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实践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第一篇:实践课程论文范文

“微通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形态实践

摘要:文章论述了知识导向和专业导向教学的弊端,并以高级财务会计为例阐述了“微通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形态。“微通课程”定位于提升课程品质和培养跨学科能力,具有打通学科“微循环”以及融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双重价值。“研究型微通课程”则致力于培养分析性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可作为“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整合方案加以应用。

关键词:能力导向 会计教育 教育改革 微通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大学教育在知识导向和专业导向的双重驱动下,出现了“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以及知识过度分割和学科过度分化的问题,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教育同质、思维固化、视野狭隘、无效学习和功利主义等普遍现象,以至于阻碍了卓越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就教育同质而言,由于人才标准被知识导向的评价体系“一刀切”,從而导致对个性化需求的包容不足,供学生自由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不够。就思维固化而言,由于在知识导向下学生习惯于唯师、唯书、唯答案,从而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在成年后缺乏想象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视野狭隘而言,由于专业分化过度、专业色彩浓厚,所以导致受教育者在视野上、思想上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小圈子,认识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从比较广阔的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无效学习而言,由于偏重专业知识及其价值,而对边界条件、外部性、环境依赖性等更为广阔的问题缺乏探究和引导,所以导致学生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比较浅薄。就功利主义而言,由于过度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导致普遍把学习成绩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工具,从而牺牲了人本主义精神和追求真才实学与能力水平的欲望。

所以,当前教育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从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以及从学科分割转向学科融合。现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促进专业平台建设。专业平台建设是一种“将全校课程划分为校级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的大课程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选课机制。这种大课程体系虽然开放了更多的可选课程,但并没有对知识导向和专业导向做出改进,并且在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方面缺乏建设性,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更值得担忧的是,即使建有专业平台,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也可能依然存在坚实的专业壁垒,从而对受教育者和教育体系都存在某种危害。历史已经证明,在单一价值体系、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下,受教育者学得越多、越好,其受某种单调知识和理论的影响就会越深,然后固执、偏信、狭隘和歧视等不利于价值成长的因素就会在意识层面滋生和堆积。我们认为,相对于专业平台建设,改革现有教学弊端的关键在于提升课程品质。通过提升每堂课的课程品质,突破知识导向,打通学科“微循环”,来实现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科融合。

二、“微通课程”的教学理念

“微通课程”可以解释为以学科融合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通学科“微循环”,然后要致力于能力培养,包括学科融合意识、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就打通学科“微循环”而言,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中国的大学教育缺乏两个关键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由于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导致学科划分过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边界过于明显、甚至僵硬,严重限制了卓越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微通课程”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重建教学内容和课程形态来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与界限,使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让学生们有能力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就能力培养而言,近年来的社会用人标准已经改变,但大学教育改革迟滞于社会需求,依然处于“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惯性运行阶段,从而亟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导向教学重建为以自主式学习与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所以,“微通课程”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致力于实现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的同步性,通过开放式教学和翻转式课堂,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活动打造为可以广泛联系、充满生机、自由奔放的活力课堂。

三、“微通课程”的教学实践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高年级核心课程,有知识密集、专业性强的特点,学习难度比较大,与经济金融领域相关学科的联系紧密,所以是构建“微通课程”的理想之选。本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阐述“微通课程”不同于常规教学的构造形式。

(一)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对课程的表现形式进行重建,以通透、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专业知识和学科前沿。其价值在于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对专业知识作用边界的理解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在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分析性思维方面的效果也很显著。

1.打破学科分割、引入广义素材,联通相关学科。一是结合当前经济和金融热点引入广义的专业素材;二是结合历史变革阐述会计理念的变迁;三是结合财富管理和价值管理解释会计理念;四是贴近学生生活阐述会计原理。这四项内容的意义在于增进对背景知识、专业问题与相关学科的理解,建立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2.打破章节分割、进行专题讲解,实现融会贯通。传统教材重视篇章结构,不重视问题导向,难以切合开放式学习和思维训练的要求。加之,大学教材编写过于追求完整性,容易出现知识过密和负荷过重的“厚书”现象,让学生望而生畏。所以,需要教师重新筛选和编排教学内容,以融合贯通又重点突出的方式讲解,才可能平衡学与思的关系,展开思维训练和应用能力训练。3.打破角色分割、改进学习体验,帮助能力提升。就会计专业而言,大案例教学的效果通常不好,学生很难有耐心研读资料,从而普遍存在含糊学习现象。这与学生处于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有很大关系。在开放式教学下,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比如让学生独立编撰小案例,在创作的乐趣中获得自主学习效应。

