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中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25

摘要:“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实际上各高校“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却是短暂的。本文试图从阶段性和长期性的角度出发,找寻出一条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工作中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工作中法律教育论文 篇1:

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是实施法律援助的重要力量,开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意义重大。大学生有理想,热情高,责任心强,有独特优势,但也有些问题亟须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援助 思考

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条件。自1992年5月武汉大学的法学专家、专职律师和在校大学生自发组建中国第一个专门给社会弱者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的义务服务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至今已经十六年了。十多年来,我国的法律援助活动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2003年9月1日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从制度创立进入到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率先成立法律援助组织的中国大学生,更是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举“保护弱者,伸张正义”的大旗,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法律援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在开展活动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甚至一部分人因此产生动摇和怀疑。现在认真的总结分析大学生法律援助工作,从中找出经验教训来,显得尤为必要。

1 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意义不容置疑

目前,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同样是在探索中前进。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我国的法制环境也不是很好,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时难免要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于是有人对大学生是否应该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甚至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意义产生怀疑。对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完全应该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其意义也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长期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群众因为经济原因或法律意识薄弱,同时又未受到有效的法律援助,没有在法律范围内解决造成的。如果法律援助活动开展得好,弱势群体能及时得到法律救济,许多矛盾就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得到解决,人们就会更加亲善友爱,社会就会更加安定有序。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是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而且可以为社会上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解决民事冲突,化解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能缓解社会法律援助力量的严重不足。因为法律援助在我国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法律援助制度刚建立不久,从事法律援助的人员严重不足。据《法制日报》2005年3月12日报道,我国律师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九五,低于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法律援助人才不足,我国约有四分之三应当给予援助的案件没有得到援助。司法部在2001年11月5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团体、法律院校的法律专业人才是实施法律援助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团体和法律院校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壮大法律援助力量。”目前,我国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有600多所,在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约有40多万人。这些院校,大多数建立了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许多学生是法律援助志愿者,他们满腔热情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法律援助生力军。正是由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极大地缓解了由于人员不足给法律援助工作带来的压力。

第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但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往往不能平等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地实现这一原则。法律援助制度正是为了保障社会弱者不因经济困难、地位低下等因素的影响而获得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法律服务,平等地行使公民权利而设立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大学生法律援助就是给那些生活在最底层,既没有法律知识、又因为贫困而请不起律师的社会弱者无偿提供的法律服务。他们在法律服务的同时,能切身體会到司法公正对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从而牢固地树立正义感,从自己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对社会的重要性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重任将由他们来承担,他们只有具备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才能在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管理好。

第四,有利于法学教育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方式与法学的属性很不相适应。只重视理论学习,从理论到理论,不重视实践、缺少实践是当前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把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所遇到的法律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对照,一方面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又锻炼了自己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学校的支持下,在既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又有办案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开展的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在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相比律师而言,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在这里,可以把这些优势归结为“三高”:一是援助热情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热情,思想开放,不怕困难,很少有保守思想。他们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追求真理和公平正义,与邪恶和黑暗势力水火不容,誓不两立。他们社会责任感强,以天下为己任,尤其是经过筛选考察进入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学生,更是热情满怀,激情奔放,他们在法律咨询、法律宣传、代理案件、整理案卷的活动中认真、负责,充满热情,丝毫不考虑报酬,而认为维护真理、伸张正义本来就是自己的天职。二是社会信誉度高。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他们面对那些经济困难,既没有社会地位和权力,又没有法律知识和经济实力的社会最底层的困难群体,帮助他们解决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问题,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由于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是无偿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维护的是公平正义,既不占国家编制,又是自酬经费,自主管理,他们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十几年的法律援助,大学生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正直纯洁的作风,不畏权势,敢于伸张正义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树立了大学生法律援助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三是办案质量高。在学校,参加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学生一般都是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优秀,又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佼佼者。他们开展法律援助没有功利动机,唯一的目的是为弱者提供服务,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办起案子来执着,肯下力,不偷工减料。由于不追求经济利益,从时间上来说,他们一般是几个月只办一个案子,有充足的时间调查取证和研究案情;从人员上来说,他们是几个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共同参与,并且在这些大学生的背后,有着一些既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又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授专家做指导,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甄贞教授说的,大学生办案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智慧的高投入,在法庭上,学生们往往比专业律师准备得更充分。

