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文范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实践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重要的结晶之一,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个人的内在条件以及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促成的。毛泽东实践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阐述或解释理论概念而建构的哲学体系,而是始终着眼于对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第一篇:实践论文范文

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学校实践”

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以江苏省地理实践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校外的地理实践课程资源,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地理文化氛围,建设校园实用的互动性地理实验场馆,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地理实践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化地理课外活动,搭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互动平台,用物化课程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形式的地理实践活动,在自然和社会情境中探究,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实现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从而获得现代公民必备的、具有地理学科特征的品格和能力。

一、挖掘学校周边的地理课程资源

我校地处江苏最北部的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区的农村,周边的山水风貌独特,地形、地貌、河湖、海岸等自然地理实践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学校驻地厉庄镇是革命老区,民风传统淳厚,近年来以茶果生产闻名苏鲁,是著名的中国大樱桃之乡,农业生产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实践课程资源。经过对学校周边地理实践资源的仔细考察,学校聘请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进行论证,确定了小塔山水库、大吴山、海州湾和谢湖村等四个距离学校10千米以内的野外地理实践基地。

1.小塔山水库。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湖,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农业灌溉、供水、发电、水产养殖等的大型水库。独特的水文环境便于学生直观体验河湖水补给、水库大坝的选址、湖泊功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库区水土保持等重要的水文地理知识。

2.大吴山。江苏省第二高山,海拔365米,上山五里,下山五里,壁千仞,深沟斗涧,严壑涵奇,松竹瀑布,鸟语花香,百草芬芳。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山谷、山脊、鞍部、断崖、冲沟等地貌类型和气温的垂直变化。

3.海州湾。海岸类型主要是粉砂淤泥质海岸,海头镇境内有江苏省最大的优质沙滩,滩宽潮稳。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海岸类型、海岸地貌、海防林、海水性质、潮汐现象、海洋渔场、海洋捕捞、海滨浴场、海水养殖等海洋地理知识。

4.谢湖村。省有机茶果生产示范基地和有机茶果观光示范基地,中国大樱桃之乡。村西的二龙山地区有省土地整理示范项目,山麓荒地建有15Mwp光伏发电站。学生在这里能够体验到农业区位、现代农业及其对农业区位要素的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光伏发电等多种知识。

在野外实践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还能学会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常用的地理实践方法,读图、测绘、动手以及野外生存能力等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感受家乡的大好河山和农业生产,还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地理文化氛围

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我们积极营造地理课程文化氛圍,在校园内建设了一廊、一墙、一角。

地理体验长廊:展示中外著名自然风景及其成因,让学生体验自然和谐美,感受地理学科美,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民俗体验墙:展示中外典型民俗风情,让学生感知人文差异,拓宽国际视野。地理新闻角:展示每天热点新闻背后的地理知识,拓展学生的地理视角。

三、建设校园实用的互动性地理场馆

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学习力。学校目前已经建成互动性场馆12个,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三类。

(一)观察体验场馆

地理园。地理园建有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立体地形地球仪、地动仪、日晷、中国和世界立体地形、等高线模型、地质构造模型、地震模型、地下水模型及各种地形地貌的立体模型,全天候对外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自主观察、体验。

生态农业体验园。占地60亩,园区分为果博园、大棚精品果园、露天果园、基塘生产园、蘑菇种植、生态农业展厅和光伏电站7个部分。园内种植了赣榆地区能够自然生长的各类果树。园区建设和生产宗旨为生态、有机、高效、示范,构建良性生态系统,坚持使用有机肥料,产品可以追溯产地,产品销售采用线上网购和线下园内采摘体验,利用现代设施、技术和营销方式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园区不仅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还是本地区生态农业的良好示范。

天文科普展馆。展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重要的天文知识和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还通过触屏电脑展示天文知识库和月相演示仪。学生能够迅速、直观、准确、系统、全面地了解天文科普知识。