(二)翻转式课堂。“翻转式课堂”可以改进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验,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1.引入双主题的专题报告,培养跨学科能力和应用能力。会计是理解经济活动的全球可通用商业语言,所以教师不能“对着凭证教会计”,而是要从经济、管理、社会和历史等多个角度诠释会计的有用性和局限性。这就既要有专业主题的报告,也要有跨专业的主题报告。并且专业主题的报告要从会计以外的事件去寻找会计的踪影,而不在于从准则直接到会计。可以选材于历史事件、经典名著、经典案例等泛在领域,以便提升对会计准则背后的基本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理解。跨专业的主题报告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对经济、管理与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以便引导建立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训练从专业视角观察生活、反思历史和纵览天下的开放性思维,进而实现能力培养和思想培养目标。2.鼓励有深度的课堂讨论,训练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就某个专业问题营造“有话可讲、有话想说”的氛围,并在有学生率先发言之后,鼓励其他学生做开放性补充和阐述不同见解,以及给出课后继续讨论的余音,以激发思考与争鸣,训练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思想自信、能力自信、知识自信。但现阶段的问题是,学生习惯于听讲而非发表意见,加之学生发言缺乏条理、思想难以统一,有的学生会认为课堂讨论浪费时间,不如通过听课来直接获得知识实用,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组织课堂讨论的频率需要视班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意愿而定。

四、构建“研究型微通课程”

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欠缺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在于“有学无究”。针对“有学无究”的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型微通课程”整合模式,可以帮助培养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并且也是为名校“直博计划”发现、培养和输送人才。这也可以称为“2+1”“教、学、研”整合模式,意指在開放式教学的“教”与翻转式课堂的“学”的基础上再加上学术论文撰写的“研”字,形成一个融“教、学、研”三个侧度为一体的新模式,以培养学术型卓越人才。

研究能力训练的主要实施方案是: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撰写与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之间增加一个新培养环节——学术研究。通过向有兴趣的学生开放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挑选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指导其进行规范学术论文的撰写,并且由前后级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建立起一个融“教、学、研”活动为一体的学习生态圈。其关键内容有以下三个:

一是以研究现实问题为导向。导师的作用之一在于指导选题,应开展有新意的、有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而非只有论文模仿。本科阶段对知识的认知主要来自课堂,即便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需要先建立对现实问题的认知,培养分析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督促养成重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所以应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二是以指导分析框架为重点。指导论文分析框架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梳理逻辑和思路。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本意,即逻辑严谨而有层次地分析问题,以避免本科论文撰写经常出现的资料堆砌和逻辑混乱的现象。同时,还需要对论文的规范性提出较高质量要求,以督促养成审慎严谨的学术习惯。

三是督促全过程的半独立研究。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严谨的态度相对独立地完成从文献检索、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修改到投稿等全过程工作。这个半独立研究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

四是“微通课程”重视的是课程品质和能力训练,“研究型微通课程”重视的是分析性思维和学术素养,其微观层面的价值在于打通学科“微循环”和致力于知识探究与能力培养的同步性,以及实现专业纵深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等多重能力拓展,进而可以从大学教育的基础构造开始参与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能力培养”以及学科过度分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毕茜,彭珏.会计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讨——基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17).

[2]陈琳,唐毅谦,黄进.新建本科院校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 ——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3]伍光磊.本科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及其策略选择[J].商业会计,2015,(18).

作者:曾雪云

第二篇:课程思政浸润下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与实践

摘 要: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文章以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主体,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使三个课堂有机融合,在不同的课程环节中设计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育人的协同效应,为大力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奋斗。

关键词:课程思政;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一、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研究现状

在国外,美国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通识课程,大学生也要必修美国历史课。因此,美国各大高校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间接教育。通过历史、人文等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就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方面,国外的资料相对较少。国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对学生个人素质的评估、训练与开发,使学生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确立自己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位置。其次在教学方法中以案例教学为主,用大量的知名企业家案例启发学生,用企业家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引导学生依据个人情况对待创新创业问题,鼓励抓住商机、解决困难和问题。最后是模块化、分层次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长,选学有针对性的内容,通过实践动手环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我国,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大量学者教师开始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并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特别是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未来将会进入高峰期。赵娟、何舒卉等从课程改革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转变和案例教學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陈薇研究报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践行思政理念的路径为强化价值观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混合式教学和重视反馈调整。王江丽的研究则更注重思政与体验式“双创”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强化“思政体验”,在教学中强化“学习体验”和“文化体验”。