3 两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民主法制观念增强的结果。但由于这一制度在我国建立较晚,尤其是大学生法律援助在许多地方还未被重视,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笔者认为,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中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活动的开展。

一是“名份”问题。这里所说的“名份”是指注册登记问题。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是以学生社团的名义出现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且实习一年,获得执业资格后,才能以律师的身份代理案件。由于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没有在政府机关登记注册,大学生也不可能具备律师身份,虽然很多人掌握了相当多的法律知识,也不能像律师那样代理各种案件,参加调查取证,出庭参加诉讼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国家应通过相应法律使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取得与律师事务所相等的地位,具备承办各种法律援助案件的职能。对于参加法律援助的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立法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即明确他们的志愿者身份,按照法律援助志愿者进行注册登记,赋予他们调查取证、会见在押当事人等权利。这样做,既能使他们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又能使他们同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有所区别。

二是经费问题。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是需要一定费用的,比如交通费,调查取证费、复印费等。现在很多法律援助机构普遍感到经费紧张,限制了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更是如此。虽然他们有热情,但由于缺少经费也难以开展更多的活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投入,有关部门把大学生法律援助经费列入预算。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应是解决大学生法律援助经费的主要渠道。其次,学校也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是为社会做贡献,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尤其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大有 益处。学校如能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学生用来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将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大学生法律援助事业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再次,畅通社会对大学生法律援助的捐助,管理使用好社会赞助资金。政府、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的宣传、报道和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法律援助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我国最早的法律援助组织是由大学生成立的。十几年的法律援助活动实践证明,大学生是法律援助活动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将会更加蓬勃发展,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也将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

参考文献

[1] 赵磊:法律援助在行动.现代潮.2003年17期.

[2] 杨新顺:大学生法律救助.在热情与困惑间.法制日报.2004年7月14日.

[3] 于振华:追访人大清华在校生替人打官司的子丑寅卯.人民网.2002年12月6日.

[4] 李云虹:法律救助果实依然青涩.法律与生活.2003年9月.

[5] 杨永明:发展大学生法律救助的探索.北大法律信息网,2005年1月1日.

[6] 翟志龙:论法律援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翟志龙律师网,2007年11月8日.

作者:冀怀栋

大学生工作中法律教育论文 篇2:

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研究

摘要:“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实际上各高校“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却是短暂的。本文试图从阶段性和长期性的角度出发,找寻出一条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阶段性;长期性;法律素质;“基础”课;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次强调“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大会提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促进和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正义,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将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力军,怎样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的课程,我们认为有必要以此为平台进行广泛地探讨。

一、“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的意义

“基础”课法律教育是有效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其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在“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的全程学习中,大学生可以学习一般的法律知识,掌握一般的法律原理,促进对法律的信赖,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阶段性的学习注重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长期性的学习可以将法律知识内化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念,然后通过大学生对法律的内心信念和习惯调控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用法治文明的方式处理好大学生以后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做人成才有价值,对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其可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国家民主良好的法律秩序,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法律责任意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为法律常常以公平、正义等价值为皈依,大学生法律素养决定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公平、正义的追求,进一步影响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败。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只靠“基础”课阶段性的学习是不够的,因为在阶段性的法律学习中,大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完成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使大学生对法律有全面的、情感的、深刻的了解,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的法律教育,而大学生只有法律素质提高了,才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基础”课阶段性教育目的是集中一段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尽量弄懂基础性的法律知识,并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长期性学习要求学校构建法律文化的氛围,保证学生将学到的法律基础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强化,唤起学生的法律良知、法律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律内化。这时法律不仅被学生“吃进去”,而且被学生“消化”了,学生的法律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未来的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法治文明。

