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2022-04-20

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深层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路径,旨在帮助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服从感和敬畏感以及对法律运行过程的认同感和信赖感。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1:

浅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摘 要: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法律容易为公众所认同和信仰。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程度直接关系着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探寻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积极寻求改进之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信仰;原因分析;对策

一、法律信仰的意义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每一时代都存在着各类权益的冲突,而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越来越依靠文明的方式定纷止争,这种方式即法律的解决方式。作为解决社会纷争的一种方式,由于法律本身体现的公平、正义、秩序和自由等特性,在历史的比较中逐步为整个社会所认可。人们通过规范秩序,达到利益的契合,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稳固的情怀,即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内在的驱动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与进步的程度。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全体公民信仰法律,法律才能真正实现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够建立。只有法律信仰才是有效发挥法律的功效,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的最佳选择。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之原因分析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信仰的形成及发展具有影响力。我们从社会历史方面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中国历史上有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我国历史上是长期的自然经济、宗法专制制度和儒家文化三位一体的国家。这种三位一体的状况导致了我国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

1、长期的自然经济必然导致法律不被信仰。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式。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的本质特点决定了以血缘亲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不仅是维持单位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据以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们主要是靠“三纲五常”的人伦规范来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血缘氏族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而法律只是作为维护宗法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手段。由于商品经济一直不发达,使得法律的调节作用无从发挥,因而法律不被信仰。

2、伦理文化因素是法律不被信仰的心理因素。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全情感化、伦理化与道德化,人们陶然于伦理亲情,钟情于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人们对于伦理道德以外的企图通过法律来协调人际社会关系的做法,都视为不吉之物。在传统法文化中,“法即刑”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民众从内心情感上排斥法律,这种心灵上的厌恶与排斥是无法形成公众对法律信仰的最原始动力的。

(二)现实原因

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框架,但是总得说来还是粗细条的。我国的法制尚在发育期,谈不上完备也就更谈不上成熟了。

1、法律制定上的不成熟。从总体上来看,未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宪法中未能较全面地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其子法中也就更谈不上保护了。不仅如此,我国各部门法律、法规、规章甚至有对宪法公然的违背,但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此进行纠正,现实对经此也无可奈何。

局部而言,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较全面地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少的新兴领域或次新兴领域都没有相应的法律的规制,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从而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生活的不公平。

2、法律执行上的不如意。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乱究的现象大量存在,社会公众与法律之间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内在紧张关系。人们表现出对法律的冷漠厌恶规避或拒斥,而不是对法律的热情期待认同和参与。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有法不依的现象相当普遍,许多地区得到认真执行的法律仅有20%,有的地方只有10%。有法不守莫如无法,出现纠纷时人们求助于人情关系和门路而不是依靠法律寻求救济。民众对法律怀有绝望的心态其内心的信念是“法律无用”。执法部门规避法律曲解法律缺乏对法律最基本的尊重,植根于他们心灵深处的是“官本位权本位”的概念,他们相信权力大于法律,个别执法人员甚至利用法律以法谋私,在他们心里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法律就是利己的工具。

三、大學生法律信仰培养之对策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都会使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产生动摇,甚至无从培养起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深入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案,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然而,大量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现行的法律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所信仰的对象,从而决定了培养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情感的艰难程度。可是要走向法治化,要建成法治社会,就不得不摈弃历史传统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得不对大学生的法律情感进行培养,激发起他们对法律高度认同的热情,也就不得不将法律作为整个社会所信仰的对象。权利是法律的核心,一部没有权利内容的法律大学生就对它没有感情,也就谈不上信仰它,权利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所含的价值的褒扬,激发大学生对法律的热爱,使大学生对法律有强烈的感情,从而去守法护法信仰法律。

2、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公正执法理念。坚持公正执法是培育法律信仰的最有效途径。法律能被信仰不仅在于它的科学性、正义性,而且还在于它的效益性,效益性是被主体普遍信仰的实效基础。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正义之剑——法律能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社会正义、公正、公平精神,才能得到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崇高信念和信仰的激情。但是,当前大学生缺乏法律信仰,直接的问题还是出在执法者身上。大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上的局限性极易受到社会上负性事件的影响,执法者不公正执法极易使大学生认为法律无用,人知大于法治,从而丧失对法律的信仰。因此,执法者务必要严于律己,提高本身的素质,率先垂范,以认真执法,公正执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的形成。所以,我们认为公正执法是培育法律信仰的最有效途径,又是树立法律信仰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环。