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本文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设计与实践,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育人效应。

二、在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推进课程思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专业学科带头人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求真、善思的科学品质,营造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规范。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兵团领域“卡脖子”的技术要点,学会运用创新思想和创新工具,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兵团化工领域“痛点”问题,教育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困扰兵团的痛点和难点,将学术论文写在兵团大地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导向,促进新时期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际就是创新人才驱动发展战略。本课程旨在通过课程与实践的锻炼,进一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伴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发展,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本课程拟采用课程+实践的形式,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组织沟通、表达和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促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

以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主体,以OBE理念为核心,以“三个课堂”为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地设计融入到课程教学的三个课堂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

(一)改革第一课堂,把握认知规律,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认识

依托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将课程设计为“创意、创新、创业”3个模块;达成产生新想法、设计新产品、开办新企业的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的能力;教会学生使用商业画布、精益创业和创业复盘3种创业工具,打造课程教学的“3+3+3+3”模式。在此基础上,在不同的课程专题中结合专题特点有机地融入科学家精神、学术精神、兵团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元素要点,见表1,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把握方向,通过大量科学家、企业家、先进人物的典型案例和影像资料,在媒体促进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认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认知水平。

在课程设计模块,组织课程组成员修改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围绕思政主题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等内容进行设计。在授课过程中邀请多位教师参与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和PBL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将社会热点与课程设计的思政要点融合,做到言传身教。在课外,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线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在课程评价中,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互评以及座谈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通过课程评价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

(二)活跃第二课堂,加强情感体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养

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活跃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课堂中,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开展实施,一是主题团日(班会)活动,二是依托学院“一系一品”学科竞赛活动,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主题团日(班会)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本课程通过第二课堂的每月一主题的团日(班会)活动,进一步对融入第一课堂的科学家精神、学术精神、兵团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解相关精神要素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发掘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新闻要素,开展诸如化学与生活、化工与抗疫等主题的团日(班会)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载体,是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在学科竞赛中,本课程从学术讲座与培训、课程书撰写与实验研究、课程路演与结题答辩三个环节出发,形成一个闭环结构,培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沟通、表达、课程解决和工程创新等素养,促进学生达成毕业达成度,进一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夯实学院专业认证基础工作。通过学术报告讲座和培训,让学生了解当前化工领域的重点、难点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豪感。通过讲述化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科技,积极投身于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课程中,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契机,以学院梳理的“一系一品”的系列学科竞赛,见表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在学科竞赛培训、初赛、复赛和决赛四个流程环节中,授予学生方法,提升学生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素养等;培养学生源动力。

(三)延伸第三课堂,引导外在的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实践成才的好课堂,已经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本课程社会实践在社会调研和暑期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外在行动,加深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理解,延伸第二课堂,进一步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社会调查: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课程设置社会调查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组建团队,确定创新创业课程主题,围绕主题在石河子周边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一方面了解自己课程涉及的行业市场,同时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感受祖国的伟大飞跃,进一步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

社会实践:课程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环节,在班级中组建三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分别围绕化工企业行、化工校友寻访、追寻塔里木油田精神三个主题组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见表3。通过走访化工企业,了解当前化工企业的发展现状,感悟化工魅力;通过拜访化工领域的劳动模范,号召学生向劳模学习,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兵团化工企业校友寻访,了解兵团当前化工领域的难点和痛点,以期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深造,考研读博来研究困扰兵团化工领域发展的瓶颈,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兵团大地上。希望广大学生以校友为榜样,毕业以后留在新疆,扎根兵团,建设兵团,为兵团的新型工业化贡献一己之力。最后通过走访参观塔里木油田,进一步了解塔里木油田的开发史,了解胡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发扬胡杨精神、兵团精神,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毕业生。

四、课程思政浸润下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与实践取得成效

(一)焕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引导学生扎根边疆成长成才

通过第一课堂授课教学、第二课堂主题团日与学科竞赛实践、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让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课堂中。在学科竞赛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立足兵团实际,启发学生发现当前兵团化工行业的痛点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学院科研课程和创新创业思维去发掘创新创业课程,使得创新创业课程更接“地气”。通过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兵团,認识兵团,进而让学生留在兵团,扎根兵团。更重要的是,根据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发生显著变化,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微生态

