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实践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实习实践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文以“德冠”订单班运行为例,对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进行探索。订单班在签订协议,明确学生实习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职责管理制度后,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评价体系,规范实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详细考核指标,对提高师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篇:实习实践论文范文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摘要指出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为例,针对问题,对优化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内容上整合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指南、突出林业信息技术及开展林业技能竞赛,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付诸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这些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特点,旨在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林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习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学;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Forestry;Comprehensive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Education reform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改項目(2015179);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LYJZW-GGSD201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863)。

作者简介周靖靖(198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24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同时又提供各种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高等林业院校肩负着培养现代林业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林业人才培养方式规格与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尚存在脱节的状态,出现偏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学生对林业生产实际工作了解不清楚。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作为林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2-3],可以通过林学综合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林业发展概况、林业生产的现状及常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通过综合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5],增强学生对林业工作的热爱程度,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发现林业生产中的生物学、生态学、经营学等方面的问题并加以研究。笔者针对传统林学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为例,从实习内容、基地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普遍问题:①实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少;②综合实习内容零散、不系统,导致实习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糅合或综合性不够强,实践技能的系统性及联系不够紧密,因此亟待整合和优化;③经费有限导致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定、不完善,实习条件差等问题凸显;④组织及考核标准不统一,学生实习热情不高。

2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的探索

2.1林学专业综合实习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如何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真正落实到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进而达到灵活运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对林学综合实习内容进行了整体改革。

2.1.1编写综合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

在实习科目增多且实习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完成以前规定的实习内容,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重新组织编写实习指导书,编写后的综合实习指导书主要包含七大部分内容:实习计划与实施过程安排、土地覆盖类型分类与区划、样地布设与调查、样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设计和苗圃规划设计。该实习指导书将以前较为零散的科目实习系统化、规范化,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准确全面了解实习林场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有效控制实习进度,让学生知道每天实习的具体任务及安排,每一步如何去实施和开展;第三,规范了各项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因实习指导教师的变化而出现实习内容不统一的现象;第四,以实习指导书为依据,实习内容环环相扣,有利于教师指导实习的综合统筹以及学生系统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1.2整合实习科目,提高实习效率。

以往实习分时间段、分科目开展,过多地将实习时间集中在野外样地调查上,学生很少进行内业数据处理及林业基本规划设计,这样不仅造成学生对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心理认同感降低,而且无法保证对实习内容的有效掌握。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综合实习目前参与整体课程主要有林业遥感、林木种苗学、森林培育学 Ⅰ(造林学)、森林培育学 Ⅱ(育林学)、数字林业技术、测树学和森林经理学。数字林业技术、林业遥感和测树学主要为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提供主要工具与手段,先期进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小班勾绘、样地设置与调查等关键技术,而且要为后面的实习提供具体的数据。森林经理的重点内容是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起承上启下作用;抚育间伐作业设计、造林规划设计、苗圃规划设计是在前期基于林业遥感、森林经理和测树学实习基础上,根据样地调查和调查数据处理进行的专项设计;整个实习与林业单位生产实际中程序和内容紧密结合。各实习科目的具体统筹实施过程如图1。

(1)利用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调查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和现状,对现有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在此期间,借助林业遥感和数字林业技术完成实习区域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图制作、森林小班勾绘和立地类型分布图。

(2)利用测树学知识,开展森林样地调查,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汇总,验证及纠正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类型图、小班图和立地类型图。

(3)森林资源分布总体规划设计在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整个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根据经营的目的,对森林资源分布进行规划,明确抚育更新、造林、风景林等区域的规划设计,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4)针对总体规划中划分的造林区域、抚育采伐区域、苗圃规划区域,利用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经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项设计,写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及设计说明书。