乡土展室。主要展示赣榆地区典型的土壤和矿石标本、校外实践基地及其野外实践活动、历届学生地理实践成果。

(二)实验探究场馆

地理探究实验室。配有等高线绘制、热力环流、温室效应等多类实验器材以及师生自主设计的备类地理实验,例如,AR沙盘能够即时识别互动沙盘形态,依据沙盘变化,将不同的地势地貌形态通过虚拟投影真实展示。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内容通过实验变抽象为直观,既加深了学生对地理规律原理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天文台。采用先进的德式赤道仪,赤经轴和赤纬轴采用双电机双伺服计算机单板机程序控制,设有快速搜索、慢速微调、微动微调三挡速度,以保证观测者能快速找到天体目标,并精确跟踪天体目标。采用254mm折射式自动寻星天文望远镜,可利用世界通用的“全天星图”,通过计算机软件定位星体并根据其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可观测太阳系七大行星、300多颗恒星及100多个深空星体,满足天文爱好者的学习需求。

温室效应体验站。建有两问阳光房,一问上午见阳光,一问下午见阳光,既可以观察体验温室效应的差异和温室内植物不同的生长情况,又可以通过实验从原理上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丘陵水文体验园。建有坡度和植被不同的山脊和山谷,在模拟降雨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降水强度、植被、坡度、河流顺畅度等要素的不同对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校园气象站。配备有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两套气象监测仪器,能够实时测量气温、空气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雨量等。既是大气圈有关课程教学的课堂,又为气象兴趣小组每日观测、记录、分析天气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地电监测站。系赣榆区地震局在校内建设的一个地震监测点,能够全天候监测地电的变化。

(三)人机互动场馆

地理专用教室。配备有地理教学的基础模型、有声立体地图、飞碟式三球仪、透明天球仪、星象仪、交互式地图、数字星球等,以多媒体设备拉近地理教学的时空距离,实现人机互动,将地理知识生动形象化。

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室。配有电脑50台,安装了虚拟三维仿真教学系统、ArcGIS、Google map、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遥感空间信息教学实验系统、全球定位实验教学系统等,以虚拟三维仿真教学系统及专业地理软件为抓手,有效实现了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目的。

四、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地理实践课程

本着“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原则,以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基础,以校内外地理实践课程资源为素材,我们研制了《厉庄高级中学地理实践课程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课程目标、组织管理、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规范了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按照“研发-实践-修订-实施”的路径,开发了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个层次的校本课程。

基础型课程。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旨在突破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促进学生基本地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已开发的校本教材有《野外实践指导》《神奇的地球》《精彩的文明》等。

拓展型课程。为满足部分学生升学考试需求的选修课程。旨在突破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已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地理探究实验》《乡土矿石》《厉庄镇小流域综合治理》《二龙山新能源开发》等。

研究型课程。为满足部分学生兴趣爱好需要的選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研究能力,促进学业发展和职业倾向。已开发的校本教材有《生态农业》《故乡的海》《郯庐地震带与防震减灾》《小塔山水库水环境保护》等。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化地理课外活动

为充分发挥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地理素养提升的作用,我们在开设校本地理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成立地理社团和研究小组,开展系列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节。每年一次集中展示地理课外活动成果,包括地理知识竞赛、小论文评比、板报评比、地理微讲堂、创新实验设计等。

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野外测量、绘图、采集、调查、参观、访谈等,既加深了学生对国家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理解,又提升了其地理实践力。一年多来,我们还相继开展了“我们的村庄变大了”“秸秆燃烧”“赣榆湿地开发”“谢湖大樱桃的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地理实践活动。

天文观测。成立天文社团,利用晚自习到学校天文台观测星空,研究月球表面、行星运动、星座运动、流星、月食、日食等。

气象观测。成立气象社团,每天早中晚3次人工观测主要气象要素的数据并做好记录,与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不断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地电监测。两人一组值周,负责学校地电监测站的地电数据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区地震局联系。

地理竞赛。春季学期开学开展民俗体验大赛,国庆节举行歌颂祖国地理知识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在第十届大赛中,我校近百名学生获奖,8名同学荣获“地球小博士”称号。