二、“基础”课阶段性法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育教学是系统、单一、集中传授法律知识的主渠道。阶段性的法律教育教学通常集中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某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强化式的教育,是将普遍、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原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接受只能是规范化的、生硬的。尽管如此,课堂教育毕竟是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被实践了几千年,是短时间系统全面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一个比较可靠的途径,同时获得的法律知识是牢固的、扎实的,也是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主渠道。为了使这个阶段性的学习行之有效,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阶段性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利用好多媒体、社会热点和法律案例,以此加强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印象。注意法律教育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能力和法律学习的重视度是不同的,针对这样一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教学方法。首先要尊重差异,充分认识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出发,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使我们所传授的法律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特色有一个很好的对接,从而使我们的法律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专业之间产生一个特定的连动机制,以此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另外,“基础”课教科书的设计是前半部分为道德修养教育,后半部分为法律素质教育。在法律部分的阶段性教学中涵盖了大量法律内容(法理学部分、实体法部分、程序法部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圆满完成对大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在忠于教材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切割和穿插,并在逻辑上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造成道德教育前重后轻,法律教育前轻后重,过分偏重于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和实践,过分轻视法律部分的教学和实践。在道德修养部分的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中对法律作必要的提及和解释,使法律教育教学能够在“基础”课教育教学中前后一贯,循序渐进,轻重有序,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的印象。

2.强化实践性教育教学方法,实行引进来走出去。为了更好配合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和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一定接触是大学生法律实践教育教学的一个好方法。首先,我们可以聘请律师来到学校,走进学生的视野。因为律师的日常工作就是为人们提供法律服务,在日常的法律服务中,其对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适用的理解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更能让学生能在各种法律实务中感受法律的生命和力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法律实务单位(监狱或少管所)游学。在阶段性教学中有计划有质量地进行这样几次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最大化地丰富阶段性法律教育教学内容,实现阶段性法律教育教学目标。总之,在阶段性“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处理好教材使法律教育教学前后一贯,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尽可能达到法律教育教学阶段性的效果。

三、“基础”课长期性法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基础”课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而素质教育不像技术教育在某个阶段就可以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吸收,才能真正实现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作为大学来说这个长期性就是学生整个在校期间,都应该接受法律教育,为此学校应该为大学生长期接受法律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接受长期性法律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大学是通过文化培养人才的,因为“对大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学校文化,一种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团体意识、精神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就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并将会对大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建立校园法律文化机制是“基础”课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长效机制。因为校园法律文化机制比较容易克服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产生对法律的情感,这种法律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法律的特别心理机制。大学生这样的心理气候需要一种长期的法律氛围的影响才能够形成,而只有法律文化才能制造出这样的氛围。既然高校校园法律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念的长效机制,那么我们就应该为大学生法律信念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高校校园法律文化环境。首先,我们要在学校日常环境中,在各式各样的宣传栏中不断留下法律文化的影子,设立校园法律文化角。每周设立法律文化日,在法律文化日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样的法律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使法律意识慢慢渗透到广大师生内心,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形成法律信念。这样,大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就会形成尊重法律的习惯,也将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在网络信息中寻找法律文化资源。现代社会网络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从网络中获得法律文化知识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案例信息与法律规范的有效整合,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中介,可以实现案例与规范交互,实现法律规范的生活化过程,增加大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法律规范的理解。网络信息纷乱复杂,通过分类引导,可以提高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性和自主性,降低学生在一般性网络学习中被其他信息吸引而降低了对有效网络文化学习的可能。在每年的高校校园文化节中将法律文化作为一个必备的部分加以演绎。围绕法律文化主题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对法律产生感情。这样可以有效拓宽大学生的法律文化视野,了解世界丰富多彩的法律文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人文素养。社团组织是活跃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自主组织。当前,在社团林立的校园组织中法律社团组织较少,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一些和法律相关的社团并指导其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文化修养,更好地影响他们周围的学生。有效地发动教师、学生将自己的一些法律社会资源引到社团中来,使学生社团的法律活动和社会法律资源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情操为目的,从法律存在的多个角度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建设。学校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法律社团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适当拨一些经费,通过校园广播、图书杂志、板报标语等打造一个良好的法律文化宣传舆论环境,利用丰富的社会法律资源辅助课堂法律教育教学。