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为突破口,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一流人才培养,加快我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时,有助于正向引导大学生克服消极择业的情绪,消除迷茫就业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斗志,提升勇于创新创业的勇气,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三个课堂的有机衔接,以创新创业行为和理念信仰相结合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内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基本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还创新了思政工作的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微生态,努力营造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将思想政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遵循认知、情感和行动的教育学规律,将创新创业行为与理想信念相结合,进一步满足学生就业与选择的机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发挥思想政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作用,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表达沟通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克服消极择业的情绪,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斗志,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时代性强调高等教育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本课程依托三个课堂,特别是学科竞赛和暑期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兵团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引导毕业生扎根兵团,建设兵团,将学术论文写在兵团大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达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目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证,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助力一流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薇,潘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2):185-188.

[2]王江丽.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体验式“双创”教育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245-246.

[3]李克伟,卢伯年.课程思政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9):102.

[4]李太军.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初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4):182-183.

[5]张明进,李晓东.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4):87-89.

基金项目:2018年兵团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兵团工业转型升级形势下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8CB001);2020年度石河子大

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课程思政浸润下《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与实践”(JGY2020-5);2020年石河子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绿色化工创新创业设计与实践”(TXKZC2020-1);2019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探索”(ZG00760401);2019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程“新工科专业科研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SHYL-SZ201906);2019年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基于‘竞赛+课程’的大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JG-201907)

作者简介:王安东(1990-),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

作者:王安东 陈龙 罗丹

第三篇:“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实践探索

【摘 要】财税法教育推动财税法治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行性。财税法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要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至课程教学之中,坚定学生对财税法治理论和制度建设的认同,导引其牢固树立财税法治理念,健全其法律人格。亦如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分析视角,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针,揭示“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价值意义、实践难题,找寻融合性之实践路径,旨在培养“德法兼修”的复合型财税法律专业人才,助力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财税法治;《财税法》

一、“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实践诉求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1,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皆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3,要求“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亦如此,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等,“教思政[2020]1号”要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教高厅函[2021]17号”更是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学类专业课程”。

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培养目标,离不开高校的法学教育教学,尤其是要强化之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018年《普通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财税法”课程属于“10+X”模式中的“X”之列,意味着“财税法”课程成为专业必修课。要“建构综合性、专业化、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4,财税法课程就必须把立“德”置于人才培养首位。况且,财税法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财税法治、税收法定等皆是其题中之义,增值税立法、消费税立法、《税收征管法》修改等与“课程思政”紧密交织。凡此皆表明将“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行性。总体上,财税法课程坚持“以本为本、课程育人”的建设理念,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授课时有机融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德法兼修、复合型财税专业人才。为此,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分析视角,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针,以财税法治为核心内容,揭示财税法教学难题,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实践路径。

二、“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实践难题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逻辑互构,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和发展,具有价值指向的一致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5财税法课程具有“领域法”、实用性、兼具公法与私法属性等特性,6“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却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税法课程并未深度践行“全程育人”理念,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一般多指向“课堂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就是一种课程观,以思政教育为价值导向,以课程为表现形式。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形式之中。遗憾的是,目前的“课程思政”教育结构并不合理,而是呈现重课堂教学(表现为必修课、选修课),轻实践课和研究课程的实然态势。既有的财税法教材及其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内涵,教材思政内容占比偏小。在全程育人理念欠缺的语境下,也就难以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二是,财税法教学方式的形式化与功利化困境,突出表现在:“思政元素”的选取较为随意、课程编制的标新立异、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欠缺、师生过分注重专业课知识、传统教学方式滞后等,凡此都使得“课程思政”难以有效融入财税法课程之中。三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亟待优化。于显性的教学评价标准与隐形的德育教育理念之间,并非总是一致,而是呈现一种矛盾关系。一方面,财税法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过程难以指标化;另一方面,之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有关思想道德素养的整体化评估机制、评价体系均处于缺位状态。7

基于财税法技术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殊性,有限的课时本就难以对各种财政税收现象、财税法理等进行整体性、体系化地讲授,导入思政元素后必将增加授课难度。面对“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时代诉求,还要竭力克服思政元素导入难、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度差、主流教学模式之于思政因素的弱化、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欠佳、协同育人机制不足等困境。8亦如此,要正视“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难题,使教学回归育人本原,把握育人高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能达成增强学生思政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目标。