地理实践课程基地的建设,更好地促进了地理课程的有效落实,既满足了全体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需求,又满足了部分选修学生升学考试的需求,还满足了部分潜能生的特长发展需求。打破了传统的地理课堂模式,改变课内外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及路径,为学生搭建了更符合其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的空间平台。即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又促进教师从经验走向专业,从课堂走向课程。

作者:张建明 朱江艳

第二篇:从实践智慧到实践哲学

摘 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重要的结晶之一,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个人的内在条件以及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促成的。毛泽东实践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阐述或解释理论概念而建构的哲学体系,而是始终着眼于对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哲学:实践智慧;历史背景;内在条件;思想理论来源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实践哲学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重要的结晶之一,但其形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从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过程。如果说“实践智慧是一种有关实践或行为的明智考虑的理性能力”,那么毛泽东的实践智慧就集中体现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道路、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社会模式等重大实践问题上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上。毛泽东实践智慧显然凝结着中国革命经验特别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而毛泽东实践哲学则是在实践智慧基础上的总结、反思、提炼和升华所作出的哲学表达。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实践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阐述或解释理论概念而建构的哲学体系,而是始终着眼于对中国革命的现实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而毛泽东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的转化和实践哲学最终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深刻的历史背景、个人的内在条件以及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充分准备等多种条件促成的。

一、毛泽东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既体现在理论创新上,又体现在对错误路线的斗争上,而且后者为前者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对错误路线的坚决斗争,不彻底清算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危害,就不可能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因而也就不可能进行理论创新。集中表达毛泽东实践哲学的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由于中国社会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也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情况下还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过度依赖于共产国际的指导,因而在革命过程中连续出现了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给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导致两次革命的失败。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在于对中国社会的特殊情况与复杂的阶级关系缺乏了解,简单套用欧洲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解释中国社会状况,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从而对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上的严重错误则在于提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看作是所谓主要敌人这一自相矛盾的观点,甚至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严格界限。这是他们脱离中国实际,教条式地搬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的结果。在民族危机愈益深重的情况下,教条主义的“左”右倾错误路线越显出其脱离中国革命的历史主题,背离中国革命的现实,如果不对这些错误路线进行彻底清算,就会对中国革命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红军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首先在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上开展了清算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工作。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从抗日救亡的历史主题出发,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同时也向全党提醒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的危险。在报告中,毛泽东从中国当前形势的特点出发,紧紧抓住抗日救亡这一主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是反对本本主义的继续,更是在抗日救亡的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促使中国共产党从苏维埃革命向民族民主革命转变的一篇关键性政治文献。它为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也是后来毛泽东提出实践哲学的基础之一。“两论”正是在哲学上对这些思想的论证和总结。1936年12月,毛泽东又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彻底批判了脱离战争实际的军事冒险主义与保守主义的错误。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更是构成“两论”的先导性重要文献。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无论从时间上来说(“两论”是八个月后完成的)还是从内容上来看,这篇文献都与“两论”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然而必须看到,《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样充满哲学思想的文献,它们本身还不是“两论”这样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哲学著作,它们只是“两论”哲学思想的前导。从这些著作到“两论”,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种哲学的升华。这种飞跃和升华也是毛泽东从其高超的政治军事智慧上升为实践哲学的过程。

毛泽东之所以首先在政治上与军事上批判“左”右倾机会主义,是因为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而“左”右倾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也最直接表现在这两个问题上。但是,光有对错误的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的批判,不可能彻底克服其影响。因为错误的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是以其深层的错误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的。所以,清除错误的思想根源就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在毛泽东看来,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问题。他认为,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武装斗争(军事路线)和党的建设(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这三者是紧密相联的。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的正确与否,体现了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反过来说,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因此,毛泽东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之后,接着又着手批判教条主义的思想根源。而“两论”的写作和发表,正是为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的成功跃升。

二、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的内在条件

如果说对错误路线的清算构成了毛泽东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转化的历史背景的话,那么毛泽东自身具备的深厚哲学素养和一生对哲学保持的浓厚兴趣,特别是毛泽东一开始选择哲学理论就表现出的强烈的实践倾向则构成了毛泽东实践哲学产生的内在条件。