四、“基础”课阶段性与长期性法律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成果展望

“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通过上述阶段性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长期性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结合的思路设计,是根据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现有的教育教学环境、条件、育人目的来进行设计和构思的。将“基础”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视野,将学生的学校日常生活和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上述阶段性教学理念的引导,将法律元素闪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个章节,在量的积累上有效地强化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不会造成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消化”不良。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法使大学生对法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大学生一旦对法律产生兴趣,就会为以后长期性法律教育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根据长期性法律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法律可以通过时间和大学生建立一定的感情,阶段性的法律认识和长期性法律情感的结合,为实现大学生对法律的信念和法律思维奠定了基础。法律素质教育与管理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阶段性和长期性法律教育教学的结合,必将法律的显性教育和隐形性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当然上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效性是我们的一种期望,其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这就需要我们确立好统一的评估标准,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兼顾评估标准的可行性和可比性,重视对学生法学理论的学习、法理的理解能力以及守法的实践能力的评估。当这种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评估被确认有效后,就可以建立学校间的推广机制,突破时间、空间、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基础”课法律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党的十八大依法治国的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贯彻。

注:“基础”课是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参考文献:

[1]张惠虹.从“物理聚集”到“化学反应”——大学园区文化建设研究[C]//高校德育探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5.

[2]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其意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作者简介:衣仁翠(1969-),女,山东烟台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

作者:衣仁翠

大学生工作中法律教育论文 篇3:

浅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摘要: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为大学生践行法律提供了有效平台;但互联网也带来大学生网络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规范意识薄弱、守法自觉性降低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社会、学校与大学生自身的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以此扩充互联网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正向激励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法律素养;法律自律能力

一、 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大学生法律素养是指大学生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主要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以及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1](P.157-158)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本文将从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一)法律知识渠道的扩展与网络法律知识的匮乏

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是大学生法律素养形成的前提基础。传统条件下,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主要为课堂教学、书籍查阅以及法律宣讲等传统载体。互联网的出现,使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载体,互联网打破了教育主体的资源垄断权,使大学生学习自主查询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困惑,为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法律知识在大数据时代的整合,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奠定理论基础。

互联网拓展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但由其衍生而来的网络法律知识同样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结构提出挑战。网络法律知识是指人们对于网络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的认识和了解,[2](P.120-121)人们对网络法律知识了解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网络法律行为。网络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网络法律知识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内在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网络法律认知,大学生网络法律知识不足成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限制性因素。

(二)权利意识的增强与法律规范意识的淡化

大学生权利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大学生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心理反映,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3](P.259-262)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认识社会并参与其中的重要平台。网络平台法律案件的报道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对于法律现象的关注度;网络侵权案件的报道则使大学生了解到自身所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并进一步关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社会公共事务网络讨论平台的设立扩展了大学生行使自身权利的空间,这对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法律规范意识则是发自人们内心的以法律规范为行为准则的意识。大学生法律规范意识的养成不仅需要外在强制力的约束,更依赖于大学生的自觉遵守。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则为大学生法律规范意识提出挑战,网络信息资源下载已成为大学生的习惯性行为,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下载时并没有意识到版权问题;部分大学生将网络空间的自由绝对化,任意发表、转载信息。

(三)践行法律平台的扩展与守法自觉性的降低

传统法治教育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环节,不利于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网络平台的即时、互动、民主等特性则为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网络立法讨论使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内以更为便利的方式参与国家立法讨论,网络监督平台的建立拓宽了大学生对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途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举报已成为大学生维护法律尊严的新利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践行法律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遵守法律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仅要求大学生遵守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同时要求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以法为度,遵守网络法律规范,然而,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却往往失去了遵守法律的意志,凭借网络的虚拟性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二、 应对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影响的对策思考