(5)总结所有调查数据及各种规划方案,形成实习林场森林经营总体设计方案,并编写总体设计方案说明书。

2.1.3利用林业信息技术,突出林业规划设计。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资源调查和工程设计手段也得到了彻底革新,快速完成較大尺度的森林资源调查,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开展造林营林规划设计,并对森林健康和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林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华中农业大学在对多个林业生产单位广泛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基层生产单位对林学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3S技术开展森林资源的统计与规划。主要特色集中在:①采用实时遥感影像辅助森林资源调查,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和小班分布图,提高了实习效率;②利用高精度GPS定位系统和配套Geomapper软件,可实现在野外进行“无纸调查”,具有精度高、系統整合数据等特点;③在时间分配上,2/3的时间分布在苗圃规划设计、造林规划设计、抚育采伐规划设计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上,突出了林业综合实习的技术规划内容;④将数字林业贯穿到林学专业综合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形成从林业资源信息的调查、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一个整体的技术体系。学生掌握了现代林业调查和规划设计的实施方法,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林业勘察设计院、林场及林业局等单位相关业务工作的能力。

2.1.4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实习热情。

为激发学生对综合实习的兴趣,夯实林业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专业实习的核心内容开展技能竞赛,以增强综合实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华中农业大学从2015年开始,定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设置林学技能竞赛项目,包含林业不规则小班面积测量及闭合差校正、森林抚育间伐作业技能和标准地选设调查作业等方面内容。鼓励参与实习的大三学生全部参加,学生分组参加竞赛,并根据实习结果评定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经过两年的竞赛实践改革,学生内部形成了一种力争上游的氛围,忘记了实习的苦与累,实习过程热情高涨、认真投入。

2.2林学综合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实习单位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软硬件设施等条件都是保障实习质量和实习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教学实习,特别是综合实习的需求,华中农业大学加大了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建立了庐山实习基地、太子山林管局实习基地和襄阳市林科所实习基地。基地的建设都是在多次考察、综合考量实习单位具备的优越条件基础上选择的,学校结合实习单位现有条件,加大资金投入与合作单位共同建设,满足学生在森林资源的调查、苗圃参观规划、造林规划和森林经营的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派专人负责实习事宜,提供相关自然、经营历史、图面资料等,保障了实习的软环境。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自习室,学生阅读、锻炼室,设立专门的餐厅和基地宾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与食宿环境,也大大减轻了学校对实习安全的后顾之忧,为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创造了条件。

2.3林学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改革

实施严格的综合实习组织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华中农业大学从实习动员、后勤保障到小组负责、安全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组织管理改革。

首先,在正式开展林学综合实习前,开展综合实习总动员。实习带队教师讲解具体实习时间、地点、实习任务、实习林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前准备综合实习需要的仪器、表格和图纸等;后勤负责教师讲解实习过程中的食宿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最后,由学院负责实践教学院长总结实习动员,重申实习要求,激发学生综合实习热情,宣布综合实习正式启动。

其次,华中农业大学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实行后勤专人负责制,派专职实验教师负责教师与学生的食宿、医疗、安全和实习设施,为总实习做好后勤准备。

第三,综合实习实行小组负责制度。各个小组根据安排划分实习地点,分工负责;各小组分工领取和保管实习仪器,避免损坏和丢失;每组准备好实习调查所需相关表格。

第四,实施严格的实习质量保证制度和安全纪律制度,保证综合实习顺利进行。未参加实习则实习成绩为0分,因故不能参加综合实习者须在本科毕业前补上,否则不能如期毕业;按时按质量完成实习教师安排的实习任务,按时上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实习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外出需写请假条请假并登记,回驻地后销假,以保证安全;实习期间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活动,特殊情况须正式请假并得到教师批准;注意安全,不得私自外出进行游泳等娱乐活动。

2.4综合实习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强化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综合评价学生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交流能力,综合实习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调查数据收集情况,重点考核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20分);②专题设计考核及其质量:森林经营方案设计(15分)、苗圃规划设计(15分)、造林调查规划设计(15分)和森林抚育采伐设计(15分);③实习表现:出勤率、纪律情况、学习态度、协作意识(10分);④各小组成员PPT汇报(10分)。