“事实上,一个对哲学毫无兴趣或毫无哲学素养的人,即使现实的斗争如何需要某种哲学理论,也是很难写出有价值的哲学著作的。”的确如此!早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毛泽东就倾心于探讨大本大源的哲学研究,并立志要在理论上有建树。这同他就学于杨昌济门下,深受其影响很有关系。杨昌济先生一贯倡导圣贤精神,而圣贤超越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而达到“闻道”的境界。杨昌济先生认为,“人不闻道,是为虚生”。

而“闻道”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研究哲学,因此,在杨昌济先生看来,“人不可无哲学思想”。杨昌济先生的这种思想给求学时期的毛泽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毛泽东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中曾明确地表示过“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并认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入,从哲学、伦理学人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为研究哲学,毛泽东还参加了杨昌济等人组织的哲学研究小组。从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即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不再满足于从精神方面来探讨宇宙的“大本大原”,而是把注意力开始转向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整个社会的改造问题。1920年6月,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我近来功课,英文,哲学,报,只这三科。哲学从‘现代三大哲学家’起,渐次进于各家。”1921年初,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上,毛泽东在介绍个人计划时称自己除了补足数学、物理、化学外,尤“喜研究哲学”。

而毛泽东哲学中鲜明的实践取向又同他早年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受学校湘学经世务实的文化熏陶分不开,特别是杨昌济先生在哲学、伦理学讲授中阐发的湘学传统中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精髓对青年毛泽东文化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毛泽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投身革命,走南闯北、戎马倥偬,使他不可能做书斋里的理论家,也不允许他安静地在书斋里或在课堂上从容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而且革命的实践和改造旧中国的使命感也决定了毛泽东不会再满足于做纯粹理论形态的哲学思考,但他却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逐步领会和运用了通过十月革命传人我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策略。当年在延安崭露头角的青年哲学家和培元在一篇文章中写道:“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抗大的哲学讲座,迄今犹脍炙人口,他的讲授提纲——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之所以那么爽朗、生动、有力,这不仅由于他的文字流畅易读,更重要的是由于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活的中国革命经验。这就指示着新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嘲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为什么能够同时成为一个哲学家。

沐浴过浓郁湘学经世致用文化传统的毛泽东,其哲学思想不可能不打上鲜明的实践性烙印。毛泽东在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之前,也进行过多种理论的比较与选择,但最终以“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做不到”为由否定了其他种种主张而独取马克思主义一家。这意味着,“对他来说,‘事实上做不到’的理论,无论它本身是否说得通,无论它说得怎样动听,终究是没有意义的。这种以能否做得到,能否服务于实践来评判理论的价值的实践性性格,在毛泽东日后的思想理论中得到了更为透彻的阐述”。可以说,作为革命领袖的哲学家,毛泽东一生奉行的哲学都是以“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得到”为其价值标准,这就决定了毛泽东的哲学一定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对这一特征,王南浞从更深的层次上进行了阐述:不同于书斋中的研究者,毛泽东进行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不是为了获得一种希腊人所推崇的纯粹理智上的愉悦。而对于一个革命实践者来说,什么样的哲学是最适当的,惟有一种基于实践的哲学才是最适当的。而且对于实践哲学来说,活生生的实践体验,实践中的种种困惑,都是促成思想发展的动力。因此,对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发展而言,他所从事的革命实践也内在地促使他探求一种实践哲学。这样,对中国革命实践的切身体验,中国传统哲学的滋养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吸收、融合在一起,最终造就了毛泽东的实践哲学思想。

