而诗人止是凭借诗神赐予的灵感, 想象自己进入夜莺的极乐世界中的, 从而决定保留这个典故的意象。

3 译者角色

当译者完成了对典故的理解和阐释后, 如果决定典故的意象有传递到译语中去的必要 (而不是略去不译) , 就进入了语言转换阶段。在这个阶段, 译者需要把前两个阶段获得的对典故的理解和阐释结果融入到语言转换中。这个过程也是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得最明显的时候。换句话说, 在语言转换过程中, 译者的创造性发挥得最充分。

对文化专有词意象的翻译方法的讨论基本是围绕翻译的两个基本目标展开的:尽可能保留原有意象的异国情调, 或调整原有意象使之最大程度地适应译语读者通常的接收能力和审美情趣。与这两个目标相对应的是两种相反的翻译方法各白的极端:韦努提把它们称作“异化” (foreigni-zation) 和“归化” (domestication) (Munday, 2001:146) ;图里把它们称作“充分性” (adequacy) 和“可接收性” (acceptability) (Toury, 1995:57) ;霍姆斯使用的名称更多:“保留” (retention) 和“再创造” (recreation) .“历史化” (historicizing) 和“现代化” (modernizing) , “异族化” (exoticizing) 和“本族化” (naturalizing) (Eirlys E.Davies, 2003:84) 。无论名称如何, 这两种方法是一个连续统 (continuum) 的两端, 每种具体的翻译方法都可视异化或归化的程度不同在这个连续统中找到位置, 或许某种方法可以视为中间点 (culture-free translations) 。但retention和recreation这一对术语在体现译者的主体性方面有缺憾, 似乎在倾向于异化的:etention里, 译者就没有创造性可言。其实, 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 译者都可以体现出主体性来。而且, 异化译法实际上是当今翻译界的一个普遍主张, 尤其在涉及文化问题较多的文学翻译中。霍姆斯早在1988年就指出, “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历史化和异族化是当今一个趋势”。我们先来看一下倾向于异化的翻译方法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3.1 仿词

Calque是由法国翻译理论家Vinay和Darbelnet提出的, 即把原语一个单位的各个组成部分 (一个单词的组成部分是词素) 的意义直接翻泽成日的语对应的意义, 如果原语单位是一个人名, 则采用音译。这种方法用于典故的翻译, 也可以称作“保留” (preservation) 或“文化借用” (cultura borrowing) (Eirlys E.Davies, 2003:72-73) 在音译这种最为异化的翻译方法中, 译者时常会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例如, Where she stopped the sign read:`Mme.Sofronie.Hair Goods of All Kinds.'One flight up Delta ran, and collected herself, panting.Madame, large, too white, chilly, hardly looked the`Sofronie.' (O Henry, The Gift of the Magi) 。a:她在一块写着:“苏夫劳妮娅夫人, 专售各种头发用品”的招牌前停了下来。德拉跑着上了楼, 气喘嘘嘘的, 她先定了定神儿。做生意的夫人身材高大, 皮肤过于白晰, 冷冰冰的模样, 看来和“苏夫劳妮娅”的芳名很不相称。 (陈华, 何晓曦译) ;b.她走到一家店铺, 招牌是《索弗罗尼夫人发制品店》。德拉跑步上了一段楼梯, 气喘吁吁, 好不容易才定下神。那位夫人个子大, 白得出奇, 一副面孔冷冰冰, 叫索弗罗尼名不符实。 (张经浩译)

虽然“索弗罗尼”更接近原来英语单词的读音, 但却像一个男子名。译文a的译者考虑到Sofronie是意人利史诗《耶路撒冷的解放》中的舍己救人的女英雄, 就采用了“苏夫劳妮娅”这儿个字, 更像一个好听的女子名, 同时也能够传达女店土本人与其名字不相称的深层信息。

3.2 增补

当仅用仿词法可能导致译文晦涩难懂时 (尤其是音译) , 译者通常会在保留典故的意象之外, 再补充一些他 (她) 认为必要的信息。增补的形式可以是文内注释 (intratextual gloss) 、脚注 (footnotes) 等。文内注释一般是在意象前添加修饰词语, 或把解释性的语句和译文巧妙地结合起来。

3.3 补偿

补偿这一术语在这里的意思是:一方面, 译者没有直接保留典故原有的意象, 从而导致了一部分联想意义的丢失;另一方面, 泽者又会对受到损失的意象进行补偿。补偿的手法大致描述有二种: (1) 用原语文化中的另一意象代替原有意象; (2) 用译语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意象代替原有意象; (3) 用“中立词”意泽 (并辅以增补) 。

摘要:典故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字翻译, 典故是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往往在其字面意义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更为丰富的内涵。站在比较文学视角, 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翻译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读者角色、阐释者角色、译者角色三种表现。

关键词:比较文学,典故翻译

参考文献

[1]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3] 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

上一篇:胸腺肽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观察下一篇:化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