通过对数据收集情况的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能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及时补测。数据收集后,要求学生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得的数据,分专题撰写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利用所学林学知识编写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书。专题考核内容设置上涵盖面广,需要学生将各种林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规划设计的撰写能提高學生的写作能力,夯实实习效果。实习组织形式上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根据学生实习阶段的个人及团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习成果进行汇报,然后由指导教师对实习成果进行点评。一方面,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巩固实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点评能及时纠正实习过程及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及时反馈实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3小结与展望

林学专业是我国最传统的专业之一,高等林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较强业务素质并勇于肩负林业发展使命的高级林学专业人才[6]。林学专业是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很强的专业[3],这就要求林学实践教学,尤其是林学综合实习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改革传统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系统掌握林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且本次林学综合实习改革提高了学生对林学专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随着现代林业信息技术和3S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7-8]。在林学综合实习中加大和加深3S技术应用,是林学综合实习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林学学生就业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21-23.

[2] 张利萍,束庆龙,刘盛全,等.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9,27(1):37-39.

[3] 刘苑,郭圣茂,杜天真,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2):4-8.

[4] 张明忠,林全业,毕建杰.林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9(5):36-38.

[5] 施拥军,黄坚钦,徐华潮,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討[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63-66.

[6] 梅莉,周志翔,王鹏程,等.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6):9-13.

[7] 佃袁勇,周志翔,刘刚. “林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2):35-36.

[8] 冯仲科.林业3S理论、技术的教学与科研[J].中国林业教育,2001(3):29-31.

作者:周靖靖 罗杰 梅莉 王鹏程 张卓文 佃袁勇 张金智

第二篇: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以“德冠”订单班运行为例,对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进行探索。订单班在签订协议,明确学生实习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职责管理制度后,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评价体系,规范实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详细考核指标,对提高师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顶岗实习 过程管理 实践 订单班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201401239)、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项目(编号:GDXLHQN025)、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编号:20134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背景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安排学生到生产、服务的工作一线,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已经纳入了高职院校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中,同时也为学生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为具有熟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能直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从毕业到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同时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的重要形式。顶岗实习教学过程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加强往来、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技术与设计(软包装)专业在现行人才培养基础上,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立项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德冠订单班”工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互派师资、共享设备、共建教学场地,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促使学生就业,使双方互惠互利,学生进校即就业,学习即培训,毕业即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专业。2014年首批招生23人。订单班运行过程中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先后就顶岗实习指标评价体系制定了更为细化可操作性的过程管理及评价体系标准,旨在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实践研究。

二、评价体系构建

科学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应明确学生实习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职责管理制度。在学校制度基础下规范建设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从顶岗实习开始一直延续的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每一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实习结束时“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的验收材料及相对应提交标准。签订“德冠”订单班相关协议将各方职责和管理制度进行约定,保证了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制定的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了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后分为学生评价、指导教师评价两部分。

1.学生评价体系

采用学院专职教师评价与企业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遵章守纪、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等纳入评价范围,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训练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其中企业兼职教师评价占整体评价的50%,由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特别是采用阶段性评价(每个月评价一次)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并以优先评定奖学金等措施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表1所示,分为过程指标和加分指标两部分。

计算方式上,出勤率=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100%;安全事故次数和被投诉次数凡出现一次,该指标评分为0分;加分指标中,如担任小组组长且较负责任加5分;在小组成员中表现突出加3分;受到老师或者实训部门相关领导的表杨加5分。同时引入学习督导制度,对不同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习进行“一对三”指导,即一名督导指导三名学生,分阶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表归入个人人事档案中存档,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要求以“我对德冠的认识”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我剖析和思考、对企业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提供职业成长规划等各方面的展示窗口,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工作态度。

学院专任教师评价占整体评价的50%,主要是根据专任指导教师实习巡视周日志,对学生实习日志及报告的批改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日常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和思想动态。