三、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的思想资源

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资源的直接继承和在此基础上的创造,同时也是广泛吸取古今中外思想资源的综合创新。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毛泽东实践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早在1920年就读了《共产党宣言》,并明确认定“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尽管当时翻译过来的马列著作十分有限,但是,毛泽东还是反复精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延安的十年间,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包括《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资本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等。在研读这些经典著作时,毛泽东写了数万字之多的心得、笔记和批注。有学者曾精确统计过,在《实践论》中一共引用了马列著作中的lO条引文。其中直接引自马列著作的有9条,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引用1条,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引用3条,《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引用3条,还从列宁的《怎么办?》和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中各引1条。毛泽东在论述中又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发。《矛盾论》一共有25条引文,而直接引自马列经典著作的有16条。这些引文“主要是吸取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中的辩证法思想”。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苏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列经典著作的渊源关系有过客观的评论,他指出:“就术语本身而言,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与其说是‘中国式’的,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可是,就其内容而言,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既是中国式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在“两论”中对马列著作的引用都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这些引文的复述上,而是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和毛泽东本人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发挥,从而使“两论”成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的典范。

同时,毛泽东实践哲学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和科学总结的结晶。这与毛泽东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早在长沙读书期间,毛泽东就读了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书》等。而毛泽东一生都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哲学和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他的书房中大量的书籍是中国传统典籍。生长在湖湘文化的环境中,更为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哲学中经世致用的思想打下了基础。《实践论》就对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批判的继承、科学的总结和独到的发挥。从先秦到近代孙中山,我们历代哲学家在知行问题上虽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合理思想,但是,都没有抓住“行”的本质,都没有对“行”作出过科学的规定。他们或者把“行”归结为主观的活动,而否认“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否认“行”是“知”的来源;或者把“行”看作是按照封建道德标准化的“圣人”、“君子”的行为和“伟人杰士”的冒险、探索和实验活动,都没有正确地理

解知行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哲学中的传统知行观在批判地继承、总结和革命地改造基础上,将其有机地融合到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从而大大超越了中国传统知行观,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所以,毛泽东后来在《实践论》重新发表时,亲自加上了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直接点明了《实践论》就是解决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哲学未解决的知行关系问题的。正如冯友兰在《<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底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问题的解决》一文中所道明的,《实践论》“正是发扬了自古以来的、认识论上的唯物论的传统,解决了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已经提出了矛盾范畴,而且一直用矛盾范畴来表述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毛泽东则在批判地吸取我国传统哲学中有关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互关系的合理思想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著名命题,创立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理论。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实践哲学无疑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但这种继承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创造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解读古人的学说或者套用传统哲学范畴来解释现代革命实践活动。

四、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的中介环节

可以说,长征到达陕北后对哲学著作的集中研读是导致毛泽东由实践智慧向实践哲学升华的重要的学术动因。1937年初,到延安后,毛泽东挤出时间,“发愤读书”,不分昼夜地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阅读的哲学书籍主要是三十年代翻译出版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其中主要是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和米丁等著,沈志远译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毛泽东在西洛可夫、爱森堡等所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上所写的批注约1.2万字,在米丁主编的《辨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所写的批注有2600字。

汪澍白先生在对《毛泽东哲学著作批注集》和西洛可夫《教程》(以下简称西氏本)和米丁的教科书(以下简称米氏本)进行认真的对勘研究后认为,毛泽东对《教程》和“教科书”的批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内容提要,第二是联系中国实际加以发挥,第三是摘录警句或引用成语典故来加深对哲学原理的理解,第四是总结概括,第五是对不同理论观点的批判。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式,从整个哲学批注中,我们能够深深体会到毛泽东在阅读这些哲学著作时,关注的焦点始终是把教科书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联系,也就是说他始终是带着问题来研读这些书的,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教科书的,我们从以下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印证这一点。