互联网的应用在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如何科学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正向激励效应,规避其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成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认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发挥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有效作用,以此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教育合力,扩充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积极影响,规避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消极影响。

(一)优化网络环境

首先,完善互联网领域立法。优化网络环境,需立法先行。针对我国当前网络立法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一方面应加快网络信息安全基本法的出台,另一方面做好现有法律法规的延伸与解释工作,确保网络社会有法可依。同时,完善网络立法的同时也要确保网络法规的可操作性,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网络实际的法律条文。

其次,加大网络执法力度。优化网络环境同样需要发挥网络执法的震慑与保障作用。网络执法较于一般执法具有执法范围、执法主体的特殊性,应此,加强网络执法力度一方面要严格明确各网络执法主体的执法范围,设定执法权限。另一方面要依托高校、警校等平台培育专业网络执法队伍,提高网络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再次,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发挥互联网对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需加强政府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侵蚀。为此,政府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新闻报道。同时,政府应重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强化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营造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创新网络时代法治宣传。网络信息时代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法治环境营造中的媒介与工具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一体多翼”的网络法治宣传体制。“一体”即建立一批权威的法治宣传网站,抢占网络法治宣传领地;“多翼”是指依托微信、微博等众多微途径打造法治宣传微平台,使大学生能够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法治思想的微传播、微互动、微共享,从而打造法治宣传的微阵地。[4]

(二)创新高校法治教育

首先,树立知法、爱法、用法的高校法治教育目标。[5](P.52-54)将网络上的法律知识纳入高校课堂,通过网络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识。同时,高校在进行法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法律知识内在价值理念的宣讲,使大学生自愿学习和接受法律知识,完成大学生从知法到爱法的转变。高校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用法能力,为大学生用法和践行法律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设置不同情境,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其次,丰富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相关法律知识匮乏是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认为仍要增强网络法律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改变当前网络行为规范以道德规范为主的现状。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根据我国网络立法进程及时向大学生补充相关网络法律知识,注重选取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网络问题进行课堂讲解。

最后,探索与网络传媒相协调的隐性法治教育方法。[6](P.383)互联网作为一种融合了多种功能的超媒体,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优势,因此,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隐性法治教育功能,探索与网络传媒相协调额的隐性法治教育方法。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校园普法网站,在普法网站上设置法律条文解释、案例分析、社会热点等具体内容,让大学生可以就具体的法律困惑进行网络查询。另一方面高校应在微信、微博等众多微领域开通法治宣传的微途径,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国家法治理念。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法律教育能力

首先,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网络平台的资源获取优势为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平台自主学习法律知识。在利用互联网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大学生应将网络法律知识纳入到自己的法律知识学习体系中去,利用互联网自主了解我国立法现状,掌握相关网络法律规定。同时,大学生要增强对网络上法律知识的甄别意识,辨别其中的真伪,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其次,增强法律自律能力。法律自律能力是指社会主体自觉以法律规范为标准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7](P.57-68)法律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法律的自律属性使社会主体自觉、主动的按照法律规范行事。因此,网络复杂环境下应注重大学生法律自律能力的培养。对此,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对法律理念的认同感,加强对法律本身蕴含的理性、自由、公正等理念的学习,领会其精髓,真正做到理念的认同,以法律约束自己自律。同时,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学习,明确道德认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培养和提升“慎独”能力,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以道德标准检验自己的实践,强化道德认知,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最后,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大学生要明确自己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责任感,提升法律参与的热情,增强法律活动参与意识,促使其参与状态由意识到行动、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同时,在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中要以法为度,严格遵守网络法律规定,依法行使自身权利。

参考文献:

[1]周洁.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2]吴学政.论大学生网络行为法律规范及安全教育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4,(1).

[3]杨异,王续琨.网络时代下公民权利意识培育问题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4).

[4]宣言.创新“微时代”的理论宣传[N].人民日报,2015-12-30.

[5]刘莹,林伯海.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徐立.法律自律论[J].中国法学,2014,(6).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王丹丹 王新影

上一篇:文学作品鉴赏高中语文论文下一篇:教师专业素质音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