三、“课程思政”融入财税法课程的实践径路

“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要求把握寓德于课、人文立课和价值引领之特质,秉持协同育人理念,熟练运用显隐结合之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财税法课程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这有赖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与深入实施。为了使“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财税法课程,不仅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也要丰富财税法教学内容,创新财税法教学方法,提升教學效果,让财税法之“课程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财税法课程改革

之所以推行“课程思政”,根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实现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必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理清“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明示课程育人的价值目标,明确“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力求实现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的统一性。9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并行开设“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课程,10做到专业课程之间的精致配合。更为重要的是,要坚守思政教学,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深度挖掘蕴含于课程中的显性及隐性德育元素和内涵。11财税法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有必要从理论知识中充分发掘与财税法知识相关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也要立足于课程培养方案,找准财税法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契合点,并将其融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提纲和课程讲义之中。与之关联,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汇总和反映,“课程思政”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因而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财税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中突出思政因素,在讲授时以财税法热点话题、经典案例承载专业课程内容,一并讲解专业知识和德育内容,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重大目标。

(二)丰富财税法教学内容,创新财税法教学方法

为解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容冲突问题,建构体系互补、逻辑自洽的财税法基本框架,财税法课程在总体设计上应以“课程思政”为主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针,以财税法治建设为主线,以《增值税法》《税收征管法》等的修改和研究动态为背景,把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找准与之关联的思政元素,将财税法治、税收法定等核心内容和基本精神贯穿于财政法、税法基础理论、单行税法、税收征管法等知识板块中,从而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前沿性。在讲解本体概念、学界观点和立法体例时,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意在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教育的二元功能。例如,讲授税收法定原则时,一是要挖掘税收法定原则中的思政元素,具体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2015年《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等党政国策展开。二是讲解时重视收法定原则中思政元素的合理运用,比如之于税种创设的讲授,重点利用“渝府令[2011]247号”“沪府发[2011]3号”“财税[2016]36号”对新设房产税、“营改增”改革进行合法性分析。至于教学方法,立基于财税法课程的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特质,围绕“专业知识点、思政映射点、学生兴趣点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皆有必要适用,同时注意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专题知识讲授中,引导学生关注和洞察国家的财税政策,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又如,基于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法,以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密切联系现实中的思政要素,将学生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融入课程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强化财税法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课程思政”之基础在于课程,重点在于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任仰赖于财税法师资队伍。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际,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方向,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意识和能力,发挥高素质教师之于立德树人的促进作用。针对财税法师资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既要提升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动力,也要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着力提升财税法教师的思政素养,如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培训班、全国财税法学师资研修班培训班等。同时,可以考虑将“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评教、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体系中,使财税法师资的专业知识和德育素养日臻成熟、完备。12此外,要认识到思政元素的挖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国家经济、财税政策的变动持续、深入发掘,与学生联动,方能实现以德育人、依法治学的教学目标。

四、结论

“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在于积极挖掘高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全方位育人。”13财税法教育功能推动财税法治,14财税法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明确分工协作育人理念之基础上,既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15展开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深度推动财税法课程改革;也要拓展“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丰富财税法教学内容,创新财税法教学方法,实现财税法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相结合;还要强化财税法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财税法师资之于立德树人的促进作用。惟其如此,方能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坚定学生对财税法治理论和制度建设的认同,引导学生树立财税法治观念,健全其法律人格,培养出“德法兼修”的财税法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载《教育学研究》2019年第2期,第114页。

[2]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载《重庆高教研究》2019年第1期,第112-119页。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010版。

[4]刘剑文、耿颖:《财税法学科的综合化与多元创新之路——从北京大学财税法学专业的演进展开》,载《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2期,第48页。

[5]许硕、葛舒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第84-87页。

[6]张怡:《财税法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与改革对策》,载《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8期,第38-40页。

[7]王茜:《“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第64-68页。

[8]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50-57页。

[9]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载《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第109页。

[10]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载《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1期,第5页。

[11]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4期,第44-45页。

[12]陈楚庭:《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8期,第51-53页。

[13]王新华、王娜:《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2期,第52页。

[14]刘映春:《财税法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探索》,载《理论界》2016年第11期,第65-70页。

[15]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第98页。

作者简介:

张成松,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财税法研究。

基金项目: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9YBFX025);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項目(项目编号:2018XZQN-14)。

作者:张成松

上一篇:税源监控论文范文下一篇:采矿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