第一,结合对错误路线的批判来解读教科书阐述的辩证唯物论原理和矛盾关系。在读到西氏本中有关“列宁依照辩证唯物论的原则,不从一般的命题出发,而从客观的现实的运动出发,从客观的现实的一切方面的考察出发,从各阶级的地位与任务的分析出发……少数派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的命题出发,所以结果违背了唯物论的世界观之第一的而且根本的要求”这段话时,毛泽东批道:“不从具体的现实出发,而从空虚的理论命题出发,李立三主义和后来的军事冒险主义与军事保守主义都犯过此错误,不但不是辩证法,而且不是唯物论。”从这些批语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在读苏联教科书时,会很自觉地同对当时党内的错误路线的批判相联系,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升华自己的哲学思考。第二,密切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的研读。在读到西氏本关于列宁同孟什维克(西氏本当时译为少数派)的斗争中,批判少数派不结合具体现实、排除了特定阶级的革命行动并且不能提出关于斗争的正确口号时,毛泽东批注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具体的更好的推动各阶级的势力。”接着又写了这样的批语:“目前斗争的正确口号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首先的问题是国内和平即国共合作。”第三,批注的理论焦点集中于对实践问题的阐发上,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问题。在读到西氏本绪论中提到列宁关于“理论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就是认识论的统一”旁边,毛泽东批注道:“机械论是服从盲目的自然,是理论与实践分离,是认识论上的分离。”对西氏本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实践的发展为基础而实现;人类如何认识周围世界的问题,在实践以外是不能解决的”这句话,毛泽东显然是多次反复阅读过,因为在这段话的下边先后用不同的5道线标示,并且批了提要和复述性的文字。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对实践问题的深入关注和思考。第四,特别重视对矛盾问题的论述。据统计,在“西氏本”12000余字的批注中,涉及矛盾问题的即有6000余字;在“米丁本“2600多字的批语中,涉及这一问题的批注文字也多达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毛泽东在阅读这些著作时的思考焦点所在。在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批语中,关于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等问题又成为提要、概述和发挥的重中之重。把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所作的批语与原著对照,可以看出这些批语比原著的内容更明晰、更概括、更深刻,有的则发挥得更透彻。

通过《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毛泽东,他的实践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实践性的思维方式。毛泽东对苏联教科书的研读,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毛泽东对苏联教科书始终是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的,他的阅读兴奋点大多集中在与实践相关的问题上。这一点也可以从批注中的着重线看出来,每当读到西氏本中有关实践问题的段落时,下画线总是不止一道,显然这些段落是引起毛泽东格外关注而反复阅读的地方。毛泽东对实践问题的关注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来,在对西氏本的批语中,“实践”这个词出现了多达28次,语言学分析知识告诉我们,一个词在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能够反映出这篇文献的关注点,批注中“实践”这个词的高频率出现也体现了毛泽东阅读西氏本时的思维兴奋点所在。

毋庸讳言,毛泽东在批读《教程》等哲学著作时,的确从苏联三十年代的哲学研究成果中撷趣了丰富的观点和材料。客观地说,西氏本和米氏本是“两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可以说,毛泽东对这两部哲学教程的深入研究是写作“两论”的直接准备,它们反映了毛泽东从政治军事思想到“两论”的哲学“脱毛”过程,是毛泽东从政治军事著作到哲学著作的升华的一个中介。然而毛泽东的可贵之处在于,决不是生吞活剥,而是经过仔细咀嚼和消化,准确地掌握其思想精华,并用它作为武器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践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也是他日后撰写的“两论”为什么具有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毛泽东通向哲学的道路有着其特殊的路径。正如李佑新教授总结的:“毛泽东不是从对自然科学的深入研究,不是从对思维科学、文学艺术的探讨,甚至也不是从对一般历史发展的深层规律的研究而通向哲学的。他是经由政治与战争实践,特别是军事思想的研究这样一条特殊的道路而达到一般哲学的。这就规定了他的哲学思想与两论的特点。也使他区别于其他的哲学家,甚至区别于马克思、恩格斯通向哲学的道路。更区别于那些通过概念思辨而构造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们的哲学思考历程。”正是这种通达哲学的特殊之路决定了毛泽东的哲学必然是一种彻底的实践哲学。