2.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由企业和系部共同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实习过程的工作态度及业务管理等纳入评价范围。并将最后评价成绩反馈给系部(专职教师成绩)和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教师成绩),建议系部和企业将评价成绩纳入奖金、年终考评等体系,以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定评价体系中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评价指标,均由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习效果三部分组成。评价要素中将任务准备、实习计划作为实习准备的必要条件。校内专任教师要召开动员会,告知学生实习方案、实习计划,使学生作好实习前准备工作,互通联系方式,交代实习任务、纪律等。企业兼职教师要召开安全教育专门会议,对学生强调企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保留会议记录。实习过程强调指导教师的实习纪律、指导态度、实习管理、业务管理、安全管理、日常管理、对外联系,包括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纪律性、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在实习效果中着重观测教师的批阅学生实习记录本和实习总结报告本、对学生的考核总结、档案管理、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等文字性档案和结果性评价,考核实行百分制,分为合格或不合格等级。

三、评价体系实践应用

2015年下半年,德冠班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首次对制定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由于指标清楚,学生基本明确考核目标,实习期内安全事故0次数,被投诉0次数。学生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还思考了更多的问题。在作文“我对德冠的认识”中,同学们用真情实感写道:“一方面,实习将我们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实习让我学习到更多之前没学过的知识。在实习当中,慢慢自觉地适应并进行角色的转换,从一个在校大学生渐渐转化为社会工作者”“首先,就个人而言,知识面更广了,在德冠的日子里,我见识了许多在课本上不曾见过的事物,了解了整个生产线的运作过程和薄膜成型的工艺流程,当然,收获最多的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让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东西,最重要的,在经历过这次实习后,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楚完整的规划”“在实习期间让我学会了许多不仅是仪器的使用和如何测出薄膜的指标,而是做事情不要单看表面,而是要理解内涵”。学生的思想与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产生碰撞,使得他们更深刻地思考自己从业的态度,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比起学校课堂上的纯理论讲授职业素养的模式更为直观和客观,实习过程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校内专任指导老师也反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在校内时表现有所增加,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在实习期间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量是在校时的5倍。班级成员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合作气氛良好,相互协作能力明显提高。由于企业兼职老师的负责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榜样作用,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关注能力也更为清晰。返校前某小组学生自发前往车间向指导过他们的老师致谢。

四、小结

顶岗实习是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订单班是目前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主要形式。“德冠”订单班运行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签订订单班协议明确学生实习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职责管理制度,还建立了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具有企业特色,在实际运用中效果明显。如果进一步推广,能使目前缺少标准化强、应用广的顶岗实习研究成果,忽视高职院校与企业全方位融合对接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顶岗实习激发了企业办学活力,有利于提高师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吴君,陈开考,谈黎虹等.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2]方义桂.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优化策略[J].职教通讯,2013(11).

[3]高丹桂.基于协作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4]蔡艳妮,张进.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1).

(作者单位:张莉琼,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聂海燕,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作者:张莉琼 聂海燕

第三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实践探析

摘 要:本文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指出“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能够实现高职高专师范教育实习与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合作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启示

一、“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释义

近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河职院”)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实践“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河职院实施这种模式具体形式是:一方面,由河职院有计划地组织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本市各县区的实习基地—农村小学,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对一”或“二对一”的顶岗实习支教,以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其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来的农村实习基地小学的教师,到河职院或在实习基地所在镇,按照河职院与市、县教育局拟定的培训计划,由河职院派出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与实习时间相近)的集中培训。同时,河职院教师就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说,“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一种把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二、“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现实意义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大专院校师范教育专业与农村小学合作双赢的新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模式下,各方都是学习者,在教学教育实践的合作中相互学习,理论文化和实践经验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大专师范教育专业和农村小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因为农村小学要提升办学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地从师范院校接受新思想和新知识;大专师范院校要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年轻小学教师,就必须将小学作为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基地,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毕业前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参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合作模式恰好为大专师范教育专业和农村小学提供了这样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