3、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渗透法律信仰理念教育,要强调不信仰法律给个体带来的危害及信仰法律给个体带来的利益。要通过法律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内心感到不守法的压力与威胁,使学生认识到遵行和实践法律所带来的利益。同时,要向大学生传递法律的理性知识。公民信仰法律,不只是出于对法律的畏惧,更主要的是出于对法律的理解、认同和选择。特别是对于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极力摆脱权威的青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解释、阐明法律的理性知识,引发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法律敬畏感,建立牢固和持久的法律情感。

参考文献:

1、曾瑜:《浅析公民的法律信仰与法律意识的培养》,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期;

2、张斯琦:《“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载《人民论坛》2010年第26期;

3、宋忠好:《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探析》,载《前沿》2009年第12期。

作者:崔笑宇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2:

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养

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举。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深层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路径,旨在帮助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行法律制度的服从感和敬畏感以及对法律运行过程的认同感和信赖感。它蕴含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包含了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消极社会现象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法律信仰方面也出现了迷惘和空虚的现象。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健全并完善高校法律教育体制,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礼俗社会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个典型的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里,人们信仰的不是法,而是关系和人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调整人们行为的主要不是国家法律,而是一种称之为“礼”的规定。即所谓三纲五常。法只是礼的附庸和补充,法本身没有自身的独立价值。礼俗社会讲求的是一种仁义、宽让、相安和睦的秩序。遇到纠纷,人们首先是选择忍让,其次是通过各种私下途径来解决,最后才迫不得已的选择诉讼的途径。中国古籍《幼学琼林》载:“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增广贤文》也载:“好讼之子,多数终凶。”可见,中国古代有“无讼以求”、“息讼止争”的法律传统。尽管大学校园是现代文明的轴心,也是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播阵地。然而,传统法律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使得校园文明承载着一定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很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毕竟几千年形成的厌讼文化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现代文明所同化的,而礼俗规范在大学生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大学生基于此原因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关系也就决定了法律手段很难在校园立足,在大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中,礼俗规范是最具权威的,礼俗规范讲究“和为贵”,用法律手段解决校园纠纷也就不合时宜了。

(二)法治现状的影响

一个国家法治化的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深度。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必然受到法治现状的影响。

1、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大学生适用度不高。高校是文明、进步、公平的象征,在校大学生既是中国公民,又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习者。我们教育大学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然而,在“保护人权”已明确写进宪法的今天,大学生的宪法权利被漠视,甚至被无端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制度改革的深人,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问题,高校频频被自己的学生告上法庭。司法的阳光能否照亮圣洁的象牙塔,如何平衡高校管理权和大学生宪法权利问题,高校退学权是否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一直是法学界和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2、立法速度过快,数量繁杂,大学生信息不足。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体法律信仰的对象。对信仰的主体来说,良法的存在是内心法律信仰的基础。良法从其价值上分析应该具有公正、可操作性的规范体系,能够使社会秩序走向和谐。无从通晓,无从掌握运用,必然导致公众对法律的陌生,法律信仰便无从产生。虽然大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水平、理解法律能力上优于普通公众,然而,“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大学生而言,其法律知识体系必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

3、执政不严,使得大学生对法律敬而远之。“执行法律的人如果变为扼杀法律的人,正如医生扼杀病人,监护人绞杀被监护人,乃是天下第一等罪恶。”执法者的公正与否以及他们本身的法律信仰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执法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执法活动中乱立章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扰执法,越权执法,滥施处罚,以罚代法,以罚代刑,徇私枉法,贪赃枉法,不履行法律职责等执法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立法成就,削弱了公众对国家法律的信任,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影响了人们法制观念的养成。

4、司法体制存在弊病。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腐败可以通过司法来监督和遏制,这正是司法的价值之所在。在我国司法体制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司法审判受各方面干扰现象比较严重,完整的独立审判权仍难形成,执法不严、徇私枉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依然大量地存在,导致大学生对司法机关不信任,产生厌法、避法的情绪。