梳理毛泽东实践哲学的形成线索,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这样一条思想轨迹:从一师时期受杨昌济思想影响,追求大本大原的哲学兴趣以及立功立言的雄心壮志,到立志改造社会,再到亲自投身社会实践,是一个从书斋走向实践的实践思想磨炼阶段;从积极参加各种革命运动,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再到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返回到实践的实践思维发展阶段;从领导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到同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斗争,再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主张是实践智慧成熟的阶段;从清算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上的“左”右倾错误思想到集中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再到“两论”的完成是实践哲学的形成阶段。这条思想轨迹实际上揭示了毛泽东实践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并行的路径,一个是实践反思的路径,一个是理论概括的路径。毛泽东是一个善于实践的人,更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所以他才有“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样的说法。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理论上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升华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思想发展轨迹,我们便能深刻地理解,作为革命家的毛泽东和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是如何在实践哲学上统一起来的了。

参考文献:

[1]李佑新.毛泽东实践哲学论要[J].哲学研究,2007,(12):12-17.

[2]李佑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杨昌济.杨昌济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5]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6]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李佑新.陈 龙.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与湘学的经世务实传统[J].湘潭大学学报,2008,(1):1-4.

[8]汪澍白.毛泽东思想的双重渊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9]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0]何显明.超越与回归——毛泽东的心路历程[M].南京:学林出版社,2002.

[11]王南浞.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矛盾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141-14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金 羽.石仲泉.杨 耕.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弗兰西斯·苏.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

[15]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16]黄允升.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创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刘景钊

第三篇:工程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针对当下高职专业教育存在的专业教学脱离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乏力的现实情况,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部分不足,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基于EPIP教学模式,从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考核标准制定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工程实践;创新;EPIP;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的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对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能力要求中的重中之重[1]。具体而言,工程实践创新涵盖了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项目(Project)四个方面的要素,简称为EPIP[2-3]。EPIP能力包含了两个层次的能力,一是工程实践能力,这是确保从业人员能够顺利完成企业各项生产工作任务的基础;二是创新能力,这是前者的提升,是从业人员在具备对工程实践各环节的足够理解之后所获得的认知升华,使其能够看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弊端并且给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下文中简称为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机械装置的控制功能融合的一种复合化技术[4]。机电一体化涵盖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被戏称为“万金油”专业,涉及到制造型企业需求的方方面面,理论上是最贴近于工程实践的一类专业。但在实际中,机电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创新精神匮乏等问题[5],这大致可以归咎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机电一体化教学现状分析

1.1课程内容与企业项目实际相脱节

目前的专业教学内容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来自于课程体系而非企业实际项目。这种类型的知识积累模式比较适合于学术型课程教学,而非应用型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王科(1979—),男,浙江龙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与科研。

因为这种教学组织方式没有将教学内容和具体使用场景相结合起來,不聚焦,学生也得不到更直观的巩固技术技能的机会。此外,虽然也有许多专业教师已经采用项目化教学,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学项目是由教师自行总结的,脱离了企业生产实际,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方向。此外,多数的项目化教学仍然只束缚在课程内部,并没有形成课程间的有机联动,学生学完仍然不清楚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1.2教学管理和考核模式松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部分依靠自驱,一部分则依靠教学管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单独被动地接收专业知识,偶有分组授课的形式也往往没有把握到团队协作的精髓。此外,课程考核简单粗暴,一张试卷应付了事,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软实力”的评估,缺乏客观性。

1.3教师工程创新教学能力不足

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入职高职,没有企业经历。由于研究生期间的研究工作比较偏向于基础研究,和制造类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明显,故许多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难免落入“盲人摸象”的怪圈,形似而神不似。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工程实践的创新就更是空中楼阁了。

2基于EPIP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基于EPIP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还是在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教学改革经验,阐述如下。

2.1教学组织管理

基于EPIP的机电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有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生分组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单兵作业,在EPIP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每个小组4名学生,根据个人所长共同商定如何分配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调查、设计、安装、调试、讲解和安全监督等各个方面的任务。

在教学模式方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在EPIP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推进。不再拘束于课程的概念,所有专业知识都服务于教学项目。针对每个教学项目,多名相关专业教师相互协作进行团队授课。比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的授课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解和整体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的授课教师指导电路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机械制造技术”的授课教师指导机构设计和制作;“电气与PLC控制技术”的授课教师指导电路板的实际制作、编程及排故。