一是“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为大专师范教育专业建立了一个稳定长久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大专师范院校不能完全提供的师范教育需要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可以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合作双赢的模式中获得,师范生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而作为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可以在实习基地学校的“临床”真实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或实现。同时,小学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和教师丰富、鲜活的教学实践经验,会给大专师范教育专业开展小学教育研究和推进小学教育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大专师范教育专业教师把小学的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带进课堂,可使其教学内容更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而成为大专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资源;他们就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其研究成果会更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大专师范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只有扎根于小学丰富的教育实践,从鲜活的小学教育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提取经验,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检验、完善和提高。

二是“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为农村小学提供了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农村小学教师提升素质非常便捷的方式。当前,制约农村小学改革与发展水平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尤其是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更是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而且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很少有机会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他们往往视野狭窄、观念落后、知识陈旧、方法老化,与当前全面实施的小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新形势不相适应。“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模式为他们提供很好的条件和机会。大专师范专业教师具备丰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及时获取新知识的优越条件,具有敏锐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运用相应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置换培训,能给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大专师范院校根据需要,针对小学教师实践问题开办教育理论讲座,为小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唤醒他们积极、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的愿望,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在小学教师眼里变成研究的对象,从而逐渐开始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不断适应教师职业的发展。

三是“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为大专师范教育专业与农村小学搭建起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高质量、高水平的小学教育来自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提高小学教师教育质量是大专师范院校与小学共同发展的基础,大专师范院校与小学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实践中取长补短,可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互补关系。即小学实习基地为大专师范生提供实习情境和场所,在与大专师范院校的合作中,小学可有效地利用大专师范院校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学校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大专师范院校则充分运用小学的教育情境和场所,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实施小学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并通过与小学合作开展小学教育项目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举办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等各种途径,为小学教师提供培训服务和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广泛的支持。“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可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专师范教育专业与小学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向沟通、合作双赢。

三、“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应注意重视抓好学生顶岗实习前两周校内试教工作。“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到农村实习基地学校顶替教师岗位、承担教师正常工作任务(包括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不同于传统的学生实习,这种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师范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抓好学生顶岗实习前两周校内试教工作,如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校内试教工作全程跟踪指导;要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到附近小学见习、观摩,熟悉当前小学办学现状、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要分组开展模拟实景试教,每个学生要反复多次试教,每次试教通过教师点评、同学互评,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直至满意为止。

二是应注意重视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教师要告诉学生目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很落后,“顶岗实习”期间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上会碰到很多困难,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克服困难,培养自己的意志毅力和良好品质;要教育学生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虚心学习农村教师的好经验、好作风,注意多交往、多交流、多实践、多合作,从而更好地累积经验、提升能力。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人身安全。

三是应注意派出教师对顶岗实习进行跟踪巡查指导。师范院校派出的教师要在实习基地所在镇蹲点指导,要经常深入学生顶岗实习学校进行巡查,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纪律监管和业务指导,加强与顶岗实习学校联系沟通,全面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及时协助学生妥善处理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碰到的困难,保证顶岗实习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四是应注意制订切实有效的针对置换教师的培训计划。师范院校应加强与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结合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现状和各县区自身的实际,共同研究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农村小学置换教师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对顶岗实习学校置换出来的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保证置换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双赢效果。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近年来师范院校与农村实习基地学校共同合作、积极探索的一种新模式,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师范院校与农村实习基地学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唯有如此,“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才会在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论文系作者主持的河源市教育局的市级课题《河源市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的课题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爱霞,刘聪. 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新模式探索——大学、中小学双基地合作的可能性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4).

[2]蒋家安.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1).

[3]黄家庆,徐书业. 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9,(11).

[4]虔伟庚,胡锋吉.顶岗实习、置换培训[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9).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作者:李小岸

上一篇:幼师实习论文范文下一篇:微生物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