(三)法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校园的普法教育从总体上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效地推进了校园法治化的进程。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未达到理想的目标,大学生依然缺乏对法律的崇敬和热爱之情。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普法的内容以实体法(具体规定)为主,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局限性较大。实体法的宣传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守法意识,但同时又失却了大学生对实体法价值指向是否正确的评判能力,弱化了大学生对法律及其文化价值的理性思考,容易割断法律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更容易造成大学生“法律工具论”的思想,无形之中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深切体验和内心信仰。二是普法的成效不大。普法教育主要以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完成简单的法制宣传,且一些教师授课还存在罗列、堆积知识点现象,师生间缺乏交流。其结果是学生的法律知识只是记在笔记里,划在书上,即形成“知而不信”。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法律素质不高也是其法律信仰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但是普遍的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权利义务观念,当其权益遭受侵害之后,不知如何救济。当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维权关系时。考虑到自身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大多数大学生会愿意放弃一些权利,去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这是中国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作祟,这种落后的权利意识主要根源于大学生的势单力薄,大学生“厌诉”、“耻诉”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怕失去已经营造的很好的利益群体,这其实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趋利避害的行为态势或行为习惯。因为潜在的利益倾向在驱使着大学生有时候必须“息诉”或“无诉”,这是一个物质成本和精神信仰的博弈过程。“打官司”并非明智之举,现实中胜诉之后的学业受阻问题,大学生是不会不考虑的。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路径

(一)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法治社会的法律权威

首先,我们要确立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并且使其具有可诉性,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统一全国的法制,建立起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法律体系,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宪法的实施。其次,建立一个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要把手中的权力行使好,把职责履行好,杜绝乱作为、防止不作为;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决不能以管人者自居搞特权、耍威风。只有通过他们廉洁、高效、公正的执法活动,才能使大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真正作用,享受法治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尊重和信仰法律。最后,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司法的神圣、权威、尊严、公正。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生命,而权威则是公正的基础,对权威和公正的倚重是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魏书·卫觊传》:“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改善司法环境,确保司法独立是我们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尊重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规范司法运作程序,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树立司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二)正确定位高校法律教育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感情,最终形成法律信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信仰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治教育体系,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丰富高校法律教育形式,积极开辟并充分利用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多参与一些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形象直观的司法实践活动,如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大会,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高等院校开设法制讲座、剖析典型案例等,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三)自觉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修养,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

法律信仰归根结底为人自身的问题,并进而归结为人的神圣体验的问题。法律信仰意味着人们关于法律的充满激情的神圣体验,是把法律奉为神圣之物后主体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满足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是对法律所内在的理想价值和功能的深切的期待和渴望,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人的自然需求。大学生应养成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和遵纪守法的习惯,并能够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大学生应主动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实践活动,例如开展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维权、妇女维权、青少年权益维权、环境保护维权、消费者权益维权”等维权活动,深入基层社区为老百姓宣讲法律知识、发放法律传单、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

三、结语

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热切地走进法律、学习法律、崇敬法律,进而信仰法律。法律要尊重大学生,要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强势关怀,这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要求,同时也是法治现代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起码基点。

参考文献:

[1]王素.简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及对策[J].教育理论,2007(4).

[2]胡天生.大学生法律信仰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3]李沽珍.大学生法律信仰与大学法制教育[J].党史文 苑,2005(10).

(作者简介:王权海(1978.6-),男,仙桃职业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作者:王权海

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策略探赜

摘要: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的培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采取分段式培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法治中国”的构想更趋清晰与丰满,法治中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法律被贯彻执行的效果不仅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障,而且更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信仰、尊崇和遵守、维护。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他们的法律信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意义

法律信仰是一种基于法律条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等法律现象理性认识之上的,一种对法律心悦诚服的信任感和依归感。正义、民主、自由、人权、效率和秩序等些法律价值追求,是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最高冀望,大学生法律信仰还将这些作为自身的行动守则。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法律信仰更具有示范性、教育性和可塑性。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其前提和保证是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法律规范制度;其关键和核心是要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律信仰的普遍形成。在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离不开法治,尤其需要所有社会成员法律信仰的培养。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将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直接相关,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进而促进全民法律信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法治,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法治相呼应。《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2014年“五四”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学生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现在的大学生就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律信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让大学生尊重法、实践法、崇尚法和信仰法。

(三)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在当下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法治中国建设是“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里”。法治中国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一方面,法治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全社会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全民法律信仰。另一方面,法律行为的先行,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整构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现行条件。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大学生必将在习以为常的法律行为中,一点点积累并形成核心价值观。