2.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根据EPIP教学组织模式,将课程分为职业素质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和双元制实习环节,分别交由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和双主体育人对口企业工程师协作执教,在校内实训基地和(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场所轮换进行。特别的,企业教学任务的设计由企业根据事先商定的协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以企业生产行为过程为导向,循序渐进,项目难度逐步提升,既着眼于企业的实际问题,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不断的项目实践中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通过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实训和企业实际项目操练等多环节的协同教学,实现了职业专业教学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有效衔接,专业能力培养聚焦企业实际岗位所需,达到精准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课程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

2.3教学资源库建设

EPIP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项目的设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教学项目的设计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方面,教学项目需要来源于工程实践,从企业的实际生产行为过程中进行提炼。另一方面,教学项目之间不能是割裂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特点呈螺旋上升式地进行安排,各类知识点在不断的迭代和升级的过程中被习得。

為了保证教学项目的工程实践属性,教学项目需要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行为过程,但企业的生产行为过程并非按项目式排列的,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另外,由于生产设备和环境等限制,也并非所有的生产行为都可以转化为教学项目。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团队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项目的整体设计:首先,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深入企业车间调研生产行为过程,从中选定具有代表性且可以在教学环境中复现的生产行为过程作为项目来源;其次,学生调查相关技术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分析及项目分解,拟定若干种复现的技术路线;接着,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模拟项目搭建等方式对各种技术路线进行验证。根据项目复现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和经验,增加对项目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找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性能提升点;然后,聚焦于选定的性能提升点进行单点突破,理清其限制性能的症结所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最后,对该教学项目进行总结,包括相关数据报表的整理、归档。在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的整体设计之后,根据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技术层次,将其置于合适的教学项目序列位置。

如上所述,EPIP教学项目由教学团队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挖掘典型工作项目,然后加以深入剖析、设计、复现和提升。整个过程需要反复打磨,繁冗且耗时长。故EPIP的教学项目设计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贵精而不贵多。

机电专业资源库中,除了根据上述流程设计的教学项目,还涵盖了大量其他专业教学资源。如技术点的微课视频、各类操作规范文档、国内外专业工具书籍和最新专业技术介绍,方便学生自学及资料查询。

2.4考核标准制定

项目考核EPIP项目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两个阶段的考核。一是常规的项目完成情况考评,每个项目完成后,学生团队需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对工程项目的理解、作品的功能及性能、提出的改进方案的创新性及效果、技术文档的规范性、汇报过程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价;二是过程性考核,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展现出的技术操作规范、团队协作与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综合上述两种考核手段,尽可能客观地还原学生工程实践创新的全过程及实现效果。

2.5教学团队建设

前已述及,EPIP的教学项目需要以团队授课的形式进行指导。故教学团队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协作,打破课程之间的藩篱,围绕着同一个教学项目进行教学设计。为了配合得更加紧密,教学团队需要定期进行磨课。

从教师组成上看,除了学校的专任教师,为了增加工程实践的“真”度,还会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学,将企业工程一线的技术技能和工程标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此外,定期安排专任教师带领学生团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增加专任教师的企业从业经验,加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其工程技术素养。

3结语

审视当下高职专业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课程内容与企业项目实际相脱节、教学管理和考核模式松散、教师工程创新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造成了专业教学脱离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乏力的现实情况。对匕,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基于EPIP教学模式,从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考核标准制定和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发进行了经验总结,指出了可以通过工程实践项目教学、团队授课、团队学习、引入工程性考核、教师深入一线工作调研等方法增强高职院校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这对于服务好地方制造类企业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玉轩.“工程实践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9):42-46.

[2]白岩峰.基于“鲁班工坊”高职机电类专业EPIP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186-187.

[3]吕景泉.EPIP职业教育教学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46-47.

[5]强怀博,王洪喜.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机电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9):57-59.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Practice:Taking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ANG Ke,CHEN Hao

(Li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shui Zhejiang 323000)

作者:王科 陈浩

上一篇:药疗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