(四)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要成长为“四有”新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贡献正能量,就是要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坚定法律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一些大学生由于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不强,法律信仰缺失,转眼间沦为罪犯,断送了自己美好前程,令人痛心疾首。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交通肇事故意杀人案,2010年河北传媒学院李启铭“我爸是李刚”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2014年华东政法大学“泼水门”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警钟。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为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策略

大学生法律信仰由产生到坚定,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遵循身心发展规律,潜移默化来养成,循序渐进中坚定。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应当采取分段式培养,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从而增强培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一年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策略

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极少接触法律知识,入校后对新鲜事务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对追求法律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因此,针对一年级的新生,我们应以普及法律知识和创造良好的法律体验为主,由此来培养法律意识,让法律信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

1.加强课堂教育的法律知识普及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各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门课按要求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作为法律知识的普及,有两方面特别需要加强。一方面必须以宪法为核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根基;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总开关,让学生认同我国宪法的特征、基本原则和各项的重要规定,从而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法律的实施。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法律。让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法治化进程,使之认识到推进依法治国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党的十八大后掀起反腐风暴的生动案例,让学生正确理解权与法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牢固树立“法治”思想,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2.加强新生教育的法律意识培养

新生入校初期,在大学这一全新环境接触到的各类信息将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一关键时期,将学生法律意识培育作为新生教育的内容之一十分必要。一是要开展典型违纪案例教育。在中学阶段,即使学生犯了错误,由于学生未成年,学校和家长总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进入大学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侥幸心理。辅导员应当用典型生动的违纪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学校规章和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产生规则至上的最初情感和意识。二是要开展普法宣传活動。要强化新生的法律意识,保持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应当持续的开展活动,且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在新生教育的后期,学生接触了一些法律知识后,可开展校园普法文化节、法制新媒体宣传、主题征文比赛、法制电影展播、法律文化活动图片展、法律著作读书交流会、法律学术讲座等普法宣传活动。

(二)二、三年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策略

二、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法律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法律意识的理性和成熟程度,从而树立法律信仰。

1.校内外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举办法律竞赛活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这为开展校内法律竞赛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比如举办模拟法庭、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等,想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学生必将去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在准备过程中对法律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是体验法律的社会作用。辅导员可指导学生拓展校外法律社会实践的渠道,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旁听法庭审判、参观监狱、走访派出所,深入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进对我国司法制度的了解,并对法律产生崇敬感和信任感。

2.依法依规维护学生权益

二、三年级学生或许会在各类学生评优评先、国家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产生不少矛盾,辅导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始终都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辅导员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上,也要依法依规办事,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学生而袒护、縱容,以至学生对违法违纪心存侥幸,相关规章制度将丧失其对学生的警示教育作用。同样,在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辅导员要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帮助学生维护其合法权益,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与自身有关的维权活动,让学生明确当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应如何运用法律程序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这些“身教”引导学生的法律实践,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对树立学生法律信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三、四年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策略

三、四年级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更为成熟,学生的法律信仰通过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法律实践的锻炼,有了一定程度的培养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完善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法律能力,再进一步促使其投入法律实践中,将能更加坚定学生的法律信仰。

1.拓展完善法律知识

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三、四年级学生需要为求职就业做准备,学校应当为三、四年级学生拓展获取法律知识的来源。一是开设专业领域法律必修课。每个行业都有与其相应的法律来对其进行调整和规制。作为职业人如果不了解所从事行业的法律知识,将能难以得到长远的发展,学校应当为不同专业开设其领域的法律必修课。二是开设法学专业的辅修或者双学位。为了能够更为系统、全面地完善学生的法律知识结构,提升其法律能力,法学专业的辅修或者是法学双学位的修习都可以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2.强化法律实践活动

三、四年级的法律实践活动,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法治力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这既能让学生的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能力,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因法律信仰而带来的成就感。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三、四年级学生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已比较熟悉,学校在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时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二是完善团学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学生合理表达自己意愿和要求,促进学生的政治参与和实践热情,为学生走进社会后积极参与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的合理诉求真正的付诸实际,学生才会对规则以及未来实践中的法律产生信赖感,这对其法律信仰的培养将起到很好地促进。三是开展法律咨询与援助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如农民工维权活动、法律知识宣讲、解决现实民事纠纷,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法判明是非善恶,伸张正义,维护人民群体的利益,从而更加坚信法、崇尚法。(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温和凤.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J].法制与社会,2010,14:226-227.

[2]王男.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1.

[3]廖深基.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10-113.

作者:魏巍

上一篇: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燃气锅炉的节能降耗论文